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题目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

题目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

题目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
题目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

山东理工大学《采矿新技术》论文

题目:基于似膏体充填的

建筑物下采煤新模式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矿物资源工程

班级:矿物加工0401

学生姓名:来永恒

学号:0412104909

指导教师:李明

课程论文时间:二ОО七年 10.27

A New Mode of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with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CUI Jianqiang(崔建强), SUN Henghu(孙恒虎), HUA NG Yucheng(黄玉诚)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Safety Engineering, CUMT,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the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ctual cases of coal mines, a new mode of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with the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And its specificity was analyzed, and

a further introduction to the 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was given. The

main parts of the backfill system, such as the backfill preparation system, th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backfill systems in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s and the backfill process, were presented emphatically.

Key words:

mining under buildings; paste-like backfill; 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CLC number: TD 823. 7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006-1266(2002)02-0143-05 1.Introduction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dema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flict between coal shorta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spicuou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on coal mining technology under buildings. The present coal mining technology under buildings can not be widely applied for its some shortages, such as the poor effect of surface subsidence and deformation controlling, 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undergrou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low recovery of resources.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has out standing advantages, such as the wide supply of backfill materials, the low cost of backfilling, the easy preparation of slurry and the high strength of backfill body. It can control surface subsidence and deformation effectively, gains a high recovery, and does not pollute undergrou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Using the new mode, harmless and non-pollution mining under buildings can be realized.

2.Proposal and Specificity of the New Mode

In all the modes of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backfill mining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surface subsidence and deformation and the recovery of coal. The density of backfill body and its subsidence contraction influence th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surface and surrounding rock directly. The solidifying backfill mi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royal and nonferrous mines, for its backfill body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density, little subsidence contraction, and enoug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With the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olidifying backfill mi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improved and developed greatly. Based on the trend of solidifying backfill technology, Professor SUN Henghu proposed a new mode referred to as paste-like solidifying backfill. The new mode’s specificity is that it has not only the advantages of both hydraulic backfill and paste backfill, such as the good slurry fluidity and the easy pipeline gravity transportation for the former, and the great backfill body strength and the non or little dehydrating for the later.

The traditional binder cement has the poor capability of fine partic les’ solidifying. When the density of backfill slurry is lower than that of paste, the slurry is easy to transport through pipelines by gravity, 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loss of fine particles (including cement particles) in the dehydrating process. So the subsidence contraction of its backfill body increases and the strength decreases, which leads to the loss of binder and 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underground operation sites. When the density of backfill slurry is close to that of paste, its fluidity becomes poor and difficult to transport.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realization of paste-like backfill mode i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 new kind of binder. It is necessary for this binder to have the capability of solidifying fine particles and for its backfill body to meet the need of strength. Meanwhile, it must have a wide range of backfill materials and a lower backfill cost.

The research group leaded by Professor SUN Henghu has developed a new generation binder, 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With the new solidifying material, the paste-like backfill mode is forming gradually, which absorb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odern solidifying backfill and spurns its disadvantag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solidifying backfil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al mines and the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a new mode of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is set up. So this new mode and its system design have both something similar to the solidifying backfill technology in metal mines and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1) Backfill material: The newly developed full-sand-soil material is adopted as binder, and debris (waste from coal mines) and fly-ash (waste from steam electric plants) are used as aggregate.

2) Backfill area: Coal deposits takes the shape of seams, most of which have a low angle, so the area to backfill is great and backfill slurry have to be transported farther. Compared with metal deposits normally taking the shape of block or vein, the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height difference is larger.

3) Backfill capacity: Generally, fully-mechanized working faces in a coal mine has

a larger productivity than a metal mine. So, a larger backfill capacity of the backfill system is needed.

4) Selection of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sites: The backfill system must meet the demand of the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height difference of paste-like slurry transportation. Moreover, the transportation of backfill materials on the earth’s surface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so as to lower the backfill cost farthest, for the backfill amount is great.

5) Coordination: To assure the production of fully-mechanized working faces and

the quality of backfill body, the processes of mining and backfill must be coordinated well. By now, there is no relative engineering experience.

3.The New Mining Mode Under Buildings and Its System Layout

3. 1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The 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is a kind of powder made of some industrial waste, such as blasting-furnace slag, smelter slag, and proper portion of natural minerals and chemical catalysts through milling and mixing. It has a powerful capability of solidifying sandy soil and industrial waste (such as tailings) containing a high percentage of clay. Hence comes its name full-sand-soil solidifying material, called full-sand-soil material for short.

Compared with Portland cement, the full-sand-soil material has its own specificity in the respects of technological propert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t has a super quality of solidifying fine particl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dosage, its strength is 23 times that of cement. Under the same strength demand, its dosage is less than half that of cement. Compared with regular cement, its early strength is high, and 72-day’s strength and 28-day’s strength can reach that of425#and 525#cement standards, respectively.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full-sand-soil material is to “engulf”a large amount of industrial waste, and to produce super binder with good property and wide uses at a low price. Its production cost is low, approximately 200 yuan per ton. Therefore, the full-sand-soil material will not only find wide applications in mining, communication, const 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and oil project s, but carve out a completely new way to reutilize industrial waste.

3.2The system layout of paste-like backfil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3. 2. 1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system

1) Location selection

Distinguished from paste backfill, one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paste-like backfill is that the fluidity of its slurry is excellent. Without or with a little transportation pressure, its slurry can be transported to backfill sites. For this reason, when the location of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is selected, the demand for the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height difference should be met firstly so that the paste-like backfill slurry flow by gravity can be ensured. Secondly, the transportation work of a backfill materials on the earth’s surface should be minimized furthest. The capacity of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should be about 2. 0 times that of the backfill mining face. Since a coal face usually has a large productivity per year, so lowering the backfill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cost will be of out standing sense.

2) Layout of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Based on the capacity of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the specificity of backfill materials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olidifying backfill mining in metal mines,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to adopt a two-step mixing system, i. e. , the first-step mixing drum prepares mortar, made from debris, fly-ash and water, with a density about 73%;and the two second-step mixing drum prepares paste-like backfill slurry with a density about 75%made from the full-sand-soil material and the mortar produced by the first-step mixing drum.

To ensure the reliable operation of a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two mixing drums are set for each step. When one of the two first-step mixing drums is working normally, the other is alternate. Both of the two second-step mixing drums are working normally at the same time. When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one of the second-step mixing drums, the other can produce backfill slurry by its elf. The advantage of the layout is that when one of the mixing drums has something wrong, the production of slurry does not be influenced so as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backfill process.

3. 2. 2Th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paste-like backfill slurry

Firstly, the layout of th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 must meet the demand for the backfill capacity and make the backfill operation be high quality, efficient, safe and economic. It is not permitted for the backfill pipeline to be laid upward. Meanwhile too many t urns should be avoided so as not to result in the natural pressure loss of backfill slurry and pipeline blocking. The pipeline to underground should be laid in the auxiliary shaft or air shaft as far as possible. Utilizing the existent shafts, roadways and ground installation can decrease the backfill pipeline laying cost and also make the pipeline conveniently inspected and repaired. The backfill pipeline layout in a coal mine can be seen in Fig. 1. Its backfill pipeline is laid through a backfill bore-hole, auxiliary shaft, main entry, return dip, tail-entry to the backfill site.

Fig. 1Backfill pipeline layout at the beginning period

1.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2. Town buildings;

3. No. 6 shaft;

4. Filling pipe;

5. Entry at-570m level;

6. Entry at-710m level;

7. Return dip; 8. Transportation dip; 9. Tail-entry;

10.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11. Head-entry

From the pipeline layout in Fig. 1, the actual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height difference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N=L/H,

where N is the ratio of total length to height difference, L is length of the backfill pipeline, L=|AB|+|BC|+|CD|+|DE|+|EF|in m, and H stands for th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lurry entrance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the slurry exit at the underground backfill site, H=the height of point A-the height of point F in m.

