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计量分析

,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在校大学生总数为应变量,以其它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在校大学生总数进行数量化分析,观察各因素是如何分别影响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目录

1提出问题 (3)

2模型设定 (5)

3数据的搜集 (5)

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6)

5结论 (15)

~

1.提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教育指标都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受教育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文盲比例直线下降。随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数的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众多毕业生们在各行各业上表现都十分出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趋势上看,大学生人数将会持续上升。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31省份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近亿。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人数翻了一倍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教育部曾指出,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2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跨越。近年来,很多学者在对教育、经济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数和普通高等学校数、总人口数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本文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引用计量的方法,将二者综合起来对在校大学生数量变动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同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均GDP的增长,对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存在着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将人均GDP引入该项目的实证研究分析。

2.模型设定

u

X X X Y i ++++=0332211ββββ

其中,Y —在校大学生总数(应变量) X1——我国总人口(解释变量) X2 ——普通高等学校总数(解释变量) X3 ——我国人均GDP (解释变量)

|

3.数据的搜集

年份 学生总数Y (万)

总人口x1(万)

学校总数x2(所)

人均GDPx3(元)

1985

<

105851

1016

1986

107507 1054 !

1987

109300

1063

1988

111026

·

1075

1989

112704 1075 1990

114333

1075

1991 115823 1075

~

19921171711053

1993/

1065

118517

19941198501080

1211211054

%

1995

1996122389/

1032

19971236261020

1998- 1247611022

19991257861071&

20001267431041

2001(

1225

127627

20021284531396

1292271552

·

2003

2004129988`

1731

20051307561792

2006& 1314481867

20071321291908(

20081328022263

2305

2009?

133474

20101340912358

1347352409

>

2011

2012135404、

2442

20131360722491

2014! 1367822529

(资料来源: 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4.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建立工作文件夹,并输入上图数据

(2):

(3)分别做散点图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其中:用Y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用X1表示我国总人口,用X2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用X3表示我国人均GDP,共三组),如下:

从散点图的走势可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总人口呈正相关关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呈正相关关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人均GDP 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散点图显示的结果(Y 与X1、X2、X3呈现线性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u

X X X Y i ++++=0332211ββββ

其中:Y i 表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X1表示我国总人口,X2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总数,X3表示我国人均GDP ,μ为扰动项。 (4)求回归方程

在EViews 命令框中直接键入“LS Y C X1 X2 X3”,然后回车,可出现下图计算结果:

#

参数估计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Y=+1X +2X 3X t=

2R = R = F= n=30 DW=

(5)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与我国总人口成正相关,与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成正相关,与我国人均GDP 成负相关,当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我国人均GDP 不变时,我国总人口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单位,符合经济检验;当我国总人口、我国人均GDP 不变时,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单位,符合经济检验;当我国总人口、普通高等学校总数不变时,我国人均GDP 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减少单位,这与理论分析和经济检验不一致。 (2)经济计量检验

① 总体显著性检验(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由回归结果可知,可决系数R 2=,

R =与1十分接近,说明模型在整体上对数据的拟合优度很好。

②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F检验

针对H0:β1=β2=β3=0,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3和26的临界值(3,26)=。由于F=>,应拒绝原假设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

我国总人口(X

1),普通高等学校总数(X

2

)和我国人均GDP(X

3

)总体对(Y)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有显著影响。

t检验

分别针对H0:βj=0(j=1,2,3),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时,查t分布表得自由

度26的临界值(26)=。对应统计量为,,,| t

1 |,| t

2

| >(26)=,通过显著

性检验,| t

3

| <(26)=,所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3)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1,F= >(3,26)=,所以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

数与上述变量总体上线性显著相关。但由于X

3

的经济检验不符合以及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所以认为解释变量间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第一步:检验简单相关系数。X1 X2 X3 之间的相关性:由Eviews可得:

表中数据皆接近于1,可见,我国总人口,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我国人均GDP三个解释变量间高度相关,也就是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第二步:为检验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作如下简单回归:

(1)分别作Y与X1,X2,X3的回归:

①输入命令“ls y c x1”,得:

得到回归方程为:

Y=+

X

1

2

R=

②输入命令“ls y c x2”,得:

Y=+

X

2

2

R=

③输入命令“ls y c x3”,得:

Y=+3X

2R =

以上三个方程根据经济理论和统计检验,普通高等学校总数(X 2)是最重要的解释变量(t 检验值=也最大),从而得出最优简单回归方程)(Y 2X f =。

(2)逐步回归法

将其余变量逐个引入)(Y 2X f =,并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

'

结果分析:

①在最优简单回归方程)(Y 2X f =中引入变量X 1,使R 2由提高到,R 2值改进较大,

β1,β2都是正号是合理的,进行t 检验,β1,β2都显著,从经济上来看是合理的。因此,可以认为X 1是“有利变量”,应给予保留。

②引入变量X 3,R 2由提高到,R 2值略有提高,对其他两个解释变量没有多大影响,且β3是负号是不合常理的,进行t 检验,β3不显著,因此认为X 3是“多余变量”,应从模型中删除。

得到如下结论:

回归模型以)1,(Y 2X X f 为最优模型。

最优模型为:

Y=+2X +1X t=

2R = F= DW=

由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模型可知,当学校总数不变时,我国总人口每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万人;当我国总人口不变时,学校总数每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万人。 (3)异方差检验与修正 ①White 检验结果如下:

假设分别针对H 0:0...1032====ααα,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为时,查2χ分布表得

自由度9的临界值)(505.02χ=。根据white 检验可知=2nR <)(505.02χ=,所已接受

原假设,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第三步:自相关的检验与修正 1)相关性检验

由参数估计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Y=+2X +1X t=

2R = F= DW=

①图示法

我们观察图表,残差的序列图是带有循环性的,e i 是在连续几个正值后再连续,几个负值,认为它们之间存在自相关。 ②DW 检验

由开始的估计的DW=,在给定显著水平0.05α=,查DW 表因为T==2得下限临界值L d =,上限临界值d u =。因为统计量0<=DW

命令:LS Y C X1 X2 AR(1),可得如下结果:

R 2=说明拟合优度很高,在显著水平0.05α=,T =30,解释变量的个数k=2下,得下临界值为L d =,上临界值,因为L d =

由迭代结果可知:

β1= β2=

由此我们得到最终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模型为: Y=-30264+1X +2X ()()() R 2= F= DW=

由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变动模型可知,当学校总数不变时,我国总人口

每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万人;当我国总人口不变时,学校总

数每增加1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万人。

5.结论

由上述我们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不断增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1)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不断增加,是促成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

(2)我国总人口的不断增加也是造成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不断增加的动力;

(3)虽然人均GDP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在校大学生总数的不断增加,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一因素的影响力还是有所欠缺的;

总而言之,在上面的一系列分析中,虽然普通高等学校总数,我国总人口和人均GDP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一定得相关性的,但并不能排除他们各自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增加的影响,当然影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总数还有其他因素,但在研究它增长时还是主要要着力于这三方面。

成绩分析报告word范本精选

****学校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成绩分析报告 在学校教研室的安排下,我校于2017年10月27日组织了一至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考试的结果能更全面的检验前一段时间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为下一段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下面就我校本次考试结果及今后教学工作做一个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基本上没有做复习准备,但是学校组织考试时体现了严肃性和重要性,监考严格,阅卷严肃认真,成绩真实。 二.各班考试成绩情况: 语文

数学 三、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从任课老师的交流来看,教师们对试卷的评价较好,试题做到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知识面广泛,比较适宜我校学生完成,总的来说能够起到阶段检测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知识的回生现象严重。 2、学生分析能力差,审题不认真,答题不细心。 3、学生课外知识面窄,阅读题回答不完整。 4、学生对国语应运能力不足。 5、学生掌握知识不到位。 五、改进的措施 1、加强学生的计算教学。 2、在辅导差生上多下功夫。

