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品硬件开发评审流程

产品硬件开发评审流程

产品硬件开发评审流程
产品硬件开发评审流程

文件编号:

产品硬件开发评审流程编制:审核:

文档修改历史

日期版本作者修改内容评审号变更控

制号

发布日期

01.00.000

目录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评审需求 (4)

4、评审计划 (4)

5、评审结果判定 (4)

6、评审流程图 (4)

7、附录 (5)

1、目的:为规范产品硬件的研发评审工作制定此硬件研发评审流程。

2、适用范围:适用公司产品硬件的研发评审。

3、评审需求:

产品硬件评审可分3部分:硬件原理图评审、PCB评审、PCBA评审。在硬件开发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完成后需填写硬件评审申请表提交硬件评审小组,提出评审需求。

4、评审计划:

硬件评审小组根据评审需求制定评审计划书,可参考附录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审项目。

5、评审结果判定:

硬件评审小组在制定评审计划时,需根据相应的审查项目划分权重等级,并明确评定结果的判定标准。评审不通过,需返回开发设计改良或进行风险评估,之后再重新评审。

6、评审流程图:

7、附录:

单元电路评审:针对产品硬件常规设计所涉及的单元电路进行常规性评审,审查各单元电路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请参照下表,审查通过项目请打(√),审查未通过项目请打(×)。审查硬件板未涉及到的单元电路模块可不填写。

单元电路审查一览表

审查项目审查内容审查结果审查建议

滤波电路1、审查电路中是否设计电源

滤波电路。

2、审查电路中电源滤波器的

形式是否有效,是否为单电容

型或单电感型,而未采用П形

电源滤波器。

3、对单板的П形电源滤波器

参数进行审查。

()()

()()

()()

ID电路1、审查ID电路的形式是否符

合规范电路的要求。

2、审查ID电路的参数是否正

确。

3、审查ID电路是否有隔离电

阻或隔离芯片。

()()

()()

()()

复位、WDT (看门狗)电路1、硬件设计中不推荐使用可

关闭的WDT系统,即计数器清

零电路应是单稳电路而非锁存

电路。如果设计为可关闭的

WDT,刷新时应是关闭后立即开

启,不可使watchdog处于长期

关闭的状态。

2、WDT设计中,坚决不可使用

分离元件依靠电容充电实现

WDT电路。

3、在WDT设计中,计数时钟应

尽量取用本板时钟。防止因为

其他单板更换,插拔导致时钟

不正常时,本板WDT电路工作

失常。

4、上电时WDT计数器应可清

零。

5、单板设计中有无手动复位

开关。

6、设计中是否为重要芯片设

计供软件单独调试的复位口。

7、复位电路中消抖电容的容

()()

()()

()()

()()

()()

()()

()()

值是否过大。

8、审查WDT输出的复位信号

是否接在电源管理芯片的输

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

对单板进行复位,而不是用

WDT输出的信号直接对单板进

行复位。

()()

匹配电路1、审查高速信号长线传输中

有无加入匹配。

2、审查匹配形式的正确性,有

效性。

3、审查匹配参数的正确性。

4、不可在同一信号线上同时

进行终端并接与始端串接匹

配。

5、审查终端匹配时,信号输出

芯片的驱动能力是否满足。

6、审查时要结合PCB布线图

进行审查。

()()

()()

()()

()()

()()

()()

信号时序1、在不考虑延时的情况下,分

析单板的输出信号之间的时序

关系是否满足整机时序指标,

最好是符合理想的时序要求。

2、不考虑延时的情况下,单板

对输入时钟的利用是否合理,

所用芯片的输入信号的时序关

系是否满足专用芯片对输入信

号时序的要求。

3、CPU与外围芯片的时序是

否能可靠配合。包括外围芯片

是否能很好支持CPU的读写时

序和采用高速CPU时RAM、ROM

等存储器件的速度是否与CPU

匹配。

4、可编程逻辑器件接口逻辑

设计是否能使输入信号可靠读

入以及其输出信号是否能满足

其它芯片的时序要求。在可编

程器件选用上,其速度是否与

其他芯片匹配。

5、总线三态时序设计时是否

考虑到各控制信号之间有足够

的裕度,以防止总线冲突。

()()

()()

()()

()()

()()1、审查所有芯片的外围电路()()

器件应用的接法正确性。

2、审查对芯片无用脚的处理。

3、对芯片工作方式的审查。()()()()

CPU应用1、审查与外围器件的接法是

否依照器件手册推荐。

2、时钟审查。

3、控制信号审查。

4、I/O口用法审查。

5、外接存储器的速度匹配。

6、不用输入端的处理审查。

()()

()()

()()

()()

()()

()()

DSP审查1、与外围接口器件的连接。

2、MP/ MC:Microprocessor/

microcomputer 方式选择端,

当采用外部存储器时,应通过

上拉电阻接VCC;当采用内部

存储器或BOOT时,应通过下拉

电阻接地。

3、BOOT实现:DSP程序引导共

有多种方式,如果采用BOOT,

审查实现程序引导的接口方法

是否正确。

4、HOLD:总线占用请求,不用

时应接上拉电阻。

5、中断输入端:INT1、INT2、

INT3、INT4、NMI,不用时应接

上拉电阻。

6、其它无用输入端是否有上

拉电阻或下拉电阻/ 接地。

()()

()()

()()

()()

()()

()()

差分接口电路1、如果是远距离点对点通讯,

接口的保护非常重要,应是审

查的重点。

2、近距离点对点接口方式,审

查接口电路的参数。

3、一点对多点接口方式,审查

接口电路的参数。

()()

()()

()()

光电耦合电路1、直流电气参数审查。

2、审查光耦的反向电压和驱

动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3、对于单向输入的光电耦合

器件,应在输入端并接反向二

极管。

4、光电耦合器件的电流传输

比的离散性很大,电路应保证

在这个参数范围内的所有光耦

()()

()()

()()

()()

器件可正常的导通及截止。5、对于大多数光电耦合器件,

输出端提供了输出三极管的基极,应将它通过一个1MΩ左右的电阻接地。

6、交流电气参数审查。

7、审查光耦合器件接口电路的响应速度是否满足系统要求。()()()()()()

变压器隔离电路1、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电压、

电流变换,原副边的变化比(线

圈匝数比)必须满足接口电路

的要求。

2、审查输入输出端的阻抗是

否匹配。

3、电路中应有隔直电容,电容

的大小应保证既能很好的隔离

直流分量,有不对有用信号产

生较大的衰减,也不因此而带

来阻抗的失配。

4、变压器接口电路通常用于

传输远距离信号,审查时应留

意电路中是否有保护电路,保

护电路是否合理。

()()

()()

()()

()()

