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2009/2010第二学期

1.2500年前的孔子就曾对他的学生讲授过著名的“五不食”原则:“食殪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2.毒理学评价程序:即初步工作→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理学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GBl5193.1—94)。

3.暴露量评估是指对于通过食品或其他有关途径的暴露而可能进入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膳食暴露评价以mg/kg或ug/kg体重表示,它等于每种食品残留暴露之和。

4.油脂氧化产生的毒物:食油和食物中的脂肪在烹调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降解—聚合反应,形成一系列产物,其中有些是有毒的,甚至致突变剂和致癌物。5.食品中的致病葡萄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能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兼性、球形、无芽孢、无鞭毛、革兰氏阳性菌。

6.兽药进入动物体的主要途径、兽药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及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措施。

(1)进入途径

A.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用药。

B.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

C.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

(2)原因

未遵守休药期的占76%,饲料加工或运输错误的占12%,盛过药物的贮藏器没有充分清洗干净占6%,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占6%。1985年美国兽医中心(CVM)的调查结果则是不遵守休药期的占51%,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占17%,未作用药记录的占12%。

(3)控制

A.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

B.加强监督检验

C.合适的食品食用方式

7.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控制农药污染食物链的主要措施

(1)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

A.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中使用的农药

B.植物根部吸收土壤中污染的农药

C.通过生物富集环境中的农药

D.通过气流扩散大气层污染的农药

(2)控制农药污染食物链的主要措施

A.加强农药管理和监督

B.禁止和限制某些农药的使用范围

C.规定施药与作物收获的安全间隔期

D.制定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标准

E.研究高效低残留以及无残留毒性的新农药

8.简述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措施

A.建立健全农药法规标准,加强对原料作物的生产管理

B.改变食用方式

对消费者来说要注意,在食用食物前应经过削皮、洗涤、烹饪、加热等处理。据实验,粮食中的六六六经过加热处理可减少34%~56%左右,滴滴涕可下降13%~49%左右。各类食品经加热(温度94—96℃)后,六六六的去除率平均为40.9%,滴滴涕为 30.7%。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则更易消除。

9.简述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患者首先出现视觉暗适应功能下降和夜盲症。然后出现影响上皮组织正常发育的症状,如皮肤干燥、粗糙、形成鳞片,泪腺、唾液腺、汗腺、胃腺等腺体分泌机能下降,引起干眼病、角膜软化及角膜溃疡。缺乏维生素A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和机体的正常生长。

10.简述预防生物危害

预防生物危害应达到三个基本要求

(1)破坏、消除或减少生物危害;

(2)防止再次污染;

(3)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

为达到这3项基本要求,可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在加热等过程中破坏和消除微生物。当微生物被消除后,应采取措施防止再次污染。最后,如生物危害不能从食品中彻底消除,则应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毒素产生。借助于食品固有的特性,如pH、水分活度或通过添加盐和其他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食品的包装条件和储存温度也可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长。

11.简述预防沙门氏菌危害的措施

(1)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严格实施良好卫生操作规范,特别是加强肉联厂宰前和宰后兽医卫生检验,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繁殖。影响沙门氏菌繁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储

存时间。还应尽量缩短储存时间,充分加热以杀灭产品中的沙门氏菌,防止加热杀菌后发生交叉污染,禁止病人和沙门氏菌携带者进入食品加工车间等方法。12.简述朱兰质量螺旋模型

朱兰质量螺旋模型可进一步概括为3个管理环节,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通常把这3个管理环节称为朱兰三部曲

13.简述戴明质量圆环

戴明质量圆环(Deming circle) Deming W E(1958)把关联产品质量的活动分为调查、设计、制造、销售4个环节,4个环节构成1个圆环,无始无终,把品质第一和品质责任感的观念不断贯彻其中,以此改善工艺和装备,提高产品品质,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14.简述化学物质的毒性概念和饮食的风险概念

