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法(二)

经济法(二)

经济法(二)
经济法(二)

经济法(二)

题型:

一、单选(15’)

二、多选(10’)

三、名词解释(30’)

四、简答题(30’)【5—6个】

五、论述题+案例分析(25’)【各一个】

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产业政策(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产业政策法的概念: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二、产业政策法的构成:

产业政策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所构成相一致,产业政策法的基本制度体系也主要由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产业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产业布局政策法律制度所构成。其中,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和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是产业政策法基本制度体系中两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

1、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政策。主要包括竞争(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法律制度就是对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进行法律调整而形成的。

第二部分:财政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又称国家财政、公共财政、公共经济、政府经济,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进行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及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职能:

1、分配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3、宏观调控职能

4、监督职能

三、、财政的原则:

1、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财政分配的公平,主要指社会公平,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

2、经济原则:指通过财政活动来更好地管理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去更好地实现国家职能。

3、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相结合的原则:前者指以支定收,以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为根据组织财政收入;后者指以收定支,在财政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根据合理有效的财政收入的总量决定财政支出的总量,支出不能超过收入。

收支平衡原则。

四、财政体制:

1.财政管理体制法

2.财政活动程序法

3.财政收支管理法

五、预算的概念:

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或财政预算,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查和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六、预算的分类:

1依形式分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则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

2、依内容分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七、预算的收入和支出

(一)预算收入

1、预算收入项目:

(1)税收收入(2)依照规定应该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3)专项收入(4)其他收入

2、预算收入范围: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二)预算支出

1、支出项目: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体。国家管理。国防。各项补贴。其他。

2、范围划分: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八、预算程序:

(一)预算的工作程序

1、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国务院应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部署。各地方政府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

2、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收入入库、支付拨付以及预算调整都必须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

3、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

(二)预算的管理程序

1、预算编制:指制定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年度计划。

2、预算编制的形式。复式预算的编制原理是将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性质分别对应汇集,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其优点: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预算资金分配格局的变化;有助于对预算资金进行分类、分析和控制,可清晰反映预算平衡状况和预算赤字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调整。复式预算通常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和其他预算几个部分。编制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有国务院规定。

3、预算审查和批准

4、预算执行

5、预算调整

6、决算: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包括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个部分,按我国统一的决算体系逐级汇编而成。

九、国债

(一)概念: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国家作为债务人,根据还本付息的信用原则,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筹集财政资金,取得财政收入。

(二)发行:

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2、公募拍卖方式

3、连续经销方式

4、直接推销方式和综合方式。

(三)偿还:

1、还本方式

可选择使用的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期逐步偿还法

(2)抽签轮次偿还法

(3)到期一次偿还法

(4)市场购销偿还法

(5)以新替旧偿还法。

2、还本资金来源

一般而言还本资金来源有以下几种:

(1)设立偿债基金

(2)通过预算列支

(3)举借新债

3、付息方式

国债的付息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类:

(1)按期分次支付法

(2)到期一次支付法

(四)方式:

1、公募法

2、承受法

3、出卖法

4、支付发行法

5、强制摊派法

十、转移支付:

(一)概念: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

(二)中国有没有转移支付,应如何建设?(论述)

1、我国现状:

我国虽未出台转移支付法,但已有转移支付的实践,我国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类:

(1)一般转移支付,或称体制转移支付,是在现行财政体制之下所实施的转移支付。它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

(2)专项转移支付。即为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经济目标或专项任务,由上级财政提供的专项补助。

(3)特殊转移支付。是在发生不可抗力或国家进行重大政策调整时,由上级政府支付的特殊补助。

(4)税收返还。即中央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将集中的部分税收收入返还给地方。2、如何建设:

(1)立足我国国情,确定完善目标及其基本原则

1)我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国情基础。

我国在完善转移支付的外部条件方面所具有的国情特点表现为:

①我国政府职能范围和承担事权的特殊性。

②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特点。

③我国尚属不发达国家,财政收入的有限性制约着转移支付的可动用资金。④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刚性较强,调整难度大。

⑤转移支付配套体制的不完善。

2)确立转移支付的完善目标及其原则。

①转移支付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或水平的均衡。②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原则: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范化、法制化原则;完善转移支付的渐进性原则。

(2)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外部条件

1)挖掘财源、适度提高“二个比重”。

2)科学划分事权是建立科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

3)加快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实施的配套改革。

(3)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完善措施

1)首先要改革我国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实行以纵向转移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模式。

2)适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

3)在转移支付资金的结构安排上要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

4)完善转移支付的关键在于尽快扩大采用“因素法”的应用范围。

根据以上原则,影响财政收支的因素一般应为:第一,人口因素;第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第三,自然因素;第四,特殊因素,包括少数民族人口、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等。一般认为有五大因素:人口、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地域面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人均GDP。

在以上测算模式、影响因素确定的基础上测算理论收入能力与标准支出及其转移支付数额。

5)强化转移支付的法制管理,是完善转移支付的重要保证。

十一、政府采购的概念: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第三部分:税收

Ⅰ、基本理论★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国家政权体现者身份,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特征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即税法的结构,是各种单行税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规范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

(一)纳税人:又称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对象:指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共同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的基础性要素。

1、课税对象同税源、计税依据的关系。

2、税目:税目也是从属于课税对象的一个要素,是在课税对象总范围内规定的具体征税的类别或项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

