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关于开展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社发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聊办发[2008]19号)文件精神,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奖励形式,可作为考核、任职、职称评定、评模等的重要依据。今年是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的评选,鉴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经聊城市教育局党组同意,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聊城市社科联决定对教育系统申报的成果材料单独进行评选。现将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标准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参评标准见聊社科奖字[2011]1号文件(附件1)和聊办发[2008]19号文件(附件2)

二、说明

1、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班主任工作、教学感悟、课题研究等;呈现形式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教科书等;出版或发表的时间为2010年期间。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发动,不能出现空白。申报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县(市、区)不能少于10项;水城名师及其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

学科新秀奖的评选;水城名校长及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突出贡献奖的评选。

三、申报时间

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于2011年6月10日前把申报材料(签署推荐意见)和申报费统一报聊城市教育局教科所。

附件1: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

新秀奖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

聊城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1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文件

聊社科奖字[2011]1号

关于开展全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

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社科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宣传办,市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中央、省驻聊有关单位,各大中专院校,各学会、协会、研究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根据《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聊办发[2008]19号)精神,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开展全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

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奖项、数量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奖励等次分为重大成果奖和一、二、三等奖。重大成果奖应为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产生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成果,不超过2项(在成果水平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可空缺)。其它等次总奖项不超过15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10项,二等奖不超过50项,三等奖不超过90项。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各评选数量不超过5名。

二、参评标准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评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显著的社会效益,体现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具体标准见实施细则)。

本次参评的成果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除符合本条(一)中相关要求条件外,年龄60周岁以上,长期在聊城市内人文社科类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社科类社团)、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包括已退休)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工作成绩突出,研究成果丰硕,获得过5项市、厅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三)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除符合本条(一)中相关要求条件外,年龄35周岁以下,在聊城市内社科类社团、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的专家、学者,工作成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有较大发展潜力,正式出版、发表、完成过5项以上重要科研成果,至少获得过3项县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三、奖励

对获奖者除颁发获奖证书外,同时发给奖金。

四、申报时间和办法

(一)申报时间:2011年5月16日至6月15日。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二)申报办法

1、各县(市区)由所在县(市区)委宣传部理论科或社科联组织申报;经济开发区由宣传办公室组织申报;聊城大学由聊城大学社科处组织申报,其他学校由分管科研或宣传工作的部门组织申报;驻聊各部队由作者所在部队宣传部门组织申报;市直各单位由作者所在单位筛选推荐申报;市社科联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向所在学会、协会、研究会申报;其他人员可直接向市社科联申报。

2、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由市内社科类社团、高等院校、市属党校干校、市属社科研究和管理机构向市社科联申报。

3、应提供如下纸质材料:申报成果奖的人员应填写《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表》(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同时报送申报成果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必须是原件);申报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人员分别填写《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申报表》、《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

报表》(用A4纸打印或复印)及《申报情况一览表》(用A3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申报成果(或个人)支撑材料一式两份,必须是与成果(或个人)密切相关的,一律用复印件装订成册,封面注明“参评成果(或个人)有关情况”字样;通过鉴定的课题申报参评,需提交立项书和结项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原件经评奖办审核后退还)。

(三)其他事项

1、评选工作的具体事宜按照《聊城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2、评奖通知、评审表、申报表、实施细则等材料均可在“聊城理论在线”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1658528.html,下载,也可到市社科联领取。

3、申报参评费:著作每项100元,论文每项50元,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申报费为100元。

4、凡已获市、厅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不得再申报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副市(厅)级以上领导于部,除编制在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并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的人员外,不参加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评奖。

通讯地址:聊城市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聊城市利民

东路13号聊城市社科联学会科普部)

联系电话:6985576 6985581

邮箱:xhkpb@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1658528.html,

联系人:王忠阳史晓玲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聊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1年4月26日

