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现象

高中语文文言文状语后置句整理新选.

状语后置句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佚之狐言于郑伯 荆轲刺秦王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常痛于骨髓 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使毕使于前 鸿门宴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 具告以事。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必修二 孔雀东南飞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仕宦于台阁 兰亭集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赤壁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必修三 琵琶行 “于江湖间转徙”,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歌以赠之。 寡人之于国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劝学 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句,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句,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词结构后置句,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过秦论 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师说 而耻学于师。介宾后置句,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 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 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 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于境上会) 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 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 得罪于大王(于大王得罪) 苏武传 为降虏于蛮夷。(“于蛮夷为降虏”。) 张衡传 游于三辅(于三辅游) 讽议左右((于)左右讽议)

高中教材状语后置句汇总

高中教材状语后置例题总汇 编题:;班级:姓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4、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6、秦王购之金千斤《荆轲刺秦王》 7、秦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8、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9、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10、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1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13、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14、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15、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16、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1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赤壁赋》 18、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1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0、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2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5、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贾谊》26、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贾谊》 27、生乎吾前《师说》 28、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9、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0、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1、学于余《师说》 32、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3、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34、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35、设九宾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36、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37、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38、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 39、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传》 40、虽才高于世《张衡传》 41、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 42、农人告余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43、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44、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4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滕王阁序》 46、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7、项王起,饮帐中《项羽之死》 4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项羽之死》 49、徒步往来山中《方山子传》 50、其势弱于秦《六国论》

文言文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后置,实际上就是“置动词后”。之所以是“后置”,其主要的参照物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若有放在谓语(动词)后的现象,则谓之。 第一:找出(准)句子当中的关键词(谓语动词) 为什么要找出和找准动词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所以只要把谓语(动词)找出来了,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 ①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上面四个句子的关键动词分别为:①得②贤③战④申 第二:掌握介词结构(状语)后置的规律 上面说了: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而如果是状语后置的情况,它一定要符合这么一条规律“谓(动)+(宾)+(介)+名(代)”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成后置的“状语”了。实际就应该是: “谓(动)+(宾)+【介+名】” ①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作“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根据上面两条,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于潭上】得双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结合规律判断:“贤”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弟子”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师不必【于弟子】贤 ③赵尝五战于秦 结合规律判断:“战”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秦”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赵尝【于秦】五战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规律判断:“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可见,只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且有意识地在课文中寻找和总结,那么,轻松学会“介词结构后置”这一语法现象就指日可待了。

知识讲解_文言特殊句式之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固定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之 定语后置句、谓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式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知识讲解 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用来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语序。在古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和相应的形式。 “……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求可使报秦之人)“……之……”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仰观大之宇宙,俯察盛之品类) “……之……者”式,具体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之马) 6、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铿然有之声石) 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具体形式为中心词+数量定语。 例, 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8、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千斤金、万家邑)谓语前置句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 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定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主要有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于是召集谢庄中精通武术的少年,动员他们说) 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bi)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拚命百姓忧虑;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

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5)古汉语中,数量词作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 ▼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由介词“于”“以”等构成的介宾短语经常放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的后面。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古典诗文 07-09 2052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特殊句式。如何准确地区分这两种特殊句式,对恰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先看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的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的主要类型有: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5、中心词+数量词。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定语“可使报秦”放在了宾语“人”之后;又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中,定语“铿然有声” 放在了宾语“石”之后;又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张溥《五人墓碑记》)中,定语“能不易其志”放在了宾语“缙绅”之后;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定语“利”和“强”,分别置于宾语“爪牙”和“筋骨”之后。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中,数量词定语“一双”置于了中心词“玉斗”之后。 看其是否为定语后置,可依据语法分析和其特殊标志(按类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现象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再看状语后置(也称为介词结构后置)。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两个“于蓝”在翻译时,要分别放在动词谓语“取”和“青”的前面作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状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2009-09-11 23:08 1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使报秦者”是“人”的定语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钴姆潭西小丘记》)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定语后置”的三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2状语后置 文言文状语后置概念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状语后置的类型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青,从蓝中取出,而比蓝青”)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在现代汉语的语序中,状语一般位于谓语前面,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会出现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后面的情况,称为“介词结构后置”。而“谓语后面”这个位置就是现代汉语中的补语所在的位置,所以上面的资料说“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介词结构后置与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都属于古代汉语的倒装句式。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而从古代汉语脱胎而来的成语中也常有这种用法。 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这类成语是由介词“于”和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如:“无济于事”中“于事”是状语,放在了谓语“无济”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于事无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于忧患生,于安乐死”;其他类似的还有“重于泰山、死于非命、无动于衷,喜形于色、毕其功于一役、拒人于千里之外、防患于未然”等。在文言文中,这类现象和用法比比皆是。 第二,“以”字结构的成语,这类成语由介词“以”和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如:“动之以情”中“以情”是状语部分,放在了谓语“动”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以情动之”。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精讲精练-状语后置句