3、复习时抓住知识点,认认真真补漏。 4、抓紧阅读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5、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 6、加强学生国语阅读能力和国语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审题能力。 六、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1、做好常规教学工作。要求各位教师深入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改作业,积极听课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形成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月考后,各班要进行奖励,既要奖励考试考得好的,也要奖励分数不高但进步很大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减轻学生压力,杜绝厌学情绪;适当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找到一些健康有益的快乐。力争每个班形成良好的班风,全校形成良好的学风。 3、强优补差辅导工作。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尤其是名次靠前的学生,培养优等生,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步。找较差学生谈话,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鼓劲加油,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辅导,还可以优生帮差生等方式,巩固差生的基础。力求提高和突破。 4、加强学生的国语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校使用国语交流,加强学生在校园的国语使用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 2017年****月****日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略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必须实现学生工作目标和内容、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评价等方面的转变,并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关爱学生,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1世纪,高等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已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早在20世纪oo年代初,党中央就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所以,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高校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必然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素质教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就必实现以下转变。一是在学生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上,由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习生活管转变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学生的面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互相配合,互渗透,相互融合,避免各行其事,避免矛冲突。二是学生工作模式上由集中型向集结合型转变。长期以来,学生工作大多是集中的组织、集中的教育、集中的活动和统一的要求,属于集中型,考虑个别差异少。这种工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模式,做到用集中的办法解决共同担心的问题,用分散的办法解决个性问题实施“因材施教”,集散有机结合。三是学生工作评价上由一维指标向多维指标转变,学校各项工作包括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评价,不能单凭某一方面,而要综合各方面的工作,当然其中主要看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象是生,因此,教育和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生”做文章,要搞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除实现以上转变外,我认为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在教育管理中还应做到: 第一、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通过十多年学校教育和培养,无论是文化科学还是思想修养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应该不断改进,既不能进行生硬的说教,更不能实行所谓封闭式管理。 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自治能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能力,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认清形势,管好自己的事。二是要放手发挥班干部和党团干部及社团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去组织学习和开展活动,管理日常工作。如我们的学生社团一爱心社成立7年来,历届社长都是中共党员。它一些班团干部骨干力量和在校内外开展各种家电维修、科技创新及策划“爱心时空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同学们 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同学们开拓创新的欲望,达到了促进学风建设的目的。当然,我们相信学生,并不是撒手不管,由于学校周边社会和治安环境还比较复杂,各种不良风气和思潮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宏观监管力度,多为学生出主意,当参谋,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第二,尊重学生,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学生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人类社会跨人新世纪后,我国又即将加人从qD,网络媒体猛烈冲击着校园。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必须随之发生改变,而这些方法不会来自书本,不会来自某个权威人士的论断,只能来自学生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听取学生对于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不同意见的建议,认真分析逐步适应变化发展的形势,探索学生教 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如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建议,快速、准确的把这些信息反馈到系领导。以便他们决策时能适当采纳学生的有益建议,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情况,使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转换观念,探索新的工作机制,进行全面创新,提出新思路、新对策。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很多高校面临扩招、多校区办学、学分制以及学生质量有所下降等变化,这使得我国高校一方面面临的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成分的多元化和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同时,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拟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剖析,进而不断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迎接挑战。 1.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 1.1 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 目前,各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大致可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类型。专职包括学校(院)党委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学工部(处)、团委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院(系)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团总支书记和专职学生辅导员等;

兼职包括从教师中选拔配备的学生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和从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中选拔配备的班主任助理等。 相对于教师队伍而言,由于辅导员发展空间小,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生活待遇、提高学历、继续深造等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大部分学校辅导员队伍不但待遇偏低,而且还存在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现象,高校对辅导员的安排存在短期思想,这也注定了一些辅导员工作上的短期性,年轻老师一当上辅导员,就要考虑自己的出路。比如,由于缺乏独立的、符合辅导员岗位实际的职称评审体系,辅导员最终仍然不得不转到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学岗位或想方设法“挤进”机关部门,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另外,很多高校实行了班级班主任制,高校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兼职,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等原因,因而兼而不职的现象并不鲜见。兼而不职除了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不重视、拖拉之外,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漠视,认为是辅导员老师的事情。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杂,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势必影响班主任的其他工作,导致班主任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队伍的稳定。其次,老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新教师想当却往往经验不足做不好,造成队伍青黄不接,影响了工作效果。 学生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已成为学生工作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这种不稳定一方面妨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也加剧了人们对该行业的不重视程度程度。