主题词:社科评奖通知

抄报:省社科联、市委、市政府

抄送:聊城大学社科处、聊城军分区政治部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4月 26日印发

(共印350份)

附件2

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文件

聊办发〔2008〕19号

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6月5日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动我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切实推进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学术繁荣,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奖项、数量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成果奖,每年评选一次。奖项种类包括科研成果、决策咨询成果和社科普及成果;奖励等次分为

重大成果奖和一、二、三等奖。重大成果奖应为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成果,每年不超过2项(在成果水平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可空缺)。各类成果总奖项每年不超过15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90项。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新秀奖,每年各评选不超过5名。

二、评选对象与范围

(一)凡我市个人和集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学术专著、课题项目、学术理论文章、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文稿、科普读物、志书、教科书、工具书、学术译著、古藉整理和注释等均可申报参加评选。

(二)参评成果应为在经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正式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著作;虽未公开发表,但确有较高学术水平,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并经市委、市政府及市厅级以上部门批示、推广、应用,已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研究报告、方案、建议;被市级以上社科规划部门、软科学规划部门等通过鉴定的社科相关课题,亦可申报参评。

(三)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人选为60周岁以上的聊城市内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人选为35周岁以下的聊城市内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

三、奖励标准与经费来源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的奖励数额分别为:重大成果奖,10000元;著作类和省级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市级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类成果,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2000元;文章和其他科研课题类成果,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一次性奖励5000元;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一次性奖励4000元。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的奖励费用和评选工作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状况适时提高奖励标准。该项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四、评选条件与要求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参评的成果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显著的社会效益,贯彻良好的学风和文风。

1.应用研究。在研究解决我省、我市或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务建设等重要问题上有创见,对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并取得较大经济、社会效益。

2.基础研究。在本学科、本专业某一领域填补某项空白,或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或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科学的独到见解。

3.科普读物。在宣传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易懂,为公众喜闻乐见。

4.翻译论著。符合版权规定,体现原著原意,对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5.古籍整理。翻译、注疏准确,完整保持原作内容,在史料史实考证上有新发现,或纠正了前人的某些讹脱。

6.志书、教科书、工具书。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可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正确解释或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除符合本条(一)中相关要求条件外,年龄60周岁以上,长期在聊城市内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包括已退休)的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工作成绩突出,研究成果丰硕,获得过5项市、厅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三)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除符合本条(一)中相关要求条件外,年龄35周岁以下,在聊城市内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工作的专家学者,工作成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有较大发展潜力,正式出版、发表、完成过5项以上重要科研成果,获得过至少3项县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

(四)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为一次性奖励,不与其他待遇挂钩,不得重复申报。

五、申报办法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学会会员向所在市级社科门类学会申报,非学会会员直接向市社科联申报,部分学会会员也可直接向市社科联申报。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的申报。由市级学会、高等院校、市属党校干校、市属社科研究和管理机构向市社科联申报。

(三)凡已获市、厅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不得再申报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四)副市(厅)级以上领导于部,除编制在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并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的人员外,不参加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评奖。

六、评选程序与方法

(一)初评。市级学会、县(市区)社科联及县(市区)委宣传部根据评奖范围、标准和申报要求,评选出上报成果,报送市评委会办公室。作者直接申报的成果,由市社科联组织综合评审组进行初评。

(二)成果最终评定。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最终评定,由市评委会组织进行。

市评委会下设若干学科组,到会评审专家按其从事的研究专业分组参加评审工作。各学科组对所申报的成果进行审议评选,评出二、三等奖,并推荐重大成果奖和一等奖候选成果。市评委会综合平衡二、三等奖,并组织全体到会专家民主投票评定重大成果奖和一等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由市评委会组织评委会议民主评选。各奖项的评选,在认真审读、充分酝酿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获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多数票方为有效。

(三)公示。评奖工作结束后,获奖成果和人员在市级媒体或有关网站上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向市评委会办公室提出。

