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CT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58例经CT确诊或者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主要分布、CT表现特点等资料总结报道。结果:126例患者中共出现179个转移淋巴结,直径在13~37mm之间,平均直径为(26.17±7.01)mm,主要呈圆形或者浅分叶,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有明显的强化或者出现融合、坏死;淋巴结的转移分布大体情况如下:膈上食管旁淋巴结组(8区)共有7个(3.91%),右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R区)共有46个(25.70%),隆突下淋巴结组(7区)共有55个(30.73%),左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L区)共有42个(23.46%),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组(4L 区)共有15个(8.37%),右下段气管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中期有治愈可能、晚期难度较大,其死亡率较高,预后差。食管癌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而淋巴结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部位,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其淋巴引流区域主要涉及颈部、胸部和腹部[2]。虽然食管癌淋巴转移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却有一定的转移规律[3]。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诊食管癌术后有淋巴转移现象的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现将其具体的CT资料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诊的食管癌术后有淋巴转移现象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占患者总数的56.35%,女性患者为55例,占总患者数的43.65%;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3±10.02)岁;手术前肿瘤处于食管胸中段61例,下段13例,上段37例,腺癌10例,鳞癌5例;所有患者均经颈部、胸部及腹部的CT扫描。

1.2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淋巴结直径不小于15mm,或者与手术前相比有新的直径不小于10mm的淋巴结。

1.3淋巴结转移时间手术后至第一次出现临床症状、病理或CT证实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并排除其它恶性肿瘤者。

1.4淋巴结的分区标准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抗癌协会(AJCC)1997年淋巴结分组标准。

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GE hispeed dual 双排螺旋CT扫描机行CT扫描检查,并且行CT检查前的10min肌注15ml左右山莨菪碱,以抑制肠蠕动,肠腔扩张良好;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CT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58例经CT确诊或者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主要分布、CT表现特点等资料总结报道。结果:126例患者中共出现179个转移淋巴结,直径在13~37mm之间,平均直径为(26.17±7.01)mm,主要呈圆形或者浅分叶,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有明显的强化或者出现融合、坏死;淋巴结的转移分布大体情况如下:膈上食管旁淋巴结组(8区)共有7个(3.91%),右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R区)共有46个(25.70%),隆突下淋巴结组(7区)共有55个(30.73%),左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L区)共有42个(23.46%),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组(4L 区)共有15个(8.37%),右下段气管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早中期有治愈可能、晚期难度较大,其死亡率较高,预后差。食管癌的复发和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1],而淋巴结是食管癌转移的主要部位,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其淋巴引流区域主要涉及颈部、胸部和腹部[2]。虽然食管癌淋巴转移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却有一定的转移规律[3]。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诊食管癌术后有淋巴转移现象的患者126例,所有患者均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现将其具体的CT资料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以期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诊的食管癌术后有淋巴转移现象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占患者总数的56.35%,女性患者为55例,占总患者数的43.65%;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3±10.02)岁;手术前肿瘤处于食管胸中段61例,下段13例,上段37例,腺癌10例,鳞癌5例;所有患者均经颈部、胸部及腹部的CT扫描。 1.2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淋巴结直径不小于15mm,或者与手术前相比有新的直径不小于10mm的淋巴结。 1.3淋巴结转移时间手术后至第一次出现临床症状、病理或CT证实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并排除其它恶性肿瘤者。 1.4淋巴结的分区标准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抗癌协会(AJCC)1997年淋巴结分组标准。 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GE hispeed dual 双排螺旋CT扫描机行CT扫描检查,并且行CT检查前的10min肌注15ml左右山莨菪碱,以抑制肠蠕动,肠腔扩张良好;

