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第二节 记忆

第二章第二节 记忆

第二章第二节 记忆
第二章第二节 记忆

第二节记忆

1.为了要记住 "桌子""巧克力"这两个词,而在这两个词中间加上一些 "桌子上放着巧克力"等这样的联系,这是 ( )记忆策略的运用。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阐述策略

D.组织策略

2.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记忆的方法的记忆叫做 ( )。

A.机械记忆

B.内隐记忆

C.重复记忆

D.有意记忆

3.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4.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 )。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6.在记忆乘法、珠算口诀时采用的编码方式是( )。

A.按语义关系编码

B.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编码

C.采用主观组织加工材料

D.使用字形编码

7.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是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8.使短时记忆信息得到存储的有效方法是 ( )。

A.引起个体注意

B.采取有效的编码

C.复述

D.睡眠

9、信息处理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 )

A.识记和保持

B.接受和储存

C.储存和提取

D.编码、储存和提取

10.对输入的信息暂时储存和加工,并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联系的记忆是 (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内隐记忆

D.工作记忆

11.短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图像记忆

B.声像记忆

C.视觉编码

D.听觉编码

12、早期记忆研究的主要的实验材料为()

A、无意义音节

B、单词

C、句子

D、德文字母

13、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14、从向脑内存储信息到再次把它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记忆

15、由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主要依靠()

A.注意

B.知觉

C.复述

D.练习

16、早晨或晚上时间充分被利用进行学习,其效果往往优于白天,这是由于白天受()

A.前摄抑制干扰

B.倒摄抑制干扰

C.单一抑制干扰

D.双重抑制干扰

17、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经过复习转化来的记忆称为()。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登记

18、使用部分报告法的目的是()

A.增加被试感觉记忆的容量

B.鼓励被试采用某种策略记忆信息

C.揭示当时被编码,但可能被快速遗忘的信息

D.说明“组块”在扩展记忆容量中的作用

19、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重要的方法是()

B.避免干扰

C.加大记忆组块

D.把记忆单元划小

20.感知过的事物或对象再度出现时,人能够识别出来称为()。

A.再认

B.回忆

C.表象

D.想象

21.有预定目的,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22.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3.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弗洛依德

D.冯特

24.遗忘的规律是()。

A.进程均衡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少后多

25.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26.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回忆

B.再认

C.识记

D.保持

27."由大联想到小、强联想到弱、高联想到低"是()。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

28."由学生联想到老师"是()。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29、人们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这种记忆的第一基本过程被称为( )

A.编码

B.保持

C.储存

D.提取

30、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

A.会议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31、开卷考试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3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9±2

B.7±2

C.5±2

D.6±3

33、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34、由火想到热,由久旱逢甘露想到丰收由骄兵想到必败,这些联想属()

A.类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

35、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A.物理特性编码

B.表象(形象)编码

C.言语听觉编码

D.语意编码

36、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不随意识记

37、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38、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

A.记忆准备性

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

D.记忆敏捷性

39、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记忆。

A瞬时

B短时

C 长时

D 运动

40、识记的材料在保持中会发生()的变化。

A 量

B 质

C质和量

D 以上都不是

41、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性的遗忘。

A暂时

B永久

C一般

D特殊

42、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

A积极

B消极

C熟悉

D情绪

43、托尔文认为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可以称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44、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通过()接受信息的保持量为最高。

A听觉

B视觉

C视听同时

D视听交叉

45、学生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是()记忆。

A形象

B情绪

C动作

D语词—逻辑

46、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已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读出来,这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47、遗忘的规律是()。

A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C均衡的,先后一样

D前面均衡,后面不均衡

48、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主要条件是( )

A.注意

B.复述

C.输

D.储存

49.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50.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A.7±2个组块

B.8±2个组块

C.9±2个组块

D.10±2个组块

51、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内隐记忆

52、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

A.遗忘

B.注意

C.提取

D.联想

53、篮球比赛中,对于如何组织进攻、传球、上篮的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54、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一般来说,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多少时效果较好?()

A.10%

B.30%

C.50%

D.70%

55、关于遗忘的研究表明,不愉快的事情较愉快的事情更容易遗忘,人们总是记住过去的美好时光,这是因为()

A、刺激的干扰

B、记忆痕迹的衰退

C、记忆被压制

D、提取失败

56、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记载或表达的方式称为()

A、编码

B、加工

C、表征

D、感觉登记

57、长时记忆的编码性质是( )

