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nternet应用

nternet应用

nternet应用
nternet应用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知识要点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3.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以及软、硬件组成.

4.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及其常见的接人方式和提供的各种信

5.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应用:拨号连接的建立,浏览Oe(1E)的使用,E—mail收发

理解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A.使用计算机更方便 B.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C.测试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效果 D.共享联网计算机资源

2、网络要有条不紊地工作,每台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的规则,这些规则称为。

A.标准 B.协议 C.公约 D.地址

3、ISO/RM模型的第3层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4、局域网的网络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

A.网络拓朴结构 B.微型机 C.传输介质 D.网络协议

5、多用于同类局域之间的互联。

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6、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实现。

A.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 B.模拟信号放大

C.数字信号编码 D.数字信号的整型

7、Internet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基础是协议。

A.TCP/IP B.SPX/IPX C.CSM/CD D.X.25

8、在环型网结构中,工作站间通过协调数据传输。

A.CSMA/CD B.RARP C.优先级 D.令牌

9、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是。

A.CHINANET B.CSTNET C.CERNET D.CGBNET

10、电子邮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Internet服务,下面是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A.sjq@127·110·110·21 B.http://127·110·110·46

C.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 D.Ping198·105·232·2

11、下面IP地址中,正确的是。

A.202.9.1.12 B.CX.9.23.01 C.202.122.202.345.34 D.202.156.33.D 12、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是Internet上一台计算机的。

A.域名 B.IP地址 C.非法地址 D.协议名称

13、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这一术语表示。

A.数据传输的宽度 B.数据传输的速率

C.计算机位数 D.CPU主频

14、万维网引进了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指的是。

A.包含多种文本的文本 B.包括图像的文本

C.包含多种颜色的文本 D.包含链接的文本

15、拨号接入Internet需各种条件,以下各项中不是必须的是。

A.IE5.0浏览器 B.电话线 C.ISP提供的电话线 D.调制解调器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在常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

A.Unix B.Netware C.Windows NT D.Dos

2、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是。

A.覆盖的范围较小 B.传输速率高 C.误码率低 D.投入较大

3、目前,连接因特网的方式有。

A.通过有线电视网 B.拨号IP C.仿真终端 D.通过局域网连接入网4、局域网传输介质一般采用。

A.光缆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电话线

5、免费电子信箱网站有。

A.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 B.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

C.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 D.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

三、填空题

1、目前,广泛流行的以太网所采用的拓朴结构为10Base

2、和。

2、目前我国直接进行国际联网的互联网络有Chinanet(公用网)、CSTnet(科技网)、GBnet (金桥网)和。

3、如果你的计算机已接入Internet,用户名为Zhang,而连接的服务商主机域为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则你的Email地址应该是。

4、局域网的两种工作模式是和。

5、因特网为联网的每个网络和每台主机都分配一个数字和小数点表示的地址,它称为。其英文简称名字为。

6、常用的浏览器软件有和Netscape Navigator等;在浏览网页时,鼠标指针变成手形“手”说明此处是一个,单击此处可以从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

7、搜索引擎查询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8、在主机域名中,WWW指的是。

9、DNS指的是。

10、发送邮件的服务器和接收邮件的服务器是。

上机实验题

上机实验一

1.实验目的

(1)掌握IE浏览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2)学会网页的浏览及收藏夹的使用。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2.实验内容

(1)打开记事本,创建文件fj.txt,并保存在学生文件夹中内容如下:

时间:2003年7月7日晚8:00

地点:亚运村酒店

(2)浏览器练习。

①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Explorer图标,打开IE浏览器。

思考: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打开IE浏览器窗口? …

②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项卡,设置多媒体的显示,如动画、声音、视频、图片等。

③通过在地址栏键入网址的方法,打开网址为:http://WWW.163.com的网页。

④将该网页以“网易”的名称保存在收藏夹中。

⑤打开网址为http://WWW.sina.com.cn的“新浪网”网页。

⑥通过收藏夹打开“网易”主页。

⑦通过设置当前页为主页的方法,将“网易”设置为主页。

(3)邮件练习。

①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件信箱,用户名自定。

②给自己发送一个邮件,要求如下,抄送:自定,可选择某位同学的邮件地址。主题为:“BirthdayParty”。内容如下:

您好,欢迎参加我的生日晚会。

插入文件附件,附件为学生文件夹中的“fj.txt”文件。

③接收新邮件。

④回复主题为"BirthdayParty”的邮件。复信正文为“祝生日快乐准时参加。”

