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起点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得出结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即“市民社会”。马克思在这里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和原动力,私有制是国家的支柱,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相反。此时,马克思已从一个唯心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完成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在1844年初,新刊物《德法年鉴》创刊。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标志着马克思从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了共产主义者,完成了政治上的转变。

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1844年,马克思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初步解剖了市民社会,全力寻找认识市民

社会本质的突破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是一次思想突破,其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先后于1844年秋、1845年春和1846年春写出了《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在唯物史观形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分析和批判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正面阐述了历史的发源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思想与现实的关系、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等问题,这表明唯物史观的诞生已经为期不远了。

1845年到1846年是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质变阶段,标志就是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认识的本质以及新世界观的本质和功能等进行了科学阐发,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等著名论断,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建构了一个框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历史的前提、历史与交往方式的关系、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等重要思想,全面制定和概述了唯物史观。前者是“唯物史观的天才萌芽”的形式,后者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详细制定”,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表明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历史观诞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唯物史观进行全面讨论的一部著作,其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第一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阐发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意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作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清算了以前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从而使社会发展的探索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它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成为科学。列

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理论成为科学,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得到宏扬和传播,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不断取得胜利。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内容:①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理论形成

在1842~1843年间所写的《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问题的阶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异化观的出发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运用异化劳动观点,进一步揭示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和前此社会的主要异化形式“私有制异化”,即作为国家形式的政治统治的异化以及劳动作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会活动的异化。

从19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经济学手稿(1857一1858)》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来阐明异化的本质。其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内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马克思认为异化决不是永恒存在的现象,而是受一定生产关系制约的历史现象。因此,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约的异化,必将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彻底消灭而消灭。

西方学者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

尼采从唯意志论出发,把人的异化归结为放弃生存的意志。

存在主义者从唯我主义出发,把异化及其克服归结为人的自我选择。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E·弗罗姆,从感觉论的主观唯主义出发,把异化说成是人的一种体验方式。这些异化学说,都不是历史地从人们的社会关系考察异化产生的根源,而是侧重于从生理、心理、道德、技术等思想文化方面找原因。所以,它们不仅弄不清异化的真正本质及其根源,重复了把异化与对象化、物化等同的错误,而且具有掩盖资本主义制度为异化真正根源的倾向。

理论发展

霍布斯和洛克虽然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他们用别的概念表达了与格劳修斯相同的思想。在卢梭的社会契约学说中,异化除表达上述思想外,还包含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卢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能转让,除非在社会契约中放弃这种权利和自由,转让给代表他们的国家。卢梭的这种态度,表明了他要求个人权

利和自由的意向。卢梭还揭露了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变成异己东西的事实。这样,他就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重关系上,深化了异化概念的内涵。卢梭在异化思想上的推进,终于成为向德国古典哲学异化理论过渡的桥梁。

,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观点阐述异化。但是,他只是说明了宗教的一个本质方面,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使人本身的力量变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力量。此外,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异化理论所包含的许多深刻内容,他都无力加以扬弃。

现代意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统一,但在提供效率、富裕和自由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改革开放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解放生产力为宗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马克思批评过的市场经济负面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7年11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7年9期第3~7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哲学研究》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对它的研究乃至发展、创新,不能仅仅限于抽象的概念思考或文本解读,而是必须面向生活实践。今天,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提供了大量的新经验、新问题。善于把时代的问题转化为哲学自身的问题,在解释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中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大量争论都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我们应当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显示出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读过李荣海先生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的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当人们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世界观”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这就是说,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三种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世界观,亦即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是我所写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该文构成与“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2009-2010下学期期末试卷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的“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指 A.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C.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D.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自觉的实践性 B. 彻底的科学性 C. 坚定的革命性 D. 鲜明的阶级性 4.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研读经典著作 C. 熟记基本原理 D. 深

入实际调查 5.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现实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 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真理性 B. 意识派生性 C. 客观实在性 D. 意识能动性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客观性 B. 物质性 C. 实践性 D. 运动性 8.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物质生产劳动的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 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 D. 人类自身繁衍的活动 9. 发展的实质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 B. 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C. 根本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律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 D.