A.自然编码

B.视觉编码

C.听觉编码

D.语义编码

58.识记是人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它是( )

A.信息的简单接受过程

B.信息的贮存过程

C.信息的编码过程

D.信息的提取过程

59.感觉记忆的存储形式是()

A.概念体系

B.语义

C.视象和声象

D.图式

60、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访

61、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忆

62、材料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或被遗弃受()控制

A.组块

B.注意

C.复述

D.编码

63、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64、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个组块

A.5-9

B.7-9

C.5-7

D.9-11

65、在短时记忆中,把几个孤立的项目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单位来识记称为()A.组块

B.编码

C.项目

D.容量

66、头脑中呈现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表明油比水轻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

B.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67、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的信息,如果受到()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A.注意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68.工作记忆也称()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情景记忆

69.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7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71、通过()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72、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运用了部分报告法,首先提出存在()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内隐

73、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74、()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A.机械重复

B.精细复述

C.联想

D.回忆

75、托尔文认为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的记忆可以称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76、证明感觉记忆存在的研究方法是()

A.延迟报告法

B.部分报告法

C.整体报告法

D.词干补笔

77、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网络结构,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A.图式

B.命题

C.内化

D.建构

78、下列哪一项的描述不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

A.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B.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C.短时记忆可以自动转化为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一般为5秒到两分钟

79、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80、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 )

A.编码能力

B.存储能力

C.提取能力

D.保持能力

81、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的学习过程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82、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暂时的储存和加工,并且与长时记忆中已储存信息发生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内隐记忆

D.工作记忆

83、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而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为()。

A.海马区

B.额叶

C.顶叶

D.枕叶

84、()能够较好的解释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A.反响回路说

B.定位说

C.SPI理论

D.突触结构说

85、与许多复杂的认知技能(如阅读理解、词汇学习、逻辑推理等)有密切联系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86、闭卷考试时,学生主要的记忆活动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87、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长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

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

C.长时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

D.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

88、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

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

89、“自由联想”或“触景生情”引起的回忆是一种()。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直接回忆

D.追忆

90、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91、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92、

93、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A多样化复习

B.及时复习

C.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过渡学习

94、各种感觉的后像就是()的不同表现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工作记忆

D.长时记忆

95、反响回路是下面哪种记忆的生理基础?()

B.语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6、头脑中呈现出当年老师做实验来说明“热胀冷缩”时的样子是()。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情境记忆

D.语义记忆

97、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98、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99、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100、注意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101、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102、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是()记忆

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

103、工作记忆的三个组成成分是()

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

104、工作记忆具有()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

D.编码与加工

二、多选题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

A.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B.遗忘是逐渐产生的

C.应及时复习

D.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2.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 机械学习

E. 模仿学习

3.长时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会发生 ( )的变化。

A.存储信息的数量随时间迁移逐渐下降

B.有些不重要的细节会逐渐消失

C.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D.内容变得更加具体

E.内容变得夸张和突出

4.引起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 )。

A.记忆痕迹衰退

B.其他刺激干扰

C.对不愉快经验的自我压抑

D.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

E.脑组织病理性损伤

5、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性的形成是记忆发展的前提

B.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C.记忆的内容有时可以提取有时不能

D.有了记忆才能把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

6.依据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 )

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E.社会规范学习

7、艾宾浩斯第一个运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绘制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了()

A.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B.时间因素影响遗忘

C.材料性质影响遗忘

D.材料数量影响遗忘

8、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A.复述

B.识记

C.注意

D.保持

9、长时记忆系统中编码信息的方式为()

A.语言特点为中介编码

B.主观组织

C.形象编码

D.语义编码

10、记忆表象是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验过但现在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特性

A、直观性

B、概括性

C、可操作性

D、抽象性

11、倒摄抑制()

A.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B.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

C.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D.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

12、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的影响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内抑制

D.外抑制

13、下列有关感觉记忆,说法正确的是()。

A.储存时间大约为0.25s~2s

B.容量没有限度

C.有鲜明的形象性

D.是记忆的开始阶段

14、接到老朋友的电话,知道对方是谁却叫不出名字,过一会儿就会想起来,这被称为()现象

A.暂时性遗忘

B.舌尖现象

C.抑制现象

D.压制现象

15、遗忘受()因素的影响

A.时间

B.识记材料的性质

C.识记材料的数量

D.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

16、短时记忆的功能是()

A.加工信息

B.存储信息

C.知觉信息

D.复述信息

17.遗忘的干扰理论认为,干扰现象可以分为(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同时干扰

D.交互干扰

E.暂时干扰

18.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有(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抑制说