上机实验二

1.实验目的

(1)学会OutlookExpress的简单设置

(2)练习“搜索引擎”的使用。

(3)学会清除上网记录。

2.实验内容

(1)OutlookExpress的使用。

掌握收发电子邮件方法。

①启动OutlookExpress。

②利用“上机实验一”中申请的免费电子信箱,在OutlookExpress中新建一个账号(名称自定),并将其“设置为默认值”

提示:通过“工具I账号”命令,选择“邮件”选项卡,单击“添加”按钮,选择

命令。

③撰写新邮件,要求为:

·正文内容:开会时间推迟至本月21日,地点不变。

·收件人:自定,要求收件人为两人或两人以上。

·抄送:上述新建账号的电子邮件地址。

·邮件发送格式为“多信息文本(HTML)”。

④用上述新建账号接收邮件。

提示:选择“工具1发送和接收”命令,再选相应账号。

(2)学会使用“搜索引擎”。

①关键字搜索。

·打开IE浏览器,登录某门户网站,如

新浪:http://WWW.sins.com.Cn

搜狐:http://WWW.sohu.com

网易:http://WWW.163.com

·在“搜索”栏内输入相应关键字,可选主题有

计算机等级考试

计算机(或网络)的安全与病毒

有关无线网络方面的技术或产品介绍

有关宽带网技术、我国目前的宽带网状况或论述今后发展方向的资料

·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保存为Word文档,命名为“资料.doc'’,要求该文档有标题,且全部内容不超过2页。

②分类搜索。

·登录新浪网搜索首页http://search.sina.com.cn。

·在分类目录中依次选择“计算机与互联网”+“硬件”一“笔记本电脑”,共查询出5种品牌(如IBM、Dell、方正等)笔记本电脑的信息。

·将它们的品牌、型号、配置、价格等项归纳整理成一个Word文档(可以使用表格),命名为“报价.doc"。

·将搜索到的某笔记本电脑的图片保存为JPG文件,命名为“笔记本.jpg”。

③网络实名功能。

·登录3721网络实名网站http;//WWW.3721.com。

·在“用网络实名查询”框中,输入“北京大学”,单击“搜索”按钮,即可直达“北京大

学”网站。

④清除上网记录。

·清除上网产生的表单、密码。

提示: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内容”选项卡,单击“自动完成”按钮。

·清除上网产生的临时文件和历史记录。

提示: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

线性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线性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线性变换的定义以及中学数学中涉及到的几种特殊的线性变换,包括其表达式及特征等。然后介绍了这几种线性变换在中学几何中的意义, 它是普通线性变换的一个自然推广,同时研究了线性变换在几何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具体实例说明了利用线性变换解决中学中平面几何题的方法以及线性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线性变换中学数学几何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针对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现状,制定和实施新 的课程标准势在必行。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 简称《标准》)。由参考文献[1]、[2]、[3]、[4]可知: 《标准》规定的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内容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在选修系列中,增加了矩阵与变换、数列与差分、初等数论初步、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等内容,矩阵与变换是选修系列的内容。 矩阵是代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变换是几何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中学数学教材改革来说,认真研究怎样把应用广泛的矩阵内容融入代数教材,以及如何进一步用变换的观念来处理几何教材,最终用矩阵来表示线性变换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这部分知识。中学数学引入矩阵初步知识,主要是为表达数据提供新的工具。矩阵作为研究图形(向量)变换的基本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数学模型都可以用矩阵来表示。由矩阵建立的线性变换就是 平面上的坐标变换,其中,矩阵起着“对应法则”的作用,用二阶矩阵 a b c d ?? ?? ?? 确定的变换, 就是构造映射,使平面上的点(向量) x y ?? ?? ?? 变成(对应)点(向量)1 1 x y ?? ?? ?? = a b c d ?? ?? ?? x y ?? ?? ?? ,这个映射