在正式颁奖之前,如获奖者对本人获奖情况有异议,且未能与市评委会办公室的审核答复取得一致意见时,可向市评委会办公室提出放弃奖项的书面申请,经研究同意后,作弃奖处理。

七、评奖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负责评奖工作的指导、协调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负责评奖的日常组织工作。

(二)市评委会下设的学科组评审专家由市社科联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协商提出,主要由市内高等院校、党校干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市直有关部门、市级社科门类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县(市区)委宣传部和县(市区)社科联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具有一定学术、理论造诣的领导同志组成。

(三)市评委会委员和各学科组评审专家每五年调整一次。期间,对退休、离开原工作岗位、去世,以及其他原因不能或不宜再参加评审活动的评委会委员和各学科组评审专家,由市评委会办公室提出意见,经市评委会同意后进行调整。

(四)每次参加评审的各学科组评审专家,由市评委会办公室根据本次参评成果在各学科的分布情况以及评选工作的需要从评审专家库中抽选提名,市评委会研究确定。

(五)学科组成员凡本人或直系亲属有成果参评,包括是丛书分册作者、课题组或编辑组成员的,均不参加评选会议。

(六)同一个部门、单位的评审专家,参加同一次评选会议一般不应超过5人,在一个学科组中不得超过2人。学科组评审专家连续参加了2次评选的,应间隔1至2次后再参加评选会议。

八、评奖工作的监督

(一)为从制度上保障评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每年申报和评审期间,设立评奖工作纪律监督组,由市社科联驻会领导成员、机关工作人员和部分评审专家轮流担任成员,在市评委会领导下工作。对发现的违反评奖规定和纪律的行为,纪律监督组应及时提交市评委会做出处理。

(二)参加评委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选工作守则,坚决杜绝徇私情、拉选票、泄密等不良风气。如需对参评成果进行咨询,必须经评委会同意。违反者由市评委会作出处理,直至取消其评委会委员或学科组评审专家资格。

(三)如发现获奖成果和个人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以及其他重大问题者,在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后,取消其获奖资格,追回己颁发的证书和奖金,相关人员2年之内不得参评。

九、获奖成果和个人的管理

(一)市评委会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证书副本和奖金,副本由获奖者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存入本人档案。对参加终评未获等次的成果,发给参评证书。

(二)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可作为考核、任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确定科研重要岗位和评定市、县有突出贡献奖的中青年专家、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

十、其他

(一)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00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办法》(聊办发〔2000〕30号)不再执行。

(二)本办法由市社科联负责解释。

2008年6月5日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 通知 【法规类别】档案 【发文字号】晋档学字[2010]3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档案学会 【发布日期】2010.01.06 【实施日期】2010.0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晋档学字[2010]3号) 各市档案学会、省直分会、各会员单位: 为了表彰在档案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并升华为理论的档案学会会员,鼓励他们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经本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于今年7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凡是中国档案学会或山西省档案学会会员(含本会团体会员),无论在职与否,均可申报评奖。每个会员最多可申报两项。

2、凡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报刊出版社和有关学术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文、著作、各种史料编研成果,被本单位采用且推广应用的调查报告以及工作经验总结,均可申报评奖。 3、符合以上申报条件,但已参加过省社科联、省科协或其他省级主管部门的评奖活动,并已获奖的成果,不再列入本次评奖活动范围。 二、申报程序 1、申报人必须如实填写《山西省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2、申报人将填写好的申报表连同申报成果和申报费用一并上交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未成立分会的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末成立档案学会的市,其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申报人,将申报表、申报成果及申报费直接上报省档案学会。 申报成果为论文的,需提供论文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成果为著作形式的,需提供原件一份;申报成果为调查报告、工作经验总结的,除上报两份复印件外,还需要本单位采用推广应用效果的文字评价和推荐意见。 3、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加注推荐等级意见和推荐等级理由,于2010年6月15日以前上报省档案学会。

