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是IT管理者平衡IT系统及数据的保护成本和保护收益的方法,包括: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风险消减(Risk Mitigation);

?持续评价(Continual Evaluation);

风险管理的作用在于能够为机构完成其使命提供:

?更安全的IT系统;

?更有效的IT安全预算;

?IT系统运行认可(Accreditation)依据;

风险管理的关键角色

?高级管理人员(Senior Management),为风险管理项目提供有效的资源保证,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运用于管理决策;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IT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活动;

?系统和信息拥有者(System and Information Owners),支持风险管理项目,并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其IT系统和数据的保护中;

?业务和职能管理人(Business and Functional Managers),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业务运行和IT采购决策中,以便IT系统能够更安全、有效地支持业务活动;

?信息系统安全官(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Officer,ISSO),IT风险管理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制定IT系统风险识别、评估和消减的全面方案,并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建议;

?IT安全专业人员(IT security Practitioners),包括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专家、安全分析员、安全顾问等,支持和参与相关IT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识别系统中的风险并部署适当的防范措施,为系统提供适当的安全保护;

?安全意识培训师(Security Awareness Trainers),理解风险管理方法并开发风险管理相关的培训材料,在培训项目中为用户提供培训评估方面的教育。

风险评估

?系统评定(System Characterization)

?威胁识别(Threat Identification)

?缺陷识别(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控制分析(Control Analysis)

?可能性确定(Likelihood Determination)

?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

?风险确定(Risk Determination)

?控制建议(Control Recommendations)

?结果报告(Results Documentation)

系统评定

?确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范围;

?勾勒运作授权(或认可)边界;

?提供定义系统风险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o硬件;

o软件;

o系统接口(如内部和外部连接);

o数据和信息;

o支持和使用IT系统的人员;

o系统的使命(如IT系统所起的作用);

o系统和数据的关键程度(如系统的价值或对机构的重要性);

o系统和数据的敏感性。

系统评定应收集的信息

?IT系统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系统的用户,包括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的系统用户(System Users),和使用系统执行业务功能的应用用户(Application Users);

?系统安全政策(Security Policy),包括机构政策(Organizational Policy)、政府要求(Federal Requirements)、法律法规(Law)和业界惯例(Industry Practices);

?系统安全架构(System Security Architecture);

?当前的网络拓扑(Topology);

?保护系统和数据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信息存储安全措施;

?IT系统相关的信息流图,如系统接口、系统输入和输出流程图(Flowchart);

?用于IT系统的技术控制措施,如支持识别(Identification)和认证(Authentication)、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审计(Audit)、残留(Residual)信息保护、加密(Encryption)的内建或附加安全功能;

?用于IT系统的管理控制措施,如行为规则(Rules of Behavior)、安全计划(Security Planning);

?用于IT系统的运行控制措施,如人事安全(Personnel Security)、备份(Backup)、应急(Contingency)、复原(Resumption)和恢复(Recovery)操作、系统维护(System Maintenance)、离站存储(Off-Site Storage)、用户账户(User Account)建立和删除规程、用户功能隔离(Segregation)控制;

?IT系统的物理安全措施,如设施安全(Facility Security)、数据中心政策(Data Center Policies);

?IT系统的环境安全措施,如湿度、温度、水、能源、污染和化学品控制。

系统评定的信息收集技术

?问卷(Questionnaire),如评估人员设计关于管理和运行控制方面的问卷,将其发放给设计或支持系统的技术或非技术管理人员填写,也可以在现场访问中使用;

?现场访问(On-Site Interviews),与系统支持和管理人员会面了解系统相关信息,并可以现场了解系统的物理、环境和运行安全措施;

?文档查看(Document Review),政策文档,如法律文件(Legislative Documentation)、上级指示(Directive),系统文档,如系统用户指南、系统管理手册、系统设计和需求文档、采购文档,安全相关文档,如以前的审计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系统测试结果、系统安全计划、安全政策可以提供大量相关信息;

?使用自动化扫描工具(Automated Scanning Tool),使用如网络扫描工具等技术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系统配置信息。

问卷主题举例

?哪些人是合法用户?

?用户机构的使命?

?系统在用户使命中的作用?

?系统对于用户使命有多重要?

?系统的可用性需求?

?机构需要什么信息(包括双向的)?

?系统生成、使用、处理、存取什么信息?

?信息对于用户使命有多重要?

?信息流经的路径?

?系统处理和存储的信息类型(金融、人事、研发、医疗、控制)?

?信息的敏感级别?

?系统的哪些信息不应泄漏给哪些人?

?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明确地点?

?信息存储器的类型?

?如果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人员会给机构带来怎样的潜在影响?

?信息的可用性和完整性需求?

?如果系统或信息不可靠会对机构产生什么影响?

?机构能够容忍的系统停机时间?这个时间大于平均修复/恢复时间吗?用户还有其它处理或通讯选项吗?

?系统或安全故障会造成人员伤亡吗?

缺陷识别

缺陷识别(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的目的是编写可能被威胁源利用的系统缺陷清单;

识别系统缺陷的方法包括:

?使用系统评定阶段的信息收集技术;

?进行系统安全测试;

?制定安全需求检查列表(Checklist);

不同阶段的系统其缺陷识别方法有所不同:

?设计阶段的系统可关注机构安全政策、所计划的安全规程、系统安全需求定义、开发者的产品安全分析报告等;

?部署阶段的系统还需关注安全设计文档和系统测试报告;

?运行中的系统还需关注用于保护系统的安全控制和特性。

缺陷识别的信息来源

使用系统评定阶段提到的信息收集技术获得技术和非技术缺陷相关信息,其来源可包括:

?以前的风险评估文档;

?系统审计报告、异常报告、安全检查报告以及测试评估报告;

缺陷列表,如NIST I-CAT缺陷数据库;

?安全机构的建议,如FedCIRC和美国能源部计算机事件咨询机构公告、SecurityFocus的邮件列表等;

?厂商建议;

?系统安全分析报告。

系统安全测试

?自动化缺陷扫描工具(Automated vulnerability scanning tool ),对网络及其包含的主机的进行检查,以便发现已公布的系统缺陷,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排除误报(False Positives);

?安全测试和评价(Security test and evaluation ,ST&E),制定并执行测试计划,以检验系统安全控制的有效性,判断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机构安全政策以及行业标准;

?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ing),以攻击者的角度和方式对系统进行模拟攻击,以检验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制定安全需求检查列表