电工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及发展

电工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 及发展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电工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电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有力杠杆。早在1883年电能开发的萌芽时期,恩格斯就曾经评价了它的意义:“……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循环完成了。德普勒的最新发现,在于能够把高压电流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线输送到迄今连想也不敢想的远距离,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件事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末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电磁是自然界物质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物理属性。因此,研究电磁规律及其应用的电工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信息、材料等现代社会的支柱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电能作为一种,它便于与各种进行转换,从多种途径获得来源(如、、、太阳能发电等);同时又便于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种种需要(如电动力、电热、电化学能、等)。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更易于调控。这一系列优点,使电能成为最理想的二次能源,格外受到人们关注。电能的开发及其广泛应用成为继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20世纪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在新课改之后,要求高中生不仅要学会灵活运用学科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身兴趣的知识点,使得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锻炼。高中线性变换虽然作为选修章节,但是其所蕴含的内容是衔接高中与大学的关键点,掌握线性变换的基础知识也就是提前了解和学习了大学所要接触的高等数学知识模块,即矩阵问题。因此,笔者立足于高中选修的重要知识点——线性变换,先阐述其概念及性质,然后来探究如何巧妙解决高中数学中线性变换的难题,从而为初等数学过渡到高等数学做提前的准备。 标签:数学线性变换解题技巧 一、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概述 1.线性变换的概念 线性变换一般是指,在构建的xOy坐标系内,存在至少一个点或多个点的集合A与另一个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点的集合B两者之间按照一定规则可以相互变换,且不同的点与所转变后的点不相同,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形如进行几何变换,这就叫做线性变换。 2.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 线性变换具有三个基本性质,第一个性质是任何向量乘于零都为零,数学表达式为:T(0)=0;第二个性质是任何向量乘于任何一个负向量等于两个向量相乘的负数,数学表达式为:T(-a)=-T(a);第三个性质是线性变换满足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即,其中A是一般矩阵,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任意的两个向量,是任意实数。 二、高中数学线性变换的解题技巧 1.数形结合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平面区域A={(x,y)|x + y≤1,且x≥0,y≥0},求平面区域B={(x + y,x - y)|(x,y)∈A}的面積。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线性变换结合不等式的应用难点,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分析题干信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列出平面区域A的不等式条件。由于本题平面区域B存在与平面区域A相重合的未知数,因此要假设两个新的未知数替代B的条件,再将新的未知数条件代入A中就能很快确定B的向量表示,最后快速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平面区域B的图形就能的出其面积的大小。 设:未知数u=x+y,v=x-y

iis6.0应用程序池回收和工作进程(转)-我的大房子-博客园

iis6.0应用程序池回收和工作进程(转)-我的大房子-博客园 公司的一个网站程序长时间运行后,速度变慢,重新启动网站后速度明显变快,估计是网站程序占用的内存和CPU 资源没能及时释放,才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启网站释放资源。但手工重启总不能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才能实现自动管理呢?IIS6.0的应用程序池自动回收功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如下: 1.网页上显示 您试图在此Web 服务器上访问的Web 应用程序当前不可用。请点击Web 浏览器中的“刷新”按钮重试您的请求。 管理员注意事项: 详述此特定请求失败原因的错误信息可在Web 服务器的系统事件日志中找到。请检查此日志项以查明导致该错误发生的原因。 2.windows事件查看器-应用程序Log The state server has closed an expired TCP/IP connection. The IP address of the client is 127.0.0.1. The expired Read operation began at 05/21/2007 20:12:04.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把程序对应的IIS应用程序池回收一下就好了。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原因呢?还有为什么回收一下就好了呢?回收做了些什么? 出现的原因 在网上搜索了一翻,发现主要是一下几个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1).Framework的问题,例如1.0和2.0版本 2)aspnet_wp.exe 问题 3)安全更新程序(KB886903) 可惜我们服务器出现的问题都不是以上几点引起的,经过我的分析认为是写的很烂很烂的程序占用了大量的资源最后导致内存泄漏,导致IIS的进程当掉了。可惜了程序我是没办法改,都是别人写的,也不会改。不过我不可能每次出现这个问题就登陆到远程服务器上去回收一次吧,所以只有让他自动回收了。 自动回收有好几种方式,也不知道那一种比较适合,而且回收工作进程是会把保存在内存里的Session清空,造成用户需要重新登陆的问题,所以自动回收要越少越好,以保证不会因为其中的一个用户使用了那个很烂的程式导致其他的用户都要重新登陆。

