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1灾害医学的定义

客观条件的突变给人类社会造成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坏的现象为灾害。

世界卫生组织对“灾害”的定义:任何能引

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人

的健康状况及社会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当其破坏力超过了所发生地区所能承受

的程度而不得不向该地区以外的地区求援时,就可以认为灾害发生了。国际减灾委员

会对灾害的定义:灾害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

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灾害医学是研究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

医学救治、疾病防治和卫生保障的一门科学。是为受灾伤病员提供预防、救治、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科学,是介于灾害学与医学之间的

学科。需要多学科介入,需要相关学科在灾

害医学方面的融合与应用。灾害医学由灾害卫勤组织指挥学、灾害流行病学、灾害救治

医学、灾害医学管理、灾害康复医学、灾害心理医学、灾害基础医学多部分组成。灾害医学的整体防御可分预警、防范、检测、诊断、防护、除沾染、现场救治与后送、院内进一步救治、康复、心理、基础研究等方面。灾害医学由于它自身的特点,正在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而崛起,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

2灾害医学的一般分类

目前人们一般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两大类。

自然灾害

天文灾害陨石灾害,星球撞击,磁暴灾害,电离层扰动,极光灾害等。

气象灾害水灾,旱灾,台风,龙卷风,暴风,冻害,雹灾,雷电,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等。

地貌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水文灾害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环境灾害水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其他污染等。

人为灾害

火灾城市火灾,工矿火灾,农村火灾,森林火灾,其他火灾等[3]。

爆炸锅炉爆炸,火药爆炸,石油化工制品爆炸,工业粉尘爆炸等。

交通事故公、铁路交通事故,民航事故,海事灾害等。

建筑物事故房屋倒塌,桥梁断裂,隧道崩塌等。

工伤事故电伤,烧伤,跌伤,撞伤,伤害等20余种。

卫生灾害医疗事故,中毒事故,职业病,地方病,传染病,其他疫病。

矿山灾害矿井崩塌,瓦斯爆炸等。

科技事故航天事故,核事故,生物工程事故等。

战争及恐怖爆炸等

3国务院公布实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进一步推动了灾害医学事业的发展

2003年5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76号令,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条例》。条例的公布实施体现了

我国政府对预防、控制、处理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高

度责任心,同时也开创了卫生部门在直接处

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地位、责任、义务的新的里程碑。公共卫生相关紧急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样的、危害是直接的、发生是隐蔽的、表现是突然的。这实际上就是灾害医学需要研究的课题,必将进一步推动灾害医

学事业的迅速发展。

4灾害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深入探索各种灾害发生规律和损伤特点,从基础上开始对各种灾害进行科学、系

统的研究,制定各种卫生应急保障方案。

搞好各种灾害现场的卫生救护训练,优

化卫生组织和完善各种灾害现场急救预案。

研究、发展和引进有关预防各种灾害,

减少伤病员的数量,减轻损伤的严重程度,

加快伤病员后送速度和提高医疗能力等方

面的技术。

研究新的止血技术、止血剂、全血代用品和凝血剂,减少伤后器官损伤和改善预后。

各种灾害现场伤员早期死亡中大约有50%是由失血造成的。所以研制新式止血绷带和单手操作止血带是十分有用的。

研究伤病员后送途中的医疗设备。要研究装备小型和高机动性的后送抢救工具、急救设备等。这些设备应具备最先进、重量轻、可在各种后送平台上展开、模块化、标准化等特点。标准化的目的是便于快速交换、快速补给、快速维修和共同训练等。

研究和改进预测各种灾害伤员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的模型,为制定卫生计划提供依据,预测伤病员治疗和后送需求,后勤保障

需求,医疗救护队展开的范围、作业环境和地理位置等。

重视和加强对各种灾害损伤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方面应重点开展机体对创伤反应的研究,各种灾害伤情严重度评估,多器

官功能障碍及衰竭的机制、防治,创伤的预防研究,创伤细胞分子生物学、创伤修复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创伤康复不仅仅注重机体功能的康复,更应注重心理创伤的康复,要不断开发、研制有利于功

