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2年_2011年广西肿瘤医院6173例肝恶性肿瘤分析_冯庆云

2002年_2011年广西肿瘤医院6173例肝恶性肿瘤分析_冯庆云

2002年-2011年广西肿瘤医院6173例肝恶性肿瘤分析

冯庆云,贺海平

T he analysis of 6173cases of hepatic malignant tumor from 2002to 2011in G uangxi

T umor Hospital

Feng Qingyun ,He Haiping

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features of age ,gender ,ethnicity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hological type and outcome of hepatic malignancy in Guangxi Tumor Hospital in recent ten years.Methods :Collected the data of first admission cases of liver malignancies from 2002to 2011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admissio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1than in 2002increased by 78.6%,male and female ratio was 7.14?1.The peak incidence of age was between 30-60years old ,after the age of 30the incidence rate was 94.5%;most patients came from the areas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Guangxi ,in which ethnic groups Han and Zhuang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98%.Primary liver cancer ac-counts for 97.7%of the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liver ,

other malignant liver tumors (such as neuroendocrine tumor an-giosarcoma ,fibrosarcoma )accounted for 2.3%.AFP positive in 71.8%and HBsAg positive in 80.4%,both were positive in 62.8%,both were negative in 10.6%.Intrahepatic metastasis in 234cases of metastasis of malignant tumors accounted for 35.0%,34.6%lung metastases ,bone metastases 9.4%,3.0%brain metastases ,the lymph nodes around 15.4%,other 2.6%.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egion of malignant liver tumors rapidly increased and the incidence of men was far more than women.The disease occur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areas in Guangxi an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ethnic groups.The main histological type was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mixed liver cancer is less common.HBsAg and AFP was closely related to liver cancer.【Key words 】hepatic malignancy ;histological type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rn Oncology 2013,21(11):2549-2552

【摘要】目的:分析近十年来广西肿瘤医院肝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及地区分布,病理类型情况和

转归,以了解本地区肝恶性肿瘤发病趋势,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10)肿瘤形态学及肝恶性肿瘤病理分类原则进行检索,收集我院2002年-2011年肝恶性肿瘤首次入院病例进行统

计分析。结果:2011年首次入院人数比2002年增加78.6%。男女比7.14?1,发病高峰年龄30-60岁,30岁以后发病率为94.5%。就诊患者多来自广西中南部地区,其中汉族和壮族就诊人数占98%以上。原发性肝

癌占肝恶性肿瘤的97.7%,

其它肝恶性肿瘤(如神经内分泌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占2.3%。甲胎蛋白(AFP )阳性者为71.8%,HBsAg 阳性率为80.4%,两者皆为阳性者62.8%,两者皆为阴性者10.6%。234例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中,

肝内转移占35.0%、肺转移34.6%、骨转移9.4%、脑转移3.0%、周围淋巴结15.4%、其它2.6%。结论:近年来本地区肝恶性肿瘤患病人数快速增加,且男性远多于女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30岁以后为高发人群。本病好发于广西中南部地区,民族之间无差异。病理学分型主要以原发性肝

细胞癌为主,混合性肝癌较少见。HBsAg 和AFP 与肝癌关系密切,且HBsAg 和AFP 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十年来我院采用手术和联合治疗的方法,使肝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不断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关键词】肝恶性肿瘤;病理分型;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4992.2013.11.51

【文章编号】1672-4992-(2013)11-2549-04

【收稿日期】2013-05-06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91232)【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广西

南宁530021

【作者简介】冯庆云(1987-),男,山东济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肝癌肿瘤标记物筛选与鉴定工作。E -mail :laotai8222@qq.com 【通讯作者】贺海平(1957-),男,湖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癌肿瘤标记物筛选与鉴定工作。E -mail :hehping@qq.com

·

9452·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月第21卷第11期MODERN ONCOLOGY ,Nov.2013,VOL.21,NO.11

肝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不断上升趋势[1]。为了深入了解本地区肝癌的发病情况,现总结我院2002年-2011年10年间肝恶性肿瘤的首次入院情况,重点对人数、性别比例、年龄组、民族和地区分布、组织学类型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2011年10年间信息中心数据库资料,并与病案室统计资料进行校对,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

1.2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完成处理。2结果

2.1肝恶性肿瘤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

记录本院2002年-2011年首次入院的肝恶性肿瘤患者6173例,其中男性5415例,女性758例,男女比例7.14?1,且近3年患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肝恶性肿瘤在各个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年龄在30-60岁。30岁以后的发病率为94.5%(表1)。

2.2肝恶性肿瘤患者地区与民族就诊情况

地区与民族的就诊情况从地区分布来看,肝恶性肿瘤患者首次入院比例排前三位的是南宁地区41.2%、玉林地区20.1%及钦州地区10.5%。从民族分布来看,汉族、壮族和瑶族发病人数占到了99.3%(表2)。

表12002年至2011年我院肝恶性肿瘤性别及年龄分布n

Tab.1Distribution of hepatic malignancy tumor in sex and age in our hospital from2002to2011n

Date(years)

