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作者简介:徐澜波,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法学博士。

*本文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问题系列研究项目———健全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①史际春、

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规范意义的

“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徐澜波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上海200020)摘要:目前,在政府理论和社会层面,对“宏观调控”内涵的理解和界定并不规范和统一,“宏观调控”大有被泛化的趋势。界定规范的宏观调控内涵的目的就是要求在规范化意义上、法治意义上明确和使用宏观调控的概念,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不同于社会意义、民间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控制式手段的干预社会经济,以及区别国家以直接投资经营方式参与和调节社会经济。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是政府以再生产需求总量调节方式、以经济总量所内含的经济参数手段和工具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真正的宏观调控,其与上述所称的几种“宏观调控”具有本质不同。对宏观调控的内涵作出科学和规范的界定,需要考虑的客观标准就是宏观调控的特性,其具体可以分解为:宏观调控的特有的目标;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宏观调控特有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有效性。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基础,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需要以我国宏观调控法治化加以保障并以宏观调控基本法来加以肯定和固定。

关键词: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内涵;宏观调控特性

中图分类号:DF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512(2014)02-0084-12

“‘宏观调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用来诠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关键词。”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行了宏观调控的尝试并将其常态化。目前,在社会层面,大众对“宏观调控”也耳熟能详,什么问题社会自身解决不了了,社会各界就会以“宏观调控”的名义提出需要国家和政府进行控制与干预;“宏观调控”大有被泛化的趋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和解决的就是“宏观调控”的规范化内涵。我国经济学界和法学界,尤其是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理论对“宏观调控”的内涵尚有认识分歧,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进行宏观调控,牵涉的政治、经济制度面甚广,如何进行恰当、规范的“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审慎研究。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1期

2014年第2期

·专论84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一、经济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深远的。”②制度经济学界一般认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是必要的。“就国家和政府运用的调控宏观经济的方法而言,其采纳的主要是宏观经济学理论上对某时期宏观经济发展或波动之规律有认识的、能有效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指标的手段和工具。”③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调控的概念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广义论、狭义论和特色论三类观点。“广义论者认为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将市场失灵的所有表现都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因而将政府的所有经济职能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例如,马洪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出:‘宏观调控,严格地说,是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范畴。’狭义论者则认为宏观调控仅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黄达认为,‘宏观调控是调控各经济总量的关系’,但是‘不是任何范围内任何多少带有总量、总体之类含义的问题都可称之为宏观经济问题’。许小年认为,‘宏观调控指的是运用宏观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宏观政策和总需求。宏观政策有两类,并且只有两类,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政府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税收与财政开支,调节以国内消费与投资为主的社会总需求。宏观调控从来不以供给为目标,从来不以产业结构为目标’。汤在新认为,宏观调控是从价值量上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均衡,没有配置资源和结构调整的职能,他甚至尖锐地提出:‘如果把结构调整,把资源配置,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那还需要市场经济干什么呢?还有什么必要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呢?’”④周为民认为:“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干预,但并非任何政府干预都是宏观调控,……流行的观念总是把二者混为一谈,似乎只要是政府实行的经济干预都叫宏观调控,不论哪个行业、哪种产品出现了诸如短缺、过剩、价格波动等不合意的情况,人们都要求政府对之‘加强宏观调控’。这样来理解宏观调控是不正确的。所谓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总的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和管理,它的基本工具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任何单一产品、单个市场的问题,都是微观问题,政府对这类问题进行干预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是微观干预而不是宏观调控。”⑤“特色论者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是属于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行为,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衍生的理论概念,从目标选择到手段选择都不能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只有少数学者持特色论观点,其典型代表是刘瑞等。”⑥“特色论虽然基于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现实,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成果,因而成为少数派。”⑦“宏观调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是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在现代经济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采取的宏观经济管理行为,这些新问题是计划经济时期所未有的,也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实践中没有的……中国特色表现在:除了市场失灵这个政府干预市场的

②吴越:《宏观调控:宜政策化或制度化》,《中国法学》2008年第1期。

③徐澜波:《宏观调控的政策调整与法律调整之辨》,《法学》2010年第11期。

④张勇、周达、刘瑞:《宏观调控概念解读:政府干预经济的中国式框架》,《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⑤周为民:《宏观调控的五大误区》,《社会观察》2011年第7期。

—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⑥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

⑦同上注,张勇文。

85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

一般意义的经济学逻辑外,宏观调控还存在两条中国式的逻辑线索。第一条线索是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中国经济面临众多的结构矛盾和利益冲突,需要在宏观层面上予以协调,因此单纯针对总量的需求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宏观调控必须强调结构性目标。第二条线索是政治和文化传统……党和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对任何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进行调节和控制,特别是控制,于是宏观调控不仅仅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间接影响作用,更有直接影响的能力。……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仅限于管理调节地方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的任务既包括总量调节,也包括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必要的手段。”⑧

综上所述,广义论、狭义论、特色论对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调节市场经济的行为,是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行为的认识方面没有分歧,其分歧主要在于宏观调控的对象及其范围,以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两方面。在宏观调控的对象及其范围方面,广义论与狭义论所持的观点在宏观调控不调节和不干预经济结构、配置经济资源方面基本是一致的,特色论所持的观点则认为宏观调控除此之外还包括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广义论、狭义论、特色论对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总量、社会需求、总供给中的单一目标还是多数目标或者是全部目标的认知还是有所不同的;特色论强调其中的全部,广义论和狭义论则强调其中的单一目标或者两个以上的多数目标。在宏观调控的手段方面,狭义论将宏观调控手段局限于货币工具和财政工具之内,广义论者则将政府针对宏观调控对象而采取的一切经济措施都纳入宏观调控手段之内,特色论更是将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必要的多元化手段全部纳入宏观调控手段之内。

二、经济法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的共识与分歧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意义上的宏观调控的内涵应当以经济学上的宏观调控内涵为基础,并尊重经济学上的宏观调控内涵和西方经济学上的“经济政策”所既有的分析框架等认知,基本是认同的;然而,经济学界对宏观调控内涵的认识基本形成广义论、狭义论和特色论三类,加之经济学界对在法律规范意义上确定宏观调控的内涵如何反映我国宏观调控的现实并不统一,因此,在经济法法学界对宏观调控内涵的界定也未形成共识,学说纷呈;按照对宏观调控的界定和使用情况,主要可以归纳为“小”、“中”、“大”三大类。

持“小”内涵界定宏观调控的观点认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烫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经济政策,以及必要的行政措施对国民经济总供给、总需求以及总价格、总就业量等进行调节,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客体是国民经济的总量,主要是指总供给、总需求以及总价格、总就业量等。手段是货币、财税等宏观经济政策,不包括产业政策、结构优化标准和环境政策等”。⑨“我国政府的调控管理、媒体和老百姓所谓的‘宏观调控’,与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和西方经济学框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显然不

—经济学和‘宏观经是同一概念”,“‘宏观调控’并非法学和经济法所原创,因此必须尊重其源头——

济政策’的既有分析框架,将‘宏观’及其对各主体作用的间接性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内涵,否则宏观调控就会失去根基,甚至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对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直接实施行政命令、行政指挥,从而倒退到计划经济去。在不是无条件迁就现实的同时,又要承认宏观调控实践及相关通俗认识的合理性,而把宏观调控界定为不直接作用于微观主体但足以引导、影响微观主体行为的各种政

