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第八章 力》复习学案 (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第八章 力》复习学案 (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第八章 力》复习学案 (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学习共同体中考复习专题 《第八章 力》复习学案 (无答案)

第八章力

考点1:力弹力

一、基础知识

l、力的概念:物体对于物体的作用称为力。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2、力的物质性:①必须涉及到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但不一定要接触)。

3、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同时也有力的作用。

所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的称为弹性形变。

6、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所产生的力叫弹力。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⑴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⑵原理:弹簧的形变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⑶结构: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还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向“0”刻度线。②测量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外壳接触。③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二、典型例题

例1.观察下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自主练习

1.这位科学家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规律,为人类揭示自然奥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缅怀他的伟大成就,特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

....,他就是是图中的( )

2. 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A. 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 守门员和地球

D. 地球和空气

A.牛顿B.欧姆C.焦耳D.爱因斯坦

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

4.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正确的握持方式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5.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 、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_____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如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0 B

0 A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l 2 3 4 5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表一

表二

是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________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_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

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

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

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2:重力力的示意图

一、基础知识

1、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G = mg。g =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应用是重垂线。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能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是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其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物体受力的作用点。

二、典型例题

例1.科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该星球距地球20光年,对物体的引力是地球的两倍。若把地球上质量15kg的物体放在该星球表面,其质量是_______kg,受到该星球的引力是_________N。

例2.东东把重为10N的足球踢向空中,在图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三、自主练习

1.如图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N 。

2.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人体数据的估测中,下列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是( )

A .步行速度约为15m/s

B .体重约为500N

C .身高约为1680cm

D .体积约为2m 3

3.下列事例中属于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的是(

)

A .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B .用力拉弹簧

C .敲打钉子

D .往前推车

4.画出下图中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5.如图l 所示,长方体ABCD 浸没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长方体所受重力及水对CD 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6.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

(1)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 ;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

计测出总重,如图为_______N ,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

重为1N 。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_______cm 3,雪的样品密度是___________kg /m 3。

(取g=10N/kg)

(2) 若某个屋顶的面积为100m 2,屋顶上方雪的厚度为30cm ,则屋顶雪的总重

力是__________N 。

考点3:摩擦力

一、基础知识

1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

F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N

=,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4、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⑴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⑵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间的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5、滚动摩擦不是转动摩擦

二、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拉书

时书页间会产生较大的()

A.重力B.弹力C.压力D.摩擦力

例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三、自主练习

1.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B.篮球比赛中,所用的篮球上面有许多花纹

C.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

D.举重比赛中,运动员为了防止打滑在手上涂擦“镁粉”

2.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

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张文超同学利用牙刷做实验,当用力匀速拖动牙刷

时,刷毛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弯曲,对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刷毛弯曲越厉害说明牙刷受到的力越大

B.牙刷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作用在刷毛上

D.手的拉力和牙刷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

4.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黑板擦,虽然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但它并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5.某同学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6.某同学用2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2N增大为3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木块

A. 行李箱安装滚动的轮子

B.轮胎上制有花纹

C.车轴加润滑油

D.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甲乙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___,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在甲实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是否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长木板;b.天平;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带钩的正方体木块;e.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以上器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探究。(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4)在物理创新实验大赛上,某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其实验方法如图乙所示,请你说明这种改进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9.小明在浴池洗澡时,听到两个人的一段对话.一人问:“轻点搓还是重点搓?”一人答:“我的搓澡巾花纹粗,轻点搓吧.”爱思考的小明知道搓澡利用了摩擦力.于是小明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大小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明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弹簧测力计、一瓶苹果醋等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____拉动苹果醋,使它沿水平桌面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N.

(2)实验中是如何改变压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控制_______________不变.

(3)在实验中小明沿水平方向由匀速拉动苹果醋改为加速拉动,苹果醋所受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拉力________________.