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探讨

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后放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6-02-29T12:35:18.473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曹霞杨雯娟罗凌嶸吴雯琼赵琪刘珈[导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410000胸中段食管癌在胸段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大,淋巴结转移早而广泛.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不同清扫术式及术后放疗选择仍存在不少争议,曹霞杨雯娟罗凌嶸吴雯琼赵琪刘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410000【摘要】目的根据胸中段食道癌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术后放疗适应症与放疗范围.方法收集本院胸中段食道癌根治手术病例204例做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找寻传统二野与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清扫术式的淋巴转移特点,为术后放疗靶区勾画提供依据.结果传统 二野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32.1%(27/84),淋巴结清扫个数均值10.4(874/84),现代二野三野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56.7%(68/120),淋巴结清扫个数均值16.93(2031/120),分别P=0.01,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深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浸润深度达肌层以上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对危险度大近4倍.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双向与跳跃转移分别占25%(17/68),29.4%(20/68).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颈部、上纵隔、中下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7.8%(10/36)、29.17%(35/120)、28.33%(34/120)、21.6%(26/120).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广泛,适宜采用现代二野或三野淋巴清扫术,对T2以上及有淋巴结转移的II、III期患者,术后放疗靶区建议包括瘤床、吻合口、双锁骨上区及上中纵隔淋巴结区域. 【关键词】食管癌; 胸中段; 淋巴清扫术; 淋巴结转移; 术后放疗【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92-02胸中段食管癌在胸段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大,淋巴结转移早而广泛.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不同清扫术式及术后放疗选择仍存在不少争议,但目前单独研究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探讨术后放疗适应症与放疗范围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予以相关探讨为胸中段食道癌术后放射治疗靶区设计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表120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单因素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临床资料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胸中段可手术食管鳞癌I-III期病例204例,(AJCC/UICC2009年食管癌分期标准);男190例,女14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57岁.病理鳞癌高中分化179例,低分化29例.传统二野清扫84例,现代二野清扫84例,三野清扫36例.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及其他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淋巴结清除情况全组共清除淋巴结2905个,平均每例清扫14.24个,阳性个数271个,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7.6%(96/204),淋巴结转移度9.33%(271/2905).2.2胸中段食管癌手术病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2.2.1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结果χ2检验显示肿瘤长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与病程长短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单因素结果见表1.2.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将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病变长度、浸润深度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浸润深度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浸润深度达肌层以上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对危险度大近4倍. 表220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不同清扫术式淋巴结转移规律2.3.1淋巴结转移方向现代二野及三野淋巴结清扫的120例中68例有淋巴结转移,以转移方向统计,其中局部转移、上行转移(其中7例有局部转移)、下行转移(其中8例同时有局部转移)、双向转移、跳跃转移分别占36.8%(25/68)、61.8%(42/68)、13.2%(9/68)、25%(17/68)、29.4%(20/68).2.3.2将传统二野清扫术组与现代二野三野清扫术组临床基线特征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方面均无差异,P>0.052.3.2不同清扫术式淋巴结清扫个数与转移率传统二野清扫术与现代二野三野清扫术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874枚,均值10.4:2031枚,均值16.93,独立样本T 检验t值7.100,P<0.0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32.1%(27/84),56.7%(68/120),χ2=11.943,P=0.012.3.312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现代二野及三野清扫术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及浸润深度的比较见表3.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19T14:17:13.953Z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4月第7期作者:许建华黄涛刘伟良[导读]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特别河南省北部地区,发病率尤其较高。 许建华黄涛刘伟良 【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探讨引起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汉中市3201医院胸外科2008年7月-2015年7月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及病理资料234例,对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病变长度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分析。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患者121例,阳性率为 51.7%。年龄、性别和发病部位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单因素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病变长度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提示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病理分级和浸润深度是影响食管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术后应根据病变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来及时行进一步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Xu Jianhua Huang Tao Liu Weilia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234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treated by surgica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Hanzhong3201 Hospital of Shanxi from July 2008 to July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factors such as age, gender, location, pathological grade, depth of invasion, and Logistic analysis of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121cases of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fou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51.7%. The age, gender and location of the disease had no obvious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The pathological grade, depth of invasion, length of the le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ogis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athological grade and depth of invasion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esophag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affected by the pathological grade and depth of invasion,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should be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grade and depth of invasion. 【Keywords】 Esophageal carcinoma; Lymph node metastasis; Risk factors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特别河南省北部地区,发病率尤其较高。其治疗仍是以手术为首选;由于食管粘膜下有广泛的淋巴管,可与纵隔,锁骨上及腹腔淋巴管相交通,因此是很容易造成淋巴结的转移,而淋巴结的转移已经被认为是食管癌术后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1],所以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较低,大多与术后淋巴结的转移和复发相关,所以寻找易造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及术后采取合适的综合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2008年7月-2015年7月312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对其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陕西汉中市3201医院胸外科2008年7月-2015年7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34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72例(男女比例2.25:1);年龄44-82岁,中位年龄为62.31岁;平均年龄61.52±8.24岁。据2009年新版UICC食管癌分期[2]及分段标准,将发病部位分为胸上段、中段和下段,胸上段癌20例,胸中段癌141例,胸下段癌73例;病变长度以术后测量病变侵犯食管纵轴的长度为准分为≤5cm和>5cm,平均为4.1cm;浸润深度为:T1、T2、T3(未及外膜)和T4(侵及外膜);肿瘤分化类别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其中高分化及中分化归为分化良好组,低分化归为分化不良组。所有病例术前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转移,术前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等针对肿瘤的治疗。 2.淋巴结清扫范围 其中156例患者接受左胸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25例接受左胸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3例接受右胸三切口食管胃部分起床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清扫范围包括上纵膈、气管及支气管旁、隆突下、食管旁、贲门周围,胃大小弯处,胃左动脉旁、脾动脉旁、脾门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每个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大于12个,所清扫淋巴结送病理检查。 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所选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结果 234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共检出有121例淋巴结转移,共清扫淋巴结4012枚,平均17.1枚(12-34枚),淋巴结转移率为51.7%。将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关的因素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病变长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病变长度与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将有明显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为危险因素。

