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_佘远富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_佘远富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_佘远富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_佘远富

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

的社会适应性

佘远富,刘 超①

(扬州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0)01-0041-08

On social adaptability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SH E Yuan-fu,LIU Chao

(Assessment Center f 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Y angz hou University,Y angzhou225009,China) Abstract:U nder the background o f mass hig he r educatio n,the adaptive relationship be-tw een higher educatio n and so ciety is of pro-activeness,per tinence,dy namics and predi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ss hig her educatio n,m any non-adaptive aspects,w hich are discordant with social and eco nomic development,have appea red,including the dislocations of co ncept, policy,system,structure and paradig m.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ocial adaptability of mass hig her education,w e m ust construct a benign social-adaptability-o riented operatio nal mecha-nism in w hich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ions play main roles under the regulatio n o f g overn-ment.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m assificatio n;so cial adaptability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面对快速的大众化发展进程,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了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提高社会适应性成为大众化阶段高

·

41

·

2010年1月

第31卷 第1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 f Higher Education

Jan.,2010

Vo l.31 N o.1

①收稿日期:2009-1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05-B241)

作者简介:佘远富(1967—),男,江苏如皋人,扬州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从事高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科技哲学研究;刘 超(1950-),男,江苏盐城人,扬州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水利、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等教育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一、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

社会适应性的内涵与特点

1.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内涵

从生物学角度看,“适应性”是指“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1]它一方面强调自身能力的改变,另一方面侧重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融合。从教育学意义上说,“适应”是指教育主体根据客体当前的需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改变,使教学、教育管理等活动符合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应性”指教育主体根据未来的要求和发展趋势,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合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2]

高等教育是最直接面向社会培养、输送社会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的专业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而言,高等教育具有更直接的社会适应价值。在精英教育阶段,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政策是“统招统配”,高等教育更多地是面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需要,高校办学行为更多地受国家指令的支配,供求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因此,人们很少用“社会适应性”来评价和要求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较少考虑社会适应性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日益多样的社会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已成为人们评价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高质量的人才;只有融入社会的高等教育才是具有竞争性的高等教育。因此,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立身之本,不管是高等教育服务还是高等教育产品,都必须能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吻合市场发展的趋势。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是指高等教育面对社会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的反应能力,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教育发展规律适时主动调整、改造自身的应对能力,以及高等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融合程度。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树立“面向社会、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从远离社会现实的“象牙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站”;二是确立“适应社会、满足需要”的办学思路,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和谐,从过去的社会“边缘”地位转向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三是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传统的“经院式应试教育模式”转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素质教育模式”;四是发挥“辐射社会、引领发展”的重要职能,以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活跃的创造性为社会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文化辐射,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追随者”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引领者”。

2.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基本特点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

(1)主动性。主动是指可随时适应新环境,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总可以成为新环境的主人,不被环境所淘汰,而是主动选择环境;被动是指因为环境的改变而难以或无从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被环境所淘汰。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之分。“被动适应”是指缺乏系统眼光,盲目从动,没有发挥主体的鉴别、选择作用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就是一种被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主动适应。这种“主动适应”包含“适应”与“导引”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社会环境、社会需要作为一种变量,既可加速高等教育发展,也可减缓或妨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不能简单、盲目地适应,而应有所选择,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无序、失范和困惑、矛盾,往往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和文化的力量加以整合,设法化解。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主动适应表现为对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导引”,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导引”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多学科的研究,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或提出批判、质疑,影响政府决策,规避失范与无序;二是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三是通过大学文化的辐射,影响并提高社会文化、社区文化的品位。只有这种既适应又导引的主动适应,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

(2)针对性。针对性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的应有之义,只有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适应性。高等教育的针对性(relevanc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有关高等教育发展的三

