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于洁,陈功,沈宫建

[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信息系统将越来越多的被投入使用。不同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实现手段和开发环境都有差异,一般而言这些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医院需要建立个提供各个子系统之间高效数据交互的集成平台,结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跨系统整合。文章从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设想和构建实际出发,提出了数据集成平台设计理念、构架模块方面的理论设想,并将在实际建设中加以进一步验证和落实。

[关键词]数据集成;平台;架构设计

1 系统建设思路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种医疗信息系统的高效运作。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充实,将会有更多不同的信息系统加入医院工作流程,在不同的医疗领域发挥作用。

这些信息系统可能分别由不同的公司研发,其设计理念、开发环境、模块接口等都各不相同,更不可能彼此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采用了传统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需要每两个系统之间都有专用的接口,且当有新系统添加进来的时候,也必须要单独为每个子系统开发与新系统相应的接口,工作量极大。这样的专用接口也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中断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流程。

因此,需要建设一个能与全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直接沟通的数据集成平台,以此为中介,实现各

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1)基本原则

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基本建设原则包括:

(1)实用性

项目是新型研发型项目,在国内同行业尚未有成熟案例的情况下,创新性地提出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建设思想。同时,本着保护投资的原则,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开发工具,以免费开源的ICE中间件为核心,立足自主研发,力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平台系统。

(2)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要保证交换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备份等安全机制。

平台系统软件自身的安全性,一旦交换平台或任一子系统发生故障,不影响现有子系统的正常运

行,确保医院日常业务的正常流转。

平台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交换模式,具有严密的监控策略,可以随时定义、调整业务数据的流转方式。提供完善的应急措施,建立故障情况下的紧急响应预案。

(3)稳定性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的成功研究实施,将成为江苏省中医院的核心业务应用,因此,平台系统软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业务流程的规范定义必须符合医院现有的业务应用,又具有前

瞻性和相对的延续性,能适应未来信息系统的接入、交换要求,能支持新型医疗模式的业务需要。另一方面,交换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实现技术必须稳定、可靠,尽可能减少平台自身的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4)先进性

借鉴业界成功的应用经验,项目采用先进的J2EE架构,参考HL7、DICOM3、ICD10等标准集,实现对临床工作模式与工作流程的优化,为医疗活动提供支持、帮助、预警、检查、辅助诊断等功能,构建江苏省中医院医疗临床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设计思路

由此,设计采用中间数据库结合高效轻量级中间件系统的架构来建设医疗数据集成平台,后台管理用Web方式实现。

(1)子系统设置“数据前置服务器”,平台中心设置“中心平台服务器”以服务间通信形式完成数据同步,“数据前置服务器”以及“中心平台服务器”斥ICE通信中间件与J2EE架构程序完成数据交互过程。

(2)同时平台也可提供“数据同步调用接口”以触发形式与“中心平台服务器”进行数据同步;各子系统通过“数据查询调用接口”形式从中间数据库获得交互数据。

(3)系统将定义与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获得接口(数据项)以及数据给予接口格式,并且用数据前置服务规避各子系统数据给予方式的不相同,在“中心平台服务器”中通过权限设定来控制子系统所能调用的接口类型和内容。

(4)当平台从故障中恢复后,子系统“数据前置服务器”能将故障期间通信失败的数据传回“中心平台服务器”,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在后台管理Web程序中管理用户、接口、服务和日志。调整各系统可以使用的接口和服务的启动与停止。通过查看日志文件、数据库日志表,分析和解决发生的错误和告警。

