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读论语 反思教育

研读论语 反思教育

教 学教 学 实 践

主持人:刘 兵 张新春

Email:csjkyyw@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986360.html, 因为要编写一本供高中生阅读的文化经典读本

《〈论语〉选读》,笔者对《论语》的部分篇章作

了一些归类整理和必要注释。认真研读之中,我深

感其思想的博大精深,其中许多篇章都包含着孔子

超越时代的教育思想,其深邃高妙,即使在今天看

来仍令人惊叹,引人反思。

一、道德为先、德才兼备的人才观是教育的

灯塔

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理

想的人格应该是“仁、义、礼、智、信”。他说:“士

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

语?里仁》)像颜渊那样“箪食瓢饮陋巷而不改其

乐”(《论语?雍也》),才是理想的境界。在此

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君子”标准。他

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要“修

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

语?宪问》)。还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

见君子斯可矣。”(《论语?述而》)“君子”在

《论语》中共出现101次。在孔子看来,“君子”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实

行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人才选拔制度和高考招

生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

人才观转变的严重滞后,人们对人才认识的偏颇和

异化还相当严重,人才选拔制度和高考招生制度的

改革依然十分艰难而缓慢。在这种情境下,我们从孔子的人才观中获取智慧显得尤为重要。二、孔子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仍是教育的航标 基于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孔子提出了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论语》上说“子以四教:

研读《论语》?反思教育

胡自才

教 学教 学 实 践

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并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科书,又说:“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可见其教育涵盖道德、文化、技能、身体、艺术等各个方面。同时,他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可见孔子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以德育为首的。

孔子于2500多年前就如此明确地提出了以德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主张:现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有近30个年头,制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已整整20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已经颁布14年了,但是,全民、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应试教育的暗流还在不停地涌动。作为21世纪的当代教育人,岂能让功能异化的升学率一叶障目,迷途于世界教育进步大潮中呢?

三、有教无类、尊重主体的学生观是教育的

姿态

孔子有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用子贡的话说就是“欲来者不拒”(《荀子?法行》)。《论语?述而》里面有这样一则记载:“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生动地体现了孔子对待学生公平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博大的胸怀。重温“有教无类”的主张,仿佛感到孔子那如炬的目光正在透视着中国当今的教育。当前,虽然“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问题仍然相当严峻,教育水平依然存在着地区的、经济的、文化的、性别的乃至民族的差距。如何缩小和消除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仍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孔子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他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高度认识和重视。长期以来,不少老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加以塑造,学生被有意无意地置于附属地位。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应该老老实实

地从孔子身上吸取智慧,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四、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观是教育的

法则

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基于这一认识,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主张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高下,性格、才能、志趣的不同,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据《论语?先进》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样的例子在《论语》里并不少见。出于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孔子还主张以学定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这里他不但提出了“启发”的主张,而且指明了“启发”的时效。为了落实以上主张,孔子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等。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点和生成状态来进行。而《论语》本身就是“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鲜活案例。

然而时间越过了2500多年,我们还有不少人习惯于教育的整齐划一,抹杀学生的个性差异;习惯于以教定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成状态,甚至包办代替,侵占学生的自主空间。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行为,从根本上摒弃僵化学生思维、扼杀学生个性、侵占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五、好学乐学、实践创新的学习观是教育的

策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又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并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同时提醒学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并指出:“知之

教 学

教 学 实 践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并现身说法:“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孔子好学乐学的主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与此同时,孔子还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正》)又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并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高度重视学习以及学习过程中实践、思考、反思、探究、运用、创新等活动的作用。

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经过数千年探索,人们依然感到困惑。应试教育的泛滥使学习活动愈来愈枯燥和单调。作为教育者,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快乐、养成学习习惯、善用学习方法,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工作。孔子的学习观,历经数十个世纪,依然光彩夺目,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六、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教师观是教育品格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充分显示了孔子对教师示范作用的清晰认识和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始终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忧患意识,因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同时,孔子还十分注重敬业精神的修养。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可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积极倡导并躬身实践的崇高教师风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空前提高。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广大教育工作者务必加强学识修养和师德修炼,提高专业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专业成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教师队伍建

设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强的教师队伍。

七、平等互爱、教学相长的师生观是教育境界

基于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孔子与学生总是平等相待,真诚相交。因此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融洽,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子待生一贯全心全意:“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师生相处一片赤诚:“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学生病逝,孔子悲痛不已。“颜渊死,子哭之恸。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师生之情如同父子。在学术上孔子十分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常与学生切磋探讨,听取学生的意见。他还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当学生的看法对他有所启发时,他便欣然赞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等言《诗》已矣。’”(《论语?八佾篇》)遇到有人指出他的过错,他便欣然改正。“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孔子的教学实践活动鲜明地贯穿着教学相长的思想。

在2500多年前的奴隶制度下,孔子能如此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实在难能可贵,足见其坦荡的胸怀和开明的境界。当年的孔子既能如此,21世纪的我们更当践行不悖。如果我们能把握平等互爱、教学相长的真谛,那么我们的教育过程将会成为一个师生心灵相通、学识共进、其乐融融的生命成长过程。

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孔子将人师之道,演绎得淋漓尽致,令我们“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阶段,认真研读《论语》,吸取其中的教育思想精华,将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我们能在广泛学习各国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同时,大胆、深入地发掘儒家教育的智慧宝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如此,则教育之繁荣可期,祖国之兴旺可待! 

(作者单位:浏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