电阻器审查1、电阻器的阻值参数是否符

合电路要求,通常使用电阻的

数值与电路理想的数值有偏

差,审查在此偏差范围内能否

保证电路功能正常实现。

2、电阻器的精度等级是否符

合要求。在使用中,应考虑电

阻阻值的偏差是否符合电路要

求,在精度要求特别高或较高

的地方,如测量电路、倒相电

路,应使用阻值偏差为2%以下

的电阻器,一般的电路可使用

允许偏差为10%的电阻器。

3、电阻器的额定功率是否符

合要求。为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应根据具体的电路计算电阻实

际消耗功率,选用电阻器的额

定功率为实际消耗功率的1.5

—2倍。

4、电阻器的最高工作电压是

()()

()()

()()

否符合要求。允许加在电阻两

端的最高电压可由下式求得:

工作电压=(电阻的额定功率*

电阻值)平方根值。当电阻器

两端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电

阻器内部会产生火花、引起噪

声、甚至损坏。

()()

电容器审查1、电容器的容量。审查电容器

的容量数值是否合适。

2、耐压及工作电压。在实际使

用中工作电压应小于标称的耐

压数值,一般为工作电压为耐

压的一半,以降低电容的故障

率。

3、极性审查。审查中考虑即使

电压的平均值的极性符合要

求,也还必须叠加上交流和尖

峰电压的负峰值后是否会出现

反极性的现象。

4、精度。中频变压器用的调谐

电容,本机振荡用的垫整电容

器,应选用I级精度的电容,

作耦合、旁路的电容器可任意

选用。

()()

()()

()()

()()

稳压二极管1、审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的

值能否保证单元电路功能的正

常实现。

2、稳定电压随工作电流和温

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同一型

号的稳压管,其稳定电压的数

值也不是固定的数值,审查误

差为电路带来的影响。

()()

()()

单板附加功能审查1、单板有无自检功能。

2、设备升级是否方便。

3、单板维护是否方便。

4、单板的可测试性。

()()

()()

()()

()()

负载驱动能力的审查1、审查各类集成电路的输出

能力是否满足电路的要求。

2、审查开路门的上拉电阻是

否满足相应驱动条件。

3、审查各类不同集成电路间

相互驱动时电流,电压驱动能

力。

4、可编程逻辑器件使用时须

()()

()()

()()

()()

审查输出端和接口器件的电平配合。

5、审查并行总线,串行总线的驱动能力。

6、其它专用器件必须使前级输出电流、电压极差值满足后级输入电流、电压要求的极差值。()()()()

保护电路审查1、审查保护电路是否合理,保

护元件的参数和布局是否正

确。

2、高速信号传输电路中,还要

注意保护器件的电容特性是否

满足高速信号传输的要求。

()()

()()

变压器接口电路1、PGND与GND一定要隔离,

并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变压

器的输入、输出端之间应保证

电气上隔离,以使系统有很好

的抗共摸干扰能力,也避免因

雷击、高压碰线等带来的输入

端高压串入逻辑电路中。

2、热敏电阻必须安放在压敏

电阻和防雷芯片的前面,才能

能实现其保护功能。

3、压敏电阻应能对传输线对

地过高的电压进行嵌位保护,

以消除接口线上的共摸电压。

4、对大多数的接口电路来说,

阻抗匹配是很重要的。由于

PTC电阻一般有5—30欧姆的

冷态电阻,它的接入可能会影

响接口电路的阻抗匹配。审查

时应把热敏电阻的冷态电阻计

算进去。

()()

()()

()()

()()

触点开关电路1、审查触点开关电路是否有

保护电路,方法是否正确。

2、对大电流情况,即使连接导

线很短,但如果我们不清楚负

载的具体阻抗特性,开关两端

都应该加保护电路。

3、提倡对大电流开关,无论是

触点开关还是无触点开关,都

加上限压保护电路。

4、对已有保护电路的,审查时

()()

()()

()()

()()

还应当注意保护器件的参数选择和接入位置是否正确,是否靠近被保护器件,连线是否尽量短。

5、在具有感性的电路开关时,如继电器控制线圈的电路中,有否考虑到瞬间过压保护。

6、审查保护器件尽量靠近被保护器件,保护电路的走线尽量短,这也应是审查的重点。()()()()

电源保护电路1、确定单板和单元电路是否

需要过流过压保护,以及保护

电路的类型,多电源系统是否

需要自动同时掉电保护等。

2、审查电路上是否正确使用

了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

和器件参数的选择是否满足上

述要求。

3、过压保护电路的位置,必须

在保险管的后面。

()()

()()

()()

其他审查项1、审查单板设计时是否考虑

易发热器件的散热问题。

2、审查有无过流过压保护。

3、审查单板是否做到输出口

断电为高阻。

4、审查单板复位时公用信号

接口能否保持三态。

5、审查单板中设计有两脚晶

振,是否有镀锡铜线固定。

()()

()()

()()

()()

()()

组合逻辑输出信号1、分析设计中是否存在逻辑

冒险或功能冒险,存在冒险的

信号是否作为了触发器的时

钟、异步清0、置位信号。

2、输出给外部的等效于时钟

的信号,如读写信号,是否由

组合逻辑产生,是否存在毛刺。

3、触发器的异步置位、清0

是否会存在同时有效的情况。

()()

()()

()()

时序问题1、对于局部同步电路要分析

主时钟的布线情况,分析最大

时钟偏差的大小,从而判断是

否存在建立—保持时间问题。

2、对于异步电路接口,要对其

时序进行验证,看看触发器的

()()

()()

建立—保持时间是否满足器件要求。

设计实现与设计意图的一致性1、审查有无设计失误造成某

一方面的功能不能实现,要根

据电路实际工作情况设计各种

输入测试向量,通过仿真工具

来对某个具体电路实现的功能

进行仿真测试,看它的输出功

能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设计

的目的。

2、审查开发工具编译优化造

成最终结果与设计意图不符。

要分析开发工具编译完成后给

出的报告文件,分析开发工具

在编译时作了哪些优化,优化

后的结果是否仍与设计意图一

致,是否会导致电路功能变化。

3、如设计原理或器件选择不

适当造成关键路径时延理论或

实际上大于该部分时序电路的

时钟周期,电路在极限工作条

件下可能无法可靠工作。可通

过分析同步电路设计中的最长

延时路径,通过时延分析工具

确定它的时延大小,看最大时

延是否超过了一个时钟周期。

若超过了一个时钟周期,则该

部分电路的工作可靠性无法保

证。

()()

()()

()()