初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初三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 告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三902、903班级模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一) 时间:一模考试之后三月底 一、成绩概况: 自我 评价与问题: 与全县均分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努力。一部分同学平时测验成绩尚可,关键时候临场应变能里和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客观原因来说,一次模拟考试时间早于我所授班级的一轮复习计划,所以学生也有些措手不及。 三、原因分析: 1、自我原因: (1)课程进度超时,没有能够按计划完成的第一轮复习,讲授教材知识用时过长,导致做题演练时间过短。 (2)客观方面:一模考试试卷综合难度不高,但是学生答题不全面,与做题少、做题方法模糊是有一定关系的。 (3)考试较少,没有时间来测验,评卷,学生对综合性考试还很陌生。2、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 (1)平时不写作业,平日测验考试敷衍交卷,无法在政治历史合卷考试的 规定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试题。

(2)部分同学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不太认真听讲,比如902班级的后三排同学基础差,对课本基础知识记忆不下功夫,初三上学期的基础没有奠定好。 (3)部分同学学习态度差,答题不规范,自己潦草,审题不清楚,对付政治考试的态度不端正,这些同学的均分大概只有二三十分。在班级当中有十几人。 3、两级分化严重,授课梯度设置难度大。 (1)本次考试中,903班级同学大小均分相对902领先,基础差的同学大概占到百分之十五,除了选择题很多题难以下手。 (2)优秀的同学很多,跟不上节奏的有——三班陈辰、黄丽佳、凌耀文、徐磊、蒋国政、贺希等;二班有范本鑫、张志鹏、廖善东、郑康、汪开封、刘珍等。 2、部分学习比较自觉的同学,进取心强,但是心态不好。 考试紧张,发挥不好,造成时间紧张、不能充分身审题,比如二班胡娜、张庆等同学。 3、对政治科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气氛不浓,早读读书没有激情,学习效 果不好,对付文科学习的没有理科端正。总认为文科是浅薄之学,功利心理较重。 四、具体解决方案 (一)联手班主任进行班风建设、提高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胡集二中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 班级2012级6班考试时间 1.16 学科英语任课教师马云芹 总分 评价项目 A B C D 试题质量01 命题规范符合课标要求√ 02 题量适当√ 03 难易程度√ 04 覆盖面广√ 05 试题中综合性、设计性题目的水平√ 卷面分数分布情况06 100分以上___2_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5% 07 90分以上__3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7.5% 08 80-89分 ____4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10% 09 70-79分 ____9_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22.5% 10 60-69分 _____9__人 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 22.5%

11 59分以下 _____12___人占参加考试人数比例:30% 12 总计 ____40____人/ 对学 生卷 面考 试成 绩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13 学生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形成。学生的成绩正在稳步提高,这是学校的重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试卷情况分析 1、这次英语测试仍然分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听力占30%,笔 试占70%),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注重素质教育,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试卷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量较多,灵活性大。不仅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察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本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全面性的命题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和测评。 2、试卷特点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全,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生活中语言运用较多。 三、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很好,各校的成绩都有提高,特别是四年级,学生的平均分达到95分以上,十分难得。三年级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分数不是很理想。 1、学生对于语音掌握有很大进步。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参考写法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怎么写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年级:初一年级组长:萧岩时间:【分析报告提要】 一、成绩分析 二、各班学情分析 初一(1)班第一学期教学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本班现有人数55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33人,班级构成特殊。学情分析 班级构成特殊,学生表现自私霸道,不会包容别人。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差,家庭作业完成不好,不会的问题不请教老师,并存在抄作业的现象。再加上进入不适应初中老师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较为吃力,上课不能及时记笔记,不会抓重难点。 二、教情分析 我班各任课老师均能认真完成教学,尤其数学和英语,课下辅导较为及时,利用自习课时间督促检查,使一些中等学生进步较快,很多后进生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仍受影响。班主任能积极与任课老师配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提高。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提高班级干部的管理作用,加强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包容别人,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 3、与家长的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4、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读书活动。 初一(2)班第一学期教学情况分析 基本情况介绍 本班现有人数52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3人,本市户口45人,外地户口7人,三分之二学生家长干个体或打工,基本没有精力和能力照顾孩子学习。周末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据学生反映,尤其男生上网现象严重,有些甚至夜不归宿,连家长也管不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习惯较差,在家不写作业,不会的问题不请教老师,并存在抄作业的现象。再加上进入不适应初中老师教学方式,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较为吃力,上课不能及时记笔记,不会抓重难点。教情分析 我班各任课老师均能认真完成教学,尤其数学和英语,课下辅导较为及时,利用自习课时间督促检查,使一些中等学生进步较快,很多后进生因为基础太差,成绩仍受影响。班主任能积极与任课老师配合、交流、沟通,共同促进提高。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本暂行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定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 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学校应由一名校领导主要负责。?