2 流程分析

2.1 门(急)诊业务流程

(1)获得病历卡并登记:产生病人门诊号,即病历卡上的条码,登记后产生HIS内部使用序号病人ID。

(2)病人挂号:产生病人的就诊号码,并且就诊号码与其挂号的科室ID关联。

(3)就诊:EMR通过门诊号可以获得病人的详细信息。

(4)检查申请单:EMR查询相应的诊疗项目表、检查项目表开出相应的检查申请表。

(5)检查项目收费:HIS系统根据门诊号获得检查申请单的信息,收取费用后产生收费记录。

(6)医技科室:获得新的检查申请单,并且判断HIS的收费记录确认是否可以开始检查,并在检查完后医技科室系统产生的检查结果。

(7)获得检查结果:EMR通过门诊号查询获得检查结果数据,并且EMR可以再次开出检查申请单。

(8)开处方:EMR系统获得药品的字典数据,并且查询药品的药房库存信息以开出处方。

(9)处方收费:HIS获得EMR开出的处方数据,并且按相应的处方项收费。

2.2 住院业务流程

(1)病人住院登记:获得住院号码,登记病人信息,产生病人的住院号,并且关联住院号码以及住院号,由此住院号=就诊号。并且此时HIS相应产生住院押金。

(2)住院:EMR通过住院号码(或者住院号)可以获得病人的详细信息。

(3)检查医嘱:EMR查询相应的诊疗项目表、检查项目表开出相应的检查申请表,在开设检查申请单前应检查住院病人的住院押金余额以及信用额度余额(只用于提醒医生)。

(4)复核检查医嘱:His系统护士站对EMR开出的检查单进行审核并提交。

(5)医技科室检查:获得新的检查申请单(已通过HIS复核,此步骤可能可以省略费用判断过程)。

(6)His系统计费:医技科室检查完毕通知His系统对相关病人进行计费。

(7)获得检查结果:EMR通过住院号码(或者住院号)查询获得检查结果数据,并且EMR可以再次开出检查申请单。

(8)处方医嘱:EMR系统获得药品的字典数据,并且查询药品的药房库存信息以开出处方。在开设处方前应检查住院病人的住院押金余额以及信用额度余额。

(9)处方医嘱复核:HIS护士站获得EMR开出的医嘱数据,并对医嘱进行复核提交,同时产生收费记账。

3 平台设计

3.1 系统架构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1)数据前置服务器进行ETL同步数据。

(2)HIS和EMR等子系统直接从中间数据库获得数据作为系统辅助。

3.2 数据流程示意(部分)

数据流程示意如图2所示(部分)。

3.3 系统结构模块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由以下模块组成:

(1)中心数据库:采用Oracle 10g,包含管理数据库以及业务中间数据库。

(2)中心数据服务器:采用ICE和J2EE,包含数据同步以及数据调用接口,以及调度管理模块。

(3)数据前置服务器(数据同步接口):采用ICE和J2EE,包含数据同步以及数据调用接口以及前置部分实现。

(4)数据查询调用接口:采用DLL和JAVA,调用中心接口,并包装返回给调用系统。

(5)监控级日志模块:采用J2EE和IJDg4J,各个节点将开放监控、控制接口,并且做本地日志。

(6)日志数据采集服务:采用ICE和J2EE,同步各节点日志数据至中心数据库的管理数据库。

(7)平台监控及控制系统:采用J2EE和JBos$,监控平台整体状况并且对系统运行以及调度进行控制。

模块结构如图3所示。

3.4 接口方式

系统将定义从各个子系统获得数据的数据格式以及提供给各个子系统的数据格式以及形式。各子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数据,提供形式。系统前置服务将通过适配各个子系统不通的接口方式来规避整体系统差异性。

(1)提供数据形式:子系统如何调用接口或获取数据。

(2)DI1动态链接库:提供给非Java开发的子系统。

(3)Java类库:提供给Java开发的子系统。

(4)中心数据库直连:提供给所有子系统,但不推荐。

(5)获取数据方案:中心服务器如何从子系统获取数据。

(6)子系统通过上传接口调用:平台正常运行时的首选方案。

(7)子系统前置服务器直连子系统数据库中间表:平台从故障中恢复后的首选方案。

(8)子系统前置服务器直连子系统数据库原始表:风险较大,非不得已不宜采用。

3.5 系统运行模式

系统采用单向同步+查询的调用方式向子系统提供交互数据。子系统数据通过动态链接库或Jar包提供的“数据上传接口”同步到中心中间数据库,使得中间数据库拥有共享数据的完整数据镜像。通过动态链接库或Jar包提供的“数据查询调用接口”向“中心平台服务器”实时地查询数据。也可通过“数据同步调用接口”从中心批量获取字典表和基本数据,保存在子系统的本地数据库中使用。

“中心平台服务器”将判断目标子系统的“数据前置服务器”链接状态:如可链接则直接从目标子系统级联调用获得数据返回给调用方;如不可链接直接从中间数据库获得数据返回给调用方。此方式适用于实时要求高的数据,如查询HIS中药品库存数据。

当平台从故障中恢复后,子系统“数据前置服务器”可以调用子系统的“数据同步调用接口”取得故障期间通信失败的数据传回“中心平台服务器”,保障中间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曹晋军.院数据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系统设计[J].医学信息,2OO4,17(6):322—323.

[2]文辉清,刘衍民.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的策略[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2003,9(1):

76—791.

[3]程钦安,杨保卫.医院数据中心建设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OO7,2(3):45—47.

[4]任义,凌玉华,廖力清.基于IEC61970标准的异构数据源间数据转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安徽电力,20O6,23 (4):51—54.

[5]刘翔.中小企业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和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2006.

[6]于晓慧.J一2EE架构下数据库访问的性能优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O5,(o4).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1建设需求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主要面向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为各种医疗应用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消除各种医疗应用系统与医疗数据中心的直接耦合性;另一个是为各种临床信息系统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基于系统集成模型,通过HL7和DICOM等标准通讯协议为各种医疗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服务,确保各个临床信息系统在工作流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交互协作,从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成各项医疗业务。 2建设目标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DICOM、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范,开发基于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