对食品安全性的充分理解,与毒性概念及其相应的风险概念分不开。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这也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15.简述食品的安全性或安全食品

关于食品的安全性或安全食品,至今尚缺乏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在题为《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曾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义语,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发表的《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中则把食品安全性与食品卫生作为两个概念不同的用语加以区别。其中食品安全性

被解释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食品卫生则指“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16. 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具有毒理学意义。残存的数量称为残留量。

17. 风险鉴定

是指根据危害确定、危害鉴定和暴露量评估的有关资料,对某一特殊人群已知的或潜在的健康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食品农药残留的风险鉴定根据农药暴露评估与通过毒理学评价(试验动物的毒性研究)作出。风险鉴定一般来说包括两部分,即引起癌症(致癌物)或不引起癌症(非致癌物),其中致癌物的影响认为更为重要

18. 用户型质量观

用户型质量观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提出,他认为质量就是适用性,因此用户型质量观也叫适用性质量观。

19.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2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0. 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

21. 符合型质量观

符合型质量观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来衡量产品的质量,认为符合设计标准,就应该视为优质。但符合型质量观是流水线工业生产的产物。

22. 顾客

“顾客”(customer)是指“供方提供产品的接受者”,顾客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既可以是采购方,也可以是最终消费者、使用者或受益者。

23. 组织

“组织”(organization)是指“具有其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其组成部分,不论其性质是股份制、公营还是私营的”。

24. 产品

“产品”(product)可以是有形的(如零部件、流程性材料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产权、服务等)

25. 质量的定义

质量(quality)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26.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致制定并经—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27. 标准含义

(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种“统一规定”

(2)标准制定的对象是共同的和重复发生的事物或概念

(3)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4)标准是“协商一致”的结果

(5)标准由特定过程和形式发布

28.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关系到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它在全国各行业各地方都适用。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国家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中的主体。国家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实施,与国家标准相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29.行业标准

对于需要在某个行业范围内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对象所制定的标准称为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制定和审批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机构备案。

30.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为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它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审批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在本企业范围内适用。企业内所实施的标准一般都是强制性的。

31.GMP

良好操作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是一种特别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良好操作规范在食品中的应用,即食品GMP。

32.GMP内容

在编制某食品GMP时应包括以下格式和内容: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术语;原料采购、运输和贮藏的卫生;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工厂卫生与健康;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质量记录、成品贮藏、运输的卫生;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等。 GMP的重点是制定操作规范和双重检验制度,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异物、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食品,防止出现人为事故;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标签、生产记录、报告档案记录的管理。GMP中最关键最基本的内容是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33.HACCP的定义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HACCP的定义是:一个确定、评估和控制那些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的系统。

34.与HACCP相关的术语

(1)控制(control,动词)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和维护与HACCP计划所制定的安全指标一致。

(2)控制(control,名词) 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达到安全指标的状态。

(3)控制措施(control measure) 用以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和活动。

(4)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针对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测结果显示失控时所采取的措施。

(5)控制点(CP) 是指能用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因素实施控制的任何点、,步骤或过程。

(6)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 可运用控制措施,并有效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步骤或工序。

(7)关键限值(critical limit) 将可接受水平与不可接受水平区分开的判定指标,是关键控制点的预防性措施必须达到的标准。

(8)偏差(deviation) 不符合关键限值标准。

(9)流程图(flow diagram) 生产或制作特定食品所用操作顺序的系统表达。(10)验证(verification) 除监控外,用以确定是否符合HACAP计划所采用的方法、程序、测试和其他评估方法。