PCB审查1、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占不

同的区域,同一类数字器件尽

可能分布在一起,模数电路位

于两者的交界处,使模拟部分

的管脚位于模拟地上方,数字

部分的管脚位于数字地上方。

在数模混合的单板上,AD芯片

的摆放位置应尽量先满足模拟

部分的需求。

2、把电路板分为不同的直流

电压区域,如5VDC区、12VDC

区等等;同时使用多种电源的

器件应该位于区域的交界处。

3、接口器件靠近HEAD布置。

4、时钟远离I/O电路,同时输

()()

()()

()()

入、输出回路应该尽量远离;特别是模拟高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部分尽量分开,不宜交叉,最好将这两部分的地线层分开,相应的信号在各自地线层上方走线。

5、电压调整器这类器件应离易受干扰的模拟信号较远,以减少干扰。

6、器件放置的方向应便于散热;高热器件均衡分布;温度敏感器件(如光模块)远离高热器件。

7、布局应该尽可能做到使关键的高速信号走线最短。

8、几种不同类型的电源分开。

9、模拟电路电源与数字电路电源分开。

10、不同类型的数字电路(如TTL与PECL)电源分开。

11、高频线路接口的收电路和发电路电源分开。

12、HEAD头上的电源插针数应该满足最大电流的要求。13、电源引脚的物理位置定义,应注意安全性,不同种类的电源引脚要分开一定间隔,特别是与地脚应有一定距离。

14、不允许有任何电气上浮空的金属。

15、不同种类电路的地最好分开,如果无法提供不同的地平面的话,可以在同一地平面上分割地,成为一个个”地岛”,但是地岛的分割不能过多,尽量不要出现条状的地岛,若不得以,则可的分割不能过多,尽量不要出现条状的地岛,若不得以,则可以将条状地放在PCB板的边缘。

16、数字地和模拟地的开槽不宜过小,需严格做到单点接地。数字地网和模拟地网本身应以网状连接,尽可能减小信号环()()

()()()()

()()

()()()()

()()()()()()()()

()()()()

()()

路面积。

17、防雷地和工作地在板上严

格分开,防雷器件的接地应接

PGND,不能接GND。在隔离变

压器内边的防护器件不应再接

PGND,不然将通过PGND将雷击

信号反串电路,使隔离变压器

失效。

()()

附属器件的位置1、去藕电容的位置应尽量靠

近芯片电源引脚。

2、终端匹配电阻接在最后一

个负载处,且应尽可能靠近终

端器件。

3、某个集成芯片的外围器件

应该紧靠该芯片,如锁相环外

围鉴相电容、电阻CPU的晶振

等尽可能靠近相应的芯片。

4、每个电源的滤波电路应该

紧靠应用该电源的集成芯片

处。

5、I/O信号线的去耦器件应

尽可能在接口处。

()()

()()

()()

()()

()()

信号线的审查1、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低电

压、小电流信号分开。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分开。

3、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分开。

4、高低频信号的地线分开。

5、转折线(转折处用弧线),少

走过孔,线宽尽量保证一致。

6、印制线的粗细应该能够承

受最大电流。

7、芯片的电源引线、地线引

线,滤波电容接地和接电源引

线应尽量短且粗。

8、高速差分线的两根走线尽

可能一致(在长度上和位置

上)。

()()

()()

()()

()()

()()

()()

()()

()()

信号线的走线审查1、重要信号线不要走插座脚

间穿过。

2、相邻层的走线方向应尽可

能互相垂直,使串扰减至最小。

3、动态信号线不能穿过滤波

电路或位于其下方。

4、高频信号与其回路构成的

()()

()()

()()

()()

环路尽可能的小,多个环路不

能相互重叠。

5、平行走线的高频数字信号

的间隔要拉开距离,减少串扰。

()()

EMC的滤波审查1、计算截止频率,作为低通滤

波器而言截止频率一般需大于

等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不然

就会带来信号分量丢失引起的

信号失真。信号最高频率分量

可按1/πTr来估算,截止频率

可按fo=1/2 πLC来计算。

2、滤波电路的选择与电路的

源阻抗和负载阻抗有关。

()()

()()

EMC的去耦审查1、每个数字电路的电源脚都

应加去耦电容。

2、估算去耦点容的大小,一般

去耦电容也不宜过大,取值在

470pf 到1000pf之间。

()()

()()

I/O线的去耦1、I/O线是否有去耦电容,包

括输入和输出。

2、去耦电容的容量需要与信

号匹配。

3、去耦电容的位置要紧靠接

口处。

()()

()()

()()

电源滤波器的位置1、滤波器要放置在最靠近电

源输入的位置,输入引线最短。

2、滤波器的输入输出引线不

可并行走线。

3、滤波器的接地非常重要,应

在安装滤波器的地方就近接机

箱。

()()

()()

()()

新产品开发评审流程

新产品开发评审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新产品评审管理的流程。 1.2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评审的管理过程。 2引用标准 无 3定义 无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本流程的制定、修改工作。 4.2各部门根据此流程,在流程运行中执行各自的工作。5新产品评审流程: 新产品评审流程图: 新产品评审流程:

供销部接到客户需要开发产品的信息后,填写《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表》(附录A),将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等信息交给技术部,并要求技术部提供有关信息。(如需要技术部提供的信息有1.根据公司的软硬件情况,是否可以开发出合格的此产品;2.产品生产价格;3.模具开发价格,4.提供有关信息的时间等;) 技术部收到供销部转来的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后进行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并召开产品开发评审会对产品的技术的可行性,生产价格,产品的开发周期等进行评估,并填写《产品开发评审单》转交供销部; 供销部接到技术部对产品的评估信息后,综合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后,得出公司对此产品的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等信息,报给客户,供销部对产品报价进行跟踪; 当客户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与客户签订产品开发合同,并给技术部发出开发指令;当客户不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对客户的项目状态进行跟踪,争取最大限度的拿到此订单。 技术部收到供销部的开发指令,与客户正式的产品图及产品数模后,严格按合同要求制定模具开发计划,进行模具开发并按期生产出合格的样件,样件经公司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交客户检验;样件经公司与客户检验合格后,模具移交给生产部锻压车间。 生产部锻压车间接到模具与相应得技术资料后,根据订单要求安排生产。 6 质量记录 附录A 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表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

新产品开发工作流程1.流程工作内容

2.流程具体实施要求 新产品的开发流程根据以下几个阶段来考虑完善(顾客有明确要求的汽车主机厂整车付新产品开发执行APQP程序): 顾客要求评审(合同评审) 2.1.1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入有三种: 1)顾客新要求,评审依据:《顾客要求评审表》; 2)产品变更要求,评审依据:《产品变更通知单》; 3)顾客确认不合格,评审依据:《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 2.1.2顾客要求评审的输出有三种: 1)顾客要求明确,公司有能力达到,纳入开发计划; 2)顾客要求不明确,需进一步沟通后纳入开发计划; 3)顾客要求明确,但公司没有能力达到,暂不纳入开发计划。 2.1.3技术部是新产品开发顾客要求评审(合同评审)的组织者。评审的模式及时间节点:销售部将《顾客要求评审表》或《产品变更通知单》《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传递给技术部 1)简单产品(比如单口型挤出、单件产品、不涉及外协加工等),技术部根据以往经验和当前公司能力初步判定能否满足顾客要求;如无法独自判定,则组织生产、供应和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能够开发的项目,技术部进行产品工艺分析,确定原材料、工艺流程和技术文件完成时间并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交生产部及责任车间评审开发各阶段的完成时间。