考点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基础知识

1、四大基本自然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万有引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作用力),

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反作用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典型例题

例1.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

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三、自主练习

1.李娜成为亚洲人在“法网”比赛中的第一个冠军。李娜双

手反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两者均会发生形变,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球拍击球的结果会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这说明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2.如图所示,父子俩相持不下,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有关。

3.如图,当电风扇工作时,就会向前吹出风,即就会使空气会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小车将向_____运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 l时间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经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若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拉力传感器

A

F/N

5.5

5.1

O t1 t2

t

拉力传感器

A 甲乙丙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N大小的关系式为。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 (一) 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 1L 1=F 2L 2 或写成 2112L L F F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 1=L 2,平衡时F 1=F 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即: F= 1 n (G 物+G 动) 8.距离关系:S=nS 0 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S 0-重物移动的距离; n-绕过动滑轮和系在动滑轮轴框上的绳子的股数 (二) 机械功和机械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受到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定义: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3. 功的公式:功=力×距离;W=Fs ;单位:W →焦;F →牛顿;s →米。 1焦=1牛·米.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完整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 2 L 1 L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课时数NO :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课题第一课时:认识杠杆课型:新授课 程 标 准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3. 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学物理是有用的。 2.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3.从伟大科学家的身上,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 重点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 难点 1.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并体会杠杆的作用。 教具 学具 指甲剪、剪刀、筷子、啤酒扳手等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 一、激发兴趣 师: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有一句名 言,说如果给他一根硬棒和一个支点他可以撬 动整个地球。经科学研究证明,他办不到这件 事,但他讲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只是他无法 在他有限的生命里走完硬棒另一端的路程。那 么他所说的硬棒到底有多厉害!愿和我一起来 探究它的奥秘吗? 1.出示应用杠杆的一系列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从这些图片中你能 发现什么? 不论学生发现什么都应予以肯定,积极 鼓励学生寻找各图之间的共性或图与图之间的 共性。 2.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杠杆的共性。 ○1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转动的固定点。 聆听 思考 观察 思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 电磁学知识点及练习题

要点(一)、磁体与磁场 1、基本概念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一是磁铁只能吸引磁性材,二是磁铁吸引磁性材料时,不需要直接接触,隔着某些物质仍能表现出磁性) 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物质 磁场的性质: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N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的情况,引入一组曲线 磁感线的特点: (1)磁感线是人为引入的一组曲线,并不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磁感线。 (2)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磁场方向一致。 (3)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处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处磁场越弱。 (4)磁感线的方向。根据磁场方向的规定和磁场方向与磁感线方向的关系,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来,由S极进去。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5)磁感线分布在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不只是在一个平面上。在纸面上画磁感线时,由于受到纸面的限制,只画出了一个平面上的情况。 (6)磁感线不能相交。因为在磁场中的任一点,其磁场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果某处画出了相交的磁感线,则表示该处磁场有两个方向,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要点(二)、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及其意义 a.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例1:在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黑色为N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1.“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地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神舟五号”在上升过程中,若以“神舟五号”为参照物,则宇航员杨利伟是 的。假如你和杨利伟在太空中合作,你应该通过 和他进行交谈。为了使快速降落的返回舱安全着陆,在距离地面的一定高度,点燃反推火箭发动机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动能 ,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 小于BO 。在A 、B 两端悬挂重物G 1和G 2后杠杆平衡。若将G 1和G 2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杠杆 端向下倾斜。 3.热机是将 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如图所示是热机的 冲程;热机工作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 (填一种污染)。 4.一台液压起重机在10s 内把一辆重为15 000N 的汽车举高了2m ,起重机对汽车做了_________J 的功,功率是_________ W 。 5.按图将电池、灯泡、导线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 (碳棒)、塑料棒、玻璃棒、橡胶棒接到A 、B 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6.小红做实验时,把一盏灯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_A ,这盏灯的阻值为 ·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2 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A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A 2的示数是 A .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 :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一点、二力、二臂 F 2 1 2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三种杠杆: 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Q=I2Rt.焦耳定律公式: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第十六章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1.1杠杆 一.有关杠杆概念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特征:①硬棒②有力的作用③绕固定点转动 3.杠杆五要素:⑴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⑶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⑸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说明:①杠杆不一定是直的,可以是弯的。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③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④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也可在杠杆外。 ⑤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⑥杠杆的支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可以在杠杆的两侧 4.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 ;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 标力臂(大括号)。 画力臂时,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找出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即为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探究实验:①实验前调节 (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 F 1 F 2

