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修辞学案.rtf1.rtf1

修辞学案.rtf1.rtf1

修辞学案.rtf1.rtf1
修辞学案.rtf1.rtf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修辞复习专题学案

一、考试要求(考什么):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九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故考查重点为(鉴赏)D和(运用)E。

二、考查方式(怎么考)

(09年江苏卷)

4.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5分)答案:内容符合要求,运用排比手法。

示例: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逝去的是同胞的生命,传颂的是民族的精神,留下的是人类的警醒。

09全国二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2009安徽《董师傅游湖》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小结考查方式、内容及趋势: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

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

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

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c 、作文当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

D、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三,围绕预习学案“知识储备”部分谈谈你的收获、困惑(存什么)

四精题精练(练什么)

从修辞角度鉴赏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阿凡提到“信得过”食堂吃早点。看看端上桌的油条,阿凡提没吃,却伸出两个手指,按在油条的一端。“趁热吃吧,还等什么?”服务员走过来问。“我看这油条干瘪瘦小,一定得病了,正给它诊脉呢!”

2.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有四十五岁,却偏爱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子上仍要镶边,

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3.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着,“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4.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7、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8、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9、在高考满分作文中选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做点评

运用题

五换种方式来复习

请你出题,题型可以灵活多样,要有明确的修辞要求及得分标准.

热点话题提示;地震,酒驾,世博会,春晚,感动中国等。

2009四川语文高考试题第五大题2009-08-13 12:27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岳桦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

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象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生命的基因都来自于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

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暴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解释下列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门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在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

16.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6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知识储备:九种常见修辞格

《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修辞格为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近年高考命题,修辞考查重在语言实践,主要是考查对其理解及运用,考查学生能否根据语境判断常见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等。下面简介一下这几种修辞方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

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⑦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①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②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反复

8.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9.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四、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

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有关。2.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

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3.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

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见教材)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五、辞格综合运用时有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7、选出下列对加线部分修辞格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阿凡提到“信得过”食堂吃早点。看看端上桌的油条,阿凡提没吃,却伸出两个手指,按在油条的一端。“趁热吃吧,还等什么?”服务员走过来问。“我看这油条干瘪瘦小,一定得病了,正给它诊脉呢!”——阿凡提用拟人兼委婉修辞,既避免了正面冲突,也委婉地批评了食堂,显得幽默而风趣。

B.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有四十五岁,却偏爱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子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这里运用比喻,竭力将讽刺对象的缺点加以夸张放大,使之格外突出,将三仙姑的“丑”暴露出来,收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C.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着,“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这里运用借代手法,用“洋布”代旗,以“卑俗”来代替“崇高”,故意将崇高降下格来,将尊贵庄严的形象装进滑稽卑俗的外壳之中,收到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10、从修辞及表达的角度分析下面文字中标线的部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分)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

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鲁迅《导师》)

A.是三个比喻句,不是排比句。

B.使道理浅显易懂,使论述生动活泼,具体形象,引人联想。

C.从不同角度共同强调了同一道理,即要克服困难,改造环境,以求生存。

D.分别揭示同一命题的多方面的含义,即告诫青年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向不同的方向发展。(C)

8、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看人不能被美化了的假象所迷惑,要看他们的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B.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牢房阴森恐怖的氛围。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桃花有情笑迎春风反衬故人难寻的痛苦。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练习2、

有人说,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使文句整齐;

使文章流动;使文章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使文章产生一唱三叹的节

奏;,文章自有活泼之趣,,文章会有古雅之风。(1991年高考题)下列各项中填入上文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D)

①巧用口语②排比

③多用些文言成分④散句

⑤偶句⑥反复

A. ②③⑤①⑥④

B. ⑤③④⑥①②

C. ②④⑤①⑥③

D. ⑤④②⑥①③

3、设问的作用: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修辞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 教师姓名职称办公室电话电子信箱徐桦副教授 本教师教授过的本科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写作、英语语言风格、英语修辞学、英语词汇学等。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获得2014年度学院“精彩课堂”奖;所教授的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英语修辞学等课程获得学生评教高分。 本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论和英语写作教学。参加编写过多种英语词典、英语专业课本、和英语教辅书籍,其中参与编写的《英语语言学与教学丛书·写作教程系列》获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撰写和发表重要专业论文十余篇。担任2006-2008年度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级英语写作”项目以及2009-2011年度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英语写作基础”系列课程项目负责人。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英语修辞学 课程名称(英文):English Rhetoric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 □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 课程代码: 周学时:2总学时:32 *2 学分: 4 先修课程:英语写作,英语语法 授课对象:英语(师范)专业本科三年级(5+6学期)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向具备英语写作基础的学生介绍现代英语修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修辞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