3信息集成方法 信息集成方法有三,即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这三种集成方式各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应用集成指应用程序之间实时或异步交换信息和相互调用功能,可以采用HL7消息,Web Service,CORBA,EJB,DCOM, RPC等标准,采用消息中间件,BPM等中间件实现;数据集成是指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数据之间的映射变换,常采用ETL (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实现;界面集成含义是应用程序界面之间相互关联引用合成,采用技术包括ActiveX插件、Portlet、IFrame等。 协同应用从早期单纯的点对点接口方式,发展到现如今的集成平台方式。各种方式中: 点对点接口方式的复杂性在于要和不同的系统建立1:N的接口,假定有 N个系统相互之间需要建立接口,则接口数为 N*(N-1)/2。 集成平台方式中,在N个系统需要进行应用协同的情况下,只需要开发 N个适配器接口即可,减少了集成平台的系统负荷。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复杂性,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分别采用上述三种不同集成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集成。 4应用集成 和医技辅诊科室信息系统(如PACS/RIS、LIS、MUSE等)的信息集成,这种场景,信息交互的数据量不大,实时性要求不高,且各信息系统各专业厂商实现方式相差较大,采用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集成方式是最优选择。 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集成平台对外提供支持多种方式的集成服务:包括WebService服务、TCP监听服务、文件监测服务、FTP服务、SQL监控服务等方式。

大数据处理平台构架设计说明书

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架构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变更记录

目录 1 1. 文档介绍 (3) 1.1文档目的 (3) 1.2文档范围 (3) 1.3读者对象 (3) 1.4参考文献 (3) 1.5术语与缩写解释 (3) 2系统概述 (4) 3设计约束 (5) 4设计策略 (6) 5系统总体结构 (7) 5.1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7) 5.2可视化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11) 6其它 (14) 6.1数据库设计 (14) 6.2系统管理 (14) 6.3日志管理 (14)

1 1. 文档介绍 1.1 文档目的 设计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主要功能是多种数据库及文件数据;访问;采集;解析,清洗,ETL,同时可以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应用于大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为此,根据“先进实用、稳定可靠”的原则设计本大数据处理平台及可视化平台。 1.2 文档范围 大数据的处理,包括ETL、分析、可视化、使用。 1.3 读者对象 管理人员、开发人员 1.4 参考文献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2 系统概述 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分为9个层次,主要功能是对多种数据库及网页等数据进行访采集、解析,清洗,整合、ETL,同时编写模型支持后台统计分析算法,提供可信的数据。 设计数据可视化平台 ,分为3个层次,在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大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和互动操作。

3 设计约束 1.系统必须遵循国家软件开发的标准。 2.系统用java开发,采用开源的中间件。 3.系统必须稳定可靠,性能高,满足每天千万次的访问。 4.保证数据的成功抽取、转换、分析,实现高可信和高可用。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

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v2.0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解决方案 Orion Health Solution Consulting APAC

文件历史 版本时间作者备注 1.0 2015-01-24 欣初始版本 2.02015-07-26欣添加产品优势、硬件需求、容灾方案和实例解析

目录 1引言 (4) 2系统建设目标及设计要求 (4) 2.1解决问题一:医疗临床信息连续性及相关性 (4) 2.2解决问题二: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再利用 (4) 2.3设计要求 (4) 3Orion Health公司及其系统适用性 (5) 3.1Orion产品优势 (5) 4方案描述 (6) 5硬件需求 (7) 5.1医院规模定义 (7) 5.2小型医院 (7) 5.3中型医院 (8) 5.4大型医院 (8) 6容灾方案 (9) 7实例解析 (9) 8案例展示 (12) 8.1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2) 8.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13) 8.3Inland Empire Health Information Exchange (13) 8.4加拿大阿尔伯塔州 (13)

1引言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 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 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这些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 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 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Orion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方案着眼于在医院部实现医疗临床信息的集成重组,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 最大程度保护医院已有IT系统投资的基础上,建立面向临床面向科研面向集团化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医疗 临床信息的统一访问和深层次利用,促进医院部信息流的通畅,从而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管理质量和医疗科 研水平的提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在实现医院部临床信息整合的同时,统一设计和实现临床信息的对外交换共 享的模型,从而方便地实现与社区医疗、区域医疗和公卫系统的衔接。 2系统建设目标及设计要求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 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 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开发基于规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 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们准备着重解决如下两个关键问题和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 2.1解决问题一:医疗临床信息连续性及相关性 基于现有的HIS、CIS、LIS、PACS等应用系统,实现医疗机构部及之间信息的互操作性,需要在医院部的各 个分立的业务系统之间构建基于信息交换标准(如HL7)的医疗临床信息集成平台。 该平台建成后,实现规系统集成的信息交换标准及相应的接口规标准,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在更高的层面上 进行信息集成。考虑到当前各个医院部的HIS、LIS、PACS、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辅助系统都已基 本成型,因此医疗服务信息技术共享平台与这些已建成系统的业务关联性主要表现在集成层面,除非必要,不强 制要求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改造,而是以信息服务的方式或标准映射的方式与医疗服务信息技术共享平台进行信 息服务级衔接。 2.2解决问题二: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再利用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优化流程为向导,以信息标准为基础的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电子化、语义化处理平台,在实现临床信息采集与存储的基础上,实现临床信息的深度利用。 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电子化,就是将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一个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该模型不是一个简 单的医嘱电子化,而是一个能够应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的临床信息模型,从而使得医务人员可以针对具体的疾 病和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的医疗计划和技术。 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电子化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将所有电子化的医疗临床信息进行组织,形 成以患者为核心的统一信息视图。借助上面提及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结合病人的主索引机制(EMPI),对HIS、CIS、LIS、PACS等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集成,以提供完整而准确的病人临床信息。 2.3设计要求 针对集团医院运作的实际需要,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及互操作性,集成平台的设计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一是先进性:系统必须严格遵循IHE ITI技术框架及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要求,符 合国际医疗信息交换技术发展潮流; 二是可扩展性:系统规划设计必须站在医院的全局高度,充分考虑到医院各个业务系统接入甚至协作医院接 入等互联互通需要,并按照国际标准设计接口,确保今后和新增业务系统或其它院区信息平台的衔接; 三是可靠性:系统应具有高可用性,支持7x24小时工作模式。同时系统提供完备的容灾技术,以利于抗干扰