(三)税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

1、定额税率 ----按绝对量形式规定的固定征收额度

2、比例税率。它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适用同一比率计征。比例税率也有两种形式: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

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随着其数量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升高的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四)、纳税环节: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它确定一种税在哪个或哪几个环节征收

(五)减免税:减税是对应纳税额的少征。免税是对应征税额全部免除。

(六)税务争议:指征税机关与相对人(包括纳税主体与非纳税主体)之间因确认或实施税收法律关系而产生的纠纷。

税收法律责任:指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税收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有经济、

刑事、行政责任三种。

四、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1、限额纳税权

2、税负从轻权

3、诚实推定权

4、获取信息权

5、接受服务权

6、信息秘密权

7、赔偿救济请求权

8、要求听证权

(二)义务

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

2、纳税人必须依法进行账簿、凭证管理

3、按期进行纳税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4、主动接受和配合征税机关的税务检查

5、依法及时提供各种税务信息

五、征税机关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1、征税权(这是税务机关最基本的权利)

2、税法解释权

3、估税权

4、委托代征权

5、税收保全权(包括扣押、查封财产和暂停支付银行存款等具体措施)

6、强制执行权

7、行政处罚权

8、税收检查权

9、税款追征权

(二)义务:

1、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开具完税凭证的义务。

2、为纳税人保守秘密的义务

3、多征税款立即返的义务

4、在税收保全中的义务

5、解决税务争议过程中应履行的义务

六、重要的税种(选择):

(一)增值税

1、征收范围:

(1)销售货物

①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或者销售代销货物;

②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在同一个县(市)的除外;

③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或者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④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作投资,或者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或者无偿赠送他人。*销售行为的除外情形:

①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此类行为应征收营业税,因为销售的不是有形动产,不应征收增值税。

②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让给承租方,都不征收增值税。

③因转让著作权而发生的销售电影母片、录像带母带等业务,以及因转让专利和非专利技术

的所有权而发生的销售计算机软件的业务,不征收增值税。

供应或开采未经加工的天然水(如水库供应农业灌溉用水等),不征收增值税。

(2)提供应税劳务

(3)进口货物

2、征税对象:是法定的增值额

3、税率:

我国增值税的税率分为三档,即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

(1)基本税率为17%,适用于一般情况(即不适用低税率和零税率的情况)下的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进口货物。

(2)低税率为 13%,适用于以下货物的销售和进口;

①粮食、食用植物油;

②自来水冬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③图书、报纸、杂志;

④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⑤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3)零税率即税率为零,仅适用于法律不限制或不禁止的报关出口的货物,以及输往海关管理的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和保税区的货物。国务院另有规定的某些货物,不适用零税率。

4、计算:

(1)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加法、减法和扣税法。

1)所谓加法,也称税基列举法,即把构成增值额的各个项目直接相加,再乘以适用的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X税率=(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X税率

2)所谓减法,也称税基相减法,即从销售收人中减去同期应扣除的项目,得出增值额,再乘以适用的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X税率一(本期应税销售收人额一应扣除项目金额)X税率3)所谓扣税法,也称税额扣减法,即“以税扣税”。其基本步骤是先用销售额乘以税率,得出销项税额,然后再减去同期各项外购项目的已纳税额,从而得出应纳增值税额。这种计算方法无需进行直接的销售额计算,但同样可以简便地计算出应纳税额。其基本原理和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X税率=(产出一投人)X税率

=销售额X税率一同期外购项目已纳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2)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其应纳增值税额要运用“扣税法”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其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不适用“扣税法”,而是适用简易的办法,即用不含税销售额乘以规定的征收率,但不得抵扣任何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3)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均应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如果进口的货物不征消费税,则上述的组价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十关税税额

如果进口的货物应征消费税,则上述的组价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十关税十消费税

(二)消费税

1、征收范围:

(1)狭窄型

(2)中间型

(3)宽泛型

*我国消费税的征收范围:①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害的消费品。如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等。②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③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④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⑤具有财政意义的消费品。

2、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对黄酒、啤酒、汽油、柴油实行定额税率,采用从量定额征收。

3、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价定率计征,一种是从量定额计征。下面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分述之:

(1)从量定额计征

适用定额税率的消费品,其应纳消费税额应从量定额计征,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消费税额=消费品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2)从价定率计征

适用比例税率的消费品,其应纳消费税额应从价定率计征。在这种情况下,计税依据不是上述的销售数量,而是销售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消费税额=消费品销售额x税率

4、征收对象:特定的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的流转额

(三)营业税的九大行业

*契税的概念: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

1、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税率为5%;娱乐业税率20%

2、计算: 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X税率

3、九大行业:①交通运输业②建筑业③邮电通讯业④文化体育业⑤金融保险业⑥服务业⑦转让无形资产⑧销售不动产⑨娱乐业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1、计算:应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五)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4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35%。

(3)对上述所得以外的其他各类应税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有以下特殊情况:

①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②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若一次收入畸高,即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其中,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2、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此外,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以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因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人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七、税的分类(选择):

(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即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四)价内税与价外税。

(五)中央税与地方税

八、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

1、含义不同: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法律地位不同:纳税人是承担纳税义务的法律主体;负税人是承担纳税义务的经济主体

