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燃气轮机NOx生成机理及降低措施

燃气轮机NOx生成机理及降低措施

燃气轮机NOx生成机理及降低措施
燃气轮机NOx生成机理及降低措施

燃气轮机NOx生成机理及降低措施

一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机理

1.热力型NOx生成机理(泽尔道维奇机理)

热力型NOx是指空气中的N2在高温条件下氧化生成的氮氧化物,其主要成

分是NO。按照这一机理,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是通过如下一组不分支的链式反应进行的,生成速率如下式所示:

生成NO所需的活化能很大,通常氧原子与燃料中可燃成分之间的活化能较小,反应较快,因此,NO通常不在火焰面上生成,主要生成区域位于火焰下游高温区。

温度对热力型NOx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当温度低于1800K时,热力型NOx生成量很少,当温度高于1800K时,反应逐渐明显,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生成量急剧升高。从图中可以大致看出,温度在1800K左右时,温度每升高l00K,反应速度将增大6一7倍。由于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内温度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如果有局部的高温区域,则在这个区域会生成较多的NOx,它可能会对整个燃烧室内的NOx生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燃烧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局部高温区的形成。

过量空气系数对热力型NOx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热力型NOx生成量与氧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即氧浓度增大,在较高的温度下会使氧分子分解的氧原子浓度增加,从而使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增加。但在实际燃烧过程中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因为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氧浓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火焰温度,从总体趋势上来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NOx生成量先增加,到达一个极值后下降。

气体在高温区域的停留时间对热力型NOx生成也有影响,主要是因为Nox生成反应速度较慢,没有达到化学平衡所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在高温区停留时间越长,NOx生成量就越大,直到达到化学平衡浓度。

2.快速型NOx生成机理

有关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到目前为止尚有争议,其基本现象是碳氢燃料在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在火焰面内急剧生成大量的NOx,而CO, H2等非碳氢燃料在空气中燃烧却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对于这种现象Fenimore等人认为不能用扩大的泽尔道维奇机理来说明,并提出快速型NOx(P一NOx)的生成机理且,HCN是P-NOx生成的重要中间产物。

弗尼摩尔等研究了减压甲烷火焰内HCN浓度和温度变化规律,发现随着燃烧温度的上升,首先出现HCN,并在火焰面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再下降。在HCN浓度降低的

同时,NOx的生成量急剧上升,这说明快速型NOx的生成机理与热力型NOx机理不同。快速型NOx主要在a<1的时候产生,基本上在火焰带的后端产生,通常在过量空气系数达到一个小于l的数值时,快速型NOx的产生达到极值,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降低,虽然碳氢化合物产生的自由基增加了,但由于氧浓度大大降低,导致HCN向N2转变,从而使快速型NOx的生成量反而降低。碳氢燃料的种类对快速型NOx的生成影响较大,但对非碳氢燃料基本没有影响。火焰温度对快速型NOx生成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压力的增大,快速型Nox会有所增加。另外,火焰带附近的快速型NOx生成量随湍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己燃的循环气体与未燃的气体之间存在热交换,在反应带附近,由于未燃气体与己燃气体的快速混合,使O、OH原子团的浓度超过平衡浓度,从而导致了快速型NOx生成量的增加。然而,湍流对快速型NOx生成的影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次要地位,且其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3.燃料型NOx生成机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烃,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氮等气体。常用的天然气含甲烷85%以上。

燃用含氮燃料也会排放出NOx,这部分氮氧化物通常被称之为燃料型NOx。

岑可法等对温度对燃料型NOx生成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燃料氮的转化率不断升高,但主要发生在700一800℃的温度区间内。这是因为燃料型NOx既可以通过均相反应产生,也可以通过多相反应产生,燃烧温度较低时,绝大多数氮固定在焦炭内,而温度较高时绝大多数氮又以挥发分的形式析出。氧浓度对挥发分氮向NOx转化率影响很大,但对焦炭中氮的转化却基本没什么影响。另外,燃料的存在形式、氮含量、燃料含氧量、挥发分含量、金属氧化物含量以及含水量均对燃料型NOx的生成有较大影响。

二.改善措施:

近三十年来,世界各大研究机构与燃气轮机制造商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降低NOx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多种燃气轮机燃烧室低排放(尤其是低NOx)技术,如燃烧室内喷水或者喷蒸汽、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干式低排放技术(drylowemission),以及燃油预混预蒸发技术等。

微型燃气轮机对制造成本以及结构紧凑型要求较为苛刻,很难采用一些复杂和高成本的燃烧室低排放技术,如往燃烧室内喷水或者喷蒸汽、选择性催化还原等,而是对成本低、控制简单且不需要添加辅助子系统的低排放技术比较偏好。