性常微分方程的保线性变换及其应用

第22卷第7期2003年7月 大学 COI,LEGE 物理 PHYSICS V0l22No7 July2003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保线性变换及其应用 柬仁贵1,束萱2,李珍1 (1.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吉林长春130024;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研究了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保线性变换,得到任意两个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等价的条件,并用于求解一类二阶线性变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对数学物理方法教学中怎样通过适当的变换把给定的二阶线性变系数齐次常微分方程化为可解的方程给出了合理解释 关键词: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保线性变换 中圈分类号:o41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12(2003)07—0011—05 l引言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在物理学及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2o根据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求任何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的解都归结为求相应齐次常微分方程的基本解组”…然而,即使对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至今也没有求出其基本解组的一般方法在通常的高等数学及数理方法教科书中都给出了二阶线性常系数常微分方程及一些特殊函数方程求解方法,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变换把一个给定的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化为这些可解的方程,则很容易得出该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的通解问题在于如何知道这个方程能否化为可解的方程并通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化为可解的方程 本文基于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一般特性”J,研究了常见的保线性变换.得到联系两个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等价关系,进而导出一个给定的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可化为已知可解的方程的判别式并确定相应的变换这就扩大了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求解的途径,同时可对数学物理方法教材中一些常见的变换“探本求源”,给出合理的解释 2常见的保线性变换 在常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中,线性性质尤为重要能保持微分方程的线性性质的变换统称为保线性变换下面讨论最常见的两种保线性变换 2.1变换,(z】.“(t)e“”的保线性性质 为确定起见.在以下讨论中规定一般的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的标准方程为 挈岬(z)塞+Q(m=0(1)对方程(1)作变换得 y(z)=“(f)e“”(2)即同时作未知函数的齐次线性变换和自变量的变换,经过通常的微分运算方程(1)可化为未知函数“关于自变量为£的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2+二[塞+z二(老)2+P害]+“[;(塞)2+;(睾+,盎)+i2(£)2+Q]=。 (3)可见变换(2)能保持微分方程的线性性质,是保线性变换 2.2二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对自变量求n阶导数的线性不变性 为便于讨论,设一般的二阶线性变系数常微分方程为 no(z)y”(z)+nl(。)J7(z)+口2(z)√(T)=0(4) 收稿日期:2002071s 基盒项目:东北师范大学“优师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束仁责(1943一),男.江苏镇距人,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剐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物理研究与教学,数学物理方法课主讲教师

第六章_线性变换_68180769

第六章 线性变换 映射:,X Y ≠?≠?,如果有一个法则σ,它使得X 中每个元素α,在Y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β与之对应,则称σ为X 到Y 的一个映射,记作:X Y σ→,()σαβ=,β称为α在σ下的象,α称为β在σ下的原象。 注:()(),X στασατα=??∈=对。 变换:一个集合到自身的映射。 线性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设V 是数域F 上的线性空间,σ是V 的一个变换,如果满足条件: (1)()()()βσασβασV,α,β+=+∈?; (2)()()k F,αV,k αk σασ?∈?∈=, 则称σ是V 上的线性变换或线性算子。 (1), (2)等价于条件:,,,k l F V αβ?∈∈ ()()()σk αl βk σαl σβ+=+。 例:设σ:n n R R →,定义为()c αασ=,c 为常数。-----数乘 变换或位似变换。 c =0-----零变换,记为o 。 c =1-----恒等变换,记为ε。 例:设σ是把平面上的向量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θ角的变换 设()()(),,,T T x y x y ασα''==,则

cos sin sin cos x x y y x y θθ θθ'=-??'=+? 记cos sin sin cos A θθθ θ-?? =??? ? ,则()A σαα=是一个线性变换。 例:判断下列变换是否是线性变换 (1) ()()12323,,1,,T T a a a a a σ=; (2) ()()12323,,0,,T T a a a a a σ=; (3) ()()12312231,,2,,T T a a a a a a a a σ=-+; (4) ()()212312 3,,,,3T T a a a a a a σ=. 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 (1)()θθσ=; (2)()()ασασ-=-; (3)线性变换保持向量的线性组合关系不变,即若s s αk αk αk β+++=Λ2211,则1122s s βk αk αk ασσσσ=+++L ; 若θ=+++s s αk αk αk Λ2211,则θσσσ=+++s s αk αk αk Λ2211。 (4)线性变换将线性相关的向量组映成线性相关的向量组。 线性变换的运算 ()V L ----线性空间V 上所有线性变换的集合。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 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 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 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 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 ARPANET 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 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Sputnik 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 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 。当时, 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 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 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 正常工作, 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 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 ARPANET ,进行联网的研究。同

浅谈线性变换对角化问题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3) 1 线性变换 (4) 1.1 线性变换的定义 (4) 1.1.1 线性变换的概念 (4) 1.1.2 线性变换的矩阵及矩阵表示 (4) 1.2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问题 (5) 1.2.1 相似对角化问题 (5) 1.2.2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 2 线性变换的对角化 (7) 2.1 线性变换的对角化 (7) 2.1.1 线性对角化的提出 (7) 2.1.2 线性对角化的定义 (7) 2.2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7) 2.2.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7) 2.2.2 线性变换的特征多项式 (7) 2.3 线性变换对角化与矩阵对角化之间的联系 (8) 2.3.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联系 (8) 2.3.2 线性变换对角化与矩阵相似对角化之间的关系 (9) 2.3.3 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及推论 (9) 2.3.4 求线性变换对角化的方法和步骤 (10) 3 线性对角化问题的相关题目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摘要 线性变换是贯穿高等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本文尝试通过探讨矩阵对角化的知识点类比线性变换对角化的知识点,再通过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以线性对角化问题为主要线索,着手研究线性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步骤以及线性对角化的基本条件,并且总结说明线性变换的对角化与矩阵对角化的联系,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解矩阵对角化与线性对角化的内容及要点。 关键词: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