能恢复的器械、设备,加强各种灾害后的心理治疗,降低伤残率和伤残程度,提高社会

生产力。

迅速创建高效运行的信息化灾害医学

网络体系。人类今天已步入了信息网络化时代,因此,创建安全有效的各种灾害的绿色

抢救通道十分重要[4],要保证医疗救护网络、通讯网络和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行,提高在抗灾中医学科学技术能力的含量。

建立和完善流动的便携式ICU病房,将救命性的处理前移到灾害事故现场[5]。众所周知,在灾害、局部战争或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据统计,国内外历次战争数据表明,构成伤后死亡率伤后即刻占40%,伤后5min占25%,伤后5~30min占15%,伤后30min以上占20%。另据统计,创伤伤员第一死亡高峰在1h之内,此时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而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h之内,其死亡数占创伤死亡的30%。所以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传统的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

十几分钟“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势在必行,创

建流动便携式ICU病房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步骤。我们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主着陆场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创新地把一个

高质量的ICU病房前移至草原上、沙漠里、医疗救护直升机内、医疗救护车内,建立了

流动的便携式ICU病房,确保意外情况下航

天员的安全,达到了“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该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对降低

重大灾害事故和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

和死亡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强对灾害流行病学的研究。灾害流行病学这一名称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

是运用流行病学和其他预防医学手段,对灾

害与其诱发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来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预防与救治措

施的学科。对灾害流行病学的研究必将有力地推动灾害医学不断地创新、发展与完善。

灾害医学中的组织指挥是一个完整的

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组织指挥规则,需要深入研究。灾害医学中的组织指挥需要

一整套合理、高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精干熟练的指挥管理人才。必需加强应急救援卫勤的组织指挥,建立强有力的指挥机关负责应急救援及抢救的总指挥,不断加强并完善医疗救护系统[6],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建立批量灾害伤伤员的分类系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抢救队伍,训练一批自救互救骨干,加强现场救治,加快伤员后送,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强调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是提高批量灾害伤伤员救治的最重要的问题[7]。批量灾害伤员的分类在和平时期可参考批量分类法:绝对急救:该类伤员优先后送;紧急急救:伤员需要紧急生命支持;优先急救:为防止发生通气或循环障碍,转运前需要进行治疗;相对急救:该类伤员需要立即进行治疗;次要急救:外科治疗可以延迟至18h进行;第三位急救:治疗可以延迟至18h后进行,伤员可以坐位转运;无需住院治疗的创伤;超过限度急救:一些伤员伤情特别严重,但无条件立即治疗或生存希望很小。可仅给予镇痛治疗,避免无用的治疗

抢救而浪费时间和资源。应特别注意:仅仅在灾难救助需求远远压倒所能提供的医疗资源时才将患者分类为超过限度急救。

医疗卫生部门及有关灾害医学部门应该在救治理论、组织、装备、人员等方面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中灾害伤伤员的救治,圆满完成卫勤保障任务[8]。一是救治理论准备:先进的救治理论是做好卫生工作的指南。应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应研究和创立适应新形势的卫勤救治理论,指导我国的灾害伤救治工作。近期的“医疗与伤员同在”、“立体救护、快速反应”、“改善微循环,防止微血栓,迅速发现和纠正隐性低灌注”、“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为主的冲击疗法”、“组织和装备模块化”等新的灾害伤的救治理论,可借鉴,经消化吸收变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二是组织准备:合理的卫勤组织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基础,应建立一些规模小、多功能、机动能力强的灾害伤医疗救护队,具备快速反应医疗增援的能力,以满足紧急救护需要。三是人才准备:高素质的人

才是提高灾害伤救治能力的关键。在有条件的单位应培养高层次的多方面的灾害伤救

治人才。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现场救护员和战地卫生员的基本素质。他们是现场和前线救治伤员的主力,搞好了自救互救训练,将会大大降低伤员死亡率。四是装备准备:优质的救治卫生装备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的物质基础。要尽可能地使创伤现场和前线的医疗水平达到现代医院里的医疗水平,发展和引进多发性创伤救治方面的高新技术,才能不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重视灾害伤后1h的黄金抢救时