对于采用气体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通常采用贫预混燃烧技术来降低污染物排放。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主燃区火焰温度通常在1000一2500K之间,而在1670一1900K 的温度范围内产生的CO和NOx含量均很少。基于此原理,在燃烧室的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调节燃烧区燃料空气比,将燃烧室内火焰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可达到同时将CO、UHC和NOx排放均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目的。

传统的燃气轮机燃烧室一般采用扩散燃烧技术,火焰温度高达1800一2000o C,NOx排放含量很高,在燃用天然气时NOx排放可达140一220ppm,燃用液体燃料时NOx排放甚至可达300ppm以上,对大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为了降低NOx排放水平,必须降低燃烧火焰温度。采用贫预混燃烧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室内火焰温度。将一定量的空气和燃料预混均匀后再燃烧,将燃烧室内部火焰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NOx生成量的目的;另外预混过程不受组分扩散的制约,能够达到比扩散火焰更高的燃烧效率,可大大缩小燃烧器的体积;再者,采用预混燃烧技术后,燃烧室内燃烧更为充分,在降低NOx生成量的同时,不易生成CO、UHC以及碳黑,燃烧效率比扩散火焰更高,而且更为清洁。

虽然贫预混燃烧可以降低Nox的排放,但其火焰以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相对于扩散火焰,它的燃烧稳定范围较窄,因此在贫预混燃烧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燃烧不稳定性。

M.Adzic等人通过实验研究了贫预混条件对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排放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负荷下燃烧室NOx排放受进气旋流数的影响很小,但大于85%负载工况时,提高进气旋流数有利于降低NOx排放,但燃烧室负荷对NOx排放的影响不大,且相同条件下,环形燃烧室在高当量比(>0.7)时排放性能优于单管燃烧室;预混燃烧室CO排放浓度很低,然而较高的进气旋流数可导致燃烧室火焰稳定性下降。

另有文献对贫预混燃气轮机燃烧室的火焰稳定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该实验在常压下、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采用的是单管燃烧器,主要研究了燃料与空气混合度对燃烧室排放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均匀度的增加在整个贫预混条件下均可增大燃烧室Nox的排放,而且氧原子浓度的增加对NO生成浓度的增加的贡献占50%以上;实验还表明混合不均匀度的增加可显著降低燃烧室的稳定燃烧边界,这是因为一方面混合不均匀度的增加增强了燃烧室内燃烧的震荡,另一方面提高了燃烧室的贫熄火极限;最后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在燃烧室不稳定燃烧过程中,火焰呈周

期性运动,其火焰特性以及不稳定机理显著依赖于化学当量比以及混合不均匀度。

Sadamasa Adachi提出了一种超低NOx的三级模型,燃烧室沿轴向分为三级,考虑到火焰稳定性,第一级仍采用湍流扩散燃烧方式,第二级和第三级均先将空气和燃料混合后再通入燃烧室,分别各有两个相对的混合喷嘴。预混空气先经通过一个径向旋流通道,然后进入火焰筒,燃料则直接通入旋流通道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由于燃料和空气预先混合,再加上进入火焰筒后立即与上一级的燃气接触后急剧升温,从而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由于混合空燃比较高,反应区温度较低(低于1500K ),几乎无可见明火,从而抑制了NOx的产生,同时又由于反应的初始温度较高,高的燃烧效率也得以保证。

实验结果表明由上一级燃气加热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并参与反应,可以在保证燃烧室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在一个较宽的运行范围内获得超低的Nox排放;燃烧效率可保证在98%以上,NO通常在第一级产生,并且很快在下一级被氧化为NOZ,这也是模型燃烧室中Nox的最主要的组份,将其折合到巧%含氧量下,燃烧室出口排放的NOx小于10ppmv。由此可见,将预混分级技术应用到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中来,可以取得良好的低排放效果,文中还提到,如果燃料使用生物质气化气或者沼气的话,燃料中的CO2能进一步抑制初始NOx的生成。

对于采用液体燃料的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预蒸发技术(LPP)是降低其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机理是分离液体燃料的蒸发气化过程和燃烧过程,燃料的蒸发过程先于燃烧过程发生。由于在燃烧前燃料己完全蒸发并以气体状态实现了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实现了均相反应,既又助于燃料的燃烬,也避免了燃烧时因局部高温而产生的热力型NOx。

目前LPP系统中燃油预蒸发方式主要有两种,液雾蒸发与液膜蒸发,液雾蒸发原理是利用燃油雾化喷嘴将将燃油在蒸发管内雾化。液膜蒸发的原理是将燃料喷射到蒸发管内壁后,在一定旋度的来流空气作用下在蒸发管内壁面上形成相对厚度比较均一的液膜(约100微米厚),然后利用高温气体加热蒸发管壁面,使其完全蒸发或者部分蒸发。相对于雾滴在高温来流空气中,液膜蒸发最大行程得以大大降低。