·42·

个核心概念(针对性、质量观与国际化)之一,指“高等院校的作为与社会期望的符合程度”[3],即高等教育是否切合与适应社会、个人和高校本身这三方面的发展需要。即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适应、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现实需要,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又要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的充分就业和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同时,高等学校作为终身教育的传承、创造基地,要考虑自身的发展需要,切合社会的需求,走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的道路。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征看,适应社会需要包括:第一,针对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多层次需求,在教育规模、教育形式、招生方式、招生标准等方面作出相应改变和调整;第二,针对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及时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培养途径和目标规格;第三,针对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科学预测市场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第四,针对高等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五,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加强科学研究,多途径促进高新科研成果的转化;第六,针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定位变化,密切与社会职业界的联系,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3)动态性。动态性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适应的又一个基本特点。是指高等教育行为必须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与方法,实行动态调节。首先,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之中,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社会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高等教育系统规模、结构、发展速度和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变化。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情感流等构成要素,会随社会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形成动态平衡状态。其次,适应社会需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当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局部的需要和全局的需要、表面需要和本质需要之分;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处于不断变化状态中。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必须认真研究、妥善处理这些不同需要之间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这些不同的和不断变化的需要统筹兼顾,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之相协调。第三,高等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从过去的精英型教育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再到将来的普及性教育,高等教育对象的群体规模、整体素质、个性差异等都将发生相应变化,高等教育本身必须随变化而变化,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发展需要。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必须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是高等教育系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高等教育具备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

(4)超前性。高等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发展,这既是由高等教育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首先,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周期相对较长,效益显现期相对滞后,只有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略快些,相对超前发展,才能做到对经济、社会的基本同步适应。其次,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今天的需要”,还要引导并不断满足“明天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仅要切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要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当前需要,还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需要作出预见,未雨绸缪。第三,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要以“适度”为内在标尺,即要在我国国情与教育发展规律的范围之内。[4]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供求关系分析,如果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过快,势必降低质量,超过人才市场需求,引起就业困难和社会动荡;发展速度过慢或不增长,则根本不可能保证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同步协调。因此,高等教育的超前发展必须把握好发展的“度”,否则越过了“度”,积极面就会向消极面转化,问题就会接踵而生。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超越“一般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状态,从“跟随”的角色走向“引领”、“带动”的角色,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教育”。正如世界高等教育问题专家纳伊曼所认为的:“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地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够成为群众性的教育。而在明天,它才能够成为普及的教育。”[5]

二、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

社会适应性的错位

“每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与特定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密切相联。”[6]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理论挖掘与实践行为都离不开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有几个明显特点:经济后发型,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政府主导型,通过

·

43

·

政府的政策干预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办学内涵型,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数量;人口众多型,即承载着巨大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包袱;模式单一型,所有高等学校走均衡化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7]由于我国的大众化缺少必要的酝酿和准备阶段,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出现了诸多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的棘手问题。

1.理念性错位:大众化进口、精英性出口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首先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大多数普通学生有了越来越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大众化阶段“宽进”式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发展潜力明显不如从前,必然导致学校难育、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已不再适用。无论是社会、用人单位还是家长、学生,对此变化显然准备不足,在选人理念、择业心态、就业观念等方面明显存在偏差,表现在:一是从家长心态看,普遍希望大众化“进口”、精英性“出口”,即大众化入学、精英性毕业,不切实际地期望大众化的“原材料”能够生产出精英化的“成品”;二是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看,受传统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仍然较大,选人用人的思维惯性仍然停留在以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大众化教育的毕业生质量;三是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看,仍然固守“精英择业”的理念,不愿接受“大众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偏高,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仍较突出,自主创业意识普遍缺乏。

2.政策性错位:计划性招生、市场化就业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政府的政策干预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国家对高校招生实行计划性调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就业实现市场化。这种“计划性招生、市场化就业”的政策性错位,导致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招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招生总量存在较多国家计划调节的人为成分,而就业则完全受到市场机制的刚性调节,导致招生就业总量与市场需求信息总体不对称。其次,高校招生规模与质量效益存在发展不协调。国家采取扩招政策,并且将教育行政拨款与高校招生规模联系在一起。在政策带动和利益驱动下,一些基础较差、校舍设备师资等条件尚不具备的高校也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第三,专业招生数与社会产业的结构需求不平衡。一些高校盲目跟从市场需求,压缩所谓的“冷门”专业计划,大规模扩大所谓的“热门”专业招生。由于招生时的某些“热门”专业就业时市场并不热,某些“冷门”专业就业时市场也并不冷,使得结构性失衡矛盾更加突出。