安全需求检查列表包含基本的安全标准,可以被用于系统化地评价和识别资产(包括人员、硬件、软件和信息)、非自动化规程、方法、信息传输的缺陷,如:

?管理安全方面的职责设定、连续性支持、事件响应、安全控制检查、人事安全措施、风险评估、安全和技术培训、职责分离、系统授权和再授权、系统和应用安全计划等标准;

?运作安全方面的空气污染(如烟尘、化学物质)控制、电力供应保障、介质访问和处置、外部数据分配和标记、设施(如计算机房、数据中心、办公室)保护、湿度控制、温度控制、工作站、笔记本、独立计算机控制等标准;

?技术安全方面的通讯(如拨号、互联、路由器)、密码技术、自主访问控制、识别和认证、入侵检测、对象重用、系统审计等标准。

控制分析

?安全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威胁利用系统缺陷的可能性,要确定系统面临的风险就必须对已部署或计划部署的控制进行分析;

?控制方法可分为技术方法,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或固件中的安全控制机制,非技术方法,即管理和运作控制方法,如安全政策、运作规程、人事、物理、环境安全控制;

?控制方法还可进一步分为防御控制,如访问控制、加密、身份认证,检测控制,如审计跟踪、入侵检测和检验和;

?为了更有效率和更全面地对安全控制进行分析,也可以使用缺陷分析中提到的安全需求检查列表的方法。

可能性确定

确定在当前系统环境中,潜在缺陷被利用的可能性,它取决于:

?威胁源动机和能力;

?缺陷性质;

?现有控制的效力;

可能性可被描述为:

?高,威胁源具有很强的动机和能力,现有控制无效;

?中,威胁源具有相当的动机和能力,现有控制具有阻碍其利用缺陷的能力;

?低,威胁源缺乏动机或能力,现有控制能够防止或有效阻碍其利用缺陷的能力。

影响分析

影响分析是确定一次缺陷的成功利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程度,它主要取决于:

?对系统所执行使命(如该系统执行的业务操作)的影响,可以通过业务影响分析(Business Impact Analysis)确定;

?系统和数据的关键程度(如系统的价值或对机构的重要程度),可以通过资产关键程度分析确定;

?系统和数据的敏感性,可通过丧失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的影响分析确定;

系统和信息的拥有者负责确定其系统和信息受到影响的程度,所以影响分析的主要工作是访问系统和信息的拥有者。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对一些有形的损失,如收入、维修费用、恢复费用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衡量;

定性分析,对于另外一些影响,如公众信任、机构信誉、形象和长远利益的损失难以使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衡量,只能通过定性的方法,如:

?高,可能导致重要有形资产的巨大损失,可能严重损害机构使命、形象和长远利益,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中,可能导致有形资产的严重损失,可能损害机构的使命、形象和长远利益,或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低,导致某些有形资产的损失,可能影响机构的使命、形象和长远利益。

风险确定

确定IT系统的风险水平,每一个威胁/缺陷对的风险等级由以下要素决定:

?该威胁源试图利用缺陷的可能性;

?该威胁源成功利用缺陷的影响程度;

?现有或将要部署的安全控制消减风险的能力;

为了确定风险水平,应首先制定风险等级(Risk Scale)和风险矩阵(Risk Matrix);

如将系统某缺陷的风险水平表示为高、中、低三级,管理者可以根据风险等级决定对此缺陷采取何种行动,如:

?高,必须立即采取校正措施;

?中,必须制定校正计划,并在给定时间内完成校正;

?低,管理者可以决定接受此风险,也可以采取校正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

风险矩阵

风险水平可以由威胁的可能性乘以其影响得到,如将威胁可能性分别设为高(1.0)、中(0.5)、低(0.1)三级,将威胁的影响分为高(100)、中(50)、低(10)三级,可得到如下风险矩阵:

风险等级:高(50-100)、中(50-10)、低(1-10)

控制建议

提供消减风险的控制措施建议,应考虑以下因素:

?建议选项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

?法律法规(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机构政策(Organizational Policy);

?运作影响(Operational Impact);

?安全性和可靠性(Safety and Reliability);

控制建议将作为风险消减阶段的输入,风险消减阶段将对这些控制选项进行成本效益(Cost-Benefit)分析,并研究其可行性(Feasibility)和对运作(如性能、用户友好)的影响。

结果报告

?风险评估结束时,应将其结果记录在正式的风险评估报告中,该报告描述系统面临的威胁和缺陷,风险评测的结果,消减风险的安全控制建议等内容;

?风险评估报告的目的是帮助高级管理人员作出政策、规程、预算、系统运作和管理更改方面的决策;

?与审计和调查报告不同,风险评估报告不是寻找系统中的差错,而是对系统风险的全面分析,所以在报告中应将威胁/缺陷对作为观察结果加以记录,以便管理者客观、全面了解系统面临的风险。

风险评估报告的组成

概述

1、简介

?目的

?此风险评估的范围

描述系统组件、要素、用户、地点以及其它与评估有关的系统细节。

2、风险评估方法

简要描述风险评估所使用的方法,如:

?参与者(如风险评估团队成员);

?收集信息所使用的技术(如工具和问卷的使用);

?风险等级的制定和描述(如3 X 3、4 X 4、5 X 5风险水平矩阵);

3、系统评定

评定系统,包括硬件(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软件(如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协议)、系统接口(如通讯链路)、数据、用户。提供连接图或系统输入、输出流程图以明确风险评估工作的范围;

4、威胁描述

汇集和列出潜在威胁源及其威胁活动清单;

5、风险评估结果

列出观察结果(缺陷/威胁对)。每个观察结果必须包括:

?观察结果编号及其简要描述(如观察结果1:用户系统口令可以被猜测或破解);

?威胁源和缺陷对的讨论;

?现有消减安全控制的识别;

?可能性讨论和评价(如高、中、低可能性);

?影响分析讨论和评价(如高、中、低影响);

?基于分析水平矩阵的风险评级(如高、中、低风险);

?用以降低风险控制建议或备用选项;

6、总结

观察结果总数。使用表格方式总结观察结果、相关风险等级、控制建议等内容。

风险消减

?风险消减的任务是对风险评估中所推荐的控制措施进行排序(Prioritizing)、评价(Evaluating)和部署(Implementing),达到以最小的代价部署最合适的控制,将风险降低到机构可接受水平的目的;

?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或不现实的,机构应该根据风险对机构的影响程度将威胁和缺陷对排序,并根据机构的具体情况确定处理每一项风险的手段;

?在处理风险时,机构应考虑所有可能的处理选项,包括非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各种安全解决方案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风险消减选项