肿瘤学试题库食管癌

食管癌 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的手术禁忌证?A(6. 2.1) A.严重吞咽困难 B.声音嘶哑 C.气管食管瘘 D.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E.严重恶病质者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D(5.2.2) A.病变长度 B.病变范围 C.有无转移 D.消瘦和贫血程度 E.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3.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食管内异物感 B.食物停滞感 C.进行性吞咽困难 D.进食时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E.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 4.下列哪项不是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C(3.2.1) A.声音嘶哑 B.进食时呛咳 C.胸骨后烧灼感 D.持续性胸背痛 E.进行性吞咽困难 5.下列哪项不是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E(4.2.1) A.局限性粘膜皱襞增粗和断裂 B.局限性管壁僵硬 C.局限小的充盈缺损 D.小龛影 E.管腔狭窄和梗阻 6.下列哪项不是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重建的常用手术方法?C(6.3.3) A.结肠代食管术 B.空肠代食管术 C.食管胃转流吻合术 D.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 E.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 7.食管癌多发生在 C(2.2.1) A.食管上段 B.食管下段 C.食管中段 D.食管肌肉 E.食管软骨

8.食管癌主要发生于:A(2.3.1) A.食管粘膜上皮细胞 B.食管旁淋巴组织 C.食管粘膜下腺体 D.食管粘膜下结缔组织 E.食管肌层 9.食管癌病人出现持续性胸背痛多表示:B(3.2.1) A.癌肿部位有炎症 B.癌肿已侵犯食管外组织 C.有远处血行转移 D.有食管气管瘘 E.癌肿较大 10.进行性吞咽困难患者,突然出现吞咽困难改善或消失,上述情况多提示:B(3.2.1) A.水肿及炎症消退 B.部分癌肿组织脱落 C.食管痉挛缓解 D.食管癌穿孔 E.癌肿组织细胞坏死 A2型题 11.男,30岁,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及间歇吞咽困难约1年。食管吞钡X线片示食 管下段半月状压迹,粘膜尚完整,并可见“瀑布征”。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5.1.1) A.食管平滑肌瘤 B.贲门失弛缓症 C.食管癌 D.食管裂孔疝 E.食管腐蚀性灼伤后狭窄 12.男,62岁,进食后吞咽梗噎感2个月,人渐消瘦,临床高度怀疑食管癌。确 诊的方法是: E (5.1.1) A.CT B.食管吞钡X线检查 C.食管脱落细胞检查 D.锁骨上淋巴结活检 E.食管镜检查及组织活检 13.男,63岁,渐进性吞咽困难3个月,近1周来出现声音嘶哑。下列哪项检查 对病人最适合?D(5.2.1) A.胸部X线片+心电图+胸部CT B.腹部B超+痰细胞学检查+间接喉镜 C.食管镜+胸部MRI+支纤镜 D.食道吞钡+食管镜+间接喉镜 E.癌胚抗原+同位素32磷扫描+胃液分析 14.男,56岁,已确诊为食管癌,食管吞钡X线片示中段食管7cm长之充盈缺损, 病人尚可进半流质饮食,白细胞总数为9×109/L。其治疗选择是: E (6.2.2) A.手术治疗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 任光国;邓建华;肖波;方强 【期刊名称】《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1(027)004 【摘要】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fou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thoracic esophageal resection with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7 to February 2010.All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Results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34 of 124 cases,with the metastatic rate of 27.41% (34/124).The left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16.13% and the right was 8.06%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9 patients with the upper segment esophageal cancer,20 with middle third esophageal cancer and 5 with lower segment esophageal cancer,6 patients with T2 disease had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lymph node metastasis,while 27 with,T3 