2007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省社科联指令性系列研究项目)

2007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省社科联指令 性系列研究项目) 编号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 200701101 王长华王宏斌燕赵文化系列研究 200701102 荣宁燕赵文化的几次嬗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200701201 杨思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通俗读物 200701202 张燕京当代西方逻辑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 200701203 刘建平归纳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研究 200701301 梁久丰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大格局下,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01302 吕瑞华河北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0701303 杨印山职业培训与提高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研究 200701304 牟致瑞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701305 苗绘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民间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200701306 薛忆萍关于构建我省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200701307 刘丽“乡政村治”背景下国家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力的互动关系研究200701308 时国轻新形势下河北民间信仰及其组织管理研究 200701309 王秀娟发挥乡村文化资源在河北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00701310 李海新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育引导机制研究 200701401 孙雷京津冀都市圈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与职能分工 200701402 陈晓永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对河北的影响 ——基于关联经济角度的分析 200701403 张辰辰京津冀都市圈协同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 200701404 万杰京津冀经济圈农产品物流研究 200701405 杜丽娟港口经济与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200701406 王敏达河北省临港工业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 200701407 靳红构建曹妃甸工业生态园区系统战略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200701408 冯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研究 200701409 杨兰阁河北省沿海城市发展的基础及辐射作用 200701410 孙玉娟基于协同效应的产业转移与河北省产业发展战略 200701501 胡庆胜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形势、思路与对策 200701502 刘艳华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701503 蔡久志河北省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及发展对策 200701504 史宝娟河北农业循环经济运作与支撑体系研究 200701505 李新慧河北循环消费体系研究 200701506 吴凡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与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200701507 刘玉梅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0701508 王朝梁河北省循环经济视域下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 200701601 刘启生河北省农村社会救助财政政策研究 200701602 李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00701603 张雪林河北省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200701604 赵晓华农民养老权益法制化保障研究 200701605 王庆位河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00701606 李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及阶段的现实障碍与应对策略—以我省部分试点县为例 200701607 杨文杰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特征分析与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 200701608 史玉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701609 侯云霞共建共享和谐河北——河北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问题现状调查与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 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

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理论学术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在观点上有重要发展和创新,在本学科专业某一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规定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形成和修改有直接影响,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基础性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观点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其学科专业的建设有新的贡献。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新的见解,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咨询作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奖金与评奖活动经费 经费主要来源是由省财政专项拨款,评奖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金。作者申报费用于专家评审和评奖活动经费。 五、奖励等级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奖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淮政发[2009]175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11.23 【实施日期】2009.1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政发〔2009〕17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2007年以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对342项申报成果的认真评审,全市共有92项成果获奖,其中《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等10项成果获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等22项成果获二等奖,《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等60项成果获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五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0项) 1.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专著)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专著)张继华滕明兰(淮阴师范学院) 3.改革与创新(编著)仲波(市委办) 4.乾隆淮安府志(点校本)荀德麟(市志办) 5.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专著)施军(淮阴师范学院) 6.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论文)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 7.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专著)朱国传(淮阴师范学院) 8.分与合:家族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利他主义的思考(专著)李建升李巍(淮阴工学院) 9.范式问题与问题范式:“中国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意义(论文) 汪业周韩璞庚(淮阴工学院)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张国兴(市财政局)二等奖(22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论文)徐贵权(淮阴师范学院)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模板】

**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 通社科〔2020〕9号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县(市)区社科联,各高等院校,市委党校,各学会(研究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开展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苏社联发〔2020〕26号)精神和《**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通政办发〔2017〕106号)的规定,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启动**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下简称哲社评奖)及江苏省第十六届哲社评奖(南通块)初评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要求 1.本市作者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

