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1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1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1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1

案卷号

日期2012-6-20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报告]

【文档名称】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报告

【文档编号】

【编写人员】

【编写日期】2012-6-20

【文档内容】对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

【修订记录】

序号修订内容修订人、日期

1 创建该文档陈青,2012-6-20

[UIM24002驱动器性能测试报告] (1)

1综述 (2)

1.1编写目的 (2)

1.2参考资料 (2)

2测试概要 (3)

3测试结果及发现 (3)

4对功能结论 (5)

4.1 能力 (5)

4.2 限制 (5)

5分析摘要 (5)

5.1评价 (5)

6测试资源消耗 (6)

1综述

1.1编写目的

评估UIM24002步进驱动器性能。

1.2参考资料

UIM240XX系列使用手册

2测试概要

需要测试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编号测试名称测试方法

1 转矩 1.额定电流测试保持转矩

2.半流状态测试保持转矩

3.全流状态测试保持转矩

转矩测试说明:电机轴上装好带轮后,给电机供电。在带轮切线方

向增加砝码,如果电机的轴由静止状态改变为运动状态时,测量砝

码的重量,根据公式计算转矩。

M = F*L

M 转矩 F 重量L 力臂(带轮半径)

2 电机发热量在电机空转12小时后,测量电机表面温度。

3测试结果及发现

说明:下面表格为插入的EXCEL表格双击可查看详情,可见附表1.0

附表 .一

电机牌号适配驱

动器

A

额定保

持转矩

NM

半流状态

保持转矩

NM

全流状态

保持转矩

NM

半流状态

电机温

度℃

细分

东莞信

STP-58

D4008

ND556 3 0.925 0.462 0.77 6400

日本山社 SS2302A30A

ND556拉测

3 0.925 0.462 0.77 6400

ND556砝码

3 0.925 1.15 6400

MD-2545

4.5 0.925 0.528 0.924 70 6400

研控科技 YK57XN 55-0830A

ND556拉测

3 0.925 0.836 1.188 6400

ND556砝码

3 0.925 1.487 6400

众为兴 56BY630AJP-3

ND556

3 0.9 0.836 1.21 95 6400

Q2BYG43MD

3 0.9 0.616 0.616 6400

日本山社 SS2302A30A

MD-2545

3 1.57 0.66 1.276 6400

东莞信浓 STP-58D4008 UIM24 004

3 0.925 0.66 1.042 81.0 16

日本山社 SS2302A30A UIM24 002

1 0.55 0.3

2 0.70

3 16

4对功能结论

4.1 能力 4.2 限制

5分析摘要

5.1评价

6测试资源消耗

基于模型的测试综述报告

基于模型的测试综述 2016年1月

摘要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测试也随之被程序员认可和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大范围普及和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技术的普遍应用。基于模型的测试是软件编码阶段的主要测试方法之一,具有测试效率高、排除逻辑复杂故障测试效果好等特点。本文描述了基于模型的测试的模型以及建模标准,并介绍基于模型的测试的基本过程以及支持工具,同时通过七个维度对基于模型的测试方法进行描述。最后分析基于模型的测试的优缺点并列举了应用案例。 关键词:软件测试,基于模型的测试,软件模型,测试工具

目录 摘要................................................ I 1 引言 (2) 2 基于模型的测试、模型以及建模标准 (2) 2.1基于模型的测试 (2) 2.2基于模型的测试的模型 (3) 2.3建模标准 (4) 3 基于模型的测试的基本过程及支持工具 (5) 3.1基于模型的测试的基本过程 (5) 3.2支持工具 (6) 4 分类 (7) 4.1 模型主体 (7) 4.2 模型冗余程度 (7) 4.3 模型特征 (7) 4.4 模型表示法 (7) 4.5 测试用例选择标准 (8) 4.6 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8) 4.7 联机、脱机测试用例生成 (9) 5 基于模型的测试的工具Spec Explorer (9) 5.1 Spec Explorer (9) 5.2 连接测试用例和待测系统 (9) 5.3 静态模型和实例模型 (11) 6 基于模型的测试的优缺点 (11) 参考文献 (13)

性能测试培训——基础知识

性能测试培训(一) ——基础知识 1.软件性能测试的概念 1.1软件性能与性能测试 软件性能:覆盖面广泛,对一个系统而言,包括执行效率、资源占用、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等。 性能测试:为保证系统运行后的性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的测试组织工作。 1.2不同角色对软件性能的认识 用户眼中的软件性能: ?软件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 如用户提交一个查询操作或打开一个web页面的链接等。 ?业务可用度,或者系统的服务水平如何 管理员眼中的软件性能:

开发人员眼中的软件性能: 1.3性能测试的对象 服务器端: ?负载均衡系统; ?服务器(单机、双机热备、集群); ?存储系统、灾备中心; ?数据库、中间件。 网络端: ?核心交换设备、路由设备; ?广域网络、专线网络、局域网络、拨号网络等; 应用系统: 由此可见,性能测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被测对象包括系统运行时使用的所有软硬件。但在实际操作时,将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特定的被测对象。 1.4性能测试的目标 评价系统当前的性能:

?系统刚上线使用,即处于试运行时,用户需要确定当前系 统是否满足验收要求; ?系统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如何保证一直具有良好的性能。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用户提出业务操作响应时间长,如何定位问题,调整性能; ?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速度变慢,如何寻找瓶颈,进而优 化性能。 预见系统未来性能、容量可扩充性: ?系统用户数增加或业务量增加时,当前系统是否能够满足 需求,如果不能,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提高硬件配置?增 加应用服务器?提高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或者是需要对 代码进行调整? 1.5性能测试的分类 按照测试压力级别: ?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 按照测试实施目标: ?应用在客户端的测试; ?应用在网络的测试; ?应用在服务器端的测试; 按照测试实施策略:

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Xxx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拟制:****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次测试报告为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总结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xxx系统的性能需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经理。 1.2.项目背景 腾讯公司为员工提供一个网上查询班车的入口,分析出哪些路线/站点比较紧张或宽松,以进行一些合理调配。 1.3.测试目标 (简要列出进行本次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完善班车管理系统,满足腾讯内部员工的班车查询需求,满足500个用户并发访问本系统。 1.4.名词解释 测试时间:一轮测试从开始到结束所使用的时间 并发线程数:测试时同时访问被测系统的线程数。注意,由于测试过程中,每个线程都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请求,与实际用户的使用有极大差别,所以,此数据不等同于实际使用时的并发用户数。 每次时间间隔:测试线程发出一个请求,并得到被测系统的响应后,间隔多少时间发出下一次请求。 平均响应时间:测试线程向被测系统发请求,所有请求的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处理能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 cache影响系数:测试数据未必如实际使用时分散,cache在测试过程中会比实际使用时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测试出的最高处理能力偏高,考虑到这个因素而引入的系数。 用户习惯操作频率: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估算出来的,单个用户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此类功能的次数。通常以一天内某段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来统计,如果一天内没有哪段时间是固定的高峰使用时间,则以一天的工作时间来统计。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发布时间: 2010-7-27 11:02 作者: 未知来源: 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 字体: 小中大| 上一篇下一篇| 打印| 我要投稿| 每周一问,答贴有奖 目前主流的开发模型主要有:瀑布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增量模型、渐进模型、快速软件开发(RAD)以及Rational统一过程(RUP)等,这些模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些过程方法中,并没有充分强调测试的价值,也没有给测试以足够的重视,利用这些模型无法更好地指导测试实践。软件测试是与软件开发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活动,显然软件测试也需要测试模型去指导实践。下面对主要的模型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V模型 V模型是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测试模型。在传统的开发模型中,比如瀑布模型,人们通常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全部完成后的一个阶段,尽管有时测试工作会占用整个项目周期的一半的时间,但是有人仍然认为测试只是一个收尾工作,而不是主要过程。V模型的推出就是对此种认识的改进。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如模型图中所示,图中的箭头代表了时间方向,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的软件测试策略既包括低层测试又包括了高层测试,低层测试是为了源代码的正确性,高层测试是为了使整个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是验证程序设计,开发人员和测试组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当验证系统设计,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设计的指标;由测试人员和用户进行软件的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追溯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测试,以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