On the basis of the laboratory research on the paste-like slurry flow specificity and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experience of metal mines, N=3~6 is the most suitable value for the paste-like slurry to be transported through a pipeline by natural pressure

3. 2. 3Backfill system in fully2mechanized working faces

The gob resulted from backfill mining is filled with backfill materials tightly. In the process of deformation with surrounding rock, the backfill body with certain strength and stiff ness increases the capacity of surrounding rock effectively and gives some load-bearing capacity towards roof strata gradually. A reasonable roof-controlling area can be obtained from a site test and the strata control theory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ackfill operation. Thus along the working face a row of hydraulic props should be set in the gob behind powered support s. The distances between hydraulic props and between hydraulic prop row and powered support s, and the width of each backfill strip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n-situ tests on the basis of roof stability, mining depth, tectonic stress and soon. Thus, a backfill road is formed between hydraulic props and powered support s. Flexible shuttering is set up along a side of the gob against hydraulic props to support backfill slurry and filter water. Its layout can be seen in Fig. 2. The backfill system’s advantages are that mining and backfill processes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its large filtering area is good for the increasing backfill body’s early strength, and the filtered water can flow to the head-entry directly and not result in polluting of the working face.

Fig. 2Backfill pipeline layout at the beginning period

1. Head-entry;

2. Tail-entry;

3. Powered support;

4. Hydraulic prop;

5. Flexible shuttering;

6. Backfill road;

7. Preparatory backfill strip; 8. Complete backfill strip

3. 2. 4The process of backfill technology

1) Preparation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backfilling includes sealing of the flexible shuttering, linking of the backfill pipes, communicating between the backfill site and the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cleaning up of the head-entry drainage ditch and so on.

2) Backfill process

When the preparation operation is accomplished, the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begins the backfill operation. Firstly, the backfill pipes are washed by using clean water and the pipeline is inspe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leaks or not. If all is OK, then slurry is transported down through the pipelin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washing water from flowing into the gob, a valve should be set up before the pipeline is laid to the backfill site. By this way, the clean water resulted from the pipeline washing may be drained to the head-entry ditch directly.

Backfill workers operate at the T junction of the tail-entry when backfill begin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tently on backfill operation. When abnormal cases occur, rela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t once.

While the gob is being filled with slurry during the backfill period, little water can be dehydrated from the seams or the flexible shuttering and is drained to the head-entry, which prevents it from flowing to the working face and causing pollution to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3) Closing process

When backfill slurry reaches at the predetermined position, the backfill preparation station stops producing slurry. To prevent the backfill slurry from detaining and solidifying in the pipes to block the filling pipe or make its radius decrease, the backfill pipeline is washed using clean water for a further use when there is no slurry flowing out at the end of the backfill pipeline.

4.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Subsidence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i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estimate surface subsidence resulted from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Take the feasibility research on one coal mine’s paste-like backfil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on scope is the full subsidence area. Based on the mining area’s empirical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for the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surface subsidence is estimated.

Its mining depths are 971, 1241 and 701 m in trend direction of the main section, at the lower boundary and at the upper boundary, respectively.

The seam thickness, including 5 coal seams, is 10. 6m, and the average seam dip is 21°.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solidifying backfill technology, subsidence coefficient q=0. 02~0. 05, tangent of the main influence angle, taken by medium stable strata, tanβ=1. 7 and horizontal moving coefficient b=0. 3. The calculation result s are listed in Table 1.

Table 1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duced paste-like backfill mining under

From Table 1, both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values are smaller than the deformation standards of No. 1 protection regulation for masonry structure buildings in China, that is, max dipping coefficient i≤3. 0mm/m, max curvature

K≤0. 2×10-3/m, max horizontal deformationε≤2. 0mm/m.

5.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existent backfill modes and the trend of modern backfill, a new backfill mode,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Its binder has good quality

and low price, and it can also reutilize a large amount of industrial waste. These advantages will make the backfill cost decrease greatly. Consequently, the paste-like backfill mode will carve out a new way for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With the paste-like backfill technology, the new mode of coal mining under buildings will certainly find application in solving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sulted from debris and

fly-ash, and recover a large amount of coal under buildings. Therefore, to the sustainable of Chinese coal mining, the new mode will have a great and far-reaching strategy meaning.

基于似膏体充填的建筑

物下采煤新模式

崔建强,孙恒虎,黄玉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似膏体充填技术的形成;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开采新模式;分析了这种新的建筑物下采煤系统的特点,进一步重点介绍了全砂土固结材料及充填系统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填制备站系统、充填料浆管输系统、综采工作面充填系统的机械化及充填工艺流程。

关键词:

建筑物下采煤;似膏体充填;全砂土固结材料

1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迅速增长,煤炭资源的短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物下采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大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不能广泛的应用,例如:地表沉降及变形控制作用效果差, 地下操作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回采利用率低等。似膏体充填技术具有充填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浆制备输送工艺简便、充填体强度高等显著优势。将该项新技术应用到建筑物下采煤将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陷与变形、提高资源采出率,实现建筑物下煤炭无废无害开采的目标。

2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采煤新模式的提出及其特点

建筑物下采煤方法多种多样,但就控制地表沉陷的效果及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而言,充填法效果最佳。充填体的密实程度及其沉缩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围岩与地表的移动变形。胶结充填采矿法以其充填体密实度高、沉缩率小、自身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等优点,一直以来广泛地应用于开采价值较高的黄金、有色金属等矿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胶结充填采矿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基于当代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技术特点,孙恒虎教授提出了似膏体胶结充填新模式。该模式同时具有水力充填和膏体充填的特征:充填料浆流动性好、易于实现管道自流输送、充填体早期强度高、充填体井下脱水少。

传统的胶凝材料——水泥,固结细粒级颗粒的能力差;当料浆浓度低于膏体浓度、易于实现管道自流输送时,充填材料中的细粒级颗粒(包括水泥颗粒) 在脱水过程中会析出排走,充填体的沉缩率增大,强度降低,造成胶凝材料的损失和井下作业环境的污染;当料浆浓度接近膏体时,其流动性较差,输送成本高。所以,实现似膏体充填新模式的关键就是要研发一种新型的胶凝材料。这种胶凝材料既要具备固结细粒级颗粒的能力,同时又要保证其充填体能够达到采矿工艺所需的强度。

由孙恒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研发出了新一代胶凝材料——全砂土固结材料。以这种新型胶凝材料为基础,继承现代胶结充填采矿法的优点,提出了全新的充填模式——似膏体充

填。

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采煤新模式是以似膏体充填为基础,结合煤矿的实际特点,并借鉴金属矿山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实践经验而提出的。所以,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采煤新模式及其系统组成与金属矿山胶结充填采矿法相比,既有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 充填材料:胶凝材料采用全砂土固结材料;骨料采用煤矿的废弃物煤矸石和热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

2) 充填范围:煤炭以层状赋存,大多数倾角平缓,需充填的区域面积较大,料浆输送的水平距离远,与基本上呈块状或脉状的金属矿床相比,充填倍线大。

3) 充填能力:一般地,煤矿的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较大,因此,要求其充填能力也大;

4) 充填制备站位置的选择:充填系统除了要满足不同高度似膏体料浆管道自流输送的倍线要求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地表充填原料的运输,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运输成本,因为充填料的用量是很大。