?风险承受(Assumption),接受潜在风险,继续运行系统,或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风险规避(Avoidance),通过消除风险源或影响(如放弃相关系统功能或在发现风险时关闭系统)的方式规避风险;

?风险限制(Limitation),通过部署控制措施(如使用支持、防御、检测控制措施)减少威胁利用缺陷造成的负面影响限制风险;

?风险规划(Planning),通过制定风险消减计划对控制措施进行排序、部署和维护来管理风险;

?研究和确认(Research and Acknowledgment),通过确认缺陷或错误以及研究校正缺陷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遭受损失的风险;

?风险转移(Transference),通过采用其它选项进行补偿以转移风险,入购买保险;

风险消减原则

?如果存在缺陷(或错误、弱点),则部署保障措施减少缺陷被利用的可能性;

?如果缺陷可能被利用,则运用多层防护、体系设计和管理控制措施来防止或减少其发生;

?如果攻击者的成本小于潜在收益,则通过部署保护措施增加攻击者的成本来减少攻击者的动机(如使用系统控制措施限制系统用户的访问权限来减少攻击者的收益);

?如果损失过大,则运用设计原则、体系设计,以及技术和非技术保护措施限制攻击范围,以减少潜在损失。

控制部署方法

?第一步:活动排序,根据风险评估确定的风险水平排定相应部署活动的优先顺序,风险越高,优先级别越高;

?第二步:控制选项评价,对推荐的控制选项进行可行性(如兼容性、用户接受性)和有效性(如保护程度和风险消减水平)分析,选择有效、可行的控制选项;

?第三步:成本收益分析,分析控制选项的成本收益;

?第四步:选择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选择最具成本效益的控制措施,所选择的控制措施应结合技术、运作和管理手段以确保系统安全;

?第五步:设定工作责任,挑选具有相关技术和能力的人负责所选控制措施的部署工作;

?第六步:制定保护措施部署计划;

?第七步,部署所选择的控制措施;

制定保护措施部署计划

保护措施部署计划应包括:

?风险(缺陷/威胁对)及其风险级别(来自风险评估报告);

?推荐的控制措施(来自风险评估报告);

?经过排序的活动(高风险项目的优先顺序);

?选择部署的控制措施(基于可行性、有效性、机构收益和成本);

?部署所选控制措施所需的资源;

?负责团队和人员清单;

?数据开始日期;

?计划中的部署完成日期;

?维护需求。

保护措施部署计划举例

控制分类

技术类安全控制,涉及到包括硬件、软件、固件在内的系统体系结构、工程学和安全产品包的使用,包括:

支持型,用以支持其它安全控制措施的安全功能通用支撑机制,如对用户、进程和信息资源的标识,密钥生成、分发、存储和维护等密钥管理,系统设置、更改等安全管理,残留信息保护、最小特权、进程分离、模块化设计、分层设计等系统设计和部署方面的系统保护安全措施等;

?防御型,防止安全事件的发生,如口令、PIN、令牌、数字证书等身份鉴别手段,授权管理,MAC、DAC等访问控制策略执行,抗抵赖服务、基于密码技术的通信保护和事务隐私保护措施;

?检测和恢复型,检测安全事件的发生并进行恢复,如审计、入侵检测和控制、完整性验证、安全状态恢复、病毒检测和清除等;

管理类安全控制,涉及到信息保护政策、指导方针、标准的制定,包括:

?防御型,安全责任的设定、安全计划的制定和维护、实施职责分离、最小特权等人事安全控制,进行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等;

?检测型,实施背景调查、岗位轮换等人事安全控制,定期对安全控制进行检查,定期的系统审计,持续性的安全管理,对残留风险的接受等;

?恢复型,如业务连续性计划的支持、制定、测试和维护,识别、报告、响应、处理安全事件及其准备工作的事件响应机制等。

运作类安全控制,涉及到校正可能被潜在威胁源利用的运作缺陷,包括:

?防御型,如介质访问和处置,系统外数据分发,软件病毒控制,计算设施保护,线缆及布线间保护措施,数据和系统备份规程,离站存储规程,笔记本、个人电脑、工作站保护措施,灭火器、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措施的使用规程,对不间断电源和备用发电机的需求,空调、散热器等温度、湿度控制措施的运行等;

?检查型,如入侵探头、闭路监视系统、警报等物理安全控制措施的使用,火警等环境安全控制措施的使用;

成本收益分析

确定部署控制措施带来的影响;

确定不部署控制措施带来的影响;

估计部署费用,其中应包括:

?硬件和软件购置费用;

?部署控制措施可能导致系统有效性(如性能或功能)降低带来的损失;

?部署附加政策和规程的成本;

?部署政策、规程和服务的附加人工费用;

?培训费用;

?维护费用;

评估部署费用和收益以确定部署控制措施对于机构是否合算。

成本效益分析原则

虽然不同机构的风险接受能力不同,但在确定是否采纳某项控制措施时都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能力超出需要,应考虑是否有其它更经济的选项;

?如果控制成本大于风险降低的收益,则应考虑其它方法;

?如果控制措施不能有效降低风险,则应考虑其它控制措施或增加控制措施;

?如果控制措施提供足够的风险降低能力,并具有成本效益,则应使用这种控制措施;

由于控制措施的部署成本容易量化,而不部署控制措施造成的影响往往难以量化,所以在决定是否采纳控制措施时,高级管理人员扮演重要的决策角色。控制措施的作用和残留风险

部署控制措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风险:

?清除某些系统缺陷从而减少了威胁源/缺陷对的数量;

?降低威胁源的能力和动机,如增加物理安全保护措施;

?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如限制用户访问权限从而限制缺陷的影响范围;

通常无论怎样保护系统也无法将系统的风险降低到零,部署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风险被称为残留风险,如果残留风险低于机构可接受的风险,机构高层管理人员或其它受权人员应接受残留风险并授权系统的运行,否则应继续前述风险管理步骤进一步降低风险。

持续评价

?由于系统自身的不断扩充和变化,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系统应用环境如人员和安全政策的变化都可能使系统面临风险发生变化,所以风险管理活动应该是持续的以便能够适应这些变化;

?