技术部根据开发计划的评审时间确定产品交付时间,填写完成《顾客要求评审表》或《产品变更通知单》。最终将单据交回销售部。销售部将经过审批的单据分发到相关部门。如果进行开发,技术部据此组织开发计划实施。 时间节点,技术部自接单时刻计算,两个工作日完成(当日下班前一小时的接单计入次日)。特殊情况,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单据两个工作小时内销售部提出延长评审时间的要求,销售部同意或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后,按同意的时间节点完成。 2)复杂项目或整车付产品项目的开发,技术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供应部、生产部、质保部和生产车间召开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专题会议,对开发项目进行评审策划,将最终结果填写在《产品开发项目评审记录表》与《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书》上,形成评审结论。 根据评审结论,《顾客要求评审表》要求的相关部门填写完成此单据,在规定的时间前返回销售部。如果进行开发,技术部据此编制开发计划和技术文件。 时间节点,技术部自接单时刻计算,五至七个工作日完成(当日下班前一小时的接单计入次日)。特殊情况,技术部在接到销售部单据两个工作小时内销售部提出延长评审时间的要求,销售部同意或请示上级领导同意后,按同意的时间节点完成。 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 2.2.1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输入有四种: 1)《顾客要求评审表》; 2)《产品变更通知单》; 3)《质量问题反馈单》中涉及到需要进行产品开发(完善)的相关措施; 4)经过顾客确认上次开发样品不合格的《新产品开发样品顾客确认通知单》。 2.2.2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输出: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开发试制技术文件和开发计划的实施。 2.2.3新产品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部根据上述“输入”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 1)对于前述第1种评审模式确定的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开发部确定开发计划中的具体工艺流程项目,根据顾客要求数量(主要是根或套),由技术部在开发计划中增加相应的余量(余量的目的是为了留样和车间的损耗,从而保证最终入库的数量满足顾客要求)。采用x+x的格式,例如顾客数量要求5套,开发计划上可能是5+5套,后者的+5为挤出车间的余量,故挤出车间要按10套进行生产。材料数量由技术部在开发计划上注明实际用量和种类,由生产部根据生产情况进行适应的调整。由生产部组织相关责任车间评审各阶段的具体实施和完成时间,相关责任车间负责人分别在《新产品开发计划》签字,《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部负责人(或其代理人)批准后下发到生产部和相关责任车间。 2)对于前述第2种评审模式确定的开发计划的编制 技术部根据《项目开发评审策划书》直接编制《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部负责人(或其代理人)批准后下发到生产部和相关责任车间。 编制新产品试制技术文件

研发项目流程管理

怎样架构企业研发管理体系 所有成功的公司,特别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几乎都拥有较为完善的项目研发管理体系。良好的研发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高速运转与持续获取竞争力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研发管理的现状就是:大多数的企业对研发创新还没有确立相应的概念,研发管理过于粗旷、简单,工具落后,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因此,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面临着非常具体的管理挑战:如何建立研发创新体制、如何提高研发管理水平,如何架构研发管理体系必将就是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 1研发管理核心思想 新产品开发就是一项投资决策。研发管理强调对新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并在开发过程中设置关键的检查点,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就是继续、暂停、中止还就是改变方向; 基于市场的开发。研发管理强调产品创新一定就是基于市场需求与竞争分析的创新;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采用跨部门的产品开发团队(PDT:ProdutDevelopmentTeam),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以及决策,达到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目的; 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就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从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采用公用构建模块(CBB:CommonBuildingBlock)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结构化的流程。产品开发项目的相对不确定性,要求开发流程在非结构化与结构化之间找到平衡。 2研发管理框架 研发管理框架就是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简称IPD)的精髓,它代表业界最佳实践的诸多要素。具体包括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跨部门团队、项目与管道管理、结构化流程、客户需求分析、优化投资组合与衡量标准共七个方面,其框架如下图所示。 2、1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从客户、投资、市场等产品生存的外在客观环境因素来影响产品的特性与生命。 2、1、1客户需求分析

新产品开发评审流程

新产品开发评审流程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新产品评审管理的流程。 1.2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评审的管理过程。 2引用标准 无 3定义 无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本流程的制定、修改工作。 4.2各部门根据此流程,在流程运行中执行各自的工作。5新产品评审流程: 5.1新产品评审流程图:

5.2新产品评审流程: 5.2.1供销部接到客户需要开发产品的信息后,填写《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表》 (附录A),将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等信息交给技术部,并要求技术部提供有关信息。(如需要技术部提供的信息有1.根据公司的软硬件情况,是否可以开发出合格的此产品;2.产品生产价格;3.模具开发价格,4.提供有关信息的时间等;) 5.2.2技术部收到供销部转来的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后进行技术的可行性分 析,并召开产品开发评审会对产品的技术的可行性,生产价格,产品的开发周期等进行评估,并填写《产品开发评审单》转交供销部; 5.2.3供销部接到技术部对产品的评估信息后,综合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后,得出 公司对此产品的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等信息,报给客户,供销部对产品报价进行跟踪; 5.2.4当客户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与客户签订产品 开发合同,并给技术部发出开发指令;当客户不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对客户的项目状态进行跟踪,争取最大限度的拿到此订单。 5.2.5技术部收到供销部的开发指令,与客户正式的产品图及产品数模后,严格按 合同要求制定模具开发计划,进行模具开发并按期生产出合格的样件,样件经公司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交客户检验;样件经公司与客户检验合格后,模具移交给生产部锻压车间。 5.2.6生产部锻压车间接到模具与相应得技术资料后,根据订单要求安排生产。 6 质量记录 附录A

产品研发的流程化管理

产品研发的流程化管理 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指产品开发项目确定后,进行产品开发,形成可交付使用的软件产品的过程。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如何作好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是保证产品开发质量和开发进度的关键。 产品的立项、开发和实施是以结构化的工作流程的方式开展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产品的需求分析与立项,总体计划,开发,测试,工程实施,技术支援等阶段。 在产品开发控制中,应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流程化管理。总体的开发流程为: 下面根据产品的开发流程给出各阶段的输入、任务、输出。 2.1 产品需求分析与立项 2.1.1 输入 市场部的产品合同、客户需求以及技术总监的签署意见;