5)协调工作:为保证充填工艺机械化及充填体的质量,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与充填工艺必须协调好。现在,还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3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采煤新模式

3.1全砂土固结材料

全砂土固结材料是选用工业废渣,如沸腾炉渣、钢渣、高炉水淬矿渣等,再加入适量天然矿物及化学激发、催化剂,经磨细、均化等工艺制成的一种粉状物料[1]。它对含粘土量高的砂土及工业垃圾(如矿山尾砂等) 有很强的固结能力,称之为全砂土固结材料,简称全砂土材料。

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全砂土硬结材料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征。在同等用量的情况下,其强度是水泥的2~3倍;在同样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其用量可减少一半以上。与普通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高;全砂土固结材料7-d强度已达到425#水泥标准,28-d强度能达到525#水泥标准。全砂土硬结材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吃进”大量的工业废渣的过程。它的成本低廉,产品成本约200元/ t。所以,全沙土固结材料不仅在采矿,通信,建筑,水利及石油等项目的建设方面有广泛应用,全砂土硬结材料的研制成功,为工业废料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途径。

3.2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采煤系统

3.2.1充填制备站系统

1)位置选择。似膏体充填区别于膏体充填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料浆的流动性好,自流或低压泵加压即可到达充填地点。在选择充填制备站位置时,要满足似膏体充填料浆自流输送的倍线要求;同时尽可能地使地面充填材料的运输功最小化。充填制备站的制浆能力应为拟充填开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约2倍为宜;由于综采工作面年产量大,降低地面充填材料的运输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2)充填制备站的布置。根据充填制备站制浆能力、充填材料的特点以及金属矿山胶结充填采矿的工程实践,充填制备站采用两级搅拌系统较为适宜:一级搅拌桶制备由煤矸石、粉煤灰、水组成的浓度约73 %的砂浆;二级搅拌桶制备由全砂土硬结材料和来自一级搅拌桶的砂浆混合形成的浓度约75 %的似膏体充填料浆。

为了确保充填制备站运行安全可靠,一级搅拌桶和二级搅拌桶均设2个。一级搅拌桶中的一个工作,另一个作为备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2个二级搅拌桶同时工作,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可暂由另一个二级搅拌桶单独制浆。其优点是:系统可靠性较好,当某一搅拌桶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制浆生产,保证充填工作的连续性。

3.2.2似膏体充填料浆管输系统

管输系统的布置首先要满足采矿生产的需要,实现充填工作的高质、高效、安全和经济。充填管道不允许逆坡敷设;尽量避免转弯过多,以减少充填料浆自然压头的损失及堵管事故的发生。由地表至井下的充填管道尽可能布置在副井或风井井筒中。利用已有的井巷及地表工厂设施,既可节省充填管道敷设的费用,还便于充填管道的检修和维护。某煤矿充填管道布置示意参见图1。其充填管道经充填钻孔、副井井筒、水平运输大巷及石门、采区下山、区段回风平巷进入回采工作面。

图1 充填初期管道布置示意

根据图中充填管道的布置,可计算出实际充填倍线N:N = L/H。

式中N为充填倍线;L为充填管线长度,L = /AB/ + /BC/+ /CD/ + /DE /+ /EF/,m;H为地表料浆入口与充填工作面料浆出口之高差,H = A点标高—F点标高,m。

根据似膏体料浆流动特性的试验室研究及金属矿山的类似的工程实践,似膏体料浆实现管道自流输送的充填倍线N值应控制在3~6之间。

3.2.3综采工作面充填系统

采用充填法开采的采空区被充填体充填密实。充填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它在参与围岩的变形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并且对顶板围岩逐渐发挥出一定的承载能力。用现场实测和地层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确定一个安全的控顶范围,以保证在该范围内安全地进行充填作业。基于这种考虑,在液压支架后的采空区中,沿工作面方向布置一排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柱距、及与液压支架的排距、每次充填条带的宽度可根据煤层顶板的稳固性、煤层埋藏深度、构造应力的大小等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确定。

这样,在单体液压支柱与液压支架之间就形成一条充填工作通道。在单体液压支柱靠采空区一侧构筑可滤水的柔性模板,起支撑充填料浆及滤水的作用。其平面布置示意见图2。

图2 综采工作面布置示意

1 ——运输顺槽;

2 ——回风顺槽;

3 ——液压支架;

4 ——单体液压支柱;

5 ——柔性模板;

6 ——充填通道;

7 ——拟充填条带;

8 ——已充填条带

该充填工艺系统的优点是采煤工艺与充填工艺互相独立,充填体脱水面积大,利于充填体早期强度的提高和自立;充填体在凝结过程中的微量或少量脱水直接从充填通道自流至区段运输平巷排出,不会污染采煤工作面的作业环境。

3.2.4充填工艺流程

1) 充填准备工序

包括检查充填空间柔性模板的密封、充填管道的连接、充填地点与充填制备站的通讯、区段运输平巷水沟的清理等。

2) 充填工序

充填准备工作完成后,通知充填制备站开始充填。先用清水清洗管道,并检查管线是否漏液,若情况良好,即通知下浆。为避免充填前后冲洗管道的清水进入采空区,可在充填管道进入充填作业空间前设置三通阀,将清水直接排入区段运输平巷的水沟中。充填作业开始后,操作人员在上端头进行操作,密切注意充填作业进程。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充填过程中,当充填料浆进入充填空间后,少量的水会沿缝隙或柔性模板渗出,引至区段运输平巷排出,防止进入回采工作面,污染工作环境。

3) 收尾工序

待充填料浆达到拟充填位置时,通知充填制备站停止造浆;待充填管道中的浆体不再流出时,用清水清洗充填管道,防止充填管道中滞留的浆体凝固导致充填管道堵塞或内径变小。4地表沉陷预计

概率积分法是建筑物下开采沉陷预计的常用方法[2~4],本文以某煤矿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开采可行性研究为例,以充分采动影响范围作为计算范围,根据该矿区概率积分法参数的经验参考值,对地表沉陷进行预计分析。该煤矿走向主断面的开采深度971m ,下山边界开采深度1 241m,上山边界开采深度701m;法向采厚(共五层煤) 总计10.6 m;煤层平均倾角21°。下沉系数参照有关文献对胶结充填采矿法取值范围q= 0.02~0.05;主要影响角正切按中性覆岩tanβ=1.7;水平移动系数按中性覆岩b = 0.3。地表沉陷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某煤矿建筑物下似膏体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计

从表2 可以看出,对应胶结充填开采的下沉系数q= 0.02~0.05,用概率积分法算得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均小于我国砖石结构建筑物I 级破坏(保护) 等级的变形要求,即最大倾斜率i ≤3. 0 (mm/ m) ,最大曲率值K ≤0. 2 (10 -3/ m) ,最大水平变形ε≤2. 0 (mm/ m)

5结语

似膏体充填是在当代胶结充填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充填模式。胶凝材料优良的性价比,对工业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都将极大地降低充填成本。基于似膏体充填的建筑物下采煤新模式,将为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开采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将解决煤矸石和粉煤灰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将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 孙恒虎,黄玉诚,杨宝贵. 当代胶结充填技术. 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2002. 37~55 ,246~277

[2 ] 周国铨,崔继宪,刘广容,等. 建筑物下采煤.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1983,115~158