3.制度性错位:多层次办学、单一性标准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8]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办学规格的多层次,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从精英时代的单一性质量标准转向大众时代的多元化质量标准,从纯学术取向的价值观转向综合取向的价值观。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立体化、制度化建设明显滞后。首先,质量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在纵向上,国家、省、高校三级监控主体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在横向上,市场调控、社会监督、民间中介评价与政府监管、高校自控相辅相成的格局尚未形成。其次,质量标准过于单一。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起步于精英教育发展阶段,使用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精英阶段的学术标准,缺乏多样性和分类指导,明显不适应日益复杂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三,质量保障制度较为单调。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控制主要是检查评估。从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评估到水平评估,共同点都是保障主体单一、保障手段单调,难以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质量保障效果的最大化。

4.结构性错位:多样化需求、趋同性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精英教育、从事高深学问者占教育对象的比重日益下降,而为各行各业服务的社会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人才需求量猛增,人才需求呈现出多类型、多层次的特征。面对多样化、立体性的人才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隐藏着趋同化培养的发展态势,导致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层次规格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一是发展模式趋同,缺少灵活性。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都以普通高等教育为发展样板,忽视自身特点和规律,办学模式缺少灵活性。二是目标定位趋同,特色不鲜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办学目标、办学定位上趋向一致,忽视自身的定位,丢掉原有的特色,一方面重点大学大办成人教育、高职教育、网络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高专则热衷于“专升本”,导致高校办学缺少个性,特色不鲜明。三是专业设置雷同,缺少优势性。专业调整与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不顾原有传统和优势,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不但使得原有优势专业退化,而且导致高校之间学科专业设

·44·

置雷同。四是大学精神趋同,缺少个性化。缺少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和独特性的大学精神,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有特色和个性。

5.范式性错位:素质型要求、应试性教育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进入“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更多地关注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社会更急需的是能尽快适应岗位、高素质的劳动者。面对这种素质与能力型的人才要求,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进程相对滞后。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于:一是培养目标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缺少个性和特色。二是培养方法存在着灌输式过多、参与式过少,结论型过多、问题型过少,封闭式过多、发散式过少,重分数过多、重能力过少的问题。三是培养过程过分强调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过分强调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过于注重知识记忆和考试的甄别、筛选功能,忽略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四是学生学习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顺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在传统高等教育范式的制约下,大学毕业生相当程度上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性较差的现象。

三、大众化阶段增强高等教育

社会适应性的思考

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自然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政府与社会也应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只有政府、社会、高校共同“搭台唱戏”,构建形成“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合作互动、协调发展。

1.政府的主控作用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现代高等教育既具有产业属性,又具有公益属性。政府的职责在于通过政策性的宏观调控,使高等教育的两个属性都得到最大化的张扬。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除了一般意义上对规模、数量、经费等与数字有关的调控外,更多的内在涵义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的基本判断,是对发展规律和科学发展方向的一种把握。这种宏观指导和调控的目标是: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有利于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性,有利于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9]从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角度看,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制订规划。根据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制定短期和长期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发展进行总体设计。当前,我国正在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政府应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与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科学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构建新的高等教育空间与区域布局,形成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进行有效控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现有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逐渐显现出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加强高等教育立法工作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现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使之吻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实际;二是制定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特点与要求、有利于增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新法律法规,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有法可依、依法运行。

(3)增加投入。利用经济手段实施对高等教育的有效调控。教育经费占GDP的6%以上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基石。但到2006年,我国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仅占GDP的3.01%。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既与教育投资政策产生背离,也无形中增加了高校自我筹措办学经费的压力。应逐步取消传统的政府财政拨款制度,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新体系,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引导高等教育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自主办学。

(4)质量监控。运用制度约束和政策调控的手段,强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监控。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无一例外都经历了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将政府对高等教育“进口”的计划控制转变为对高等教育“出口”的质量监控,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分类指导,强调多元参与,强化办学特色,构建适应大众化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社会的主导作用