D.重构说

E.选择说

19、感觉记忆的特征是()。

A.鲜明的形象性

B.信息的被意识性

C.信息保持时间在2秒之内

D.记忆容量较大

20、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是()

A.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

B.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受干扰

C.短时记忆不采用意义编码

D.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消退

2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

A.编码

B.存储

C.提取

D.应用

E.遗忘

22.依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E.形象记忆

23.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的阶段有(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陈述性记忆

E.程序性记忆

24.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有(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时间说

D.情景说

E.意义说

三、判断题

1、学习的熟练程度超过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对 )

2.一般情况下,理解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的效果,因此机械识记是没有意义的。( 错 ) 3.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速率特征。(错)

4.外显记忆是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对)

5.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不可能同时存在。( 错 )

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均体现了遗忘的干扰说。( 对 )

7.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人本主义观点认为,遗忘的信息是提取不出来的。( 错 )

8.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好于意义识记的效果。( 对 )

9.识记材料在保持过程中只有量的变化,并无质的改变。( 错 )

10.避免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复习。( 对 )

11.能再认的一定能再现,能再现的未必能再认。( 错 )

12.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是声像编码。( 错 )

快速记忆的方法及技巧

快速记忆的方法及技巧 首先,要了解最佳记忆条件。一个人若想有良好记忆和较高记忆效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是记忆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是心灵的门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易记忆。 ◆记忆目标明确记忆的目标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两组学生同时看一篇课文,对甲组提出背诵要求,对乙组则不提任何要求,结果是甲组的记效率比乙组高两倍。因此,学习时,强迫自己记住该记住的东西,执意不忘掉它,就会达到最佳记忆效果。 ◆丰富的阅历心理学上有一种迁移理论,即学习某一种知识或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或技能会产生影响。该规律告诉我们,丰富的阅历对提高记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脑子越用越灵,越不用越笨。 ◆愉快而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是记忆的关键,试想一个刚刚与别人生了气的人,其情绪极不稳定时就让他记某些材料,那么他什么也记不住。当大脑皮层的活动稳定时,很容易接受外界传入的信息,并形成清晰的记忆。 ◆适当的营养脑生理的研究表明,记忆力与大脑中的神经化学物质乙酸胆碱的含量有关,而胆碱主要存在于鱼、肉、蛋类中。 ◆合理的休息过度疲劳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甚至导致失眠和记忆力减退。因此学习时要劳逸结合,学会休息,学会用脑,避免“开夜车”。 ◆识记要有积极的态度识记积极性水平不同,独立性不同,记忆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记忆时可将所记的材料作某种分类。找出它们间的联系,或列成提纲,绘成图表,编成顺口溜等,均可使记忆效率提高。 ◆材料的组织性心理学实验表明,记忆的内容永远填不满大脑,但在短时间的记忆活动时,大脑接收的信息量一般不超过七个单位。不过这“七”可是七个单个体也可是七个词,还可是众多单个体所组成的七个组块。因此,将材料加以组织可加大记忆容量,提高记忆效率。 了解了记忆条件之后,就要掌握一些记忆的基本方法: ◆尽可能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时,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而看、听、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 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聞創 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 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 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0、气压对液体沸 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 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22、压强计算公式: 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 四、风和降水

注意与工作记忆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工作记忆与注意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工作记忆和注意二者关系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就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的交互关系以及视觉工作记忆和注意的相互影响两大部分的研究展开论述。主要涉及选择性注意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工作记忆对选择性注意的影响、视觉工作记忆对注意定向的调节、注意水平对视觉工作记忆客体表征的影响等方面。 关键字工作记忆,注意,选择性注意,视觉工作记忆,注意定向,注意水平 1.引言 工作记忆与注意是两个重要的认知结构,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工作记忆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其中以Baddeley和Hitch提出的工作记忆系统(working memory system)最为流行(Baddeley A D&Hitch G. 1974)。工作记忆系统包含一个中央执行器(central executive),以及两个从属的子系统:负责言语材料暂时存储和处理的语音环路(phonological loop)和负责视觉材料暂时存储和处理的视空间缓冲区(visuo— spatial sketchpad)。不同于传统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划分,工作记忆强调了记忆的加工成分,指的是在存储的同时对记忆内容进行复述、更新等操作的能力。注意是指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主要可分为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随意注意等。 工作记忆涉及对信息的加工、暂时性动态存储和执行控制等核心认知过程;而注意则是外界信息进入信息加工系统的通道控制机制,二者的结合构成了信息加工系统的中心环节。从意识问题来看,工作记忆则可能是意识内容的来源,而注意可以被看成是有关内容能否进入意识的通道控制机制,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ZHANG Bao ,JIN Zhi-Cheng&CHEN Cai-Qi,2008)。这些年来,研究者们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综合,主要包括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的交互关系研究以及视觉工作记忆和注意的相互影响两大部分研究成果。 2.工作记忆和选择性注意的交互关系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和选择性注意是在知觉、思维和行为间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 2.随着台风“山竹”消散,浙西南地区高温再现。9月19日,龙泉最高气温达到36.4 ℃。 “36.4 ℃”一般出现在这一天的( ) A.午后2时 B.午后4时 C.中午12时 D.日出前后 3.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水 B.降温 C.升温 D.干旱 5.我国的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 D.地形地貌 6.小科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往对流管内加满水并在B处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对流 B.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 C.管内的水按逆时针流动 D.若改在A处加热,管内的水按顺时针流动