风险评估工作应该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在系统或其应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该随时进行新的风险评估和相关安全控制措施部署工作。

风险管理的成功要素

?高级管理层的积极参与;

?IT团队的全面参与和支持;

?风险评估团队的专业素质;

?用户的理解和配合;

?对IT相关风险的持续评价和评估。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内部受托管理责任关系复杂化和领域、内容、重点的变化,使得对管理控制的需求日益强化,包括董事会对高层管理当局、高层管理当局对各管理责任中心、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和实施有效控制,等等。因此,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和最高层管理当局实施控制的手段,在企业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有关方面、组织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XX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其制定并修改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及《职责说明》中认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这一定义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的。风险管理已发展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根据XX年ⅡA全球审计信息网络调查结果表明,认为未来的审计重点是风险管理系统审计的占%.

所谓风险,是指会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可以说,凡是可能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或活动都是风险。风险要由它造成的后果和可能性来衡量。而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 可见,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而风险管理则是内部审计的一项新的内容、一个新的领域。从发展趋势来看,内部审计不仅越来越关注风险,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内部审计更强调确认经营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由对交易事项和政策的遵循的评价,转变为对目标、战略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关注;内部审计的建议更加强调风险的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组织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无处不在。内部审计的责任就是找出组织的主要风险。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的主要原因: 1.内部审计机构有独特的位置; 2.内部审计师更了解组织的高风险领域; 3.内部审计师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更强的责任感。Ⅱ A将“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视风险管理为内部审计的推动力,是国际内部审计几十年苦苦探索的经验总结,更为内部审计未来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89讲_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

第六章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 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企业应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依 法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 2.应建立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独立董事人数应超过董事会全部成员的 半数,以保证董事会能够在重大决策、重大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出独立于经理层的判断和选择。 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2.确定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 理解决方案; 3.了解和掌握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 4.批准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5.批准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 6.批准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7.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8.批准风险管理措施,纠正和处理任何组织或个人超越风险管理制度做出的风险性决定的 行为; 9.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0.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项。 风险管理委员会 1.具备条件的企业,董事会可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2.该委员会的召集人应由不兼任总经理的董事长担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召集人应 由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担任。 3.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需有熟悉企业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的董事,以及具备风险管理监 管知识或经验和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董事。 4.企业总经理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总经理或总经理委托的高级 管理人员,负责主持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拟订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 1、在行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风 险的管理丄作。2、拟定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经批准后公布实施。根据实施情况定期检讨和修订,并组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各业务单位制定的具体业务流程和指引进行检查,对其中不符合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规定的提出修改意见,反馈给有关单位修订。 3、制定、跟踪并完善全行性的信贷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以及信贷决 策规则和流程,拟订信贷业务审批权限。 4、负责全行信贷产品管理的调研、审批和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工作。 5>负责对分支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考核与业务指导,负责对分(支)行信 贷业务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负责对分(支)行放款审核中心的管理丄作,负责全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核查和管理匸作。6、负责对总行公司业务部授信管理处及风险经理在整体职责履行方面进行评价、监督检查和考核,并参与授信管理处负责人及风险经理的选聘工作。 7、负责对信贷审批工作的后评价。 8、编制、汇总各类风险管理报告,按照规定及时向行长办公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负责提供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及其他单位所要求的银行风险管理信息。负责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委员会、预警委员会安排的日常工作。 9、负责全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包括测量组合的风险;对行业、目标客户、现有客户等进行研究,编制研究报告,拟定我行信贷组合战略方案;分析信贷组合绩效。

10、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客户信贷风险评级体系及定价模型,负责CECM系统和个贷系统管理。11、负责统筹对零售授信管理中心和实施正式方案分行的对公授信管理中心的管理。12、负责全行信贷风险管理培训,建立信贷人员的准入与资格认证制度。 说明: 1 1、法律合规部已不再作为我部二级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其负责全行合规性风险的管理丄作,故以上职责中合规性风险管理(第1条)不再为我部职责。 2、根据行办会相关决议,授信后管理职责山公司部调整到风险管理部,根据新分工以上第6条调整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分行的授信后管理工作,负责向银行管理层及时汇报全行授信后管理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及发现的各种问题。 总行风险管理部处室职能划分 综合规划处职责: 负责协助总经理室草拟全部的工作总结及规划,监督全部工作计划(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执行情况;全行风险管理机构的考核和人员的管理;总行风险报告的草拟和意见反馈,全行风险报告体系的管理工作;全行的拨备预算、记帐等相关管理工作;按规定向银监会定期报送存贷款、不良贷款等报告;本部门的行政事务。 风险政策处职责: 依据莆事会制定的风险管理战略,负责组织草拟及维护全行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程序;审核各部门提交的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相关文件; 根据风险核准制进行新产品的风险审核;全行操作风险的统筹组织。 风险监控处职责: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包括历史成本),才是独立的、具体的会计计量方法。 二、思考与展望 公允价值表达的是一种道德诉求,从市场参与者的感受和技术层面来讲,把公允价值称之为“公允价格”或“市价”更为妥当,因为价格具体实在,而价值是抽象和不可琢磨的;会计是一个交易价格的记录与计量系统,它本身对交易价格并无定价权,它提供的信息也只能作为定价的依据或参考,所以会计计量结果是否公允,关键取决于交易价格本身的决定基础是否公允,也就是交易的完成是否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公允价值会计,以历史成本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一样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只是程度可能有一定差异。解决公允价值会计弊端的办法有:对金融资产价格由于市场波动产生的影响,即市值的变化不在账面和报表上进行定量反映,只在报表的附注上加以定性说明,也就是说,对金融机构未实现的资产和收益只确认不计量,而已实现的资产和收益既要确认又要计量,这样,既可以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可以促使金融机构制定合理的金融政策,避免或减少对市场价格的操纵和投机行为,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和稳定发展。 金融危机无疑向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挑战。我国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但作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会计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会计问题迟早总会暴露出来。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允价值计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经济效果,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时间不长、范围不广、经验不足,还需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能为了某一方利益放弃会计原则甚至丢掉职业道德,当然更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总之,不管会计计量采用何种模式,也不管会计准则是否与国际趋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实际出发,采用或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方法或准则,使会计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研究,以使其尽可能的科学、合理、客观地反映企业各类资产的价值,减小主观性,增强可靠性。 (作者单位: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钟音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它和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防范风险管理要求来看,内部审计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本文对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国际上对内部审计的一般表述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他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我国对内部审计的表述为:它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或缺的关系,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始终,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提供了逻辑起点,指明了努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汪洁/文 49 Commercial Accounting2010·12·24期