学习目标: 1.明确文言文中状语后置句的概念和状语后置句的类型。 2.结合语境,准确判定和翻译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句。 一、知识梳理 1.状语后置是指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介宾短语)或某些副词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的现象。因后置的状语主要是介词结构,所以状语后置句又叫介词结构后置句。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后置状语,并准确翻译全句。 第一组: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第二组: (3)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4)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 第三组: (5)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第四组: (7)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鸿门宴》)(8)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二、问题探究 1.状语后置句一定是介宾短语后置句? (9)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2.介宾短语充当状语的句子一定是状语后置句吗? (10)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 芥。(蒲松龄《促织》)(11)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第一组: (1)—(2)都是“于+宾语”充当后置状语。后置状语中介词“于”的意义和用法因语境不同而不同。这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状语后置。 (1)中后置状语是“于长勺”,“于长勺”放在动词“战”后作补语,补充说明“战”的处所;介词“于”表动作的处所,译为“在”;“战于长勺”即“于长勺战”的倒置。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2)中后置状语是“于星火”,“于星火”放在形容词“急”的后面作补语,补充说明“急”的程度的;介词“于”表示比况,译为“比”;“急于星火”即“于星火急”的倒置。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文言现象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介宾短语后置是指文言文中介词短语放在谓语之后作状语,而现代汉语则习惯将它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这种现象又称状语后置,其中以“于”“以”“乎”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居多。 一、介词“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1、格式:动+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 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 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是介宾短语,作谓语“战”的状语,应调整为“于长勺战”,翻译为“公与他一起乘车,在长 勺作战”。 2、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 我长(大)” 二、介词“以……”构成介宾短语,后置。格式:动+以+宾如: 1、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 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2、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是介宾短语,作谓语“饰”的状语,应调整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翻译为“用篆文、山脉、乌龟、飞鸟、野兽的形状装饰”。 三、介词“乎……”构成介宾短语,后置。如: 1、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译文:“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也先于我”。 这句话中的两个“乎”都相当于介词“于”,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应调整为“于吾前生,其闻道也于吾先” 四、有时候,后置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宾短语后置。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战河北”“战河南”是“战于河北”“战于河南”的省略语,应调整为“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翻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五、动词/形容词+如/若+宾语例如: 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句总结

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种特殊句式。如何准确地区分这两种特殊句式,对恰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 先看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的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的主要类型有: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定语“可使报秦”放在了宾语“人”之后;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中,定语“铿然有声” 放在了宾语“石”之后; 3、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张溥《五人墓碑记》)中,定语“能不易其志”放在了宾语“缙绅”之后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定语“利”和“强”,分别置于宾语“爪牙”和“筋骨”之后 5、中心词+数量词 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中,数量词定语“一双”置于了中心词“玉斗”之后。 看其是否为定语后置,可依据语法分析和其特殊标志(按类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 再看状语后置(多为介词结构后置)。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两个“于蓝”在翻译时,要分别放在谓语动词“取”和“青”的前面作状语。“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中 “乎”一般翻译成“在”如“相与枕籍乎舟中”《赤壁赋》“乎舟中相与枕籍”,“生乎吾前”《师说》“乎吾前生” 总之,区分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现象,除了注意其本身的特点外,要注意抓中心词,并看词性。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词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且处于修饰语的前面;而状语后置是由介词“以”、“于”、“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处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为此,抓特点,看规律,辨类型,就能恰当地区分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了。 (定语美丽的花越过白茫茫的江面状语在赤壁下面游玩风猛烈地吹) 【跟踪练习】分辨下面文言句式的类型。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马之千里者。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之形。 8.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参考答案】1—5是定语后置,6—8是状语后置