7.小科同学在学校创意实验设计中,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8.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C.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9.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第二章压力测试

第二章压力测试 内容提要 1压力单位及测压仪表 2智能式变送器 2.1智能变送器的特点 2.2智能变送器的结构原理 3压力计的选用及安装 3.1压力计的选用 3.2压力计的安装 概述 在化工生产中,压力是指由气体或液体均匀垂直地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压力往往是重要的操作参数之一; 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压力和真空度的检测; 压力的检测与控制,对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达到高产、优质、低能耗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压力单位及测压仪表 压力是指均匀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 1Pa=1N/m2 1MPa=13106Pa

在压力测量中,常有表压、绝对压力、负压或真空度之分。P表压=P绝对压力-P大气压力 当被测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一般用负压或真空度来表示。P真空度=P大气压力-P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 包围在地球表面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或表面物体所造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符号为B;直接作用于容器或物体表面的压力,称 (ABS为下为“绝对压力”,绝对压力值以绝对真空作为起点,符号为P ABS 标)。 用压力表、真空表、U形管等仪器测出来的压力叫“表压力”(又叫相对压力),“表压力”以大气压力为起点,符号为Pg。 = B + Pg(ABS为下标)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 ABS 压力的法定单位是帕(Pa),大一些单位是兆帕(MPa)=106Pa 1标准大气压 = 0.1013MPa “真空度” 顾名思义就是真空的程度。是真空泵、微型真空泵、微型气泵、微型抽气泵、微型抽气打气泵等抽真空设备的一个主要参数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测量压力或真空度的仪表按照其转换原理的不同,分为四类。1、液柱式压力计 它是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进行测量。 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U形管压力计、单管压力计和斜管压力计等 优点:这类压力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缺点:其精度受工作液的毛细管作用、密度及视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范围较窄,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八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 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问: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观察。【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 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 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 )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 5 A、标准大气压P= 1.01 X 10帕斯卡(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节 芳香烃 [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学会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2.知道苯的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知道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一 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分子式是C 6H 6,结构简式是 ,其分子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2)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3)6个碳碳键键长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化学键。 2.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把苯倒入盛碘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发现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呈无色,说明苯的密度比水小,而且不溶于水。加几滴植物油于盛苯的试管中,振荡,发现植物油溶于苯,说明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3.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难被氧化,其化学性质不同于烷烃和烯烃。 (1)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火焰并有浓烟产生,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6+15O 2――→点燃12CO 2+6H 2O 。 (2)①苯不与溴水反应,但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苯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苯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溴苯和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取 (1)溴苯的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的导管具有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 ②将苯和少量液溴放入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作催化剂,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观察实验现象: a .常温下,整个烧瓶内充满红棕色气体,在导管口有白雾(HBr 遇水蒸气形成);

b.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的AgBr沉淀生成; c.锥形瓶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HBr极易溶于水_,防止倒吸。 d.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生成。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 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a.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步骤④中洗涤和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_______(填“小”或“大”)、具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 答案a.先将浓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b.将反应器放在50~60 ℃的水浴中加热 c.分液漏斗 d.除去粗产品中残留的酸 e.大 [归纳总结] (1) (2)苯与溴反应时要注意: ①应该用纯溴,苯与溴水不反应; ②要使用催化剂Fe或FeBr3,无催化剂不反应。 (3)苯的硝化反应中应注意: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