云计算平台详细方案设计

云计算平台详细方案设计

第1章数据中心云平台设计 1.1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当前IT基础架构的现状,未来云平台架构必将朝着开放、融合的方向演进,因此,云平台建议采用开放架构的产品。目前,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引入Openstack,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研发自己的openstack版本,如VMware、华三等,各厂商基于Openstack架构的云平台其逻辑架构都基本相同,具体参考如下: 图2-1:云平台逻辑架构图 从上面的云平台的逻辑架构图中可以看出,云平台大概分为三层,即物理资源池、虚拟抽象层、云服务层。 1、物理资源层 物理层包括运行云所需的云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备。 2、虚拟抽象层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 3、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是通过云平台Portal提供IAAS服务的逻辑层,用户可以按需申请相关的资源,包括: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云防火墙与云负载均衡等。 基于未来云平台的发展趋势及华北油田数据中心云平台的需求,华北油田的云平台应具备异构管理能力,能够对多种虚拟化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统一监控、统一运维,同时,云平台能够基于业务的安全需要进行安全防护,满足监控部门提出的安全等级要求。下面是本次云平台架构的初步设计,如下图所示: 图2-2:云平台总体架构图 1.2资源池总体设计 从云平台的总体架构可以看出,资源池是云平台的基础。因此,在构建云平台的过程中,资源的池化迈向云的是第一步。

目前,计算资源的池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X86架构的虚拟化,主要的虚拟化平台包括VMware、KVM、Hyper-V等;另一种是小型机架构的虚拟化,主要的虚拟化平台为PowerVM,这里主要关注基于X86架构的虚拟化。 存储资源的池化也包括两种,一种是当前流行的基于X86服务本地磁盘实现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如VMware VSAN、华为FusionStorage、华三vStor等;另一种是基于SAN 存储实现的资源池化,实现的方式是利用存储虚拟化技术,如EMC VPLEX、华为VIS(虚拟化存储网关型)和HDS VSG1000(存储型)等。这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对于普通的数据存储可以尝试使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如虚拟机文件、OLAP类数据库等,而对于关键的OLTP类数据库则建议采用基于SAN存储的架构。 网络资源池化也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硬件一虚多技术实现的网络资源池,如华为和华三的新型的负载均衡、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另一种是基于NFV技术实现的网络资源池。这两种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对于南北向流量的网络服务建议采用基于硬件方式实现的网络资源池化,而对于东西向流量的网络服务建议采用基于NFV技术实现的网络资源池化。 图2-2-1:华北油田资源池总体设计示例

医院数据一体化整合及建设数据集成平台的体会

医院数据一体化整合及建设数据集成平台的体会 牛启润① 吴向群① 谭志明① 陈荣山① ①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510120,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于1835年11月,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医院,包括两个院区和一个门诊部。医院目前开放床位1 380张,二级临床部门30多个,年门急诊量170多万人次,年出院患者3.6万人次,年手术量22 000多例。医院的信息系统起步较早,1997年就建立了门诊、住院、药房药库管理,人事工资和财务管理等系统。近几年,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一直没有停止过,院区之间在2004年已经实现了千兆连接,信息系统也制定了中期发展规划。目前已建成包括HIS、LIS、PACS(RIS)、专科电子病历、体检、财务管理、库房管理、手术麻醉等系统,今、明两年将重点建设电子病历、心电监护等临床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系统建设为医院各项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随着临床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为此,我们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三年规划,志在打造以患者为中心,面向临床的医院信息化平台。 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多,信息共享问题再次提到日程上来。目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新旧系统的互联上,还表现在与历史遗留系统的互联及未来升级和扩展的高昂成本上。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也花了很大精力采用紧耦合的方式对其中一些系统进行互联,解决了存在已久的信息孤岛问题。但随着系统的增多,特别是相互之间有数据交换的系统增多,遇到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互联的系统数量上升 此时,其复杂程度和成本就呈爆炸性增长。互联系统中的任何拓扑改动,或期间进行的系统升级,都很难保证系统之间数据传输不出问题。 1.2 对于已经淘汰的系统来讲 其数据往往在4、5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还将用到,但因为多种原因,这些系统中有价值的数据不能被迁移到新系统。我们的旧门诊系统在2003年已经停止使用,但由于旧的数据财务部门还经常会用到,所以至今还保留并运行着。随着数据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和临床价值的系统的更新换代,可以预见,虽然可以通过新系统抽取整合旧系统的方法来保留旧数据,但代价比较高,且数据未必完整。可以说,若没有更好的替代方式,系统的更新换代必将更为困难,除非能够保证采用同一供应商的产品,但系统的更新换代往往意味着更换供应商。 1.3 未来必须解决的新问题 通过标准的HL7传输数据或非标准的通过中间表或视图传送数据,虽然暂时解决了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但仅仅是一小部分数据被共享,解决了系统运行中数据传输的问题,并未解决数据的完全共享。若需要对临床或运营管理决策而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工作时,还要对各个系统的数据再次操作,浪费人力物力。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

