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X

梁兰芝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

陈欣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考察122名21-27个月龄的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实验室

程序包括儿童的自由活动、与陌生人的交往、在多种压力情境下的行为表现,与母亲的分离-重聚

等。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观察程序能够有效地测查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

(2)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有四种类型: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分布比例分别为11%,73%,7%,9%。其中安全型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美

国、日本等国家儿童的行为大体相同,但淡漠型和缠人型依恋为我国儿童所特有,其表现特点与国

外研究者描述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及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1问题的提出

依恋是个体对亲密他人的持久而强烈的感情联结,在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80年代以来,依恋成为儿童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

Mary Ainsworth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测验是最经典的测量依恋的实验室方法,因其有效性而在各国广泛使用。这一测验最初只适用于8-12个月的婴儿,1978年Ainsworth又将其适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12-18个月。但是,对年龄更大的幼儿,陌生情境测验是否适宜?为考察18个月以后幼儿的依恋行为,是否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并相应地修改评分方案?这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在陌生情境测验中,Ainsworth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分为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1、A2、B1、B2、B3、B4、C1、C2),并得到各种类型的分布比例。但是,在后来的跨文化研究中,德国、日本和以色列都没有得到和美国同样的分布[1-3],德国发现了更多的A型,日本和以色列发现了更多的C型。这说明Ainsworth等人的研究发现的依恋类型分布并不能说明各种文化的状况。另外,Main和Solomon 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4],也称作D型依恋。这说明除了Ainsworth描述的不安全依恋的类型以外,还有其他指标反映儿童在陌生情境中依恋的个体差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传统、家庭结构、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如果用西方研究结果来概括中国儿童的特点是不恰当的,并且,由于多是独生子女,中国儿童在家庭中受到格外关注与溺爱及不适当的期望,这是否会影响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查明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陌生情境测验虽具有较高的效度,但在使用上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要求研究者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经过严格培训,因此给它的推广带来不便。本研究的第三个目的是在采取传统的临床判断依恋类型的同时,尝试使用多元判别分析法为被试划分依恋类型。

324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3期

X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9970259),张越波,王莉,刘桂珍,连旭,姜燕,张郁倩,马晓菁,韦彦参加部分工作。

2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随机选取北京市122名21-27个月的儿童及其母亲,经家长同意,参加本研究(男60,女62,平均月龄:24127)。

212 程序

21211 主试在接待室向家长讲解实验程序,带母亲和儿童进入412米@315米,地毯上摆有多种玩具的房间,请母亲坐在房间角落里的一把椅子上,填写儿童的家庭背景材料和健康材料。

(1)前10分钟:自由活动,录像开始。(2)第一个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装有积木的卡车进来。陌生人沉默,低头坐在与母亲相对的角落里(1分钟);陌生人自己玩卡车(1分钟);邀请儿童玩(1分钟)。(3)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机器人进来。沉默30秒;邀请儿童玩1分钟。(4)陌生人(实验员

1)带着隧道进来。邀请儿童玩隧道游戏2分钟。(5)带面具的人(实验员2)进来。沉默30秒;邀请儿童来玩1分钟。(6)3分钟自由活动。(7)母亲离开房间1分钟。(8)第三个陌生人(实验员3)进入房间(最长2分钟)。(9)母亲回来,实验员3离开。(10)自由活动6分钟。

2制定编码方案,按照编码方案对录像部分进行记录,评分者一致性系数为0.94。

依恋行为的指标:儿童在自由活动、翻斗车、机器人、隧道、面具等情境中接近、接触、注视母亲、主动与母亲交谈的频率、持续时间;分离-重聚程序中儿童的悲伤程度、呼唤母亲的次数、接近、回避、反抗母亲的行为、寻求和接受母亲的抚慰等。

3 研究结果

311 两岁儿童的依恋特点

观察数据表明,多数被试儿童能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探索环境,与陌生人交往。和1岁儿童一样,寻求身体接触和接近仍是表达依恋的重要方式,但是言语交流、注视等远距离的交往开始占有一定的比重。

表1显示,除了隧道情境之外,随着压力的增强(自由活动-初入陌生房间;翻斗车-介入陌生人;机器人-发出奇怪的响声;面具-引发恐惧),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程度也愈强,尤其在面具情境中,儿童感到害怕的情况下,更多地选择触摸母亲和贴近母亲。

统计数据显示,对两岁儿童来说,与母亲分享仍是是比较强烈的不愉快体验,30%的儿童在母亲离开后哭泣,但程度不是特别激烈,49%的儿童仍会或多或少地专心于玩玩具。

表1 各情境中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的频率

接近母亲

次/分

接触母亲次/分注视母亲次/分主动与母亲说话次/分自由活动

0.4600.2850.6370.928翻斗车

0.4670.8870.5870.310机器人

0.680 1.3600.6670.413隧道

0.3450.4600.4250.220面具0.626 2.720 1.0400.667

312 两岁儿童的依恋类型

根据儿童在分离-重聚程序中的表现,包括哭泣、寻求接近、保持接触、拒绝或不理睬、反抗安慰、矛盾行为、混乱行为的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参考儿童在整个实验情境中的总体表现,我325第3期 梁兰芝等: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326心理科学第23卷