文言文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以+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于+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后置,实际上就是“置动词后”。之所以是“后置”,其主要的参照物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在现代汉语中,状语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若有放在谓语(动词)后的现象,则谓之。 第一:找出(准)句子当中的关键词(谓语动词) 为什么要找出和找准动词?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的。所以只要把谓语(动词)找出来了,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 ①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上面四个句子的关键动词分别为:①得②贤③战④申 第二:掌握介词结构(状语)后置的规律 上面说了:状语是专门用来修饰谓语(动词),而如果是状语后置的情况,它一定要符合这么一条规律“谓(动)+(宾)+(介)+名(代)” 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解成后置的“状语”了。实际就应该是: “谓(动)+(宾)+【介+名】” ①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石”作“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由此,根据上面两条,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于潭上】得双石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结合规律判断:“贤”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弟子”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师不必【于弟子】贤 ③赵尝五战于秦 结合规律判断:“战”应该是“谓语动词”,“于”是“介词”,“秦”是“名词”。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也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赵尝【于秦】五战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合规律判断:“申”应该是“谓语动词”,“之”作“宾语”,“以”是“介词”,“孝悌之义”是“名词性结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介词结构后置”。 翻译成:【以孝悌之义】申之 可见,只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且有意识地在课文中寻找和总结,那么,轻松学会“介词结构后置”这一语法现象就指日可待了。

文言文定语后置句与状语后置句格式分析

文言文定语后置句与状语后置句格式分析古典诗文 2014-09-28 0625 文言文定语后置句与状语后置句格式分析

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 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状语后置

一、状语后置句 看少点电视→少看点电视你先走→你走先 ·句子成分公式: 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隔开心有数。 ·状语的定义及分类: 现代汉文中,状语分一般状语和句首状语,一般状语位于主语、谓语之间,起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词的作用;句首状语则比较少见,但在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介词结构做状语时,可以把状语放在主语的前边,如“一九四九年,我们国家举行了开国大典”、“在北京,我们游览了故宫”其中“一九四九年、在北京”就是分别表时间、地点的句首状语。 状语的书面标志是“地”,如“小明愉快地回了家”,当然有时候状语也不带“地”,如“他们在上海见了面”,其中愉快地、在上海就是状语 (1)一般状语例句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2)句首状语 一九四九年,我们国家举行了开国大典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3)文言文一般状语例句 周桓王使虢(guó)仲伐曲沃武公(司马迁《史记》 ·文言文倒装句: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状语后置;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的格式: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位于谓语的前面,谓语的后面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没有补语这个成分,因此,翻译时谓语后面的补语往往要移到谓语前面作状语,这就是“状语后置”(因为状语常常由介宾短语充当,所以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标志性介词:以、于、乎(相当“于”) ·状语后置句规律一: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以事】具告《鸿门宴》 私下里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以沛公言】具报项王《鸿门宴》 【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 (3)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秦王【(以)金千金,邑万家】购之。 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他的头颅。 句式特点一:谓语+ 以+ 后置状语 巩固练习: (1)既替余以蕙纕兮既【以蕙纕】替余兮 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 (2)又申之以揽茝。又【以揽茝】申之 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3)谣诼谓余以善淫。【以善淫】谣诼谓余 【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 (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用篆文、山龟、鸟兽之类的图形】做装饰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以事】验之,合契若神 【用事实】来验证它(指候风地动仪),就像神灵一样符合。 ·状语后置句规律二: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青色,【从蓝藻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藻】深。 (2)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 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3)长于臣【于臣】长。 (年纪)比我大 (4)遂与秦王会渑池遂与秦王【(于)渑池】会 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将军【(于)河北】战,【(于)河南】战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 句式特点二:谓语+ 于+后置状语 注意: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状语后置句规律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 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