一、业务挑战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架构设计

云计算资源池平台架构设计

目录 第1章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4) 第2章资源池总体设计 (5) 2.1 X86计算资源池设计 (6) 2.1.1 计算资源池设计 (6) 2.1.2 资源池主机容量规划设计 (8) 2.1.3 高可用保障 (9) 2.1.4 性能状态监控 (12) 2.2 PowerVM计算资源池设计 (14) 2.2.1 IBM Power小型机虚拟化技术介绍 (14) 2.2.2 H3Cloud云平台支持Power小型机虚拟化 (16) 2.2.3 示例 (18) 2.3物理服务器计算资源池设计 (19) 2.4网络资源池设计 (20) 2.4.1 网络虚拟化 (20) 2.4.2 网络功能虚拟化 (34) 2.4.3 安全虚拟化 (36) 2.5存储资源池设计 (37) 2.5.1 分布式存储技术方案 (37) 2.6资源安全设计 (46) 2.6.1安全体系 (46) 2.6.2 架构安全 (47) 2.6.3 云安全 (52) 2.6.4 安全管理 (59)

2.6.5 防病毒 (62)

第1章云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当前IT基础架构的现状,未来云平台架构必将朝着开放、融合的方向演进,因此,云平台建议采用开放架构的产品。目前,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引入Openstack,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研发自己的openstack版本,如VMware、华三等,各厂商基于Openstack架构的云平台其逻辑架构都基本相同,具体参考如下: 图2-1:云平台逻辑架构图 从上面的云平台的逻辑架构图中可以看出,云平台大概分为三层,即物理资源池、虚拟抽象层、云服务层。 1、物理资源层 物理层包括运行云所需的云数据中心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设备。 2、虚拟抽象层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 3、云服务层 云服务层是通过云平台Portal提供IAAS服务的逻辑层,用户可以按需申请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 设方案

目录 1.建设背景 (6) 2.建设目标 (7) 2.1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 (7) 2.2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7) 2.3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 (8) 3.设计原则 (8) 统一性 (9) 实用性和先进性 (9) 安全性和可靠性 (9) 开放性、互连性和标准化 (10)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10) 经济性与投资保护 (10) 易管理和易操作性 (10) 整体设计和多种应用相匹配 (11) 可维护、可管理性 (11) 4.建设方案 (11) 4.1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题 (11) 4.2医院集成平台总体框架 (14) 4.3标准化数据中心 (16) 4.3.1建立数据中心的意义 (17) 4.3.2共享基础信息库 (19)

4.3.3原始业务信息库 (20) 4.4.4交换信息库 (20) 4.3.5临床文档库(CDR) (21) 4.3.6临床数据中心构建方法 (24) ODS(操作数据存储) (25) 数据仓库 (27) 医学知识库 (28) 4.4数据交换层 (31) 4.1.1.数据交换层总线技术特点 (34) 4.1.2.数据交换总线功能特点 (36) 4.1.3.基于数据交换服务总线的业务数据交互 (37) 4.1.4.跨医院信息交换平台 (39) 4.5公共消息服务平台 (40) 4.1.5.支持HL7引擎服务部件 (41) 4.1.6.适配器服务部件 (44) 4.2.Ensemble集成平台中间件 (46) 4.2.1.Ensemble HIE 构成组件 (46) 4.2.2.Ensemble HIE 设计原则 (50) 4.2.3.Ensemble HIE 技术特点 (51) 4.2.4.Ensemble HIE 功能介绍 (56) 病人主索引(MPI) (60) 4.2.5.病人主索引功能 (62) 4.3.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 (66) 4.3.1.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主要功能 (67) 4.3.1.1.单点登录 (67) 4.3.1.2.身份管理 (68) 4.3.1.3.授权管理 (68)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及优化

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及优化

目录 1. 概述 (1) 2. 价值和意义 (1) 3. 监控方案选型 (1) 3.1 容器云监控方案有哪些 (1) 3.2 方案对比并确定 (3) 4. 基于prometheus的容器云平台监控架构设计 (4) 4.1 prometheus介绍 (4) 4.2 架构设计 (5) 4.3 监控点有哪些 (7) 4.4 重要组件介绍 (10) 4.5 数据可视化 (14) 4.6 高可用设计 (16) 4.7 性能优化与容量预估 (22)