[3 ] 何国清,杨伦,凌赓娣,等. 矿山开采沉陷学. 北京:中国矿业大

学出版社,1991. 118~148

[4 ] 徐永圻. 煤矿开采学.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382~417

膏体充填开采项目简介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岱庄煤矿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开采 项目简介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岱庄煤矿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前言2007年以来,岱庄煤矿面对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牢固树立“资源有限,创新无限”的理念,立足矿井实际,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开采工艺,大力实施矸石膏体充填绿色开采技术,成功地实现了村庄条带煤柱的二次回采,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供了资源保障,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 一、项目背景 岱庄煤矿是淄矿集团在济(宁)北矿区建设的第二对现代化大型矿井,地处济宁市城北城乡结合部,矿井开采范围内地面分布有3个镇78个自然村,1.3万多户,5万多人口,村庄压煤量高达80 %。自矿井移交生产管理以来,村庄压煤一直采用传统的条带开采技术,资源回收率不足47%;随着济宁市城区建设的加速及村庄的扩展,矿井压煤量与日俱增,可采储量锐减,资源面临枯竭。截至目前,岱庄煤矿已形成条带煤柱53个,遗留条带煤柱呆滞储量累计达到900万t。同时,经过矿井十多年的开采,地面形成了一座近120万m3的矸石山,矸石的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此,岱庄煤矿提出了“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置换开采”研究课题,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和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建筑物下矸石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二、矸石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情况 岱庄煤矿矸石膏体充填开采项目于2008年1月由中国矿

业大学、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和岱庄煤矿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经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 项目总投资概算为9551.0万元,截止目前,实际完成投资 10625万元。 (一)充填原理 项目主要是建立一套以煤矸石、电厂粉煤灰为主要集料的膏体充填系统,在遗留条带煤柱回采工作面面后,将煤矸石、粉煤灰、胶结料等固体废物制作成浆体,从地面通过充填泵经钻孔和管路充填到回采工作面面后采空区,凝固后形成以矸石膏体充填体为主的覆岩支撑体系,使地表变形始终保持在建(构)筑物安全的允许范围内,解决地表下沉问题,实现不迁村回收村庄条带煤柱的目的。 (二)充填材料 矸石膏体充填使用的材料是破碎煤矸石、电厂粉煤灰、胶结料(如水泥)和矿井水等。 (三)充填系统 矸石膏体充填系统主要由矸石破碎仓储系统、膏体搅拌制备系统、膏体泵送系统、工作面采煤及隔离充填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 (四)充填设备及设施 1.矸石破碎仓储系统:主要由前装机、板式给料机、鄂式破碎机、矸石分级筛、手选皮带、高细破碎机、振动除杂筛、

尾矿胶结充填产品与技术

企业文化: 企业理念 铸就精品,奉献至诚 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 企业精神 治学维新,经验唯物,协作唯诚,服务唯生 企业愿景 拥有精湛的技术,卓越的管理能力,成国内外知名的建筑材料供应集团 引进新理念,应用新技术,让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循环,让一抹绿色洒满矿山 企业使命 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服务,与客户共同铸就精品工程 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质量方针 科技领先铸精品,服务优质创一流

公司简介 北京中防元大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尾矿充填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雄厚的技术力量,致力于尾矿固化剂、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防腐等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的制订。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下设企业管理部、研发部、销售部及生产部,在北京、河南、陕西拥有三个生产基地,并在西安、成都、山东等地开设分公司。在行业内辛勤耕耘十余载,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效力于国内众多重点工程。 WPA尾矿固化剂是公司在大宗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在国内得到成功应用,为业主单位在尾矿胶结充填方面节约大量的资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公司愿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愿和各矿山企业携手发展,共创未来!

产业背景 2011年,我国产生尾矿15.8亿吨,其中铁尾矿8.06亿吨(51%),铜尾矿3.07亿吨(19.4%),黄金尾矿2.01亿吨(12.7%)。无废采矿是采矿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能充分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矿山胶结充填工艺。充填采矿法不但能在复杂条件下充分的回采矿产资源,而且能够减少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是充填采矿法的重要技术工艺,其中,固化剂的成本和性能对充填工艺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固化材料以水泥为主,成本较高,且料浆存在泌水、离析等现象,不利于采空区充填体强度的提升,并存在排水、污染等问题。我公司自主研发的WPA尾矿固化剂以当地工业废渣为主材,并采用活性材料对其进行激发,采用WPA尾矿固化剂进行采空区充填,成本低,强度高,具备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产业展望 Refin尾矿固凝剂激发工业废渣充填采空区技术复合国家循环经济战略部署,不但使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同时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关产业支持政策: 发改委: ?发改办环资[2012]1335号《关于请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 ?[2012]726号文下发《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的通知》。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十百千”等项目提供支持。 财政部、税务总局: ?财税[2011]115号《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对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 工信部: ?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支持。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发〔2010〕119号《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以奖代补。 ?2013年3月27日财建[2013]80号《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在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Refin工业废渣激发充填技术作为尾矿胶结充填行业的前沿技术,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公司愿与您携手发展,共创行业美好未来!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设备选择

2002年2月第31卷 第1期有 色 矿 山 Nonferrous Mines Feb.,2002Vol.31 No.1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设备选择 王佩勋,袁家谦,王五松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737102) [关键词]膏体泵送;充填设备;选择 [摘 要]通过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及其设备试验研究、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工业化试验与应用的实 践,介绍膏体泵送充填工艺主要设备的选择,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TD853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951(2002)0120010203 Equipment selection of pumping paste f illing WAN G Pei 2xun ,YUAN Jia 2qian ,WAN G Wu 2song (Ji nchuan N on 2f errous Metals Com pany ,Ji nchang 737102,Chi na ) K ey w ords :pumping paste ;filling equipment ;selection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st study about pumping paste fill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which mill tailings are used ,industrial test and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pumping paste filling system ,the selection of main equi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nd some issues that should be noted in erection and adjusting are introduced. [收稿日期]2001207213 [作者简介]王佩勋(1945-),男,陕西咸阳市人,高级 工程师,从事矿山充填工艺工作。 1 前言 金川矿区为了采用现代化矿山膏体泵送充填高 新技术,从90年代初相继进行了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及其设备试验研究,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坑内加水泥地面半工业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建造了二矿区西部第二充填站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鉴于该系统工艺的复杂性、特殊性,在交付生产使用之前,又进行了金川二矿区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工业化试验研究。因膏体泵送充填,国内尚缺少设计经验和生产经验,所以经过较长时间反复改进及调试,使该系统的流程全部畅通,各主要设备匹配及工艺条件已摸清。这些重要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工业化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综合运用了现代工业的多项新技术:微细颗粒材料浓缩脱水工艺与设备、膏体泵送工艺与设备、膏体制备工艺与设备、水泥乳化工艺与搅抖设备、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与仪表。全系统 采用了许多大型或大功率设备和现代化仪表。因此 合理正确选择这些设备和仪表,使其满足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的需要,最终为矿山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能否顺利将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应用于生产,除工艺技术条件外,设备参数、性能选择、匹配使用及其运行状况是否稳定,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膏体泵送充填工艺的成败,必须慎重对待。 2 设备的选择 211 尾砂浆浓缩脱水设备 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工艺要求尾砂浆浓度为65%~80%,而选矿厂输送出的尾砂浆浓度通常很低,很难达到50%以上,仅在45%左右,因此采用膏体充填,需要将选矿厂输送来的尾砂浆脱水浓缩。 通常情况下,选矿厂尾砂浆需经两级脱水浓缩才能达到尾砂充填料所需要的浓度。第一级为旋流器,第二级为高效浓缩机或过滤机。金川尾砂膏体泵送充填系统选矿厂尾矿车间采用一段旋流与高效浓缩机配套使用,共安装了<250旋流器64台,<100m 浓缩机2台。 旋流器的选择首先是要考虑满足充填能力的需