高等学校应确定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 全体教职工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改善环境条件,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生发生意外事故以及学生要求保护人身或财物安全等情况时,学校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物安全,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学生在日常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应遵守纪律和有关规定,听从指导,服从管理;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组织集体课外活动,须经学校同意,按学校规定进行。学校须认真进行安全审查,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批准。 学生应严格遵守宿舍管理的规定,自觉维护宿舍的安全与卫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发现刑事、治安案件或交通、灾害等事故,在场学生应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学校或公安部门并协助处理。在学校范围内的,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轻伤害和损失。 学生人身和财产发生一般伤害后,学校要及时调查处理,根据当事人或他人的过错,责令其赔偿损失,并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行政、纪律处分。在校园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重伤和被窃、失火等造成财产重大损害事故后,学校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保护现场,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情绪,恢复秩序,并协同地方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学校对事故调查后认为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要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协助调查处理。重大事故学校有关领导应亲自参调查工作,并认真研究调查报告,及时处理。 在安全管理或事故处理过程中,学校认为有必要需搜查学生住处,须报请公安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案件中以事实为依据,不得逼供或诱供。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得结束,宣告我们前半学期得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及时得总结经验教训,就是做好后续工作得重要环节。对成绩做认真分析,查找差距及存在得问题,以求在今后得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就期中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得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 考试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AB式进行.全体教师认真严格得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得顺利开展以及成绩得真实统计.这次考试较好得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得教学工作具有很好得指导意义. 二、考试所暴露得问题: 1、学生得思想认识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得认识抱无所谓态度得学生,平时不能紧张得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使

一些常见得应该熟知得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2、教学管理及教师问题。对教学工作得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就是不可忽视得问题。 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得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包括英文单词)、句型、法则、概念等。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 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还有句型与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 6、训练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内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 7、良好学习习惯得培养重视不够。这就是普遍存在得问题。 三、对后段教学工作得要求: 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教师得备课基本上就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搬照抄教案书或

个性教育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张梦莹

个性教育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摘要:个性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教育界培养高校学生的一种方式。个性教育从人文教育发展而来,与民主教育是统一的,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由于高校对于个性教育的认识不够充分,高校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教育、偏向标准化教育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同步化教育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注重学校的组织纪律性的管教而疏忽学生在教育方面的主体地位,没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个性教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个性教育其实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思想;不能发挥个性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就不能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个性教育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实;通过在高校学生教育中进行个性教育;才能让素质教育真正的实现。所以,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不能分开进行。现在的教育界对于个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还不够充分,部分人认为个性是种积极的品质,而另一部分人认为其是消极的东西;有专家呼吁大力推进个性教育发展,也有学者提出个性教育会对爱国教育和集体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这些言论都有失水准,对个性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了问题。文章讨论了个性教育如何在高校进行与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个性教育的实质和内涵 1.个性教育的实质 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个性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等个性,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同步化一。个性教育要求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是对学生个性的认知,包括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和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个性的锻炼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且在指导学生在享有自主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个性教育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认识、了解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二是激发学生在教育所中占主体地位的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与灵动化;四是尊重高校学生的观念价值的多样化与选择的多元化;五是个性教育方式和形式的多样化、区别化和现代化[1]。 2.个性教育的内涵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是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2]。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个性教育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当然,尊重人的个性并不代表迁就、放纵人的消极心态,而是在平等、关爱的基础上,重视每一个高校学生的个性。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持尊重心态,是教师师德的体现,也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其二,强调发现,挖掘高校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特长,与平均主义教育相反,实现智育上的“合格加特长”的理论。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在自己的道路上,找到适合他个人才能和个人特长的前进方向,帮助每一个高校学生发现和找到属于他隐藏的潜能,让其发现人生的道路。个性教育不会像应试教育一样让高校学生成为没有个性的人,它能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三,个性教育主张教师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时间,锻炼高校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想。 二、个性教育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造成的影响 1.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冲击 我国的教学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流传至今。在现在,我们在一些地方的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doc

