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

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

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

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

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

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

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

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

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

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

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

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

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

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

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

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

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1、京津冀区域水系、大气、固体排放物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研究

2、京津冀区域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4、京津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5、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与生态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6、京津清洁能源与技术转移及河北技术改造

六、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1、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研究

2、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的现代交通体系研究

3、京津冀港口资源整合和腹地经济优化研究

4、京津冀经济增长极与交通枢纽协同研究

5、京津冀交通网络系统的管理一体化研究

6、京津冀海空港集疏运一体化与体系建设研究

七、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1、京津冀区域统一市场的主要障碍和瓶颈问题

2、京津冀经济要素流动与对接的对策

3、激活京津冀民营资本活力的研究

4、促进京津冀人才自由流动和优化智力资本的途径

5、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与产权市场一体化研究

6、京津冀市场准入与检验、检疫、检测一体化研究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 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 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 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 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 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 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 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 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 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 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

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 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 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 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 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 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 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 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 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 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 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转型发展研究 1.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 2.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3.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发展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 4.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 5.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发展的研究 6.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 究 7.探索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8.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 增长极的研究

9.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 10.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示范区 11.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 12.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接载体的研究 13.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我省对策研究 14.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15.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 16.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7.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8.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 19.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 四、其他研究 20.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1.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 22.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研究 23.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摘要

规划纲要首次权威全揭秘! 8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全文1万多字,迄今为止最详尽最权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诸多内容均属首次公布。 指导思想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5条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 功能定位 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4句话 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天津功能定位4句话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北功能定位4句话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三步走发展目标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95553.html,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作者:张启元 来源:《共产党员·上》2015年第07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也是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探索。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需求。京津冀即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邢台、邯郸等地市。京津冀都市经济圈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具有独特的 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首都北京作为核心区是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核心地位显著,在都市圈的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 京津冀都市经济圈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体系完整。拥有信息传媒、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体育等高端产业;具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具备铁矿、煤矿、石油开采,黑色冶金、石油加工、综合化工以及农业生产等基础产业。现代化的空港海港、贯穿东西的公路网和铁路网让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但京津冀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北京城市功能过于集聚,人口增长过快,大城市病比较突出。京津冀三地的定位不够清晰,分工不够合理,区域内发展落差比较大。该地区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还有资源环境的约束明显,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发挥区域发展优势,以优化首都功能为重点,重新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可以缓解北京目前面临大城市病的困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天津也可以在立足港口经济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制造业竞争。河北则能够积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并着力加强本地产业配套和产业对接的能力。 京津冀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具备了产业互补的客观基础,产业发展正从严重的雷同向增强互补性转变。北京作为首都,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天津以高端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并发挥港口经济的重要作用。河北立足京津冀分工合作的大局,做好与京津的产业对接和配合,在积极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夯实生态保障功能。 而且京津冀地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完全具备协同发展的人文社会基础和条件。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发布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与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构建“四纵四横一环”主骨架 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与石沧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

“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就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二就是提升运输服务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保障,三就是 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交通发展提供示范,四就是发展绿色交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助力。 八项任务打造交通一体化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京津冀地区将以“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 一就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就是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保与危桥改造工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研究参考选题 【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进展中实现河北转型进展研究 1.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 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 各地得到落实。 2.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 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3.精准打造进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进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 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进展有抓手、能落 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进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 4.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 5.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进展的研究 6.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 究 7.探究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8.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 增长极的研究 9.建设沿海率先进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进展增长极

10.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进展的 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进展的重要示范区 11.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 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 12.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 接载体的研究 13.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 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展与我省对策研究 14.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 15.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 16.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 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 17.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18.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 19.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四】其他研究 20.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进展研究 21.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 22.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 研究 23.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2017年京津冀一体化专题分析报告

2017年京津冀一体化专题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7月

正文目录 1.京津冀土地财政的现状 (4) 1.1土地财政的概念内涵 (4) 1.2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4) 2.京津冀地产与财政的内生逻辑 (9) 2.1京津冀的房地产催化了土地财政的增长 (9) 2.2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11) 2.3土地财政并非京津冀地产价格高企的主要推手 (12) 3.京津冀视角下的雄安新区土地财政展望 (13) 3.1雄安新区有望走出土地财政依赖的困境 (13) 3.2发债或成为雄安新区建设资金来源 (14) 3.3 PPP模式助力雄安新区基建投资 (16) 3.4雄安新区有望构建新型财政收支框架 (17)

图表目录 图1:2012-2016年北京市用地审批情况(公顷) (5) 图2:2012-2016年北京市土地交易面积(公顷) (6) 图3:2011-2016北京土地出让收入及占财政收入比重(亿元,%) (7) 图4:2011-2015年京津冀房产与土地相关税收及占财政收入比例(万元,%) (8) 图5:京津冀土地规划分类图 (9) 图6:1999-2015年京津冀房屋销售价格(元/每平米) (10) 图7:2011-2016年我国与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亿元,%)11 图8:2012-2016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及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亿元,%) (12) 图9:2011-2016京津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亿元) (15)