们对儿童的依恋类型进行了划分,计算出各种类型的分布比例。

类型1:淡漠型依恋(11%)。单独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专心于探索周围的环境和玩具;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条件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主动与母亲交谈,与母亲的分离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与母亲分离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仍然专心地玩玩具;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这种类型与西方描述的回避-焦虑型依恋比较相似,但是他们虽然与母亲的的关系平淡,却不象回避-焦虑型依恋那样对母亲有明显的回避行为。

类型2:安全型依恋(73%)。单独与母亲在一起时,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和玩具,同时经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与母亲分享喜欢的玩具;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地回到母亲身边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与母亲分离时,有的哭泣,如果不哭泣,则表现出不安,对玩具的注意力减少;母亲的归来能迅速缓解悲哀和不安,并能很快地与母亲一起游戏。

类型3:缠入型依恋(7%)。单独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或接近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地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这种类型与西方描述的矛盾-焦虑型依恋有相似之处,但是,中国儿童在重聚时很少表现出生气、反抗、踢打母亲的行为。

类型4:混乱型依恋(9%)。这种类型的儿童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一部分儿童分离和重聚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另一部分则是前三种依恋类型的组合,如既亲近母亲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313用统计方法对依恋类型的划分

为了便于推广应用,我们采用多元判别分析法,得到辨别四种依恋类型(淡漠型、安全型、缠人型、混乱型)的3个判别函数,分别为0.89390.84930.6928,Wiks.s K为0.029111,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01),计算出编码表中各个变量在3个函数上的判别系数以及各个变量与判别函数的相关。根据多元判别分析对122个被试的分组,它们与采用诊断分析法得到的被试分组,吻合度达到99118%,其中对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的正确判别率达到100%,对漠然型依恋的正确判别率为9219%,这说明用同样的实验情境和编码方案来研究两岁儿童的依恋,采用统计学方法就可以相当准确地对被试划归依恋类型。

4讨论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最适合于12-18个月的儿童,但对于发展到依恋第三个阶段的两岁儿童的适用性引起了研究者的质疑。本研究考虑到两岁儿童的发展特点,在研究方法上作了改进。除了传统的陌生房间、陌生人、分离-重聚程序,还加入了翻斗车、机器人、隧道、面具4个压力水平不同的情境。结果表明,设置适当的陌生情境是研究两岁儿童依恋的有效方法。

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与探索行为、害怕/拘谨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本研究考虑到这3种行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自由活动中展示的是依恋行为和探索行为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翻斗车和机器人情境中,这三种行为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发生作用;在面具情境中,依恋行为与害怕/拘谨行为的平衡作用占主导地位。尽管各有侧重,依恋行为的表现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内容。结果表明,虽然陌生情境中同时反映了儿童在探索行为、行为的抑制性和非抑制性方面的个体差异,但它们并没有掩盖和混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儿童在依恋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这说明,儿童的依恋行为与其他行为的适当结合,是反映儿童对母亲依恋的良好的指标。

多元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统计划分与临床判断具有极高的吻合度。在122名有效被试中,只有一名出现了差异,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这种既简便又准确,通过定量然后定性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有人采用本研究的方法和编码方案,不需要很深的理论背景和复杂的培训,研究者就可以得到相当准确的类型划分,因而可以促进对儿童依恋的进一步研究,也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在本实验中,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里,安全型依恋占了很大的比例,表明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里存在着良好的母子关系。这很可能与中国传统上强调家庭、强调母亲的养育责任有关。但是,实验中仍然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出4种类型。其中的3种不安全类型各占一部分比例。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似乎更须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儿童的不安全依恋类型与西方儿童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淡漠型依恋,中国的儿童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回避母亲的行为,对母亲的指导和教育也能接受,但是这些儿童与母亲交往和交流很少,对母亲的来去无动于衷,似乎与母亲没有建立起亲密的感情纽带,母亲也没有对儿童起到安全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儿童对玩具格外关注,在探索陌生事物时有非常高的积极性,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探索行为。有人认为回避型依恋的孩子更多的是以物定向,而不是以人定向[5]。我们的研究在淡漠型依恋的儿童身上也发现了这一趋势,他们更多地关注新鲜事物,而忽视母亲和陌生人。

缠人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很多的接近和接触母亲的行为,甚至与母亲寸步不离,在陌生人和事物面前显得胆小、拘谨。在临床上,国际疾病分类(ICD-10)以及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中,在依恋障碍下,有一种儿童脱抑制性依恋障碍0,缠人型依恋儿童与这种依恋障碍的儿童有类似的表现,/大概在两岁左右,患儿表现出广泛的、非选择性的缠住大人的依恋行为,大概在4岁左右,缠住大人的表现减少,但在各种场合下的依恋行为仍存在,患儿表现出喜欢招引别人的注意,并且不加区别地对人表示友好。在儿童中后期,可以出现或不出现选择性的依恋,但招引注意的特点仍然存在;与其他儿童的关系忽冷忽热,随环境而定;同时可伴有情绪或行为障碍。其发生可能与经常调换抚养者,在婴幼儿时期没有机会发展选择性依恋有关。在我们的样本中,缠人性依恋是比较独特的,占7%。与反抗-焦虑型依恋不同,缠人型依恋并没有明显的反抗母亲的行为,反而表现出与母亲非常亲密的关系。在问题行为的考察中,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异常,只是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得非常抑制。这可能与中国的母亲喜欢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有关,她们喜欢儿童对自己有较多的身体亲近的需要,不鼓励孩子脱离开自己,独立地去探索环境。但不管怎样,这种类型的孩子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安全依恋,他们没有把母亲当作安全基地,积极地去探索环境。他们更多的是以人为定向,与母亲和陌生人的关系敏感、谨慎,把对物体的探索放在次要地位。