⑧同前注⑥,张勇文。

⑨王新红:《在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共同话语下界定宏观调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86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策、制度、措施等……在这个意义上,可不必拘泥于经济学的某种理论或观点而否定宏观调控实践,如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较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对全国的汽车生产和销售间接地措施影响,在权责设置、行权、问责、救济等方面都与政府直接强制、约束微观主体的生产、销售行为不同,因而将其视为一种宏观调控措施并无任何不妥”。⑩

持“中”内涵界定宏观调控的观点一般认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间接调节供给与需求,以及国民经济结构,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輥輯訛也有学者对前者进行了修正,认为宏观调控是“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依法调整运用其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和行政权力,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微观经济行为的政策过程”。輥輰訛持“大”内涵界定宏观调控的观点认为,“经济学上的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干预,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所采取的一切干预措施。‘为了实现所谓的宏观性经济目标,必须采取必要的经济政策。在斯蒂格利茨和萨缪尔森等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宏观调控相当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这些经济政策不仅包括计划、财政、税收、金融、价格、产业政策等经济杠杆,也包括反垄断和国有化政策。’‘可见,在西方经济学中,宏观政策工具(调控)几乎可与国家干预通用;国家为弥补市场缺陷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各种措施都可归纳为宏观政策工具,包括反垄断、国家投资、各种宏观经济手段。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规制和国家投资经营(国有化)也是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目前非常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除了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价格、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工具外,对反垄断、国有化和私有化也都有涉及’”。輥輱訛王新红认为除了以“大”、“中”、“小”三类界定宏观调控内涵的观点之外,还有用“微”的外延来界定宏观调控内涵的观点,“该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行为。如许小年认为,宏观调控指的是运用宏观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宏观政策’和‘总需求’。宏观政策有且只有两类,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政府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税收与财政开支,调节以国内消费与投资为主的社会总需求。宏观调控从来不以产业结构为目标。樊纲等人也认为:‘宏观调控不是指经济计划,也不是指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而是指通过政府支出与货币供给政策,对经济运行的总量关系进行调节。’吴敬琏也指出:‘现在认识和实践上还有一种误区,就是把产业政策等同于宏观调控。这种说法完全混淆了宏观调控的概念。宏观调控是总量的调控,指

—笔者注)社会总需求,而不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总量手段调解(此处的“解”疑是“节”的误用——

是指具体部门的发展、企业的运营’”。輥輲訛这种“微”宏观调控内涵的界定其实只是经济学对宏观调控的内涵的认知,其依据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可能比价格机制更有效的衔接供给与需求”,“政府不管供给,自然也就排除了所有以‘优化结构’为名的调控措施”,“政府不管供给,因为关于产品、产量、销售、价格的决策都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只要求符合法律。同理,投资和融资也是重要的企业经营自主权,完全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政府只能通过利率和税收等间接的手段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等等。輥輳訛上述界定宏观调控内涵的“大”、“中”、“小”、“微”观点,在经济学意义上界定

⑩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輥輯訛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292页;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620页。转引自王新红:《在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共同话语下界定宏观调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輥輰訛王新红:《在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共同话语下界定宏观调控》,《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輥輱訛同上注,王新红文。

輥輲訛同上注,王新红文。

輥輳訛许小年:《为宏观调控正名》,《现代商业银行》2008年第3期。

87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

和诠释宏观调控的内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然而,要在法律规范意义上确定宏观调控的内涵还不全面,因为在其内涵中并未反映宏观调控的本质特征,仅仅明确了宏观调控的目的、对象和具体的调节手段的种类,并未回应我国宏观调控的现实,无法明确宏观调控手段的标准和类型化,也无法回应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对社会经济的传统计划性控制之间的本质不同是什么。

笔者认为,法律是经济的反映,法作为上层建筑,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关系之上,这是毫无疑问的共识和规律,所以经济法学应当与经济学在同一内涵上使用宏观调控概念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如此,分歧仍然存在,因为经济学上的宏观调控内涵并不统一,经济学界似乎也未达成共识,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实践似乎也在不同内涵上使用着“宏观调控”的概念;民间和一般社会意义上使用的宏观调控更是缺乏准确和规范的定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乡长、县长也能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政府管的涉及面比较广的社会和经济乃至文化事务都是宏观调控”輥輴訛、“宏观调控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輥輵訛就此而言,仅仅认为“经济法学应与经济学在同一意义上使用宏观调控的概念”輥輶訛是不够的,经济法学和宏观调控法学上的宏观调控内涵到底以经济学上的哪些特别的国家调节国民经济行为来界定、以什么特质的国家调节宏观经济行为来界分现实的国家调节经济行为到底是宏观调控还是其他行为等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三、科学、规范界定“宏观调控”的路径和标准

界定宏观调控的内涵应当从其本质特征及其范围,即由宏观调控本质特征决定的国家调节国民经济手段的范围为路径和标准界定宏观调控的内涵。

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宏观调控”这一概念。西方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其中

—宏观经济变量所的“政策”是“方法、手段”,其“宏观性”是“通过由政府作用于国民经济的媒介——

决定的”。輥輷訛这种宏观经济政策“随着西方由调节市场体制的形成而产生、发展起来,它是国家调节各种经济变量的基本原则和方针,调节的对象是连接市场运行变量但又高于市场运行变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輦輮訛“政府有一些能用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是处于政府控制之下,并能对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施加影响的经济变量。也就是说,通过改变货币、财政或其他政策,政府能够避免经济周期中的最坏情况并提高潜在产出增长率。”輦輯訛

“‘宏观调控’经常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用来诠释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輦輰訛“‘宏观调控’一词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产生的。其最初是为了给扩大企业自主权提供依据,强调政府不能过多干预企业的微观管理,而只应当从宏观上调控经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先使用了‘宏观调节’概念。1989年1月,中共中央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进一步指出:‘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在此之后,宏观调控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中。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党和国家更是

輥輴訛胡光志、靳文辉:《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輥輵訛漆多俊:《法学的困惑与创新》,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12)》,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輥輶訛同前注輥輰訛,王新红文。

輥輷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輦輮訛魏杰:《宏观经济政策学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转引自史际春、肖竹:《论分权、法治的宏观调控》,《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輦輯訛[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輦輰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88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实现‘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93年,‘宏观调控’一词被写入《宪法》,当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5条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当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阐述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近期要在要在财税、金融、投资和计划体制的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200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宏观调控体系做了如下的表述:‘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201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在阐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时指出:‘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輦輱訛

从中国的“宏观调控”词语的起源及其发展可以看出,中国宏观调控中所包含的国家或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和微观经济、运用财税、金融、货币等经济变量手段和工具调节经济总量(调节总需求,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相适应),并调节经济增长合理等内容与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几乎是同一的。当然,中国的宏观调控除了这些内容外,在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方面,还包括总供给、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节;在调控的手段和工具方面,还包括投资、产业、土地、计划等经济手段和工具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后者意义上,中国的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又是不同一的。所以,既不能简单地以中国的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对应地界定宏观调控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内涵,将宏观调控界定为国家和政府为了总需求的稳定发展而采用总量性的财税手段、货币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社会总供给,实现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活动;也不能不顾西方宏观经济政策所固有的特性,以及中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政府行政化控制、包办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一切微观经济活动之外创造宏观调控(经济)的初衷及根本目的,把行政手段、转型时期的直接控制、局部性经济控制等等,也纳入宏观调控的内涵。