Linear trans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algebra through its research value is self-evid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atrix diagonalization by knowledge points of analog linear transformation diagonalization knowledge, and through the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of the matrix, linear diagonalization problem as the main clue, started studying linear transformations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steps to solve 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linear keratosis, and summary description of the linear transformation matrix diagonalization diagonalization with links to further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linear matrix diagonalization diagonalization content and points. Keywords: Changing existing diagonalization;Matrix;Eigenvalues;Eigenvectors

什么是IIS应用程序池以及应用程序池详解

什么是应用程序池呢?这是微软的一个全新概念:应用程序池是将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链接到一个或多个 工作进程集合的配置。因为应用程序池中的应用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被工作进程边界分隔,所以某个应用程序池中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到其他应用程序池中应用程序所产生的问题的影响。 Windows 2003同时支持两种工作模式,默认为ISS 6.0工作进程隔离模式。工作进程隔离模式防 止一个应用程序或站点停止了而影响另一个应用程序或站点,大大增强了IIS的可靠性。那么如何设置两 种工作模式呢? 启动IIS管理器,右击网站,选择“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图1)。 在IIS 6.0工作进程隔离模式下,所有的应用程序代码都在隔离环境中运行,它们是如何进行隔离的呢?Windows 2003新增了应用程序池,工作进程隔离模式允许客户创建多个应用程序池,每个应用程序池都 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因为这些应用程序池直接从内核(而非WWW 服务)接收它们的请求,所以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要隔离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但属于不同网站的Web应用程序,需要为每个网站创建单独的应用程序池。 创建应用程序池 在IIS管理器中,打开本地计算机,右键单击“应用程序池”,选择新建“应用程序池” (必须在工作 进程隔离模式下才能建立应用程序池)。“应用程序池名称”框中,输入新的应用程序池名称。如果在“应 用程序池ID”框中出现的ID (如:AppPool #1)不是您想要的,可进行重命名。如果您单击了“将现有应用程序池作为模板”,请在“应用程序池名称”框中右键单击想要用来作为模板的应用程序池。最后单击[确定]。

指派应用程序池 在IIS 管理器中,右键单击您要为其指派应用程序池的应用程序,然后单击“属性”。单击“主目录”选项卡,确认您正在指派的目录或虚拟目录的“应用程序名”是否已被填写。如果“应用程序名”框尚未被填写,请单击“创建”,然后输入名称。 在“应用程序池”列表框中,选择您想要为其指派的应用程序池的名称。最后单击[确定]。 一起来看看有关应用程序池的一些问题。应用程序池的“属性”对话框有四页——回收,性能,运行状况,标识,如图六所示。在这些选项页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回收”页,使用该选项页可以管理工作进程 的回收。在工作进程隔离模式中,IIS可以配置成定期重新启动应用程序池中的工作进程,从而更好地管理那些有错误的工作进程。这确保了池中的应用程序运行正常,并且可以恢复丢失的系统资源。为了回收工 作进程,失败工作进程接收请求的能力将被限制,直到它处理完存储在请求队列中的所有剩余请求。为了 排出当前请求,可以给予进程配置限制。同一命名空间组的替换工作进程在旧的工作进程停止前启动,从 而防止服务中断。旧的进程完成其未决的请求,然后正常关闭,或者如果在达到了配置的时间限制、请求数、设置的时间计划,或当达到指定的内存用量限制后仍没有关闭,则明确地终止进程。默认情况下,应 用程序池每隔1740分钟(29小时)回收一次。 W3SVC根据“运行状况”页的选项来判断应用程序池运行是否正常,包括:每隔指定的时间Ping工作 进程,时间按秒计,默认值30秒启动时间限制(工作进程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始)关闭时间限制(工作进程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关闭)是否启动快速失败保护(如果在指定的时间段内一定数目的工作进程发生 失败,则禁用应用程序池)。另外,ISAPI应用程序(包括https://www.wendangku.net/doc/75219720.html,和asp.dll)可以声明自己不再适合提供服务,要求回收。 默认情况下,当IIS 6.0回收一个池时,它会使用一种称为overlapped recycle的回收技术。在这种回收模式下,失败的工作进程仍会保持运行状态,同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进程。IIS 6.0把新传入的请求传递给新的工作进程,但不拆除老的工作进程,直至老的工作进程处理完它队列中的请求,或者遇到超时错误。在此期间,TCP/IP连接不会丢失,因为有http.sys保持着连接的有效性。当失败的工作进程超时出错时,下一个请求传递给工作进程的请求是新的请求,因此原来保存在进程中的会话信息就会丢失。所有这类回 收操作都自动进行,无需管理员干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明显的服务中断现象。如有必要, 可以将配置数据属性LogEventOnRecycle的值设置为1,指示W3SVC执行回收操作时生成一条事件日志 记录。 对于那些不能以多个实例运行的应用程序,overlapped recycle回收技术可能引起问题。如果遇到这类问题,可以将配置数据属性DissallowOverlappingRotation的值设置成 True(1),关闭某个应用程序池回收操作时的进程“重叠”现象。另外,对于失败的工作进程,有时我们可能不想将它拆除,仍旧保留该进程,以便检测和寻找发生问题的根源,这时可以将配置数据属性OrphanActionExe设置成执行文件的名字,使得工作进程成为“孤儿”时执行文件仍保持运行状态。 另一个与应用程序池有关的特性是,IIS 6.0允许将应用程序池配置成一个Web园(Web Garde n)。要理解Web园的概念,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假设有一个IIS 5.0服务器和三个Web网站,每一个Web 网站运行着相同的应用程序,如果IIS 5.0能够自动按照圆形循环的模式将请求依次发送给这些功能上等价、实际上分离的Web网站,将负载分离到三个不同的进程,就可以构成一个小型的Web农场(Web Farm)——这就是Web园。