1 概述 随着容器化的大力发展,容器云平台已经基本由Kubernetes作为统一的容器管理方案。当我们使用Kubernetes进行容器化管理时,传统监控工具如Zabbix无法对Kubernetes做到统一有效的全面监控,全面监控Kubernetes也就成为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使用容器云监控,旨在全面监控Kubernetes集群、节点、服务、实例的统计数据,验证集群是否正常运行并创建相应告警。本章旨在于介绍容器云平台监控的架构设计及优化。 2 价值和意义 监控是运维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控可以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对故障提前预警,以及历史状态的回放,还可以通过监控数据为系统的容量规划提供辅助决策,为系统性能优化提供真实的用户行为和体验。为容器云提供良好的监控环境是保证容器服务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重要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快速认识当前容器环境下都有哪些监控方案,并对主流的监控方案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3 监控方案选型 3.1 容器云监控方案有哪些 (1)Zabbix Zabbix是由Alexei Vladishev开源的分布式监控系统,支持多种采集方式和采集客户端,同时支持SNMP、IPMI、JMX、Telnet、SSH等多种协议,它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如果符合告警规则,则触发相应的告警。 Zabbix核心组件主要是Agent和Server,其中Agent主要负责采集数据并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方式采集数据发送到Server/Proxy,除此之外,为了扩展监控项,Agent还支持执行自定义脚本。Server主要负责接

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产品解决方案 (初稿) 本应用平台产品的总体方案思路是:基于目前医疗服务机构及相关机构已有的HLI、NHLI、HIS等有关系统形成并积累的医药医疗大数据和信息,采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BI和数据挖掘技术,形成对医疗行业具有新视角、全方位、智能性、预测性、可视性的深层次展示分析效果(Insight),揭示医疗行业整体规律和内在发展趋势,揭示患者个体的独有特质并形成个性医疗,将医疗行业的宏观大势与每个患者的微观个体定性定量描述有机结合,达到支撑和形成医疗行业新应用场景和新服务模式。“医药医疗大数据”是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但需要新计算处理模式。 1.背景介绍 根据国际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给出的定义:大数据就是那些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种类多三大特征的数据资产。大数据分析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信息转化为洞察力,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并最终推动业务发展。通过一系列分析处理,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明智且切实可行的战略,获取前所未有的客户洞察,支持客户购买行为,并构建新的业务模式,进而赢得竞争优势。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家庭的关注。2009 年2 月27 日,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至2008 年,我国居民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占全国总人

数的20%,其中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只有30%,同时这些病人中的治疗率只有25%,控制率仅为6%,糖尿病病人中,能坚持做到规范治疗的也只有3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立科学、规范、高质量的慢性病管理策略,实现对人体慢性病的监护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慢性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护,不仅能提前预防和控制各种疾病,还能帮助他们合理用药,减少医药开支。另一方面,我国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紧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差距比较大,城市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农村人口的2.5倍以上,比如,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拥有全国医疗卫生资源的30%,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市却占有全国医疗卫生资源的70%,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分布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因此,实现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成为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随着国家积极倡导“3521”医疗系统建设,我国医疗领域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预计在全国会出现上百个医疗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都将承载近1000 万人口的医疗数据,数量多、更新快且类型繁杂,使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膨胀,这就产生了医疗大数据。医疗大数据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数据巨量化: 区域医疗数据通常是来自于拥有上百万人口和上百家医疗机构的区域,并且数据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依照医疗行业的相关规定,患者的数据通常至少需要保留50 年。 (2) 服务实时性: 医疗信息服务中会存在大量在线或实时数据分析处理的需求。例如: 临床中的诊断和用药建议、健康指标预警等。 (3) 存储形式多样化: 医疗数据的存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各种结构化数据表、非( 半) 结构化文本文档、医疗影像等。 (4) 高价值性: 医疗数据对国家乃至全球的疾病防控、新药研发和顽疾攻克

云计算架构的设计原则

云计算架构的设计原则

关于“架构”概念的介绍,包括: ?“事物的组织、结构或格局。” -- 《现代汉语大词典》?“建筑的科学或艺术。”-- 《牛津辞典》 ?“①建造,构筑;②框架,支架。-- 《新华词典》

1.公有云进入快车道,逐渐成为主流:Gartner 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IaaS 投入增长为38.4%, 达到了224 亿美元,并预计到2020 年,全球IaaS 投入将增至560.5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9%。

2.企业自建数据中心不断减少:Gartner 预测未来企业数据中心将会不断消失,逐渐会向公有云上 迁移。 3.公有云和企业IT 会长期并存,形成混合云形态:根据Gartner 预测,在2017 年全球公有云服 务市场规模预计增长18%,相比2016 年的2092 亿美元,总数将达2468 亿美元。但相比全球总的IT 开销来看,全球3.8 万亿美元的IT 总开销相比,还只是刚刚起步。长期开看,企业自有IT 和公有云会长期并存,形成混合云形态。 原则二:混合云成为必然 企业架构师需要具备双模IT 的思想,双模IT 的实现基础是混合云架构。根据IDC 的预测,未来3 年内将会有超过80% 的企业会采纳混合云模式部署,大幅推动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混合云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 1.私有云部分负责承担关键业务、敏感数据、合规性要求、交易型平台。