间的成果。包括: 公开成果——在有统一刊号(ISSN、ISBN、CN)的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译著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服务报告等)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公开发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内部成果——未公开发表或不宜公开发表的且被县(市)区以上党政机关及**市各部委办局采纳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 2. 一个作者最多可申报2项成果。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以著作版权页为准,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首席专家;若署名为单位集体成果,须由单位出具同意申报的证明,并指定一人作为申报者进行申报。 3.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均为中文成果。以外文公开出版、发表的成果,申报参评时须附有中文全文翻译,并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多卷本和连续性出版物,原则上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各卷册、分册或者年度报告等阶段性成果如已申报参评,则其他阶段性成果和整体成果不得再次申报参评。 5.丛书可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申报参评,也可作为一项成

附1-1:2016年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申报表

附1-1 (本表务必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1份)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研究课题申报表 学科分类 二级学科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姓名 申请人所在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推荐单位浙江万里学院社科联 联系电话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印制 2015年8月

申请者的承诺: 我对本人填写的本表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推荐单位、所在单位承诺: 本单位对申请者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的争议。如获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有关规定,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做好课题研究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单位(盖章): 2015 年9 月14 日 填表说明: 1.本表从网上下载后,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2.封面上的“学科分类”以及“成果形式”等栏目的填写应与数据表选择的内容一致。 3.数据表中“学科分类”以及“预期成果”等栏目的填写,请直接在选中的分类编号上打√。数据表中没有列出的学科分类按最接近的填写,二级学科按所附的学科分类表填写。预期成果形式为论文的,填写篇数,其它填写字数。

4.推荐单位和负责人所在单位一致的,只需盖一个公章。

一、数据表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

三、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泉政办[2013]105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6 【实施日期】2013.05.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年5月6日泉政办〔2013〕10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闽委发〔2007〕7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泉政文〔2006〕404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开展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结合市委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激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为推进泉州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简称市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顾问:郑新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庆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主任:周真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委员:舒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少锋市社科联主席 庄玉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郑国防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调研员 徐昌裕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201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201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立项协议书 甲方: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下称省社科联) 乙方:(依托单位) 丙方:(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资助经费:(注:重点课题资助额度为20000元/项;一般课题资助额度为10000元/项;立项不资助课题填写“自筹”) 经专家评审,省社科联党组审批,本课题列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为确保研究任务能高质量地按时完成,浙江省社科联、课题依托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共同达成本协议。 一、甲方承诺: 1.及时拨付课题研究经费。 2.受理课题的重大事项变更申请。 3.做好课题结项工作和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二、乙方承诺: 1.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及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立项课题给予支持,并对本课题的按时高质量完成提供信誉保证。 2.认真审核课题负责人报送的结题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核合格后及时将结题材料报送省社科联社团处。 3.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并及时上报省社科联课题成果转化的情况(如:实际部门采纳、领导批示、论文转载、收录、引用情况等)。 三、丙方承诺: 1.以本课题组填写的《浙江省社联联研究课题申报表》为有效约束,按课题设计论证的内容认真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2.不以资助经费不足等为由,擅自变更原课题设计中的研究内容和最终成果形式。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延期(应用对策类课题不得超过1年)、变更项目管理单位、改变成果形式、改变项目名称、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等重要事项变更的,须由负责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省社科联社团处审批,不经批准不做变更。 4.按照本课题成果形式的结题要求完成课题。①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其中重点课题成果必须有两篇以上的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有一篇课题负责人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上);②成果形式为专著的,须正式公开出版;③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的须被市级(不含县级市)以上党委政府、有关实际工作部门肯定并采纳吸收,或获得市级(不含县级市)或厅局级三等奖以上奖励;

东营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告

一等奖 著作类 001 山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作者:杨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4.11 002 财税政策研究—以天然气产业为例作者:王美田(东营职业学院)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5 003 健全人格论 作者:张学全(市政协) 黄河出版社 2014.12 004 做爱思考的教师 作者:杨守菊(东营教科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005 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马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文献出版社 2014.6 006 广饶旧志集成 作者:张登峰(广饶县史志办) 中华书局 2014.10