2.1.2 任务 进行产品的系统总体,确定产品的技术方案; 根据产品经理定期的产品开发情况报告,对产品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2.1.3 输出 由技术总监和相关人员组织评审产品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产品总体设计说明书; 根据产品总体设计说明书和产品的商务合同,技术总监下达产品开发启动说明书,确定产品经理; 根据各产品经理定期的产品开发情况报告以及问题解决情况,汇总形成产品开发情况报告,报技术总监及相关人员。 2.1.4 责任人 技术总监,总体组 2.2 总体计划 2.2.1 输入 产品开发启动说明书; 产品总体设计说明书; 产品的合同; 客户需求; 产品开发团队人员配置情况。 2.2.2 任务 根据产品总体设计和产品开发启动说明书,和各资源经理协商,组建开发团队; 确定产品开发经理、产品测试经理、产品实施经理、产品客服经理; 制定产品总体开发计划; 跟踪产品总体开发计划执行情况,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定期形成产品开发情况报告。 2.2.3 输出 高效的产品开发团队;

产品评审流程

1 目的 本流程规定了公司产品评审的管理流程和主要内容,规范产品方案、结构及图纸设计阶段的执行流程,明确参与各方在流程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使产品设计的方案、结构、图纸实现全流程管理。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产品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 3 引用标准 GB/T JB/T 4 用语定义 设计全流程管理:指产品从下达开工通知单到设计完成的全流程的过程管控。 5 组织及职责 5.1 研发部: 5.1.1 产品经理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详细技术方案; 5.1.2 产品经理提前一天下达评审通知到参加评审人员,对通知未按时参加的人员按机制进行考评; 5.1.3产品经理组织参评人员(从评审委员会中选取)进行评审: 5.1.4如有必要,产品经理组织对解决问题后的方案、结构和图纸进行再次评审,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或图纸; 5.1.5方案、结构通过评审后,产品经理组织团队设计人员一起学习技术协议,让每位模块设计人员熟悉各自分管模块的协议要求,确保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5.2 项目部: 5.2.1建立项目团队,制定项目大日程计划; 5.2.2参与方案、结构及工艺评审,直至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及图纸资料; 5.3 采购部: 参与方案、结构评审,根据产品经理提报的《特殊原材料BOM》、《特标件BOM》对特殊原材料、特标件、是否有供应商提前预算,出预算BOM表报项目经理。 5.4 制造部(钣金、加工、安装): 参与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5.5 工艺质量部: 5.5.1 参与对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从工艺及质量角度对方案、结构等提出建议和意见; 5.5.2 根据方案、结构及工艺预算加工等成本,对疑难加工件提前做出预算。 6 业务流程图 7 流程说明

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制度 新产品开发是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为了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储备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1.新产品开发流程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1)技术发展部负责新产品开发流程的制订、修改建议和运行管理; 2)新产品开发流程必须经过经理办公室总体审核、总体修订; 3)新产品开发流程必须经过经理办公会议审批发布后方可执行; 4)新产品开发流程在运行过程中,技术发展部对配合和协助部门相关工作具有 绩效考核建议权。 2.新产品开发流程流程的制订和修改 1)新产品开发流程根据工作需要,由技术发展部进行流程的制订; 2)新产品开发流程的制订要深入调研,对关键点予以控制和规定; 3)新产品开发流程运行一段时期后出现问题,或者不适应公司战略、组织及外 部环境发生变化,技术发展部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及时予以修订。 3.新产品开发流程的上报、审核、总体修订 1)技术发展部必须将制订和修改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上报经理办公室; 2)经理办公室对上报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和修改建议,结合公司战略、组织、其 他相关的流程和制度,进行总体的审核,如由必要可以深入相关单位或召集 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和研讨,提出审核意见,报经理办公会审批。 4.新产品开发流程的审批 1)经理办公会根据公司战略、组织、其他相关的流程和制度以及经理办公室审核 意见,对制订或修改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2)如果新产品开发流程或修改建议存在问题,可以批准技术发展部重新进行修 订。

产品开发评审流程

产品开发评估和决策流程 产品生命周期 评估环节 呈现方式 评估要素 责任/主导部门 评估方式、决策流程 产品创意 思路和想法 开放 重点关注价值评估 发起部门 开放 产品概念 产品概念方案 重点关注价值评估 产品部门 高层会议 产品规划 商业规划 商业规划方案 全面评估 产品部门 高层会议评审、董事会批准 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方案 重点关注可实施性评估和经济性评估要素,细化目标、策略和路径,细分产品开发计划、市场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资本支出计划、收入和利润计划 产品部门 市场部门 人力资源部门 财务部门 高层会议评审、董事会批准 产品开发 详细的需求分析 产品需求文档 全面评估 产品部门 产品、市场、技术、运营、财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评审,产品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详细的功能规划 产品策划方案 全面评估,产品功能列表、产品原型展示 产品部门 产品、市场、技术、运营、财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评审,产品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产品运营流程产品运营流程 文档 标准作业程序 (SOP) 规范化、标准化、清 晰、顺畅、高效、可 控、可培训、可检查, 用户的体验 产品部门 运营部门 产品、市场、 技术、运营、 财务相关部 门负责人评 审,产品分 管领导、运 营分管领 导、财务分 管领导审 核,总经理 商业合作规划商业合作方案合作方式、利益分 配、流程对接、目标 对象、甄选方式、甄 选结果 产品部门产品、运营、 财务相关部 门评审,产 品分管领 导、财务分 软件平台开发软件开发方案开发方式、外包开发 商的甄选、预算及价 格、开发进度 产品部门 技术部门 产品、技术、 采购、财务 等相关部门 负责人评 审,产品分 管领导、采 产品上线测试产品测试报告软件功能的实现、运 营流程的顺畅运行、 营销策略的测试、用 户的体验、市场的反 应 产品部门 技术部门 运营部门 产品、市场、 运营、技术、 财务等相关 部门负责人 评审,高层 产品运营————————————————产品升级改进————————————————产品退出————————————————