关于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的分析

关于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的分析 摘要:新技术的不断提高,采矿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人们对该行业的要求也不 断增多,以往的填充材料无法满足现代采矿业的需求,同时,为了使现代采矿新 技术得到高效率深层次的运用,在进行深部采矿作业时,必须对填充材料进行更 新换代。充填不当也会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很大伤害,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本文探究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与缺陷,希望能 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充填采矿;应用;缺陷;措施 前言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人均矿产资源量却远低于世界水平,而且我国 矿产资源分布不平均,探测和开采更为复杂。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蔓延,我国的 矿产开采技术受到了多方的重视。近年来,虽然矿产开采技术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矿效率和环境保护仍不能达到国际标准,这就为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打下 了基础。文章就有关充填采矿技术用于采矿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充填采矿技 术在采矿作业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作用。 1.充填采矿法优点: 充填采矿法与空场法和崩落法对比,具有矿岩稳定性适应广泛、地压控制效 果好、安全性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高回采率、低贫化率、环保效果好的优点。 充填采矿法应用条件主要是地表不允许塌陷、围岩不稳固或者围岩与矿体均 不稳固的有色金属矿或贵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现在已经逐步向“三上一下”(即 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水体下)开采、保水采矿等领域发展,可以实现“三下”矿床、深部矿床及复杂难采矿床的开采。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生态环境却恶化加速,为了对环境情 况进行有效地改善,应当对充填采矿此种环保的采矿技术进行大范围地应用。采 矿过程中的塌方事故时常发生,导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 事故的发生几乎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和技术不成熟所导致的。充填采矿技术在进 行填充时采用煤渣和膨化材料等,能够对地表进行稳固,对采空区进行有效地控制,对安全性进行提升。充填采矿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主要是以回采的工作突面 为基础,将填充的材料送入到采空区内,控制围岩的崩落和管理地压,其主要的 优势是:其一,能够对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进行提升,节能环保;其二,对深部 的矿床开采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三,贫化率低,经济效益高;其四,机械设备的 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矿产开采工作的工作效率;其五,成本效益之间较为均衡。 2.我国充填采矿法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矿山已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世界上已有德国、澳大利亚等较多国家立法,矿山必须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以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 和地质灾害长期隐患,胶结充填法以充填体强度高、输送成本低、适应性广、综 合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充填采矿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采用充填采矿法的金属矿山比例仅为22.4%,使用胶结充填采矿的矿山 不足1%,绝大部分矿山因充填成本高而被迫放弃采用。图1为我国与部分国家 采用充填法的矿山数量比例对比图。 由图1可见,我国使用胶结充填采矿法的矿山还较少,为缓解矿山开采产生 的废渣、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长期隐患,必须尽快提高胶结

充填胶凝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充填胶凝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收稿日期:2007-10-08 作者简介:赵传卿(1969—),男,山东临朐人,高级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管理与技术研究工作;北 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394#信箱,100083 赵传卿,胡乃联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胶结材料是充填采矿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胶结材料的变化有时会引起采矿方法的变革;胶结剂作为胶结充填材料的主要材料之一,在矿山充填采矿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对主要 的几种矿山充填胶凝材料(如高水固结材料、赤泥胶结材料、矿渣胶结材料、全砂土固结材料、矿山尾砂固结材料等)进行了详细阐述。胶凝材料将向缩短凝固时间、低成本、高强度、易输送、易生产、工艺简单等方向发展,胶凝材料具有广阔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胶结充填采矿;胶凝材料;发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 D853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277(2008)01-0025-05 0 引 言 充填采矿法具有损失率小、贫化率低、安全性高 等优点,也是能有效控制矿山地压活动的采矿方法。随着采矿逐步向深部发展,地温、地压的增加,以及对环境、资源保护的不断强化,人们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充填采矿法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方法[1] 。 、复杂、特殊条件矿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开采技术,在世界上还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胶结充填技术以其特殊的工艺、突出的优点、可喜的前景而日益广泛地被应用。它能更充分地满足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保证矿山可持续研发的要求。胶结充填经历了低强度混凝土胶结充填、低浓度尾砂胶结充填、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块(碎)石胶结充填、高水速凝尾砂胶结充填、似膏体胶结充填等模式,每种模式都给充填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甚至产生质的飞跃,有的可以说是采矿业的革命。每一种充填模式的诞生,都是和充填材料(包括胶凝材料、惰性材料、各种物料)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充填采矿技术,特别是胶结充填采矿技术的日益发展,使矿山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深部开采、保护地表、“采富保贫”、“三下开采”、降低贫化率和损失率、防止内因火灾、减缓岩爆发生、有效控制地压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胶结材料是充填技术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胶结材料的改变会引起充填技术的改变,也能引起采矿方法的变革;胶结剂作为胶结充填材料的主要材料之 一,在矿山充填采矿工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充填体固化时间及强度是影响采矿周期及损失贫化的重要因素,充填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矿山经济效益。所以研究开发新的适合于矿山充填的胶结材料是国内外采矿界一直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 充填材料概述 充填采矿法采矿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使胶结充填技术日臻完善,并获得推广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后充填技术成果主要体现在充填材料、充填工艺和充填体力学等方面。这里仅就充填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作一详细评述。 充填工艺与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分级尾砂和碎石水力充填、混凝土胶结充填、以分级尾砂和天然砂作为充填料的细砂胶结充填、废石胶结充填、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和膏体泵送胶结充填的发展过程。可见,胶结充填材料可随着采矿充填工艺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胶结材料在充填采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发展速度之快主要是近些年的事情。 废石干式充填采矿法、水砂充填采矿法主要应用于50~60年代为控制地压活动、防止地表下沉,所以比较初级,也没有用胶结充填材料。 20世纪60~70年代,应用和开发尾砂胶结充填 技术。在这一时期的胶结充填均为传统的混凝土充填,即完全按建筑混凝土的要求及工艺制备和输送胶结充填料。所以这一时期的胶凝材料就是建筑行业用的水泥。70~80年代,细砂胶结充填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较大推广与应用。 细尾砂胶结充填以尾砂、河砂、天然砂、棒磨砂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工艺的探讨

煤矿膏体充填开采工艺的探讨 瞿群迪,周华强,侯朝炯,关明亮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 要:根据煤矿绿色开采的发展要求和村庄压煤开采的迫切性,提出了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通过研制专用膏体充填胶结料和选择廉价的充填材料,大幅度降低了膏体充填成本,提出了适合煤矿应用的膏体充填方法,并结合某矿条件介绍了煤矿膏体充填开采的具体工艺流程。 关键词:膏体充填;不迁村采煤;充填工艺 中图分类号:T D853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3-2336(2004)10-0067-03 Discussion on mining technology with paste back filling in mine QU Qun2di,ZH OU Hua2qiang,H OU Chao2jiong,G UAN Ming2liang (School o 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 sity o 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中国矿业大学钱鸣高院士最近提出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1],充填开采技术是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当前,研究解决村庄等建筑物下大量压煤开采,实现不迁村采煤更应受到重视。我国村庄压煤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人口密集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压煤的村庄达1094个,住户11万户,占我国村庄总压煤量的55%以上,仅兖州矿业集团109个村庄压煤就达515亿t[2]。村庄下压煤开采涉及到土地、环境保护、工农关系等社会各方面问题。目前,从村庄下采出的煤量仅占其压煤可采储量的4%,其中75%以上还是靠搬迁村庄之后采出来的,而村庄搬迁费、塌陷土地赔偿费已达到20万元/户[3,4],并且对矿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1 传统的不迁村采煤方法 村庄等建筑物下的大量压煤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且严重制约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接续。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村庄下采煤技术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能实现不迁村采煤的主要方法是条带开采和充填开采,特别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条带开采是控制地表移动和变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不改变采煤工艺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减少地表沉降,在无法采取其它措施的条件下采出部分建筑物下压煤,最大缺点是采出率低,资源浪费严重,且生产效益较低[5]。 充填开采是实现不迁村采煤、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最有效途径,以水砂充填开采应用最多,效果也最好。波兰采用以水砂充填为主的充填法采出了建筑物下压煤总量的80%,我国抚顺、阜新、新汶等矿区也应用了该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水砂充填开采存在工艺复杂、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6,7],近十多年来,国内几乎未用该技术来开采村庄下压煤。 2 膏体充填技术在煤矿应用的可行性 在水砂充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膏体充填技术,在煤矿应用很少(只在德国M onopol、Walsum等煤矿得到应用),但其特有的技术优势使得该项技术在金属矿山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金属矿山充填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8]。我国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大冶铜绿山铜矿也先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膏体充填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要解决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建筑物等造成的破坏,特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不迁村采煤问题,应用膏体充填技术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但在煤矿应用膏体充填技术与金属矿山又有较大差别。一方面,金属矿山工作面围岩较稳定完整,充填作业一般是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一次完成的,且对充填体的早期强度无特别要求;而煤层顶板的稳定性较差,充填作业必须与采煤作业协调进行,一