disease.Also there were 4,13,17 cases with metastasis in well-differentiated,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poorly differentiated respectively.Poorly differentiated esophageal carcinoma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recurrent laryng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well-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 Ⅲ区(Level 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 Ⅳ区(Level 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1.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在声门上型极高,声门型和声门下型转移不多,II、III、IV区多见 2.喉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下咽癌是颈淋巴结转移率极高的肿瘤,转移多发生在II、III、IV区3.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是颈淋巴结转移率极高的肿瘤,有报道近90%,常有双侧转移发生 4鼻腔、鼻窦—颈淋巴结转移 鼻腔、鼻窦癌早期转移不多,晚期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与病理类型有关,如恶黑近20%,常在I区 5甲状腺—颈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是一种淋巴转移率很高的恶性肿瘤,IV区和气管周围好发6涏腺—颈淋巴结转移 7其他—颈淋巴结转移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癌症淋巴结转移特点

癌症淋巴结转移特点 1、食管癌淋巴转移 比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中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也可转移至颈部、责门周围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下段食管癌常可转移至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等淋巴结,偶可至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淋巴转移部位依次为纵隔、腹部、气管及气管旁、肺门及支气管旁。 2、结肠癌淋巴转移 直肠齿状线以上的淋巴引流分上、中、下三组方向。向上沿直肠后淋巴结或骶前淋巴结经髂总血管旁淋巴结或系膜根部淋巴结达腹主动脉淋巴结。中组,向两侧延盆膈肌内侧,经侧韧带内淋巴结扩散至髂内淋巴结而后上行。下组穿过盆膈肌经坐骨直肠窝内淋巴结向上达骼内淋巴结,向下穿越括约肌、肛门皮肤至腹股沟淋巴结。一般距肛缘8公分以上的直肠淋巴引流大部向上、中方向行走,但淋巴管被癌细胞梗塞时也可向下引流。距肛缘8公分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则大部分向下,故该段直肠的癌肿的切除应连同肛门及其周围脂肪一并清除。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机会较结肠癌多,且越向下端机率越高。 3、肺癌淋巴转移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4、肝癌淋巴道转移 肝门、肝周、胰腺周围以及腹膜后淋巴结常被累及,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亦可见。

5、鼻咽癌颈部淋巴结 约占全身淋巴结的1/3。鼻咽腔的淋巴管又非常丰富,故颈淋巴结转移为鼻咽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和部位,而且转移出现早、发生率高。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较高,其远处转移部位可以是单处也可以是多处。常见远处的转移的部位为骨、肺、肝。而骨转移中又以脊柱、骨盆、四肢为多见,亦可发生胸腔、腹腔、纵隔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转移,远处转移是血行转移的结果,头颈部血液循环丰富,凡有颈淋巴结转移者,瘤细胞侵入大静脉的机会就多,很容易发生血行转移,这也可能是鼻咽癌发展快、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Ⅲ区(Level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该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Ⅶ区:上纵隔淋巴结。咽喉癌、食管癌及甲状腺癌可以转移至此,故

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54342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Ⅲ区(Level 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 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该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