<20

M F

20-

M F

30-

M F

40-

M F

50-

M F

60-

M F

70-

M F

Total

20025028012581362012216677152551 20031129311971422211216597142534 200441272131151351912111659132555 2005322331261314214117154215135533 2006312731241311816103125111141497 200741286104111422096185514236528 20081021579613418127225311312510 2009312541141318819162356712266675 2010302931251524815197297519399806 20112027121672027539227429922439984 Total29726441121412116602021384216633127231446173 M:male;F:female

表2肝恶性肿瘤的地区及民族分布

Tab.2The hepatic malignancy tumor of regional and ethnic distri-

bution

Regional n Percentage

(%)

Ethnic n

Percentage

(%)

Nanning254141.2Han375460.8 Liuzhou4307.0Zhuang227736.9 Guilin1432.3Yao1011.6 Wuzhou2914.7Molao70.1

Yulin127220.6Jing70.1 Baise2343.8Hui50.1 Hechi3165.1Miao50.1 Qinzhou64610.5Hezhe40.1 Other3004.9Other130.2

Total6173100Total6173100

2.3AFP与HBsAg检测

对6173例首次入院的肝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肿瘤标志物AFP与HBsAg进行检测,有71.8%的患者AFP为阳性,80.4%的患者HBsAg阳性(表3)。从表4中可以看出,62.8%的患者AFP与HBsAg均为阳性,10.6%的患者两种标记物都没检测到。

表3AFP与HBsAg检测结果n

Tab.3Results of AFP and HBsAg detection n

Positive Negative Total

Positive ratio(%)

AFP44321741617371.8 HBsAg49621211617380.4

表4AFP与HBsAg的相关性n

Tab.4The relation of AFP and HBsAg expression n

HBsAg

AFP

(+)(-)

Total (+)387510874962

(-)5576541211

Total443217416173

2.4转移情况

在确诊的发生肝恶性肿瘤转移的234例患者中,肝内转移占35.0%(其中78%的肝内转移伴有门静脉癌栓),肺部转移占34.6%,其次为周围淋巴结转移15.4%,骨转移9.4%,脑转移3.0%和其它部位的转移2.6%(表5)。

表5肝恶性肿瘤的转移部位

Tab.5Metastasis of hepatic malignancy tumor

Metastatic sites n

Constituent

ratio(%)Intrahepatic metastasis(with portal

vein tumor emboli)

82(64)35.0

Lung8134.6 Surrounding lymph nodes3615.4

Bone229.4

Brain73.0

Other62.6

2.5肝恶性肿瘤的病理学构成

原发性肝癌占肝恶性肿瘤的97.7%,其它类型的肝恶性肿瘤占2.3%。其中肝细胞性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98.3%,胆管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1.64%,混合性肝癌占原发性肝

·

0552

·冯庆云,等2002年-2011年广西肿瘤医院6173例肝恶性肿瘤分析

癌的比例小于1%(表6)。

2.6转归

10年来我院肝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不断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总死亡率为3.8%,治愈率17.1%,全院共行肝恶性肿瘤手术1160例,治愈546例,治愈率47.1%,放疗194例,治愈17例,单纯化疗2604例,采用联合治疗2215例(表7)。

表6肝恶性肿瘤的病理分型n(%)

Tab.6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hepatic malignancy tumor n(%)

Date(years)

Primary liver cancer(accounting for hepatic malignant)

Type of live cells

(accounting for primary

live cancer)

Type of Bile duct cells

(accounting for primary

live cancer)

Type of mixed

(accounting for primary

live cancer)

Other(neuroendocrine tumor,

fibrosarcoma,angiosarcoma etc)

(accounting for

hepatic malignant)

2002522(98.3)9(1.7)020(3.6)2003511(98.8)6(1.2)017(3.2)2004541(98.5)8(1.5)06(1.1)2005519(98.3)8(1.5)15(0.9)2006487(99.0)5(1.0)05(1.0)2007506(97.7)12(2.3)010(1.9)2008492(98.4)8(1.6)010(2.0)2009646(98.5)9(1.4)119(2.8)2010756(97.3)21(2.7)029(3.6)2011924(97.0)23(2.4)631(3.2)

表72002年至2011年我院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转归

Tab.7The outcome of hepatic malignancy tumor in our hospital from2002to2011

Date(years)n Percentage

(%)

Improve

Percentage

(%)

Healed

Percentage

(%)

Death

Percentage

(%)

Other

Percentage

(%)

20024283396273134285510 200358113256159113465811 200456103205865123058415 200578153095867131836111 20069820277564592045711 200798192625063122148416 200889172735432616310020 2009133203695540614211918 2010187234095153714214318 2011214225005178825316717

3讨论

肝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广西是国内肝恶性肿瘤高发地区之一,近几年来其死亡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因此本地区肝恶性肿瘤的统计分析对本地区肝恶性肿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我院近10年来首次入院的肝恶性肿瘤病例发病人数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2011年是2002年的1.79倍。一方面这可能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和环境污染加重,人们承受的心里与生理压力增大所致,这从性别上(男女比例为7.14?1,比前报道本地区的5.46?1要高[3])及年龄组(30岁以上患病率94.5%,发病高峰年龄在30-60岁[4])的发病趋势可得到印证。另一方面可能与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加,以及肝癌的普查与新的检测技术发展有关。人们尤其是男性,应合理调整自身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并做好卫生保健宣传工作。