混乱型依恋,在国外的研究中只有少数的报道,对其性质和测量标准上还存在着许多分歧。本研究发现了9%的混乱型依恋的儿童,除了在分离-重聚程序中表现出的矛盾行为、混乱行为、茫然失措、古怪表情外,其余各情境中的变量上都介于安全型依恋和缠人型依恋之间。但这确实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依恋类型,有些类似于临床上的/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0,这种依恋障碍发生在婴幼儿期,其特征为,与人交往行为异常,并伴有情绪障碍;难以安抚的紧张恐惧,与其他儿童关系不佳,攻击别人,自伤等。这些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特别是在分离和重逢中。例如幼儿一方面投向抚养者,但眼眼又看着别处,有一种既要又不要的表现,同时拒绝抚慰,有的则表现出很可怜的样子,缩在一角,对自己或别人的烦恼表现出攻击行为。有些儿童则表现出不接受抚慰和紧张恐惧。这些儿童一方面对与其他儿童交往有兴趣,但其冷淡的反应又阻碍交往的进一步进行。327第3期 梁兰芝等: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类型

328心理科学第23卷5结论

511本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室观察程序能够有效地测查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

512中国两岁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有4种类型:淡漠型依恋、安全型依恋、缠人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分布比例分别为11%,73%,7%,9%。其中安全型和混乱型依恋的表现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西方、日本等国家儿童的行为大体相同,但淡漠型和缠人型依恋为我国儿童所特有,其表现特点与国外研究者描述的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及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有明显区别。

6参考文献

1Grossman K,Grossman K E,Spangler G,Suess G,Unzner L,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Newbor ns.Or ientation Re2 sponses as Related to Quality of Attachment in Norther n Germany,In I Br etherton,E Watwes(Ed),Growing Points in Attachment Theory&Research.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50(1-2,Ser ies No.209),1985

2Sagi A,Lamb M E,Lewkowicz K S,Shoham R,Dvir R,Estes D,Security of Infant2Mother2F ather,and Metapelet At2 tachments Among Kibbutz2r eared Isr aeli Children.In I Bretherton&E Watwes,Growing Points in Attachment Theo2 ry&Research,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 evelopment,50(1-2,series No.209),1985

3Miyake K,Chen S,Campo s j.Infant Temper ament,Mother.s Mode of Inter action,and Attachment in Japan:A I nter2 im R eport,I n I Brether ton&E Watwes,Growing Points in Attachment Theory&Research.Monogr aphs of the Soci2 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 evelopment,50(1-2,Ser ies No.209),1985

4Main M,Solomon J.Procedur es for Ident ifying Infants as Disorg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2 tion,I n Gr eenberg Cicchetti&Cummings(Ed.),Attachment in the Pr eschool Years:T heory,Resear ch,and Inter ven2 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5Lewis M,Feiring C.Infant,Mother,and Infant2mother Interaction Behavior and Subsequent Attachment,Child Devel2 opment,1989;60:831-837

(上接第296页)的方法集合了多种传统分析方法的优点,汇粹成为一种强大而实用的分析方法,加之理论模式极富弹性,容许研究者探究多种不同的理论模式;非常巧合的是,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恰恰是近年来嫉妒研究所显示出的强劲势头,因此SEM必将成嫉妒研究者手中的得力工具。

5参考文献

1香港大学图书馆PsycLI T数据库

2、31986)1996/中国报刊索引光盘0下载资料

4弗洛伊德1922年论文奠定了精神分析嫉妒理论的基础。Fr eud,S.(1922/1955).Some neurotic mechanisms in jealousy,par anoia and homosexuality.In J.Strachey(Ed.and Trans.),The standar d edition of t he complete psychologi2 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18..pp.221-232).London:Hogar th P ress

5、6、8王晓钧1现代嫉妒理论的分歧与契合研究1心理科学,1994;4:318-322

7Bryson JB,Alcini P,Buunk B,et al.A Cross-cultural sur vey of jealousy behavious in France,Germany,I tali,the Netherlands,and the United Stat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 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Acapulco,Mexico, 1984

9江哲光,侯杰泰1应用结构方程模式之问题和谬误.教育学报,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7;25(1)

Key Wor ds:students from nor mal university,mental quality,evaluation system.