低速喷射器

低速喷射器能燃烧多种燃料,用于发电厂的燃气轮机上具有减少大量CO2和NOx排放物的潜力。该低速漩涡喷射器为简单的机械装置,没有活动部件,成本低。其能有效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秘诀是低温燃烧。在燃气轮机中,低速漩涡喷射器让气态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缓慢旋转喷出,火焰稳定在燃烧室出口外。事实上,低速漩涡喷射器不仅让火焰稳定,而且燃烧的温度比传统的燃烧室更低。由于NOx的产生严重依赖于高温,因此具有低速漩涡喷射器的燃烧室在燃料燃烧时,低温火焰产生的NOx量极低。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低速漩涡喷射器安装于太阳涡轮机公司生产的Taurus70燃气轮机上并进行测试,以纯氢作为燃料共发电数兆瓦,结果表明,NOx的排放量比传统的燃气轮机的要减少5倍以上。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分析解析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钟英飞 燃气在焦炉立火道燃烧时会产生氮氧化物(NO x ),氮氧化物通常多指NO 和NO 2 的混合物,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造成酸雨,污染环境。上世纪80代中期,发达国家就视其为有害气体,提出了控制排放标准。目前发达国家 控制标准基本上是氮氧化物(废气中O 2 含量折算至5%时),用焦炉煤气加热的 质量浓度以NO x 计不大于500mg/m3,用贫煤气(混合煤气)加热的质量浓度不大于 350mg/m3(170ppm)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焦炉排放氮氧化物的危害也日益重视,并准备制订排放控制标准。本文将对氮氧化物在焦炉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措施进行论述。研究表明,在燃烧生成的NO x 中,NO占95%, NO 2 为5%左右,在 大气中NO缓慢转化为NO 2,故在探讨NO x 形成机理时,主要研究NO的形成机理。 焦炉燃烧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有3种类型:一是温度热力型NO;二是碳氢燃料快速型NO;三是含N组分燃料型NO。也有资料将前两种合称温度型NO。 1 温度热力型NO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烧过程中,空气带入的氮被氧化为NO N 2+O 2 = 2NO NO的生成由如下一组链式反应来说明,其中原子氧主要来源于高温下O 2 的离解: O+N 2 = NO+N N+O 2 = NO+O 由于原子氧和氮分子反应,需要很大的活化能,所以在燃料燃烧前和燃烧火焰中不会生成大量的NO,只有在燃烧火焰的下游高温区(从理论上说,只有火焰的下游才积聚了全部的热焓而使该处温度最高,燃烧火焰前部与中部都不 是高温区),才能发生O 2 的离解,也才能生成NO。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焦炉加热燃烧时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气在焦炉立火道燃烧时会产生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通常多指NO和NO2的混合物,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造成酸雨,污染环境。上世纪80代中期,发达国家就视其为有害气体,提出了控制排放标准。目前发达国家控制标准基本上是氮氧化物(废气中O2含量折算至5%时),用焦炉煤气加热的质量浓度以NOx计不大于500mg/m3,用贫煤气(混合煤气)加热的质量浓度不大于350mg/m3(170ppm)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焦炉排放氮氧化物的危害也日益重视,并准备制订排放控制标准。本文将对氮氧化物在焦炉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进行论述。研究表明,在燃烧生成的NOx中,NO占95%, NO2为5%左右,在大气中NO缓慢转化为NO2,故在探讨NOx形成机理时,主要研究NO的形成机理。焦炉燃烧过程中生成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有3种类型:一是温度热力型NO;二是碳氢燃料快速型NO;三是含N组分燃料型NO。也有资料将前两种合称温度型NO。 1 温度热力型NO形成机理及控制 燃烧过程中,空气带入的氮被氧化为NO N2+O2 = 2NO NO的生成由如下一组链式反应来说明,其中原子氧主要来源于