3、纳税人自己负担税款时,纳税人即负税人;纳税人将税款转嫁给他人时,则不是负税人。

九、税收违法行为:税收违法行为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违反税收法律规范、侵害了为税法保护的税收关系并应承担某种法律后果的行为。

(一)特点:

1.行为主体具有广泛性

2.行为具有特定性;税收违法行为主要包括:

(1)作为税收违法行为

(2)不作为税收违法行为

3.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定

(二)税收违法行为的分类

1.征税主体的违法行为和纳税主体的违法行为

2.税收实体违法行为和税收程序违法行为

3.抽象税收违法行为和具体税收违法行为

十、税收的保全和强制措施:

(一)税收保全措施:

税务机关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但纳税人不能提供的,经县以上的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①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二)税收的强制措施: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补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①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②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2、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十一、我国是否该开展遗产税(简答、论述):

应该。遗产税,又称“死亡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一种税。遗产税的开征,是政府进行个人收入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们同个人所得税一样,都属于政府对个人收入的"事后调节"范围。它的征收表明:只要是合法收入,个人可以使用、处置,并受到法律保护,但要把个人财产留给后人,或赠给其他人,那就应当依法纳税。

(一)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

1、遗产税的开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2、遗产税的开征有利于完善我国税制,促进税制结构优化。

3、遗产税的开征有利于引导行善。

4、开征遗产税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继承观念,促使纳税人生前消费。

(二)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1、遗产税开征已经具备基本的法律保障。

2、税收征收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开征遗产税相关制度设计

1、建立健全有效的个人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制度尽快构建我国的财产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制度是准确核实财产的基础,是做好遗产税征管工作的关键。

2、我国宜于实行总遗产税制。

3、开征遗产税之时,还需设立赠与税。

总之,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建立遗产税法律制度,开征遗产税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征遗产税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只有合理设计税收制度,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公民纳税意识和法制观念,遗产税才能真正发挥其调节功能。

十二、我国税收体制是否合理(论述):从我国现行税制运行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完善之处。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税制结构配置错位。

(一)我国现行税收体制不合理之处:

1.从宏观税负结构来看,税收占GDP比重偏低,"税弱费强"。

2.从产业税负结构来看,不同产业间税负不平衡。

3.不同地区间税负差距仍在逐步扩大。

4.税种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弱化了税收调控职能。

(二)措施:

1.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指导思想

2.税负结构的优化

3、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逐步加大直接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

4、对税种结构进行优化改革。

第四部分:金融

一、我国的金融体制:

(一)旧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人最早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通商银行,由当时清政府的铁路总办盛宣怀(1844—1916)奏请设立。

(二)经济体制改革前中国金融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1、财政融资占绝对比重,信用金融领域狭小

2、信用形式及信用工具单调,金融机构单一

3、银行经营业务类型单一化,管理行政化

4、对外封闭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金融体制改革

1、扩大银行信贷领域,树立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主导地位

2、建立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3、确立中央银行体制,逐步建立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4、改革单一的银行信用,发展多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实现多渠道的、多形式的资金融通

5、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初具规模

6、银行经营机制有所转变

7、改革了外汇体制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五)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1、初步建立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2、外汇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3、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

(六)旧中国的金融立法:

中国第一部金融法是1908年清朝颁布的《大清银行则例》。

(二)新中国的金融立法

1、金融法律

2、金融行政法规与金融规章

3、金融司法解释

(三)中国金融立法趋势

二、央行法:

(一)人民银行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二)货币委员会的构成: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

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单位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三)货币政策的目标(论述):

1、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影响速度,通常把货币政策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2、通常认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维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为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操作目标为短期利率和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

*经济过热(低迷)应采取如何措施:

1、定义:经济过热(OverheatedEconomy)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

2、表现: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

(2)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太快。

(3)产能过剩、产品积压。

(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3、解决措施:一是紧缩或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收紧银根、控制贷款、上调利率、回收流动性等;二是紧缩或稳健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基础性设施建设,减少转移支付等。

*论述现在的偏紧的货币政策,展望一下以后的货币政策:

(四)货币政策的工具(简答):

1、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一般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用来调整某些商业银行或某种信用活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①证券市场信用管理

②消费信用管理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信用业务活动直接干预的行为。

②其他间接的货币政策工具。

2、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

(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政策

(3)再贴现政策

(4)再贷款政策

(5)公开市场业务

(6)其他货币政策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

1、负债业务

(1)发行人民币

(2)吸收财政性存款

(3)集中存款准备金

2、资产业务

(1)办理再贴现

(2)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3)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及外汇

3、金融服务业务

(1)经理国库

(2)代理发行、兑付政府债券

(3)组织协调清算系统,提供清算服务

4、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禁止性规定

(1)不得规定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2)不得对金融机构帐户透支

(3)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4)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六)货币政策的职能:

1.存款准备金制度:

(1)规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

(2)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3)存款准备金的考核与计提。

(4)存款准备金违规行为的处罚。

2.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3.再贴现政策。

4.再贷款政策。

5.公开市场业务。

6.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七)货币发行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

2、计划发行原则。

3、经济发行原则或称信用发行原则

(八)银监会的职能:

1、制定和发布银行业监管的规章和规则

2、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

3、制定审慎经营规则,实施审慎性监管

4、实施非现场监管

5、实施现场检查

6、实施并表监督管理

7、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

8、报告、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9、编制和发布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数据、报表