从各民族就诊情况来看,汉族与壮族占绝大多数,这与本地区的民族构成有关,就诊人数的比例也与本地区人口普查的民族比例一致。说明本地区肝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与民族无关。从各地区就诊人数情况来看,除就诊人员多来自本院所在南宁地区以外,其它地区与本院的地理位置相近,但就诊人数南部多于北部,从侧面反映出本疾病好发于广西的中南部地区,这与国内报道的本地区肝癌的发病情况一致[2],但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饮用水质、黄曲霉素感染等有关[3]。

肿瘤标记物AFP(甲胎蛋白)是临床上检验肝恶性肿瘤的最常用指标。本调查表明,有71.8%的患者AFP为阳性,有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中AFP阳性者达87.7%[5]。但由于AFP轻度而有意义的升高(20-200μg/L)在许多慢性肝病的患者中很常见,其对于肝脏肿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6],因此,恶性肝癌和慢性肝病的患者血清AFP水平重叠很常见。这就扰乱了慢性肝病患者AFP检测结果的解释。也有研究表明[7]AFP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随着TNM分期增大而增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AFP的检测指标要详加区分鉴别。

本调查中,80.4%的患者HBsAg阳性,据报道[5-8],我国肝癌患者HBV感染标记物阳性者达到90%左右,已有大量基础及临床证据证实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6173份病历中,62.8%的患者AFP与HBsAg均为阳性,说明HBsAg与AFP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已有研究表明[9],HBV感染可能通过诱发肝细胞产生AFP参与肝细胞癌(HCC)发病,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仍有10.6%的患者两种标记物都没检测到,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做好筛查工作,采用新技术,如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可以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10]等,以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肝恶性肿瘤的肝内转移极易造成门静脉癌栓,研究表明[11],肝内血性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是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原因,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而形成癌栓,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可导致肝功能的恶化、门静脉高压和顽固

·

1552

·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1月第21卷第11期MODERN ONCOLOGY,Nov.2013,VOL.21,NO.11

性腹水,肝静脉也可发生癌栓后进一步侵犯下腔静脉,甚至

达右心腔。肝外转移主要为肺部转移、脑转移、骨转移和周围淋巴结转移,

种植性转移少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以期达到良好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肝恶性肿瘤病理学分型中,原发性肝癌为主,其它肝恶性肿瘤,如皮质瘤、内皮细胞瘤等较少见,原发性肝癌多为肝细胞癌,占95%以上,其次为胆管细胞癌,占2%左右,混合

型肝癌罕见,这与梁骁[12]

报道相仿,但与国内其它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

[13]

;可能是因为存在地域差异,造成原发性肝恶

性肿瘤的诱因不同,但具体是何种因素造成,尚不明确。

影响肝恶性肿瘤预后的治疗方法中,对早期小肝癌的手术治疗成为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方法[14]

,我院的手术治愈率达到47.1%,但大部分患者在诊断确立时,由于受肿瘤的大小、部位及肝脏的基本病变、肝功能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的影响,姑息治疗方法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我院采用姑息治疗的患者比例达81.2%,近年来我院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使肝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不断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取得了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安军,徐红银.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 ].中国病案,

2011,12(11):50-51.

[2]黄天壬,余家华,张振权,等.广西肝癌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分

析[J ]

.广西医学,2000,22(4):677-679.[3]肖开银,彭民浩.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7(4):272-274.[4]张春燕,黄天壬,余家华,等.2004-2005年广西肝癌的流行现

况[

J ].肿瘤,2011,31(5):474-476.[5]黄狮,杨芸,李喜梅,等.泉州地区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

关系分析[J ]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2647-2648.[6]常彬霞,辛绍杰.甲胎蛋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6):576-580.[7]高文峰,郑加生,孙斌,等.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

床价值[

J ].当代医学,2010,16(32):19-20.[8]廖嫦英,刘桃成.原发性肝癌患者HBV 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J ].实用预防医学,2003,10(2):212-213.

[9]白威,刘月香.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HBV 感染及性别的关系

[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14(3):204-205.

[10]陈瑜,钟步云,徐根云,等.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1):39-41.[11]薛峰,沈锋,吴孟超,等.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进展

[J ].中国肿瘤,2005,14(3):148-152.

[12]梁骁,黎乐群.广西地区711例肝脏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广

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25(3):375-377.[13]邹声泉.胆管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C ].中国实验外科暨

肿瘤外科论坛论文集,

2009:52-57.[14]Lau WY ,Ho S ,Leung TW ,et al.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no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intraarterial in-fusion of 90yttrium microspheres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98,40(3):583-592.