高温下O2的离解: O+N2 = NO+N N+O2 = NO+O 由于原子氧和氮分子反应,需要很大的活化能,所以在燃料燃烧前和燃烧火焰中不会生成大量的NO,只有在燃烧火焰的下游高温区(从理论上说,只有火焰的下游才积聚了全部的热焓而使该处温度最高,燃烧火焰前部与中部都不是高温区),才能发生O2的离解,也才能生成NO。 关于燃烧高温区的温度,综合有关资料,选择以《炼焦炉中气体的流动和传热》的论述为依据,当α = 1.1,空气预热到1100℃时。焦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为2350℃;高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一般认为,实际燃烧温度要低于此值,实际燃烧温度介于理论燃烧温度和测定的火道砌体温度之间。如测定的火道温度不小于1350℃,则焦炉煤气的实际燃烧温度不小于1850℃,而贫煤气不小于175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对NOx的生成机理及控制有所论述,并列出了NOx的生成量和燃烧温度关系图表2-5。该图表显示,气体燃料燃烧温度一般在1600~1850℃之间,燃烧温度稍有增减,其温度热力型NO生成量增减幅度较大(这种关系在有关焦炉废气中NOx 浓度与火道温度之关系中也表现明显。有资料表明,火道温度1300~1350℃,温度±10℃时,则NOx量为±30mg/m3左右)。燃烧温度对温度热力型NO生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当燃烧温度低于1350℃时,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NOX形成机理,如何控制NOX浓度 1、NOx的危害: 氮氧化物(NOx)是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质,其产生的途径为燃烧火焰在高温下氮气与氧气的化合,以及燃料中的氮成分在燃烧时氧化而成。氮氧化物的环境危害有二种,在阳光的催化作用下,氮氧化物易与碳氢化物光化反应,造成光雾及臭氧之二次空气污染;此外氮氧化物也易与水气结合成为含有硝酸成分的酸雨。 2、NOx生成机理和特点 2.1 NOx生成机理 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 (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 O2+N→2O+N, O+N2→NO+N, N+O2→NO+O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N2+O2→2NO, NO+0.5O2→NO2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T<1 500 ℃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 500 ℃时,T每增加100 ℃,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 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 ℃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2.2 NOx生成特点 在这3种途径中,快速型NOx所占的比例不到5%,在温度低于1300℃时,几乎没有热力型NOx。对常规燃煤锅炉而言,NOx主要通过燃料型生成途径而产生。由NOx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NOx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⑴煤的燃烧方式、燃烧工况,其生成量依赖于燃烧温度水平;⑵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份含量等; ⑶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和CHi的含量;⑷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3、降低NOx的主要控制技术 降低NOx排放措施分为一级脱氮技术和二级脱氮技术。一级脱氮技术主要是采用低NOx 燃烧器以及通过燃烧优化调整,有效控制NOx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NOx生成量;二级脱氮技术则是利用各种措施,尽可能减少已生成NOx的排放,属于烟气脱硝范畴,目前主要有两种成熟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 3.1、级脱氮技术 3.1.1、气分级 3.1.1.1、根据NOx的生成机理,燃烧区的氧浓度对各种类型的NOx生成都有很大影响。当过量空气系数α<1,燃烧区处于“缺氧燃烧”状态时,抑制NOx的生成量有明显效果[6]。根据这一原理,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把供给燃烧区的空气量减少到全部燃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及脱氮技术原理.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及脱氮技术原理: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在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a热力型 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机理(Zeldovich反应式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b瞬时反应型(快速型 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 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上述两种氮氧化物都不占NOx的主要部分,不是主要来源。 (c燃料型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它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 和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份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焦炭两部分组成。 燃料中氮分解为挥发分N和焦炭N的示意图 二、低NOx燃烧技术原理 对于没有脱硝设备和脱硝燃烧器的燃煤锅炉来说,也就是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来减少NOx的生成机会。 1在燃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时,燃料型NOx含量较多,快速型NOx极少。燃料型NOx是空气中的氧与煤中氮元素热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NOx,燃料中氮并非全部转变为NOx,它存在一个转换率,降低此转换率,控制NOx排放总量,可采取: (1减少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 (2控制燃料与空气的前期混合; (3提高入炉的局部燃料浓度。 2热力型NOx:是燃烧时空气中的N2和O2在高温下生成的NOx,产生的主要条件是高的燃烧温度使氮分子游离增加化学活性;然后是高的氧浓度,要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可采取: (1减小燃烧最高温度区域范围; (2降低锅炉燃烧的峰值温度; (3降低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和局部氧浓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锅炉燃烧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及脱氮技术原理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在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a)热力型 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机理(Zeldovich反应式)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b)瞬时反应型(快速型) 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 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上述两种氮氧化物都不占NOx的主要部分,不是主要来源。 (c)燃料型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它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 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和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份)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焦炭)两部分组成。燃料中氮分解为挥发分N和焦炭N的示意图 二、低NOx燃烧技术原理 对于没有脱硝设备和脱硝燃烧器的燃煤锅炉来说,也就是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来减少NOx的生成机会。 1)在燃用挥发分较高的烟煤时,燃料型NOx含量较多,快速型NOx极少。燃料型NOx是空气中的氧与煤中氮元素热解产物发生反应生成NOx,燃料中氮并非全部转变为NOx,它存在一个转换率,降低此转换率,控制NOx排放总量,可采取: (1)减少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 (2)控制燃料与空气的前期混合; (3)提高入炉的局部燃料浓度。 2)热力型NOx:是燃烧时空气中的N2和O2在高温下生成的NOx,产生的主要条件是高的燃烧温度使氮分子游离增加化学活性;然后是高的氧浓度,要减少热力型NOX的生成,可采取:(1)减小燃烧最高温度区域范围; (2)降低锅炉燃烧的峰值温度; (3)降低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和局部氧浓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保证锅炉燃烧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1、低过量空气燃烧 使燃烧过程尽可能在接近理论空气量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烟气中过量氧的减少,可以抑制NOx的生成。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降低NOx排放的方法。一般可降低NOx排放15~20%。但如炉内氧浓度过低(3%以下),会增加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引起飞灰含碳量增加,使锅炉燃烧效率下降。因此,在锅炉运行时,应选取最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 2、空气分级送入炉膛