17届高三政治: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用于学生自己背诵)

一、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原理内容:(1)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①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②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原理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方法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 原理内容:(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①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主体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方法论: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4.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制约个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的活动也会影响社会。 方法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5.劳动奉献原理 原理内容: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6.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 方法论: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7.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表现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c ) A.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我的唯物史观

我的唯物史观 城环1203班张浩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常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是这样?事件的发展,历史的走向,人在暴力、战争面前受到的苦难为什么那么多?有的人在混乱的时代依然逍遥,有的人在“和平”的社会依然受难,社会竟不能为人提供庇护?所有的问题都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理论体系为世界上的一些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除了进行改革开放,推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其余的政权要么消失,要么进入了独裁专制。马克思的理论在二百年后的今天没有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学者吴思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马克思在进行历史考量的时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本身不应该是“等价交换”,而是“暴力均衡”只有当人与人之间或者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暴力达到了均衡,“等价交换”的逻辑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若暴力水平间相差悬殊,则整个《资本论》的逻辑都不能达成,因为强者会无条件的吞并弱者。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动的成为历史发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团的行为方式和生存逻辑,那么唯物史观的定然是有缺陷的。 唯物史观到底对不对呢?社会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社会也是人的社会。所有的独立的人组成了整个社会,阶级以及其他的人的分异都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之所以建立是为了让所有人类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发展。从这一点上,马克思的群众观点是正确的,承认了人的作用。 但是在目的上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人类发展到最后仅仅是为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吗?那么在这个终点之后是什么世界?这样一个终点,不是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弥撒亚主义是一样的吗?和有神论的终点,天堂和地狱是一样的吗?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世界是一样的吗? 社会既然作为人的社会,那么它不断发展的目的就应该是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能够幸福的生活。中国古代的理论设想了大同社会来描绘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人能够安详的生活。人类要取得幸福就是社会这一组织建立的目的。原始社会之所以能够组建起来就是因为人们在一起生活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定,我们不应忘记社会的建立的根本。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当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觉得社会是安全和运行流畅的情况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好的,就是值得维护的。当社会环节出现了问题,那

马克思原理概论单选题

A B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为(否认内部矛盾性和承认内部矛盾性的对立)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的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B.生产阶段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答案:A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既克服又保留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抛弃 答案:A C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答案:A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案:C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 观点的答案 篇一 :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受其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分别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且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 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主要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

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历史上的每个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只是作用有大有小、作用的性质有促进和阻碍。但是,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谈谈对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关系的理解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运行。价值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 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

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于 ?是否承认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 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里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地理条件 ?人口条件 ?资源条件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自然和社会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基础和纽带是 ?劳动 ?自然 ?人 ?社会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 ?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创造的结果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心理一样的存在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料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物质资料生产高度发达 ?科学技术 ?生产关系 ?经济体制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生产关系 ?血缘关系 ?政治关系 ?思想关系 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表明 ?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区分是相对的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

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马著作业第三小组课题)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

马原,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唯物史观(解析版)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唯物史观 (教师版) 概念释疑: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课标要求: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课标解读: 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I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根据材料中“井主所雇工匠”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竹简井属于民营手工业,数量成百上千,因此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是否高,B错误。雇佣劳动是否已经“普及”无法判断,C错误。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的结论无法得出,D错误。 答案:A 2.(2018·全国I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李景源 2006年07月04日13:21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三个还原,即还原历史、还原问题、还原我们党解决中国命运和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中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1.历史观的变革是近代思想史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哲学观念的变革,最主要的表现是历史观的变革。历史决定理论的命运,历史观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天崩地裂般的社会变动和亡国灭种的残酷现实,救亡图存和追求现代化的客观需求成为哲学观念变革的深层历史根据。中国社会出现了从“借思想文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潮”转向了“社会改造论”的思潮。“社会改造”成为取代“伦理革命”、“文学革命”的纲领性口号。各种进步社团、进步报刊,纷纷举起社会改造的旗帜。陈独秀表示:“我敢说最进步的政治,必须把社会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别的都是闲文。”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支持的少年中国学会,把注重社会改造作为共同的社会目标。 要改朝换代,要改造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发展道路问题。随着改造社会现实呼声的出现,历史观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和主题。中国到底向何处去?这是当时的志士仁人挥之不去的大问题。梁启超率先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针对当时一些人停留在社会生活的表层,对历史动力的寻求停留在观念、精神和宗教层面,李大钊指出:“唯物史观就站出来反抗那些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把他们多年所推崇为非常重要的外部的社会构造,都列于第二的次序;而那被历史学家蔑视的,对于研究社会生活有莫大的价值。”包括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三民主义者,甚至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都对唯物史观情有独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从唯物史观中看到了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社会改造的方向和途径。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个外在的过程,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吸收东西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民族形式和传统内在生成的过程,是几代人艰辛探索的结晶。从梁启超的“民史论”和“新民说”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和“三民主义”;从蔡元培的“劳工神圣”到李大钊的“群众时代、劳农主义和唯民主义”;从陈独秀的“我们所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的社会改造”到毛泽东把“民众的大联合”看作是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其间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从观念史观和圣贤史观到民众史观和群众路线,使历史主体一步步得到澄明。解决了人民群众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主体问题,便从历史主体的层面勾画出中国思想界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2.唯物史观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 从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来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毛泽东思想观的转变实质是历史观的转变,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即历史观问题是世界观的核心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