007 黄河口旅游文化 作者:薄文军(东营日报社) 线装书局 2014.4 008 法韵红楼:红楼梦里的法律世界 作者:张学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绍青(东营市公安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11 调查报告类 009 东营市主导行业对地方贡献度调查研究报告作者:郝吉虎(东营市财政局) 领导批示 2014.9 010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作者:徐三朋(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10 011 大王镇百年历程探寻与思考 作者:毛金香(市委党校) 李寿峰(市委党校) 周新芳(市委党校) 董文兵(市委党校) 丁国良(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9 课题类 012 山东省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研究 作者:王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黄新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霍江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范秋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社科规划办鉴定通过 2014.6 013 校企科技合作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石油高校为例 作者:董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姜梅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裴红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传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旱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鉴定通过 2014.3 014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东营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刘力榕(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陈校堂(东营市国税局)

关于公布2018年度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的通知 .doc

高考押题精粹 (地理课标版) (30道选择题+20道压轴题) 【参考答案】 1~2【参考答案】D B 【详细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日界线问题。开始萨摩耶为西十二区2011年12月29日,决定后变成东二区,日期要加一天为2011年12月30日。第二天为12月31日,故选D。 2.该岛屿位于南太平洋低纬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应陆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3~4【参考答案】A B 【详细解析】 3.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故900

关于XX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原文)【模板】

关于**市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原文) 各有关单位: 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广大青年社科工作者积极开展社科研究,创造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根据《**市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试行)》,决定组织**市第三届(2008-2009)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1、凡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市级以上公开或内部发行的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公开出版的著作(包括专著、工具书、译著、科普读物、学术资料整理、调研报告等)及国家、省、市社科类课题研究成果等均可申报。 2、国家、省、市立项社科类课题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相应级别的书面鉴定;调研报告,必须是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可的成果,并有书面证明。 3、每人限申报一项。集体成果一般以集体名义申报,最多一次填写5名作者。集体成果以个人名义单独申报,必须征得其他作者的书面同意,且申报人须完成成果的50%以上篇幅。由市内外作者共同完成的集体成果,必须是我市作者为第一作者,且成果50%以上篇幅为我市作者完成。 4、凡已获中央部委、省级政府及省社科联、市政府奖励的优秀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选。 二、参评的基本条件

1、参加评奖的社科成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申报人为1970年6月30日以后出生的我市社科工作者。 三、申报办法 1、申报工作采取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凡符合条件的社会科学成果所有者,可在2010年 5 月 7 日前认真如实填写申报表,连同成果等材料各一式三份(必须有一份是正本)向所在单位申报,作者所在单位写出推荐意见后,再统一向评奖办公室申报。如无挂靠单位,可直接向评奖办公室申报。 2、本次申报分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两类。 3、成果形式为著作的,请申报者和所在单位负责核实书号的真实性,并将核实结果打印另附。 4、申报表、单位汇总表在宁波社科网“下载专区”下载,网址为: ****** 四、评奖组织机构 1、本次评奖工作由市社科联党组统一领导。 2、评奖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学会处,负责评奖的具体工作。 五、评审程序 1、评奖办公室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审查; 2、由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组进行初评; 3、评奖委员会终评。