第二节气候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 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全年皆夏云南、台湾南部,海南全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西北地区、内蒙古等 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温差大青藏高原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 8、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 (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

二、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地区 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东北干冷北方地区 夏季风东部、南部的海洋东南、西南暖湿东南部沿海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 ——受夏季风影响 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 ——受冬季风影响 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 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 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2、灾害性天气的特征 发生时间影响区域天气状况 梅雨夏初江淮地区阴雨连绵 沙尘暴冬季北方和西北黄沙漫天 寒潮冬半年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急剧降温、大风、霜冻、雨雪天气 台风6-10月东南沿海狂风暴雨

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改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4、 5、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6、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第二章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第二章,第二,气候,教学设计,课件,资料,,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气候》教学设计(1)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教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版内容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二节主题:气候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的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因此教材在编排上首先考虑了气温

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而后是气候特征的概括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3.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对于气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七年级下册对于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学好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和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能结合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3)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气候的区域差异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评价任务: 学习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学习难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

第二章压力检测仪表

3.压力的表示方法 (1)绝对压力介质的真实压力。 (2)表压力:P = P-P° (3)负压力:PIT 压力仪表指示的压力均为表压力。 2.1.2压力测量仪表的分类 (1)液柱式压力计P=Hpg (2)弹性式压力计 (3)活塞式压力计 (4)电测式压力计

2.2弹性式压力计 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宽,附加电气变换、控制装置,可实现压力远传、报警、控制等。 2. 2. 1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是弹性式压力计的测压敏感元件。常用弹性压力计弹性元件: (bl多團蝉邃 3波级膛

(1)弹簧管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很广,最高可达109Pa o (2)波纹管刚度小、位移量大,灵敏度高,用来测量较低的压力。 (3)膜片膜盒膜片刚度大、位移量小,灵敏度低。 弹性元件的材料:有金属(铜基、铁基、银基、锯基弹性合金合金)、石英、陶瓷和硅材料等。 弹性元件的基本特性: 刚度:产生单位位移所需要的压力。 弹性滞后:是指弹性材料在加载、卸载的正反行程中,相同压力下变形不同,位移曲线是不重合的。 弹性后效:是指载荷在停止变化之后,弹性元件在一段时间之内还会继续产生类似蠕动的位移。 温度系数:温度改变1度引起的刚度的变化。

r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 (2) 气体的对流 …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 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 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 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 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 19、大气压对人体 的影响:人体对大 气压的变化有一 个逐步适应的过 程,短时间内气压 变化较大,人会由 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 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 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第二章第二节区间

【课题】2.2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区间的概念,会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能力目标: 通过区间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从区间的理解中,体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 区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间端点的取舍. 【教学设计】 ⑴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 ⑵ 数形结合,提升认识; ⑶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⑷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上节课的知识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复习和回忆,引出新知识区间的概念。 上节课我们说老王家要修花坛,我们得出了花坛靠墙的边最大是十六米,最短是两米。那么这两米到十六米就是花坛靠墙这个边的长度的范围,我们把这个范围叫做区间。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资料显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国际公认,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旅客列车称为新时速旅客列车.京广高铁上设计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动车组呈现出超越世界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公里/小时与350 公里/小时之间. 如何表示列车的运行速度的范围? 不等式:200

数轴:位于2与4之间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线段; 区间的概念:一般地,由数轴上两点间的一切实数所组成的集合叫做区间.其中,这两个点叫做区间端点. 不含端点的区间叫做开区间.如集合{}|24x x <<表示的区间是开区间,用记号(2,4)表示.其中2叫做区间的左端点,4叫做区间的右端点. 含有两个端点的区间叫做闭区间.如集合{x |2≤x ≤4}表示的区间是闭区间,用记号 [2,4]表示. 只含左端点的区间叫做右半开区间,如集合{x |2≤x<4}表示的区间是右半开区间,用记号[2,4)表示; 只含右端点的区间叫做左半开区间,如集合{x |2可以用数轴上位于2右边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射线表示,如何用区间表示? 集合{|2}x x >表示的区间的左端点为2,不存在右端点,为开区间,用记号(2,)+∞表示.其中符号“+∞”(读作“正无穷大”),表示右端点可以任意大,但是写不出具体的数. 类似地,集合{|2}x x <表示的区间为开区间,用符号(,2)-∞表示(“-∞”读作“负无穷大”). 集合{|2}x x …表示的区间为右半开区间,用记号[2,)+∞表示;集合{|2}x x …表示的区间为左半开区间,用记号(,2]-∞表示;实数集R 可以表示为开区间,用记号(,)-∞+∞表示. “-∞”与“+∞”都是符号,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 例2 已知集合(,2)A =-∞,集合(,4]B =-∞,求A B ,A B .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A 、B 的数轴表示,得 (1)(,4]A B B =-∞= ;(2)(,2)A B A =-∞= .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训练方法