南顶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初二、2班班主任孙丽丽 第一部分总成绩分析 一、微弱优势列第一,四主科齐发力。 本次考试二班总平均分以微弱优势列年级第一。其中语文和英语发挥稳定,保持了一贯的优势,数学较之前有很大提高,物理是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也取得了较好成绩。(见表1) 表1 二、各科均衡性良好,师生团结攻难关 各科较均衡,从班级角度讲,没有偏科现象。四位主课老师:焦燕、孙丽、张玉凤、张敏,都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焦老师很繁忙,另外三位老师也都处于女人一生中最难的阶段,可是他们对待教学的责任心有目共睹。其中英语相对来讲最“给力”,语文优势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是出现一名“0分作文先生”。数学成绩有很大提高,已经甩掉“软肋”的帽子了。(见图1) 图1 班级科目均衡性分析 三、学生个人作战能力强,年级排名显实力 如表2,2班有四名学生跻身年级前十名,有八名学生进入前二十名,年级后十名的学生中二班只有一人,27名学生中有18名位于前两个考场,占班级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这从 表2 2班学生年级排名统计表

四、学习规律不能忽视,一些问题已初露端倪。 1、及格率偏低 相对总平均分第一来讲,及格率偏低40.74%,但是低分率也低14.81%(见表3),而及格以下,低分以上人数多,为44%,(见图2)。说明本班学生在提高及格率方面有较 2、学生两端分化现象已经出现 依据学习规律,初二是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开始阶段,在本次考试中也有所体现。从标准差判断,数学的分化程度要大一些(见表4)。这可能与之前的基础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其次就是物理,物理作为入门科目,目前分化体现的还不是很明显,但是根据以往经验,这种分化是必然要出现的,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尽力将这种分化的程度降至最低。 表4 2班期末考试各科标准差分析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2010—2012年课题研究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及民族中学 成绩对比分析报告 首先分析第一个表格,2010-2012四个学期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变化情况: 1、七(1)班为重点班中的实验班级,平均分依此为:55.9分→73.27分→74.02分→80.64分,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17.37分→0.75分→6.62分,及格率依次为:39.22%→88.24%→90.20%→96%,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49.02个百分点→ 1.96个百分点→5.8个百分点。平均分和及格率依次上升。 2、七(2)班为重点班中的非实验班级,平均分依此为:65.7分→68.45分→71.77分→74.39分,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2.75分→3.32分→2.62分,及格率依次为:70.21%→81.25%→85.71%→88.64%,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11.04个百分点→4.46个百分点→2.93个百分点。平均分和及格率依次上升。上升的幅度明显没有实验班级上升的幅度大。 3、七(3)班为平行班中的非实验班级,平均分依此为:38分→52.78分→50.25分→36.34分,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14.76分→ -2.53分→ -13.9分,及格率依次为:5.08%→36.67%→30.77%→16.42%,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加31.59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14.35个百分点。先上升然后下降。 4、七(4)班为平行班中的非实验班级,平均分依此为:41.8分→55.91分→54.88分→40.53分,每个学期比上一个学期依次增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为了加强高等学校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暂行规。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及管理,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本暂行规定所称学生指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取得学籍的全日制学生,即按国家任务、用人单位委托培养、自费三种计划形式录取的学生。 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 学生安全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及青年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节假日前适时进行,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学校应根据环境、季节及有关规定进行防盗、防火、防特、防病、防事故等方面的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 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级班主任。学校应由一名校领导主要负责。? 高等学校应确定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明确其职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分工协作,积极配合。 全体教职工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树立安全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和改善环境条件,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学生发生意外事故以及学生要求保护人身或财物安全等情况时,学校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三篇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三篇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目标达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或修改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因此写好考试的质量分析报告很重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欢迎阅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范文1 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其中考试成绩如下: 一年级数学参考人数19人,总分869,平均分45.74,及格率31.58%。六年级数学参考人数21人,总分622,平均分29.62,及格率9.5%,优秀率9.5%。 透过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整体上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试时间控制不当,无法在既定时间里完成做答,还有一部分一年级学生才考了20多分钟就交卷了,影响了水平的发挥。试卷中最不理想的是计算题和运用题。 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