35.HACCP的基本原理

原理1:进行危害分析。拟定工艺中各工序的流程图,确定与食品生产各阶段 (从原料生产到消费)有关的潜在危害性及其程度,鉴定并列出各有关危害并规定具体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后的严重性估计。这里的“危害”是一种使食品在食用时可能产生不安全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方面的特征原理2:确定关键控制点(CPP)。使用判定树(decision tree)鉴别各工序中的关键控制点CAP。CAP是指能进行有效控制的某一个工序、步骤或程序,如原料生产收获与选择、加工、产品配方、设备清洗、贮运、雇员与环境卫生等都可能是CCP,12每一个CCP所产生的危害都可以被控制、防止或将之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原理3:建立关键限值。即制定为保证各CCP处于控制之下的而必须达到的安全目标水平和极限。安全水平有数的内涵,包括温度、时间、物理尺寸、湿度、水活度、pH、有效氯、细菌总数等。

原理4:建立监控体系。通过有计划的测试或观察,以保证CCP处于被控制状态,其中测试或观察要有记录。监控应尽可能采用连续的理化方法,如无法连续监控,也要求有足够的间隙频率次数来观察测定每一CCP的变化规律,以保证监控的有效性。

原理5:确立纠偏行为。当监控过程发现某一特定CCP正超出控制范围时应采取纠偏措施,因为任何HACCP方案要完全避免偏差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需要预先确定纠偏行为计划,来对已产生偏差的食品进行适当处置,纠正产生偏差,使之确保CCP再次处于控制之下,同时要做好此纠偏过程的记录。

原理6:建立验证程序。审核HACCP计划的准确性,包括适当的补充试验和总结,以确证HACCP是否在正常运转,确保计划在准确执行。检验方法包括生物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或感官方法。

原理7:建立HACCP计划档案及保管制度。HACCP具体方案在实施中,都要求做例行的、规定的各种记录,同时还要求建立有关适于这些原理及应用的所有操作程序和记录的档案制度,包括计划准备、执行、监控、记录及相关信息与数据文件等都要准确和完整地保存。

36.HACCP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步骤1:成立HACCP计划拟定小组

步骤2:描述产品

步骤3:确定产品用途及消费对象食品的最终用户或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期望即是用途。

步骤4:编制流程图

步骤5:流程图现场验证

步骤6: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步骤7: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步骤8:确定各CCP的关键限值(CL)和容差(OL)

步骤9:建立各CCP的监控制度

步骤10:建立纠偏措施

步骤11:建立验证(审核)措施

步骤12:建立记录保存和文件归档制度

步骤13:回顾HACCP计划

36. 绝对安全性被认为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37. 毒性是指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或伤害的一种能力,这也包括损害正在发育的胎儿(致畸胎)、改变遗传密码(致突变)或引发癌症(致癌)的能力等。

38.风险可简单地理解为人所不欲事件发生的概率或机会多少。

39.科学的膳食制度

我国人民一般习惯一日三餐,两餐的时间间隔4~6h。从数量的分配上看,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能的30%,午餐占45%~50%,晚餐占20%~25%。有人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一日三餐的科学性,认为符合人体生理需求,同时认为“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也是很科学的习惯。

40.我国的膳食指南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限量饮酒;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这一膳食指南适用于健康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

41.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引发的疾病:1.肿瘤2.动脉粥样硬化3.肥胖症4.糖尿病

42.食物的协同作用:是指一种营养物质促进另一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吸收或存留,从而减少另一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以有益于机体健康。

43所谓的食物间的相宜与相克,是指是否有利于机体营养和生理平衡,有利的食物搭配称为相宜,不利的称为相克。

44.几种常见的不合理膳食搭配:1.含磷食物与含钙食物同时食用 2.含草酸食物与含钙食物同时食用3.含锌食物与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食用4.含纤维素、含草酸、含铁食物同时食用5.含维生素C食物与虾同时食用

45.国外标准的分级

这里所谓的国外标准不是指某个国家的标准,而是指国际间共同使用的标准。国外标准的级别有2个,即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性标准。

①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主要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1EC)所制定的标准。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国际计量局(BIPM)等专业组织制定的、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标准,也可视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为世界各国所承认并在各国间通用。