软件测试试题

选择题: 一、 1.下列软件属性中,软件产品首要满足的应该是 A 。 (A)功能需求 (B)性能需求 (C)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D)容错、纠错能力 2.对于维护软件的人员来说。使用质量是 C 的结果。 (A)功能性 (B)可靠性 (C)可维护性 (D)效率 3.软件规划阶段实际上指的是 A 。 (A)需求获取和定义阶段 (B)数据获取和定义阶段 (C)测试用例设计规划阶段 (D)产品实施规划 4.在需求获取与定义阶段就开始建立,以后要不断细化和完善的文档是 A 。 (A)用户手册 (B)外部设计规格说明 (C)内部设计规格说明 (D)测试计划手册 5.在模块测试的过程中,采用自底向上的测试比自顶向下的测试 A 。 (A)好 (B)差 (C)一样 (D)不确定 6.黑盒测试是从 C 观点出发的测试,而白盒测试是从观点出发的测试。 (A)开发人员、管理人员 (B)用户、管理人员 (C)用户、开发人员 (D)开发人、用户 7.从已经发现故障的存在到找到准确的故障位置并确定故障的性质,这一过程称为 D 。 (A)错误检测 (B)故障排除 (C)测试 (D)调试 8.下列关于逻辑覆盖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D 。 (A)条件覆盖的检错能力较判定覆盖强,但有时达不到判定覆盖的要求 (B)判定覆盖包含了语句覆盖,但它可能会使一些条件得不到测试 (C)判定/条件覆盖包含了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实际上不一定达到覆盖的标准(D)凡满足条件组合覆盖标准的测试用例,也必然满足其他所有覆盖种类的覆盖标准 9.传统集成测试的主要方法有两个,一个是 B ,另一个是。 (A)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

性能测试测试方案

性能测试详细测试方案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1.2.2功能模块 本次性能测试中各类操作都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都根据其执行特点分成了若干操作步骤,每个步骤就是一个功能点(即功能模块),本次性能测试主要涉及的功能模块以及所属操作如下表

数码相机是如何自动曝光的

数码相机自动曝光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项目来源:利用光敏电阻制成的光电导探测器的应用实例 项目重点难点: 1. 数码相机自动曝光控制电路的组成; 2. 数码相机自动控制曝光的工作机理; 3. 曝光时间。 一、数码相机自动曝光控制电路介绍 在数码相机自动控制电路的组成中,R CdS为光敏电阻,A为电压比较器,T 为NPN型三极管,M为快门电磁吸铁,S为快门按钮,R w1为调节快门速度的可调电位器,R w2为高照度时调节快门速度的可调电位器,C1为电容,D为二极管。这些器件构成了电子快门工作时的各部分组成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照相机电子快门控制电路原理图 1. 电路中主要器件的作用 光敏电阻R CdS:光敏电阻作为电路中的测光器,接受来自外界的光。其功能就是随着光强的变化来改变光敏电阻的阻值,光照越强阻值越小。一般希望暗电阻越大越好, 亮电阻越小越好,此时光敏电阻的灵敏度高。实际光敏电阻的暗电阻值一般在兆欧级, 亮电阻在几千欧以下。 电压比较器:比较电压U R与电压U th的大小,从而决定其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当“+”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入端,也就是电压U th高于电压U R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反之,电压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

图1所示为一最简单的电压比较器,U R为参考电压,加在运放的同相的输入端,输入电压U i加在反相的输入端。 电压比较器原理原理图 (a)电路图(b)传输特性当U i<U R时,运放输出高电平,稳压管Dz反向稳压工作。输出端电位被其箝位在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即U O=U Z 当U i>U R时,运放输出低电平,D Z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的正向压降U D,即U o=-U D 三极管:三极管的截止与导通控制着快门电磁吸铁是否吸合快门帘幕。 电磁铁:吸拉快门帘幕使相机开始曝光。 二极管:二极管的截止与导通提醒着电磁吸铁是否起作用 2. 各部分组成回路 初始状态部分回路:开关S接于S1处时所构成的电路回路。 RC充电电路:开关S接于S2处,电源U bb通过电位器R w2与光敏电阻R CdS 向电容C1充电。 驱动电路:由三极管和快门电磁吸铁构成。 曝光电路:由RC充电电路、时间检出电路(电压比较器)及驱动电路组成。 二、数码相机自动曝光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在初始状态,开关S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的电位为R1与R w1分电源电压U bb所得的阈值电压V th(一般为1~1.5v),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的电位V R近似于为电源电位U bb,显然电压比较器负输入端的电位高于正输入端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截止,电磁铁不吸合,开门叶片闭合,感光元件不能进行感光。