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本课程对于高年级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领域及环节,它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帮助。 四、课程目标 英语修辞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词法、句法和段篇的修辞特色、组织安排及表达手段;通过修辞中的美学和非美学两套标准,系统传授英语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技巧。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较深层次的表达特点和规律,辨别英汉文化及修辞技巧的异同,能够利用修辞知识分析英语读物,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并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段,提高笔头及口头的语言表达效果。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目的、场景、对象,使用相应风格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英语语言有效表达的学术素养。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 本课程内容分三个大方面,第一方面为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英语修辞活动的层次;第二方面为不同句法的修辞特色,短篇组织安排,文章写作和修改;第三方面为一些专题研究内容以及常用修辞格。

案例撰写规范和格式要求

案例撰写规范和格式要求 一、案例撰写规范 (一)案例正文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要求 1.标题:以不带暗示性的中性标题为宜(企业名/企业名+主题); 要求:提供企业真实名称,如需隐去,另附说明。选题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某地区、某行业或更大范围的经营管理问题。 2.首页注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案例版权,案例真实性等; 3.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要求:内容提要总结案例内容,不作评论分析,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4.引言/开头—开门见山/点题; 要求:点明时间、地点、决策者、关键问题等信息,尽量简练,一般用一段文字即可,要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相关背景介绍; 要求:行业、公司、主要人物、事件等相关背景内容翔实充分,能有效辅助案例课堂讨论分析。 6.主题内容:大中型案例宜分节,并有节标题; 要求:陈述客观平实、不出现作者的评论分析,决策点突出,所述内容及相关数据具备完整性和一致性。节标题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1(正文一级标题);1.1(正文二级标题)……,1.2……) 7.结尾; 要求:根据需要,写法有所不同,比较通行的写法有三种:一是对正文的精辟总结;二是提出决策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三是自然淡出。 8.脚注,附件(图表、附录等);

说明:脚注以小号字附于有关内容同页的下端,以横线与正文断开;图表编号,设标题(中英文)。 9.(英文)案例名称、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与中文内容提要相对应),关键词。 要求:英文摘要150—200个英文单词,英文题目和摘要符合科技英文书写规范。 (二)案例使用说明的基本结构 1.教学目的与用途:适用的课程、对象,教学目标; 2.启发思考题:提示学员思考方向,2-5题为宜; 3.分析思路:给出案例分析的逻辑路径; 4.理论依据与分析:分析该案例所需要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分析 5.背景信息:案例进展程度等其它案例正文中未提及的背景信息; 6.关键要点:案例分析中的关键所在,案例教学中的关键知识点、能力点等; 7.建议课堂计划: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及如何就该案例进行组织引导提出建议; 8.相关附件。(图表等) 9.其它教学支持(可选项)。 说明:(1)计算机支持。列出支持这一案例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包,它们的可得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它们的建议或说明。(2)视听辅助手段支持。可得到的,能与案例一起使用的电影、录像带、幻灯片、剪报、样品和其他材料。 二、教学型案例的格式要求 案例正文:(幼圆、小三、加粗)(多倍行距1.3、除案例名称的1为幼圆,全文为Times New Roman) 案例名称(幼圆、三号、加粗)[1]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知识讲解