2.公有云部分负责承担交互类应用、创新类业务、数字化业务服务等 3.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可以进行平滑的负载迁移,在私有云高负载的情况下,部分业务可以平滑迁 移到公有云部署;公有云业务随着企业管控要求,可以随时回归到私有云环境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可以进行混合型业务部署,私有云承担关键业务交易,公有云承担读写分离式的查询业务(类似于12306)。

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 应用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背景介绍 (10) 2.产品愿景 (14) 3.产品定位 (15) 3.1解决的问题 (15) 3.2达到的效果 (15) 4.产品理念 (16) 5.总体思路 (16) 5.1对接数据源,获取医疗卫生大数据 (17) 5.2对获取的医疗卫生大数据预处理机制 (18) 5.3建立医疗卫生大数据的存储机制 (18) 5.4医疗卫生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算法分类和形成 (20) 5.5开发专题大数据分析,形成专题大数据应用 (22) 5.6开发机构大数据分析,建立机构大数据应用 (22) 5.7建立平台应用实施推广组织机制 (23) 5.8建立平台产品优化升级服务组织机制 (23) 6.医疗卫生信息的大数据建模描述和分析 (23) 6.1 我们给出的相关数据模型 (24) 6.2 卫计委给出的相关数据模型 (25) 6.3 相关数据特征对比分析 (29) 7.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支持的业务主题场景 (31) 7.1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用 (33)

7.1.1各级医院自身应用 (33) 7.1.2 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应用 (38) 7.1.3 区域卫生医疗联合体应用 (38) 7.1.4医疗卫生机构的合规应用 (43) 7.2患者医疗治疗应用 (46) 7.2.1患者就医过程提示服务 (46) 7.2.2患者服药提示服务 (46) 7.2.3患者饮食、运动、习惯注意事项服务 (46) 7.2.4患者体征和治疗效果服务 (47) 7.2.5患者交流交往服务 (47) 7.3个性化医疗服务应用 (47) 7.3.1基因测序分析应用 (47) 7.3.2个性化药物应用 (48) 7.3.3个人健康管理应用 (48) 7.4慢性病预防治疗应用(疾控中心) (50) 7.4.1慢性病检测、发现、预警服务 (50) 7.4.2慢性病诊断服务 (52) 7.4.3慢性病防控治疗服务 (52) 7.5居民健康保健应用(疾控中心) (53) 7.5.1居民自我健康保健应用 (53) 7.5.2政府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居民健康管理应用 (54) 7.5.3政府医疗规划结构进行居民健康保健决策应用

金融信息云平台总体设计

金融信息云平台总体设计

目录 平台总体方案 (2) 1.1平台业务方案 (2) 1.2技术方案 (3) 1.3产品功能列表 (35)

平台总体方案 1.1平台业务方案 1.1.1业务全景图 金融信息云平台围绕中小微企业,以企业采购,销售,结算,授信,分销商管理,催收款等流程为主线,提供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的面向不同部门人员使用的一系列轻量应用群,在解决企业痛点需求基础上,快速扩大兰州银行存贷量,打造同业最强的对公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生态圈。 金融信息云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有可复制性,填补了传统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空白。采用最新的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充分利用银行服务优势和个人存款业务优势,面向企业不同关键人,提供一系列轻量应用,切入企业痛点,扩大存贷量。