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篇一:风险管理岗位职责 融资部资信评审岗位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能: 负责公司业务品种的风险控制工作,从完整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担保项目进行机构深刻并负责组织评审,修订和完善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组织公司保后跟踪管理和追偿,建立法务处理机制,承担公司业务品种的开发等。具体为: 1.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的报审资料重点从法律角度加以审核; 2.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从整体风险进行评定; 3.对申请担保企业和项目的反担保抵押措施从法律风险角度提出意见;办理反担保抵押 手续,审核确定相关合同及法律文本; 4.熟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信贷决策体系及投资担保体系,精通投资、担保、财务、金 融及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5.熟悉国内企业现状、投资担保政策体系,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控制管理意识和能力; 6.完善风险评审办法及合理化风险评审相关各项操作规程,业务规程; 7.跟踪公司各项业务进展,汇总各类业务的风险情况及发出风险预警;协调部门相关人 员和公司相关部门保持业务流程的高速运转; 8.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9.根据公司发展状况,设部门经理,审核专员,法务专员等岗位。 二、风险控制部岗位工作职责: (一)、风险控制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研究风险政策,草拟风险政策,设计风险评审岗位的工作指引和运作流程; 2.建设风控系统,建立自动风险报表管理系统,参与建立投资风险审批系统; 3.合规风险评审:负责组织事前风险审核、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检查,出具风险预警提示和风险评估报告; 3.定期出具风险评估常规报告,针对即时风险问题,评估风险状态与风险程度,分析风 险来源和影响,提供解决方案。 (二)、风险控制部评审人岗位职责 1.负责投资项目的风险审核 2.负责对业务部上报的调查报告及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实和检 查; 3.负责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向部门领导提供参考意见; 4.负责对业务部风险评审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5.负责对项目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及可行性进行评 价,充分揭示项目风险,设计实施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6.协助业务部完善风险控制相关手续; 7.协助法务部门进行法律诉讼、处置反担保资产。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二:风险管理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风险控制部各岗位岗位职责 经理岗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公司政策和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各类监管合同文本,承担监管业务风险评定管理,检查督导公司各部门风险防控操作程序,促进业务运营管理规范化,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有效防范业务经营风险。 二、加强调查研究,注意分析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搞好经济预测,掌握监管业务发展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业务发展合理化建议。 三、负责对公司所有监管项目的风险评定和管理。 四、负责公司监管业务审批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审核项目是否进入。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是IT管理者平衡IT系统及数据的保护成本和保护收益的方法,包括: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风险消减(Risk Mitigation); ?持续评价(Continual Evaluation); 风险管理的作用在于能够为机构完成其使命提供: ?更安全的IT系统; ?更有效的IT安全预算; ?IT系统运行认可(Accreditation)依据; 风险管理的关键角色 ?高级管理人员(Senior Management),为风险管理项目提供有效的资源保证,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运用于管理决策; ?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IT计划、预算及其执行活动; ?系统和信息拥有者(System and Information Owners),支持风险管理项目,并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其IT系统和数据的保护中; ?业务和职能管理人(Business and Functional Managers),将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用于业务运行和IT采购决策中,以便IT系统能够更安全、有效地支持业务活动; ?信息系统安全官(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Officer,ISSO),IT风险管理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制定IT系统风险识别、评估和消减的全面方案,并向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建议;

?IT安全专业人员(IT security Practitioners),包括网络、系统、应用、数据库管理员、计算机专家、安全分析员、安全顾问等,支持和参与相关IT系统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识别系统中的风险并部署适当的防范措施,为系统提供适当的安全保护; ?安全意识培训师(Security Awareness Trainers),理解风险管理方法并开发风险管理相关的培训材料,在培训项目中为用户提供培训评估方面的教育。 风险评估 ?系统评定(System Characterization) ?威胁识别(Threat Identification) ?缺陷识别(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控制分析(Control Analysis) ?可能性确定(Likelihood Determination) ?影响分析(Impact Analysis) ?风险确定(Risk Determination) ?控制建议(Control Recommendations) ?结果报告(Results Documentation) 系统评定 ?确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范围; ?勾勒运作授权(或认可)边界; ?提供定义系统风险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o硬件; o软件;

风险管理部岗位职责

风险管理部 工作职责 1、认真落实各项金融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和推动落实本行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风险管理规划工作,建立健全本行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2、编制全行不良贷款清收计划,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并做好相关指标下达和计划的考核; 3、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负责对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例等单项风险指标的监测、预警和变动分析; 4、制定信贷风险界限,对重大投资、重大贷款、风险资产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5、负责全行各项风险评估认定工作,对全行大额贷款申请、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风险预测和认定审批; 6、负责信贷风险资产管理,监测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清收贷款,定时向领导报告清收情况; 7、负责不良贷款的化解处置工作,协助网点做好有关涉政、涉案、涉诉贷款的清收工作,做好网点不良资产的核销呈报以及抵贷资产的审批、管理、变现等工作; 8、负责全行信贷风险管理业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及时向领导提供有关风险控制防范的数据统计,提出工作建议和政策方案; 9、建立健全本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和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经理岗 1、全面负责风险管理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本部门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部署,确定本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负责本部门员工综合管理,包括工作任务分配、员工考核监督、业务指导等; 3、负责本部门发行或转发的各类文件的最终审核定稿工作,组织制定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组织制定和实施全行不良贷款清收计划和考核办法,做好相关指标下达和考核; 5、组织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作出流动性预警以及处置预案; 6、负责组织全行不良资产的清收、化解和处置,协调全行涉诉、涉案、涉政贷款的起诉、理赔等工作; 7、根据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提出抓好不良贷款管理工作的措施意见供领导参考和决策,并指导督促各网点清收不良贷款; 8、负责对全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认定审核,上报领导批示;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风险监测岗 1、负责检查全行贷款客户资料,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保证评级的公正、准确,对贷后发生重大变化的客户进行重新评级; 2、负责调查分析全行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并起草编制相关风险预警报告; 3、负责监测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供领导参考和决策; 4、掌握了解大额贷款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5、负责定期提示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信贷资产进行贷后检查,发现贷后检查出现预警信号的贷款,及时汇报相关领导;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风险评估岗 1、负责大额贷款资料真实性审核,对大额贷款合同的基本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和审批依据的一致性进行审核,确保签订合同质量; 2、对发放的大额审批贷款逐笔做好登记工作,做好贷款公示、出具《公示无异证明》等相关工作; 3、负责全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管理; 4、负责不良贷款利息减免进行初步认定评估,并做好会议记录;