·

45

·

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来源于社会,培养目标立足于社会,发展进程取决于社会,教育成果服务于社会,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理应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但是,在单纯的精英教育时代,由于高度的集中与统一,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微观、直接、具体的管理,政府的“无限扩张”压抑了社会主体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责任主体的多元性被简化。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要求社会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明晰责任角色,培育责任能力,催化责任行为,使高等教育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协调、持续发展。

(1)主流文化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交流融合、激烈碰撞的态势,高等教育面临着五彩缤纷的多元文化背景。社会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碰撞,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理念、行为和价值追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导致高等教育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迷失。必须整合社会资源,弘扬主流文化,以科学理论占领高等教育的思想阵地,以主流传媒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以先进文化抵制庸俗、腐朽文化的冲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消解多元文化对高等教育的负面影响,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引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用人单位的互动合作。社会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的“产品用户”,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所”,也是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晴雨表”。用人单位应坚持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构建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包括:加强与高等教育的“交流”,定期反映人才需求信息和毕业生使用情况,建立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加强与高等教育的“对接”,把对毕业生的使用当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延续,确立全新的用人育人理念;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渗透”,与高校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主动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3)中介组织的评价监督。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指介于政府与高校之间、从事高等教育协调、咨询、监督、评价、仲裁等活动、并通过专门资格认定依法设立的社会机构或组织。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沟通了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自身服务,使服务对象达到预期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发展。[1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进程缓慢,发展过程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建立公正开放竞争有序的高等教育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教育的评价监督等职能,用“第三只眼睛看高等教育”,促进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真正实现和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切实提高。

(4)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对象是“80后”、“90后”,在家庭中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前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温室”,成长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由于家庭教育的价值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加上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一些功能偏差,这一切导致了高校家庭教育的缺失。”[11]家庭教育对于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探索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家庭教育内容(特别是注重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择业心态,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使家庭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配合、形成合力,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延伸与有益补充。

3.高校的主体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是政府的主控作用还是社会的主导作用,对于高等教育系统来说都是“外因”,高校才是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主体,是“内因”。当前,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大众化教育的特点与内涵,紧扣时代脉搏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1)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呼唤教育理念创新,而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必定推动高校的变革与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推动着高校教育理念发生深刻的变革。高校必须以现代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内部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讨论,促进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并重,加强内涵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树立服务经济的教育理念,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战略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培育和造就创新人

·46·

才中发挥基地作用,在发展先进文化中发挥表率作用。树立崇尚学术的教育理念,坚持求真务实、严谨创新、学术自由、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树立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积极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树立引领社会的教育理念,坚持着眼于未来的超前意识,实施服务于未来的前瞻性战略。

(2)确立彰显特色的办学定位。增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要求每一所高校都要保持特色、科学定位。首先,在学校层次定位上应切合实际、追求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虽然大家都在办学,但不可能每个高校都办成清华、北大,这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来确定自身的办学行为定位在什么领域、何种层次和多大地域范围,在各自的层次上、类别上办出水平,作出贡献,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发展道路,而不应脱离实际、千篇一律。其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发展优势、体现特色。高校办学不是开“皮包公司”,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多高校的优势专业一般都不是热门专业,如果过分强调热门专业,将会使优势专业退化,从而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因此,高校必须克服办学过程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既要发扬原有学科专业的优势,不断加大投入和建设,促进优势更优;又应根据市场预测和科学决策,积极增设、扶持真正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专业,促其早日成熟壮大起来,形成新的办学“亮点”。

(3)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框架,探索具有适应性、体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为社会输送基础厚实、口径宽广、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专门性人才;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体现学科交叉、知识综合,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等等。其次,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例如,按院系或按专业二级类招生的“2+2”培养方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学习共同的通修课和学科基础课,二年级末由学生在院系或专业二级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优秀生自主选择专业的“1+3”培养方式,优秀学生在一年级末可以申请转专业,经过考核合格,在全校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国际合作办学的“分段”培养方式,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培养,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学习1-2年;专业交叉的复合型培养方式,实行“双专业”或“主-副专业”制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第二专业;与用人单位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方式,定向培养用人单位所需的各类人才。