②国际区域性标准:国际区域性标准是指由区域性的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在该集团各成员国之间通用。这些国家集团的标准化组织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地理上的毗邻,如拉丁美洲的泛美标准化委员会(COPANT);有的是因为政治上和经济上有共同的利益,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46.减少有毒金属污染食品的主要措施

1.加强农用化学物质的管理。禁止使用含有毒重金属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如含汞、含砷制剂;严格管理农药、化肥的使用。

2.限制使用含砷、含铅等金属的食品加工用具、管道、容器和包装材料,以及含有此类重金属的添加剂和各种原材料。

3.减少环境污染。严格按照环境标准执行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

4.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完善食品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的卫生监督检测工作;进行全膳食研究和食品安全性研究工作;进行生物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47. 食品生产基地与环境

在建立食品生产基地之前,应该组织专家对该地区进行现场综合考察,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核实,走访当地居民,真正掌握当地生产环境概况,弄清主要企业的排污情况。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是影响该地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且污染物有一定的毒性,影响食品品质的,该地区不宜作为食品生产基地。

48.细菌危害能导致食品感染或食品中毒。食品感染通常指消费者因摄取了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微生物,它们在机体中增殖或其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疾病。食品中毒指消费者因摄取了某些细菌在食品中增殖时所产生和分泌的毒素而导致疾病。

49.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等。

50.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为具有鞭毛、能运动、不产孢子、革兰氏阴性、卵形的兼性杆菌。目前,至少有67种抗原和2000个以上的血清型。根据沙门氏菌的传染范围可将其分成三个类群:(1)专门引起人类发病的沙门氏菌(2)对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致病性,并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3)只能使动物致病,很少传染于人,不过在导致人类疾病的菌群中也有发现,并且在发展之中的一类沙门氏菌群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3)(6)(5)20(9)50u i i A V A i V =Ω+Ω++=+ 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何处划分为好?置 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 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 11 11967 (11)u u u u i ???+-=? ?+????-++=-? 整理得: 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 2 5 1133u i i i =?+?=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 ()121031V 1V u +=??=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 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 12335121(25100)100 (1) 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 将(2)代入(1)得135t i u R i ==Ω 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 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

[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 =+=---=-=+=--=- 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试求u ,i ,i 1. 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 ()(11)12111/21 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写出KVL :220i i +-=12A i A ?=-或 当1i A =时,1u V =,21120.5,[2(0.5)1] 1.52i A A i A -==-=---= 当2i A =-时,4u V =,21421,[212]32i A A i A -===-+= 4-25 试求图题4-17所示电路中流过两电压源的电流。