(编校:张西敏)

?造血器·淋巴系肿瘤?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各亚型(M5a 和M5b )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贺敏慧,陈

芳,张

男,胡延平,张旻昱,张继红

Immunophenotyping ,cytogenet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M 5a and M 5b )

He Minhui ,Chen Fang ,Zhang Nan ,Hu Yanping ,Zhang Minyu ,Zhang Jiho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Laboratory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02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rphology ,immunophenotype ,cytogenetic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subcat-egoties of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Methods :Bone marraw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use the four -colour flow cy-tometry to analyze the immunophenotype of 283cases.Chromosome preparations of bone marraw cells were made 24hours short -term culture method.Karyotypes were analyzed by R-banding.Results :M5a and M5b did not differ in immunophenotype ,but compared with non -M5CD34expression was decreased .There were 50cases with normal

【收稿日期】2013-03-01【修回日期】2013-03-18

【基金项目】沈阳市血液病及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编号:F10-218-1-00)【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研究室,辽宁

沈阳110022

【作者简介】贺敏慧(1986-),女,山西汾阳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血液病及肿瘤的分子诊断研究。E -mail :hmhycjy@163.com 【通讯作者】张继红(1968-),女,辽宁沈阳人,教授,主要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E -mail :zhangjh1@sj -hospital.org

·2552·贺敏慧,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各亚型(M5a 和M5b )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浅谈超声造影对36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浅谈超声造影对36例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8T11:12:53.1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毛丽媛黄雪兰卢晓萧[导读] 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毛丽媛黄雪兰(通讯作者)卢晓萧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黑龙江佳木斯 152000)【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36-02 【摘要】目的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36 例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如下:1.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减退时间均早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2.肝脏良恶性肿瘤造影后3个时相增强方式有所不同;3.肝脏恶性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良性肿瘤表现为慢进慢出。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揭示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 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肿瘤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肝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三位[1]。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新技术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不同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显示具有优越性,对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本研究通过分析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在其各期相的造影灌注特点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数据:对门诊自2012年 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就诊的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常规超声检查36例患者发现病灶43个,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共发现病灶58个,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1.2方法:超声造影剂混悬液经置于肘部浅静脉的三通套管针3~5秒内快速注射完毕,选取典型病灶同时启动超声仪内置计时器,实时不间断地观察重点区域病灶的灌注及回声强度变化,同时观察记录邻近区域病灶的灌注。在造影后根据录像资料注意记录病灶个数,灌注方式以及各病灶的灌注时相和消退时间,统计分析资料做出造影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应用SPSS 11.5 软件,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后选择相应的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共发现58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者28例:原发性肝癌19例,肝转移瘤9例;恶性占位性病变共发现病灶43个,其中原发性肝癌病发灶24个,转移性肝癌病发灶19个。肝脏良性病变者8例,肝脏血管瘤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2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发现病灶15个,其中肝脏血管瘤9个,肝硬化增生结节6个。 24个原发性肝癌病灶中,22个造影后在动脉期呈现整体均匀增强并迅速廓清,呈“快进快出”模式;另2个病灶伴有液化坏死造影后呈非均匀增强,恶性肿瘤显影时间为(15.7±2.8)s,廓清时间为(31.6 ± 6.0)s。15个肝转移癌病灶造影后均表现为非均匀增强,呈动脉期快进,门脉期廓清。肝血管瘤病灶9个均呈“慢进慢出”模式;良性肿瘤显影时间为(25.4 ±6.1)s,廓清时间为(68.2 ± 45.3)s。 3 讨论 肝脏良恶性肿瘤病灶均会出现早期动脉相快速增强。HCC 是多血管性肿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周围肝实质80% 由门静脉供血,两者出现的增强效应时相完全不同,呈现“快进”现象[2]。典型的肝脏恶性病灶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血流灌注量增大、血流速增快,超声造影动脉早期病灶回声明显增强; 动脉期快速增强后,由于缺乏门静脉供血及正常的静脉回流系统,微气泡迅速廓清,门脉期及延迟期肿块呈等增强、低增强或黑洞征,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型。本组研究的28例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有26例均表现为“快进快出”型;另外2例恶性病灶伴有液化,超声造影后表现为动脉期非均匀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回声略低于周围肝组织,初步诊断为肝恶性转移癌,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 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由血管构成的肿瘤,其特征为内部血流速度缓慢且血流丰富,因此典型的超声造影表现为造影早期周边的团状或环状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呈向心性增强。本组研究的良性肿瘤中8例肝血管瘤表现为动脉期仅周边呈环状开始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为向心性高增强;1例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呈高增强。而恶性肿瘤多在门脉期就迅速廓清,平均廓清时间明显早于肝血管瘤,且廓清后病灶回声低于肝实质回声。 综上所述,结合谐波造影技术,可实时显示造影剂进入组织、肿瘤内,直至消退的整个过程,准确的反映了血流灌注状态,揭示了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超声造影可明确病灶的数目、大小、位置、血流灌注情况并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530. [2]陈敏华.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学.北京出版社,2003: 74-114.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得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就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得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得胃酸刺激溃疡局部得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0.70,L0.25,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 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 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 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治疗43例病例分析 目的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诊正确率及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43例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中康复32例。结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进行诊断,手术选择适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加强护理,大多数患者均能恢复健康。 标签:妇科;恶性肿瘤;临床;治疗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疗效得到较大改善。部分妇科恶性肿瘤经规范诊断、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40%~90%。这与准确的诊断、规范的治疗密切相关。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对43例妇科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了介入技术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3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年龄31~67岁。卵巢癌20例:Ⅲ期12例,Ⅳ期4例,复发癌4例;子宫内膜癌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子宫颈癌16例:Ⅱb期8例,Ⅲa期1例,Ⅲb期7例。 1.2 介入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插入5.0~6.0 F的Cobra 导管,其先端置于腹主动脉下端进行造影,观察血管走行、病变部位及供血情况,然后将导管置入对侧髂内动脉至子宫动脉,双侧同法留置导管,再次造影,固定后送回病房灌注。 1.3 化疗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鳞癌取“BVMP”方案(BLM16 mg,VCR 2 mg,MMC 10 mg,CDDP 75~100 mg),腺癌取“VPC”方案(VCR 2 mg,CDDP 75~100 mg,CTX 400 mg),应用输液泵控制灌注。CDDP需灌注5~7 h,5-Fu需灌注12~14 h,其他药物可快速灌注,最后返回导管室,根据情况用碘油或明胶海绵栓塞,拔管术毕。对于鳞癌及腺癌于拔管后继续静脉化疗及输液4 d,鳞癌每日给BLM 8 mg,腺癌每日给CTX 300 mg。疗程间隔为3周。疗效判定标准按WHO实体癌治疗标准观察疗效[1]。 1.4 诊断依据以手术标本和诊刮组织的病理结果为依据,辅以B超、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 结果 本组病例在介入治疗后10 d复查,发现宫体变小、瘤体缩小、宫旁组织变软。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的子宫癌瘤大小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复查:PR 27例,SD 12例,PD 4例。均在介入治疗后2~3周实施手术切除。患者均完成既定手