界定规范的宏观调控内涵的目的就是要求在规范化意义上明确和使用宏观调控的概念,规范的宏观调控概念不同于社会意义、民间意义上的宏观调控,也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控制式手段的干预社会经济,以及国家以直接投资经营方式参与和调节社会经济。规范的宏观调控概念是指国家和政府以再生产需求总量调节方式、以经济总量所内含的经济参数手段和工具,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真正的宏观调控其与前述所称的“宏观调控”具有本质不同。所以,要对宏观调控的内涵作出科学和规范的界定,需要考虑的客观标准就是宏观调控的特性,其具体可以分解为:宏观调控的特有的目标;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宏观调控特有手段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性。

四、宏观调控的特性

(一)宏观调控目标的社会经济宏观性和总体性

目标是指导具体措施实施的方向。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主要方式,宏观调控必须具备明确、具体的目标,这也是保证宏观调控能够恰当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手段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国家经济调节的本质是宏观性和总体性的,

輦輱訛同前注輥輰訛,王新红文。

89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

作为国家调节基本方式之一,国家所运用的引导调控方式也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宏观和总体上的引导。国家引导调控的主要着眼点和目的是社会经济的宏观结构和总体运行”,輦輲訛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要在影响社会经济的宏观性和全局性各领域加以明确。

长期以来,以凯恩斯为代表的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可以大大改善经济状况、避免经济周期中的最坏情况并提高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宏观经济学派最初所确定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凯恩斯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輦輳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理论得到了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充分的实践,其理论体系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包括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目标的确定与协调、政策工具、政策效应等问题”;“用供给管理政策来补充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由补偿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展为充分就业的政策”,輦輴訛宏观经济政策逐步成为在开放经济中的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实现健康经济状况目标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的工具。较高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即实际GDP),高就业、低失业,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被宏观经济学公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三大目标,由于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环境下,用国际贸易政策(手段)影响进出口平衡、用收入政策影响就业和价格在西方国家广泛运用,有的国内学者将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也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正如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影响的50名经济学家之一”的威廉·诺德豪斯所言:“通过选择宏观政策(用以影响货币供应、税收、政府支出),一国可以加快或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烫平商业周期中过度的通胀或失业,控制对外贸易领域中过多的盈余或赤字。”輦輵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引导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中国从‘十一五’开始,把实现经济增长、有效利用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自主创新、国际收支平衡、价格稳定、促进就业、完善体制、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了宏观调控的目标。輦輶訛“宏观经济决策者们关注经济的健康状况的改善。它们关注经济健康状况的目标是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率、低失业和通货膨胀。”輦輷訛

1967年德国制定《经济稳定和增长促进法》,要求“宏观经济政策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适度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輧輮訛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由1978年的《充分就业和均衡增长法》详细规定,该法以《汉弗莱—霍金斯法》而闻名。该法指导联邦政府‘促进充分就业和生产,提高实际收入,平衡增长,平衡预算,保证足够的生产率增长,对国家优先问题给予适当的关注,改善贸易余额……以及保持合理的价格稳定。’”輧輯訛

“目前,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学界都有将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扩大化的趋向。国外有学者将收

輦輲訛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輦輳訛胡振华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輦輴訛同上注,胡振华书,第10页。

輦輵訛同前注輦輯訛,[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书,第48页。

輦輶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輦輷訛[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经济学(下册)》,黄险峰、张帆译,谭崇台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8页。

輧輮訛魏礼群、利广安:《国外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模式与借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年版,第94页。

輧輯訛同前注輦輷訛,[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书,第788页。

90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入分配平等程度纳入宏观政策目标。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三类:一是稳定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对外收支平衡;二是发展目标,包括保持适当的增长率、短期需要服从长期发展;三是平等目标,包括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关照。”輧輰訛

可见,随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各国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措施)调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和立法已经逐步将国家和政府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目标从单一的总需求干预、调节,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实现充分就业),发展为主要以“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为目标。輧輱訛

宏观调控的目标的性质和范围是确定宏观调控内涵的一个规定性方面,在明确了宏观调控目标的性质和范围以后,具体宏观调控实践中要充分注意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是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从长期看,这些政策目标之间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按照以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原则,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确定基本政策目标与次要政策目标,按轻重缓急的不同来确定政策目标顺序”。輧輲訛所以,“当宏观调控的多元目标不能齐头并举或同时实现时,就应根据现实状况和需要进行判断,作出恰当的取舍”;輧輳訛同时,宏观调控的单一目标和总目标的实现也会受到上述目标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

由此看来,在宏观调控“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五大目标内,国家和政府不论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进行宏观调控,均需要符合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目标;相应地,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立法也应该是以该目标为指向的,这也是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以及相关立法统一协调的重要保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可以作为政府采用非宏观调控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经济干预的目标,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时只能以上述宏观调控目标为宗旨;并非国家和政府一切围绕宏观调控目标为宗旨实施的干预经济措施和手段都是宏观调控,因为宏观调控内涵的规定性既要求有特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还要求国家和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手段和措施符合宏观调控特有的性质。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只是确定宏观调控内涵的一个规定性的方面。

(二)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

宏观调控手段就是国家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中运用的方法、措施和工具,经济学地表述就是政

—宏观经济变量”。宏观调控手段与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具府作用于“国民经济的媒介——

有相同的本质,“宏观经济政策是方法、手段”。輧輴訛考虑到“政策”一词在我国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含义,在法学、法律范畴内研究宏观调控法治化内涵、宏观调控内涵时如果沿袭使用宏观经济学和西方国家约定俗成的“方法性、手段性”“宏观经济政策”,将会把本意为“方法性、手段性”宏观调控政策与“规范性”、“准则性”、“宏观调控政策”相混淆。

宏观调控就是国家和政府通过使用特定的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国家和政府所确定的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活动和行为,所以,宏观调控手段在宏观调控运行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国家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客观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宏观调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

輧輰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8日。转引自杨紫烜:《国家协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8页。

輧輱訛同前注輦輳訛,胡振华书,第146页。

輧輲訛同前注輦輳訛,胡振华书,第148页。

輧輳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輧輴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91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

所能够使用的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显然应当是其一个重要的特点。只有在经济学理论上对该手段的工具类型、作用功能、预计效果等予以充分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对该手段性媒介与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量变关系予以科学揭示的经济量变性的方法、措施及其工具,才有可能作为规范的宏观调控手段。如果国家和政府借服务宏观调控目标之名而运用的,不符合宏观调控有效性所实施的口号、措施等,则并不是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手段;这种政府干预社会经济并非规范的宏观调控应有之义。

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要求决定了宏观调控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绩效考量和评估分析,并根据结果及时予以调整,去除不合时宜、有效性逐步弱化甚至丧失的调控方法和措施,进而切实保证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主要是就国家和政府运用的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而言的,其采纳的是经济学理论上对某时期宏观经济发展或波动之规律有认识的、能有效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指标的方法和工具。并且,这些经济学理论所揭示和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的有效性已在各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中逐步得到证明。当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认知和有效性可能会出现偏差,需要更新和发展。所谓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实施某种宏观调控手段时对经济波动的发生与幅度具有完全、确定的可预测性,以及实施宏观调控手段的搭配具有预设的固定性和宏观调控的效果完全有确定性。

(三)宏观调控行为的间接性

宏观调控的间接性是由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和政府在尊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前提下,以专门用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手段、措施、工具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的生产和消费需求、生产要素的流动,最终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的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宏观调控自然规律性所决定的。由此,决定了宏观调控的间接性特征是宏观调控不同于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直接控制式计划、命令、限制,也不同于政府对经济秩序的直接规制以及国家和政府直接投资并经营社会再生产等经济活动;也决定了政府所采用的调节和干预市场的行为和手段即使是有效的也并不全是宏观调控,而是强行性和直接作用于相对方的行政化的调节经济和干预市场。