英语修辞学-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说服方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演讲就是对听众的一种说服,让听众形成某种判断,认同、赞成并采纳自己所持的观点或采取某种行动,因而修辞学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能够达到最大的劝说效果。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第一卷第2章和第二卷18至26章中就如何取得说服的成功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演说取得成功有两种手段,一类是不属于技术范围的或“非人工的”手段(inarti ficial proofs) ,如证据、证人、法律条文等这些已经存在无须演说者提供只需要恰当地加以利用即可的条件,另一类是属于技术范围的或“人工的”手段( artificial proofs) ,即需要演讲者凭借修辞方法达成的说服论证。亚里士 多德提出了属于技术范围的三种基本说服方式——人品诉求(et hos)、情感诉求(pathos)和理性诉求(logos)。 人品诉求是指修辞者的道德品质、人格威信,亚里士多德称人品诉求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所以演讲者必须具备聪慧、美德、善意等能够使听众觉得可信的品质,因为“人格对于说服几乎可以说是起支配作用的因素”(Kenn edy 1991: 38) 。“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亚里士多德 1991:29)。一位成功的演说家在演讲中“除了设法使受众成员进入最有利于说服工作获得成功的感情状态以及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必须展示出一种能赢得他们尊重和信赖,对他们具有感召力的人格,并利用这一人格所具有的威信来影响他们的决定”(刘亚猛 2004:165) 。人品诉求不仅仅是演讲者与听众建立可信性的桥梁,同时也是对雅典人所认为的可信人群品质的研究。 情感诉求是指通过对听众心理的了解来诉诸他们的感情,用言辞去打动听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它是通过调动听众情感以产生说服的效力,或者说是一种“情绪论证”(pathetic proofs) ,主要依靠使听众处于某种心情而产生。演讲者通过带有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语句向听众施加某种信仰和情感来激起感情并最终促使他们产生行动,可以说,“对情感诉求的研究是一

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

教学案例撰写基本格式 一、字体格式及要求 【标题】(居中,3号宋体加粗,前后各空一行) 【署名】写明单位、姓名(右对齐,5号宋体) 【正文】(两端对齐,4号宋体(关键字、词可加粗),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二、正文格式及理论 教学案例集理念、实践、反思于一体,它是针对一个真实的具体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或者事件的描述、反思与探讨,是对实践中存在或者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它是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例,是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主题鲜明的事件及行为的真实记录。因用途、使用主体等不同,其体例、格式、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一般可参照以下格式撰写: (一)、案例主题(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基本情况,还可包括教育背景: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思维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环境与当前社会研究的热点等。这些内容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如果是介

绍课例,只要简要说明上这节课的起因、教学设计及班级情况等,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详细具体及背景描写。 (二)、案例描述 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通过巧妙的事件描述,把问题寓于情节中,本质寓于现象中,答案寓于故事中。案例描述的材料要求真实、完整、具体、典型、有效、适时。典型性与真实性是案例的生命。要生动地描述出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如师生对话、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教学案例的描述应基于教学观察与教学记录。(三)、案例诠释 案例诠释是结合有关的教育理论来诠释教学活动,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个人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来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育现象隐含的丰富教育思想的阐释等。分析方法可以对描述中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案例扩展 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概念、原则与方法进一步深刻反思,把原有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那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价值、态度,通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现代汉语修辞学(八) 一、填空题 1.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⑵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⑶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丽多彩,可谓鲜艳极了。() ⑷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⑺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 ⑻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为人民当牛马。() ⑼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救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⑾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 ⑿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⒀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怒涛,发出你的狂叫!向全世界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⒁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⒂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 2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利用多义现象构成的双关叫______双关。 3.设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4.反问是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示______的意思。 5.讽刺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对敌斗争;愉快性反语是______,表达______、______或______,多用于人民内部,往往带有幽默风趣的意味。 6.把下面各例句使用的修辞格填在括号里。 ①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开花,姓罗不见锣鼓响,三个蠢才哪里来。() ②“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③“真是荒唐之至!”刘思杨忍不住笑了起来,“打了败仗,国民党国防部还要厚着脸皮宣布和平,真是别开生面的大杰作。”() ④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秀丽的容貌竟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眼角和额上添了些岁月流逝的痕迹。() ⑤我们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⑥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白杨树?() 7.仿词可以是______仿造,也可以是______或______仿造。前者叫做______,后者叫