燃料燃烧过程中NOx产生的机理

燃烧过程中NOx生成机理 1本文介绍燃料燃烧过程中NOx产生的机理和危害,我国电站锅炉还未有Nox排放标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有利于降低NOx生成和控制NOx排放,适合我国国情,电站锅炉采用低NOx燃烧是一投入少,见效快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四角切圆燃烧降低NOx生成控制NOx排放 0前言 当今世界对电站锅炉产生的有害排放物作为一个重要控制指标,世界发达国家均已制定了电站锅炉NOx排放标准,美国已建电站锅炉NOx排放规定: 气体燃料: 86g/GJ 油: 129g/GJ 煤:切圆燃烧 193g/GJ 墙式燃烧 215 g/GJ 新建电站锅炉NOx排放在某些地区必须达到50g/GJ。对达不到标准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直至关闭。 我国现在还没有电站锅炉NOx排放标准和连续测量NOx排放的装置。现按引进技术制造设置顶部风(即OFA)的1025t/h控制循环锅炉在性能考核期内,NOx排放值:吴径热电厂为152g /GJ,石横发电厂为225g/GJ,其他较多锅炉还未得到控制。 氮氧化物主要以NO、N02、N2O、N203、N204、N205等形式出现,统称为NOx。在空气中,NO浓度越大,毒性越强,N02的毒性更大。它很易与人体和动物血液中的血色素混合夺取氧分,使血液缺氧,引起中枢神经麻痹症,N02还强烈刺激呼吸器管粘膜,引起肺部疾病。还对入体的心、肝、肾脏及造血组织有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NO和N02会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层,使其失去对紫外光辐射的屏蔽作用,危害地面生物。大气中有NOx与Sox、粉尘共存,生成硫酸或硫酸盐溶液和硝酸或硝酸盐溶液,形成酸雨。 由于NOx对人类和自然界存在危害,必须控制NOx的生成和排放。我国也应参照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火电站锅炉NOx排放标准。 1 NOx的生成及控制 NOx大多在各种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NO约占NOx总量的90%-95%,在大气中会迅速氧化成毒性更大的NO2 燃料燃烧中生成的NOx有“热力型”和“燃料型”两种:

NOx生成及控制措施

一概述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中占75%,其中84%以上是通过燃烧方法利用的。煤燃烧所释放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氮氧化物(NOx)引起的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氮氧化物(NOx)的主要危害: (1)NOx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危害最大的是NO2,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2)NOx对植物的损害;(3)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4)NOx与碳氢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5)NOx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2)不同浓度的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燃煤锅炉NOx生成机理 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常所说的NOx有多种不同形式:N2O、NO、NO2、N2O3、N2O4和N2O5,其中NO 和N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另外还有少量N2O。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中70%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电力工业又是我国的燃煤大户,因此火力发电厂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 )主要是一氧化氮(NO )和二氧化氮(NO2),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的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密切相关。燃烧形成的NOx 生成途径主要由以下三个:为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3种。其中快速型NOx 生成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1. 热力型NOx 指空气中的氮气(N2)和氧(O2)燃料燃烧时所形成的高温环境下生成的NO 和NO2的总和,其总反应式为: 2 2222NO O NO NO O N ?+?+ 当燃烧区域温度低于1000℃时,NO 的生成量较少,而温度在1300℃—1500℃时,NO 的浓度约为500—1000ppm ,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NOx 的生成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当温度足够高时热力型NOx 可达20%。因此,温度对热力型NOx 的生成具有绝对性的作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停留时间对热力型NOx 的生成有很大影响。 根据热力型NOX 的生成过程,要控制其生成,就需要降低锅炉炉膛燃烧温度,并避免产生局部高温区,以降低热力型NOX 的生成。 2. 燃料型NOx 燃料型NOx 的生成是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反应而生成的NOx ,称为燃料型NOx 。燃煤电厂锅炉中产生的NOx 中大约75%~90%是燃料型NOx ,因此燃料型NOx 是燃煤电厂锅炉产生NOx 的主要途径。研究燃料型NOx 的生成和破坏机理,对于控制燃烧过程中NOx 的生成和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燃料燃烧生成NOx 的过程中,