1.京津冀土地财政的现状 1.1土地财政的概念内涵 土地财政指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土地财政的收入来源:与土地有关的政府非税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租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等;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包括房地产税、建筑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购房的契税、房产交易过程中的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等等;土地从征收到出让过程中的隐性收入和间接收入。自1990年国务院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出让开始,土地使用权市场正式出现并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 1.2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规划 据新浪网报道:2016年5月,国土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规划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存量挖潜区、增量控制区和适度发展区,明确了各区域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利用导向。该规划对京津冀地区特别是环京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严控、鼓励存量转换、存量挖潜,也在纠正北京周边通过土地供给来推动房地产发展的思路。存量建设用地在结构上保障重点基础社会和公共服务,以及引导人口与产业的合理移动集聚为重心。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来看,京津冀将会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控制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

摘要:北京过去的城市增长对首都的“二重属性”考虑不够,使得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的城市功能,同时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扩张效率不高,并由此导致了“大城市病”。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应强调北京的均衡发展和带动作用。通过分析北京的首都属性与城市属性的相互关系,厘清非首都功能的内涵,明确了城市效率和城市集聚的相互关系,北京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形成创新型经济体,同时还应注意通过构建区域协同综合体,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集群化竞争优势。 关键词:城市功能二重性;城市效率;均衡发展;带动作用;创新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046-006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担着政治地位赋予的特有城市功能,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在不同时期国家发展和首都建设的需要,使得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屡经调整,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北京城市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人口集聚的双重不匹配导致了北京“大城市病”的出现。2015年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四个中心”,北京不仅承担着作为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的首都功能,而且还被赋予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和京津冀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10~20年,北京既要实现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又必须利用经济与技术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现有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忽略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双重属性,这种研究视角不利于提出有助于北京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北京对周边区域的正向带动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因此,把握北京城市功能的“二重属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对制定出科学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演变历程与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作出了多次调整,自1949年建国后,北京市累计完成了7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工作,如表1所示。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北京正在进行第8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订工作。 由表1可知,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历程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城市定位发生多次变化,在这7次城市总规划中,北京的城市定位多次发生变化,1958年前的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工业中心在随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不再出现,这表明北京有意在逐步淡化其城市的经济职能。第二,城市空间布局由强调一个中心转变为多个中心,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北京所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通过建设多个中心来均衡城市发展从而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是比较正确的调整。第三,人口规模上限不断提高。除了1958年城市规划将城市人口上限限定为350万外,其他规划的人口上限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实践证明这些规划的人口上限没有一个满足,规划期限内北京的实际人口规模都提前突破了上限,因此这要求最新一版的北京城市规划重视合理城市规模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出科学的人口规模控制范围,同时还应该结合疏散人口的政策思路。 (二)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不断演变,城市规模增加速度超过城市结构增长的容纳水平,北京中心城区集聚过多城市功能,出现了城市增长速度变缓,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北京城市发展的双重过度集聚问题 北京的城市发展存在双重的过度集聚问题,一方面,北京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功能,北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规划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规划 本报北京1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樊未晨)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教委获悉,近日,京津冀教育部门在雄安新区召开了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会议正式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将优化高等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在联盟平台上探索培养方案互通,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交流和短期访学。提升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水平,建设若干开放共享的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 据了解,除了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还包括优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 在优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教育功能。高水平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资源,将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所,实现全区高标准建设的高中达到10所左右,同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北三县地区延伸布局。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市将采取“交钥匙”工程方式,建设1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完全中学(含初中、高中),通过派出优秀管理团队、教师互派、课程共享等形式帮扶建设4所学校(幼儿园),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天津市将推动提升雄安新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推进国家大学创新园区规划建设。 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方面,该计划特别提出,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继续推动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学校开展跨省域合作办学;支持有条件的在京部委属高校到津冀建设附中、附小、附幼。 来源:中国青年报 感谢您的阅读!