北京科技大学膏体充填采矿技术中心

1 中心简介 国际矿业形势发展日新月异,矿业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但矿山生态环境和矿业安全问题是困扰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疾。“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重点研究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强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12〕32号),要求矿山优先推行充填采矿法。 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是全球矿业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是国家建设绿色矿山和无废矿山的重要手段。为了研究全尾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基础理论,并努力解决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关键技术,北京科技大学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中心 (The Research Center of Paste Backfill and Mining,USTB)于2012年12月经北京科技大学批准,正式挂牌。 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和人才等综合优势及基础条件而成立。本中心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学支撑计划在内的几十项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课题,在充填作用机理、充填材料散体力学特性、管道输送流体力学、尾矿脱水与膏体制备技术、绿色开采综合技术等研究中获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在本中心,拥有教授10余名,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名,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1名。 本中心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中国矿业产业发展,搭建膏体技术开发平台、汇聚人才、激励创新、发展产业。围绕膏体充填采矿技术进行新技术研发和集成,缩短膏体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刺激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提升现有膏体研究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研究中心,为推进我国尾矿膏体研究技术进步、大幅度地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做贡献。

膏体充填技术现状及其应用研究

膏体充填技术现状及其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4-11T16:19:40.5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1期作者:高伟平 [导读] 从膏体充填理论技术研究和充填设备应用与发展方面,对我国在膏体充填技术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101 摘要:充填膏体是由尾砂、水和胶结物等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的高浓度混合物,在环保、采场工作环境以及采场应力维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与发展膏体充填技术对未来深部金属采矿以及三下采煤具有重要意义。从膏体充填理论技术研究和充填设备应用与发展方面,对我国在膏体充填技术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膏体充填技术;现状;措施 1膏体充填材料的现状 膏体充填材料的强稳定性使其抵抗分层、离析的能力较强,应用过程中即使在密闭的管道中静止数小时,也不会发生沉淀、分层、离析等现象,应用管道输送不易发生堵塞。膏体充填料浆的质量浓度高75%~82%,一些料浆在添加骨料后质量浓度可达到88%,而传统的低浓度充填料浆其质量浓度不超过65%。正是膏体浓度大,其屈服切应力及塑性黏度比较强,必须通过外力克服料浆自身的屈服应用才能流动。其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为结构柱塞流,在整个管道中进行整体平推运动,同一横截面上浆本流动速度为常数,浓度、流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因此稳定性更高。 膏体充填开采的料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保证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变形能力,每个断面上的颗粒结构均可抵抗错位变形,虽然在通过管道的弯管、接头等部位是形状有所改变,但是其基本结构、成分等均未发生变化。膏体充填料浆不沉淀、不离析、不脱水,即使质量浓度较高也不会影响其可输送性。膏体料浆中包括细粒级物料,比如粉煤灰,使用这些物料作为骨料,可保证骨料粒径在35mm以下,大大降低了破碎充填骨料的材料加工成本。充填前无须进行复杂的隔离,也不用建设过滤排水设施,不仅不会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结构,而且充填水也不会对井下环境造成污染。而传统的水砂充填需要进行专门的过滤排水,并且排水过程中料浆中的固体颗粒可能会被带出,井下排水、清理沉淀等工作量也有所增加。 膏体充填料浆初凝时间短,而且可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对料浆的配方进行调整,材料的初凝时间、初凝强度及终凝强度也会发生改变,可以保证料浆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围岩产生支撑力,最大限度上延缓围岩变形,保证下阶段工作可及时进行。 2某煤矿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应用实例 2.1充填方案设计 该煤矿膏体充填工作面与普通综合工作面布置基本相似,工作面沿倾斜方向上方为材料巷,可起到通风、运料、行人的作用;运输巷则布置在工作面沿倾向下方,运输巷实现沿空留巷,以作为下工作面材料巷使用。充填管路通过地面钻孔或井筒下井后沿运输巷布置,工作采用充填专用液压支架进行防护,两巷用单体液体支柱进行防护。充填前要用清水充分润湿输浆管,直至清水到达充填工作面为止;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巡视充填管路,排除跑漏液现象,保持管路畅通。地面制浆站开始下放充填膏体。完成割煤后从工作面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撤回支柱,撤换完毕后在充填巷道两端砌筑厚度约0.6m的挡浆墙,墙四周掏槽深度至少在0.3m以上,如果煤壁松软,则要注意加大掏槽深度;挡墙位于下出口的位置则要良好密闭,以免发生漏水、跑浆。墙外支设一排单体液压支柱,注意支柱与挡浆墙之间必须保持0.2m的间隙,中间再用木板加实,以免发生墙体倾倒或跑浆漏浆的现象;充填上出口砌筑挡浆墙时,要注意预埋注浆管及出气管。最后再对管路进行彻底检查,包括管路、阀门等,以保证不漏浆;充填前后要对管路、阀门等进行清管,工作面上、下两巷均设置沉淀池。 2.2选择充填管路 (1)干路充填管:该煤矿干路充填管选择KMTBCr28双金属耐磨钢管,其具有较好的耐磨、耐腐蚀、耐冲击性能。在确定浆体流速及管道内径时要注意,煤矿的充填能力要求大于金属矿山,故该煤矿设计充填系统充填能力Qj=150m3/h,且由膏体充填料浆流动性能实验可知,该煤矿骨料选择河砂及粉煤灰,故料浆水力坡降较小,约为同等条件下金属矿山高浓度充填料浆的一半左右,故充填系统设计流速为每秒1.8m。 (2)充填管路附件选择:在选择充填管路附件时首要考虑其耐压性,干线管路法兰、旁通管法兰选用公称压力10MPa的钢制法兰或钢制法兰盖,才能保证整个充填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除法兰外充填管路的附件还包括柔性连接器、三通、闸阀等管路附件,要求干线管路上的附件承压能力至少在10MPa以上,而工作面管路附件的承压能力则至少在2MPa以上。选择充填管路附件时要注意,充填弯管会增加料浆输送时的局部压力,且在管路内径相同的条件下,弯管弯曲半径越小,局部阻力就越大,而膏体的质量浓度较高,如果弯曲半径过小可能会导致堵塞,因此在保证井下条件适合、弯管加工工艺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取弯曲半径最大值。 (3)工作面管路布置:在本研究煤矿中,干线管总长600m,充填管长2m,8根钢管之间设置一个法兰三通进行连接,方便在堵管时可及时处理;工作面充填管总长100m,为管径DN180的柔性管。从工作面充填管间隔一定距离分支出来布料管,主要作用是向充填点判断料浆,布料管选择特塑造钢复合管DN150,每根管长1.5m,间隔10m布置一根。 3膏体充填技术的优化措施 3.1提高膏体配料质量 要保证充填过程中不发生料浆堵管,最基本的要求即膏体配比符合工程标准,在了解料浆构成原理的基础上保证料浆合理的流动性及可泵性。料浆的构成主要是由各组成物流决定的,由实验数据可知,料浆的配料中至少要包含15%以上的小于20μm的粒级含量,这是保证料浆流动性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膏体充填料浆的骨料以矸石为主,矸石的粒级合理才能保证料浆的可泵性及强度性能,因此在矸石的破碎加工过程中,要求矸石粒度必须低于25mm,这一点与金属矿山的粒度要求有很大不同。在煤矿中矸石粒度极限大可以降低加工矸石的成本,且加工过程中振筛处理矸石时不易发生黏结、堵塞;矸石粒度极限越大,工作面隔离就越容易,隔离墙的准备时间也可大大缩短,提高了充填效率。由大量实验可知,料浆的骨料矸石粒度在25mm以内不仅不会影响其输送性能,而且料浆也不会发生分层、泌水的现象,可更好地满足充填工艺要求。另一方面,料浆中所包含的粒度5mm以下的颗料至少占到30%的比例,最高不超过50%,保持在40%最适宜。如果料浆采用泵压进行长距离输送,则要求其分层度小于2.0cm,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即使料浆在管道中有发生静置,也不会影响后续的输送。因此膏体充填料的配比要具有较好的流动稳定性,充填强度要与安全生产要求相符,并具有较强的可泵性及流动性。