英语修辞学(定)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学分 2 ,总学时36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深化课程之一,系统介绍英语修辞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修辞的基本概念、语言各个层面的修辞规律及修辞手法,帮助学生从语言角度对使用英语过程中所接触的修辞现象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进一步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课程讲授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导论2学时 1. 了解英语中“rhetoric”的意义 2. 掌握现代修辞学的定义,了解其研究对象 (二)影响修辞活动的要素2学时 1. 掌握信息与使用场合、与受话者之间的关系 2. 理解语气如何反映其间的关系 (三)词汇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选字遣词的修辞规律,包括词汇的恰当性、精确性和选用简洁的表达方式 2. 掌握其应用 (四)句子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连词组句的修辞规律,包括句子的清晰性、统一性、连贯性、强调性和多样性 2. 掌握其应用 (五)段落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段落构成的修辞规律,包括段落的统一性、连贯性和段落的展开 2. 掌握其应用 (六)语篇的修辞4学时 1. 了解英语语篇构成的修辞规律,包括语篇的目的、内容、统一性、连贯性和强调性 2. 掌握其应用 (七)语体2学时 1. 了解各种语体的特点,包括日常交际语体、新闻语体、广告语体、科技语体、文学语体 2. 掌握其应用 (八)修辞手段4学时 1. 了解修辞布局和辞格的规律,包括词的修辞布局和结构的修辞布局以及辞格 2. 掌握其应用 三、课程实践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 课程实践形式:课程论文课程实践学时:10学时(第11 周到第15 周) (一)课程论文的目的与任务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论文写作、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2.任务 根据任课教师每一讲所给思考题拟定课程论文题目并撰写成文。 (二)课程论文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论文的撰写主要是检验学生所学语言学知识水平,重视和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专业思维能力,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举措。 1.选题要求: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题目难度应适合

法律案例论文格式

法律案例论文格式 【篇一:法律案例分析范文】 购买的二手房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案情简介】 李女士和她的丈夫张先生婚后拥有一套房屋,最近他们为了购置新房决定将房子卖掉。张先生与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委托中介公司寻找买家,挂牌价为230万元,签约后张先生就到国外出差一个月。刘先生通过中介看了这套房子觉得非常满意,但希望价格再能便宜一点,通过双方几次协商,李女士最后同意以138万元卖给刘先生,双方又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合同》,为此刘先生支付了定金20万元。谁知签约后半个月,张先生就从国外回来了,当他得知房价为138万元,觉得太便宜了,于是找到刘先生,告知刘先生这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李女士一个人无权处分,要求解除合同,但刘先生认为李女生有权签订合同,且已经交付了定金,坚决要求履行这份合同。 双方协商不成,为此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房地产买卖合同》。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系争房屋系李女士和张先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同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义务。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对共同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应为无效。法院判决购房合同无效,李女士返还刘先生定金20万元及其利息。【律师评析】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部分共同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 要看事后该处分行为是否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的追认。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追认的,该处分行为合法有效。没有获得追认而擅自处分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如下几种共有形式:

英语修辞学作业

Comparison B etween “S imile”and “明喻” 西方语言学院 英教一班 2012061037 朱晶

Compariso n Between “Simile”and “明喻” Abstract : I write this paper to describ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ile”and “明喻”. Firstly , I describe the use of simile . And then tell you the use of 明喻. At last , I compare “simile” with “明喻” and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 Key words : simile ,明喻,difference , compare The words “simile”derives from a Latin word “similis”, meaning “like” . In rhetoric , simile is 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two concepts or two dissimilar things are imaginatively and descriptively compared because they have at least one quality or characteristic in common or in resemblance . As one of the commonest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 its main function is to draw sharp pictures in the mind through comparisons , to give deeper insight into things , persons and ideas through suggestive association , or to explain abstract , complicated ideas in simple , concrete imagery . Firstly , a simile should have the comparative words such as “like” , “as” , or “as if” and so on . Secondly , there should be two things involved in comparison --- the primary term ( tenor ) and the secondary term (vehicle ) . Then , the two things must be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 the two things should be similar in at least one quality . Eg : (1)He is as cunning as a fox. (2)The tiger is as brave as the lion. A simi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 descriptive , illuminative and illustrative . Descriptive means that pure description of persons, things, natural scenery, and ac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chief use to which similes have been put. A good descriptive simile can draw sharper pictures in the mind than could possibly be done by any other means, and with much more brevity. Eg : The moon was like a slender shaving thrown up from a bar of gold . While the descriptive simile attempts to draw images of people, things, etc., through figurative comparison, the illuminative simile tries to give deeper insight into persons, things, ideas, even problems, through suggestive association; to throw light, as it were, onto what would otherwise be inconceivable to ordinary people. Eg: 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Illustrative similes are relatively easy to understand as compared with the illuminative ones . They are often used in scientific , and technological writing .