心得体会: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新)

心得体会: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最新)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日趋完善。学懂弄通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增强处理好国家战略要求和首都自身发展关系的思想自觉和实践本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题和主线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源头和主题。2014年以来,总书记先后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这一主题的首位度和管总作用。从正面看,我们要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从反面看,就是怎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三地解决各自面临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一个主题正反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围绕“建设一

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主题,总书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筑了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 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中的内在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这一变革进程的重要产物,也是推动这一变革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演进的重要动力。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会贯通,进一步突出高质量发展这条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一以贯之的主线,努力推动京津冀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紧扣主题、围绕主线,京津冀协同发展要走出一条协同创新、绿色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要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腾笼换鸟,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服务于城市战略定位;要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减量发展成果,主动弱化对津冀资源要素的虹吸效应,转而更大力度面向全球市场扩大开放,依靠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球创新要素聚集加快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并对津冀乃至全国发挥更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 :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均是当前和未来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体系中的一部分,同为国家战略,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上一致,两者可以互为依托、互为支撑。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均是区域协同发展理论的应用,只不过前者着重于国内区域间的合作,后者为国际间的协调发展。对于二者的研究,理论价值在于巩固早期国内外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对其理论进行检验实践。现阶段,学者主要集中于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另一方面,学者大多数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各地区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但还没有对将京津冀三地区联合起来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政策对接进行研究。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联系 首先二者同为国家战略,都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次二者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即均是“点-轴”空间结构理论。京津冀协同发展 战略是将国内相邻区域串联起来,而一带一路则是将整个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区别是京津冀三地是以点的形式联系起来的,而一带一路是以线的形式将我国的周边国家联系起来的。再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互相支持,互利互助。一带一路的发展对于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发展的良好机遇,可以促使京津冀地区走出去,吸收更好地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地,它的发展能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三、京津冀三地区对“一带一路”的对接 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全国主要的商贸流通交易中心,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必然促进发展转型和新的对外发展。2014年,北京市与“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31.4%,发展潜力较大。总体来看,北京市出 口商品主要以机电、音响设备等产品为主,占出口总额的43.8%;进口商品主要以 矿物燃料、石油等产品为主,占进口总额的56.3%。进出口国家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矿物金融资源、石油比较丰富,而机电等产品设备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我国8%的人口生活在这片占我国2.3%的土地,并创造出了我国11%的国内生产总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孙久文、原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1中提出,北京“以疏解促提升”、天津及河北“以吸收促整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定位;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出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实现区域间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发展不平等、单元要素一体化和区域统一协调机制是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 上官珮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讨》2一文中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老牌的经济发展区域,从改革开放以来协同化的发展步伐就一直在加快。从“京津冀一体化”再到“大北京地区”最后到“京津冀经济圈”在扩充区域的同时也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京津冀地区既是经济发展中心,又是政治发展重心,从先进政策的推广和模块化实现,如近期开设的雄安经济新区,创新性的将京津地区的产业向河北地区转移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解决了京津地区人口压力的问题,这种政策与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较之以往转换的更加从容,也正因如此这种合作关系突破了区域之间的限制,在大政策的指引下,京津冀地区协成合作,共同规划和发展。 寇大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3一文中再一次强调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协同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发展也是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从2004年开始阶段性的实施, 1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5):1-11. 2上官珮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讨[J].发展研究,2015(04):60-63. 3寇大伟.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4(03):89-96.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哪个领域

导语:谈论到领域,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人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当然了,还有人想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其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京津冀协同发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一起来了解下吧。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是 京津冀一体化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区域面积约为2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1亿人,其中外来人口1750万。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50人独立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宋清辉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目的就是要打造中国的增长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旨在利用交通先行的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

地理热点练习--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015年3月10日8时,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气温下降6~10℃。读亚洲局部区域此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乌兰巴托、北京、郑州、合肥、东京五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拉巴托上升气流较强 B.东京、北京处于阴雨天气 C.东京和合肥的气压差低于15百帕 D.合肥的风速大于北京处 2.由图可知,N地与乌兰巴托气压的最大高差是( ) A.16帕 B.18帕 C.24帕 D.21帕 3.由此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受冷空气影响,京津冀等地的霾可能会逐渐减弱消散 B.西北地区的大气能见度会降低 C.黑龙江、吉林等地出行时需关注封路信息 D.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读河南地形图(图Ⅰ)及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线路图(图Ⅱ)回答5-6题。 5.关于京津冀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不大 B.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少 C.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D.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加剧了缺水现象 6.关于该工程对于河北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彻底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海雾是在海洋上形成的雾,与陆地上形成雾的原理一样,有辐射雾和平流雾。黄海成山角附近海域每年4~