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与相关问题分析

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与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采矿行业也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采 矿技术不断应用和创新,其中充填采矿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技术类型,在岩层不够 稳定的区域得到切实应用,这样能够充分规避自然问题,在深度采矿过程中可以 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采矿工作效率,使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针对这 样的情况,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充填采矿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在采矿过程中的具 体应用情况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希望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充填采矿技术;采矿应用;问题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采矿行 业的发展过程中,针对相关的采矿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有效引用创新的采矿技术, 其中,充填采矿技术就是特别典型的代表。随着我国采矿深度的进一步加深,各类问题越来 越突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一步充分应用充填采矿技术,使其应用价值得到充分的 体现,并着重针对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显得至关重要。 1 充填采矿技术及其优势概述 充填采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以回采工作突面作为基础,把填 充材料输入到采空区域内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控制好围岩的崩落和管理地压。在采矿工作 推进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有效选用高质量的原料针对在采空矿区进行原料充填, 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表移动或者坍塌等相关问题。通过对采空区进行人 工的充填,这样能够切实有效的保护好矿房和矿块,对此就需要有效应用充填采矿技术。充 填采矿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岩层不稳定的区域得到切实的保护,在针对贵重稀有矿石进 行开采的过程中,通过该技术可以防止自然问题出现,与此同时也可以切实有效的控制好地 表压力,充分体现出该技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进行提升,充分实现 节能环保的效果。对深部的矿床开采也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其经济效益更高,成本效益更为 均衡。 2充填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充填采矿 在现代采矿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充填采矿,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采矿技术手段进 行不断的创新和优化,使空气变化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防止围岩破坏。充填采矿技术的核 心就是充填工序,这也是回填工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矿石出现损失之后,要结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应用充填体代替矿柱,该技术在某些金属矿的开采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地应用,特别 是针对某些围岩并不够安全稳定的矿区内,能够呈现出更大的应用优势。从可持续理念来看,绿色采矿对采矿工作有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已经构建相对应的全新模式,充分利用可以利 用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采矿环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使采矿资源得到有效 开发,协调各项采矿作业环节,充分保护环境,在采矿过程中,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对生 态环境的负面作用。 2.2水利充填法的有效应用

膏体充填开采工艺流程

膏体充填开采工艺在太平煤矿的应用 摘要:解决了薄基岩条件下安全生产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以及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 关键词:薄基岩、膏体、充填 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太平镇境内,处于兖州煤田西南隅。于1987年6月动工兴建,1992年简易试生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经改扩建后,2011年核定生产能力为75万t/a。主采煤层为3、16上和17煤层,其中3煤层,平均厚度8m左右。太平煤矿利用膏体充填工艺主要解决了3煤层薄基岩条件下安全生产和提高开采上限的问题以及村庄下压煤开采问题。 膏体充填工艺中的主要流程包括物料准备、料浆制备、管道泵送等几个方面,现将膏体充填工艺在太平煤矿应用简介如下: 一、物料准备 1.河砂准备 膏体充填使用的主要骨料为附近泗河河砂。 2.胶结料准备 胶结料由散装水泥罐车从厂家运输到充填站,装入胶结料圆筒仓备用。 3.粉煤灰准备 粉煤灰由散装水泥罐车从厂家运输到充填站,装入粉煤灰圆筒仓备用。 4.水准备 在地面充填站内打2个水井保证充填所需用水。水井内的水由1台流量150 m3/h、扬程80 m 的潜水泵经Ф108 mm水管抽至充填站蓄水池备用。 5.电力供应 充填站的电力由太平煤矿井下电网供应,井下6 kV高压电由630变电所通过垂直电缆钻孔接充填站变电站。 二、料浆制备 膏体料浆制备主要由上料系统、称量系统搅拌机、缓冲料浆斗、变频螺旋搅拌输送机、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等组成。膏体料浆的制备由搅拌系统的控制软件根据材料配比自动完成。搅拌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160 m3/h。

1.配料方式 太平煤矿膏体充填配料包括河砂、粉煤灰、胶结料及水,这些物料的配料过程及其控制如下: (1)河砂定量供给:利用河砂缓冲仓将河砂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称量至设定值,然后由倾斜皮带运送到河砂中途仓。 (2)胶结料定量供给:启动破拱器,利用料仓螺旋给料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所加物料正好达到设计值。 (3)粉煤灰定量供给:启动破拱器,利用料仓螺旋给料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使所加物料正好达到设计值。 4)水定量供给:在规定时间的配料过程中,利用上水管上的气动蝶阀和小口径蝶阀向称量斗内加水,使水量加到设计值后,关闭蝶阀,停止供水。 2.物料搅拌 太平煤矿充填站共有二级搅拌装置,一是充填料浆的一级搅拌,采用周期式混凝土强制搅拌机;二是充填料浆的二级搅拌,设备为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 周期式搅拌机搅拌制作充填料浆的过程是加料、搅拌、出料按周期性循环作业的过程。待上一批次的膏体料浆放出搅拌机并关闭卸料门后,打开中途仓、粉料称量斗的放料阀,把中途内的河砂及粉料称量斗内的胶结料、粉煤灰放入搅拌机;水称量斗内的水通过打开的底部气动蝶阀及搅拌机加水泵放入搅拌机。4种物料搅拌到设计搅拌时间后,打开搅拌机卸料门,把搅拌好的膏体料浆放入缓冲料浆斗。 为提高充填料浆的性能,缓冲料浆斗内的充填料浆再经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进行二次搅拌,再给充填泵供料。由于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的能力应与充填泵的能力相一致,当充填泵的输送量发生变化时,应相应通过变频电机调整卧式螺旋搅拌输送机的输送量。 三、管道泵送 制备完成的膏体充填料浆通过充填泵、干线充填管路、工作面充填管路及布料管泵送到工作面充填区。 1.充填泵 泵送设备主要由充填泵及液压包组成。充填泵的操作工序为:先打开控制柜上的主开关,然后启动液压包,待缓冲料浆斗内的膏体充填料浆到设计料位后再开启充填泵泵送。 对充填控制系统的要求是:搅拌系统和充填泵的运行由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并根据缓冲料