新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

制定:*** 审核:*** 批准:*** 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1 目的范围 对各类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法律法规的要求。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方面。 2 职责 2.1技术部负责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产品提出《项目建议书》。 2.2销售部负责根据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市场信息以及顾客的要求、合同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2.3《项目建议书》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核批准。 2.4销售部负责依据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任务书》 2.5技术部负责依据产品的《设计任务书》制定《设计开发方案》,由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具体实施。 2.6技术部负责本公司范围内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2.7技术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向总经理汇报。 2.8技术部负责对新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并填写《中试记录表》 2.9生产部负责整个公司内新产品设计开发的协调、资源支持等工作。 2.10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食用新产品后的《顾客食用报告》 2.11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设计开发方案。 2.12采购部负责所需原辅料的采购和供应以及包装印刷。 2.13生产部负责新产品中试的安排。 2.14设计室负责新产品包装设计。 2.2 生产部 2.2.1负责新产品的试产和生产。 2.2.2负责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方面项目的提供。 2.3 品管部检验部负责新产品的检验。 2.4 品管部负责定型产品技术改进项目的提供。 3 工作程序 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3.1.1 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的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由销售部填写《产品要求评审表》经相关人员评审通过后,由销售部提出《项目立项建议书》报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由销售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转交相应的技术部。 b.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项目立项建议书》,报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销售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并将相关背景资料送交技术部。 c.技术部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其它各方面信息,提交《项目立项建议书》报销售部负责人和公司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由销售部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交技术部实施。 d.生产部根据技术革新需要,提交《项目立项建议书》,总经理审核批准后实施。 3.1.2技术部经理根据上述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或《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a.确认划分设计开发过程的阶段,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区别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区别 体系审核是指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过程审核主要审核过程的受控程度,过程能力; 产品审核主要审核产品的零部件及整机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内部): 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组织计划的安排,确认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被正确、有效实施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的各项要求是否有助于达成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审核依据: 标准 B.体系文件 C.法律法规要求 D.客户要求 E.其他要求 3、审核对象 公司的体系 二、过程的质量审核 1、目的:是确保过程受控,保证过程的能力。通过定期审核使过程质量不断改进,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和顾客期望。 2、审核依据: A.公司文件 B.客户的要求 C.法律法规 3、审核对象 产品实现的过程 三、产品质量审核 1、目的:为了获得出厂产品质量信息所进行的质量审核活动。也即是对已验证入库或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实物质量进行检查、试验,审核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用户需要。它按用户使用质量来检查和评价产品质量。它包括产品所使用的外协、外购件、自拷贝零部件及成品的质量审核,其中以成品的质量审核为重点。通过调查产品质量,即是发现产品存在的缺陷,特别防止把有重要缺陷的产品交给用户,同时可及时察觉质量下降的潜在危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审核,发现企业产品质量与质量职能活动上的问题,为制订质量改进目标与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审核也可以对质量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提供依据;通过连续审核,可以对比企业现在与过去生产中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估计目前产品质量水平的发展趋势。 2、审核依据 A.产品标准 B.法律法规要求 3、审核对象

新产品开发流程介绍

产品开发流程介绍 目录 概述 (1) Stage-Gate新产品开发流程 (1) C-System开发流程介绍 (3) C-System各阶段说明: (5) C-System、Stage-Gate与ISO的异曲同工 (7) 新产品开发流程应以创新为本质 (8) 概述 在「台湾制造」(Manufactured by Taiwan)时期,产业以低廉的成本、快速反应以及完美的质量,征服了全世界。流程是「速度革命」时代的管理重点,「台湾制造」时期,企业虽然重视「快速反应」,喊出「快速研发」、「Time to Market」、「Time to Money」等口号,强调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推动同步工程、强化供应链,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制造代工/设计代工(OEM/ODM)时期,大家做的其实仅是「快速量产」而已。我们所做的「快」,在产品创新上仅是轻轻的飘过,并没有深耕。因此,有别于过去的做法,我们今天要谈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必须由前端的产品发想开始,进而针对市场需求调查与产品细部设计做严密的讨论,直到产品进入生产与全面上市为止。 当迈入强调产品创新的「台湾创新」阶段后,产业该如何做才能在全球市场上胜出呢?事实上,「产品创新」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必须运用的手段之一,因为每一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企业若无法持续开发新产品,其营业一定无法成长,而且会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变,步入衰退期并结束营业。因此,新产品的开发足以决定一家企业的兴盛与沦亡。尤其处于全球竞争的时代,产品生命周期快速的缩短,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自然变成企业营运的重心,使新产品开发管理更形重要,而新产品开发流程更成为企业的核心作业流程,受到企业的重视。 S TAGE-G ATE新产品开发流程

产品开发评审管理流程

产品开发评审管理流程 1 目的 产品开发评审是对产品开发各阶段的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及设计输出作综合性、系统性的检查,评估设计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质量要求,以确保最终设计产品能满足设计任务书和市场(客户)要求,设计文件完整、合理、正确,能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产品开发评审的管理流程和主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产品或不同阶段的设计评审内容适当剪裁、补充或细化。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青岛森沃德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设计评审。 3 职责权限 3.1 技术部 3.1.1技术部是产品开发评审的归口部门,负责产品开发中的设计评审计划制定; 3.1.2技术部部长负责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评审过程及输出、评审后存在问题的设计更改进行确认,对评审记录、结果及设计更改进行审批; 3.1.3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负责评审输入、输出的确认及评审过程和评审后设计更改实施的组织;对评审记录、结果及设计更改进行审核; 3.1.4产品开发设计人员负责评审输入内容的完成和整理,记录评审过程及结果,编写评审记录/报告。 3.2内、外贸部参加评审,并负责向评审提供客户要求及客户测试、试用的跟踪和信息反馈。 3.3工程部、品质部、PMC部、生产部参加评审,并负责向评审提供生产工艺流程、物料采购、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的信息。 4 程序和要求 4.1 评审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4.1.1 产品开发立项申请评审 4.1.1.1产品开发立项评审的目的是确认产品开发申请所提出的产品开发项目及要求: a)产品的目标市场(客户)与公司市场定位是否匹配?产品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估计恰当否? b)市场需求及潜量(潜在需求)及产品市场寿命的估计是否有依据? c)用户对产品的要求是否适当及较完备,包括用户未提出但应该列入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可 靠性、法律法规要求)是否完备? d)产品的功能(性能)是否满足当前及潜在用户的要求?是否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e)主要竞争对手已生产销售及正在或将开发的产品的优缺点对比。 4.1.1.2立项评审由产品开发申请部门提出并组织,评审过程及结果的记录应与“产品立项申请书”一并报公司审批,必要时,应编制“产品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4.1.2 设计输入评审 4.1.2.1 设计输入评审的目的是确认产品开发所需的信息是否完整充分,产品设计输入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通过立项评审确认的客户明确的和潜在的要求,包括产品安全性、可靠性等; b)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客户所在国家/地区标准等相关标准与公共惯例等;

产品开发的流程及管理制度

产品开发的流程及管理制度 目录 1、总则 (1) 2、范围 (1) 3、规范性引用文件 (1) 4、术语和定义 (1) 4.1新产品开发 (1) 4.2产品改进 (1) 4.3产品研发 (2) 5、职责 (2) 5.1研发部 (2) 5.2总经办 (2) 5.3销售业务部 (2) 5.4人力资源部 (2) 5.5采购部 (2) 5.6生产部 (2) 5.7质量管理部 (2) 6、产品研发管理 (2) 6.1产品研发项目提出 (3) 6.2产品研发项目决策 (3) 6.3产品设计管理 (4) 6.3.1设计说明书 6.3.2工作图设计 6.4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 (5) 6.4.1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 6.4.2试制技术文件 6.4.3产品鉴定 6.5产品研发项目移交投产的管理 (7) 6.6技术资料验收及存档 (8) 7产品改进 (8) 7.1内容 (8) 7.2方法 (9)