间,10min的白金抢救时间:灾害伤伤员初期的现场急救十分重要,应重视伤后1h的黄金抢救时间,10min的白金抢救时间,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最好将救命性的外科处理延伸到事故现场。现场抢救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可能使重伤员在

“伤后10min得到救治”,尽快脱离事故现场,先分类再后送,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快速后送,减少伤员在现场

停留时间,同时还应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在医疗救护中,能体现“立体救护、快速反应”的救治原则,能善于应用现有的先进科技手段,解决多发性创伤医疗救护中的重大医学问题,尽可能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服务于医疗救护,这样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坚持科学的救治原则。迅速组织强有力的抢救组对灾害伤伤员进行抢救,加强治疗和护理。严重灾害伤伤员往往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有条件的医院,严重灾害伤应在急诊

科就地手术处理,急诊处理要突出“快、准、及时、高效”。

建立灾害医学数据库。灾害医学中心要注意收集资料、情报,建立灾害医学数据库,编制出灾害事件致伤的诊断、救治、管理及统计软件,完善事故医学应急咨询和组织指挥信息辅助决策系统。为领导机关对灾害事件医疗应急组织指挥、技术装备、药品生产和储备的决策提供咨询。

卫生灾害侦察。目的是要确定已发生灾害事件的危害程度,周围环境受污染的界限和范围,有毒化学物质严重性,事故的规模

和后果。还要指出对事故现场人员的各项防护措施,预防中毒人员再次受到化学毒物的不良作用。在极端情况下可利用下列各种方法进行医学侦察:直接调查灾区和各受灾点,取空气、土壤、水和粮食样品进行化验检查,查阅医疗机构、兽医机构和当时居民所保存的当地发病资料,查对取得的数据,研究存

档资料。医学侦察还应该是及时的,及时获得的资料对预防救援人免受不良影响最为

有效,迟到的资料虽然也很重要,但无实用

价值。为避免这种情况,应结合具体情况,对辖区进行经常性医学观察。

注意公众的心理危害程度。发生灾害事件时,将面临的问题有:突发灾害事件的强

烈刺激使部分人精神难以适应,据统计约有3/4的人出现轻重不同的所谓恐怖综合征。有时失去常态,表现有恐惧感,很容易轻信

谣言等,突发灾害事件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将面临的问题有:公众对毒物暴露可能带来的长期健康危害的担心程度

增高;故意造成事件影响的可能性增加,使

得大批患者突然进入医院系统的可能性增

大;使大批人员长期暴露于对健康有危害的低水平有毒化学物质的可能性增加。了解并应注意公众的心理危害程度,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重视灾害事件致伤伤员的远期效应。必须重视灾害事件致伤伤员的远期效应,我们的研究证实,受灾害事件致伤伤员的远期效应值得重视,实验研究发现严重化学中毒75%的大鼠有肺纤维化,个别大鼠出现肺低分化腺癌,远期效应明显。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后,现在已经受到关注的海湾战争综合征也警示我们要重视这一问题,提示我们抢救治疗必须越快、越早越好,同时应在整体治疗时,对灾害事件致伤伤员的可能出现的远期效应进行兼顾和并治,在可能的条件下进行预防。

根据历次灾害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有关措施及内容加以改革和改组,更进一步提高对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保障在灾害条件下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以及灾害预防、监测和伤病救治的组织与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我国

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开辟把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灾害医学的先河,使灾害医学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对灾害的防治研究,降低灾害伤的发生率、伤残率和病死率是新世纪的呼唤。灾害医学的定义研究