肿瘤病例分析

肿瘤病例分析唐某,男,50岁,上腹部周期性疼痛15年。近半年疼痛加剧,疼痛无规律。经常呕吐。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差。半小时前排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突然昏迷,急诊入院。体检:消瘦,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8/5Kpa,心音快而弱。双腋下及左锁骨下淋巴结肿大,质硬。化验:WBC 5×109/L,N 0.70 ,L 0.25 ,M 0.04。入院后出血不止,血压急剧下降,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全身水肿,两下肢及背部为甚。胸腹腔内分别有500ML淡黄色澄清液体。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黏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黏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型腺体已穿过黏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大,肾小管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被布满针尖大小伊红色颗粒。 讨论题. 一、作出病理诊断,并按病变发展解释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 二、肝,肾发生什么病变,分析其原因。 三、患者死因是什么? 四、结合本病例,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病理诊断:

1、慢性胃溃疡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3、肝脂肪变 4、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5、胸腹腔积水及全身浮肿 6、失血性休克 诊断依据: 1、慢性胃溃疡: 病史:上腹部疼痛15年,常在饭后1~2小时疼痛发作(饱食后溃疡病胃液中的胃酸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胃癌伴左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转移: 病史:近二年余疼痛无规律,近半年腹痛加剧(癌变),经常呕吐(幽门狭窄)。两个月来,面部及手足浮肿,尿量减少,食欲极差(恶病质,低蛋白血症)。半小时前排黑色柏油样大便,并呕吐鲜血(出血),突然昏倒(失血性休克)。两腋下及左锁骨上淋巴结显着肿大,质硬。(癌细胞淋巴道转移)尸检:胃小弯幽门区有4cm×5cm×5cm肿块一个,质硬,表面出血坏死呈溃疡状。取肿块处胃粘膜作病理检查,镜下见局部正常胃粘膜破坏,异型细胞生长,细胞大,核大,染色深,可见不对称核分裂像,腺上皮增生,腺体大小不一,排列紊乱,异体已穿过粘膜肌层浸润达胃肌层及浆膜。 3、肝脂肪变: 尸检:肝大、黄色、质软、油腻,镜下见肝细胞内有大小不等之圆形空泡,核被挤向一侧,无异型性,苏丹Ⅲ染色呈桔红色(胃癌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