公司财务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九章公司营运资本管理 一、判断题: 1、积极型资本组合策略的特点是:只有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用流动负债来融通,而另一部分波动性流动资产、恒久性流动资产及全部长期资产都用长期资本来融通。(错) 2、激进型资本组合策略,也称冒险型(或进取型)资本组合策略,是以短期负债来融通部分恒久性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对) 3、流动资产一般要大于波动性资产。(对) 4、固定资产一般要大于恒久性资产。(错) 5、证券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是:在现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少,进行证券变现的次数越多,相应的转换成本就越大。(对) 6、购买力风险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使投资者收到本息的购买力上升的风险。(错) 7、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差额要以长期负债或股东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本来源。(对) 8、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固定利率有价证券的价格有很大影响,通常期限越短的有价证券受的影响越大,其利率风险也就越高。(错) 9、由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可知,一个公司负债的到期日越长,其筹资成本就越高。(对) 10、依据“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一项资产的风险越小,其预期报酬也就越低。(对)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不包括下列哪个动机:( B )。 A、交易的动机 B、盈利的动机 C、投机的动机 D、补偿性余额的动机 2、某股份有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存货周转期为12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70天,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400万元,则最佳现金持有量是( A )。 A、505.56万元 B、500万元 C、130万元 D、250万元 3、某股份有限公司预计计划年度存货周转期为12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8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70天,则现金周转期是( B )。 A、270天 B、130天 C、120天 D、150天 某公司供货商提供的信用条款为“2/30,N/90”,则年筹款成本率是(C )。 A、15.50% B、10% C、12.20% D、18.30% 5、某公司供货方提供的信用条款为“2/10,N/40”,但公司决定放弃现金折扣并延期至交易后第45天付款,问公司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为( A )。 A、20.99% B、25.20% C、36.66% D、30% 6、在存货日常管理中达到最佳采购批量时( D )。 A 、持有成本低于定价成本 B、订购成本低于持有成本 C、订购成本最低 D、持有成本加上订购成本最低 7、如果一个公司年销售16万件某产品,每年订购4次数量相同的存货,那么该公司的平均存货量为( C )。 A、40000件 B、80000件 C、20000件 D、60000件 8、下面哪种形式不是商业信用筹资的形式?( C ) A、应付票据 B、应付账款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什么?什么情况下的干扰最大? 答: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任何可以引起系统参数变化的事件。例如短路故障、电力元件的投入和退出等。其中短路造成的干扰最大。 2、为什么说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答:由于实际电力系统的参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电力系统总是处在暂态过程之中,如果系统参数在某组数值附近作微小的持续变化,则描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的变化,我们就认为其运行参量保持平均值不变,即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由此可见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实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3、为简化计算,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和机电暂态过程分析中都采用了那些基本假设? 答:电磁暂态分析过程中假设系统频率不变,即认为系统机电暂态过程还没有开始;机电暂态过程中假设发电机部的机电暂态过程已经结束。 4、简述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 答:电力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短路故障(又称横向故障)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短路故障又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各种短路又有金属性短路和经过渡阻抗短路两种形式。三相短路又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短路称为不对称短路;在继电保护中又把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称为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称为接地短路。断线故障(又称纵向故障)指三相中一相断开(一相断线)或两相断开(两相断线)的运行状态。 5、简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答:短路的主要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短路电流大幅度增大引起的导体发热和电动力增大的危害; 2)短路时电压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危害; 3)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的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6、简述断线的特点及危害 答:断线的特点是不会出现大的电流和低电压,但由于三相不对称,将在系统中产生负序和零序电流,所以断线的主要危害是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变压器变比通常如何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通常选择基本级的平均额定电压作为电压基准值,变压器的变比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第四章 作业参考答案