河南省社科联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 2010年1月

说明 一、《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侧重对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中原服务。 二、本《指南》所列省领导所出题目,应按原题申报,在立项、结项和评奖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其他课题可按《指南》要求的研究方向和范围申报;《指南》中未列具体条目的学科,申报者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设计题目。 三、课题申报程序 课题申报人负责组成课题组后,应认真研究申报课题的设计框架,并按要求填写课题申报表一式两份,于2010年3月20日前由所在单位(各省级学会,省辖市社科联,各大专院校,党干校,军事院校,省属科研院所)加盖印鉴后统一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省社科联、省经团联组织专家评审并下达立项通知后,即作为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2010年度调研课题。 四、申报费用 根据评审工作需要,对每项申报课题收取评审费200元整。 五、课题验收 申报课题获准立项后,承担人应按照《指南》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调研与文字工作,于2011年3月1日~10日,将课题报告一式2份并附电子文档报送省社科联学会处。经专家组评审验收后,在课题结项的基础上,另评出等级奖若干项。对验收合格和获奖的课题成果,按课题组成员人数分别颁发课题结项证书和奖励证书。 联系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3号河南省社科联学会处 网址: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1658528.html, 电子信箱:hnsklxhc@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1658528.html, 邮编:450002 电话:(0371) 63937933 63936068 63934723

社科联优秀成果奖通知

关于开展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发区社发局、市直各学校: 根据《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聊办发[2008]19号)文件精神,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聊城市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为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奖励形式,可作为考核、任职、职称评定、评模等的重要依据。今年是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的评选,鉴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经聊城市教育局党组同意,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聊城市社科联决定对教育系统申报的成果材料单独进行评选。现将评选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标准 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的参评标准见聊社科奖字[2011]1号文件(附件1)和聊办发[2008]19号文件(附件2) 二、说明 1、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内容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班主任工作、教学感悟、课题研究等;呈现形式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教科书等;出版或发表的时间为2010年期间。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发动,不能出现空白。申报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县(市、区)不能少于10项;水城名师及其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

学科新秀奖的评选;水城名校长及培养对象要积极参与突出贡献奖的评选。 三、申报时间 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于2011年6月10日前把申报材料(签署推荐意见)和申报费统一报聊城市教育局教科所。 附件1: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次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和学科 新秀奖评选申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2: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聊城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 聊城市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二日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审议通过)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鲁办发【20XX】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评奖机制,保证社会科学评奖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要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注重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注重应用对策建议性、社科普及性并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的成果,注重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的成果,兼顾地方和基层的成果,真正把水平高、有创意、重实用的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选出来,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二、评奖对象与范围 第二条凡山东省个人和集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普读物、志书、教科书、工具书、学术译著、古籍整理和注释等,均可申报参加评奖。参评成果必须是经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在正式报刊发表的文章或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经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或被省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有原始规范性文件证明)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可申报参加评奖。课题研究项目有省部级以上部门单位出具的立项书和结项证明(省社科联结项优秀课题出具省社科联优秀结项证书),其核心内容在公开刊物发表论文或正式出版专著的可以参加评奖。 第三条参评成果的时限以评奖通知要求为准,确认成果时限以发表时间或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课题研究项目以结项时间为准,非正式出版物的时限以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时间或省部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时间为准。申报成果为作者上隔一年至五年未申请参评的成果,但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成果,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 第四条同一项成果只能作一次性申报。一位作者(含集体作者、课题组等)只限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多人合作的系列丛书,如果涉及学科较多,出版时间不一,由丛书主编及编委会出具同意证明,单册可以申报参评。同一作者同一书名的多卷本著作,只能申报一次,可以整套申报(以最后一本出版时间为准),也可以单册申报。同一书号的系列丛书,只能作为一本书申报,不能单册申报。成果以单位署名的,以单位具名申报。版权页上署名的顾问、编委、主审等不具有申报权,其申报权归“作者”或“主编”。 第五条在职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原则上不参评,编制在高校、党校或科研、调研等事业单位并以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主的厅级领导干部,其成果可以参评。 第六条凡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省精品工程奖、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不参评。凡是山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直接授予重大成果奖。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使用说明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 使用说明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是专为申报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而设计的一个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 一、系统的安装 将《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贝到电脑某一硬盘指定的文件夹中。双击该文件,系统即可运行。未安装Access2000的用户,请通过更新Office2000来增添Access组件。 二、录入校对 系统运行后出现的主界面是“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录入”窗体,用于录入和校对相关课题内容。 1、录入时请使用Tab键移动光标(也可使用鼠标)。点“添加新课题”,进入一个空白界面,可以录入新课题的材料。如果某课题有重复或者是多余的,可以直接点“删除本课题”,删除的只是界面上显示的课题,不会影响到其他课题。 2、“编号”系指课题《指南》中的题目序号。自选课题也必须录入一个编号。确定编号的方法为:在《指南》中找一个和自选课题最接近的题目,定该题目的编号为自选课题的编号。 3、“类别”分两类,如果是指南课题录1,如果是自选课题则录2。