软件测试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CMU SEI的Watts Humphrey指出软件产品必须首先提供用户所需 要的 (2分) A:性能 B:人机界面 C:可靠性 D:功能 2. Myers在1979年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 (2分) A:证明程序正确 B:查找程序错误 C:改正程序错误 D:验证程序无错误 3. 在代码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错误的人通常是 (2分) A:程序员 B:测试员 C:审查者 D:架构师 4. 以下哪一种选项不属于软件缺陷 (2分) A:软件没有实现产品规格说明所要求的功能 B:软件中出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C:软件实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没有提到的功能 D:软件实现了产品规格说明所要求的功能但因受性能限 制而未考虑可移植性问题 5.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修改错误代价最大的阶段是 (2分) A:需求阶段 B:设计阶段 C:编程阶段

D:发布运行阶段 6. 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属于 (2分) A:灰盒测试 B:数据测试 C:黑盒测试 D:白盒测试 7. 软件验证和确认理论是测试过程的理论依据,其中验证是检查我们是否正在正确地建造一个产品,它强调的是 (2分) A:过程的正确性 B:产品的正确性 C:测试的正确性 D:规格说明的正确性 8. 下面是一个对整数数组A中的前n个元素求最小值的c程序,函数返回最小元素的位置。 int minValue(int A[],int n){ int k=0; for(int j=1;j<=n-1;j++) if(A[j]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一、性能测试概述 1、性能测试定义 所谓性能,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性能指运行速度的快慢。广义的性能涉及很多内容,如可靠性、可用性、功耗、环境适应性、兼容性、安全性、保密性、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利用率、性能价格比、速度等。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程序或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2、性能测试目的 真实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评估系统性能以及服务等级的满足情况 预见系统负载压力承受力,在应用实际部署之前,评估系统性能 分析系统瓶颈,优化系统 二、主要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点击率、资源利用率 1、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客户端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2+服务器处理时间+客户端显示时间。 2、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流经被测系统的数据流量,一般单位为b/s,即每秒钟流经的字节数。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 TPS的概念,每秒事务数。确实TPS会随着负载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不会无限制的一直增加。比如,到了300用户后就会出现连接服务失败,那可能说明系统进入了繁忙期,从而产生了失败的事务,从而使得每秒的事务数不再增加,甚至会减少。 TPS就像是一个抛物线,可分为3部分,轻负载区、重负载区、负载失效区。 一开始上升的部分就是轻负载区,最顶端的部分就是TPS的峰值(重负载区),然后随着负载的继续增加,TPS会慢慢下降,从而进入我们所谓的负载失效区。 3、并发用户数 指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某个特定点上进行会话操作的用户数。是陆陆续续交替执行的。 随着用户数的增加,HIT PER SECOND开始逐渐减少,说明系统已经开始有失败的VUSER 和事务出现。 4、资源利用率 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

性能测试工程师心得

高级性能测试工程师培训心得 --税务事业部魏琳从中国的软件现状来看,各式各样的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好的却并不多,能够走向国际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国的软件要想与国际接轨,就必须要完善自己的软件产业,使软件产业走向正规化、国际化,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软件产品,这就使软件测试工程师的人员缺口很大。很多人认为软件测试无非就是找错误,挑程序员的毛病,仅此而已,其实不然,测试并不只是单纯的挑刺,更多的意义是在辅助程序员,让程序员的程序更加完美,让公司的产品能够更稳固的占据市场,尤其是现在这个软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只有公司的产品站住了脚,公司才会有更多的效益产生,只有公司有了效益,员工才会领到更多的工资,这样公司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而帮助产品能够更坚牢的站住市场的,就是软件测试人员。 这次有幸参加公司组织的为期五天的高级性能测试工程师的培训,虽然课程紧密,内容繁多,但是我却乐在其中,受益匪浅。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天以来的学习心得: 首先,知识日新月异,不学则惘。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传递的社会,不难感受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特别对于我们IT行业,更加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日新月异”,更加深刻认识到,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因素。但是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我们,已经远离校园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往往不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浅尝辄止,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老师那里学到了当今最流行的测试技术以及测试管理,当然这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在同行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分享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老师讨论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本钱,我们应该以这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努力学。 其次,责任重于泰山,无为则殆。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做