(4)建设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首先,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立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的思想,坚持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战略重点,积极实施内扶外引政策、“教授工程”和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构筑校内人才高地,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实施教师岗位职务聘任制,强化履职考核和聘后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在全校性的公共课、基础课、部分专业主干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中设立主讲教授教学关键岗,实行优岗优酬,保证一流教师真正走上本科教学讲台;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工作,申报和承担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以科研促进教学;实行教师挂牌授课,不同教师任教的相同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促进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艺术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建设高水平的管理队伍。从科学发展的整体性原则来看,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高质量的政工队伍,高校内部管理效能就得不到提高,教师的作用也无从发挥。所以,必须克服种种偏见,大力加强政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像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样,抓好政工、管理队伍建设。

(5)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从群体角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另一是从个体角度,即个体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高校应确立知识、素质、能力并重的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积极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工程。一是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压缩课堂教学总学时,扩大第二、三课堂,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创新实践性教学环节,扩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项目,推行社会实践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重视

·

47

·

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次培养;不断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学互动,使教师教学由灌输变引导,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三是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改变“一考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注重多元考试形式的运用,将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课外创新成果等内容引入考核范围;突破“唯一标准答案”的传统思维定势,增加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权重,使师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6)弘扬具有个性的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大学精神既是一所高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一所高校提高社会适应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大学精神具有独特性、历史性、时代性、先进性等基本特性,但独特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近年来我们常看到以“找回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等为题的文章。笔者以为,这一方面足见人们对当今我国高校媚俗趋向的失望,另一方面更是对大学精神趋同、缺少独特性的忧虑。成功的高校应该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大学精神,籍以振奋、激励和凝聚人心,使学校声名远播。首先,凝练大学精神。每一所高校都应认真分析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自身价值取向、学科结构、传统和历史等,在秉承传统、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凝炼出体现特色优势、具有鲜明个性并融入时代精神的大学精神。其次,践行大学精神。每一所高校要以自己的大学精神为核心,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精神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理想和行动指南。第三,宣传大学精神。每一所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自己的大学精神,促进社会理解、接受、认同,从而为守望大学精神、保持特色优势、建设学校品牌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2366.

[2] 施咏清.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

2007.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

策性文件[Z].教育参考资料,1999,(7-8).

[4] 唐万宏.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经济价值[J].江苏

社会科学,2007,(6):69-72.

[5] 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

代大学教育,2002,(2):15-19.

[6] 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9.189.

[7] 黄久龙.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特征[J].徐州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6-119. [8] 潘懋元.新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中国高等教

育,2001,(3-4):21-23.

[9] 姚林.切实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宏观调控[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12-15. [10] 初浩楠.我国高等教育中介机构的组织发展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8,(12):35-39.

[11] 黄国波.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家庭教育[J].福

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4):148-150.

(本文责任编辑 骆四铭)

·4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收到人民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注意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成借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含公家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策略,以便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