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4. 用推广的Euclid算法求67 mod 119的逆元 解:初始化:(1,0,119), (0,1,67) 1:Q=119/67=1,(0,1,67) , (1,-1,52) 2:Q=67/52=1,(1,-1,52), (-1,2,15) 3:Q=52/15=3,(-1,2,15), (4,-7,7) 4:Q=15/7=2,(4,-7,7), (-9,16,1) 所以67-1 mod 119=16 10.设通信双方使用RSA加密体制,接收方的公开钥是(e,n)=(5,35),接收到的密文是C =10,求明文M。 解:由n=35,易知35=5×7,进而?(n)=?(35)=24, 由RSA加密体制可知,ed≡1 mod ?(n),即5d≡1 mod 24,所以d=5 ∴M=C d mod n=105 mod 35=5 11. 已知c d mod n的运行时间是O(log3n),用中国剩余定理改进RSA的解密运算。如果不 考虑中国剩余定理的计算代价,证明改进后的解密运算速度是原解密运算速度的4倍。证明:RSA的两个大素因子p,q的长度近似相等,约为模数n的比特长度log n的一半,即(log n)/2,而在中国剩余定理中要计算模p和模q两个模指数运算,与c d mod n的运行时间规律相似,每一个模指数运算的运行时间仍然是其模长的三次幂,即O[((log n)/2)3]= O(log3n)/8,这样在不考虑中国剩余定理计算代价的情况下,总的运行时间为两个模指数的运行时间之和,即O(log3n)/8+O(log3n)/8=O(log3n)/4,得证。 12. 设RSA加密体制的公开钥是(e,n)=(77,221)。 (1) 用重复平方法加密明文160,得中间结果为 1602(mod 221)=185,1604(mod 221)=191,1608(mod 221)=16,16016(mod 221)=35,16032(mod 221)=120,16064(mod 221)=35,16072(mod 221)=118,16076(mod 221)=217,16077(mod 221)=23, 若敌手得到以上中间结果就很容易分解n,问敌手如何分解n 解:由以上中间结果得16016(mod 221)=35=16064(mod 221), 此即16064-16016=0 (mod 221) 即(16032-1608) (16032+1608)=0 (mod 221) (120-16)(120+16)=0 (mod 221) 104×136=0 (mod 221) 由gcd(104,221)=13及gcd(136,221)=17,可知221的分解为221=13×17 (2) 求解密密钥d d=e-1mod ?(221)=77-1 mod 12×16 由扩展Eucild算法可得d=5。 13.在ElGamal体制中,设素数p=71,本原根g=7, (1)如果接收方B的公开钥是y B=3,发送方A选择的随机整数k=3,求明文M=30所对应的密文。 解:C1=g k mod p=73 mod 71=59 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所以密文为(59,29) (2)如果A选择另一个随机数k,使得明文M=30,加密后的密文是C=(59,C2),求C2解:由C1=g k mod p得59=g k mod p=7k mod 71,即k=3 而C2=y B k M mod p=33×30 mod 71=29 14.设背包密码系统得超递增序列为(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试对good night加密。 解:由A=(3,4,9,17,35),乘数为t=19,模数k=73,

第4次作业及答案

第4次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如果希望从学生表中查询出所有姓“李”的同学,那么条件语句应该是(B)。 A、Where 姓名% ‘李’ B、Where 姓名LIKE ‘李%’ C、Where 姓名% ‘LIKE李’ D、Where 姓名LIKE ‘李’ 2.在一个教师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属性是(B)。 A、教师姓名 B、教师编号 C、教师年龄 D、教师性别 3.从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的视角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C)。 A、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B、内模式、外模式和模式 C、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D、外模式、内模式和模式 4.在一个学生关系中,能够成为主关键字(或称主码)的属性是(C)。

A、性别 B、年龄 C、学号 D、班级 5.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的数据模型是(A)。 A、关系模型 B、网状模型 C、层次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6.下列关于索引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 A、索引必须创建在主关键字之上 B、索引与基本表分开存储 C、索引是为了提高查询速度而创建的 D、索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删改操作的效率 7.设关系R是满足第一范式的,若R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则R 符合(A)。 A、第二范式 B、第三范式 C、BNC范式