10、指导和监督银行业自律组织

11、开展与银行业监管有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九)对商业银行如何监管、监管期限、后果:

1、如何监管:

对商业银行设立和变更事项的审批

银行运营过程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要求、资产质量监管、对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管、风险集中和风险暴露的监管

对问题银行的处理

2、法律后果:《银行监管法》第43-49条

第四十三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的;

(二)违反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的;

(三)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报告突发事件的;

(四)违反规定查询账户或者申请冻结资金的;

(五)违反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措施或者处罚的;

(六)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的;

(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贪污受贿,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四条

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三)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的;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三)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六)拒绝执行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措施的。

第四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第四十九条

阻碍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检查、调查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为了提高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政府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经济法基础》历年真题精选: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王某因劳动合同终止而失业,已办理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此系王某首次失业,已知王某与用人单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7年。王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是()。(2013年)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答案】C 【解析】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本题中,缴纳7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2.周某于2011年4月11日进入甲公司就职,经周某要求,公司于2012年4月11日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已知周某每月工资2000元,已按时足额领取。甲公司应向周某支付工资补偿的金额是()元。(2012年) A.0 B.2000 C.22000 D.24000 【答案】C 【解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共11个月)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郑某于2012年6月15日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1个月。7月2日郑某上班。郑某与甲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2012年) A.2012年6月15日 B.2012年7月2日 C.2012年7月15日 D.2012年8月2日 【答案】B 【解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4.某企业实行标准工时制。2012年3月,为完成一批订单,企业安排全体职工每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关于企业向职工支付加班工资 的下列计算标准中,正确的是()。(2012年) A.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00% B.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 C.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 D.不低于职工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300% 【答案】B 【解析】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5.韩某在甲公司已工作10年,经甲公司与其协商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已知韩某在劳动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章节试题:第二章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章节试题:第 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 )。 A.审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总会计师 D.单位负责人 2.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具备从事会计工作能力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拥有一定年限以上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该一定年限是( )。 A.10年 B.3年 C.5年 D.1年 3.根据回避制度的规定,在下列事业单位中,没有违背会计法律规定回避制度的是( )。 A.甲单位法人代表的妻子担任本单位财务部门经理 B.乙单位会计科长的女儿担任本部门出纳员 C.丙单位董事长的侄女担任财务部门经理 D.丁单位财务处处长的同学担任本部门出纳员 4.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 )。 A.真实性和相关性 B.明晰性和谨慎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重要性和及时性 5.单位会计王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为10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40000元。根据有关规定,该行为属于( )。 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二、多项选择题 1.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有企业聘任会计人员需要回避的亲属关系的有( )。 A.岳父母 B.配偶 C.侄女 D.闺蜜 2.《会计法》对生成和提供会计资料所作的基本要求是任何单位和个人( )。 A.不得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B.不得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C.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D.不得伪造、变造其他会计资料 3.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由单位有关负责人签名并盖章,以明确责任。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有关责任人有( )。 A.单位负责人

中级经济法关于《公司法》的试题

2007年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基础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方式是( )。 A.土地使用权 B.房屋使用权 C.工业产权 D.机器设备 【正确答案】 B(书P42)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方式。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本题选项B为房屋使用权,而非房屋所有权,故不得用来出资。 2.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0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公司的经营规模较小,所以公司决定不设立董事会,由甲担任执行董事 B.该公司的注册资本是符合规定的 C.公司决定不设监事会,由乙和丙担任监事 D.如果甲担任执行董事的,还可以同时兼任监事 【正确答案】 D(书P48)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甲担任执行董事的,不能再兼任公司的监事。 3.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正确答案】 C(书P38)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根据规定,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 4.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行使的职权是( )。 A.决定减少注册资本 B.聘任或解聘公司经理 C.聘任和解聘董事 D.修改公司章程 【正确答案】 B(书P46有11点)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的职权。A选项、C选项和D选项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 5.下列各项中,不是由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的是( )。 A.发行公司债券

《经济法概论》作业2

《经济法概论》作业二Array 一、单项选择 1、法的本质是()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 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是() A.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B.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D.经济法律事实 4、留置不适用于() A.保管合同 B.铁路运输合同 C加工承揽合同 D建筑合同 5、下列财产中不属于破产财产的是() A.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B.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C.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 D.破产企业在宣告破产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6、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 A.无限按份责任 B.无限连带责任 C.有限按份责任 D.有限连带责任 7、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最高人数为() A.19人 B.30人 C.20人

D.50人 8、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大会 B.总经理会 C.董事会 D.监事会 9、我国合同法对要约的生效时间() A.采用发信主义 B.采用到达主义、即受信主义 C.采用投邮主义 D.采用实践主义 10、合同法规定,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 A.应采用格式条款 B.应采用非格式条款 C.应对照两种条款的区别 D.应找出两种条款的共同点 二、多项选择 1、个人独资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A.投资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 B.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连带责任 C.投资者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是非法人企业、组织机构简单,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2、政府对企业的协调、监管职责包括() A.确保国有企业财产的国家所有权 B.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 C.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服务 D.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的目的在于() A.弥补公司亏损 B.扩大生产经营 C.增加公司资本 D.增加职工福利 4、破产欺诈的具体行为包括() A.隐匿、私分或无偿转让财产 B.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 C.对原来无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D.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和放弃自己的债权 5、公司的设立登记事项包括() A.注册资本 B.经营范围 C.名称、住所 D.营业期限 6、合同可撤销的原因有()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练习题