执业医师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 内容摘要:摘要:通过病例讨论可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关键词:临床教学病例讨论医学教育病例讨论是在临床实践中训练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病例讨论不但可以拓展医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深度与灵活性,而且可公务员之家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病例讨论的基本要求和环节包括:典型或疑难病例的准备、患者资料的收集与基本分析、集体查房、集中讨论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案、评估病情的发展和演变、评价预后等内容。医学生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其 我国医学教学的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各高校医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广泛而深入。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公务员之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07497.html,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还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医学模式与社区. ECMO的发展历史鼓泡式氧合器于1953年成功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但鼓泡式氧合器并发症较多,其应用时间仅限数小时。1956年,Clowes等研发了气体交换膜,随着交换膜材料的不断改进,仿生呼吸的膜式氧合器(膜肺)逐渐在临床普及使用,膜肺的气体交换能力强、生物相容性好、血液破坏少、气栓发生率低,尤其是纤公务员之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07497.html,维膜肺的研制,其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长时间体外氧合应用提供了可能【1】。20世纪60年代末,有人尝试用体外心肺支持技术治疗呼吸功能衰竭,并提出ECMO的概念。Hill等于1972年采用ECMO技术成功治愈了一位24岁合并呼吸衰竭的复合伤患者【2】。四年之后,Bartlett等报道了首例新生儿急性肺损伤应… 参考资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07497.html,

最新医学名词解释

医学名词解释

检验医学名词解释(一) 2007-9-26 16:43:39 检验医学名词解释100 检验医学名词解释 1.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内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2.亚铁血红素 血红蛋白色素部分,由铁原子及原卟啉区组成。 3.点彩红细胞 红细胞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是RNA变性沉淀的结果。 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以致原粒细胞)。 5.血型 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是指红细胞抗原的差异。 6.ABO血型抗体 一般分为二类;"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都是通过免疫产生 的。 7.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8.肾小管蛋白尿系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滤过的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回吸收所致。 9.本周氏蛋白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常出现干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诊断意义。 10.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11.瑞氏染液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12.异型淋巴细胞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或过敏原刺激下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一定的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13.退行性变白细胞

白细胞出现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核固缩、肿胀或 溶解等变化。 14.核右移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称为核右移。 15.红斑狼疮细胞 SLE患者血液(体液中)存在LE因子,在体外可使受累白细胞核DNA解聚,形成游离均匀体,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所吞噬而 形成。 16.内源性凝血系统 指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Ⅸ a-PF3-Ⅷ-Ca]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17.外源性凝血系统 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以组织损伤后所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起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为特点。 18.血凝的固相激活 指Ⅻ因子接触到一种带电荷的表面,即被激活为Ⅻa的过程(简意: 即Ⅻa激活过程)。 19.血凝的液相激活 指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迅速激活Ⅻa这一反馈作用又称酶激活。 20.Rh血型 红细胞上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为Rh血型。 21.渗透压差 是体内水重吸收的动力,浓度差和电位差是一些溶质重吸收的动力。 22.真性糖尿 因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体内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所致。 23.肾性糖尿 指血糖处于正常水平,由于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所致。24.血红蛋白尿 指当发生血管内溶血时,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而由尿中出现的现象。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 体系现状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美国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现状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在不断遭受着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害,同时也面临着恐怖活动等人为因素灾难的威胁。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吞噬了280万人的生命,受影响的人口多达8.2亿。有科学家预计,在未来的20年,地球处于相对活跃期,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可能增加,传统的救护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1976年国际着名的麻醉科、内外科医生在德国和美国首次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灾害医学俱乐部,之后不久更名为世界急救和灾害医学协会,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害医学概念的产生。 美国灾害救援体系 20世纪以来,美国共发生5次重大灾难事件,造成12021人死亡,分别是1900年德克萨斯州飓风、1904年纽约州河蒸汽船事件、1928年弗罗里达州飓风、2001年纽约华盛顿特区“9.11”恐怖袭击事件、2005年路易斯安娜飓风。为应对日益增加的灾害事件,美国于1999年通过联邦应急反应预案,用于指引国内的灾害救援。“9.11”事件之后,美国对反恐紧急事件的处理极为重视,把人为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救援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国家紧急事件处理系统,进一步加强灾害事件应对能力。2003年3月,美国新成立了联邦国土安全部,其目标是确保边境和运输安全、保护国家主要基础设施。综合、分析情报,准备、培训、武装第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管理