DLT 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程序

DLT 直接线性变换解法程序介绍 一、程序综合介绍:DLT结算程序 程序功能介绍:应用6个已知点计算左右片l 系数;然后应用已经求得的l系数求解物方空间坐标系坐标 程序名:SuYGDLT 程序界面: 程序界面有四个按钮,分别为读取文件,左片l系数计算,右片系数计算,物放坐标解算程序界面有四个编辑框,分别用来输出文件信息,左片l系数、右片l系数、以及无妨坐标结果 截图如下 程序使用介绍: 必须先点击导入文件按钮,导入文件方可进行正确的计算,如果未导入文件就点击左片平差或右片平差或无妨坐标解算就会弹出如下对话框:

读取数据后点击其它按钮进行其它计算。 程序文件格式: 数据文件分为两部分,KnownPoint,UNKnownPoint,分别代表已知点信息和待求点信息当文件读取程序读到“KnownPoint”时开始读取已知点信息,已知点信息格式如下 GCP1,1214.0000,1032.0000,1046.5180,1071.6652,9.201742,-9.672384,-2.726064 分别代表点名、左片相片X坐标、左片相片y坐标、右片相片x坐标、右片相片y坐标物方坐标X、Y、Z; 当文件读取到“END KnownPoint”时结束已知坐标的读取 待求点信息类似:文件格式截图如下: 程序运行结果与评估: 本程序区1-10号点作为已知点计算l近似值11-20号点作为未知点解求其物方三维坐标;

程序运行结果与所给参考值相似,应该可以证明其运算是正确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二、程序编程思想及相关代码 程序编程思想及相关函数: 本程序设计DLTCalculation类作为l系数结算主程序,其成员变量及成员函数与作用介绍如下: CSuLMatrix LL;//左片L系数矩阵 CSuLMatrix RL;//右片L系数矩阵 int m_iKnownPointCount;//已知点个数 CControlPoint *m_pKnownPoint;//已知点 int m_iUnKnownPointCount;//未知点个数 CControlPoint *m_pUnKnownPoint;//未知点 public: CString LoadData(const CString& strFileName);//读取文件函数 int ifLoda;//判断是否导入数据 CString Datainfor;//文件信息存储 CString *SplitString(CString str,char split, int& iSubStrs); //分割函数 void LFormApproL(CSuLMatrix &LL);//计算左片L系数近似值 void RFormApproL(CSuLMatrix &RL);//计算右片L系数近似值 void FormLErrorEquations(CSuLMatrix LL,CMatrix &LM,CMatrix &LW);//组成左片系数矩阵和常数项矩阵 void LAdjust();//左片平差主函数 void FormRErrorEquations(CSuLMatrix RL,CMatrix &RM,CMatrix &RW);//组成右片系数矩阵和常数项矩阵 void RAdjust();//右片平差主函数 void Output(const CString& strFileName);//输出结果主程序