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钩码和弹簧测力计,调节力的大小或作用点位置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 置平衡(目的是减小杠杆自重的影响并方便沿着杠杆测量力臂)。 ③改变力或力臂的大小多测量几组数据,目的是便于找出规律的普遍性,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3.实验注意点:①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实验时(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③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获得普遍规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①文字: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字母: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5.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 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6.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三.杠杆的应用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各单元总复习练习

第7题图 电路初探练习 1.用两段导线、一节电池设法使一只小灯泡发光,某同学尝试了如图所示的几种连接,你认为不能.. 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2.下列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为使灯L 1与L 2并联,应 ( ) A.闭合开关S1、S 2,断开S 3 B .闭合开关S 1、S3,断开S2 C.闭合开关S2、S3,断开S1 D.同时闭合开关S1、S 2、S3 4.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 、B 、C 三处的电流分别 为I A =0.4A 、I B=0.26A,则IC的大小为 ( ) A.0.4A B.0.26A C.0.2A D.0.14A 5.如图所示,开关S 闭合后,两个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电路 故障可能是 ( )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B .L 1的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C.L 2的灯丝烧断或灯座未接通 D .电流表和L 1、L 2都坏了 6.家庭电路中,开关跟它控制的灯之间应 _______联;插座跟电灯之间应________联. 7.请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中各 个元件连接起来. 8.【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提出问题】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中,流过A 、B 、 C 各处的电流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⑴按图示连接电路; ⑵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 、B 、C 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右表; ⑶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 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⑴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⑵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 _______________;下右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进行的,可以得出结 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欧姆定律 测量次数 A处的电流IA B 处的电流IB C 处的电流IC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第1题图 C B A 第5题图 第3题图 A B C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提升篇)(Word版含解 析)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 绳自由端的 拉力F/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绳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 s/cm 机械效率η/% 1 1.00.51030 2 2.00.951574.1 (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 (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 有效数字) (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 30cm 3 10cm s n h === 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

(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1 1 11 1 1N0.1m 100%100%100%66.7% 0.5N0.3m W G h W F s η ? =?=?=?≈ ? 有1有1 总 (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________ 【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动力、阻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 L 2 )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P=FV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为达到目的实际做的功W 总= W 有+W 额。(有用功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小于百分之一百)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η= W 有/ W 总。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滑轮自重、绳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高度、提升速度与绕线方式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光滑程度、倾斜程度有关。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细,轮轴的机械效率越大。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一、 动能、势能、机械能 动能:运动着的物体能对其他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对其他物体所做的功就越多。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 1 l 2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中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气体中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l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人耳的距离都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测速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 温度计使用:(估、选、放、等、留、读)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齐。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时间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苏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XX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XX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

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4. 温度计使用: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一起看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3)了解原子的结构;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二) 学法点拨 物质世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宇观世界:宇宙、银河系、地球等。它们的体积非常大,大多距离我们非常远,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和研究:宏观世界:地球上人类可以实地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物体尺寸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微观物质的尺度很小,人类肉眼无法直接观察。但是,分子也有结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 课前准备 ○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教师: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上册 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 :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F 2L 2) 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 (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 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 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 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 单位:J ) 四、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 五、机械效率(实验) 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为达到目的不需要做但不得不做的功。 一点、二力、二臂 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考试时间:4 5分钟满分:1 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的阻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动力,肘部O点可看成杠杆的_______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杠杆。” 2.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G的比值是________。 3.用自身质量忽略不计的定滑轮匀速吊起500 N的重物,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的拉力是________N,拴滑轮的天花板受到的力是________N。 4.如图所示,斜面高为l m,长为3 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 N的箱 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推力做了________J的功,机械效率为________: 5.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ab和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ab、cd刚离开地面时F1________F2(选填“>”、“<”或“=”),在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装置,用两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为60N,水平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20N,不考虑其他摩擦,则F=________N,F2=________N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