“宏观引导调控具有间接性。所谓间接性,是指宏观调控措施的直接作用对象主要是诸如货币供应量、外贸收支、就业率、社会商品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等各种经济总量,国家主要操作那些直接影响有关经济总量的各种经济杠杆,直接作用对象一般并不是各企业和其他具体经济主体。国家直接作用于杠杆的此端,力量传递到杠杆的彼端,才影响和带动社会众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这相对于企业和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而言,国家的调控措施具有间接性。”輧輵訛

“与传统的计划调节方式的直接干预、全面控制有明显的不同,在宏观调控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具体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权的职能部门已置身于市场之外,以超然于市场的地位和身份采取的不针对某一特定市场主体的特定市场行为的特定措施或发出有关市场信息,通过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和调整以达到影响、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其调控行为的运行具有明显的间接性。”輧輶訛“宏观调控体现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特征。国家干预经济既有直接的干预,也有间接的干预。直接干预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行为,是政府为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而对市场主体的无序行为进行规范,调整的是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间接干预是国家通过一些经济政策,诸如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等,来明确

輧輵訛同前注輦輲訛,漆多俊书,第245页。

輧輶訛刘定华、肖海军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92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笔者注)些经济活动因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受告诉市场主体,那(此处“那”疑是“哪”的误用——

—笔者注)些经济活动因不符合国家的经济政策而受到到鼓励,那(此处的“那”疑是“哪”的误用——

限制,进行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輧輷訛

宏观调控间接性特征表现之一,就是宏观调控手段所作用的对象并不直接针对社会经济主体和消费者(主要不是对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参与再生产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和调节,宏观调控的手段直接干预和调节的是宏观调控主体(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主体包括宏观调控决策主体和宏观调控执行主体”輨輮訛,笔者对此予以认同)。“‘宏观调控’中的‘控’在有些情况下确实可以被理解为‘控制’,甚至为带有强制性的‘控制’……这里的‘控制’是针对宏观调控执行主体提出的要求。对被调控主体而言,宏观调控决策中的‘控制’是需要通过间接手段才能实现的‘控制’,是不具有强制性的‘控制’。”輨輯訛宏观调控的间接性也决定了国家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决定与实施主体,其在宏观调控活动中所能运用的专门用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等的手段、措施、工具不能是直接作用和针对社会经济主体(微观)的,也不是直接针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总供给具体要素(如产品、产量、销售、价格等等)的。这类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就是税收、财政、货币、规划、汇率等手段。比如,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国家不是用命令的手段强迫房地产开发商减少对受让土地和建房的投资、公布商品房出售价格限制或者实施商品房出售价格审批制度(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而是通过提高房地产项目贷款利率、购房消费信用控制、开征相关税收和提高相关的税率等措施,以减少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房地产的资金规模,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建设成本,减少其利润等,来实现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之目的。

宏观调控行为间接性的具体表现之二,就是宏观调控手段所作用的对象具有间接性。所谓宏观调控对象间接,就是宏观调控的调控对象并非是单个市场生产经营主体和消费者,以及具体单项的再生产行为、市场、产品等,而是“调节的对象是连接市场运行变量但又高于市场运行变量的宏观经济变量”,輨輰訛“如果政府直接作用的媒介不是宏观经济变量,而是通过对市场主体或市场行为的具体管制或规范来实现,那么这种作用的手段就不是宏观经济政策”,輨輱訛因为宏观调控作用对象的间接性是由宏观经济、宏观调控目标的总量性、总体协调性所决定的。輨輲訛这种宏观调控对象的间接性也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不能是直接作用和针对社会经济主体(微观)的,也不能是针对宏观经济变量的总供给具体要素(如产品、产量、销售、价格等等)的。这类间接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就是税收、财政、货币、规划、汇率等手段。

宏观调控行为间接性的具体表现之三,就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宏观调控协调发展总目标的影响是间接的。由宏观调控手段内容的经济变量工具与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的运用所起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单一的或者多个宏观调控手段并不能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目标,而要通过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宏观调控手段所运用的经济杠杆性工具和方法,直接作用于货币的供应量、增加或者减少的税收项目、提供或者降低税收的税率、增加或者减少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财政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等等,来调节和改变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再影响由受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最终实现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輧輷訛张杰林:《试论宏观调控法》,《政法学刊》2001年第2期。

輨輮訛张德峰:《宏观调控法律责任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輨輯訛同上注,张德峰书,第20页。

輨輰訛魏杰:《宏观经济政策学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輨輱訛同前注①,史际春、肖竹文。

輨輲訛同前注輥輳訛,许小年文。

93

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2期

五、由宏观调控特性规定的宏观调控内涵

在明确了宏观调控的本质特征以后,就可以对宏观调控界定出相对规范的内涵,那就是:国家和政府运用经理论逻辑论证和实践证明的经济变量手段,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总量各构成,间接影响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各种再生产行为,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公平分配等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经济管理活动。也正是在上述规范的宏观调控内涵意义上,如下学者对宏观调控所作的定义和理解才是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区分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国家投资经营、政府行政干预微观再生产环节与活动的根本不同。“宏观调控是国家从社会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运用计划、财政、信贷等手段对经济总量的平衡进行调控,通过调整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来影响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它对市场主体不直接进行干预,它是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的。这是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管理法的主要区别。”輨輳訛“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总得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和管理……任何单一产品、单个市场的问题,都是微观问题,政府对这类问题进行干预有时也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这是微观干预而不是宏观调控……微观干预通常是以政府行为来限制或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如限价等管制市场的行为,而宏观调控并不是对市场机制的控制、管制,而是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总量调节以达成某些特定的目标。”輨輴訛“宏观调控指的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宏观政策’和‘总需求’……宏观经济和宏观调控始终是关于总量的……”輨輵訛

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内涵,不但明确了宏观调控明显区别于在现代国家的另两项经济(管理)职能活动——

—直接的市场干预(市场规制)和国家投资经营,而且克服了抽象的、空洞化的宏观调控,如“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和控制”;輨輶訛更明确了宏观调控不同于在加强宏观调控名义下国家和政府不断、强化市场的微观干预,以及将宏观调控等同于国家和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如迷信“宏观调控能抹平市场波动”),造成“政府调控成为对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作用的长期压制和扭曲”,輨輷訛如借“‘局部过热’将总量偷换为具体行业、具体市场甚至具体产品的暂时供需失衡,是为计划体制下行政管理的卷土重来做舆论的铺垫。同样,通货膨胀意味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将通货膨胀解释为个别产品价格的上涨,除了文过饰非,就是为具体产品价格的行政管理发放通行证”。輩輮訛这些做法和现象恰恰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是建设我国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应当尽量避免的。

六、以规范化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法治化

规范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明确了国家和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和社会消费需求,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是用经济变量手段调节、干预国民经济总量的有关构成环节和因素,以间接达到调节引导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社会消费需求的目的。受国家和政府享有公权力的强制性和执行便利性,国家和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中的经济调控措施极易落入对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和社会消费需求的直接干预和控制的窠臼;宏观调控是尊重市场、市场为先,还是尊重权力、长官意志为

