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知识点的把握

文言文学习应使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言文试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

1.

从2004年到2006年文言文试题选文方面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轨迹——在新课程中考之初,更多的是用课内篇段检测文言文教与学在词语、句子及文意理解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目的在于引导我们夯实基础;然后,再用课外文言文阅读引导文言文学与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逐渐向运用课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的方向过渡。这体现了新课程中考重视考查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过渡中,比较阅读是一种联系课内外知识、促进我们学会迁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课内两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课内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

2.

考查的内容大多有这样几项:通假字的本字、读音及意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以及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等。题

(1)解释词语。释义以实词为主,兼有少量虚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固定意思。要求是了解词义,会解释词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回答语法概念。一般为书下注解,有时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其中包括通假字解释、一词多义、古今

(2)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一般为书下注释的句子或文段中

(3)内容概括或语句理解。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考查对文章具有整体的理解、领悟、分析、概括的能力。

3.

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出现了很多开放性题目。开放性命题有几种形式:①名句赏析。如“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谈谈对这一哲理的理解。②阅读感悟。如:请说说你读了《鱼我所欲也》有何感受。③观点评论。如:有人认为《陋室铭》反映出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④异同比较:如: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⑤创新拓展。如:除《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⑥实际体验。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

谈你的体会。⑦综合辨析。如:联系全文(材料节选《愚公移山》),你认为愚公“愚”还是“不愚”,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就行。⑧人物评价。如有两道中考题(材料是《曹刿论战》):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a.说说曹刿的才能。b.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这两道题,不仅考查了对文中人物的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选文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史料上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和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等引入试题中:浙江试题中的《东坡画扇》和山东青岛试题中的《邹孟轲母》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此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满足我们发展的多元需求。

4.考查内容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联将得以加强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该促使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作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学习及考试理应担负起传承文化、联结古今的任务

考试重点

1.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因此,在文言文复习中积累一

(1

在语言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但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演

①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河流;

②词义缩小。如“臭”,古代指好、坏气体,现代表示坏气体;“让”,古代既可表示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③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

④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

(2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

常见的通假字有:亡—无、尔—耳、见—现、说—悦、汤—烫、坐—座、反

—返、惠—慧、诎—屈、简—拣、竦—耸、拂—弼、属—嘱、编—遍、错—措、食—饲、邪—耶、还—旋、被—

(3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的边缘,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畔”同“叛”,所以又借用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中的

(4

文言文中单音词居多数,而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居多数。文言文中单音词发展

①在单音词前后加辅助成分。如:师—老师、担—

②单音词前后加一个同音或近义词。如:亡—逃亡、诱—

③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如:悟—明白、寐—

(5

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一狼洞其保”,“洞”本是名词,在这里作为动词“打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亲”“远”活用为动

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前人之述备矣”,“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作

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帝感其诚”,“诚”为形容词作名词,即“诚心”。

⑤名词作状语。如“山行六七里”,“山”为“行”的状语,译为“在山上”。

⑥动词作状语。如“行收兵”,“行”为“收”的状语,意思是“在行军途中”。

2.

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如“之”在什么情况下作代词、什么情况下作助词,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此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若作主、谓、宾语则

了解古汉语虚词的用法,要能举一反三,要将规律记忆与语境分析相结合。不但要理解它们的语法作用,还要通过不同的语气,领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苛政猛于虎也”,句末“也”字就传达出了作者对当时苛酷的赋税不满的思想感情。

3.

文言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也有不同的地方。为了学好文言文,必须掌握文言句式。

古代汉语各种句式的结构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掌握特殊句式的方法,一是看这种句式的标志,二是与现代汉语一般句式作比较,三是要结合语境进行判

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省略句;④倒装句。

4.

(1)所谓整体阅读就是指对文言文(段)整体驾驭,即该文言文写的谁,什么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如果是小品文,也要问一问,本文(段)写谁、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如果是散文,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要看看写的

(2)所谓局部,就是指在整体驾驭的基础上,理清关键性的词、句、段的

(3

在理清文(段)意之后,切合自己的主观感受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与眼前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5.复习时要善于梳理归纳所学的字、词、句等知识点,学会概括主要内容,

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做到“功夫在文外”

课外文段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未学过的词(学过的词也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用法或意义),这时应留心注释,认真阅读注释并把它还原到文中,这样对理解文

(1

(2)深入研究该词所带来的句式特点。

6.

7.

在文言文语句的翻译中,要通过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达到掌握文言词语的使用规律和使用性质,积累古汉语词汇,了解文言句式结构方面的特点的目的。同时在翻译文言语句中锻炼运用语体意表情达意的能力。

古诗文阅读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考查的方面比较多有的要求略高,要提高应

1.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相当于初中阶段)对文言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