2016年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劳动合同的特征,下列不正确的有()。 A.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B.对于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了较多的强制性规范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D.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证件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法院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给予处罚。 B、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按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C、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给予处罚。 D、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3、某公司招用了20名会计人员,每人收取了200元的风险担保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逾期不退还时按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B、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按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给劳动者以赔偿。 C、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按每人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D、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本人,并按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B、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按每个人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C、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法院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D、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5、小明2012年7月1日在甲公司上班,一直到2012年12月31日公司才通知小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小明不与公司订立合同。已知公司正常支付小明工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应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12年12月30日补发小明的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B、用人单位应自2012年7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0日补发小明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C、用人单位应自2012年8月2日起至2012年12月30日补发小明的工资,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D、用人单位不用补发小明工资,只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终止劳动关系。 6、蓝天百货公司招聘一批采购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聘用人员(共十名)缴纳500元的押金和身份证件,劳动行政部门发现后对蓝天百货公司进行了相应处罚,下列处罚措施中,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A.责令蓝天百货向聘用人员退还收取的500元押金 B.责令蓝天百货向聘用人员退还扣押的身份证

经济法作业二答案

题目1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有确切材料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根本不能按时支付货款。甲公司遂暂时不向乙公司交货。甲公司的行为是( )。 选择一项: a.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 行使不安抗辩权 c. 违约行为 d. 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 题目2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采取的追究违约责任的方式是()。 选择一项: a. 只能适用违约金条款 b. 合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条款 c. 只能适用定金条款 d. 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题目3 关于要约和承诺的撤回、撤销表达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要约和承诺可以撤回,要约可以撤销 b. 要约和承诺可以撤回,承诺可以撤销 c. 要约和承诺均不得撤销 d. 要约和承诺均不得撤回

题目4 《合同法》第28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以外,( )”。 选择一项: a. 为原要约 b. 既不为新要约,也不为承诺 c. 为新承诺 d. 为新要约 题目5 下列属于实践合同的是() 选择一项: a. 房地产买卖合同; b. 教育服务合同; c. 社会公益事业之外的捐赠合同。 d. 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合同; 题目6 定金的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总价款的()%。 选择一项: a. 15; b. 10; c. 20 d. 5;

题目7 甲向某编辑部乙去函,询问该编辑部是否出版了有关司法考试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乙立即向甲邮寄了司法考试的资料五本,共120元,甲认为该书不符合其需要,拒绝接受,双方因此发生了争议。从本案来看( )。 选择一项: a. 甲乙之间合同已经成立 b. 甲乙双方已经完成要约和承诺阶段 c. 甲乙之间合同未成立 d. 合同是否成立无法确定 题目8 在权利质押中不可以质押的权利有( ) 选择一项: a. 汇票 b. 房产 c.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d. 存款单 题目9 甲收藏一套清代红木家具,价值约5万元,甲的其它财产价值为10万元。甲欠乙50万元。后来,甲将红木家具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其从国外回来的表弟丙,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若丙不知甲欠巨额外债,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 b. 不管丙是否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 c. 若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 d. 只有在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行使代位权

经济法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一定时间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该时间为()。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2、孙某大学毕业后到甲公司工作。公司与其签订了2008年7月1 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三年期合同,并为其办理了失业保险。因孙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解除了劳动合同。此后孙某一直未能找到工作,遂于2011年4月1日办理了失业登记。则孙某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B、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C、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 D、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4、在某上市公司工作的杨某工作年限为16年,2009年公司因盈利不佳,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与杨某解除劳动合同,当时杨某月工资为6400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杨某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为()元。 A、76800 B、102400 C、126000 D、168000 5、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用人单位对该合同文本的保存年限至少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6、王某给用人单位甲公司造成损失,公司决定从其当月工资中扣除1000元作为赔偿;已知王某月工资是1500元,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是1350元,则公司依照规定当月实际扣除的数额最多是()元。 A、100 B、150 C、200 D、300 7、下列各项规定中,符合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是()。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第二章强化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除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以外,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需年满( )周岁,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A.14 B. 16 C. 18 D. 20 2.甲公司在与张某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张某先缴纳500元的工作服押金,等张某离职时再予以返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甲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甲公司限期退还给张某 B…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甲公司处以1000元的罚款 C. 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甲公司处以2500元的罚款 D. 如果甲公司的行为给张某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起算日期是( )。 A. 用工之日起 B. 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 C. 试用期满之日起 D.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后 4.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5.张某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2010年1月11日,甲公司的劳

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 B.未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C.向张某支付了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D.未向张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6.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工时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B.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2天 C.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 D.发生自然灾害,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限制 7. 张某在甲公司工作3年、在乙公司工作10年、在丙公司工作2年,张某目前在丙公司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张某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 )天。 A.5 B. 10 C.15 D. 20 8.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当事人不能享受2010年的年休假的是( )。