紧急情况。国土安全部下辖邦调查局、联邦紧事务管理署、环境保护署、移民局、海岸警卫队等22个部门。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作为美国国家事故管理系统即NIMS的主要核心部门,是平时和战时就紧急动员、民防、救灾等活动制定政策与计划的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防灾救灾工作,其署长兼任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并直接对总统负责。 FEMA共有专业人员2600多人,后备人员4000人。同时,FEMA在国内10个行政区设有分局,每个分局负责3~7个州的紧急事务救援工作。各州、市、都设立了紧急事务救援办公室,并在各地配备了许多合作救援机构和地震、医疗、消防、交通等各种相应的紧急救援分队。如有紧急事件发生,逐级上报,直至总统,重大事件由总统发布命令实施指挥。 FEMA的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应付核进攻、核电站事故和核武器事故的准备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协调资源动员;确定战略和重要物资及其储备指标;支援州与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救灾准备、减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对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等。 灾害医学救援体系 灾害医学救援工作是灾害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主管部门是美国国家卫生部,行使职能的主体是国家灾害医学系统(NDMS)。NDMS是军民一体化的系统,其指导思想是在国内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或对外发生常规战争时,对大批伤员进行救治。

社会医学的意义

社会医学概念 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借鉴社会医学研究医学问题时所侧重的战略性、理论性、方向性和思维观念,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的意义 (1)为卫生事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由于社会医学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层次上研究社会医学问题,因此人们掌握了它就能为卫生事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WHO就是以社会医学为依据,特别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提出了“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此战略目标制订了各种实施措施和指标体系。 (2)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水平:对医务人员来说,通过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就可以丰富他们的医学知识,用现代化医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医疗实践,在医疗工作中,就能既注意生物病因,又注意心理和社会病因;对疾病诊断,既做到技术诊断,又进行社会诊断;对于疾病防治,既开出药物处方,也能开出社会处方,这就必然会提高医疗水平。因此,学习和掌握社会医学能使医务人员自觉地把社会防治和医疗防治结合起来,达到更有成效地防治疾病、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 (3)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措施:通过学习和研究社会医学,可开阔医务工作者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逐步理解医学和保健事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运用社会医学知识可使医学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迅速地用于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用于防治疾病的社会实践,扩大医务人员的眼界,提高其分析和洞察能力。 社会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而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性。人的社会性深刻影响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进程,以及预防、治疗和保健实践。人的生、老、病、死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社会产物。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众多因素,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1) 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 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 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同一神经节段支配的体表皮肤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为牵涉痛。 2.无症状型冠心病:是指患者无症状,但静息或负荷试验后有ST段下降、T波低平等心肌缺血样改变。3.混合痔: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静脉曲张时相互影响,使上下静脉丛均发生曲张,称为混合痔。4.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5.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属非竞争性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技术。它与以R趾为代表的竞争性放射配体分析技术的主要区别有两点:其一是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是抗体,而不是抗原;其二是采用过量抗体,而不是限量抗体。IRMA与R1A比较,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并使检测范围增宽,特异性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1.超敏反应:是指某些抗原或半抗原物质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过去曾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1C):是指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全身性微小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征。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并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临床上有广泛性出血、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表现。 3.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4.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但仍滞留在子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往往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 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小于停经月份;听不到胎心。 5.休克指数:指脉搏与收缩血压的比值。 1.脑死亡:是整体死亡的标志,即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也是医学上对死亡的一个新概念。 2.院内感染性肺炎:是指患者人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是于人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 染色阴性菌。 3.轻度烧伤:二度烧伤面积在996以下称为轻度烧伤。 4.过期妊娠:妊娠预产期超过2周或2周以上称为过期妊娠。 5.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且其中至少一处危及生命。 1.内环境:即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 2.心肌病:是指除风湿性、冠状动脉性、高血压性、肺源性和先天性心脏病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 3.重度烧伤:即烧伤总面积30%一49%;或三度烧伤面积10%一19%;或二度、三度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早声:妊娠在满28周至不足37周结束者,称为早产. 5.高血压危象:系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过程中,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血压急骤升高,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危急状态。 1.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久治不愈的溃疡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2.肾病综合征:是指一组包括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3.5g/d)、高脂 血症、低白蛋白血症(<30g/L),俗称三高一低的症侯群。 3.尿少与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为尿少。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尿为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尿少或尿闭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 4.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对围生期的规定是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 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5.非典型肺炎: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