THE EFFECT OF TASK-DIFFICULTY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IOR

Wa ng Jun,Wang Y ugai,Wang S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Beijing University)

T wo experiments about t he inhibition of r eturn were studied with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subjects.A cue-tar2 get paradigm was used.Exper iment I showed t he inhibi2 tion of return at cue-target SOA of300ms in simple de2 tect ion tasks while in discr imination tasks SOA of700ms was requir ed.In t he choice tasks of Exper iment II,the inhibition of r eturn emerged at SOA of1300ms.These r 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more difficult the task was,the later t he inhibition of r eturn appeared.In different tasks, t he cognit ive oper ations and t he complexities of t he opera2 tions were different.Because differ ent tasks requir ed dif2 ferent attentional r esources,the cues,which were indexes of task difficulty,attracted different attentional reso urces. If the task was more difficult,more attent ion was held in t he cued position and left it later,so the IOR appeared later.The task difficulty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2 fluenced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inhibition of re2 turn.

Key Words:select ive attention,inhibition of return, SOA,task difficulty.

PATTERNS OF TODDLER-MOTHER AT2 TACHMENT

Lia ng Lanzhi,Chen Huichang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2 sity)

Chen Xiny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T he U 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 o, Canada)

Child-mot her attach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 ole in many fields of child.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2 opment.It has been one of the cent ral research topics in many subjects,especiall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However,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Chinese samples.In this research122subjects,children around two years old(aged from21to27months old)and their parents,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Beijing residents.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obser vation,we found the following results:1)Procedures and coding schemes used in t his study were very good to r eveal the child-mother attachment quality of two-year-olds.2)T here were four attachment types in the Chinese samples:indif2 ferent attachment,secured attachment,entangled attach2 ment and disorganized/di soriented attachment.11%, 73%,7%,9%of the subjects belonged to these four types respectively.

Key Words:indifferent attachment,secure attach2 ment,entangled attachment,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2 tachment.

SOURCE-MONIT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Yang Zhixin

(Anhui Sanlian Accident Prevention Institute,Hei fei)

Wu H uaidong

(Department of Chinese,Anhui University)

T his exper 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if2 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task of source monitoring.20Anhui universit y stu2 dents participated in t his study as subjects,and45Chi2 nese word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 imental materials. Participants hear d an audio tape of two people,a male and a female,uttering the selected words.After t he study phase,the participants.performance in recognition and source monitoring was tested.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to exis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 measur es of d.and ACSIM,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 ed in the measures of male-speaking and fe2 male-speaking word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source monitoring,source memor y,sex difference.

383

第3期英文摘要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爱情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是什么决定了你恋爱中的表现?|再谈“依恋类型(Attachment Styles)” 说到依恋类型,还是得从婴儿时期说起。因为,对成人依恋(adult attachment)的研究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婴儿时期,造成我们和父母之间紧密的情绪联系的心理系统,也在成人时期的亲密关系中发挥作用。 依恋类型在“婴儿-父母”间已经出现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精神分析师。那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他指出,依恋理论的核心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被依恋的那个人是不是在自己身边的,容易找到的,对自己充满注意力的?Is the attachment figure nearby, accessible, and attentive?” 如果父母是在婴儿身边的、有回应的、给孩子注意力的,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这种婴儿会比较不拘谨、爱笑、容易和其他人交往; 如果父母并非如此,则婴儿会开始用各种行为试图找回自己的父母; 如果无论如何父母都不再回来,婴儿就会陷入抑郁和绝望。 后来,一个叫作Mary Ainsworth的人第一次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分类。她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月大的婴儿和他们的父母分开,继而重聚。结果显示: 大约有60%的婴儿在父母离开时觉得不开心,等父母一回来就开始找父母,并顺利地被父母安抚,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安全型(secure)。 另外,有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会表现得极度抓狂、崩溃,而当父母回来时,却不愿意立刻投入父母的怀抱,表现出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安抚,另一方面又想惩罚父母的离开的矛盾表现,这些孩子被叫作焦虑-反抗型(anxious-resistant)。 最后20%的孩子,当父母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出不高兴或有压力,当父母回来时,他们会主动回避和父母的接触,有的会把注意力转向玩地面上的小东西。这些孩子被叫作回避型(avoidant)。 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安全型的孩子的父母,普遍比较注意回应孩子的需要,而另外40%的孩子的父母,则对孩子的需求不太敏感,或者对孩子的回应无法一以贯之,并时不时会拒绝孩子的需求。正是这个实验,证明了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孩子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 1987年,Hazan 和Shaver第一次把上述婴儿-父母的依恋类型理论放到成人的恋情关系(romantic relationships)语境中研究。他们认为,成人的恋情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依恋,它们与“婴儿-父母”之间的依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似: 都会因为另一方在身边,并及时回应自己而感到安全 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很紧密,都有身体上的接触 当无法“联系”到对方时,都会觉得不安全 都会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依恋”宝宝的三种类型 因此,每个小孩的气质类型不同,形成的依恋类型是不一样的。 一样来讲,依恋有三种类型: 大多数小儿的依恋类型是安全型的。 “依恋”宝宝的三种分类 这类小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静地玩,母亲在场能使小儿感到足够的安全,现在他对生疏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生疏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操作。 这类小儿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她)的活动会受阻碍,并明显表现出不安和查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赶忙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专门容易地安静下来连续玩儿。 另有一种为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这种小儿专门怕与母亲分开,每当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专门小心,假如母亲要离开他(她),他(她)就会表现出极高的抵抗,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后,他(她)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抵抗与母亲接触,即使是和母亲在一起,他(她)也不感到安全,也不能积极地进行活动。 还有一种是回避型的或叫无依恋类型。 这类小儿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即使欢迎母亲的到来也是专门短暂的,他(她)对母亲的离开及回来没有什么专门的反应,同意生疏人的安慰就像同意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种是没有对母亲形成专门的依恋。 以上三种类型的依恋,前一种为良好的、积极的依恋;后两种为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假如父母亲从小就能够精心地照管小儿,与小儿紧密接触,绝大多数小儿都会形成安全的依恋,个不小儿即使开始有些不安全依恋,也会逐步转变成安全的依恋。 这种安全的依恋,可使小儿在活动中有安全感,使他(她)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究、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小儿的心理、智力发育。 小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导致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任、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确实是讲,从小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阻碍。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儿童 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对于婴幼儿来说, 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 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 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母