三维线性变换及其应用

三维线性变换 陈祥科 1、线性空间 (2) 1.1、线性空间的代数定义 (2) 1.2 线性空间的基和维度 (2) 2、线性变换 (2) 2.1、变换的定义 (2) 2.2、线性变换的定义 (2) 2.3线性变换的性质 (3) 2.4、线性变换下的坐标变换 (3) 2.5、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3) 3、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4) 3.1平移变换 (5) 3.2缩放变换 (5) 3.3绕坐标轴的旋转变换 (5) 3.4绕任意轴的旋转变换 (6) 4、三维线性变换的应用实例 (7) 4.1 三维图形变换理论 (7) 4.1.1 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 (7) 4.1.2 组合三维几何变换 (8) 4.1.3 围绕任意轴的旋转矩阵的推导 (9) 4.1.4 三维图形的轴侧投影变换 (9) 4.2 叉车稳定性试验的仿真 (10) 4.2.1 纵向稳定性试验的仿真 (10) 4.2.2 横向稳定性试验的仿真 (11) 4.3 结论 (12)

1、线性空间 1.1、 线性空间的代数定义 一个定义了加法与数乘运算,且对这些运算封闭,空间中任意向量都属于数域P ,并满足八条算律的集合为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 1.2 线性空间的基和维度 对于一个数域上的线性空间R ,由n 个属于R 的元素组成的一个线性无关组,如果R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这n 个元素的线性组合,那么这个线性空间的维度为n ,且这个线性无关组为R 的一组基。显然,三维空间的基有3个元素组成。三维线性空间的的两组基分别为(0,0,1)和(1,0,0)、(0,1,0)。 2、线性变换 2.1、变换的定义 变换是广义概念的函数,它是这样定义的,如果存在2个非空集合A 、B ,α是A 中的任意元素,如果在集合B 中必定有一个元素β与集合A 中的α元素对应,则称这个对应关系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变换,变换也称为映射,记为T ,即有等式 β=T(α) 称β为α在T 变换下的象,称α为β在T 变换下的源,集合A 称为变换T 的源集,A 在变换T 下的所有象称为象集,显然象集是B 的子集。 2.2、线性变换的定义 R 是数域F 上的线性空间,σ是R 的一个变换,并且满足 ()()()()() a k ka b a b a σσσσσ=+=+ 其中a,b ∈R ,k ∈F 则称σ是R 的一个线性变换(这是由R 到R 自身的一个映射)。线性变换定义的意义是,将R 的任意2个元素的和进行变换等同于将这2个元素分别进行变换后再求和,将R 的任意元素的数乘进行变换等同于将这个元素先进行变换再数乘。下面是线性变换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βσασβασl k l k +=+ F l k R ∈∈?,,,βα