教学案例撰写的格式要求和范例

教学案例撰写的格式要求和范例 1、案例标题:应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2、案例正文:包括三大部分,即引言、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3、注意问题: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区别: 所谓教学案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对教学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每个案例都旨在向读者讲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引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追寻教学事件背后的教育理念,进而用它指导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案例不能混同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发生在教学之后,教学设计发生在教学之前,且在结构上也不同。 教学案例可以是:引言(引子)、案例描述(故事描写)、案例评析(反思)等。它可以是一个完整小片段,也可以是一节课或多次课的结果。 教学设计往往可能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策略、教学过程、… 4、教学案例举例: 说明:以下是科学课程教学案例,希望能从中借鉴。 教学案例1:科学探究从“鞋”开始--- 一、引言 今天我和5年级的孩子研究摩擦力。在课的开始,我要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上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二、案例描述: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代汉语修辞学学习资料

第一节修辞与修辞文本 一、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表达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有效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 题旨:就是表达者说写时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旨。 情境:包括说写时的上下文语境乃至说写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说写时的场合等等。 二、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是陈望道首先提出的重要概念。 所谓“消极修辞”,就是“注意在消极方面,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其适用 的范围当然占了(甲)境界(引者注:指‘记述的境界’)的概念的语辞的全部,但 同时也做着其余两个境界(引者注:指‘表现的境界’、‘糅合的境界’)的底子。 其适用是广泛语境的全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修辞法。假如普遍使用的,便可以 称为基本的,那它便是一种基本的修辞法。”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四五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由此可知,陈望道所说的“消极修辞”是一种专注于在语法、逻辑上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即表达者的说写应该合乎语法规范、符合逻辑事理,也就是“使当时想要表达的表达得极明白,没有丝毫的模糊,也没有丝毫的歧解”的境界,也就是基本修辞。 所谓“积极修辞”,就是“注意在积极的方面,要它有力,要它动人。同一切艺术 的手法相仿,不止用心在概念明白地表出。大体是具体的、体验的。这类手法颇不宜 用在(甲)境界的语辞,因为容易妨害了概念的明白表出,故(甲)境界用这种手法可说 是变例。但在(乙)境界中,却用得异常多。”“此外,(丙)境界(引者注:指‘糅合的境界’)的语辞,如一切的杂文,寻常的闲谈等,却又用不用都无妨。”(陈望道《修辞学 发凡》第四五至四六页。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由此可见,陈望道所说的“积极修辞”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调动一切积极手法力图提高表达效果为终极目标的语言活动。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有力”、“动人”的目标,它可以突破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 因此,也可以说,“积极修辞”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创造性语言活动。 三、修辞文本 所谓“修辞文本”,就是特指表达者(说写者)为了特定的交际目标,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手段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表达效果的那些言语作品。 补充:古代“修辞”的含义 1.“修理文教” ①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文言》) 唐代孔颖达对这句话的疏解是: ②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上云进德,下复云进德;上云修业,下复云居业

英语修辞学

《英语修辞学》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执笔人: 张若兰 一.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中文名称:英语修辞学 2.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Rhetoric 3. 课程类别:任选 4. 适应专业:英语(师范类)本科 5. 总学时:36 6. 总学分:2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英语修辞学》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任意选修课。该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英语修辞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从而达到写作时语言更加贴切,意义更加清晰,表达更加生动;阅读时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体风格和写作技巧,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掌握英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和语言修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Chapter One:Syntactic Devices (句法辞格) (6课时) 本章内容包括: 1.长句和短句(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2.简单句(The simple sentence); 3.复合句(The compound sentence); 4.分枝句(Branching sentences); 5.主动和被动句(The active and the passive voiced sentences); 6.平衡句(Syntactic schemes of balance)----排比句(parallelism);对偶句(antithesis);逆转反复句(chiasmus); 7.倒装句(Syntactic scheme of inversion)----省略句(ellipsis);局部省略句(fragmentary elliptical sentence);连词省略/散珠(asyndeton);跳脱(aposiopesis); 8.添加句(Syntactic scheme of addition or insertion)----连词叠用(polysyndeton);修正法/换语(epanorthosis);注释法(exegesis);扩充法(exergasia) ;并列法(apposition) ;插入法(parenthesis); 9.反复句(Syntactic scheme of repetition)---二项式(binomials);三项式(trinomials);多项式(catalogues);首语重复(syntactic anaphora);尾语重复(syntactic epiphorea);首尾语重复(syntactic framing); 10.层进与突降(Syntactic scheme of climax and anticlimax)----(climax);(anticlimax or bathos) 11.修辞问句(Rhetoric question); 12.顿呼(Apostrophe)。 重点:掌握各种句法辞格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平衡句、倒装句、添加句三类句子的理解。 Chapter Two:Lexical Devices (词法辞格)(8课时) 本章包括两部分:词汇选择和词的反复。 1.词汇选择(Lexical options):长词或短词(short words or long words);普通词或学究词(common words or learned words);正规、非正规或口语词(formal, informal or colloquial