经济法项目2公司法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公司成立日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股东协议签订之日 B.股东会议召开并作出决议之日 C.向工商机关申请登记之日 D.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抽回其投资的是( )。 A.缴纳出资后 B.经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 C.提出公司设立登记申请后 D.公司成立后 3.下列公司组织机构中关于公司职工代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B.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C.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D.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成员中应当包括公司职工代表 4.下列有关公司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兼任的表述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B.公司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C.公司经理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D.公司董事会秘书可以兼任公司监事 5.刘某出资12万元设立了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存续期间,刘某的下列行为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决定由其本人担任公司经理和法定代表人 B.决定用公司盈利再投资设立另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C.决定减少注册资本5万元 D.决定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1.甲、乙、丙三个国有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通过的下列决议中,不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A.选举和更换全部董事 B.选举和更换全部监事 C.解聘公司经理 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方案 2.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经公司全体独立董事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后,可以行使的职权有( )。 A.事先认可提交董事会讨论的总额高于300万元的关联交易事项 B.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C.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向股东征集投票权 D.提议召开董事会 3.乙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监事会,只设了一名监事甲。甲的下列做法中,符合公司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

经济法作业-答案

《经济法》作业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和地过程中依法( C )的当事人。 A.享有经济权利B.承担经济义务C.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D.享有经济权利或承担经济义务 2、公民个人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此行为使公民成为( C )主体。 A.民法B。民法和经济法C.经济法D。民法或经济法 3、经济管理主体主要为( B )。 A.国家权力机关B。政府C.特殊企业D。经授权的其他组织 4、下列事项中,一般不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是( D )。 A.企业内部组织B。私营企业C.个体工商户D。党团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是(ABCD )。 A.企业B。供销合作社C.国家机关D。个体工商户 2、以下属于经济法的主体制度内容的是(ABCD )。 A.经济性行业组织法B。中央银行法C.特殊经济组织法D。合作制及集体所有制组织法 三、名词解释 1、经济法体系:是指反映国家协调、干预市场经济的各方面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划分往往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相呼应。由于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在协调、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因此,决定了经济法的体系应该采取如下结构:市场主体管理法、市场运行调控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体系不同于经济法学体系。 2、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的形式。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由不同层次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构成了不同的渊源,组成了经济法的形式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的命令、指令、办法、规定、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和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我国参加签订的或者承认的有关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双边或者多边协定等。 四、简答题 1、有人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试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方面,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答:经济行政法认为经济法无非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行政法,只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任何法的部门。此说的最大问题在于它认为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以行政手段调整为主的关系。此种观点已为主流观点所摒弃。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对象不同。第二,调整手段不同。第三,价值取向不同,第四,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所以行政法是关于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充分关注的应当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和监督,这与行政法起源于授权与控权法的历史和逻辑一致。行政法不关注行政行为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此外,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它还包括反垄断、制订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私法人公法化的内容。 2、简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答: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义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它具有如下特征:其一,经济法基本原则反映了经济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经济总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其二,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管理对经济法最根本要求的反映;其三,经济法基本原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法律意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1)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这一原则应当作为经济立法和执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是经济法的永恒追求,既是经济法的源头,又是经济法的终点。(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它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享有承受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他们的利益与效益必须相一

《经济法基础》表格笔记---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科目 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知识点一、劳动合同的特征 1.主体特定性——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内容法定性——(1)劳动者受到用人单位管理;(2)保护利益的强制性 3.地位变化性——签订时自愿平等,签订后管理与服从。 知识点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 1.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例外: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注意: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订立 知识点三、劳动合同的类型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重点)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长期性的合同)。 注意: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况下,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 A.劳动者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中华会计网校正确答案」BD 知识点四、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三种合同类型)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可能与用人单位住所地不一致)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项)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为了做好与《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衔接、促进该法的落实)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注意】 (一)关于工作时间 目前我国实行的工时制度主要有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三种类型。 (二)关于休息休假 1.休息 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无需履行劳动义务而自行支配的时间,包括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公休假日(即周休息日)。 2.休假 是指劳动者无需履行劳动义务且一般有工资保障的法定休息时间。包括:法定假日和年休假。 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