NOx的生成机理

随着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燃煤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NOx)因为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且难以处理,所以成为重点控制排放的污染物之一。由于环保滞后,特别是治理资金的匮乏,我国对NOx的治理还很有限,因此通过燃烧调整来减少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NOx的排放,具有积极的意义。 1NOx的生成机理 NOx主要指NO和NO2,其次是N2O3,N2O,N2O4和N2O5。在发电厂锅炉的煤粉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有机地结合在煤中的氮化物在高温火焰中发生热分解,并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二是供燃烧用的空气中的氮在高温状态与燃烧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合反应而生成NOx。在煤粉锅炉生成的NOx中,主要是NO,约占95%,而NO2仅占5%左右,N2O3,N2O,N2O4和N2O5的量很少。NOx的生成量与锅炉的容量、结构、燃烧设备、煤种、炉内温度水平和氧量、运行方式等有关。 煤燃烧过程中所生成的NOx有三种类型,即热力型NOx、燃料型NOx和快速型NOx。 1.1热力型NOx的生成 热力型NOx是燃烧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氧化而成的。其生成机理是由前苏联科学家捷里道维其(Zeldovich)提出的,按这一机理,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由以下链锁反应来描述: 式中:t——反应时间; T——反应温度; c(NO)——NO的浓度; c(O2)——O2的浓度; c(N2)——N2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影响热力型NOx生成量的主要因素有燃烧反应的温度、氧气浓度和反应时间,而且温度对热力型NOx的生成影响最大。实际上在1 350 ℃以下,热力型NOx 生成量很少,但随着温度的上升,热力型NOx生成量迅速增加,温度达1 600 ℃以上时,热力型NOx占NOx生成总量的25%~30%。 1.2燃料型NOx的生成 燃料型NOx占煤粉锅炉NOx生成总量的70%~80%。一般认为,燃料型NOx是燃料中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热分解,并进一步氧化而生成的,同时还存在NO的还原反应。燃料型NOx的生成和还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无法解析清楚。燃料型NOx的生成可用下式表示:

氮氧化物的形成及控制

氮氧化物的形成及控制技术 孙铁朦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量的急速增长,氮氧化物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氮氧化物排放加剧了大气酸沉降、光化学烟雾和城市灰霾的污染。由于氮氧化物可以在大气层中长距离输送,引起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如果对此不加以控制,氮氧化物的持续增加将会明显抵消掉二氧化硫减排所取得的重大环境效益。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有待进一步普及,并提出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氮氧化物;危害;控制技术。 The formation of nitrogen oxide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un tie meng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rapid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have increased. The study showed that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contribute to atmospheric acid deposition,photochemical smog and urban haze pollution. Due tolong-range transport of nitrogen oxides in the atmosphere which caused by global or regional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f this is left unchecked, the continued increase of the nitrogen oxides will be significantly offset by th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chieved by the sulfur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Due to nitrogen oxides emission reduction program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s,nitrogen oxide control technology needs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provide some methods on nitrogen oxide emission control. Key words:nitrogen oxide;damage:control technology. 1前言 氮氧化物是大气中主要的气态污染物之一,包括多种化合物,如氧化亚氮(N O)、一氧化 2 )、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其中氮(NO)、二氧化氮(NO 2 N2O3、N2O4、N2O5很不稳定,常温下很容易转化成NO和NO2。大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主O、NO和NO2。其中,NO和NO2是大气中主要的氮氧化物。 要包括N 2 自然界中的NOx主要来自雷电,森林草原火灾,氧化大气中的氮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消化作用,这些氮氧化物在大气系统中均匀分散,并参加在环境中的氮循环。人类活动产生的氮

氮氧化物控制原理及技术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 中国环境学会 2011年03月31日 李俊华,陈亮,常化振,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环境系,100084,Tel:62771093,email:lijunhua@https://www.wendangku.net/doc/7b801591.html,) 摘要:NOx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大气中二次颗粒物臭氧(O3)和微细可吸入颗粒物(PM2.5)居高难下,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介绍了我国NOx排放趋势,重点讨论了NOx控制原理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烟气脱硝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脱硝催化剂原材料和制备工艺国产化、针对我国不同煤种研究催化剂适应性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燃煤烟气协同污染控制最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氮氧化物,燃煤烟气,稀燃汽车,排放,脱硝催化剂,协同控制 1 我国NOx排放现状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确保实现SO2减排目标,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酸雨和SO2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控制高架源的SO2和NOx排放,综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随着“十一五”期间对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效果明显,大气SO2浓度及硫沉降均有所下降。但NOx作为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在我国其排放量仍在增加,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不仅会造成空气中NO2浓度的增加、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还会使对流层O3浓度增加,并在空气中形成微细颗粒物(PM),影响大气环境质量[1,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使得燃煤成为NOx的最大来源,全国NOx排放量的67%来自煤炭燃烧,其中燃煤电厂是NOx排放的最大分担者。2007年全国NOx排放量为1643.4万吨,工业排放NOx1261.3万吨,其中火电厂排放811万吨,占全国NOx排放量的49.4%,占工业NOx排放的64.3%[3]。今年NOx排放量将达到1800万吨,未来若无控制措施,NOx排放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NOx排放国,污染将进一步加重,污染进一步加重。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将新建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450mg/Nm3。对于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和环境容量有限的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如北京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将NOx排放标准严格到100mg/Nm3。因此针对重点源开展NOx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氮氧化物产生与控制分析.