案例调研报告格式要求

案 例 调 研 报 告 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研究 ——以苏宁电器为例 学 院 国际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班 级 工商管理1301班 学 号 0519130101 学生姓名 某某某 指导教师 某某某 日 期 页面设置:A4纸,上边距和左边距2.5cm ,下边距和右边距2cm ,页眉1.5cm ,页脚2cm 。 中文字体默认宋体,数字、英文字体默认Times News Roman 。段前段后设置为0,行距1.5倍。 所有文本框注释在使用后删除。 中文字体:宋体,英文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三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 中文字体:黑体,英文数字字体: Times New Roman ,小一,加粗,居 中,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 可分成1或2行

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研究 ——以苏宁电器为例 摘 要 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不断壮大,已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随着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存货管理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出现给企业的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存货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完善的存货管理模式将会使企业日趋强大,在竞争中抢占先机。本文以苏宁电器为例,介绍国内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的存货管理现状。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通过对苏宁电器存货管理模式的研究,在对其当前库存管理模式进行优缺点分析以及库存管理指标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存货管理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家电零售连锁;存货管理模式;供应链 宋体,加粗,四号,居中,行 距1.5倍,段前段后0,中间空两全角格;大纲级别设置为 1级 中文字体:黑体,英文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 加粗,小一,居中,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 中文字体:宋体,英文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 倍,段前段后0,两端对齐 空一行,格式采用上一段落 空一行,格式采用上一段落。 黑体,加粗,小四,顶格左对齐;后空一个全角空格,行距1.5倍,段前段后0 中文字体:宋体,英文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小四,行距1.5倍,段前段后0,关键 词之间用中文分号“;”隔开 中文摘要单独一页,页码设置为I

“现代汉语修辞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5小题,30分) 1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应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3.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适逢其会.(时机)言必信,行必果.(有结果) B.独当.(掌管)一面举措失当.(适合) C.革故鼎.(更新)新投机倒.(转换)把 D.洞.(透彻)若观火铤.(快走的样子)而走险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狂风一起,飞.砂走石。 ②一片树叶在水面上漂.着。 ③这篇文章语言晦涩,理论肤浅 ..,不值一读。 ④深山有猛虎出没 ..。 ⑤他是共产党人肝胆相照 ....的朋友。 ⑥进攻的时候,首先要炸掉敌人修在桥头的堡垒 ..。 ⑦这部书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 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②⑥④⑦③⑤ C.②⑥①④③⑤⑦ D.②④①③⑥⑤⑦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线是: ①鲸和海豚的四脚也逐渐成鳍状。 ②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的,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③《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为目的开办学校及其他教 育机构。 A.退化原形营利 B.退化原型营利 C.蜕化原型盈利 D.蜕化原形盈利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 也趋之若鹜 ....。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I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引人。 8.对下列语句中的修辞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一篇新闻的正题是“先‘拾柴’后‘烧火’”(副题是“某集团军新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取得工作主动权”)——正题综合运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寓意深远。 B.“当太阳以轰响的光彩……”(艾青《吹号角》)——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太阳跳出地平线时给人的那种震惊感、辉煌感表现得动人可感。 C.在我们走向胜利的路上,不仅荆棘丛生,而且路旁随时有扒手在窥视着,想乘我们不备,窥取我们奋斗的果实而去。——其中一连串的比喻都是借喻。 D.他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丑恶的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其中的“笔”“鬼脸”“高等的画家”用的是借代修辞。 9.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英语修辞学考试试题

