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复习资料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一、要求掌握的概念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在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

4、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5、A-P值法是指用A 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6、环境监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进行现场监督执法活动的统称。

7、绿色壁垒:通过国际国内立法,制定内容繁杂的环境保护公约、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志,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的进口。

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必要性

(1)是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需要;

(2)是治理污染与环境质量目标相结合的需要;

(3)是区域污染治理费用最小化的需要

2、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2)技术力量分析

(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

(4)其他分析( 环保意识分析,法规的执行情况等)

3、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

(1)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2)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

标准;(3)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4)颁布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两种标准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执行地方标准。

4、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

环保基础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

5、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

(1)标准的自愿性(2)标准的灵活性(3)标准的广泛适用性(4)标准的预防性(5)标准的兼容性(6)标准的持续改进(7)标准的完整性6、什么是费用效果分析?为什么经常用它代替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在满足一定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费用最小的方案。代替费用效益分析的原因:虽然已有许多对环境资源进行经济评价的估值技术,但大量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行的。

7、简述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二是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行为的调整是较低层次上的调整,然而却是更具体、更直接的调整。

8、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目标一致

9、简述我国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在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中,必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要求;(3)不能抽象谈论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应该明确主要责任方及其

治理义务;

(4)在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中,应充分尊重各国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5)应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有效参与。

三、要求理解的知识点

1、环境管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

环境管理核心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针对次生环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2、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

3、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定位为基本国策。

4、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技术难点: 如何来衡量环境要素的价值?观念的难点: 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

5、“三十二字”环保方针对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没有回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6、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7、三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8、“预防为主” 政策是指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实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前或之中。

9、“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明确经济行为主体的环境责任: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

10、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管理三大政策的核心。一方面是通过强化管理解决一些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解决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强化管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

11、环境管理制度老三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12、环境管理新五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13、排污收费原则:(1)缴费不免除治理责任原则;(2)强制征收原则;(3)累进制收费原则(4)新污染源收费从严原则;(5)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并存征收原则;(6)排污费可计入生产成本原则;(7)排污费专款专用原则;

14、排污收费的项目与规定:(1)大气和海洋排污费:实行排污就收费、三因子收费、超标处罚原则;(2)水体排污费:实行排污就收费、三因子收费、超标加倍的原则;(3)对超标准噪声征收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4)对没有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固体废物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只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

15、废水废气排污费计算通式:污水排污费收费额= 0.7 元×污染当量数

废气排污费征收额= 0.6 元×污染当量数

16、污染当量数=污染物的排放量kg ÷污染物的当量值kg

1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一项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地方政府首长负责制。

18、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推行,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开始从浓度管理向总量管理转变。

19、等比例分配原则在承认各污染源排污现状的基础上,将允许排污总量等比例地分配到污染源,各污染源分担等比例排放责任。特点是简单易行,但不公平。

20、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分配原则:按各个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大小,按污染物贡献率大小来削减污染负荷。

21、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

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从而在中国正式形成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

22、1993 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正式成立,各省市也相继成立。职能:环境立法,环境保护执法大检查

23、环境监理:环境保护现场监督执法。主要职责有:三查:排污单位监督检查;环境管理制度的现场检查;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的监督检查。二调:污染事故调查;污染损害赔偿纠纷调查;一收费:征收排污费。24、环境管理的职能包括: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监督控制职能)和辅助职能(指导职能、服务职能);

2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城考)考核的对象是城市政府。

26、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内容:(1)一方面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自身进行管理;

(2)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管理的对象被其他管理主体管理。

27、“九五”期间,我国确定了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水污染防治重点抓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抓“两控区”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城市环境保护重点抓北京市,海洋环境保护重点抓渤海。

28、环境规划按跨越时间长度划分:长远:10 年以上;中期:5-10 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短期:年度环境规划, 是五年规划的年度安排。29、环境规划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 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 先污染后治理。协调型--- 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环境制约型--- 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有,如日本。目前我国还是经济制约型居多。

30、十一五规划首次由“计划”改称“规划” ;

31、污染源按等标污染负荷(Pj )大小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列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源。

32、污染物按等标污染负荷(Pi )大小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

33、环境规划目标应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社会上满意。应能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34、环境规划方案应:a、能达到环境目标;b、经济上合理;c、技术上先进;优化:对多个不同的规划草案进行分析比较,选出几个满足上述三方面要求的比较好的方案。

35、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是从经过优化的几个方案中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的过程。

36、人大是对本地区环境规划决策和监督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各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承担者。环保局是规划实施的具体办事机构。

环境委员会,是规划实施的协调机构。

37、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技术方法之一,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找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8、浓度控制强调点污染源的分散控制;优先考虑的是污染因子瞬时的独立的危害作用,较少顾及多源叠加在环境中累积造成的持续破坏。

39、外部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以此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从而解决外部性问题。在如何使外部性内部化的研究中,形成了以庇古为代表的“政府干预”思路和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安排”思路。

40、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是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法规,运用价格、成本、税收、收费、罚款等经济杠杆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41、中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税(水资源费等)、生态补偿费、排污权交易、减免税制度、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

42、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43、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48h 内向当地环保局初步汇报。

44、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唯一的规范性标准,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45、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46、节能降耗的目的是:节约成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资源。

47、固体废物管理规划要求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处理费用最小化。

48、环境容量可以表示为:E=V(S-B) + C,其中V指体积,S是环境质量标准,B 是环境本底值,C 是自净能力。

49、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居民区属于二类区。

50、作为计算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参数,各流域流量一般可选择30Q10,各湖库的

库容一般可选择30V10

51、固废污染防治规划的主要规划对象是生活垃圾;

5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全过程控制和双赢;

53、环境效益评价,资产价值法是用环境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资产价值的变化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或收益。工资差额法是用污染地区和清洁地区工人工资支付的差异来估计环境质量变化带来的效益或损失。

四、综合题

1、某河段上有三个污染源向河水中排放污染物,上游河水苯的浓度为

0.2mg/L,

-1 -kL 已知苯在河水中降解速度常数

k=0.03km-1, ρ=ρ0e-kL;污水中处理苯的费用每1000m3为50x 元(x 为去除率)。要使得整个河段苯的浓度不超标(≤ 1mg/L),并且最省钱。请列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写出建模计算过程)。

∣ 10km ∣ 15km ∣ 河水流量q vo=500000m3/d 本底浓度ρ 0=0.2mg/L

∣① ∣② ∣③

3 污染源流量m3/d 100000 50000 200000 排放浓度mg/L 10 20

8 解:假设污染源(1)(2)(3)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x1、

x2、x3;污染物排入河中混合后的浓度分别为ρ B1、ρB2、ρ

B3 则: 污染治理总费用Z=50x1*100000/1000 + 50x

2*50000/1000+50x 3*200000/1000 =5000x 1+2500x2+10000x3 考

虑水质要求:ρB1=[1000000(1-x 1)+100000]/(500000+100000) =[10(1-x 1)+1]/6=(11-10x 1)/6 ≤ 1 得:x1≥0.5 浓度为ρ B1的河水经降解到达污染源(2)所在断面时浓度:ρ2=ρB1*e-KL=(11-10x 1)/6 * e -0.03*10 =1.36-1.23x 1 又:ρ B2=[600000ρ2 + 1000000(1-x2)]/(600000+50000)

=2.79-1.14x 1-1.54x 2≤ 1

得:1.14x 1+1.54x 2≥1.79

浓度为ρ B2的河水经降解到达污染源(3)所在断面时浓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