通过以小微企业为目标,贯穿起包括企业刚需进销存、企业投融资、企业记账理财、企业协同办公、企业业务支持、信息查询等全套服务,构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将金融产品对企业在各环节上的支持提升到新的水平,在企业转型互联网潮流中占据先机,取得行业领先优势。 1.1.2关键特性设计 金融信息云平台整体服务基于SaaS和PaaS模式设计,用户使用租用的方式享受云服务,用户不必自己搭建应用、配置硬件与软件环境。小微企业云平台提供企业常用轻应用和各种平台级基础服务,第三方平台也可以快速接入平台,快速形成服务能力。 根据小微企业设计各种基础角色,方便企业不同人群按需使用服务。拥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可以控制到页面菜单级别,让企业数据更加安全。 1.2技术方案 1.2.1系统设计原则 1)先进性 系统采用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硬件系统应选择先进、成熟、稳定、性价比高的设备;软件系统的选择与开发应建立在跟随行业发展与满足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具有易开发、易升级、易操作、易维护等特点。 2)前瞻性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充分把握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满足系统上线后的可持续运营发展与完善。 3)稳定性 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持续使用能力,保证全年7×24小时稳定运行,具有强大的并发处理能力及快速的扩充能力。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医疗数据集成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于洁,陈功,沈宫建 [摘要]随着现代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信息系统将越来越多的被投入使用。不同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实现手段和开发环境都有差异,一般而言这些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交互。医院需要建立个提供各个子系统之间高效数据交互的集成平台,结合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跨系统整合。文章从医院数据集成平台的设想和构建实际出发,提出了数据集成平台设计理念、构架模块方面的理论设想,并将在实际建设中加以进一步验证和落实。 [关键词]数据集成;平台;架构设计 1 系统建设思路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种医疗信息系统的高效运作。随着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充实,将会有更多不同的信息系统加入医院工作流程,在不同的医疗领域发挥作用。 这些信息系统可能分别由不同的公司研发,其设计理念、开发环境、模块接口等都各不相同,更不可能彼此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互。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采用了传统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需要每两个系统之间都有专用的接口,且当有新系统添加进来的时候,也必须要单独为每个子系统开发与新系统相应的接口,工作量极大。这样的专用接口也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中断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流程。 因此,需要建设一个能与全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直接沟通的数据集成平台,以此为中介,实现各 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1)基本原则 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基本建设原则包括: (1)实用性 项目是新型研发型项目,在国内同行业尚未有成熟案例的情况下,创新性地提出数据集成交换平台的建设思想。同时,本着保护投资的原则,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架构和开发工具,以免费开源的ICE中间件为核心,立足自主研发,力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平台系统。 (2)安全性 数据的安全性要保证交换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备份等安全机制。 平台系统软件自身的安全性,一旦交换平台或任一子系统发生故障,不影响现有子系统的正常运 行,确保医院日常业务的正常流转。 平台系统提供灵活、多样的交换模式,具有严密的监控策略,可以随时定义、调整业务数据的流转方式。提供完善的应急措施,建立故障情况下的紧急响应预案。 (3)稳定性 数据交换平台系统的成功研究实施,将成为江苏省中医院的核心业务应用,因此,平台系统软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业务流程的规范定义必须符合医院现有的业务应用,又具有前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

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

医疗集成平台

基于soa的企业服务总线的集成平台 1、概述 根据医院数据集成要求,系统提出了基于SOA 的企业服务总线软件架构,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企业服务总线提供细粒度、标准化、灵活性及平台无关性的服务,实现企业内部各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企业服务总线技术采用总线结构将所有应用系统互联,当某个应用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时,无须知道通信系统的地点、所用标准和平台,只须将消息发送到企业服务总线。当消息进入企业服务总线时,企业服务总线根据双方的协议标准进行消息处理、路由选择等操作,按路径将消息发送到目的地。 从功能上看,企业服务总线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企业服务总线是逻辑上与SOA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的服务集成基础架构,它提供了服务管理的方法和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进行服务交互的功能。 2、总线特点 1)松耦合。企业服务总线在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了一种中阶层,这种中阶层可以提供消息传输和安全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包装原有的服务,并为新客户端提供传输能力。 2) 位置透明。位置透明是一个对服务客户端隐藏服务端点物理位置的策略。企业服务总线可以注册和管理企业内所有服务的位置,这提供了一个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抽象层,可以更灵活的管理服务,并且增强了添加和删除服务提供者的可操作性,并且不会影响服务的客户端。

3) 企业服务总线是一个中间层,存在于服务客户端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这层为架构的附加值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当客户使用SOA 上的服务时,企业服务总线可以进行多个操作,它可以改变收到和发送消息的数据和Schema;根据消息的内容,智能的把消息路由到不同的服务端点。 4) Schema 转换。企业服务总线发布的Web Service 的Schema 可以与表达该Web Service 的业务服务所使用的不相同。当用户规范分类以及与其他Web Service 聚合或编排的时候,这个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5)服务聚合。企业服务总线服务间的调用可以当做一个Fa以cade模式使用,使一系列的Web Service 调用作为一个Web Service 出现。服务聚合按照这种模式来运行,当调用一个代理服务时,多个 Web Service 会被调用,返回唯一的结果。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判断逻辑来定义哪些底层的服务会被调用以及调用的次序来实现服务的编排。 6)负载均衡。企业服务总线在架构中的位置决定了企业服务总线适合对那些跨多服务点对点的请求做负载均衡。当把一个业务服务Web Service 注册到企业服务总线后,可以指定运行该业务服务的服务端点列表。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列表,添加或删除服务端点,并且激活修改而不需要从新启动服务总线。 7)强制安全性。企业服务总线作为服务的协调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该使用集中的方式来增强安全,这就允许了更大范围的标准化以及对安全问题进行控制,通过策略驱动的框架来牵制安全。使用此安全策略意味着可以在每个Web Service 服务外部创建和应用安全标准。 8) 监控。企业服务总线在SOA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健壮的方式来监控企业服务总线的状态,包括主动式和响应式。主动观察服务总线性能的能力,有助于优化服务总线提高其性能。随时跟踪性能有助于制定企业服务总线的扩展计划。响应式监控可以对特定条件设置警告。 3、系统集成方式 系统服务总线上建设数据总线,主要由服务总线支撑的主数据管理平台构成。主数据管理平台从技术层面实现主数据的集中管理,支持主数据的收集、梳理、清洗、整合、审批、发布全过程,形成主数据的统一信息视图。能够从不同服务间的通信与整合、企业主业务数据的共享方面满足大型企业的灵活多变的业务需要,并能为企业在业务运营及IT 支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