九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去拉触电的人 B .在输电线上晾衣服 C .发现有人触电应及时切断电源 D .用湿布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 3.下列物体不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是 A .铝棒 B .地球 C .指南针 D .通电导体 4.LED 灯是一种高效的节能光源,其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 .绝缘体 B .导体 C .半导体 D .超导体 5.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 .举着杠铃不动 B .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 .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 .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6.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同一小球进行如图所示的 两次实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B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 .两次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7.教室中一只开关能同时控制二盏日光灯,根据生活经验和 所学物理知识可知这二盏日光灯间的连接方式是 A .一定是串联的 B .一定是并联的 C .可能是串联的 D .无法确定 8.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中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 B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C .家中挂壁式空调的正常工作时电功率约为1100W D .志贤同学从教学楼一楼爬上四楼做功约为450J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A .筷子 B .船桨 C .鱼竿 D .扳手 第6题图

九年级物理下册 15单元测试 苏科版

北陈集中学2011-2012秋学期九年级物理18周练习(第15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功率单位的是 ( ) A .W B .kW C .J/s D .kW ·h 2.电灯的亮度主要取决于 ( ) A .电功大小 B .额定电压大小 C .额定功率大小 D .实际功率大小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 、bc 是两根电阻丝。 若把ab 接到该电源上,功率是24W ;若把bc 接到该电源 上,其功率是12W ,则将ac 接到该电源上时的功率是 ( ) A .36W B .12W C .24W D .8W 4.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其原因是:( ) A .灯丝电阻增大,功率增大 B .灯丝电阻减小,功率增大 C .灯丝两端电压增大,功率增大 D .灯丝中电流增大,功率减小 5.将一台“220V 100w ”的电风扇、一个“220V 100W ”的充电器、一把“220V 100W ”的电烙铁分别接到220V 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 .电烙铁 B .充电器 C .电风扇 D .一样多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C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7.家庭电路的室内电路组成顺序是 ( ) A .电能表、总开关、用电器、保险盒 B .总开关、电能表、保险盒、用电器 C .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D .电能表、保险盒、总开关、用电器 8.某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正常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的电流为I ,则该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为 ( ) A .UI B .I 2R C .UI +I 2R D .UI -I 2 R 9.小华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只小灯泡L 1、L 2串联在图示电路中。合上开关时、发现灯L 1亮而灯L 2不亮;当他用一根导线并接在灯L l 的两端时,发现灯L 2 亮了而灯L 1 不亮。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灯L 2 短路 B .灯L 1的额定功率比灯L 2 的额定功率大得多 C .灯L 1 断路 D .灯L 1的电阻比灯L 2的阻大得多 10.如图一盏电灯接在家庭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时,电灯不亮,用测电笔 分别接触A 、B 、C 、D 时,发现A 、B 、C 三点处测电笔的氖管发光,D 点处测 电笔的氖管不发光,则电路中的故障原因是 ( ) A .开关S 接触不良 B .灯泡的灯丝断了 C .导线C D 间有断路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1.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表.1 kWh 的电能可供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h . 12.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用电器都是________联在电路中的。小林家4月底电能表读数为2708.7 kW·h,5月底电能表读数如图所示,那么5月份他家消耗了___________ kW·h 的电能。若电价为0.53元/kW ·h ,则需电费___ 元。 13.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跟它控制的灯之间应______联,电风扇、电视机、插座和电灯之间应______联。 14.如图所示为张洁同学演示使用测电笔的几种握笔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和_________。 A B C D a c b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苏科版范文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苏科版) 《11.3功》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以及功的计算。 二:导学流程 活动一: .回顾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提出: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介绍所要探究的斜面的实验装置,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可以解决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拉动小车时要注意什么?___________ 活动二: 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测量次数F/Ns/G/Nh/Fs/Gh/ ⑴ ⑵ ⑶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同学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影响,能否找到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

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中称为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其中表示____,F表示_____,s表示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 _________; 活动四: .1j=__________. .功的单位是为了纪念________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在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的。 .1j的功有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五: 做功必须具备两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图11—30所示的几种情景中,判断人是否做功,为什么? 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