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部分答案)【圣才】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部分答案)【圣才】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部分答案)【圣才】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部分答案)【圣才】

2017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含

部分答案)

科目代码:905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主义

2.差序政府信任

3.行政协调

4.政党分肥制

5.公共利益

二、简答题

1.古典行政学的四大信仰。

2.整体治理理论对大部制改革的价值。

3.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

4.公共物品为什么由政府提供?

三、论述题

1.阐述80年代以来双向互动的脉络并分析对政府治理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抱歉,本题没有提供具体材料)

材料内容主要是说如今的户籍改革在小城镇进行,专家学者们提出要在大城市进行。

1.根据公共政策学多源流理论,分析为什么户籍改革要在大城市进行。

2.根据府际关系,分析人口流入地和人口流出地怎样协调配合。

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905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主义

答:管理主义,又称新公共管理,是一个多维度的宽泛的概念。其理论假设是:“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管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管理就是管理用于组织和激励雇员的机制,在

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都同样适用”。因而,诸如雇用代理、降低交易成本一类私营组织的通则,同样适用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这一理论假设依据的假设又是:政府需要大大提高公共管理的绩效,而私营部门的效率普遍高于公共部门。所以,只有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更多地接受商业部门的管理技术,进一步执行消费者取向的政策制定标准,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据此,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是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差序政府信任

答: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对政府在位权威的信念或信心,即相信其会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运作或行动。“差序政府信任”概念最初则是由李连江于2012年提出的,用于描绘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高于地方政府的信任、对上级政府的信任高于对下级政府的信任的现象。在差序政府信任的语境下,民众会倾向认为中央政府是比较开明的,并且与自己是站在一起的,而地方政府则不代表自己的利益,且有可能与自己是对立的。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很高,而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则较低。

3.行政协调

答:行政协调是指政府为求得和谐一致而采取的一种行政行为,它在范围上有两个层次:政府内部各单位和各成员之间的协调;政府以公共权力的权威和公平的地位协调社会各方的行为,以促进国家总体利益的实现。行政协调在内容上也有两个层次:①政府内部避免工作重复或事权冲突,在政府外部缓和或化解社会矛盾;②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协同一致,形成合力,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管理效应。

4.政党分肥制

答:政党分肥制又称政党分赃制,是指当一个新的政党选举获胜以后,从高层到低层的每一个行政职位都由获胜政党任命的人占据。这适用于从地方选举到总统选举。大选结束后,重要职位的任命权、直接的财政利益等属于在大选中获胜的政党。在政党执政期间,可以极大地加强本党各方面的实力,巩固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其弊端在于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因此会造成用人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浪费严重,官吏贪污舞弊,党派倾轧,竞争激烈。

5.公共利益

答: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是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通常要遵循以下四项基本标准:①公共性,公共利益的受益主体具有普遍性或不特定性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选择机制,一般难以通过市场等私人选择机制来实现。②合理性,要对局部利益与整体公共利益,短期公共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可能减损的私人利益与可能增长的公共利益加以权衡;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不同方式加以权衡。③正当性,公共利益的界定事关广泛的公众利益,政府机关应当广泛听取、充分尊重公共意见,保证公共利益界定基于广泛的民意之上。④公平性,公共利益是一种公众利益,如果减损少数人的私人利益却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增进公共利益,就会有违公共政策的正义和公平原则。

二、简答题

1.古典行政学的四大信仰。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2.整体治理理论对大部制改革的价值。

答:(1)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

整体性治理理论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走向衰微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治理创新提供可能的背景下出现的。根据希克斯的定义,整体性治理是指以公民需求为治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公民提供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的政府治理图式。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的出发点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拆除部门之间的藩篱,通过整合公共服务的供给部门,实现对新公共管理“碎片化”治理的战略性回应。

(2)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大部制改革的价值

①建立大部制下的整体性治理机制

a.要消除部门之间缝隙扩大而带来的治理困境,需要构建整体性治理机制。应该建立统一的政务系统,循序渐进地整合政府入口网站,在大部门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大部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促使平台上的各系统面对复杂公共事务时能够一致行动。

b.建立并完善“内联”“外协”的治理结构。我国大部制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在治理功能的整合即“内联”治理结构的完善上。引进外部力量的社会协同是整体性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

②建立大部制下的整体性认同机制

a.应建立部门之间的责任、信任机制,塑造新型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往往制约着政府管理行为,一定的行政体制总有一定的行政文化作依托,建立整体性大部制需要有合作的心

理和合作的经验为前提,同时需要新的组织文化作为支撑。

b.建立以整体性治理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应改变以往绩效考核中只注重输入和产出控制的成果检验模式,促使行动主体以公民为导向,强化处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③建立大部制下的整体性监察机制

建立大部制的直接顾虑就是它使得部门权力更大后,能否建立起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大部制改革中权力的约束显得格外重要。

④建立大部制下的整体性协调机制

a.建立一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大部制改革打破了原有体制下部门之间长期因循的利益均衡关系,要使新建立的大部门协调运转,需要建立部门之间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b.设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构。针对设计层次较低、运行绩效低下等问题,提出建立以强化土地所有权权益的政策性土地资本化运作体系的构想,主张适度进行金融创新,积极实现土地与金融两极对话,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持续、稳定发展。

3.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作用。

答: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是指一发现可能引起公共危机的征兆,在危机还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措施,如收集危机信息、分析危机信息等的制度系统。具体而言,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预见公共危机

通过对政治社会生活领域中某些特定指标要项的研究,找出某些敏感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并预先指出其发展征兆。这种预见性功能是危机预警的首要功能,该系统中的其他功能基本上是由此衍生而来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