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训练方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这两种记忆,什么是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有哪些训练方法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视觉记忆: 视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 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比如孩子上周在公园看见一条狗,过几天你拿出 这条狗的图片,他会立刻认出这条狗是上周他在公园里看见过的。 这种能力称之为再认。如果更进一步,孩子能用语言把所看见的狗的形象描述出 来或者用笔画出来,这就是再次产生这个形象的能力。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 解都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视觉记忆力不佳,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效果。我 们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复述、组织、比较等方法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力。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记忆力要比幼童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青少年能利用理解、回忆详述、 想象等方式把零散的材料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产生关系,再用各种形式重新组织材料,有效地使用视觉形象。 视觉记忆力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 (1)看过的生词,总是记不住怎么写。 (2)不能顺利地阅读课文,读不了完整的句子。 (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同时做两件事情,总会忘记一件。 (4)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 (5)写作业时经常出现拼写错误。 (6)在书写时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或是看好几笔才能写一笔。 (7)在生活中经常记不住东西放在哪里,总是满屋翻遍了才能找到。 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训练应注意:(1)在对儿童的学习记忆训练中,趣味性是 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在选材上,还是训练过程中都要坚持“快乐学习”的原则。表扬 是巩固儿童记忆举的有效方式。(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儿童知识经验少,对 问题的理解不深,所以选材一定要由易到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3)要以培养儿童正 确的记忆方法和习惯为主要目标,不是过分强调是否背会了某篇文章。(4)虽然记忆的 连贯性很重要,但每次记忆的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3节测试卷(答案部分为图片)

2016-2017八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四)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低气压地区,一般较多会出现() A.湿热天气B.寒冷天气C.阴雨天气D.晴朗干燥天气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仍有可能发生的是() A.细雨绵绵B.瓦蓝的天空C.喜马拉雅山D.风吹枝摇 3.某地短时间里冷热、干燥、风、气压、阴晴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综合状况称为()A.气温B.气象C.天气D.气候 4.在睛朗的下午,百叶箱(如图)内的温度与百叶箱外的温度相比较,则()A.百叶箱外温度高B.百叶箱内温度高 C.一样高D.有时百叶箱内高,有时百叶外高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 6.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7.北方地区冬天很冷,许多城市采用供应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安装了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安装在() A.靠近地面的墙上B.任何地方都可以 C.房间的中央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8.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9.如图所示,“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 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 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 10.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气温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

第二章第2节 (第2课时)

1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2课时) 【学习重点、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合作探究】 1、请仔细观察以下脱水缩合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 脱水缩合过程中,脱掉的水中H 原子和O 原子分别来自于什么基团? 2) 甘氨酰甘氨酸叫做几肽?含有几个肽键?请写出肽键 3) 图示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分子水?2个甘氨酸的分子总数和甘氨酰甘氨酸分子总数相比 较,N 、H 、O 的数量分别有什么变化吗? 4) 甘氨酰甘氨酸中的羧基、氨基分别有几个?并观察它们的位置 2、请模仿以上脱水缩合过程写出1个丙氨酸、1个半胱氨酸、1个丝氨酸脱水缩合后的产物。 脱水缩合的过程: 脱水缩合的产物: 1) 脱水缩合过程脱掉了几个水?同时形成几个肽键?含有游离的氨基几个?游离的羧基 几个?脱水缩合的产物叫做几肽? 2) 整理脱水缩合的规律完成以下表格

3、蛋白质的多样性如何体现? 练习: 1、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①→⑥→⑤→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构成该化合物每个氨基酸的R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写出肽键___ _____。(4)图中有个_________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_________个分子的水。 (6)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的。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 1 D、799、11和9 4、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A、63个 B、62个 C、17个 D、16个 5、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和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6、下列物质 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 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目依次是() A、3、3、2 B、2、2、3 C、3、2、2 D、3、4、2 C—C CH CH3= 2

浙教版 初中科学8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 8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实验探究题 一、气温 1.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20℃的恒温室内,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25C 、30℃、35℃、45C 的湿毛巾重复试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 ,B ,C ,D 四点,其中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3)【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 2.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________。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不足之处是________。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________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3.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