2016新经济法基础第二章课后练习题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失业,如果他要领取失业保险,应当符合的条件不包括()。 A、按照规定参加了失业保险 B、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C、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且有求职要求 D、与原所在企业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半年 2、某与甲公司于2014年1月1日签订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2014年7月1日,甲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某支付工资,2015年1月1日,劳动合同终止。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某应当在()之前申请劳动仲裁。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7月1日 C、2016年7月1日 D、2016年1月1日 3、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一定时间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该期限是()。A、15日B、20日C、30日D、10日 4、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除特殊行业外,劳动者需达到一定的年龄才可以订立劳动合同。该年龄为()。 A、13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5、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法定期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该法定期限是用工之日起()。A、15日B、1个月C、2个月D、3个月 6、王某给用人单位甲公司造成损失,公司决定从其当月工资中扣除1000元作为赔偿;已知王某月工资是1500元,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是1350元,则公司依照规定当月实际扣除的数额最多是()元。 A、100 B、150 C、200 D、300 7、贾某在A公司任3年会计,在B公司任4年出纳,在C公司做了5年财务主管。C公司安排贾某休带薪年休假,按规定贾某可以享受的带薪年休假的天数是()。A、5天B、7天C、10天D、15天 8、在某上市公司工作的某工作年限为16年,2009年公司因盈利不佳,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与某解除劳动合同,当时某月工资为6400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00元,某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为()元。 A、76800 B、102400 C、126000 D、168000 9、某于2012年6月15日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1个月。7月2日某上班。某与甲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2012年6月15日 B、2012年7月2日 C、2012年7月15日 D、2012年8月2日 10、下列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是()。A、竞业限制B、劳务报酬C、工作地点D、休息休假 11、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休息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支付其工资 B、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C、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规定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 D、劳动者因为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劳动合同关系终止的有()。 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D、女职工在哺乳期 2、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B、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C、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D、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支付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1)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平等自愿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从属原则 D.协商一致原则 2.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除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录用的人员外,用人单位招用的劳动者须年满()周岁。 3.甲公司招聘了5名服务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该5名聘用人员每人缴纳500元的服装押金。劳动行政部门发现甲公司这一违法行为后对其进行了处罚,下列处罚措施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责令限期向5名劳动者每人退还收取的500元押金 B.处以总额为2000元的罚款 C.处以总额为2500元的罚款 D.处以总额为10000元的罚款 年3月1日,钱某开始在P公司工作(全日制用工),3月10日,P公司书面通知钱某签订劳动合同,但是钱某拒绝签订。3月20日,P公司通知钱某终止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公司无需向钱某支付经济补偿 公司可以口头通知钱某终止劳动关系 公司可以与钱某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订立口头协议 公司可以拒绝向钱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5.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无效劳动合同法律后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只能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确认 D.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6.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除有特殊情况外,每日不得超过()小时,每月不得超过()小时。 小时36小时 小时40小时 小时36小时 小时40小时 7.周某为R公司职工,月工资18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600元。2014年6月,周某因个人原因给R公司造成经济损失2000元。根据劳动合同约定,R公司决定在周某的工

云南大学经济法第二章公司法讲解

第二章公司法 第一节企业法概述 一、企业的概念和种类 1、企业的定义:是指依法设立,以一定的法律形态存在,实行经济核算的经营性主体。它既可以作为概括的资产 或者资本和人员集合之经营体,也可以作为交易的客体。 2、企业的种类:合资、独资、国有、私营、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有限责任等等。 3、企业特征: 一、企业具有经营性,意指企业基于一定的经营目的进行筹划运作,实行经济核算,持续性地从事生产、流通 或服务等活动。 二、实行经济核算,即企业核算成本和费用,计较盈亏,对其业务通过财务会计进行反映和控制。 三、依法设立并以一定的法律形态存在。 二、企业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企业法:是规定企业的法律地位及调整期内部组织关系的法 2、企业法的调整对象:是规定和调整企业的设立、変更、终止,企业的法律地位和能力,企业的资本,投资者相 互之间及与企业的关系,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治理,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等。 3、特征:是一种组织法 4、企业法种类: (1)特殊企业法:是调整特殊企业的专业法规 (2)普通企业法:是以普通企业为规范对象的法 第二节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及特征 1、公司是指股东依法以投资方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 司以其全部独立法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特征 1)公司是依法定条件和程序设立的企业法人代表 2)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3)公司是以股东投资行为为基础设立的社团法人 4)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3、公司的法律人格 (1)、法律赋予公司以法律人格,公司可以拥有独立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1)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股东应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经济法作业(二)参考答案

1.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关于格式条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 B.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C.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的解释 D.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裁定 2.甲与乙签订一份由丙向乙履行的合同,后丙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而造成违约。根据有关规定,该合同应当由(A)。 A.甲向乙承担违约责任B.丙向甲承担违约责任 C.丙向乙承担违约责任D.甲和丙共同向乙承担违约责任 3.甲公司以其所持有的乙上市公司依法可转让股票出质向银行贷款,并与银行签订了书面质押合同。该质押合同生效的时间为(C)。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B、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C.权利凭证交付之日D、向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4.甲乙双方订立买卖合同,约定收货后一周内付款。甲方在交货前发现乙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方(C)。 A.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B.可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C.可行使不安抗辩权D.可解除合同 5.甲乙之间有一债权债务关系,乙欠甲1万元钱到期未还,甲多次催要,乙均以无钱为由拒绝偿还。现甲得知丙欠乙1万元钱,也已到期,要求乙向丙催要,乙对此毫无反应。甲可以行使(D )。 A.不安抗辩权 B.撤销权 C.要求乙转让债权 D.代位权 6.甲与乙签订一份合同,双方约定甲于3月31日向乙交付某画家的某一幅作品,后乙得知甲已在3月20日将该幅作品卖给了丙,此时乙有权(A )。 A.解除合同 B.变更合同 C.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D.行使撤销权 7.甲与乙订立合同后,乙以甲有欺诈行为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该合同。下列有关被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自乙提出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B.自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请求时起无效 C.自合同被人民法院撤销后无效 D.自合同订立时无效 8.对下列经营者的哪一行为,消费者可以依法按其所支付价款的两倍要求经营者赔偿其损失(A )。 A.谎称某国内私营企业产品为“美国进口原装” B.所出售产品包装上未注明出厂日期和保质期 C.不具备产品应当的具备的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 D.出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9.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合同的(B )。 A.小王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小赵因公负伤,现在苳医疗期间内 C.小李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后,被公司发现小李的学历是假的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二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二章章节练习与答案解析 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我国会计工作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是()。 A.审计署 B.国家税务总局 C.财政部门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 A.真实性和相关性 B.明晰性和谨慎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重要性和及时性 3.下列关于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更正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 B.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使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应当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C.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 D.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对于文字错误,不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 4.关于记账本位币,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记账本位币是指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 B.我国会计核算原则上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法律不允许收支业务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选定某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折算成人民币反映 5.下列会计资料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记账凭证 B.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C.年度财务计划 D.银行对账单 6.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一般情况下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7.在我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一般是指()。 A.财政、税务、审计机关 B.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 C.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D.本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 8.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存在合法性、真实性方面的问题,需要对该问题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A.接替人 B.移交人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 9.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 A.100学分 B.60学分 C.90学分 D.120学分 10.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