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1.1.1.1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 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一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

爱情和依恋类型

爱情和依恋类型 生理行为体系 基于成人依恋理论研究,每一段爱情关系,不外乎有三种主要的生理行为系统在起作用。 依恋人彼此间的情感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婴孩和她母亲间的情感互动。 照顾人之间彼此将对方看作是在某些方面需要照顾的孩子. 性爱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开始有两性行为的发生。 依恋行为系统扮演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自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通过与其照顾者(通常是他的母亲)的互动中开始逐渐形成。他的依恋类型将终生左右着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依恋类型根据这个人的“自尊”(对自己的综合评价,比较积极)和“人际信任”(相互信任) 1安全型安全型的爱人(高自尊和较高的人际信任) 据估计约有近50%的人群在爱情关系中体现为安全依恋型。这些人可以很容易的和爱人接近,并且可以非常惬意的依靠他们的爱人。他们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也不担心别人和他们太过接近。安全依恋类型的特征表现: 较有信任感。·较少感到孤独。·倾向于和别人保持长期的关系 ·喜欢享受性爱的乐趣,尤其是和长期的伴侣间的两性关系。 ·自尊心强,同时对他人也很尊重。·面对压力的时候会寻求社会支持。 ·当爱人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慷慨的给予他们支持。 ·恰当的袒露内心,同时希望别人亦如此。 ·积极,乐观,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富有建设性。·倾向于沿袭父母的信仰。 ·相较而言不太惧怕死亡。·在积极情绪的应激下会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和认知力。 2 依恋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矛盾型的爱人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两到三类。(“专注型依恋风格”和“放弃型依恋风格”)大约有20%的人在恋爱关系中被学者称为“焦虑/矛盾型爱人”这些人通常会比他们的爱人更为迫切的想和对方接近。而且常常抱怨他们的爱人似乎不愿意像他们所冀望的那和他们接近,在恋爱关系中,他们最担心被抛弃。”矛盾"在此描述的是一种频繁的爱恨交织关系。 这种类型的其他的特征表现为: 尽管在恋爱关系中陷的很深,但以失败告终的几率仍然相当高。 ·在失去之后会极度悲伤。·自尊心不牢固,常常自我怀疑。 ·相对性爱而言,更喜欢被拥抱的感觉。·认为配偶无法给予自己帮助。 ·尽管喜欢和他人协同工作,但常常感到自己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赏识。 ·幻想成功,但常常无法持之以恒付出努力。·易患饮食失调症。 ·感到父母对待自己不公平、具有侵犯性·具有情绪化倾向,尤其是在面对压力的时。