Matlab+实现直接线性变换

直接线性变换Matlab实现的程序源代码 function re=DLT(A,B) %imco为像方坐标,输入单位是像素 imco=A; %此处为控制点像方坐标,格式为2×n,单位:像素 %obco为物方坐标,输入单位是毫米 obco=B; %此处为控制点物方坐标,格式为n×3单位:毫米 imco_be=[];B=[];M=[]; for i=1:size(imco,2) imco_be=[imco_be;imco(:,i)]; end for i=1:size(imco,2) A1=[obco(i,:),1,0,0,0,0]; A2=[0,0,0,0,obco(i,:),1]; M=[M;A1;A2]; B1=obco(i,:).*imco_be(2*i-1); B2=obco(i,:).*imco_be(2*i); B=[B;B1;B2]; end M=[M,B]; N=M(1:11,:); L=N\(-imco_be(1:11,:)); X0=-((L(1)*L(9)+L(2)*L(10)+L(3)*L(11))/(L(9)*L(9)+L(10)*L(10)+L(11)*L(11))); Y0=-((L(5)*L(9)+L(6)*L(10)+L(7)*L(11))/(L(9)*L(9)+L(10)*L(10)+L(11)*L(11))); L=[L;0];M3=[];W=[]; for i=1:size(imco,2) xyz=obco(i,:); A=xyz(1)*L(9)+xyz(2)*L(10)+xyz(3)*L(11)+1; r2=(imco_be(2*i-1)-X0)*(imco_be(2*i-1)-X0)+(imco_be(2*i)-Y0)*(imco_be(2*i)-Y 0); M1=[A*(imco_be(2*i-1)-X0)*r2;A*(imco_be(2*i)-Y0)*r2]; M2=-[M(2*i-1:2*i,:),M1]/A; M3=[M3;M2]; W=[W;-[imco_be(2*i-1);imco_be(2*i)]/A]; end WP=M3'*W; NBBN=inv(M3'*M3); LP=-NBBN*WP; v=M3*LP+W; imco_be=imco_be+v; X0=-(LP(1)*LP(9)+LP(2)*LP(10)+LP(3)*LP(11))/(LP(9)*LP(9)+LP(10)*LP(10)+LP (11)*LP(11)); Y0=-(LP(5)*LP(9)+LP(6)*LP(10)+LP(7)*LP(11))/(LP(9)*LP(9)+LP(10)*LP(10)+LP (11)*LP(11)); 1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码技术主要研究如何将信息用条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条码所表示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条码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本节将详细介绍条码技术的概念﹑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 1.条码技术的起源及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信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传输通讯能力日益强大。全面、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输入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系统的关键。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在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信息采集、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条码最早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但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还是在近20年。欧美、日本等国家已普遍使用条码技术,而且正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普及,?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 在40年代后期,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贝尼·西尔佛(Beny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这种代码图案如图2-2右上图所示。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代码。靶的同心环由圆条和空白绘成。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码与后来的条码符号很接近,遗憾的是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而且工艺上也没有达到印制这种代码的水平。然而,20年后,?乔·伍德兰德作为IBM公司的工程师成为北美地区的统一代码——UPC条码的奠基人。?吉拉德·费伊塞尔(Girad Feissel)等人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将数字0~9?中的每个数字用七段平行条表示。但是这种代码机器难以阅读,人读起来也不方便。不过,?这一构想促进了条码码制的产生与发展。不久,E·F·布林克尔(E·F·?Brinker)将条码标识应用在有轨电车上。60年代后期,西尔韦尼亚(Sylvania)发明了一种被北美铁路系统所采纳的条码系统。?这两项发明可以说是条码技术最早期的应用。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最初,网络开通时只有四个站点: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 Barbara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犹他大学。ARPANET不仅能提供各站点的可靠连接,而且在部分物理部件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在网络的操作中可以不费力地增删节点。与当时已经投入使用的许多通讯网络相比,这些网络中的许多运行不稳定,并且只能在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可靠地工作,ARPANET则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间互相通讯。 ARPANET的两大贡献:第一、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第二、产生了今天的Internet,即产生了Internet最基本的通讯基础---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在九十年代以前,Internet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主要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但近年来该网络商业用户数量日益增加,并逐渐从研究教育网络向商业网络过渡。Internet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信息传递。(2)与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网上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布告板提出问题听取专家学者和用户各方面的建议。(3)了解商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更多的公司通过Internet收集、调研和销售与商贸活动有关的信息。(4)远距离数据检索:查询各种商业性和专业数据库。(5)文件传输(FTP):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络: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将设计方案直接传输给生产厂家。(6)检索免费软件:目前在Internet的公共软件里,有许多免费软件,很多公司利用这些软件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7)研究和出版:出版商利用FTP进行文稿的传递,编辑和发行,以减少出版和时间和费用。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连接的网络7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1亿,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Internet在中国起步较晚。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开始初步接触Internet。1990年,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石家庄54所等单位先后通过X.25网接入到欧洲一些国家,实现了中国用户与Internet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1993年,中科院高能所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国际数据专用信道的互连。

浅谈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终稿)复习课程

浅谈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终稿)

浅谈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 摘要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现代科学中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以及性质,并且给出了在线性空间中线性变换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与矩阵中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几种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最后介绍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在数学领域中、物理中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增长模型中的应用等等。 关键字:特征值;特征向量;应用;矩阵;初等变换 Abstract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ci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the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eigenvalues and gives linear space of linear transformations, eigenvectors and eigenvalues of the relationship matrix, feature vectors. Then introduces several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of solving methods. Finally, the eigenvalues and

eigenvector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such as in the fields of mathematics, phys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rowth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so on. Keys words:eigenvalue;eigenvector;application;matrix;elementary; 目录 浅谈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 (2) 摘要 (2) Abstract (2) 第1章引言 (4) 1.1 研究背景 (4) 1.2 研究现状 (5)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6) 第2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一般理论 (6) 2.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和性质 (6) 2.1.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7) 2.1.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7) 2.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一般求解方法 (8) 2.2.1 一般数字矩阵的简单求解 (8)

20101126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春明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史 一.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ARPAnet称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它是Internet 的主干网,它为Internet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Internet 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 的商业化。 1983年ARPAnet 分裂称为两部分: ARPAnet和存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NSFnet 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 而称为了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 指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它建立的网站NSFnet。 NSFnet对Internet 的最大的贡献是使Internet 全向社会开放。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1.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成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6~1993) 第二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6) 第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化工程进入互联网,实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互联网的国家。 3 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 施。 ●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 标志之一。 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