輨輳訛张杰林:《试论宏观调控法》,《政法学刊》2001年第2期。

輨輴訛同前注⑤,周为民文。

輨輵訛同前注輥輳訛,许小年文。

輨輶訛杨紫烜:《国家协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7页。

輨輷訛同前注⑤,周为民文。

輩輮訛同前注輥輳訛,许小年文。

94

规范意义的“宏观调控”概念与内涵辨析

先,也时常会混淆不明或为人忽视。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和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和制度来规范而有所“克制”,以此民众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得到尊重和保障。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和政府的行为也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与“规范”下有序、良性地运行,从而形成法治化的宏观调控。规范化的“宏观调控”概念及内涵应当由具体的法律予以明确化和“固化”才能得以稳定化地、普遍化地得到实施和遵行。这也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必然要求。而承载这种规范化“宏观调控”概念和内涵的法律文本推“宏观调控基本法”(关于是否要制定以及如何制定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将另撰文论述)最为合适。

宏观调控法治理念是关于宏观调控法律思想、观念、认知、心理的总称,包括对宏观调控法治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和现行宏观调控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观念等等。宏观调控法治理念就是要求国家和政府在实现干预市场经济、调节国民经济、实现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职能和活动中,秉承现代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和法治是防止政府干预经济异化和失灵的“铁律”的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国家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最高形式,宏观调控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功能、制约功能、保障功能、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依法、依权、依程序、依责调控宏观经济,也就是宏观调控要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法律的授权、依据法定的程序、运用规范的宏观调控手段、承担法律后果地进行调控。

“事实上,宏观调控的法治化不仅是完善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其合法性更是宏观调控法的应有之义……宏观调控行为的法治化并非单一范畴的行为依据问题。法律一方面要为各种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对各种宏观调控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对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规范,以保障宏观调控权理性运作……具体说来,宏观调控行为法治意义上的合法性,首先要求宏观调控应当是具有宏观调控权的主体依法实施的。……其次,宏观调控行为的合法性原则要求宏观调控应当是一种间接调控行为,其不应直接运用于市场行为,而是政府通过制定指导性计划和产业政策,并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主体利益,转而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和社会目标。再次,宏观调控行为的合法性原则要求通过一定的制约机制避免有职无权和有权不负责任两种制度上的偏差。最后,宏观调控行为合法性原则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并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輩輯訛

“虽然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手段、重点和程度因各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但作为国家干预经济重要手段的宏观调控,则以‘国家经济管理行为的最高形式’,而几乎为当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所运用。然而,这种隐含了秩序构建主义逻辑的行为,又会因政府的理性不足、能力有限和自身利益偏好等‘政府失灵’等现象,而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干预异化’,从而对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构成威胁或破坏。因此,构建可控制、可预见的宏观调控制度框架,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运行,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更是法治社会的当然特征。”輩輰訛由此可见,要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必须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依法明确宏观调控的主体及其宏观调控权范围,划定宏观调控的领域,明确宏观调控的手段、程序、法律责任等等。以此才能实现和达到依法划清宏观调控范围、依法界定宏观调控权、依法规范宏观调控行为、依法规定宏观调控方法(手段)、依法明确宏观调控责任的目标。

(责任编辑:陈历幸)

輩輯訛黄挽澜:《宏观调控行为法治化的反思与重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輩輰訛胡光志:《论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

95

新基建的内涵概念与实施意义(发展白皮书)

一、“新基建”的概念内涵 “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新基建”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二、“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 “新基建”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并在超高清、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前沿产业领域,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二)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 “新基建”需要加强政府对规划、建设、运营、监管的全环节治理水平,增强投资动员

能力,提升资金运用精准性,加强政策配套保障,实现舆情及时响应和监管开放透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治理水平。 (三)更突出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新基建”提升覆盖范围内数据资源、电力能源、人才的流动速度和参与程度,削弱了传统要素有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推动技术、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发展,不仅促进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还有助于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三、“新基建”实施的意义 (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 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5G 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加速数字产业化。“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速产业数字化。 “新基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新基建”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对于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意义重大。 四、“新基建”建设内容

爱情片特点和分类

爱情片序言: 爱情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伟大、最具永恒性的主题之 一。 在人类所有的梦想中,最美丽的就是爱之梦。 自电影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小小的银幕不知上映过多少悲欢离合的爱情传奇,不知谱写过多少感人肺腑的不朽恋歌,它们或者是呼唤人性高扬人权的一面旗帜,或者是抗衡孤独拯救异化的救命稻草,总之,它们承载了人们对纯真爱情的永恒向往,营造着最浪漫瑰丽的幸福梦幻。 一、爱情片的定义: 狭义的爱情片,即指一种爱情类型片。 是以表现爱情为核心,并以男女主人公在爱情发生的过程中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最终达到理想的大团圆或悲剧性离散结局的类型电影。 它们通常以爱情的艺术表现为主要吸引力,以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碍产生的冲突为叙事的主要动力,通过表现爱情的绝对超越性来探讨爱情这一永恒的人类情感和艺术主题。 广义的爱情片,则指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影片主要叙事内容的影片,包括上述爱情类型片和艺术片,或从情节分为情节剧爱情片和非情节剧爱情片。 二、爱情片的特点: 1、主题爱情片的基本主题是爱情至上,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 以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深入刻画人与人的内心情感。

男女主人公可能要面临感情年龄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和误会矛盾的曲折,这也正是爱情片的看点。 2、人物如同西部片里一定会有纵横驰骋的牛仔,警匪片中一定会有可恨以可爱的盗贼,爱情片里必不可少的当然是两个对爱情忠贞不渝,信奉爱情至上的“情圣”。 他们可能从事任何职业,但他们一定是以爱情作为终身事业的。 这些被理想化的男女主人公往往由那些形象漂亮,气质优雅的明星扮演,他们将类型电影的造梦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因此诞生了一批魅力超群,家喻户晓的“爱情片明星”: 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赵丹和周旋……日本影星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更是著名的从“银幕情侣”变成生活伴侣的现实传奇。 3、内容①惯用阻力因素作为诱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阻力因素的运用永远都是爱情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众的软肋。 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阻力因素所产生的冲突成为了叙事的主要动力。 下面我们从阻力因素的偶然和必然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类: 阻力因素偶然因素新的类型,即爱情灾难片)疾病和死亡过去恋情的记忆《山楂树之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西雅图夜未眠》《我的野蛮女友》代表作自然灾难(类型的交叉产出《泰坦尼克号》命运、错过、缘分、偶然《向左走向右走》性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必然因时代《甜蜜蜜》《云水谣》《漫长的婚姻》《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暮光之城》、《小倩》、《人鬼情为了》《孤星》《外出》、《燃情岁月》、《非常完美》素(即: 门第阶级、身份地位社会因种族素,世宗教信仰俗眼婚姻、第三者光)年龄(包括早恋、不伦之恋)《教室别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性别(主要为同性恋体裁)《霸王别姬》《断背山》《蓝色大门》时空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杨现民)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杨现民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 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的涵和外延 《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真是滑稽可笑。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笑话?这就涉及到概念的涵和外延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这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概念的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围。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谋生”这个概念的涵和外延都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宪兵完全没有理解雨果所使用的概念的涵和外延,所以闹出了大笑话。因此,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要把握这个概念的确切涵义和所指的对象围。 一、概念的涵 涵是概念的重要特征,弄清概念的涵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弄清概念的涵,就会闹出笑话来。 《列子·天瑞》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姓国的人非常富有,宋国有个姓向的人非常贫穷。姓向的人便不辞劳苦来到