D、第四范式 8.下列符合第三范式的关系是(D)。 A、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 B、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 C、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号,成绩) D、学生(学号,姓名,性别) 9.在第一个关系中出现,而在第二个关系中不出现的记录组成的新关系称为(D)。 A、两个关系的积 B、两个关系的并 C、两个关系的交 D、两个关系的差 10.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A)。 A、回答“干什么”的问题 B、回答“怎么干”的问题 C、建立逻辑数据模型 D、建立最佳物理存储结构 11.用户使用SQL Server时,通常需要依次经过两个安全性阶段(C)。 A、登录验证、操作验证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洋务派D.义利团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四洲志》D.《瀛环志略》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60至70年代 D、70至80年代 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 A.签订《天津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北京政变 D.签订《辛丑条约》 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签订《马关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 A D 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 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高分子物理】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本习题参考答案大部分均来自于《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能够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 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p12 ●顺序异构体:由结构单元间的联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即头尾、 头头、无规表示的键接异构。p6 ●有规立构高分子:“等规高聚物”。分子链中旋光异构单元有规律性地排列的高分子。一 般指全同或间同高分子。p13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p13 ●链段:我们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它为“链段”。P27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P17 ●平衡态柔顺性:静态柔顺性又称平衡态柔顺性,是指大分子链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 顺性。高分子链的平衡态柔顺性,通常用链段长度和均方末端距来表征。链段是指从分子链划分出来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运动单元。动态柔顺性是指高分子链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 ●高斯链: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P28 ●受阻旋转链: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于分子骨架中环绕单键的旋转造成了阻碍,这种类型 的高分子链称为受阻旋转链。 ●自由旋转链:假定分子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 位阻对转动的影响,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旋转链。P21 ●自由联结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有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 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等,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联结链。P20 ●等效自由结合链: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 链”。P27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错误构象数与规整度无关。 (2)错误共轭双键间的单键实际上具有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 (3)错误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淬火样品中可能没有结晶);正确,具有结晶能力。 (4)正确温度高,内旋转越容易,内旋转异构体数目越多。 (5)正确结晶是三维有序,取向是一维、二维有序,有序代表着构象数减少,显然结晶构象数最少。 (6)错误高分子处于无定形态时,其末端距相等。 (7)错误自由结合链统计单元是一个化学键。而高斯链的统计单元是一个链段。高斯链包括自由结合链,而自由结合链只是高斯链的一个特例。 (8)错误高分子链段无固定长度,无固定位置,是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le=h2/lmax求得平均链段长度,但是h2仍需通过实验得到。 (9)正确对于极端刚性链,高斯统计理论不适用。 (10)错误依据分子链柔顺性的不同,几何计算得到的末端距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无扰状态分子链的末端距。 (11)正确键角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长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个数变多,均方末端距变大。 (12)错误长支化---分子链之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增加,分子链活动受阻,柔顺性下降。短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1)

交通工程概论 一.名词解释 3.交通流特性: 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 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 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 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 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 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 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 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19.固定延误: 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doc

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 篇一:演讲与口才参考答案 《演讲与口才》作业一 (第一章——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演讲是一种具有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演讲的全过程包括信息源、传播者、媒介、受传者、效果五个环节。 3、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写出的《修辞学》可以说是演讲术的逐步完善和形成时期。 4、我国历史上一次有记载的演讲是《尚书》中的《甘誓》。 5、根据演讲者在演讲时采用的表现手法,可以将演讲分为以叙事为主的叙述性演讲,以逻辑论证为主的论辩性演讲,以解说注释为主的说明性演讲,以感情传达为主的传情性演讲几类。 6、演讲的信息主要是指演讲的内容和材料。演讲活动的实质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7、一篇演讲一个主题 8、演讲的标题,按着制作技巧和功能,可分为揭示主(原文来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359118.html, 小草范文网:演讲与口才第四章答案)题型、设问引发型、界定范围型和

象征比喻型。 9、演讲材料的收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获得直接材料,二是获得间接材料。 二、名词解释 1、演讲: 演讲是指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述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情。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它是一种直接的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2、道德演讲: 道德演讲是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一种演讲。 三、问答题 1、简述演讲的特点。 答:1三方人物、四重联系、五个环节。 2独白式的现实活动言态表达。 3适应面广,实用性强,极富鼓动性。 2、简述演讲的社会功能。 答:1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2经济活动的思想筹码。 3鼓舞士气的战争号角。 4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 5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

美术第四次作业及答案

美术第四次作业及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美术第四次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_ _结果 _和儿童美术_ 发展 _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状况_、活动设计、_活动组织_、活动指导和_活动效果_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2、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_当前_的学习与幼儿自己_过去_的学习相比较、将_某一_幼儿的美术学习与__其他_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__学习_与理想中的评价__标准_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3、色彩的三要素是_色相_、__明度__、__纯度__。 4、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明暗__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__黄色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_ d__)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哪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a c f g h I j) a智慧成长、b性格成长、c感情成长、d技能成长、e心理成长、f社会成长、 g知觉成长、h生理成长、j美感成长、k绘画能力成长、i创造性成长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价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强调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2、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2