(完整版)病例分析

四、病例分析题 1.患者,女,20岁,妊娠33+4周。主诉两周以来自感心悸、气短,渐有加重。一周以来夜间出现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无法平卧。患者既往无心脏疾患,妊娠期内无并发症。 查体:心率115次/分,血压115/85mmHg,呼吸22次/分。 (1)该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异常表现? (2)针对患者目前状况,后期何时还需要加强监护? 答:(1)该患者出现的症状属于妊娠期循环系统的生理改变,即由于妊娠32周起孕妇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增加至最大程度,增加了心脏负担所致。(2)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她可能有发生心衰的危险,根据妊娠分娩期间孕产妇好发心衰的时间,后期在分娩时,尤其是第二产程,以及产褥期前三天内,也需要加强对孕产妇的监护,防止心衰出现。1.患者,女,25岁,已婚。主诉食欲减退2周,晨起恶心呕吐明显;乳房有轻度胀痛,自检时发现乳晕周围有褐色突起。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至今时隔57天,逾期27天。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须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答:(1)该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早孕。依据包括停经、早孕反应和乳腺蒙氏结节。(2)进一步诊断的检查包括妊娠试验测定β-hCG水平、超声查找妊娠囊、宫颈黏液涂片等。 1.患者,女,22岁,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28天。既往孕产情况:0-0-2-0。主诉停经62天,近一周自觉乏力、嗜睡、食欲减退,晨起自觉恶心,双侧乳房胀痛。(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请解释该患者的既往孕产情况;患者末次月经为2011年7月5日,请推测其预产期。 (3)产科门诊护士需要为该患者建立体检记录,尚需要搜集哪些健康状况信息?后续该患者尚需要进行几次检查? 答:(1)该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早孕。(2)0-0-2-0提示该患者既往无足月产、无早产、有两次流产,因此尚未有存活子女。其末次月经2011年9月5日,推测得到的预产期为2012年4月12日。(3)该患者的健康评估内容包括孕妇的年龄、职业、全身及慢性疾病等过去史、家族史和配偶健康状况。常规的产前检查程序为妊娠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如出现高危妊娠情况,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1.产妇,26岁,3天前阴道分娩一活女婴。生命体征平稳,自述腹部疼痛,影响睡眠。(1)产妇询问护士为什么产后腹部仍明显突起?何时能恢复? (2)产妇自分娩当日起未解便,自觉腹胀,请为其解释出现该症状的原因。 答:(1)正常分娩后产妇子宫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产后第一天产妇宫底平脐,之后每日下降1-2厘米,产后一周子宫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扪到宫底;产后10太难子宫降至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2)该产妇出现了产后便秘,主要原因包括产后产妇体力消耗大,体液流失多;食欲欠佳,胃肠蠕动减弱;卧床休息运动少、盆底肌肉松弛。

某院前10 位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某院前10 位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3-24T14:22:42.73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2期作者:李乐伊[导读] 了解某院住院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年龄、性别及变化趋势 李乐伊(宁波市宁波大学阳明学院 315211) 【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年龄、性别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统计数据,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方法收集某院肿瘤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及统计报表并按ICD—10 分类,对患者年龄、性别进行统计,计算构成比。结果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前10 位是: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泌尿道恶性肿瘤、白血病,结论应加强疾病防治,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治理好环境污染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乐观心态,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做好预防工作,是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关健。 【关健词】恶性肿瘤;构成;死因;统计分析恶性肿瘤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很多化学用品已成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污染,污染了大自然,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提高,对家庭、社会也造成较大经济负担。通过对肿瘤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及相关因素的探讨,从而让我们了解知道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为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经济负担,为加强疾病控制,也为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措施,适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现对某院前10 位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信息科《2009 年住院疾病统计年报表》,肿瘤分类按国际疾病ICD—10,数据真实可靠。 1.2 方法 对肿瘤患者的性别及病因顺位统计与析。 2 结果 2.1 恶性肿瘤1036 例占住院病人9.8%其中前10位恶性肿瘤1036 例,近年来,恶性肿瘤防治工作虽然不断加强,但有些恶性肿瘤的早期不容易诊断,加之病人主要来源于农村,病人辗转就诊,待出现临床症状,已属晚期,相当部分病人是来院才确诊[3],详见表1。通过表1 看出,恶性肿瘤患者以肺恶性肿瘤最多,其次直肠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这5 种癌占67.8%,男性恶性肿瘤前5 位依次是:肺癌、肝癌、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占78.2%女性恶性肿瘤前5 次依次是:乳腺癌,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直肠癌、肺癌、肝癌占76.6%,男女性别患者分别占前10 位恶性肿瘤的59.8%和40.2%。除乳腺和女性生殖官恶性肿瘤外,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中性别比例(男:女)1:0.67。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5]根据该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统计,位于前5 位是:肺瘤、直肠癌、肝癌、乳腺癌、胃癌。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肺癌。而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是在前10 位肿癌中死亡率最高的,其次是肝癌在前10位肿癌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强这方面的防治工作。应大力宣传少抽烟、酗酒,加强健康运动锻炼。还有男性恶性肿瘤多于女性。主要是由于男性工作、家庭、精神压力偏大,加之过度的应酬、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3]是导致男性肿瘤高于女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重点加强饮食和生活习惯、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2〕 3.2 前10 位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年龄分布结果显示,大多数分布在中、老年阶段,已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住院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的各个器官已衰退,免疫机制降低,疾病更容易进展,因此更要加强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合理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降低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5种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您知道几种