齐国,向姓国的请教致富的方法。姓国的告诉他:“我之所以富有,是善于偷盗。我开始偷盗的时候,一年便可自给,两年便很富足,三年便家财大盛。后来,我就用余财来救济乡里百姓。”姓向的听了十分高兴.他大腿一拍说:“原来就是这样简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姓向的辞国氏,急急忙忙赶回宋国。姓向的回到宋国,就开始偷盗。他白天睡觉,一到晚上,便翻墙撬门,凡是眼看见的、手摸着的东西,都偷回家中。渐渐地,他家的东西多了起来,向氏十分得意。可是没过多久,他却因盗窃被抓,官府把他偷来的东西连同他以前的财产全部没收,向氏变成了一贫如洗。姓向的以为姓国的欺骗自己,就一路要饭来到齐国,找到国氏,指责国氏欺骗了他。国氏问他:“你是怎样偷盗的?”向氏诉说了偷盗的经过。国氏听了,连连摇头说:“你误解了我所说的偷盗的含义呀!我说的偷盗并不表示让你去偷别人家的东西呀!”向氏一听、瞪大了眼睛,说:“不是偷别人的东西,那又是偷什么呀?”国氏叹了一口气说:“你这个人真笨!我告诉你吧,天有春、夏、秋、冬四季时令,有各种各样的财源。我偷的是天时地利呀!我用雨来浇灌我的禾苗,滋润我的庄稼,用的物产来建筑土墙和房舍。在陆地上我偷禽鸟野兽,在水中我偷鱼虾龟鳖,我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你想想,庄稼、土木、飞鸟、走兽、鱼虾等等,都是属于天地的,偷天地的东西就不会有灾祸。而金玉珍宝、谷帛财货,都是别人的东西,你偷了别人的东西而被惩罚,又该怨谁呢?”向氏听了,如梦方醒,他拍着自己的脑袋,后悔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微电影的类型特征 徐峰湖北民族学院 内容摘要:微电影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能在段时间内社会大众的认可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说明微电影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品味。微电影的“微”特征在其制作规模、叙事方式和表达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目前来看,微电影的类型主要有文艺微电影、企业形象片和公益微电影等,它们因传播目的的不同而各自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微电影类型特征 一、微电影的兴起及现状 (一)微电影的概念 电影自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以来,已走过近120年的发展历程。电影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影也出现了小型化和快速化的趋势,这就是微电影。微电影,意即微型化的电影。微电影是网络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影形式,它与传统电影一样,都要经历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的流程,但与传统的电影相比,微电影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1、制作规模的“微”。相对于电影而言,微电影在时长、投资、制作周期方面都有微型化的特征。微电影的时长最少有几十秒,多则半个小时左右,最常见的在十分钟左右,如徐峥的微电影《一部佳作的诞生》,仅用8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三个绑匪为筹集拍电影的经费而去拍摄勒索录像的一连串趣事。微电影的投资由于时长和剧情的设置往往不需要像电影那么巨大,几百元也可以拍出来,如《天堂午餐》就是河北传媒学院大三学生刘啸宇用相机拍摄的一部表达“孝”主题的微电影。微电影的“微”还表现在制作周期上,微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往往仅需要几天到10几天的时间,相比电影而言时间大大缩短了。 2、叙事方式的“微”。微电影是顺应当下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诞生的,在叙事上,它不得不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微型特征。微电影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往往是一些小片段、小故事或小情境,这就决定了微电影的叙事方式也不能太复杂。微电影要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故事的叙述,因此,它往往会突出故事的高潮部分,而其他的情节和叙事就采取跳跃式的叙述。比如微电影《老男孩》的开头,就是通过肖大宝和王小帅的几个生活细节呈现的,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的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看来就是指“人的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的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的直接定义和解释,在其他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看作道德的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看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的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的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的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的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即是‘道’的内涵本质。”这一解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理解,是中国道家式的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的表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的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的,是谓有德”,“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的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的个人德性品行的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的解释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的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的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的旺气”。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篇:概念分析 接着便联系实际,将“挑刺”这个概念具体化,指出工厂里的检验员检验产品,我们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进行抵制、批评,都属于“挑刺”,齐威王听从邹忌的意见,便是请人家挑刺,果戈理写好一部作品,总要请他的朋友、诗人茹科夫勘探基给他“挑刺”。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适用范围,或者说,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性的事物。 根据实践的需要,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而一个班级集体如果具有良好的集体主义气氛,对于学生形成、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的理想、志向,是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以下各节先介绍分析。 没有“分析”这种方法,我们对事物只能形成一些粗浅的、混沌的认识。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概念分析、特征分析、数量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等等。这样,使读者对“挑刺”这个概念形成具体的印象,由此生发出种种议论,在具体事实的描述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至于后一种错误观念,我们当然可以从其他方面驳斥,也可以通过明确“力量”的含义加以驳斥,所谓“力量”,是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尽管眼下卖茶叶蛋的能够比搞原子弹的赚得更多的钱(这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但是并不能说明卖茶叶蛋的更具有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由此可知,理想的形成应当具有现实基础,理想形成后对人

的行动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比如:“什么是成才?成才就是成为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比如一些文章赞扬“班门弄斧”、赞扬“昙花一现”,其实质都是如此。第六,有助于提高议论文的理论深度。如果学习一些心理学的常识,就会懂得优良的意志品质应当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目的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和自觉性。 假设你的分析是针对一些学生上不够勤奋这一现实的。”他们的终生合作,不但为无产阶级带来了光明,而且使他们度过了平生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同样的道理,概念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批驳某些错误观点,以“破”助“立”,从另一个方面论证论点。在概念分析中要注意四点。文章由此引出论点:这样的谦虚要不得。 举一两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他们将实践知识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将会更有力量。”什么叫简练呢?简练就是话说得少,而意思包含很多(以上为解释)。 但是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分析的目的性、针对性。概念分析中,明确概念的内涵,包括明确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所属的范围。[思考和练习]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摘要:社区这一概念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学者对之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纷繁复杂的定义导致了理论上的误识与现实的实践困境。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当前中国社区研究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复归滕尼斯的社区命题,对社区做出较为涵盖式的廓清,进而避免了因为社区概念的误导而带来现实践行的困境。 关键词:社区概念共同体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区概念的廓清则是社会学研究之社区部分的基础任务之一。“社区”概念从形成起至今备受争议,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以及不同的立场与视角界定“社区”。以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百种。笔者认为,致使这种定义混沌现象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界定社区概念的标准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者为了进行领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而阻碍了社区概念的普适性界定的形成。理论上的误识又间接导致社区概念在实践演绎中的误用,然而,实践中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理论研究的趋向。因此,在诸多表象为冲突的经验诠释中,寻求一种共识的经验概括直至形成统一的命题表述是理论研究的必须。本文试图从社区概念的界定历史与趋势,结合我国社区以及发展研究的实际需要,尝试对社区概念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廓清。 一、社区概念的经典表述 在欧洲社会学研究领域,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谈社区,都要复归滕尼斯对于社区的首创性认识。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裴迪南德·腾尼斯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社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滕尼斯认为社区应是以情感为主导维系的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的人性化团体。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是最早将德文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翻译成英文的Communityand Society。1936年,帕克在《城市社会学》中指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强调社区的地域性以及群体性。 基于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境遇,国内诸多学者也都对社区的概念作了常识性的概括。1933年,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将“community”一词翻译成“社区”,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我们可以理解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郑杭生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也集中关注社区的地域性与群体性。