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 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 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 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在对儿童早期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依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强调早期人际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差异的重要来源。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弹性(resilient)个性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当婴幼儿被消极的情绪激活(感觉受到威胁、恐惧、焦虑等)时,他会努力去寻求或保持与能够处理这种情形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亲密关系,因为消极情绪可以在与亲密的人亲近或交流中得到排解。因此,依恋行为变成一个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 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 孩子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露自己的情绪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表现都比较外露,可是有些孩子的表现比较隐蔽,需要父母自己观察发现。 当孩子内心紧张时,会用手紧紧地抓住成人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时,他们也许会表现为退缩,不参加活动,也许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示反抗。往往越是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采用哭叫或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焦虑,不安。使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习惯性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常见的是吮手指头。吮手指是一种征兆,它表达了孩子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此外,还有咬指甲、吮衣角,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都与孩子情绪紧张、内心焦虑、寻求满足有关。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是孩子喜欢抱着一样东西睡觉,如抱着一只玩具熊、抱着一只枕头、抱着一本书等,这也与孩子内心焦虑有关。 成人所提供的任务,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儿童只能一次次的失败,只能体验到受挫感、失落感、无能感,最终导致自卑感的产生。 当儿童完成任务后,成人应及时给予表扬,对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及时进行反馈,以增强其成功的快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出统一的集体活动或学习任务,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也可在集体中对每个或每组儿童提出不同的任务。比如游戏活动中,可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任务:对于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幼儿先要求他坚持十分钟,下次要求十二分钟;对于经常不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孩子则先要求他和成人一起放回,然后让他经人提示后放回,最后不经他人提示便放回。教师可配合采用一些强化措施,如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这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积极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比如每次完成任务,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当积累到十朵花时,就可以换回一个布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在一岁左右的宝宝是最依恋人的时候,特别是每天与谁接触的时间多,就越依恋谁。像有的时候家庭当中只有妈妈一个照看宝宝的时候,宝宝就特别的依恋妈妈,从来不让其他家人抱。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有的宝宝从来都不与妈妈分开,所以每天总是与妈妈在一起,至于家里的其他的人,不会与他们接触。甚至都不会让他们抱,像这种情况就是属于一种依恋的行为。其实宝宝依恋的行为也是有好几种的,下面就请专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宝宝的依恋行为有哪几种类型。 (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威胁2:甲状腺机能减退 这是一种容易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的疾病,大概有10%的女性会得此病。由于这种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所以就增加了它所带来的危害。这种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大大增加孕妇流产和早产的几率。另外,得这种病的患者也非常容易得心脏病。更为不幸的是,这种病不容易察觉,因为它的症状并无特别之处,而患者也常常将它的一些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体重增加、易怒和对寒冷敏感等归咎于年龄增大或生活压力过大。 自我保护:最好的办法是进行甲状腺检查。35岁后,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血液检查,来察看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如果你有以上那些症状,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或者你已怀孕或正有此打算,便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如果查出甲状腺素水平低,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以决定是否仍继续怀孕,因为这对婴儿和妈妈都有不好的影响。得了甲状腺机能减退,需要服用人造甲状腺素丸来使甲状腺素水平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威胁1:心脏疾病 心脏病可以说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心脏病的女性比所有因癌症而死的女性还要多。无论你健康、年轻与否,都受着心脏疾病的威胁。据有关数据表明,22%的女性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50%的年轻女性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胆固醇偏高。这两种被忽视的病症都会增加人体动脉血管内壁上的脂肪沉积,从而引发心脏病。 自我保护:每年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掌握自己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另外,还要了解自己的腰围数。可别小看这个数字,它比体重数还重要。国外一项最新发现表明,腰上脂肪过多的女性和血脂高的女性很容易患心脏病。理想的腰围是控制在85厘米以内。年轻的女性还要注意排压。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工作压力通常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的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

—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 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 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 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 依恋关系成熟期 3岁以后 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 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依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依恋基本上会影响我们此后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本文将综述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我对依恋的看法。 一、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1]多数情况下,儿童依恋于为之提供安全与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此人通常是母亲,在人类社会中,依恋也多为母子间的依恋,依恋最初目的是保证新生生命能够生存下去。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人是生态学家Konrad Lorenz,他在非人类的动物王国中通过对鹅的观察得出了一种倾向,即刚出生的小鹅习惯将它看见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Lorenz将此过程称为印刻:发生在关键期,涉及对观察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产生的依恋行为。 Lorenz提出的印刻现象说明依恋是基于生物学的因素,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来自父母为她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食物,即满足婴儿口唇需要的能力,此观点被称为依恋的碗柜理论。[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碗柜理论成立,那么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婴儿是不是与谁都可以建立依恋关系呢,根据我们平常的观察也不会简单的承认的。有些家庭的婴儿母亲给予其充足的食物,而随着婴儿的生长却发现婴儿对其奶奶有更多的依恋。Harry Harlow在1965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他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Harry将刚出生的幼猴与母亲分开,分别制作了两个人造母亲,一只用铁丝制作,上面有食物,另一只用绒布制作,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母亲在一起,偶尔会去铁丝母亲那里去取食物,当幼猴遭遇惊吓、恐惧时,幼猴会到绒布母亲那里寻求安慰。当有新刺激物出现时,幼猴则把绒布母亲作为行动基地,此后才会去探索新事物。[1] Harry的研究证明食物并非依恋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婴儿并不像一些动物那样存在印刻现象,更多的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依恋。 关于人类依恋的研究——依恋理论,最早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的,在1969年关于依恋的第一部著作问世,他阐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依恋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攻击者的动机[1],它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但在儿童早期最为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的环境,假如婴儿不寻求并维持与照顾着的亲近,这无助的婴儿生命面临的就是死亡。[8] 人类依恋的发展不是突然的,它并不像印刻现象有明显的关键期,它是逐渐形成的Bowlby将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依恋阶段(0-2个月)婴儿表现哭、笑等情绪反应,尚不能对人际关系加以具体区分,对不同人有泛化的反应。二是依恋关系建立阶段(2-7个月)婴儿仍然对不同人有无分别的依恋,但对熟人更易产生依恋反应。三是依恋关系明朗化阶段(7-24个月)婴儿对熟人产生依恋,并表现出分离焦虑。四是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阶段(24个月以后)儿童较少以自我为中心,能理解母亲的动机和行为,依恋变得较少依赖性。[3、5、7] 二、依恋的类型 依恋类型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更是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中以发展心理学家Marry Ainsworth的工作最具经典意义。她在Bowlby的理论基础上发明了一个广泛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技术——陌生情境试验:由一系列阶段性的情景构成,用以阐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程度。“陌生情境”遵循下列八个步骤的模式:(1)母亲和儿童进入一个不熟悉的房间。(2)母亲坐下来,让儿童自由的探索。(3)一个成年陌生人进入房间先和母亲说话,再和婴儿说话。(4)母亲离开房间。(5)母亲回来和儿童打招呼并安慰儿童,陌生人离开。(6)母亲再此离开,留下儿童独自一人。(7)陌生人回来。(8)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依恋、注意和认知控制: 一般注意任务中的依恋类型和表现 安斯沃斯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强调了早年经验对认知过程的持续影响。实验研究证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认知任务中会有不同表现。这些差异可能与注意的能力和注意的策略有关。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在与依恋无关的认知任务中,不同依恋类型也应有不同表现。 Mikulincer和Shaver提出“依恋行为系统”(Bowlby)的动力模型中指出,“首要依恋策略”(Main)——在沮丧或遇到威胁时期望并寻求可信赖者给予协助和保护的策略,包含两个“次级依恋策略”。其中一个是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另一个是依恋系统的“去活化”。 依恋系统的“过度活化”,即焦虑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对可依恋对象的警惕性和反应性均提高,情绪高涨,迅速寻求帮助。这种策略是在不安全的早年经验中习得的。焦虑依恋者婴儿期的看护人(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自身的情绪等因素,总是对婴儿的信号做出不一致的反馈,或者虽然给予了婴儿足够的注意和保护,但却都是不适当的。依恋系统的“去活化”,即回避依恋:在感受到威胁时,压抑对自身脆弱性的认识和对依恋对象的依赖性,以获得极度的独立性和自治力。这种策略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被习得的:婴儿的看护人总是在婴儿不哭闹、不要求的时候提供更好的照顾与保护,但很少与婴儿有亲密的身体接触。 不同的刺激依恋策略对成人的注意和认知的影响,是现在研究的焦点。焦虑依恋的成人更倾向于把注意集中在与依恋相关的情感信息上,并难以