交通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 四、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地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 2.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3.设计速度 4. 自由流速度 5.交通工程学 6.行程速度和行程时间 7.基本通行能力 8.临界密度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各项问题. 1.OD调查地内容包括哪些? 2.制定交通规划方案地原则有哪些? 3.交通事故地预防方法有哪些? 4.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地作用? 5.怎样通过减少遭遇和冲突来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6.简述交通规划地意义. 7.公共交通线路地调整手段有哪些? 8.我国区域信号控制地面控系统地应用必须考虑地条件有哪些? 六、计算题:解答并写出主要计算步骤. 1.一无信号控制地交叉口,主要道路地双向交通量为1500辆/h,车辆地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次要道路上地车辆所需穿越地临界车头时距=6s.车辆跟驰行驶地车头时距t=3s.求次要道路上地车辆可穿t0越主要道路车流地数量. 2.一条公共汽车线路,配备BK661铰接公共汽车.该车车身长l6m,额定容量180人,3个车门.经分析,找到乘客上下车最多地站点,该站地K=0. 3.一个乘客上下车平均占用时间 =2.4s.计算该线路地t0设计通行能力. 3.某信号交叉口地周期为c=80秒,有效绿灯时间为g=40秒.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地车流以 V=900辆/小时地流率通过交叉口,在绿灯时间外到达地车辆需要排队.设车流地到达率为q=360辆/小时且服从泊松分布,求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地周期数占周期总数地最大百分比. 4.如下表所示,在某路段上4个车辆以各自行驶速度匀速通过相距50m地O、D两点,请计算时间平均vv. 和区间平均速度速度st 车辆速度表 车辆 1 2 3 4 16.5m/s6.5m/s11.0m/s14.2m/s车速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解释下列名词地词义. 1.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 设计(或实用)通行能力是指在预测地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设计中地公路地一组成部分地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地均匀段上或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地设计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地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汽车)地最大数量.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第四次作业答案

第四次作业答案 1. a) Buy IBX stock in Tokyo and simultaneously sell them in NY, and your arbitrage profit is $2 per share. b) The prices will converge. c) Instead of the prices becoming exactly equal, there can remain a 1% discrepancy between them, roughly $0.35 in this case. 2. a) Money market hedge: borrow the dollar now, convert the dollar into the sterling and deposit the sterling. The future dollar cost is fixed. Forward market hedge: buy (long) £ forward contract b) The one-year £ forward rate is: £/$4464.112 .0108.0150.111£$01,0=++?=++=r r S F c) If the market £ forward rate is $1.55/£, there is an arbitrage opportunity. Assuming the contract size is £1 million, then the arbitrageur should borrow the dollars, convert into the pounds and invest in pounds, and sell them at the market forward rate. The details and cash flows (in millions) of the transactions are as follows: 3 . See Lecture Notes and Textbook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 考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⑵5min 高峰流率: ⑶15min 高峰流率: ⑷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习题2-2 解:已知: 设计小时交通量: 车道数: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习题3-1 解:已知:t 东=,t 西=, X 东=辆,Y 东=辆

X 西=辆,Y 西=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 习题3-3 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 习题3-4 解:总停驶车辆数=28+25+38+33=124辆 总延误=124×15=1860辆s 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113/232=% 取置信度90%,则K 2=,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07.11232 487.070 .2)487.01(=??- 取置信度95%,则K 2=,于是 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2.13232 487.084 .3)487.01(=??- 习题4-2 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⑴最大流量: 因5.5221052===j m K K 辆/km 412822===f m V V km/h ∴5.2152415.52=?=?=m m m V K Q 辆/h 。 ⑵此时所对应的车速: 41==m V V km/h 。 习题4-4 解:已知:N=56,09.356 173 1 == ?= ∑=N f k m g j j j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