软件测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软件测试文档主要有①、②、③3种,其中④是这些测试文档中最关键的。 2、按照测试的不同阶段划分,软件测试可分为⑤、⑥、⑦、⑧。 3、软件缺陷从被发现到被关闭,会经历一个特有的生命周期。当软件缺陷被发现时,软件缺陷被定义为⑨状态;当开发人员修复了该缺陷,并提交给软件测试人员重新测试时,软件缺陷被定义为⑩状态;当软件缺陷修复后由测试人员验证时发现缺陷已修复,软件缺陷将被定义为关闭状态。 4、项目需求评审时,一般有,,等人员参加。 5、软件测试文档主要有:,,,等。 6、黑盒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策略,又称为数据驱动的测试,常见的测试方法有、、和错误推断法。 7、项目需求评审时,一般有,,等人员参加。 8、软件测试文档主要有:,,,等。 9、黑盒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策略,又称为数据驱动的测试,常见的测试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和错误推断法。 10、软件测试模型中,模型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二.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是错误的。 A.软件测试就是程序测试 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需求说明书和设计文档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2、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 C.源程序和目标程序D.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 3、关于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 __。 A.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可能产生错误 B.软件测试是独立于软件开发的一个工作 C.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应该开始测试工作 D.测试越早开始,越有助于提高被测软件的质量 4.软件缺陷修复的代价最高的阶段是()。 A.发布阶段B.需求阶段C.设计阶段D.编码阶段 5.以下哪种软件测试属于软件性能测试的范畴()。 A.接口测试B.压力测试C.单元测试D.易用性测试 6.两个小组独立地测试同一个程序,第一组发现25个错误,第二组发现30个错误,在两个小组发现的错误中有15个是共同的,那么可以估计程序中的错误总数是()个。A.20 B.30 C.40 D.50 7、windows系统中,查看本机的ip地址的命令是 A.ipconfig B.ping C.ifconfig D.pingIP 8.以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属于( )。 A.灰盒测试 B.数据测试 C.黑盒测试 D.白盒测试 9.从已经发现故障的存在到找到准确的故障位置并确定故障的性质,这一过程称为()。

软件测试流程方案

软件测试流程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软件测试流程实施方案1.流程的意义 从一个软件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要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应当从流程抓起,规范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一个软件企业从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向集成化规范化的大公司迈进的必经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手段。 软件产品的开发同其它产品(如汽车)的生产有着共同特性,即需要按一定的过程来进行生产。在工业界,流水线生产方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且能够比较稳定的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人员被安排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最终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样可以防止人员工作间的内耗,极大的提供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其过程来源于成功的实例,因此其最终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过程所设定的范围。软件工程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这个经验并把它应用到了软件开发中,这就形成了软件工程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开发流程。 不管我们做哪件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计划到策略到实现。软件流程就是按照这种思维来定义我们的开发过程,它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以往的成功经验,定义了从需求到最终产品交付的一整套流程。流程告诉我们该怎么一步一步去实现产品,可能会有那些风险,如何去避免风险等等。由于流程来源于成功的经验,因此,按照流程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我们少走弯路,并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目前流行的流程方法有很多种,如瀑布模型、螺旋模型、RUP模型、IPD流程等,不同的过程模型适合于不同类型的项目。 2.测试工作流程图 测试工作总体流程图

软件测试

1压力测试要求进行超过规定性能指标的测试。例如一个网站设计容量是100个人同时点击,该项测试就要是采用120个同时点击的条件测试。 2瀑布模型(或称瀑布式开发流程)是由W.W.Royce在1970年最初提出的软件开发模型,在瀑布模型中,开发可以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确认),集成,和维护。 另一种说法是六个阶段: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3软件测试(英文:Software Testing),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品质的过程。简而言之,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 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品质, 4以下关于Web应用软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对Web应用软件进行性能测试时,不需要进行压力测试 b. Cookie测试是Web应用软件功能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c. 是否存在无效链接是Web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关注的范畴 d. 内容测试是Web应用软件易用性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5以下哪种软件测试不属于广义软件性能测试的范畴________。 a. 兼容性测试 b. 压力测试 c. 并发测试 d. 负载测试 6下列哪个不是测试环境的组成要素________。 a. 测试工具 b. 技术文档 c. 软硬件 d. 网络环境 7在软件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其中不属于白盒测试所关注的是________。 a. 程序内部逻辑 b. 程序正确性 c. 软件外部功能 d. 程序结构 8根据《GB/T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设计测试用例应遵循:基于测试需求的原则、基于测试方法的原则、兼顾测试充分性和效率的原则,以及________。 a. 测试用例无冗余性原则 b. 测试执行可重复性原则 c. 测试用例可操作性原则 d. 测试用例可管理性原则 9下列有关软件缺陷报告的编写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____。 a. 一个软件缺陷报告中只应记录一个不可再划分的软件缺陷

