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盗墓小说的文学文化传统--以《鬼吹灯》为例

盗墓小说的文学文化传统--以《鬼吹灯》为例

《长江丛刊》2019.04

25

盗墓小说的文学文化传统

——以《鬼吹灯》为例

■代涵鲜于/安徽大学

摘 要:盗墓小说是新世纪网络文学中重要的一支,它融合悬疑、惊悚、怪谈、探险等诸多元素,填补了网络类型小说在此方面的空白,其内容奇崛瑰怪,其中不乏有大量反映中国文学文化传统的部分。本文试以盗墓文学的“开山鼻祖”《鬼吹灯》为例,从题材内容方面分析盗墓小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继承与延续,以及其在继承过程中自身的特色与创造性发展,并基于此,对新世纪盗墓文学进行再思考与评价。关键词:盗墓文学 《鬼吹灯》 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

盗墓文学是新世纪网络文学从玄幻文学中发展出来的一种类型,主要以盗墓故事为书写对象,描述盗墓过程中的奇门遁甲、巫蛊风水、魑魅魍魉等异物奇闻、奇妙历险,其代表作有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等。作为盗墓小说“开山之作”的《鬼吹灯》共计八册,《精绝古城》、《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为上部,《黄皮子坟》、《南海归墟》、《怒晴湘西》、《巫峡棺山》为下部。《鬼吹灯》的题材、内容、描写奇崛瑰怪,不仅具有网络文学典型的一波三折、通俗易懂的叙述特色,更是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神话典籍、民间传奇故事、道学方术等进行加工与再创造,采用大胆的想象、“奇幻化”写作手法,将文学虚构与传统文学文化进行完美融合,对中国墓葬文化与巫文化进行平民化再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特色。

“盗墓”这一题材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源自中国传统墓葬文化与厚葬观,从文学上追溯盗墓小说的根源,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掘墓”、“盗墓”题材的志怪小说。这类小说题材最初以“掘墓”为主,《太平广记 ·鬼十七》就曾记载在掘墓之后,出现“门

有贵人,颜色如生”[1]

之奇闻,其重点在于鬼魂仙术,但已初具奇异化写作色彩。后又出现以“盗墓”为题材的志怪

小说,《夷坚志·李婆墓》记载,“群盗

肆行,焚庐发冢”后,“俄有一媪,长七尺余,发白貌黑,形极丑,素练宽衣,端坐椁上。弹指长啸,响振林壑。溪谷涓流,一切沸涌。众怖而散走”。

在这类小说中盗墓奇闻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警示世人不可侵犯坟墓,但其中对墓穴以及墓主人神奇诡谲的描写本身就已经开始吸引读者。除此之外,《搜神記》、《列异传》、《醒世恒言》、《华阳国志》、《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诸多古代书籍中都有关于盗墓故事的记载,单在《搜神記》卷十五中就出现了十七则与盗墓有关的故事。发展到网络盗墓小说,其书写重点从恐吓警醒世人不可盗墓转移到对盗墓过程中的奇幻冒险,盗墓行为的大肆描写,这一部分也成为为冒险服务的情节线索,小说对这一行为本身不带褒贬。从总体上来说,网络盗墓小说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小说的盗墓题材和诡异奇幻的写作风格,在小说叙事上加之以通俗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国外影视作品的叙事技巧,在思想主题上加之以民族英雄气概与现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烛照,在继承的同时将传统盗墓题材的浪漫想象与奇幻风格发展到顶峰。

在题材内容上,盗墓小说继承了民间志怪小说中神魔传说、巫风道教的神秘色彩。正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写到:“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

鬼神志怪之书。”[2]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神怪故事的记载颇多,盗墓小说不仅大量化用传统文学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奇、野史传说,更是继承了魏晋以来神魔志怪小说中魑魅魍魉、奇闻异事的新鲜题材,其中不乏有民间风水八卦、道教方术、巫术思想的内容,体现了对传统巫文化与道教玄学思想的继承。

(1)神话与民间故事,网络盗墓小说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野史故事、民间传奇,并以此为原型进行创造

性想象与改编。

(2)风水与八卦学说,网络盗墓小说中涉及到大量的风水知识和《周易》八卦学说。《鬼吹灯》中直接根据中国传统风水学说,虚构出一本风水密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分为“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 、“镇”、“遁”、“物”、“化”、“阴”、“阳”、“空”十六章,其中涉及天地气运、万物之化、星相风水,除此之外,正如书中所写的:“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

在而后的续集《鬼吹灯·昆仑神宫》中,更是对昆仑山的大墓进行了想象。除了寻找陵墓依据风水学中的“龙脉”,《鬼吹灯》中更是有多处涉及改变风水格局的方法,《鬼吹灯》中的奇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的“化”字卷,便是讲述改风换水之术,献王墓边的山神庙与“断虫道”便是用建筑物改变龙脉的“穴眼星位”以改风换水。

(3)道教玄学思想,网络盗墓小说的内容对民间道教方术,玄学思想有所继承。《鬼吹灯》描写墓穴时多次涉及道教转世成仙的墓葬习俗。道教的世界观分为“天界”、“人间”、“鬼界”三个体系,认为人有三生三世,“三重水棺”则用三具尸骨加以代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道教中也代表着世间万物、生死轮回,“三重水棺”不仅代表着前三世的罪孽,更是墓主人渴望来世脱胎换骨、求仙得道的表达,这与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基本宗旨不谋而合。除了追求得道求仙、长生不死的墓葬文化,《鬼吹灯》中更是大量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阴阳五行、驱鬼辟邪、修身养气、奇门遁甲等内容。小说中驱鬼必备的糯米、黑驴蹄子、摸金符,还有“去道观开过光的神像护身符”都含有浓郁的驱鬼辟邪的道教色彩。在《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亦是“阴阳”与“风水”各占一半,而最后一篇“空”则写到:“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风水秘术的最高境界,没有任何一个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