简述飞行安全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编号:SM-ZD-71277 简述飞行安全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简述飞行安全之中风险管理的重要 作用和意义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是民航飞行安全生产面临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是保证飞行安全和安全生产建设的重点,是公司更新安全管理理念,深化飞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形成飞行安全预防机制,避免飞行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化解飞行安全风险,有效控制不安全事件和机组责任事件的发生,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发展,促进南航平安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风险管理是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飞行安全中的风险特指危害(可能是人为原因的造成的、危险天气、飞机损失、飞行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风险管理,是指以安全运营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

银行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责

银行风险控制部岗位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分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清收及管理,包括组织相关人员商讨解决方案、确定清收方案并报总行审批、按总行审批的方案组织开展清收工作等。 负责分行授信业务的贷后管理,包括落实贷款条件的达成、授信客户经营情况的跟进管理、信贷资产的分类管理等以及相关制度建设。 负责分行操作风险的综合管理,包括审定操作风险定期报告;审阅《操作风险事件通报单》并呈报总行风险总监。 负责本部门员工的日常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本部员工的各项工作技能。 负责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授信审查岗 负责分行的授信审查,包括审阅调查报告、对授信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审批权限内的授信项目和对上报上级审批的授信项目提出自己的审查意见。 根据审批意见出具授信审批通知书,并在信贷系统录入审批意见。 负责分行客户经理对信贷政策、信贷审查的咨询解答。 负责信贷审查员权限内的担保品鉴价,出具鉴价意见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查;对权限外的担保品负责提交鉴价岗鉴价。 负责所审查项目的贷后管理有关工作,指导客户经理贷后检查工作,并审查贷后检查报告、访客报告、预警报告,提出信用评级、风险分类调整建议等。 兼任押品保管员,在押品保管员A角不在岗时,临时掌管押品保险柜的密码或钥匙,负责押品出入库并登记台账,定期对押品的账实核对盘点。 协助部门总经理工作并做好部门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放款审查岗

兼任对公合同填制岗,根据审批条件制作合同;复核他人制作的对公合同和零售合同,确保有关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 在授权权限范围内,负责在授信法律文书中使用个人私章。 负责押品权属证书原件的核对,将押品权证移交押品保管员;审查客户经理提交的押品出库申请;审查产权证领用申请等。 放款审查:仅限担任初审或复审之一。在承担初审工作时:审核公司、零售放款业务送审材料的有效性、合规性、合法性,包括客户基础材料、授信合同、信贷系统数据的核查、验印、授信前提条件的落实情况等;在承担复审工作时:复核经初审审查的放款材料,统一意见反馈客户经理,督促落实补齐,打印出账凭证,登记放款台账,及时催收待补事项资料等。 按月制作放款月报,汇总放款数据,上报总行。 兼任对公档案整理,整理经放款复审人员确认完整的授信业务二级档案,按序排放并打码,扫描后装订成册移交档案管理员。 部门总经理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放款审查复核岗 兼任对公合同填制岗,根据审批条件制作合同;复核他人制作的对公合同和零售合同,确保有关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 在授权权限范围内,负责在授信法律文书中使用个人私章。 负责押品权属证书原件的核对,将押品权证移交押品保管员;审查客户经理提交的押品出库申请;审查产权证领用申请等。 放款审查:仅限担任初审或复审之一。在承担初审工作时:审核公司、零售放款业务送审材料的有效性、合规性、合法性,包括客户基础材料、授信合同、信贷

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董事会不直接负责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由管理层负责。但是董事会需要确认管理层有效地、主动积极地、持续不断地履行了此种责任。但是,已在这方面建立规范化过程的公司是凤毛麟角。许多风险是临时发现的,但经常发现得很及时。这种临时确认风险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发现重大风险时常常已为时过晚,而且结果是灾难性的。比如,相信其公司正在采取简单的套利方式来防范主要汇率或其他利率波动的董事会一直没有意识到还有巨额的资金没有得到任何风险防范,等到他们醒悟过来时,一切都已晚了。董事会不知道公司的销售做法有误,不知道新兴竞争对手生产的新产品就要瓜分市场份额,更不知道公司已痛失新的大有利润可赚的渠道和市场机遇。 董事会的主要责任: 首先,确保公司已建立有效的过程来确认风险,根据一系列的假设来衡量其潜在影响力、并开展必要的积极管理工作。 其次,董事会应确知最重大的风险是什么,并决定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事实上,董事会更为重视第二种责任。董事们经常向管理层询问关键风险,并经常讨论计划或已采取的措施。然而,如果董事们对公司揭示风险的能力没有信心,他们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关键风险都得到了讨论。只有部分董事关注管理层事先发现风险和处理重大风险的程序。 风险管理过程的概念很简单,但落实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要特别注意在管理人员之间就一目了然的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例如业务部门的目标和各位经理所“管辖”的具体程

序。要取得期望的效果需要应用多种方法,在许多时候需要举办协调讨论会,将关键人物聚集在一起,以获得必要的“赞同参与”,使风险管理过程付诸实施。 最终目的是在公司每个业务部门、每个层次建立“风险结构”或“风险框架”。即,董事会需要确信管理层不仅已确定并管理现有的风险(类似于在某一时间点上“拍快照”),而且已建立有效的随时发现新风险的过程。此框架不一定也不应该是凌驾在现有管理程序之上的单独的过程。相反,它应该与管理层运营公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充实管理过程并使之以风险为重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架构能确保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资产得到护卫,商誉得到保护,股东价值得到提高。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风险管理部实习报告范文

风险管理部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下面带来风险管理部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览! 20xx年,我部在总公司及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贯彻公司各项风险管理要求,紧紧围绕公司经营发展思路,以稳健发展为目的,以授信风险控制为手段,全力服务于前台业务增长,坚持做好风险审查、五级分类、数据上报等常规工作,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的职能作用和人才优势作用,较好地履行了各项职责。 现将风险管理部20xx年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理论学习 作为风险管理条线的人员,没有过硬的业务理论支撑,就无法为业务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无法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为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跟上政策规章制度的变化,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部重视相关金融政策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对现行的政策、制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将学习用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部门。 (二)持续加强风险管理部常规工作,努力服务于业务增长 1、完善风控流程,加强风控制度建设 风险管理部成立以来,风控工作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过程中,直至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流程。同时将风控工作流程融入日常管理制度,使风控工作变得日常化与具体化,在进一步规范公司授信业务风险控制的同时,也完善了公司的风险