经济法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的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是() A.投资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 B.投资人只能以个人财产出资 C.企业名称不允许使用“公司” D.企业可以不设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2.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得作为投资人出资方式有() A.土地使用权 B.其它财产权利 C.劳务 D.家庭共有财产 3.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设立为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 B.几位年轻人协议成立的环保小组 C.甲,乙,丙三个年轻人出资开设的酒吧 D.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联营设立的生产型合伙企业 4.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普通合伙企业财产的规定不正确的有() A.合伙企业的财产包括合伙人出资和合伙企业的收益及其他依法取得的财产 B.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清算前四字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 C.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它合伙人一致同意 D.合伙人转让财产份额的,须经其它合伙人一致同意 5.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下列行为中,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有() A.有限合伙人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B.新合伙人入伙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转为有限合伙人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6.甲,乙,丙同为A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甲欠B人民币20万元,无力用个人财产清偿。B在不满足于用甲从A合伙企业分得的收益偿还其债务的情况下,可以() A.代位形式甲在A合伙企业的权利 B.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甲在A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C.自行接管甲在A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 D.直接变卖甲在A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经济法作业一、二参考答案

经济法作业一 案例分析一: 判断下列组织或个人,是否具备法人资格,并说明理由: (1)某乡镇企业的销售科。 (2)在兰州东部批发市场从事服装经营的某个体工商户。 (3)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而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已营业的某贸易公司。 (4)甲和乙合伙开办的牛肉面餐馆(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5)某财经学院为召开校庆20周年大会,经学校授权的校庆筹备委员会。 (6)兰州某厂的车间。 (7)甲、乙、丙三人各投资10万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取得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 (8)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某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答案】 (1)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不能独立的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2)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法人必须是组织,而该个体户不是组织,是个体。 (3)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没有依法成立。 (4)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该合伙组织没有健全的公司组织机构,为合伙企业。 (5)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该委员会是一个临时组织,不能独立的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6)不具备法人资格。因为该车间不能独立的对外承担民事责任。(7)具备法人资格。因为符合法人的条件。 (8)具备法人资格。因为符合法人的条件。 案例分析二 丁某于2006年至2009年8月期间曾系某服装贸易公司的业务员。2009年8月24日,丁某辞职干个体,经营服装生意。但服装公司未将有关代理权解除的事项告知其客户。该年9月,丁某事先未征得其原工作单位同意,以服装公司名义与服装公司长期的业务关系户香港某公司在

深圳订了一份服装买卖合同,货款总额12万元,违约金为货款总额的15%。合同签订后,丁某并未向原单位讲明此事,服装公司对此也一直不知。9月27日,服装公司收到香港公司已将货物运至某市的提货单,但在得知事件真相后既不提货也不付款。香港公司多次与服装公司协商不成,于2010年1月以违约向法院起诉。 请分析丁某的行为及其产生的法律后果。 【参考答案】 1.本案中,丁某曾是服装公司的业务员,他辞职后未经原公司的授权,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应属无权代理。 2.作为与服装公司长期的业务关系户香港公司与之订立合同时,不知丁某已经辞职,没有理由怀疑丁某的代理权。从外部现象看,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且香港公司订立合同时善意无过失。所以,丁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表见代理,该合同有效成立。 3.服装公司拒不提货又不付款构成违约,应依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但它可以要求丁某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害赔偿。 案例分析三 2006年12底,甲向朋友乙借款2000元,双方在欠条上签字,欠条上写明甲应于2007年5月31日前归还借款。2007年9月30日乙为筹备结婚用品,故向甲催要欠款,甲答应10月31日前肯定还。直到12月1日甲未还款, 乙再次向甲催要, 甲仍未给付。 2008年3月1日甲不知去向,2009年8月1日返回,乙闻迅,于2009年8月5日向甲催款。甲拒绝给付,理由是我2006年借的款,到目前已超过两年,诉讼时效有效期届满,我不必还款了。 问题:甲的理由是否正确?诉讼时效期间是如何计算? 【参考答案】 不正确。本案中,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为2007年5月31日,甲答应2007年10月31日前还款的行为致使诉讼时效期间中断,诉讼时效从2007年10月31日起算,并在2007年12月1日因乙的再次催要行为而中断。诉讼时效为2007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1日。由于2008年3月1日,甲不知去向,造成诉讼时效中止,但是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发生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因此诉讼时效实际中止的起算日为2009年6月1日,由于甲在2009年8月1日返回,诉讼时效继续计算,期间导致诉讼时效中止2个月,故诉讼时效有效期届满日应为2010年2月1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