从中转移注意。当要求他们回忆一段童年时期特定的消极情绪经历时,他们很快顺从了,并且一些生理指标马上发生变化,表现出生理唤醒。有的研究中,要求焦虑依恋者想象浪漫的亲密关系并在头脑中产生表象,数分钟后,当实验者要求他们停止时,他们难以转移注意并让表象消失;他们的皮肤点水平和与情感相关的大脑活动水平仍然很高。 回避依恋的成人倾向于忽略与依恋相关的信息,或者把注意从这类信息中迅速转移开。他们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识别与依恋相关的信息,在回忆和编码这类信息时也更困难。但在出现认知或情感“负荷”(load)时,这种忽略依恋信息的效应会减弱或消失。 回避依恋者是只在处理与依恋相关的信息中采用这种注意策略,还是在与依恋无关的一般任务中也有相应表现呢?之前对这种注意机制的研究仅限于与依恋相关的材料任务中,而作者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的依恋类型是否在一般的中性注意任务中也表现出这种注意机制。 研究者做出一下两个假设并进行了实验: 假设一:回避型能更快速有效地分配注意。 假设二:回避型的这种注意技能会在任务中出现过去非安全经验的提示时被干扰和消除。 实验一:心理不应期范式实验(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 paradigm) 实验设计:2×4混合设计

幼儿依恋的2个表现

幼儿依恋的2个表现 一.幼儿期依恋表现 一岁到两岁时候,宝宝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宝宝对特殊人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这个阶段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对陌生人采取谨慎与回避态度,与亲人分离时常表现反抗、紧张、恐惧。 两岁以后,宝宝依恋则表现为目协调伙伴关系。宝宝能较好地理解父母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行为。比如他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父母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会回到他身边。 二.依恋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通过对宝宝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宝宝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A型(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2)B 型(安全型):约占70%,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宝宝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燥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宝宝很容易被安慰。(3)C型(反抗型)约占10%,这个类型宝宝显出很高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安慰进行反抗。 不同依恋类型影响着宝宝在其它方面行为。例如:B型宝宝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常遵守规则,也愿意学习新东西,这类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C型宝宝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待父母帮助,母亲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早教案例:幼儿的依恋

早教案例:幼儿的依恋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情况慢慢好转,但也有个别孩子,哭闹持续较久,玉儿就是一个。由于年龄小,才二十几个月大,早上姥爷送来的时候,哭闹得特别厉害,于是我就把她抱起来,坐在我的腿上,安慰她,说:玉儿最乖了,不哭的,我叫姥爷第一个来接你回家,如果你一直哭的话,姥爷就不来接你了。她听了我的话,慢慢地停止了哭泣。在上午早锻炼的时候,宝宝们都开心地在玩小猪车,玉儿伸着手哭着走过来说:姥爷呢?姥姥呢?爸爸呢?妈妈呢?我要抱抱。于是我又抱起她,继续早上安慰她的话,她渐渐地停止了哭泣,但是我叫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猪车的时候,她却不肯,一直要我抱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又开始哭了,一边哭还一边问我:姥爷呢?姥姥呢?爸爸呢?妈妈呢?我说:你不哭,先吃饭,吃完饭就叫姥爷来接你。于是我就喂她吃饭,可是她不肯吃,她对我说:我要老师抱着喂。就连午睡的时候也要我坐在她的床边,帮她盖好毯子,拍着她才肯睡,嘴巴里还一直念着:我要唐老师陪我睡。生怕我走了。 玉儿的行为是典型的依恋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依恋是婴儿寻求在躯体上和心理上,与抚养人保持亲密联系的一种倾向,常表现为微笑、依偎、追随等。2-3岁是孩子依恋感最强的时期,也是孩子处于依恋关系明确期。在此阶段中,孩子对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有学者认为,孩子会从对物体的抚摸、摩擦中接受肌体刺激,从而促进相应感知觉的发展,促进自我抚慰能力的发展,并由于这种行为会带来快感和紧张的释放。 玉儿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来到了幼儿园,由于熟悉的人不在身边,于是就转移了依恋目标,由于我是第一个抱她的人,所以我就成了她的新依恋对象,因此她才会对我一再提出要抱抱的要求,其实这是她在离开熟悉的环境后寻求的一种安全感。 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要帮她建立一个准确的依恋,才是她能融入到这个集体的关键。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她提出抱抱的要求是,可以适当的拒绝,减少报的次数。在早锻炼的时候,我会多鼓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时会叫几个机灵的宝宝带她一起玩,在玩的时候,可以晚些互相协作的游戏,比如跷跷板,抛接布袋等等。中午吃饭的时候,当她提出要抱着喂饭的时候,我会和她商量:老师只会半碗,玉儿长大了,会自己吃饭了,