4、“学科分类”也分两类,人文类课题录1,经济类课题录2。 5、“工作单位”只录单位名称,不录该单位之下的二级单位,如“郑州大学化学系”录为“郑州大学”。 6、“参加者”限4人以内,要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次录入4个空格中。 7、其他项目据实录入。 8、浏览或校对录入的课题时,点击界面底端“记录”后面的左、右箭头可以快速找到录入的课题内容 9、点“打印校对表”可以预览和打印已录入课题的主要数据,请认真核对,确保无误。如果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10、点“打印汇总表”可以预览和打印本单位申报课题项目汇总表,请加盖公章后上报。如果该表显示不完整时,请从“文件”菜单中,选“页面设置”,将“页”调整为横向。 三、数据上报 将硬盘中已录入数据的《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申报系统》文件拷入软盘即形成上报盘。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处 2018年1月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调动广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庆市人民政府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是对我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 第三条凡属重庆籍公民,在市内外、国内外的报刊和出版社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并对推动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促进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繁荣等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申请参加评奖。 前款所称社会科学成果,包括以下三类: (一)著作类,包括社会科学专著、译著、教材、普及读物、工具书、古籍整理、地方志书等; (二)论文类; (三)研究报告类,包括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等。 第四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 (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高标准、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五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坚持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成果总数原则为150项,可根据评奖当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占比分别为10%、30%和60%。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金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2.5万元,三等奖1万元。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市社科联)、市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社科评奖办)会同市财政、市人力社保部门根据社会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情况,可以对社会科学奖授奖成果总数以及市社会科学奖奖金总额进行调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从2012年起,逢双年的3月份,由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社科联、市社科评奖办向社会发布开展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第七条申报参加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的作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国内外出版发行的社会科学类著作; (二)在国内报刊或国外报刊上发表的社会科学类论文和研究报告等; (三)未公开发表的被省部级及以上国家机关采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论证报告等。 前款规定的社会科学类成果,其参评时限以出版时间、刊载时间或结项通知时间为准。

2018年度市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参考选题.doc

哈尔滨市重点研究课题选题方向 1.哈尔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2.新形势下哈尔滨旅游业发展研究 3.哈尔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培育开放新优势研究 4.哈尔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5.哈尔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6.哈尔滨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7.深哈两地金融深度合作战略研究 8.深哈对接激发市场活力研究 9.深哈互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 10.把哈尔滨新区打造成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研究 11.哈尔滨新区引领全省跨越发展研究 12.深哈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和路径选择 13.借鉴深圳经验创新发展民营经济研究 14.哈尔滨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 15.哈尔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16.哈尔滨空壳企业、僵尸企业退出机制研究 17.哈尔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18.新常态下哈尔滨农村地区发展动力研究 19.哈尔滨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 20.哈尔滨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升级研究

21.关于做好桔杆禁限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对策研究 22.关于精准扶贫目标下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23.关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市场机制研究 24.关于促进“双创”平台建设政策措施研究 25.哈尔滨城市品牌建设研究 26.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 27.哈尔滨市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8.哈尔滨全面推进厕所革命研究 29.哈尔滨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30.哈尔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研究 31.哈尔滨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研究 32.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相关实践问题研究 33.提升社科学术团体活力和凝聚力对策研究 34.加强社科联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35.加强网上社科联工作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