5 种少见肝脏恶性肿瘤,您知道几种?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根据:登封市中医院郭赞央老师日常读书笔记整理而成,图片来源网络,特此声明(一):胆管细胞囊腺瘤与癌BC 与BCCA 均少见,影像及病理不易区分,中年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体重减轻。肿瘤标志物CA199 及CEA 水平升高。大体病理呈大囊性肿块,内见分隔和结节,肿瘤可与胆管系统相同。细胞学形态与胰腺或卵巢瘤/ 癌相似。若无转移,两者不易区分。MR 病变多为分叶 状囊性肿块,信号取决于含蛋白成分及有无出血。分隔若为结节状则提示BCCA 。增强实性成分动脉期不均匀轻度强化。讨论:BC 与BCCA 均为肝脏少见肿瘤,其特点是多囊的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有强化。鉴别诊断:包括其他分叶状的囊状病变,如脓肿及包虫病。肝脓肿有感染表现,MR 病变见灶周水肿及强化环。包虫包虫抗体阳性,MR 可见子囊及脱离或萎陷的生发层。(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 是罕见的低度恶度血管来源肿瘤,来自间质血管,中年女性较多。典型的有多个实性结节构成,结节直径大小约为1-3cm ,

可达10cm 。常位于肝脏表浅部位,局部包膜皱缩,肝轮廓不规则。镜下肿瘤内有实性结节与黏液样基质,周边细胞较中央密集,中心为致密纤维组织及残留的汇管区结构。边缘的肿瘤细胞可侵犯邻居的门脉分支及肝窦,受累区肝细胞萎缩。免疫组化忸因子相关抗原、CD34、CD31阳性。MR 信号不均。T1 上低,中央更低,周边有低信号环,T2 为中高,有时可见靶征。增强肿瘤中等周边强化,多数病例可见一薄层不强化的低信号边缘,延迟可见中心强化。SPIO 注射后,因缺乏Kupffer 细胞,肿瘤在T1 及T2 均为高信号。讨论:本病罕见,其MR 特点是肿瘤中心与周边信号不同,呈靶征或不同信号的环状,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鉴别诊断:转移瘤、其他肝原发恶性肿瘤伴坏死。(三)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HA 罕见,占肝脏原发肿瘤的2% ,但他是肝脏最常见的肉瘤。组织学来自血管内皮细胞。预后不良,约60% 患者就诊时已经转移。男性45 岁左右多见。可以是小结节,也可以是大肿块。镜下为群聚的异常血管,内衬恶性血管内皮细胞,较大肿瘤可有内部出血及肿块破裂引起腹腔积血。讨论:MR 表现类似血管瘤,与血管瘤不同之处在于边缘不规则,信号不均匀,瘤内可见出血不能完全充填。鉴别诊断:肝血管瘤--- 形态规则、边界清楚,随访无变化。(四)肝淋巴瘤多为继发性,原发罕见,一般为 NHL 。定义为肝脏受累,不伴有淋巴结病变、脾大、胸及腹部CT 扫描所见正常,肝活检确诊至少6 个月内骨髓及周围血象表

第二节 恶性肿瘤 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职业性恶性肿瘤不包括()。 A. 电离辐射所致的白血病 B. 笨所致的白血病 C. 砷所致的肺癌 D. 石棉所致的间皮瘤 E. 石棉所致的肺癌 【答案】A 【解析】P67;职业危害:有些职业性接触的化学物具有致癌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危害及由此所致恶性肿瘤呈逐渐严重趋势。我国卫生部已将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苯所致白血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等明确为职业性恶性肿瘤。电离辐射所致白血病归类于其他环境因素。 2. 对恶性肿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器官的组织 B. 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也都不可能治愈 C. 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白血病 D. 特征是体内某些细胞丧失了正常调控,出现无节制的生长和异常分化。 【答案】B 【解析】P66;恶性肿瘤,也称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某些细胞丧失了正常调控,出现无节制的生长和异常分化,并发生局部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恶性肿瘤从组织学上分为上皮性的癌、非上皮性的肉瘤及白血病。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器官的任何组织,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多数有可能治愈。 3.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5位是()。 A. 胃痛、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 B. 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 C. 鼻咽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肺癌 D. 肝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 【答案】B 【解析】P66;根据国家恶性肿瘤中心2015年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前10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病、脑肿瘤,胰腺癌、甲状腺癌。 4. 我国引起癌症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A. 不合理膳食 B. 吸烟 C. 病原体感染 D. 职业危害 【答案】B 【解析】P67;癌症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大体可分为先天性因素及后天环境因素。少数癌症的发生主要和先天性因素有关,但大多数癌症,主要和后天环境及个人生活方式因素有关。我国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HBV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 5. 60岁以下男性中,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是()。 A. 肺癌 B. 肝癌 C. 胃癌

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提高其诊断价值,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106例肝脏占位病变的患者中,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I或病理证实。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共106例,超声有共同和不同之处,临床意义不同。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地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肝脏肿瘤;CDFI 肝癌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的超声诊断中二维超声是基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肝脏实质和病灶的血流进行检测及分析,从而提高了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尤其是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二者结合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来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9~80岁。平均(57.32±7.54)岁。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I或病理证实。 1.2 方法仪器采用Aloka 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 5 MHz。先用二维声像图行肝脏大小、形态多切面扫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形态、数目与血管关系,回声,有无声晕,测量肿瘤大小,再用超声多普勒观察肿瘤血流信号,测量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2 结果 45例肝血管瘤中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中发现,少数有肝部不适。超声表现:①高回声型:最常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可见散在点状低回声或少许纤维条光带;②低回声型:肿瘤回声明显低于肝实质,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内部有不规则小等号,后方回声增强;③混合型:多见于大血管型,为典型的蜂窝状网络结构,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彩色多普勒表现:尽管肝血管瘤内血流丰富,但由于瘤体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不易测到血流信号,故血流信号检出率极低。40例原发性肝癌,29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例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3例为酒精性肝硬化,4例无诱因。原发性肝癌超声影像表现中,直径<3 mm的小肝癌,多单发,边界较清晰,结节周围见低回声声晕,内部回声不均匀;肝癌体积较大时,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