幼儿依恋案例及依恋的重要性

丰南区幼儿教师全员岗位培训 幼儿心理学基础作业理论 QQ:1049469921 幼儿依恋案例 1.雪娜去年秋天升入中班,这个小女孩还是念念不忘以前的小班老师和活动室。课间上厕所回来路过小班门口她总是伸着头使劲的向里面张望,眼里流露出对小班的依恋,户外活动时遇到小班的小朋友,她总是主动的友好的亲近她们,给他们做为中班姐姐的特别关照。每天,雪娜妈妈接她都要比其他小朋友晚很长时间,每当这时候,她一点也不心急,而是恳求我让她去小班活动室玩一会儿。上小班时,小班老师善待孩子,对孩子付出了自己的一片真爱,日久天长,雪娜对小班产生了感情,直到升入中班后还依恋着。 2.今天是升入中班的第一天,早上很多孩子都早早地来了教室,很多幼儿的家长都陆续离开了,只有荣荣不让奶奶走,哭了起来(荣荣是早产儿,虽然年龄4周,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给人感觉不到3周)。我笑着迎了上去,可是荣荣看到我却哭的声音更大了,“这是你的新老师,赵老师啊,你早就认识的!”可是荣荣根本没听进去,奶奶着急地说“奶奶还有很多事要做呢,荣荣听话,和老师待着。”说完奶奶走了,荣荣哭的更伤心了…… 3.翘翘是个内向的小女孩,每天她都会第一个到幼儿园,只是为了把好朋友小颖的小椅子放在自己座位旁边。和小颖坐在一起,她

就会很满足,在园的一天中生活、游戏她们都是形影不离,翘翘一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如果小颖没有到园,翘翘的话就很少,默默无语,组织游戏也不愿参加,一天的情绪也明显低落。有一次翘翘因事来晚了,小颖旁边没有空位,翘翘虽然不吵闹,但就是不坐下,最后还是把她和小颖安排在一起她才坐好,让妈妈回家。 4.菲菲到园的第三天带了个布娃娃,奶奶告诉我说,有布娃娃菲菲就不会太吵的。果然,有娃娃在,几天来菲菲没有哭闹,只是无论上课、游戏、还是上厕所的时候娃娃从没有离开她的手,有几次早操时候我试图让菲菲把娃娃放下去做操,但是刚把娃娃放下她就哭了起来,怎么劝都不行。最后,把娃娃还给她,她立刻就不哭了。 5.刚到园的两天,菲菲是一步也不准奶奶离开的,两天的心理疏导加一个布娃娃,奶奶终于可以回家了,菲菲就变成了我的“小尾巴”,我走到哪她就会跟到哪,攥着我的上衣底边紧跟在我的身后,像是怕我突然消失一样。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几个小朋友紧紧围在一起观察一只小瓢虫,菲菲用手拽我的衣襟“老师她们在打架”,看到菲菲的这个反应,我感想颇深…… 选择案例,结合工作实际谈儿童依恋的重要性:(以雪娜和菲菲为例) 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理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儿童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摘要】:依恋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有着其深远的影响。该文主要阐述了儿童的依恋类型和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儿童;依恋类型;影响因素 1、引言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也指人与人之间一种密不可分的情感联系。特定的依恋使婴儿追求某些特定的人。依恋不仅是一种广泛、强烈和富于生活色彩的现象,而且关系到父母对儿童日后发展的作用[1]。因而,最初的研究者把对依恋研究的注意力放在母婴相互关系如何随婴儿的成长而丰富和变化[2] 。到了现在,一般研究者普遍认为[3],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Bowlby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4]。 2、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思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1978)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见下表),这一程序用于10-24个月的儿童,因为这时是婴儿表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5] 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按照此法进行检测,安斯沃思把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A型:回避型(20%),B型:安全型(60%-65%),C型:矛盾型(15%),三种类型的行为特征如下: 2.1 安全型(B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同时时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寻求母亲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为不安,有的甚至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