概念内涵和思维上有区别和联系

概念内涵和思维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在概念内涵方面,它们是有差别的。“长度”是1维的概念,示意物体或线段长短的程度;“面积”是2维概念,示意物体名义或平面图形的大小;“体积”是三维的概念,示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度量和角力计算的思维法子上它们又示意出配合的特征。线段之间大概终了吵嘴角力计算,平面图形之间大概终了大小角的计算,物体之间大概终了所占空间大小的角力计算。为了让学生从小建立起从1维到2维再到三维的空间观念,在放弃讲授历程基本一致的根本上,老师还要留意颠末多种相斥和角力计算的举措来机动地凸显长度、面积和体积三者之间的甄别与联系,学生在相斥与角力计算中履历认知布局的整合历程。这种相斥与角力计算至少大概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加以表现:三是度量货色和单位上的相斥与角力计算。 对于学生而言,度量长度的常用货色因而1厘米为单位的尺,度量面积的常用货色因而l平方厘米为单位的正方形格子纸,度量体积的常用货色因而1立方厘米为单位的正方体。教师在疏导学生终了相斥与角力计算的同时,还大概仰仗对比式的板书打算来凸显三维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长度、面积和体积三者之间有着紧密亲密的内涵布局相干。 它们的内涵相干至少示意在下列两个方面:长度、

面积和体积是空间与图形知识中1组最为基本的从1维到2维再到三维的度量概念。因为小学数学讲义1般将长度、面积和体积分别编排在小学差异的年级终了讲授,良多教师熟习不到这些散播在差异年级的形式是有内涵支解的,天然也就不会关注怎么样在讲授中相斥和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因而也不容易在何等的讲授中建立起由1维到三维的空间观念。因为教师已然风尚于局限在知识点里的思忖和备课,在讲授中就容易示意出下列方面的题目:第三,教师会关注学生对度量单位把持的合感性,如度量铅笔盒的长度、书的长度大概决定厘米做单位,度量学生的身高、黑板的长度大概决定米做单位,等等。诸如此类,从学生对于度量单位认识和度量货色把持的角度来讲,该留意的教师似乎都留意到了,但恰好忽视了讲授历程中;最紧张的育人资本的开辟,即前人在形成度量货色和度量单位历程中的聪颖。在小学知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中,长度、面积和体积是1组最为基本的从1维到2维再到三维的度量概念。因此,在9年任务教导阶段的小学数学讲授中,如何接济学生建构起懂得的三维空间观念,是我们必须思忖且需作出回答的题目。 为此,我们首先须要对以往线段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讲授终了沉思;其次是要从新认识线段长度、面积、体积概念讲授的育人代价;开首要在开辟讲义育人资本的根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创新人才,以人为本 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满足学习者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而产生的,可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也将是围绕这个主要目的出发的。 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各说纷纭,大家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个: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 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 (祝智庭) 3.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南国农) 4.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杨晓宏)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概念分析 一般把概念从五个方面分析: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定义,概念的使用范围。 概念具有逻辑的和心理的意义。从逻辑上讲要领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因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 幼儿在概念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要找出他所面对的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显然儿童所发现的关键属性他自己赋予某一概念的心理意义与作为概念的定义逻辑意义的关键属性之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奥苏贝尔把儿童通过归纳发现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的过程称为概念形成。奥苏贝尔认为儿童现在已经习得了这个概念的外延意义但是每个概念还具有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指概念名称在儿童内部曾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 奥苏贝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来说要经历上述两个阶段 形成概念学习概念的名称。但对学龄前儿童说来大多数概念的意义是通过定义习得的定义为学生提供了概念的关键属性。定义本身也是一种“命题”。 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 奥苏贝尔用同化理论从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角度对

此作了论证。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的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奥苏贝尔更加关注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施他对概念学习和概念同化的阐述更具有指导意义。他对概念学习中的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分析使概念教学具体化了教师可以根据他提出的概念学习的模式进行各种尝试。 此外奥苏贝尔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 奥苏贝尔的学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体现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的辩证思想。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模式有利于人们掌握知识的一般方法。 ■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原型;讲授概念的方式;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在年龄、性别、智力、动机、情绪、经验、民族、语言能力、价值观以及使用学习策略上的个体差异等自身的因素。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发表时间:2011-08-19T17:52:17.92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37期供稿作者:王长见[导读] 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河南省三门峡市一高王长见 内容摘要: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要么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要么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试图对如何帮助高中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关键词:历史概念内涵外延 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些高中学生学习历史有困难,主要还是对一些历史概念弄不明白,把握不准,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历史概念,首先且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概念,时间概念有大概念和小概念,大概念指大的、宏观的历史背景,小概念指某一具体的历史时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无法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所有的历史都交汇在时间长河里,然而,提起历史时间概念,一些学生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尽显混淆颠倒之能事,从而使历史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 2.学生没有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历史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是判断该历史概念与其它概念有无交叉及交叉深浅的重要标准。例如新课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就提到了中国古代早期三个重要政治制度概念: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世袭制的内涵是指权力在本家族中世世代代沿袭传承;分封制的内涵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宗法制的内涵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外延看,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权力如何在家族中世袭,这就需要宗法制保障;分封如何有序进行,也需要宗法制来实现,但许多学生辨别不清。这就有必要对如何准确把握历史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论述。 一、历史概念的涵义及特征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总体而言,历史概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明确的时空定位。历史概念所界定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都是确定的。在人们现在认识能力达到的历史长河里都有一个固定的坐标。虽然逝者如斯,但“故垒仍在”,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准确定位。如“改革开放”,虽然开始于1978年,今天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生于1978年的快乐,30年后,人们更能理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就是改革开放。1978年因改革开放而获得了坐标意义。 2.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个市场还在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横向联系我们在探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就要注意19世纪中期的共时性问题,如工业革命、政治变革(改革与革命)、殖民扩张、交通运输的进步等。 3.结构性。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它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如垄断组织,随时间演进经历了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国际垄断的时序性结构。垄断组织又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形成因果的逻辑结构。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拉开其差距。 二、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的原因 学生对历史概念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原因既有客观方面,也有主观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不牢固。历史的科学性是建立在史实的准确性上的,大量的史实掌握需要靠记忆来实现,学生只有平时多记、反复记,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历史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打下基础。历史概念还有一个特点──综合性强。历史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形式出现,包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名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历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历史知识经验,更需要文宗能力的支持,需要时刻注意历史问题的前后纵横的关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近代以来国人便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现在高考更将文宗考试的能力要求细化为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文宗能力不仅是高考和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它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学生普遍反映存在材料阅读、理解以及思想观点的辨伪、表达等方面的困难甚至是障碍。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学科内的能力培养问题,也有相关学科之间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迁移和关照问题,总之,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付出更多的热情和毅力。 2.对历史学习缺乏主动性。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原因是高中历史课堂由于受课标和考纲的限制把统一的历史瓦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探究下一个历史结果的兴趣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不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历史知识是学生在自己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互助,利用课本、教辅资料和其它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对教材和其它资料以及教师的讲解主动的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历史学习意义,丰富、发展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从同学们对历史学习的主观评价来看,表面上是对老师的过度信任、期望,实际上是学生历史学习自我主体的缺失,期望教师的严厉要求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偏重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历史学习的认知过程。 3.知识结构不清,缺乏大历史概念。任何一个历史概念都不能脱离大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历史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汇形成历史知识网络,学生能否将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联系起来,成为学习成败的有一关键。 4.基本史观不清。历史不仅仅是史实,它的生命力还体现在个人对历史的判断和分析,历史因个性而精彩,个人对历史的分析必须遵循一定的历史史观,许多学生对基本的历史史观不清,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等。 三、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复习进程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含义、定义和涵义的区别 概念、定义、含义和涵义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很不在意,但是貌似他们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含义是指:(词句等)所包含的具体意义。 含义和涵义的意思具体相同,无异议。 概念的含义比定义广 一、概念----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同类事物的许多属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属性,形成用词或词组表达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 二、定义----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属+种差”定义,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如“人”在“动物”这一属概念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差别是“能制造生产工具”,从而得出“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定义。 三、含义----(字、词、话语等)里边所包含的意义。 (在以上这些词语解释中所含有的门派学说里生硬甚至错误的归纳性术语个人是予以否定的)由此可见,“概念”与“定义”的区别是:

1、“概念”抽象普遍,“定义”具体确切。 2、“定义可包含概念”或“定义是概念的细化和引申/延伸。 5 整数集为什么用Z 自然数集为什么用N 实数集为什么用R 复数集为什么用C 有理数集为什么用Q 谢谢了~~ 1.用Q表示有理数集: 由于两个数相比的结果(商)叫做有理数,商英文是quotient,所以就用Q了 2.用Z表示整数集: 这个涉及到一个德国女数学家对环理论的贡献,她叫诺特。 1920年,她已引入“左模”,“右模”的概念。1921年写出的<<整环的理想理论>>是交换代数发展的里程碑。其中,诺特在引入整数环概念的时候(整数集本身也是一个数环)。 她是德国人,德语中的整数叫做Zahlen,于是当时她将整数环记作Z,从那时候起整数集就用Z表示了。 3.用N表示自然数集: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所以就用N了 4.用R表示实数集: 实数:Real number 所以就用R了 5.用C表示复数集: 复数:Complex number 所以就用C了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电影艺术的基本类型 影视艺术概论讲义(第一章到第五章) 影视艺术概论 电影艺术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新的一页。 电影引发了人类思维的一次革命——影像思维。电影的发明意味着人类的艺术思维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影像阶段。 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解 电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蒙太奇为主要表现手法,在银幕时空中塑造运动的视觉形象,以表现生活、传达思想情感。 电影是看见的世界 电影是梦幻工厂 电影是长以公里计的滚滚而流的视觉鸦片河 电影是诗与画的特别组合 第一章电影艺术特性 视像性与运动性 *真性与假定性 综合性 第一节视象性与运动性 一、视像性 “看见的世界”。“肖似代码”,有意味的视觉符号,在视觉直感中获得满足。 视觉元素:色彩、光线、构图、人物 等银幕造型。 色彩造型 人物造型 二、运动性( Moving picture) 1客体运动:拍摄对象的运动 2主体运动:摄影机的运动。机位距离、角度、焦距的变化。 3主客体复合运动 4蒙太奇运动:画面组接切换产生的运动 三、运动性与视像性的关系 空间状态与时间变化,运动中的造型和造型中的运动。 第二节*真性与假定性 一、*真性 ——真实感、接近生活的自然形态。 直观的真实:形式与表象的真实 内在本质的真实:故事的真实、情感的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逻辑。 二、假定性 假定性 ——创造性、人为性、主观性。非自然、非现实性形态。 “假定性是艺术家的伟大的同盟者。”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a 时空的假定性

b 冲突的假定性 c 造型构图的假定性 d角色的假定性e 声音(音响)的假定性。 三、*真性与假定性的关系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各种艺术门类手段与媒介的融合 电影与文学 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绘画雕塑 电影与音乐 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融合 “视觉列车”。造型与叙事艺术。 “摄影机捕捉瞬间,把瞬间从延续不断的时间过程中抽区和分离出来,强调意义,使之成为审美对象。电影的本质特征是空间的动态化和时间的空间化。” 靠镜头画面叙事,具有画面的空间感和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结构中的时间和时间链条中的空间。 三、艺术与技术与商业的融合 电影的商业性。供大众消费的文化产品。“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 投入、产出与回报。市场流通,经济效益与票房价值。 企业化生产,机械复制。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创造与消费、超越与媚俗。 电影的技术性 “影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部世界电影史,既是视听艺术的发展史,也是影视技术的发展史。它是批着现代科学技术戎装屹立于艺术之林的。” 起源照相术。照明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布景设计师。 材料:胶片、影带、声带、摄影、照明。电脑成像。 传播媒介:放映机、银幕。影碟、多媒体。 第二章电影语言(上) ——电影语言的独特元素: 镜头、画面、蒙太奇 第一节镜头与画面 一、电影语言的基本要素:镜头与画面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法]阿尔诺·马尔丹 影视语言是依托镜头、以声音和图象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视听语言。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镜头。是摄影机开始转动到停机这一过程中的一组画面。[美]梭罗门、[法]麦茨 镜头与画面的关系。 关于画面 影象画面是艺术符号、美学的现实。 画面的视野和焦点。影象画面与人的视界的对应性。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342673.html, 论概念涵义的变迁 作者:李安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概念是人们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表述和传递思想的载体,一般情况下一个词汇所对应的概念是固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词汇所对应的概念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概念的外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概念却被人们舍弃了原有的涵义,因而其外延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对概念的定义涵义同人们在表述概念时涵义的对比,论述了概念涵义的变迁。 关键词概念涵义定义表述变迁 中图分类号:B813 文献标识码:A “概念”一词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经常通过语言运用概念表述和传递思想,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所交往的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是可以被对方所理解的语言,而作为被表述和传递思想的概念也需要建立在双方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在知悉范围上相吻合,也就是交往双方所知悉的概念的外延具有全同关系。只有这样,交往双方才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言语交流和理解的过程中出现不解或误解的情况。但现实世界不是这种理想状态的情况,即便是同种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也经常会有不解或误解的情况出现,下面我们就将探讨是什么情况造成了这种问题。 在普通逻辑中,对于一个普遍概念来说,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们都不会认为它的意义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即认为在被文字定义赋予以意义之后就不会经常发生改变。但对概念的外延起影响作用的是概念的内涵,增加或减少概念的内涵势必会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在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赋予概念新的涵义,或者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涵义,虽然在语言的层面上某个概念的文字表述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事实上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和之前已有所不同了。 也许可以说概念在作为人们传达思想的媒介时其内涵其实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着的,这种变化是相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中描述内容的涵义的不变。但由于至今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过程加以掌控,因此,我们该如何判别一个概念是否发生了变化或发生了何种程度的变化呢?在解释这个问题前,还要引入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概念的内涵起决定作用的具体事务到底是概念的定义所描述内容的意味呢?还是在人们日常表述中所涉及概念的涵义呢?(为了便于论述起见,下文将二者分别称为“概念的定义内容”和“所表述概念的涵义”)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呢?这里需要引入一个事例,“妇女”一词是一个概念,“妇女”这一概念的定义在官方辞典中被描述为:成年女子的通称。即在中国年满18周岁的女人都可称之为妇女。在步入21世纪前,“妇女”这个概念曾经在人们思想的交流中得到过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中国每年的3月8日作为年满18周岁的女性的节日,就是以“妇女节”命名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需要描述成年女子的时候已经逐渐舍弃了“妇女”这个称谓,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习惯使用“妇女”这个名词来表述“成年女子”这个概念了。比如,在当下各种对于范冰冰的描述中,从来没有在报道的描述中使用“妇女”一词。但实际上,“范冰冰”这个专有名词所指代对象的属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