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

急诊与灾难医学

急诊与灾难医学 一、名词解释 1.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2.心肺脑复苏(CPCR):指心脏有效搏出功能停止后,以恢复心肺脑功能为目的的救助过程。 3.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是一门研究在各种灾难情况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疾病预防和卫生保障的学科。 4.急诊医学:是指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急救过程中的急救措施和组织管理。 5.淹溺:又称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害的过程,由于罹患者无法呼吸空气,引起机体缺氧和CO2潴留,因窒息导致死亡。 6.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7.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重赛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8.干性淹溺: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者无水吸入,喉痉挛导致窒息。 9.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10.中毒:是指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中毒量而产生的全身性损害,分为急性中毒

和慢性中毒两大类。 11.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 12.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而引起的中毒,起病隐匿病程长,已漏诊与误诊。 13.院前急救:指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14.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指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6.阿托品化:即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增快等表现。 17.胆碱能综合征:指出现流涎、大汗、瞳孔缩小和肌颤。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0.多发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 21.多处伤:指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22.复合伤:指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3、通过运动训练,可以学会生来不具有的运动方式; 4、通过训练可使一个系统承担与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功能;

医学论文:浅谈临床实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临床实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医学生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桥梁,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临床实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医学生今后的工作与发展。如何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习效果,成为广大临床教师的一大课题[1]。 一、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活动的效果。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医学教育忽视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影响和阻滞了医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提高[2]。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应该把实习看成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把自己对每一个疾病的认识看成是自己在认识论上的一次飞跃。这样就能不断地激励自己,去认识新的疾病,学到更多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次,实习的目的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过程,

而是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态度,责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在实习中,我们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上头头是道,而面对实际病人却不知所措。因此,作为实习医生,在实践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使自己实现这种转变,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二、临床实习常遇到的问题 病人的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的推陈出新,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不断的出台保护患者的各种权益,但保护医生以及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却很少见,但保护实习,见习的医学生少而又少。此外,患者的很多的医疗操作都不愿意向实习,见习的学生倾诉与表达。在临床问诊与体格检查的时候,不愿意合作与配合。最后没有达到学校临床实习,见习的最终目的。 患者对医生这个行业的不了解与不尊重,有的患者认为医生都是为了赚更多的费用,让他们做各种医疗检查,各种开单,医闹事件比比皆是。这个问题是国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临床学生对见习实习的不重视:由于本科生在临床实习阶段面临大的就业压力,

循证医学名词解释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成本:是指在某项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消耗的物资资料)和活劳动(卫生保健人员的脑力和体力)的货币价值。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系统评价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即包含Meta-分析过程,优点是:良好的重复性。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Meta-分析(meta-analysis) 是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目的在于增大含量样本,减少随机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又称荟萃分析。 背景问题:关于疾病一般知识的问题,包括两个基本成分:一个问题词加一个动词、一种疾病或疾病的一个方面 前景问题:关于处理、治疗病人专门知识的问题。具有以下基本成分:病人和/或问题,干预措施,对比措施,临床结局 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指有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即真阳性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比值。 LR(+) =(a/(a+c))/(b/(b+d)) 1 / 1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整理(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 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 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支持:即个体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物质和情感帮助。 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 文化(广义):人类在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指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格:是稳定地表现于个体的心理特质,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 心理压力: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和内在要求在心理上所构成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身心紧张或不适。 社会事件:指个体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的重大正负性生活变化及危机。 文献研究:利用已有资料,采用整理、综合、分析等手段,最终达到研究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指以人群为对象的研究,阐述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 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称之为定量研究。 访谈法: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或电话交谈,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 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 万人,41 万脑瘫患者、600 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 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 多人,平均每 10 万人口仅“分摊”0.4 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 到1 :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 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 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 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