1、总则 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指导产品研发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佛山市李氏家具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和产品改进的要求。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事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事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填引用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4、术语和定义 4.1新产品开发 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的不同于公司先已生产的新型产品和在公司已批量生 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改动量超过40%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品。 4.2产品改进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等原因,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基础上,改动其一个或一个以上零部件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产品。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图方案图

2017年新产品开发全套流程(内部资料) 一、决策阶段 是对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生产能力、经济效益等进行可行性研究及必要的先行试验,作出开发决策的工作阶段。是新产品研究开发的初期工作,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包含下列程序。 (一)市场调查和预测 内容包括: 国外市场有无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 1、国内外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技术水平对比; 2、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及市场竞争能力等; 3、顾客对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使用意见和对新产品的要求; 4、提出新产品市场预测报告。 (二)技术调查 内容包括: 1. 国内外技术方针策略; 2. 过内外现有的技术现状,产品水平和发展趋势; 3. 专利情况及有关最新科研成果采用情况; 4. 功能分析; 5. 经济效果初步分析; 6. 对同类产品质量信息的分析、归纳; 7. 同类企业与本企业的现有技术条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 8. 新产品的设想,包括产品性能(如环境条件、使用条件、有关标准、法规、可靠性、外观等),安装布局应执行的标准或法规等; 9. 研制过程中的技术关键,根据需要提出攻关课题及检验大纲。 (三)先行试验

(四)可行性分析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可行性分析,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其内容: 1. 分析确定产品的总体方案; 2. 分析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含功能参数; 3. 提出攻关项目并分析其实现的可能性; 4. 技术可行性(包括先行试验情况,技术先进性,结构,零部件的继承性分析); 5. 产品经济寿命期分析; 6. 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 7. 企业生产能力分析; 8. 经济效果分析: (1) 产品成本预测; (2) 产品利润预测。 (五)开发决策 1.对可行性分析报告等技术文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报告及开发项目建议书一类文件。开发项目建议书内容: (1) 新产品开发项目(顾客需要、目标预期效果); (2) 市场、顾客调查结果(市场动向、预测需要量); (3) 技术调查结果(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分析); (4) 新产品基本构思和特点(初步设想、包括外观要求); (5) 开发方式(自行开发或需引进技术,确定先行研究的内容); (6) 必要的投资概算; (7) 可行性分析; (8) 销售设想(时间、数量、价格、利润)即竞争性分析。 2.厂长批准开发项目建议书,正式列入企业性产品开发计划。 二.计划阶段

产品开发流程

Product Developin eloping Outline edited by Lawrence

Project Matrix Sourcing Developing Outline (3) R&D Schedule Reference P1 P0 Propose & Planning B.EVT &Engineering Validation Test Initial Evaluate & Develop Kick off PCB V0.1 V-Mockup Mockup/Working Smpl EE ME QT Prescan P4 P3 P2 Test Design Validation Test Production Validation Test M/P Mat’l Preparation urcing, S/R EVT M/P M/P 1st Lot P/R PVT E/R DVT PCB V1.0 PCB V2.0 PCB V2.1 T1,T2.. Tn Tn+1 Safety Test Verify Submit

Developing Outline (4) Get Involved RD/EE RD/ME ID Design House RD/EE RD/ME P1 P0 RD/EE RD/ME QT B.EVT & EVT DVT Propose & Planning PM Sales Pur. QT ID Design House PM Sales Pur. PM Sales MC Pur. P4 P3 P2 RD/EE RD/ME ALL PVT M/P P5 QT PM Sales ENG/PE SMT MFG MC PC Pur PM Sales Pur. PC MC RD Sales & PM PMD (資材) Factory site

新产品评审管理办法

新产品评审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规范新产品评审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1.2.适用范围 凡公司新产品(含技改型、移转型、开发型)之评审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 1)开发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评审时机 新产品经小批试制,并经鉴定合格后,应进行新产品评审。 3.评审形式 3.1.技术资料评审 1)技术图纸、部件明细表及其他设计资料由设计者绘图、制作,交开发部项目负责人或主管 审核后,经总工程师(或技术副总)核准,审核人及核准人负有评审职责。 2)技术设计资料经核准后,由开发部依《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发布,生技部负责对资料进行 验查。 3.2.模具评审 1)开发部负责对模具尺寸、结构依设计图纸予以验收评审。 2)生技部负责对模具结构、材质、表面处理、热处理等方面予以验收评审。 3)制造部负责对模具使用状况、制品加工难易程度等方面予以验收评审。 4)品管部负责对制品的尺寸、结构、外观、性能等方面予以验收评审。 5)各部门评审结果填入《模具验收单》,各部门均评审合格,模具方可入库、付款。 3.3.工艺评审 1)由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小批试制检讨会,各部门在会前针对小批试制中 出现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 2)试制检讨会上通过讨论对试制中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指定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含设计、 结构、资料、工艺流程、物料问题……)。 3)责任人依据整改意见完成整改后,视需要进行样品试制可小批试制以验审。 3.4.品质评审 1)品管部负责对新产品进行型式试验、寿命试验和其他相关试验,以确认产品性能是否符合 标准要求。 2)必要时,应送样品至客户,由客户检验评审。 3)品管部根据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的鉴定结论,确认新产品是否可以导入量产。 3.5.总评审 1)技术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负责新产品最后的总评审,以确认是否可导入量产。 2)必要时,技术副总(或总工程师)可以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会议评审。 新产品评审表

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

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 从一个项目提出到结束,按照ISO9001:2000的项目管理流程,大致有如下步骤: 1、产品立项报告 按照公司的管理流程,由公司有关人等都有可能提出《产品立项报告》,比如公司老总、市场部门、研发部门,一般是在公司组织的定期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经初步讨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之后,由公司领导提交到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立项的部门,比如,总工办,然后,按照公司的管理流程,由该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讨论,最后指定某人进行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提交《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在《产品立项报告》中,初步描述该技术的国内、国外现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 指定的某人提交《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在会议上产品立项讨论通过,指定项目经理,对该产品提出《初步设计》。 在这里,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控制:要求,新技术在产品中的使用比例不要超出30%。 如果这个产品大量使用新技术,那么,质量和进度往往不容易保证。 新技术,一般是需要先期做一些知识储备。使用太多的新技术推出的产品,一旦出现了不可控制的缺陷,将是灾难性的损失。 以上过程产生项目经理。以下步骤在项目经理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 3、初步设计 由项目经理负责编写。 在这里,要对成本、进度、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产生《初步设计》后,经讨论修改通过后,把《初步设计》提交给该项目的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分别提交《硬件详细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和《结构详细设计》; 在初步设计中,指定该项目负责的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样机生产负责人、测试工程师等。 在初步设计中,由项目经理对项目总成本进行核算。 并由项目经理或者测试工程师产生《测试大纲》,由总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对《测试大纲》进行批准。 4、硬件详细设计