8月被大雾笼罩,有“雾窟”之称。读下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我国海雾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随夏季风的推移,海雾会从春至夏自南向北推延 B.受低气压控制时,易出现海雾 C.渤海是内海,受陆地影响大,不易形成海雾 D.夏季水温高,对流作用强,因此不会形成海雾 8黄海成山角附近海域4~8月多雾的原因有( ) ①暖湿空气从南向北推进,经过相对寒冷的黄海时,底层易凝结形成雾 ②南下的冷空气经过相对温暖的黄海海面时,近海面上的水汽易凝结形成雾 ③因寒暖流交汇,两种温差较大且又比较潮湿的空气混合后形成雾 ④夜晚降温快,近海面大气降温迅速,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京津冀一体化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廊坊、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8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为1亿人。读图回答9-10题。 9.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地理背景正确的是( ) ①北京发展所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和环保压力严重,发展周边卫星城,疏导北京城市压力刻不容缓 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利用交通先行的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③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天津为双中心,构建“两核多点”的发展格局 ④在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及防治环境污染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判断关于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金融等第三产业为主,其产业与技术向天津、河北扩散 B.天津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为主,以先进制造业为发展方向,向北京输送资源、劳动与产品 C.河北以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以动力指向型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化工、能源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发布 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扎实推进京津冀地区交通的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 构建“四纵四横一环”主骨架 京津冀地区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着眼于打造区域城镇发展主轴,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网络化格局转变。 “四纵”即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九通道、京承—京广通道,“四横”即秦承张通道、京秦—京张通道、津保通道和石沧通道,“一环”即首都地区环线通道。 根据《规划》,到2020年,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整体服务、交通智能化、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通达。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是构建一体化交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提升运输服务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保障,三是推进改革创新为全国交通发展提供示范,四是发展绿色交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助力。 八项任务打造交通一体化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介绍,京津冀地区将以“四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重点完成八项任务。 一是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着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二是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加快推进首都地区环线等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面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以环京津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安保和危桥改造工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广安中心小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全面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目标,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开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重点,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深入科学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做到在工作中主动监控、及时督促辅导、工作程序细致的要求,切实提高教学教研活动的质量。着眼于学校特色内涵的发展,将生本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质量。 二、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103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62人,39人具有小学高级级教师资格。我校办学优势: 1、学校拥有一个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工作踏实、无私奉献的领导班子,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 2、我校青年教师居多,学历层次高,专业水平较好,教师队伍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后劲比较大。 3、学校软、硬件配套设施有了较大改善。 4、教学成绩近2年在县级评比中分别取得了第四名和第十名的好成绩 有待改进方面: 1、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发展,培养壮大骨干教师和学科

带头人队伍。 2、学校的教科研过程管理不够规范。 3、学校教学制度构建还需进一步完善,用制度规范教师教学教研行为。 三、基本目标 1、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2、紧抓常规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进一步深化“小组学案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4、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5、进一步加强艺体特色学科发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1)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齐国家、地方、学校课程。 (2)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3)规范学生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 加快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张(家口)承(德)高速公路崇礼至凤山段今年完工……随着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的实施方案》下发,交通一体化2015至2017年重点任务台账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公路互联互通新格局谋定起笔。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5月,交通运输部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我们制作了重点任务分工表,今后3年谋划实施一大批重点项目。”谈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工作部署,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打造“四纵四横一环”交通网 “长期以来,京津冀路网格局呈‘单中心、放射型’,地区间互联互通程度低,不仅让北京承担了大量的过境运输,也增加了河北人民的出行负担。”高金浩介绍。 为疏解北京过境交通压力,河北省将以现有通道格局为基础,推进通道格局“多中心、网格状”转变。 “我们谋划了‘四纵四横一环’综合交通网络,包括沿海、京沪、京九、京承—京广四条纵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秦承张、京秦—京张、津保、石沧四条横向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与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京津冀网格状交通的主骨架。”高金浩介绍说。 到2020年,全省区域将形成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区域内高速公路“县县通”,京、津、石3个中心城市之间均有3条高速公路相连,环京津县(市、区)至少有1条一级公路对接。 年底高速公路将突破6000公里 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成为河北交通的首要任务。 高金浩介绍,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把今年确定为高速公路的“开工年”、“太行年”。今年,河北将建成通车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段等5条段、350公里,续建京沪高速公路沧州至冀鲁界段8条段、480公里。力争到今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 太行山高速公路全面开工,是河北交通今年的大动作。太行山高速公路起自张家口市涿鹿县京冀省界,穿越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终于邯郸涉县冀豫省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doc

2019年京津冀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进一步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首都“大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将打造国际一流航空枢纽,构建世界级现代港口群,加快建设环首都公园,打赢河北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区域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全面提高首都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件水平,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深入研究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的环境、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提出重大项目、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等,既注重了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又加强了与有关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更紧密结合京津冀三省市的实际,体现了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

和针对性。 京津冀一体化成十三五规划重点石家庄打造第三极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级战略,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审议,到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细节的公布,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战略部署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纳入到国家战略来谋划、第一次把解决河北与京津的发展落差上升达国家层面来部署、第一次明确界定河北“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第一次系统制定了支持河北发展的政策措施。 回顾,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得到清晰明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突破的是交通一体化发展。7月13日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推进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框架基本明朗。据了解,交通一体化还面临规划、审批、融资、协同四大难点。专家指出,三地应该打破行政壁垒,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7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已编制完成、将于近期印发。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京津冀交通一体化2015-2017重点任务台账》《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工作》都已经过审议。 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细节首度公布。是日临近中午12时,新华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