控制体系。 2、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优质成员单位的支持力度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上半年注册资本增加到五亿,根据总公 司关于适度增加贷款投放的总体思路,结合公司实际,本着积极审慎的原则,明确信贷投放的重点,着力优化信贷结构,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的成员单位,把增量贷款的着眼点放在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成员单位上来,20xx 年新增授信1.6亿元,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做好风险管理部统计分析和数据报送工作 财务公司是我们集团成员单位的一个重要融资平台,直接受省银监局的领导与监督,我部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及时上报风控月报、季报等相关报表,为总公司、监管部门和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严格执行审查制度,有效防范和减少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 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审贷分离”制度,认真落实授信业务审查的工作职责。一是严格主体资格审查,确保借款人主体资格合法。对提供资料不齐全的,及时与客户经理沟通,要求补充合法有效的主体资格类文件,确保借款人主体资格合法。二是严格贷款政策性审查,确保贷款投向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对每一笔用信的用途是否符合国家经济、金融、产业政策进行严格审查,对国家禁止、限制的行业和项目,严禁信贷资金进入。三是严格贷款新规的执行,确保贷款用途的规范。对申请用信用途有关的市场前景调查及分析资料是否全面进行审查,对其用途进

浅析风险管理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风险管理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 引进风险治理理念,细化税收分析监控指标,经过基础信息采集、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税收风险度的确定以及税收风险的排除、操纵和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的风险,尽可能地使实征税收接近法定税收、实际税负接近法定税负,逐步完善税源治理“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使税源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进一步深化税收治理安全责任区创建工作。 一、建立那* 穿越小说言情小说免费小说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解决税源治理中“干什么”的咨询题 依照税收风险治理理论和税收征管的现状,我们认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联动治理机制运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税收风险的识别、操纵和化解的过程。从税收政策法规的要求,企业产、供、销的过程,企业纳税义务履行事情,对地点经济及财政妨碍等层面入手,建立分行业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辟风险评估软件,为基层治理分局和治理员提供一具面上扫描,线上分析,点上解剖的治理办法。 (一)统一设置税收风险评估的分析指标。把税收风险评估指标分成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的指标。静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纳税信用等级、经营规模、职工人数、进展趋势、经营治理水平等;动态指标包括纳税人的要紧原材料耗用率、辅助材料耗用率、产品完工率、产成品耗电率、产成品燃料率、产成品工资率、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费用率、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外销(自营出口)率、非防伪税控发票进项税率、其他业务收入率、税收负担率等。 (二)搭建税收风险评估平台,加强对税收风险的分析预测。开辟一套风险评估软件,以此作为全局数据整合公布的统一平台。该软件应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事情、财务效益状况、税款缴纳事情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这些指标应是针对辖区各行业的经营特点设置的,以此提升评估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利用那个平台,综合运用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进行分析,寻觅和识别对税收流失构成风险的各类因素。 (三)细化各层级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县局内设的业务部门要紧负责整合公布信息,定期测算并公布全局面上和线上的税收风险预警值,定期召开税源治理点评会,对治理分局税源治理进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定期向全局通报税源监控、督导和考核事情;治理分局要紧依照上级局公布的相关信息做好本级的税收风险比较分析,有打算地组织治理员具体抓好税源的监控分析工作,对治理员所属责任区的治理事情进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总结征管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向县局报告税源监控、督导和考核事情;税收治理员要紧针对县局、治理分局公布的本责任区的税收治理的风险点,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及时排除、化解税收风险,对存在风险较高的企业或行业但治理员无权处理的,应及时向治理分局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四)层级之间的纵向联动实行下管一级的原则。上一级国税机关要紧对下一级国税机关整合下达工作事项和公布相关信息,针对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实行税收流失三级风险预警提醒,下一级国税机关和治理员对上一级国税机关反馈税收风险排除、化解的事情和信息。 二、以风险流程治理为重点解决税源治理中“如何干”的咨询题 (一)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基础信息的采集别仅是首要环节,而且是关键环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妨碍到指标的可比性、真实性。设计《税源治理基础信息采集表》,统一必须采集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在每个申报征收期内,由治理员逐户一次性采集纳税人上个月的基础信息,并按照“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由征纳双方的责任人共同签字,从而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且将信息录入到税收风险评估软件。 (二)风险预警指标计算公布。在治理员采集录入基础信息后,定期运用税收风险评估软件计算并公布全局税收风险治理的“面”上预警指标和“线”上预警指标,作为治理分局和税收治理员对税收流失风险识别的警戒值。县局、治理分局、治理员经过该软件查询全局别同行

风险管理部岗位设置及职责[1]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部职能及岗位职责 一、部门职能 (一)风险资产监控 1. 负责制定各类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查和更新各级限额; 2. 负责汇总全行的信贷资产分类,并最终确定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 3. 负责审查各支行上报的保全类不良资产,并上报授信审查委员会审批; 4. 就有关市场风险分析向董事会和经营层汇报,并建议相关行动; 5. 制定和推进我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二)信贷风险管理 1. 在政策指导和工具支持之下识别、衡量和管理信贷风险,包括信贷风险分析、信贷(含贷款以及票据、保函等与信贷相关的业务)审批和信贷监控; 2. 进行与信贷风险管理有关的培训和指导; 3. 组织、协调总行授信审查委员会会议; 4. 处理与信贷有关的工作,包括放贷的核对、文档管理、

各种相关报表以及配合人民银行、银监局完成各项检查、调研工作。 二、岗位设置及人员 (一)岗位设置 目前,风险管理部岗位设置为7个,主要是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副总经理、风险监测与预警、风险数据分析、信贷审查、放款授权、档案综合管理。 (二)组成人员 总经理:杨艳 副总经理:杨丽 职员:张娟、罗春慧、于铁、李静、孙凤娇。 (三)人员分工 1. 总经理杨艳主持风险管理部全面工作; 2. 副总经理杨丽协助总经理抓好全面工作,并负责风险数据分析及放款授权工作; 3. 职员张娟负责放款授权和信贷档案管理工作; 4. 职员罗春慧负责信贷审查、风险数据分析及授信审查会议会务工作; 5. 职员于铁负责风险监测与预警及信贷审查工作; 6. 职员李静负责风险管理部内勤工作; 7. 职员孙凤娇负责信贷审查及监测企业法人客户信用评级工作。

浅析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公司管理的目标在于增值,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具备较强的风险应变能力。内部审计可以帮助管理层发现、评估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建立完善恰当的风险管理过程及程序,推动这些过程和程序充分地运作,保持有效的控制。 一、公司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风险管理过程的目标 (一)实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竞争能力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必然带来风险。由于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管理层对战略计划预算的决策、组织实施、资源利用效果和效益难以把握,因而实现目标的管理过程客观存在风险,有必要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是指某种不利因素产生的可能性,其衡量标准是遭受损失的后果与可能性。“风险”具有双面性,它既可能带来损失(负面影响),也可能带来机会(正面影响)。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实体,目标是维护信誉与价值。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有:⑴组织风险。组织结构和战略目标的适应程度。⑴ 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对竞争环境的适应及全员对战略目标和管理政策决策的认同程度。⑴生产经营风险。不经济地获取或无效利用资源。⑴采用新技术风险。包括革新成本高于