产品评审流程

本流程规定了公司产品评审的管理流程和主要内容,规范产品方案、结构及图纸设计阶段的执行流程,明确参与各方在流程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使产品设计的方案、结构、图纸实现全流程管理。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产品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 3引用标准 GB/T JB/T 4用语定义 设计全流程管理:指产品从下达开工通知单到设计完成的全流程的过程管控。 5组织及职责 5.1研发部: 5.1.1产品经理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详细技术方案; 5.1.2产品经理提前一天下达评审通知到参加评审人员,对通知未按时参加的人员按机制进 行考评; 5.1.3产品经理组织参评人员(从评审委员会中选取)进行评审: 产品经理组织对解决问题后的方案、结构和图纸进行再次评审,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或图纸; 组织团队设计人员一起学习技术协议,让每位模块设计人员熟悉各自分管模块的协议要求,确保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5.2项目部: ; 5.3采购部:

参与方案、结构评审,根据产品经理提报的《特殊原材料BOM》、《特标件BOM》对特殊原材料、特标件、是否有供应商提前预算,出预算BOM表报项目经理。 5.4制造部(钣金、加工、安装): 参与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5.5工艺质量部: 5.5.1参与对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从工艺及质量角度对方案、结构等提出建议和 意见; 5.5.2根据方案、结构及工艺预算加工等成本,对疑难加工件提前做出预算。 6业务流程图 7流程说明

9流程的内控点及防范措施 10.1具体参与评审人员将根据评审的产品从评审委员会成员中选取; 10.2参评人员根据通知提前一天做好评审预算,列出要提出的问题; 10.3选中参与评审人员必须无条件参加评审,无故不参加者每次考核50元,如因工作安排不能参加需提前2小时以上知会评审组织者并提前指定代理人(须书面申请部门领导批准) 代为参加; 10.4提出质量问题或缺陷从而降低成本的,激励降低成本额的10%; 10.5参评人员连续三次提不出问题的,考评500元,并撤销评审委员资格; 10.6每个季度对评审人员做一次讲评,提出问题较多且效果显着的给与500元正激励,没有问题或提出问题较少且没有效果的给与300元负激励; 10.7以上所有的考核激励需项目结束后进行结算兑现; 10.8此项考评作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选的参考。 附件 《评审表》

新产品开发评审流程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新产品评审管理的流程。1.1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评审的管理过程。1.2 引用标准2无 定义3无职责4技术部负责本流程的制定、修改工作。4.1各部门根据此流程,在流程运行中执行各自的工作。4.2

: 新产品评审流程5 5.1新产品评审流程图:

: 5.2新产品评审流程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表供销部接到客户需要开发产品的信息后,填写《5.2.1》 (附录A),将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等信息交给技术部,并要求技术部提供有关信息。(如需要技术部提供的信息有1.根据公司的软硬件情况,是否可以开发出合格的此产品;2.产品生产价格;3. 模具开发价格,4.提供有关信息的时间等;) 5.2.2技术部收到供销部转来的客户图纸,数模与技术要求后进行技术的可行性分 析,并召开产品开发评审会对产品的技术的可行性,生产价格,产品的开发 周期等进行评估,并填写《产品开发评审单》转交供销部; 5.2.3供销部接到技术部对产品的评估信息后,综合市场等各方面的因素后,得出公司对此产品的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等信息,报给客户,供销部对产品报价进行跟踪;

5.2.4当客户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与客户签订产品开发合同,并给技术部发出开发指令;当客户不同意公司所报的产品价格与产品开发周期后,供销部对客户的项目状态进行跟踪,争取最大限度的拿到此订单。 5.2.5技术部收到供销部的开发指令,与客户正式的产品图及产品数模后,严格按合同要求制定模具开发计划,进行模具开发并按期生产出合格的样件,样件经公司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交客户检验;样件经公司与客户检验合格后,模具移交给生产部锻压车间。 5.2.6生产部锻压车间接到模具与相应得技术资料后,根据订单要求安排生产。 6 质量记录 附录A 新产品开发技术信息表 №

产品评审流程

产品评审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本流程规定了公司产品评审的管理流程和主要内容,规范产品方案、结构及图纸设计阶段的执行流程,明确参与各方在流程任务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使产品设计的方案、结构、图纸实现全流程管理。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产品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 3引用标准 GB/T JB/T 4用语定义 设计全流程管理:指产品从下达开工通知单到设计完成的全流程的过程管控。 5组织及职责 研发部: 产品经理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详细技术方案; 产品经理提前一天下达评审通知到参加评审人员,对通知未按时参加的人员按机制进行考评; 产品经理组织参评人员(从评审委员会中选取)进行评审: 产品经理组织对解决问题后的方案、结构和图纸进行再次评审,输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方案或图纸; 组织团队设计人员一起学习技术协议,让每位模块设计人员熟悉各自分管模块的协议要求,确保设计满足用户需求; 项目部: ; 采购部:

参与方案、结构评审,根据产品经理提报的《特殊原材料BOM》、《特标件BOM》对特殊原材料、特标件、是否有供应商提前预算,出预算BOM表报项目经理。 制造部(钣金、加工、安装): 参与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工艺质量部: 参与对方案、结构及工艺的评审,从工艺及质量角度对方案、结构等提出建议和意见; 根据方案、结构及工艺预算加工等成本,对疑难加工件提前做出预算。 6业务流程图 7流程说明 9流程的内控点及防范措施

具体参与评审人员将根据评审的产品从评审委员会成员中选取; 参评人员根据通知提前一天做好评审预算,列出要提出的问题; 选中参与评审人员必须无条件参加评审,无故不参加者每次考核50元,如因工作安排不能参加需提前2小时以上知会评审组织者并提前指定代理人(须书面申请部门领导批准) 代为参加; 提出质量问题或缺陷从而降低成本的,激励降低成本额的10%; 参评人员连续三次提不出问题的,考评500元,并撤销评审委员资格; 每个季度对评审人员做一次讲评,提出问题较多且效果显着的给与500元正激励,没有问题或提出问题较少且没有效果的给与300元负激励; 以上所有的考核激励需项目结束后进行结算兑现; 此项考评作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选的参考。 附件 《评审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