英语修辞学考试试题 i、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choices given: 1. in the end , he __________. [ ] a. got invited b. gets invited c. was invited d. was to be invited 2. he wore dark glasses to avoid __________. [ ] a. having been spotted b. to be spotted c. spotted d. being spotted 3. a new theory __________ before it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 ] a. must be tested b. be tested c. can be tested d. to be tested 4. sooner than __________ for others, she started her own business. [ ] a. working b. worked c. to work d. work 5. i can‘t afford as __________ car as this one. [ ] a. expensive a b. an expensive c. a more expensive d. a most expensive, 6. do what i tell you -__________~ [ ] a. or else b. or so c. and that d. and do 7. this is the house __________ windows were broken. [ ] a. whose b. which c. its d. of which 8. a hot shower, a cup of milk, a bag of potato chips, and then a good sleep __________ the luxury that he needed after the examination. [ ] a. are b. was c. were d. is,

(完整版)案例分析报告及案例分析报告格式样本

如何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 案例分析报告(论文)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案例正文;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重点是案例分析部分的撰写。 (1)案例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 案例分析报告作为案例分析结果的书面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一方面它是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必须反映案例分析的逻辑关系和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学术体的正式书面文书,它又具有一定的规范格式要求和语言文字要求。这种格式的要求反映了案例分析的特点和逻辑分析线索;因此,案例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标题、摘要、关键词、案例概述、案例分析,其案例分析包括:背景理解、问题诊断与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按照案例分析论文体的要求,其基本格式如下: ①标题 一般案例分析报告的标题可以沿用案例正文的标题,采取中性的写法,以案例正文中的组织名称作为主标题,以案例分析的主题内容为副标题,使读者能够从标题中看出案例发生在哪里,主要研究的内容。 ②摘要。作为案例分析报告,要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基本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及案例分析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③关键词。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与惯例,摘要后面需要提供3-5个关键词。 ④案例概述。案例正文的编写请对你选择的案例进行简要的概述(大约300-500字)。 ⑤案例分析。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按照案例分析的逻辑线索,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背景理解、问题诊断与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在案例分析中,各部分的内容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案例分析部分要与案例正文部分相互呼应,首先在背景理解部分对案例正文的基本内容、组织背景和特点、案例的事件及人物关系等信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在问题诊断部分,针对案例正文内容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对策与建议部分,根据问题的诊断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铺垫、递进的关系,并

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章六修辞 一、名词解释; 1、修辞:指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 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加工实践活动即修辞。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2、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关系等。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 身份、职业,和客观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 3、长句: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包括分句长、层次复杂的复句。 4、散句: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5、主动句/被动句:一件事物中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用施事作主语的是主动句,用受事做主语的是 被动句。 6、比喻:又称譬喻、打比方。即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其中被比 方的事物称“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是“喻词”。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加以描绘,或将甲物当作乙物加以描写的辞格。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 8、借代:即换名。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其中被代替的事物为“本体”, 用以代替的事物为“借体”。 9、拈连:即顺拈,利用上下文语境,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用于乙事物的辞格。甲事物一般为具体事 物,列于前;乙事物一般为抽象事物,列于后。利于形成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 10、双关: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里面两种意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 11、仿词: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的辞格。是仿似的一种形式。 【仿似即仿化,包括仿词和仿句】 12、反语:又称反话、倒反,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达本意的辞格。 13、婉曲:又称“婉转”,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借用与其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表达的修辞手法。 14、设疑:又称“歧义”,指说话时特意将关键部分隐藏而达成疑义,随后在适当时候补说以消除疑义、明 了语义的辞格。 1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以表达相同、相 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段,包括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基本形式。 16、排比: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并连续说出相关意思,从 而使得内容及语势增强的修辞手段。 17、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下递接的辞格。又称联珠、顶 针。 18、回环:将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手段。 19、映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或相反、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 20、层递: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辞格, 包括递升和递降两种基本类型。 21、通感:又称移觉,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受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 二、简答题; 1、修辞与语音的关系? 答:【区别】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语音研究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规律以提高表达效果,及研究语音现象于特定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民族风格等。 【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1)语言在突出语义及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修辞内容,形成修辞方式,如歇后语、双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