项目性能测试报告

XXX项目or府门户网站性能测试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二章测试活动 (4) 2.1 测试用具 (4) 2.2 测试范围 (4) 2.3 测试目标 (5) 2.4 测试方法 (5) 2.4.1 基准测试 (5) 2.4.2 并发测试 (6) 2.4.3 稳定性测试 (6) 2.5 性能指标 (6) 2.6 性能测试流程 (6) 2.7 测试术语 (7) 第三章性能测试环境 (8) 3.1 服务器环境 (8) 3.2 客户端环境 (8) 3.3 网络结构 (8) 第四章测试方案 (10) 4.1 基准测试 (11) 4.2 并发测试 (12) 4.3 稳定性测试 (13) 第五章测试结果描述和分析 (15) 6.1基准测试性能分析 (15) 6.2并发测试性能分析 (20) 6.3稳定性性能测试分析 (27) 第六章测试结论 (28)

摘要 本文档主要描述XXXX网站检索和页面浏览性能测试中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策略等。 修改历史

第一章概述 由于当前对系统要接受业务量的冲击,面临的系统稳定、成熟性方面的压力。系统的性 能问题必将成为焦点问题,海量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业务增加时,系统抗压如何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较为真实的性能模拟测试来给出答案,通过测试和分析为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一些重要参考数据,以供后期系统在软硬件方面的改 善和完善。 本《性能测试报告》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当前的一些性能测试方法而编写的,用以 指导即将进行的该系统性能测试。 第二章测试活动 2.1测试用具 本次性能测试主要采用 HP 公司的 Loadrunner11 作为性能测试工具。Load runner 主要提供了 3 个性能测试组件:Virtual User Generator, Controller,Analysis。 ●使用 Virtual User Generator 修改和优化脚本。 ●使用 Controller 进行管理,控制并发的模拟并发数,记录测试结果。 ●使用 Analysis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2测试范围 此次性能测试实施是对吴忠市门户网站系统性能进行测试评估的过程,我们将依据系统 将来的实际运行现状,结合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业务特点,遵循着发生频率高、对系统或数据 库性能影响大、关键和核心业务等原则选取需要进行测试的业务,模拟最终用户的操作行为, 构建一个与生产环境相近的压力场景,对系统实施压力测试,以此评判系统的实际性能表现。 根据与相关设计,开发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本次测试主要就是针对大量用户在使用吴忠 市门户网站进行信息查询,而选取的典型事务就是用户使用检索进行关键字搜索以及界面浏 览和反馈回搜索结果,这是用户使用最频繁,反应最多的地方,也是本系统当前以及以后业 务的一个重要压力点所在。所以本次测试只选取检索业务的性能情况和界面浏览进行记录和

【CN109618113A】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自动曝光控制组件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9214.2 (22)申请日 2019.03.11 (71)申请人 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瑞庆路590号 9幢2层202室 (72)发明人 黄翌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219 代理人 佟婷婷 (51)Int.Cl. H04N 5/32(2006.01) H04N 5/235(2006.01) H04N 5/353(2011.01) (54)发明名称 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自动曝光控制组件系 统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及自动 曝光控制组件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提供待测物, 至少一个待测区域;提供图像传感器,待测区域 对应设置,包括由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光敏元构 成的光敏元阵列,光敏元阵列至少包括若干个第 一光敏元及若干个第二光敏元;开启射线源,对 待测区域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曝光后读出第一 光敏元上的第一读出信号;继续进行第二预设时 间的曝光,关闭光敏元并读出第二光敏元上的第 二读出信号;基于第二读出信号及第一读出信号 获取待测区域的预设剂量阈值,并获取达到预设 辐射剂量的剩余时间,以控制射线源的曝光,本 发明直接利用图像传感器,通过特殊设计的扫描 驱动以及信号读出方式并配合相关判断算法实 现曝光剂量探测功能。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7页CN 109618113 A 2019.04.12 C N 109618113 A