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学困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1.在教学中要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的阶段,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社会行为方式等方面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受到冲击,特别是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在社会上某些人心中滋生蔓延,崇尚“等价交换,按照市场法则做人”,人格商品化扭曲,重金钱、轻道德修养,人生追求庸俗化,跟着个人欲望和流行时尚走。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淡化,自私自利和享乐思想蔓延,自我观念增强,纪律观、集体主义精神和团体意识弱化,这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首先,高校收费和分配制度改革使学生和学校关系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和无条件地接受学校的教育服务,而对学校、专业、师资、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更高的要求。为此,学生管理者必须由单纯的重教育和管理,转变为服务、教育和管理三者并重。其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连续几年扩招,加上取消对考生的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允许

在校大学生结婚及校外租房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首先,在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多样化;第二,在校大学生结婚,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对其他同学和校园学风建设产生影响;第三,大学生校外租房居住,虽有利于解决高校学生公寓不足的问题,但改变了过去学生管理只局限于校园之内的模式,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创新。 第三,高校按大类招生和学分制的实行使以班级为载体的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学分制下的弹性学习条件,使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的同时,使学生工作面临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探索出跨专业、跨年级、覆盖面广的学生集体活动新载体和思想教育新形式。 三、高校贫困生增多带来的挑战。 目前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10%左右,部分贫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困难,以及由贫困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影响到学业的顺利完成,尽管国家构筑了多元化帮扶体系,让他们放下“经济包袱”。但由家庭贫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常常令他们困惑,同时就业的压力,使部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面临更大的挑战,这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挑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后勤职工由学校的管理者,转变为经营者,学生成为他们的顾客,由此带来盈利意识增强,育人意识淡化,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一部分,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教学形式的有效补充,是达到高校培养人才根本目的所必需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和比较美、英、德、日、澳五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同时,提出了有关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建议 一、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美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上,一般概述为这样六个方面:社会发展、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职业发展、情感发展、精神发展。社会发展是指要求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认识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自身与他人及社会的依赖关系;情感发展是指要求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善于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互相信任并互相尊重;精神发展是指要求学生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显然,在美国的大学,不管是大学生的社会发展、情感发展,还是精神发展,与我们倡导的大学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具有相同的内涵。诚然,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这样的概念,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却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与德育倾向。这一倾向既体现在课程上,也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还体现在日常的活动上。 第一,在课程上,开设了许多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课程。美国高校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学习的课程一般有三块,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美国高校虽然没有单独划分出思想教育类课程,但在普通教育课程这一块,开设了许多以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为目的的课程,且往往在毕业学分的总体要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将这些课程归类,粗略地说有以下五类: 一是哲学课,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历史课。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里每个学生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的理论分析。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信念,培养“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使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为这个国家奋斗。三是政治学方面的课程,普遍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如芝加哥大学开设的“美国总统制”,内容有政府行政部门的背景、起源及历史沿革,历届当选总统的品格、思想、意识和领导能力,领导人的施政方式,总统和国会、政党、法院、公众舆论、利益集团等的关系等,教学目的是教育学生从社会背景去认识美国的制度,做一个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四是人文社科类课程,开设伦理学、宗教、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五是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美国大学的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普遍都开设职业道德课,甚至工学院也开设工程伦理学,着重解决学生的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法学院所有毕业生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课程的考试,才能进入律师行业工作。商学院开设的职业道德课程,着重讲解企业和公司经理经常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医学院开设新医疗革命中的道德问