收益,技术周期过短或运用新技术干扰日常工作。⑴信誉风险。产品或服务不受欢迎,媒体负面宣传等使公司信誉受损。⑴内部控制风险。对记录、计算机程序及数据文件等的接触,缺乏权限控制及会计核算错误和舞弊行为。⑴业绩评价风险。以不适当的标准体系衡量业绩,或未对经营业绩定期进行独立的审查,影响公司的效益、效率和效果。⑴资产安全。因授权和分工不当影响资产的保护。⑴使用错误或片面的信息资料导致决策失误。⑴活动偏离政策、计划、程序,影响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代写论文 各种风险因素由于客观条件的综合作用,表现为风险征兆,如不及时控制其变化趋势和触发条件,将给公司经营带来损失。实行风险管理,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可转化风险影响,争取有利后果。对风险来源、可能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征兆预测分析后,采取风险应对措施是风险管理过程关键所在,包括通过消除风险起因来规避某一特定威胁,如强化控制降低风险,通过合作者分担或投保转移风险,采取调整投资回报率或其它措施来减轻风险损失。管理层在比较控制、规避风险的成本和预期货币值,权衡利弊后接受剩余风险。 (二)评价公司实现风险管理过程的目标 公司管理层出于了解和处理所面对风险的需要,必须建立机制以识别、分析与管理相关的风险,称之为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评价风

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与职责

风险控制的组织体系与职责 总体思路: 建立严密有效的三级风险控制体系:岗位自控、部门互控和公司监控。 1、建立重要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第一道防线,并加强对单人单岗业务的监控。与资金、有价证券、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合同、印章等直接接触的岗位和涉及信息系统安全的岗位,实行双人负责制。 2、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监督的第二道防线。不同部门明确职责分工,不相容职务适当分离。 3、建立独立的风险控制职能部门对各项业务、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岗位全面实施监控、检查和反馈的第三道防线。 公司独立的风险控制机构及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部和稽核监察部。各业务部门设立风险管理岗(营业部由营运总监兼任),由风险管理岗负责日常现场风险点的有关材料审核、按要求完成风险自查报告;协助风险管理部门实施检查督导职能、处理风险管理部门要求说明和整改的事项;出现重大风险时,及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汇报。 图1: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一、风险控制职能部门 1、风险管理委员会 由公司管理层、风险控制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公司

风险控制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向董事会(董事长)汇报工作。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董事长、总裁、副总裁、风险管理部、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部、稽核监察部和财务总部的负责人组成。公司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执行工作机构。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确定风险政策; ●审批投资规模和风险分配限额(公司总体和各部门)及调整计划; ●实施董事会的风险决策、审批风险管理的政策和规则; ●审议风险管理部提交的风险报告; ●营造良好的风险文化氛围; ●协调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的关系; ●审议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评价,提供决策意见。 2、风险管理部 (1)组织构架 风险管理部下设系统实时监控岗(3人)、操作风险专题组(5-7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专题组(4-5人),共配备人员12-14人。 图2:风险管理部组织架构 (2)部门职责 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对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进行风险分析,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运用风险测量指标和技

银行业风险管理部部门职能

一、职能部门设置 二、(一)前台市场营销部门: 三、 四、(二)中台风险控制部门: 五、风险管理部、审计稽核部、监察保卫部。 六、 七、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会计部。 八、二、部门主要职责 (五)风险管理部 1、负责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对风险管理业务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负责制定、调整本外币信贷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测考评; 3、负责全行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或有资产的管理; 4、负责全行信贷资产质量监测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识别、分析、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 5、负责全行利率管理; 6、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关风险管理的培训; 7、负责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推广应用和监控; 8、负责抵贷资产的接收、出让、出租工作; 9、负责可疑、损失资产的清收保全工作;

10、负责办理由贷审委审批的信贷业务批复; 11、负责银行承兑汇票的签发、管理; 12、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 13、负责全行信贷审批责任认定工作; 14、负责全行合同文本的管理审核,负责办理全行经济诉讼案件相关事务,切实维护本行正当权益; 15、负责对法院已判决的法律文书,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 (六)审计稽核部 1、负责审计、稽核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检查,指导和管理全行的审计、稽核工作,安排审计、稽核工作任务; 2、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牵头组织各业务主管部门对全行的内部控制情况开展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高级管理层提出改进和处理意见,必要时及时报告董事会; 3、负责对全行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稽核,实施审计处罚和审计复议; 4、组织实施支行行长任期责任和离任审计; 5、负责完成上级审计部门和高级管理层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 6、对全行经营管理活动合法守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全行经营管理工作合法守规; 7、就合规法律、规章和银行业监管要求向高级管理层提出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和 方法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通过消除和尽量减轻金融风险的不利影响,改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经营,从而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微观经济而言,具有下述明显的作用。 1.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使经济主体以较低的成本避免或减少金融风险可 能造成的损失。资金借贷者、外汇头寸持有者、股票买卖者等市场参与者通过对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并采用措施对这些市场风险加以规避,可以避免在金融交易中出现亏损。债权人根据严密的资信评估体系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可以在事前规避信用风险;发放贷款后,债权人还可以凭借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借款人到期不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金融机构或企业经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可以避免雇员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规金融交易,从而防止内部人为谋私利而损害所有者利益。 2.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稳定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免 受风险因素的干扰,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经济主体通过制定各种风险防范对策,就能够在经济、金融变量发生波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从而获得预期利润率。 3.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做出合理决策奠定了基础,表现为下述方 面: (1)金融风险管理为管理经济主体划定了行为边界,约束其扩张冲动。也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起到警示和约束作用。 (2)金融风险管理也有助于经济主体把握市场机会。

4.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金融风险管 理能够使金融机构或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保持稳健经营,避免行为短期 化。同时,一个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在社会中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客户信任,从而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 大。 金融风险管理对宏观经济的意义重大,是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主要方面。 1.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市场安全运行。 2.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并健康发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根据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整个金融风险管理的程序分为6个阶段: 1.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2.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和管理方案的设计。 3.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和监控。 4.风险报告。 5.风险管理的评估。 6.风险的确认和审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