权 利 要 求 书1/3页CN 109618113 A 1.一种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提供待测物,所述待测物包括至少一个待测区域; 提供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待测区域对应设置,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由若干个呈阵列排布的光敏元构成的光敏元阵列,所述光敏元阵列至少包括若干个第一光敏元及若干个第二光敏元; 开启射线源,打开所述光敏元,对所述待测区域进行第一预设时间的曝光后读出所述第一光敏元上的信号,以获取第一读出信号; 保持所述射线源对所述待测区域继续进行第二预设时间的曝光,关闭所述光敏元并读出所述第二光敏元上的信号,以获取第二读出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读出信号及所述第一读出信号获取所述待测区域的预设剂量阈值,并基于所述预设剂量阈值获取所述待测区域达到预设辐射剂量射线辐射时的剩余时间,以基于所述剩余时间控制所述射线源的曝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所述射线源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所有所述光敏元关闭,以获取所述第一光敏元在无曝光状态下的信号得到第一信号本底值,以及获取所述第二光敏元在无曝光状态下的信号得到第二信号本底值,其中,所述第一读出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本底值的差构成第一读出信号增量,所述第二读出信号与所述第二信号本底值的差构成第二读出信号增量,并基于所述第二读出信号增量及所述第一读出信号增量获取所述待测区域的所述预设剂量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剂量阈值包括剂量率及灰度值变化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通过所述第二读出信号增量与所述第一读出信号增量的差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差的比值获取所述预设剂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元与所述第二光敏元数量一一对应,且获取所述第二读出信号增量与所述第一读出信号增量的差的方式包括计算每一所述第二光敏元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光敏元的差值并取各所述差值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剩余时间控制所述射线源的曝光包括通过所述剩余时间的修正值控制所述射线源的曝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介于10-900微秒之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介于10-900微秒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光敏元由一列所述光敏元构成,每一所述第二光敏元由一列所述光敏元构成,所述第一光敏元与所述第二光敏元交替间隔布置或并排布置;或者,所述光敏元阵列还至少包括若干个第三光敏元,每一所述第三光敏元由一列所述光敏元构成,所述第一光敏元、所述第二光敏元以及所述第三光敏元交替间隔排布或并排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曝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光敏元以获取所述第一读出信号的方式包括同时打开所述光敏元、逐行或逐列打开所述光敏元以及分组打开所述光敏元中的任意一种;打开所述光敏元以获取所述第一读出信号的过程中打开的所述光敏元的数量包括打开整个所述待测区域的所述光敏元以及打开所述待测区域中部分行的所述光敏元中的任意一种。 2

系统调优性能测试报告

XXXXX项目 压力测试报告 2015-10-16 XXXXXX技术有限公司文档信息

批复信息 版本记录

1简介 1.1 文档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性能对比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本阶段测试是否达到调优预期目标,符合需要要求。 1.2 面向人员 本文档主要面向XX系统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相关领导。 1.3 参考文档 1.4 术语 1. 每秒事务数(TPS):是指每秒钟完成的事务数,事务是事先在脚本中定义的统计单元; 2. 事务平均响应时间(ART):响应时间一般反映了在并发情况下,客户端从提交请求到接受到应答所经历的时间; 3. 资源利用率:是指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各服务器的CPU、内存等硬件资源的占用情况; 4. 最大并发用户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5. 思考时间(Thinktime):用于模拟实际用户在不同操作之间等待的时间。例如,当用户收到来自服务器的数据时,可能要等待几秒钟查看数据,然后做出响应,这种延时就称为“思考时间”。 2第一轮测试目标 根据项目情况,本次测试的目的主要是解决XX系统个人系统登录和理财交易的处理能力达到客户正常使用要求,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系统性能,为生产运行提供参考。 1)分析目前系统登录与理财的处理能力; 2)提高登录和理财交易处理能力,达到客户流畅使用的目的; 3第二轮测试安排 1、对整体系统运行环境、系统自身交易功能进行全面分析。通过 压力测试手段优化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并给出未来三到五年 资源配置计划,制定后续保障机制。 2、计划从十月十九日开始方案讨论。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

软件测试过程管理-考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软件测试过程管理 1. 关于软件测试模型,描述正确的是(C) A. V模型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测试与开发可以同一阶段进行 B. W模型测试的对象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可以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 C. H模型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 D. X模型是事先计划再进行测试。 2. 制定测试计划的步骤:(D) A. 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B.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预计测试工作量 C. 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D. 确定测试范围确定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标准确定测试构架确定项目管理机制预计测试工作量测试计划评审 3、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ABC)(多选) A、使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B、使项目参与人员沟通更舒畅 C、使测试工作更加系统化 D、软件工程以及软件过程的需要 E、软件过程规范化的要求 F、控制软件质量 4、某公司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了CMM2认证,表明该公司(C)。 A. 开发项目成效不稳定,管理混乱 B. 对软件过程和产品质量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C. 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级管理制度和规程,可对项目的成本、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D. 可集中精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优化软件过程 5. (B )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结束的标志。 A.使用了特定的测试用例B.错误强度曲线下降到预定的水平C.查出了预定数目的错误D.按照测试计划中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了测试 6.软件测试计划的内容应包括(D)。 A. 测试目的、背景 B. 被测软件的功能、输入和输出 C. 测试内容和评价标准 D. 以上全部 7.下面不属于软件测试过程中的输入类的是(B)。 A. 软件配置 B. 测试用例 C. 测试配置 D. 测试工具 8. 下列不属于测试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的是(A)。 A. 软件测试的方法与规范 B.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C. 软件测试计划 D.软件设计说明