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 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 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 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今后的十年是“骨关节的十年” ,如何全面推动肌肉骨骼康复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五、我国康复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的发展动力

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医”已由单纯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而医患沟通就是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的医患关系却不太和谐。据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1],1996年医疗投诉月医疗投诉发生数为2 164件,1997年为10 117件,1998年为11 175件,1999年为22 125件。在3年多的时间里,其增长幅度接近10倍。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2)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3)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

法院为主体。(4)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系的焦点。(5)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促进病人身体健康,促进医生更加积极的与病人进行交流;相反,不良的医患沟通将导致医患矛盾,据统计70%的医疗纠纷由不良的医患沟通引起。医患沟通作为一种核心的临床能力,以病人中心是其基本价值取向。医患沟通应该在医学教育,特别在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占有基础地位,其实现方式应表现为以技能为导向的,结构化的教学与评估。医患不睦是当下的现实,医患沟通是医学界与社会的共识。医患沟通是医学人文属性和艺术性的体现,是医学实践性和道德性的必然要求。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是作为临床医生的道德要求,是医学伦理的实践,是医学专业精神的展现。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不仅要求医学生有高超的诊疗技术 ,还要求医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更重要的是加强和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 ,让学生明白对病人的热诚、同情和理解有时比外科刀及内科药的作用更大的道理。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行 ,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 ,社会和病人都对医生、医疗效果甚至医疗的过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和医患关系在诊疗工作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目前 ,医学高校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方面尚有欠缺 ,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

常用医学术语汇总

医学术语 一、词根(roots):每个单词的基本部分。 For example:port----transport,export,support,portable 来源于拉丁文“portare”,意为“运送”。 simil----simulate,similarity,assimilate 词根通常是末端开放的单词。 For example:gastr- 胃 pneumon- 肺 在组合词根时,需要加“o”在词根间(但需凭经验判断 何时不用加“o”)。 For example:gastr-o-enter-itis——胃肠炎 celio-gastr-otomy——剖腹胃切开术 二、组合词根时的排序原则: 首先命名近端结构,其次是远端结构。 For example:duoden-o-jejun-itis十二指肠空肠炎 esophag-o-gastr-ectomy食管胃切除术 当不存在自然的解剖连续性时,则按照流动方向决定词根的相对位置。For example:cholecyst-o-jejun-ostomy胆囊空肠吻合术 pancreatic-o-enter-ostomy胰管小肠吻合术

三、常用的解剖学词根 an:肛管(anal canal) celio:体腔(body cavity) arter:动脉(artery) cholecyst:胆囊(gallbladder)cec:盲肠(cecum) choledoch:总胆管(choledochus)chole :胆汁(bile) duoden:十二指肠(duodenum)col:结肠(colon) enter:小肠(small intestine)crani:颅骨(cranium) esophag:食道(esophagus) cyst:囊(sac) lapar:腹部,髂窝(abdomen,flank)gastr:胃(stomach) lith:结石(calculus,stone)hepat:肝(liver) mast:乳腺(mammary gland,breast)hem,hemat:血(blood) lysis:打碎,破坏(destruction)ile:回肠(ileum) jejun:空肠(jejunum)pancreat:胰腺(pancreas) phleb:小静脉(small vein)splen:脾脏(spleen) bronch:支气管(bronchus)ven:静脉(vein) card:心脏(heart)phren:呼吸膈(respiratory diaphragm) thorac:胸(chest) trache:气管(trachea)colp:阴道(vagina) oophor:卵巢(ovary)salping:输卵管,子宫管(fallopian tube, uterine tube)pyel:肾盂(pelvis of the kidney)ureter:输尿管(ureter)vesic:膀胱(urinary bladder) urethr:尿道(urethra)四、具有两个不同词根的器官或结构 子宫(uterus): hyster, metrium 肾脏(kidney):nephr,ren 管(vessel):angi——不一定是血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