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其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指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开始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历程。几年来,各个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了社会和高校自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现状 尽管让学生适当负担教育成本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实行成本收费的建议。但调查结果表明实际情形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乐观。虽然家长把子女的教育支出摆在重要位置,但有能力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家庭比例较小,贫富悬殊很大,可开发的潜力有限。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的物力和财力资源仍然主要由政府负担。据统计,现在高校每位学生缴的学杂费仅是教育成本的1/4,国家要补贴3/4。①而国家投资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总在GNP的2.5%左右徘徊(1995年占2.4%、1996年占2.44%、1997年占2.49%),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和高收入国家平均5.7%的水平,②况且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教育经费中已经占到了20%,进一步增大比例不大可能,即使今后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会被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抵消,生均经费仍难以提高。这样,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将会带来教学、科研设施不齐全;设备低劣、公用经费短缺、图书资料陈旧等低水平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有限稀薄的教育资源将不得不平摊给更大的受教育群体,生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逐渐缩减,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低质量相伴。 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体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能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的。”③这一观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根据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 ?G649.2 A 1006-026X(2018)08-0000-0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处在从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阔步迈进的阶段,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继而促进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自2018年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法律、决定、计划,积极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力图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018年为9.8%,2018年为10.5%,2000年为12.5%,2018年为13.3%,2018年为15%,达到马丁特罗所说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提前三年完成了毛入学率15%的目标,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2018年为19%,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2018年为22%,2018年为23%等等,来说明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学生人数增多,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2300万人,2018年高等教育在学总数达到2500万,是2018年的4倍,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特点 ?(1)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与人为性。2018年,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刺激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改变就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钟滔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规避风险,应对挑战,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控制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成本;自主创新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trategy Zhong T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irreversible trend, active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ultivate autonomous innovation spirit, avoid risk, meet the challenges,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from set out actual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eed up the pa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rolling cost;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请您简单介绍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并论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渡特征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马丁? 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原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创立的。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70年代在提出了“精英”、“大众”、“普及”的教育阶段论以及“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等概念之后,形成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根据马丁? 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其中在整个人口中,若18至22岁年龄段中超过15%的人接受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展便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低于15%则处于“精英阶段”;超过50%则可称之达到了“普及阶段”。 上述区分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中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存在着质的变化: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教学形式的最大特点是个别指导,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师徒关系。学校的管理由学术人员即高级教授兼任行政职务;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入学日益容易。从内容上看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形式一般是通过讲演进行,以讨论式教学为补充,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不同层次的初级工作人员享有学校管理权。学生不断拥有影响学校决策的权利;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则对所有希望入学或有资格入学的人开放,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们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发达工业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做准备。学生和教师之间直接的个人关系也更为复杂;还出现了如函授、电视、计算机等其它教学形式。在学校的内部管理上也越来越倡导民主参与。 在我国,以1999年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大扩招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开始过渡。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看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质变推动量变,质、量共同发展”的道路,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高等教育观念的改变。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主体范围大大增加,绝而非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或群体,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观相吻合。 其次,课程设置的改进。进入90年代以后,我们通过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组合,实行了选课制。打破了原有的专业界限,实现了“大专业、小口径”的课程模式,这些措施的实行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共同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立体交叉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体现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伴随这上述过渡时期特点出现的还有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总结出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应当如何平衡的问题。在全国性大扩招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完成扩招任务当成政治任务硬性压给各高校,不少地方高校受各种利益机制的驱动而大量扩招,使原本紧张的办学条件更趋紧张,多数扩招学校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更趋严重。一些高校学生宿舍拥挤、破旧;大多数高校基础设施老化,供电、供水、供气设施因资金短缺而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隐患;高校教学用房、图书馆和仪器设备、食堂、浴室及体育活动场地极为紧缺,无法满足扩招的需要。此外,一向被社会认为潜力很大的师资也已经处于全面紧张的状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发生了某种质变。信息产业创造的产值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不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会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何去何从,文章联系实际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特征。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优先快速增长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新动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鼠标一点,就可获取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以外的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对于生产力质变导致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人甚至否认这一事实的存在,认为这是某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媒体的有意炒作。然而,不管某些人承认不承认,这是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认识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特别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自觉地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生产关系的巨变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市场化把全球各国、各类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追根溯源,经济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经济国际化于19世纪产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无限扩大的生产经营能力,“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当今世界,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环境好、回报率高,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谁也阻挡不住,因为资源的流动要靠市场。