学生成绩分析系统

一、学生成绩分析系统 1、系统概述 学生成绩分析系统提供多角度的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以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显示统计结果,并可以方便的导出数据进行传阅和存档保存。 2、功能说明 ①具有新增考试权限的用户新增一次考试。 ②对考试进行管理,包括考试的开启,考试的删除等,如果在新增考试时,对 科目设置的满分和成绩录入人员有变动,也可以在这里重新设置和修改。③开启成绩录入的考试,拥有成绩录入权限的用户看到考试时,可以为考试录 入成绩,成绩的录入可以逐个录入也可以通过Excel文件批量导入,导入成绩的模板可以在“导出成绩模板”处导出。 ④成绩录入结束后,具有考试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结束考试。结束考试时对学 生成绩进行分析汇总,生成报表形式。 ⑤不同权限的教师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以对学生成绩进行查询统计,比如:任

课教师查询统计、班主任查询统计、教务处查询统计等;学生也可以登录系统后查询自己的成绩。 ⑥一次考试结束,系统将永久保存此次学生成绩分析的结果。 2.1新增考试 用于新增一次考试,拥有新增考试权限的用户可以新增考试,具体步骤如下:?设置考试标题 通过选择考试时间,参考年级和考试类型,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标题,如下图所示: 点击日期输入框,弹出日期输入控件选择考试日期;通过下来列表框选择参考年级和此次考试的类型,选择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选择考试班级。 ?选择考试班级 班级列表根据考试标题选择的年级显示当前年级下的所有班级,如下图所示: 复选框为?的为选中的班级,选中班级可以通过鼠标单击复选框逐个选中,也可以通过“全选| 反选| 取消全部”控制日志的选中状态: ?点击“全选”选中当前页所有班级 ?点击“取消全部”取消所有选中班级 ?点击“反选”选中当前未选中的班级,取消当前选中的班级 选择完成后,进入下一步,选择考试科目。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四篇)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四篇) 考试成绩分析(一): 考试成绩综合分析 一、综合成绩分析: 1.均分:全校语文均分85.18分(去年同期88.25分),数学均分85.45分(89.36分),综合科均分80.6分(84.13分),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88.8分),语数综合全校均分83.74分(87.25分)。本学期语数全校均分85.27分较上一学期88.8分降低3.53分。 2.百分:双百24人,单百24人。 其中:语文6人,数学3人,社会14人,科学1人,思品2人,英语0人。 3.语数均分提高5分以上者:有四人x 4.不及格:共56人:语文2人,数学7人,思品6人,社会3人,科学21人,英语39人。五科不及格1人:郭x 三科不及格5人:x 双科不及格8人:x 单科不及格42人。 [去年同期:共91人(其中语文不及格2人,数学不及格21人――六年19人,,思品社会不及格1人,科学不及格8人,英语不及格88人――三年4人,四年21人,五年

3人,六年60人。)] 二、具体年级成绩分析: 1.一、二年级语文、数学、科任成绩都没有去年同期好,去年都在90分以上,今年语数是89分左右。 2.三年级语文85.28较去年同期87.7降低2分;数学85.12较去年同期92.3降低7分。 3.四年级 语文80.61比去年同期86.11降低6分;数学83.35比去年同期97.35降低14分。 4.五年级语文86.39分,较去年度79.97提高7分;数学87.71较去年度86.24有所提高1.5。 5.六年级语文80.13分,较去年度87.63降低7分;数学81.64分,较去年度同期71.67提高10分。 6..科任成绩:三四五年级社会成绩不错,均分在93分以上,六年级79.79分,一二年在80分以上。 科学均分不高,三年72,四年66,五年74,六年89。 英语:三年68.79较去年同期77.1降低成本9分;四年69.8较去年同期59提高10分; 五年80.05较去年同期50.87提高30分;六年69较去年同期36.36提高33分。 总均分71.91较去年同期55.83提高16.08分。 三、具体科目分析: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 期中考试的结束,宣告我们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是做好后续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成绩做认真分析,查找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现在我就期中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 考试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AB式进行。全体教师认真严格的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成绩的真实统计。这次考试较好的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1、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

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2、教学管理及教师问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的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包括英文单词)、句型、法则、概念等。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 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还有句型和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 6、训练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 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对后段教学工作的要求: 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