前言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如何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能源的利用中,矿物燃料的燃烧要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例如,我国每年排入大气中的87%的SO2、68%的NOx和60%的粉尘均来自于煤的直接燃烧,因此,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发展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煤燃烧技术,降低NOx和SO2的排放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最近二十年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燃料及脱硫剂经多次循环、反复地进行低温燃烧和脱硫反应,炉内湍流运动强烈。它不但能达到90%的脱硫效率和与煤粉炉相近的燃烧效率,而且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NOx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NOx浓度的因素,探讨控制NOx排放量的措施,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1NOx的生成机制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两者统称为NOx,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产生。和SO2的生成机理不同,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关系密切。 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途径有三个: (1)热力型NOx(Thermal 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 (2)燃料型NOx(Fuel 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 (3)快速型NOx(Prompt 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炭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其中燃料型NOx是最主要的,它占总生成量的60%~80%以上,热力型NOx的生成和燃烧温度的关系很大,在温度足够高时,热力型NOx的生成量可占到总量的20%;快速型NOx在煤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很小。另外,N2O和NOx燃料型一样,也是从燃料的氮化合物转化生成的,它的生成过程和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密切相关。 2 影响因素分析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一方面,氮在燃烧过程中被不断氧化生成NOx,另一方面在还原性气氛中NOx也会被不断还原生成N2,因此,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所有因素都将影响到NOx的浓度。 2.1燃料特性的影响 由于NOx主要来自于燃料中的氮,因此,从总体上看,燃料氮含量越高,则NOx的排放量也越高;同时,燃料中氮的存在形态不同,NOx的排放量也不一样,以胺的形态存在于煤中的燃料氮在燃烧过程中主要生成NO,而以芳香环形式存在的燃料氮在挥发分燃烧过程中主要生成N2O。一般来说,褐煤、页岩等劣质燃料中燃料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胺,故NOx 排放量较多,N2O很少;相反,烟煤、无烟煤中燃料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芳香环,故NOx 排放量较少,而N2O很高。 煤,尤其是其挥发分中的各种元素比也会影响到NOx的排放量。显然,O/N比越大,NOx排放量较高。H/C比越高,则NO越难于被还原,故NOx排放量也越高。另外,S/N比会影响到各自的排放水平,因为S和N氧化时会相互竞争,故SO2排放量越高,NOx排放量越低。 2.2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当风不分级时,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反应区内的氧浓度,因而,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 的生成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NOx排放量降低15%~20%,但是CO浓度会增加,燃烧效率会下降。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及控制技术 前言: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如何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能源的利用中,矿物燃料的燃烧要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例如,我国每年排入大气中的87%的SO2、68%的NOx和60%的粉尘均来自于煤的直接燃烧,因此,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发展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煤燃烧技术,降低NOx和SO2的排放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最近二十年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技术,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燃料及脱硫剂经多次循环、反复地进行低温燃烧和脱硫反应,炉内湍流运动强烈。它不但能达到90%的脱硫效率和与煤粉炉相近的燃烧效率,而且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NOx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NOx浓度的因素,探讨控制NOx 排放量的措施,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1NOx的生成机制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两者统称为NOx,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产生。和SO2的生成机理不同,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关系密切。 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途径有三个: (1)热力型NOx(Thermal 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 (2)燃料型NOx(Fuel 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而又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 (3)快速型NOx(Prompt 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炭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其中燃料型NOx是最主要的,它占总生成量的

氮氧化物产生与控制分析

氮氧化物产生与控制分析

前言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如何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能源的利用中,矿物燃料的燃烧要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例如,我国每年排入大气中的87%的SO2、68%的NOx和60%的粉尘均来自于煤的直接燃烧,因此,文明用能、合理用能,发展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煤燃烧技术,降低NOx和SO2的排放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最近二十年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 技术,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燃料及脱硫剂经多次循环、反复地进行低温燃烧和脱硫反应,炉内湍流运动强烈。它不但能达到90%的脱硫效率和与煤粉炉相近的燃烧效率,而且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好、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本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NOx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NOx浓度的因素,探讨控制NOx排放量的措施,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1NOx的生成机制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这两者统称为NOx,此外还有少量的氧化二氮(N2O)产生。和SO2的生成机理不同,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燃烧条件关系密切。 在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途径有三个: (1)热力型NOx(Thermal 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