性能测试方案

1.引言 说明测试方案中所涉及内容的简单介绍,包含:编写目的,项目背景、参考文档,以及预期的读者等。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描述××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 1.明确测试目的范围。 2.明确测试范围和目标。 3.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 4.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5.确定测试需要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 6.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 1.2.项目简介 简要描述与测试项目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被测系统简介,项目上线计划等。 1.3.参考文档 说明文档编写过程参考引用的资料信息。 2.测试目的、范围与目标 2.1.测试目的

根据项目总体计划明确项目测试目的。常见的测试目的如下(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修改。 本次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 ?测试已完成系统的综合性能表现,检验交易或系统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 系统运行的性能要求; ?发现交易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并对性能瓶颈进行修改; ?模拟发生概率较高的单点故障,对系统得可靠性进行验证; ?验证系统的生产环境运行参数设置是否合理,或确定该参数; ?获得不同备选方案的性能表现,为方案选择提供性能数据支持。 2.2.测试功能范围 说明本项目需要进行测试的待测系统功能范围,列出被测对象的测试重要性及优先级等,提供一份简要列表。对于交易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交易码;对于页面类功能要细化到每一个发起页面。下面表格供参考,非强制使用。 如果测试目的为方案验证,需要文字列出需要验证的方案项。 明确列出说明本次测试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的定义及范围,不需要关注的测试指标也应列出。下面的内容供参考。 本次性能测试需要获得的性能指标如下所列:

性能测试计划 完整版

性能测试方案

目录目录

前言 平台XX项目系统已经成功发布,依据项目的规划,未来势必会出现业务系统中信息大量增长的态势。 随着业务系统在生产状态下日趋稳定、成熟,系统的性能问题也逐步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每天大数据量的“冲击”,系统能稳定在什么样的性能水平,面临行业公司业务增加时,系统能否经受住“考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性能测试来给出答案。 本《性能测试计划书》即是基于上述考虑,参考科学的性能测试方法而撰写的,用以指导即将进行的系统的性能测试。 1第一章XXX系统性能测试概述 1.1被测系统定义 XXX系统作为本次测试的被测系统(注:以下所有针对被测系统地描述均为针对XXX系统进行的),XXX系统是由平台开发的一款物流应用软件,后台应用了Oracle11g数据库,该系统包括主要功能有:XXX等。在该系统中都存在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操作以及日报、周报、年报的统计,在本次测试中,将针对这些多用户操作,大数据量的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如预期性能、用户并发、大数据量、疲劳强度和负载等方面的性能测试,检查并评估在模拟环境中,系统对负载的承受能力,在不同的用户连接情况下,系统的吞吐能力和响应能力,以及在预计的数据容量中,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用户数。 1.1.1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上面已提到,由于本文档主要专注于性能在这里功能不再作为重点讲述。

1.1.2性能测试指标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系统进行的全面性能测试,主要需要获得如下的测试指标。 1、应用系统的负载能力:即系统所能容忍的最大用户数量,也就是在正常的响应时间中,系统能够支持的最多的客户端的数量。 2、应用系统的吞吐量:即在一次事务中网络内完成的数据量的总和,吞吐量指标反映的是服务器承受的压力。事务是用户某一步或几步操作的集合。 3、应用系统的吞吐率: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数据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数据量。 4、TPS:每秒钟系统能够处理事务或交易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5、点击率:每秒钟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5、系统的响应能力:即在各种负载压力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客户端请求发起,到服务器端应答返回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 6、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即在连续工作时间状态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即在连续工作时间段内没有出错信息。 1.2系统结构及流程 XXX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体系结构跟本次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是一样的,交易流程也完全一致的。不过,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本次性能测试的硬件平台跟实际生产环境略有不同。 1.2.1系统总体结构 描述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硬件组织体系结构、网络组织体系结构、软件组织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组织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