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 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种类构成特点,为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提取某医院病案数据库中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资料,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某医院2003-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病例数为4 340例, 病例数逐年增加,其中2003年最低为213例,2010年最高为862例。前10位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数的77.63%,分别是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大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肿瘤、鼻咽恶性肿瘤;肿瘤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差异,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19:1。结论某医院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前10位恶性肿瘤中以消化道肿瘤为多。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对2003-2010年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病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发病特点及相关规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于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2003-2010年病案数据库,包括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报表。所有数据真实可靠。 1.2 方法按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选择主要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病例。恶性肿瘤编码范围为C00-C97【2】。数据运用Excel 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3-2010年全部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为4 340例,占同期全部住院病例的1.82%,增长率为304.69%。其中最多的是2010年病例为862例,占19.82%;其次是2009年的病例为732例,占16.87%;最少的是2003年为213例,占4.91%。其就诊人数基本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见表1。 2.2 病种分布 4 340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中,前10位恶性肿瘤的总人数为3 369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7.63%。依次为: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大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甲状腺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肿瘤、鼻咽恶性肿瘤。除男、女特有肿瘤外,患者性别比前3位依次为肝胆、食管、鼻咽恶性肿瘤,只有甲状腺恶性肿瘤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见表2。 2.3 年龄分布恶性肿瘤患者以≥60岁组构成比最大,占40.05%,15~44岁组占31.80%,45~59岁组占27.60%,构成比最少的年龄组是≤14岁,占0.55%(表3)。不同年龄组患者肿瘤构成及分布见表4。在前10位恶性肿瘤中,≤14岁组(25例,0.74%)主要为白血病,15~44岁组(1 058例,31.40%)主要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白血病,45~59岁组(985例,29.24%)主要为支气管肺、肝胆、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60岁组(1 301例,38.62%)主要为支气管肺、大肠、肝胆恶性肿瘤。 2.4 性别分布 2003-2010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共4 340人,其中女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因肝癌缺少特异性症状,故多数病人明确诊断时已是肿瘤的中、晚期而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时机。介入治疗的应用,成为除手术外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明显延长[3]。本文总结了我科56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就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09年8月56例肝癌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9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岁)。原发性肝癌40例,继发性肝癌16例;行单次TACE治疗45例,2次者9例,3次者2例。 2 护理方法 2.1 发热 本组56例病人中并发发热39例,主要为栓塞部位肿瘤细胞的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引起。介入术后回病房的患者要连续三天监测四次温,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用明胶海绵栓塞者发热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3天内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体温超过39℃则按常规发热护理即可[4]。 2.2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穿刺部位出血的患者有1例,介入术后要建立24小时特护记录,除了记穿刺点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12小时外,更重要的是注意观察病人局部情况,每15~30min 观察1次足背动脉搏动,比较术前是否减弱或消失,皮色及皮温是否有变化,穿刺点有无疼痛及肿胀感。嘱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不要过频翻身,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位、并制动8~12小时。对于出现较大的血肿,可在血肿内注射透明质酸酶1500~3000iu,以减轻疼痛,促进血肿吸收。 2.3 栓塞治疗综合症是介入治疗较多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 胃肠道不适的患者有2例,由于化疗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术后病人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除积极给予止吐药控制呕吐外,应鼓励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宜少食多餐。对呕吐频繁者暂禁食,并给予补液以防止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2.3.2 腹痛和食欲下降 腹痛和食欲下降的患者有8例,病人术后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1~7天常有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的症状。可遵医嘱给予吗啡、胃复安等。指导病人术后4~6小时进易消化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每次100~200ml,24小时后给易消化、多种维生素、低脂肪清淡饮食。 2.4 骨髓控制 骨髓抑制的患者有2例,多数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并发感染。当白细胞(1×109/L时应予保护性隔离,病室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通风30分钟,减少探陪人员,一切治疗护理严格按程序进行,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遵医嘱给予白细胞生成素或惠尔血皮下注射,效果佳。若血小板减少者,注射后应压紧穿刺处皮肤,时间宜稍长些。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5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有1例,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毒副作用所致,可出现少尿,无尿等临床表现。为防止肾功能损伤,护理时应将尿量及颜色作为观察的重要指标。记录24小时尿量一次。如输液后24小时内尿量少,应遵医嘱肌注或静注速尿。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及时补充液体,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成造影剂排泄,保持肾功能。 2.6 留置导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