市场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使全球性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思想理念竞争、制度竞争、机制竞争、政策竞争和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资本竞争、人才竞争交织在一起,使竞争呈立体化趋势。竞争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全方位激烈竞争促进了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使经济全球化不断上新台阶。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可能激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各大企业之间、各国政府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国际机构发挥越来越多的协调作用。现在各种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区域化、一体化经济机构也越来越多。例如WTO、IMF、OPEC、APEC等,其国际政策协调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 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就业形势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就业形势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必然性和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就业形势,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给就业带采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感,提出了几点意见。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对我国各个层面的渗透,民众对高等教育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充分意识到了教育对人本身发展的价值。教育消费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已经被普遍接受。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是势所必然,也必定能够实现。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就业提出了新挑战 1.高等教育大众化势必带来就业的大众化 随着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地扩大招生,到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超过320万,2003年普通高校计划招生335万,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在2010年之前,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350万人以上。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GDP的增长将保持在7—8%,社会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除非第三产业超常规、突飞猛进地发展)是一个在600~900万之间的“常数”。其中,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或“精英”岗位是少数,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工作岗位。在这种形势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就业岗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精英”岗位就业,另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非精英”岗位就业。这必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 在社会中,就业岗位层次的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岗位层面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遵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律的,“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和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此时,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充足,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在社会较高层次的“精英”岗位上就业。这种精英式的就业,在计划分配的毕业生就业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政府按照“国家干部”的身份,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到高级技术、管理等专门的或专业的岗位上。在人们的意识中,大学毕业生是被人羡慕、尊重,甚至是被推崇的“社会精英”。这种观念多年来严重地左右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docx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经济交往加深,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这场潮流中,趋利避害,将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 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2013年第1期(总第259期) No.1,2013 Serial No.259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汪发元a,刘在洲b (长江大学a.管理学院b.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08-03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出的机制,这使有些人员进入高校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奋斗精神不足。因此,应当建立重点大学教师淘汰机制,使那些不能胜任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在相应的机制作用下退出。在教师的选聘上,要从大学的真正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以教师的学术造诣为主要标准[3]。同时,加强对大学教师考核的改革,完善教师考评细则,使教师考核在公正的原则下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积极上进,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2]。 3.强化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力求科研成果领先 “211大学”的教师必须紧盯世界科研前沿,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力求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先,确保在国内领先。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焕发创新活力,要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4]。所以,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必须紧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趋势,并能有所创新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按“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轨迹发展。目前不少大学已越过研究型大学,走向以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创业型大学。他们的科研管理模式更趋于开放和多模式的融合,科研资源更充裕,资源配置更市场化,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更多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痴迷和热爱。同时,网络科研组织、科研结构之间联盟或协议结合体、官产学研联合组织等新型科研组织也相继出现[4]。为此,要加强大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研管理队伍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大学 收稿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FB090566)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从 事经济和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刘在洲(1959-),男,湖北仙桃 人,教授,硕导,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 —8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国家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国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任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现代化事业,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五,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些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但是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而且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要弘扬爱国主义. (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 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但各高校主观追求上仍表现出盲目追求升格,导致不同层次的培养机构发展不协调,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比例失调,课堂教学和考试方式单一呆板等突出问题。必须对高等教育机构科学准确定位,完善考核标准,建立多方监督机制,加速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层,促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问题;建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大。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 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我们将这一时期称之为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时期,这一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过渡时期。很多专家认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必然伴随着多样化的发展。多样化发展既是国际高等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教育资源、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所决定了的。正确分析现有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和办法,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背景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 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 [2],说明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这一时期社会上许多人仍用传统精英教育的要求来看待今天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以大众教育为借口,降低教育标准,另一方面又以追求精英教育为动力,盲目追求学校升格,使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层次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的无序发展状况。在专业设置上,不顾实际能力和社会需要,许多高校“闻风而动”地开办新专业,一时间国际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结果是,等到学生毕业,这些专业对口就业成为难题[3]。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高校生源竞争将愈演愈烈。《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为此,出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生源下降的矛盾。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按照其不同层次,承担不同的培养任务,招收不同的学生对象,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健康协调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不同层次的培养机构不协调,研究生培养机构过多 我国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发展过快,而且整个研究生培养机构过多。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我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6家,其中普通高校 481家,占本科院校1 090家的441%。这固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但同时, 也表现出研究生培养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混乱,引发培养质量下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是成了重灾区,最典型的表现是许多博士研究生毕业多年后,其学位论文被人们指责为抄袭,而且经查证,抄袭属实的尚不在少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博士教育的一种遗憾。 2.高等专科教育设置不科学,高专层次成为一种多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