煤,尤其是其挥发分中的各种元素比也会影响到NOx的排放量。显然,O/N比越大,NOx排放量较高。H/C比越高,则NO 越难于被还原,故NOx排放量也越高。另外,S/N比会影响到各自的排放水平,因为S和N氧化时会相互竞争,故SO2排放量越高,NOx排放量越低。 2.2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当风不分级时,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限制反应区内的氧浓度,因而,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NOx排放量降低 15%~20%,但是CO浓度会增加,燃烧效率会下降。 当风分级时,可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一般情况下,二次风从床上一定距离送入较好,如果过低则对NOx的排放量影响甚小。随着一次风量的减少、二次风量的增加,N被氧化的速度下降,NOx排放量也随之下降,并在某一风量分配下达到最小值。 2.3 燃烧温度的影响 燃烧温度对NOx的排放量的影响已取得共识,即随着炉内燃烧温度的提高,NOx的排放量将升高,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床温来控制NOx的排放量。但是,床温的降低会带来两个不利的后果,一个是CO炉内浓度将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从而使得燃烧效率下降;另一个是不利于N2O分解,从而使得N2O的排放浓度增加。 2.4 脱硫剂的影响

烟气中NOX形成机理

氮氧化物的产生机理 在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a)热力型 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泽尔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机理(Zeldovich反应式): O2+N-->2O+N O+N2-->NO+N N+O2-->NO+O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N2+O2-->2NO NO+(1/2)O2-->NO2 (b)瞬时反应型(快速型) 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

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上述两种氮氧化物都不占NOx的主要部分,不是主要来源。 (c)燃料型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它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组成,故燃料型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挥发份)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焦炭)两部分组成。

NOx生产机理及降低的办法

NOx生成机理 在NOx中,一氧化氮约占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3种: (1)热力型NOx,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中的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其生成机理可用捷里多维奇(ZELDOVICH)反应式表示,即 O2+N→2O+N,O+N2→NO+N,N+O2→NO+O 在高温下总生成式为 N2+O2→2NO,NO+0.5O2→NO2 随着反应温度T的升高,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增加。当T<1500℃时,NO的生成量很少,而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2)快速型NOx,快速型NOx是1971年FENIMORE通过实验发现的。在碳氢化合物燃料燃烧在燃料过浓时,在反应区附近会快速生成NOx,由于燃料挥发物中碳氢化合物高温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以极快的速度生成NOx,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NOx与炉膛压力的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3)燃料型NOx,指燃料中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热分解,继而进一步氧化而生成NOx。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NOx。在生成燃料型NOx过程中,首先是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热裂解产生N,CN,HCN等中间产物基团,然后再氧化成NOx。由于煤的燃烧过程由挥发份燃烧和焦炭燃烧两个阶段

组成,故燃料型NOx的形成也由气相氮的氧化和焦炭中剩余氮的氧化两部分组成。 NOx生成特点 在这3种途径中,快速型NOx所占的比例不到5%,在温度低于1300℃时,几乎没有热力型NOx。对常规燃煤锅炉而言,NOx主要通过燃料型生成途径而产生。由NOx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NOx的生成及破坏与以下因素有关[3]:⑴煤的燃烧方式、燃烧工况,其生成量依赖于燃烧温度水平;⑵煤种特性,如煤的含氮量,挥发份含量等;⑶炉膛内反应区烟气的气氛,即烟气内氧气,氮气,NO和CHi的含量;⑷燃料及燃烧产物在火焰高温区和炉膛内的停留时间。 根据NOx的生成机理,燃烧区的氧浓度对各种类型的NOx生成都有很大影响。当过量空气系数α<1,燃烧区处于“缺氧燃烧”状态时,抑制NOx的生成量有明显效果[6]。根据这一原理,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阶段完成,把供给燃烧区的空气量减少到全部燃烧所需用空气量的80%左右,形成富燃区,从而降低了燃烧区的氧浓度,也降低了燃烧区的温度水平。因此,第一级燃烧区的主要作用就是抑制NOx的生成,推迟燃烧过程,并将已生成的NOx分解还原,使燃料型NOx减少;由于此时火焰温度降低,使得热力型NOx的生成量也减少。燃烧所需的其余空气则通过燃烧器上面的燃烬风喷口送入炉膛与第一级所产生的烟气混合,使燃料燃烧完全,成为燃烬区,从而完成整个燃烧过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