探究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探究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10-17T09:46:03.5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张潭 [导读]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矿山的不断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塌陷补偿费用逐年增加,越来越高。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矿山的不断开采,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塌陷补偿费用逐年增加,越来越高。结果表明:采空区采煤成本的增加与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造成的吨煤成本相当。中国是一个富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大的存储和资源消耗大的国家,在开采过程中,周围环境和表面被破坏的同时,开采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周边的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也极易造成安全隐患。采空区充填技术可以减少周围环境和地表的破坏,降低废物的排放率。能很好地处理废弃物污染并减少对耕地的破坏、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该技术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和使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采矿工程中充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采矿工程;充填技术;应用;发展 1充填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1.1水利充填法 在我国最早出现的充填技术就是充填的方法。水利充填其自身的原理主要是把固体材料当作浆料形成充填体,使用长距离的输送,其自身的优势就是成本并不高,并且其自身的传输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不需要受到季节以及地形制约制。并且,当前我们国家已经成功的对于高浓度浆体管道其自身直流输送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1.2胶结充填法 水泥充填法主要是把一些废弃材料当成是水泥的充填体,在工程里获得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填料尾砂里拥有很多的颗粒,其自身胶结的面积不断的提升,体系其自身触变性构成。当前,高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在我们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在采矿工程里也获得了非常普遍的使用。其自身的应用率能够达到80%,材料输送的质量也达到了70%。 1.3膏体充填法 当前,膏体充填法在我们国家的应用和发展还算不上十分的完善,其本身与其他的填充技术进行比较则是相对落后的。膏体充填方式自身的质量因为受到了其本身混合形式以及含水量,还有混合质量以及构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令膏体充填法在技术上使用变得异常复杂,其本身的技术含量可以说也是比较高的,同时其自身所完成的操作管理过程也非常的复杂,会使用到非常多的实践分析以及对其进行以及持续的优化。 2充填采矿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较少 充填装需要新材料和良好的充填工艺,但在混凝土施工中非常复杂。矿山个体差异存在差异,材料选择也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很难充填和挖掘,并根据新的规定进行现有的填充材料。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充填要求,然后加强对材料性能的研究。 2.2从实际情况看 在采矿中,采矿筛选的总体思路是不完善的。例如,在筛选现场的开发中,尚未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实际情况被忽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对现场、地质等因素的分析以及原则适应当地条件大大降低了开采率、总产值。一旦出现问题,采矿就难以继续。在这方面,采矿前,技术人员应在采矿现场进行彻底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最佳充填流程。 2.3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对于充填站来讲,以往的过程不起规管和监督的作用。目前,许多充填站没有电子和机械设备,例如:泵、流量计和浓度计。在许多方面,工作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但是,对于充填站的管理,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在时间条件下缺乏系统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充填站施工工作处于混乱状态,不可能定期抽检,不利于矿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充填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3.1优化充填管理措施 矿山项目的管理与分配工作主要是由矿山填充站负责的,一些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对填充站提供便利条件。基于此采用先进的填充设备为填充站快速工作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填充站工作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到位问题,管理问题会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会对能源开采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填充站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对正在运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制定一份详细检测流程,填充站的填充材料要进行统一储存。电子设备与开采机械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安排检修工程师及时维修,避免因设备隐患问题影响正常开采工作。 3.2创新采矿充填技术 同时,应充分利用充填采矿技术,促进矿山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充填采矿技术的创新,首先对传统充填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了解传统充填工艺的特点。其次,根据当地矿物类型和特点,对充填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创新。例如:一些大型矿体中的矿山非常稳定,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选择深孔浅层回采工艺,才能获得良好的开采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高水材料和石材胶凝材料作为充填材料,更好地修复充填采空区。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和回填采矿技术,可以降低采矿成本和开采效率。在这方面,充填技术的革新可以达到更好的开采效果,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3.3加强对充填材料创新的研究 充填采矿技术中,充填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充填材料对充填采矿技术的影响不同。良好的充填材料不但能够使得采矿工程自身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在极大程度上能够使得矿山工程自身的安全得到保证。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回填材料的应用逐渐向新的充填和固化材料发展。 3.4充填技术装备的维修 随着充填技术非常快速的发展,其操作方式以及与其有关的充填设备自身的升级也是十分快速的。在这些充填设备里,填充贮仓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直接去对充填材料自身的质量以及充填效果产生影响,但在以往进行充填的时候并未获得有效的重视。然而,对新型充填技术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运用对垂直填充贮仓进行改进的方式使得充填材料自身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尾矿处置时候,还需要精

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Serial No .495July . 2010 现 代 矿 业 MORDE N M I N I N G 总第495期 2010年7月第7期 李 强(1979-),男,河北廊坊人,讲师,221116江苏省徐州市。 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李 强 彭 岩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 要:介绍了矿山充填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着重提出了煤矿矸石井下充填技术,融 入了“绿色开采”理念。通过对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的探讨,结合采矿作业要求,研究了新的充填工艺和方式。对于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矿山充填;应用现状;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 D8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6082(2010)0720008206 Research and Prospect on M i n e F illi n g Techn i que L i Q iang Peng Yan (School of Mechanics&Civi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 ogy )Abstract:The devel opment course and app licati on situati on of m ine filling technique are intr oduced,coal m ine gangue undergr ound filling technique is raised e mphatically which combine with "har moni ous m ining "idea .Ne w filling technol ogy and mode are studied thr ough the discussi on on mechanics functi on mechanis m of backfill and combine with m ining operati on require ments .It has a certain p ractical signifi 2cance on envir on ment p r otecti on 、reas onable res ources exp l oitati on,and realize the second devel opment and utilizati on of m ineral res ources and p r 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of m ine . Keywords:M ine filling;App licati on situati on;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 大。矿山中蕴含着大量能源物质,特别是煤炭,我国未来的发展对其的依赖还很巨大。矿山开采在带来矿产资源的同时,也是诱发地质灾害和污染环境的直接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表沉陷。 矿山充填是治理开采沉陷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矿山充填技术 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2] :50年代为废石干式充填的全盛时期;60年代发展应用分级尾砂水力充填、碎石水力充填和混凝土胶结充填;70~80年代广泛应用以分级尾砂和天然砂作为充填料的细砂胶结充填技术;90年代全面发展了全尾砂胶结充填、块石砂浆胶结充填、碎石水泥浆胶结充填和膏体泵压输送胶结充填等新技术,促进了我国采矿技术 的进步和采矿工业的发展[3] 。进入21世纪,矿山开 采将转向深部矿体、“三下矿体”[4] 以及其它复杂难采矿体。地压控制问题将日益突出,并成为深部高效、安全作业的主要障碍。胶结充填是深部及复杂应力环境下地压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在充填采矿法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创新与进步。一方面通过对充填材料和充填体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研究开发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便于制浆和输送、充填体强度高的新型充填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对充填体力学作用机理的探讨,结合采矿作业要求,研究新的充填工艺和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矿山充填技术发展的趋势,逐渐形成了似膏体充填新思想,研究了一种新的充填技术———似膏体充 填新技术[5] 。1 矿山充填技术的应用概况 目前在中国应用的充填工艺[6,7] 主要有分级尾砂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废石胶结充填、膏体泵送胶结充填、磨砂胶结充填、赤泥胶结充填、高水固化胶结充填、少量的天然砂胶结充填和干式充填。 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