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二级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 I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2、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理论基础 (3)

2.1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3)

2.1.1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3)

2.1.2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4)

3、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6)

3.1各区县经济差异的测定指标 (6)

3.2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7)

4、主成分方法的简介 (9)

4.1主成分分析概述 (9)

4.2主成分分析方法 (9)

5、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12)

5.1指标的选取 (12)

5.2主成分分析 (12)

5.2.1确定主成分个数 (13)

5.2.2确立主成分Fi的表达式 (14)

5.2.3主成分综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4)

5.3聚类分析 (16)

6、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 (18)

6.1消费、投资两大因素 (18)

6.2自然地理因素 (18)

6.3政策因素 (18)

7、结论与建议 (20)

7.1结论 (20)

7.2缩小重庆市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政策建议 (20)

7.2.1加强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和创新体制机制 (20)

7.2.2建立对口支援、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20)

7.2.3引导人才、科技、资本的合理流动 (21)

7.2.4扶持龙头产业和特色产业 (21)

7.2.5建立和培育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3)

文献综述 (25)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本文根据1999—2009年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加权变异系数等方法来定量的测算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差异发展趋势,再根据2009年40各区县的15个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从各区县综合打分得出重庆市内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总体差异的各项指标的进一步分析,探究出重庆市各地区经济存在差异的原因,并相应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对策,以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字:地区差异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主成分分析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terior in a unified country, some regions than in other regions have a faster growth rate, higher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eater economic strength, resulting in space developed regions and developed regions show the coexistence of pattern.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that affect the basic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problem.

According to 1999-2009 data, using range,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the 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to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Each District's economic disparities, according to 2009 in 15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40 economic indicator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40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Chongq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osite score drawn from various districts of the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difference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dicators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Chongqing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and propose reducing regional economic gap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Regional differences Absolute difference Relative differen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1、前言

1.1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在物质形态上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在价值形态上是指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现象。由于不同区域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等众多方面具有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必然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适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宏观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过度的区域经济差异会产生消极作用。区域经济差异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也随之凸显。2007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要求重庆市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以丘陵、低山为主,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 又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验区,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市直辖十年来, 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长期面临着城乡差距明显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小马”拉“大车”一直是困扰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难题。然而, 重庆市是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的直辖市,共有40个区县, 以重庆主城区特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区域, 涵盖了23个区县, 这一区域集中了全市近六成的人口, GDP 占全市总量的80%左右, 是重庆的经济主体和产业聚集区。而以三峡库区为主的渝东北11个区县和渝东南6个区县,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制约和历史条件的影响, 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贫困人口

集中, 还面临着长期落后与限制开发的双重压力。重庆市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既要加快发展速度, 又要考虑各区县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分工。因此,准确分析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问题和积极寻求有效措施以保持适度平衡,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可以找出产生地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重庆市更直接、更清晰的开展经济建设;有利于重庆市更好、更快的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重庆市在经济发展中取长补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取得空前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失衡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体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2.1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2.1.1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2.1.1.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

近些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二是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三是采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

2.1.1.2区域收敛和发散理论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区域的内生增长和递增收益的角度研究区域之间的收敛与发散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是:(1)贝克尔(Becker,G. ) 、墨菲(Murphy,K. ) 和塔莫拉( Tamura,R. )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们在1990年共同发表的《人力资本、生育和经济增长》一文中认为,内生生育和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决定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收益率是其存量的递增函数。当人力资本丰裕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就高于生育小孩的收益率,而当人力资本稀缺时,人力资本收益率就低于生育小孩的收益率。对处于“马尔萨斯陷阱”(Malthusian Trap) 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父母的最优选择就是专门投资于小孩的数量而不是对小孩作任何人力资本的投资,因而生育率较高,经济增长滞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生育率和处于不同的均衡状态,因而区域差异扩大。(2) 金( King ,R. ) 和赖贝罗(Rebelo,S. ) 从政府作用的角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开拓

的线性技术内生增长思路认为,政府的作用是解释持久而广泛的人均收入和经济增长率跨国差异的根源。政府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带来“增长奇迹”(growth miracles) ,也可以使一国滑入“马尔萨斯陷阱”。由于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低效的制度安排,因此经济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会趋同。(3) 史格斯罗姆( Segerst rom,P. ) 等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论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们于1990 年提出的南北贸易模式认为,由于为了实现预期贴现利润最大化,发达国家的厂商不断投入资源从事研究发展,由此推动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延长,在北方和南方之间,贸易形式、贸易种类、技术转让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也就在北方和南方之间出现分野。因此产品创新的速度决定了区域间发展的差距。(4) 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效应。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R. J . and Sala2I2Martin,X. ) 于1992 年提出的“条件收敛”观点认为,尽管国家现在的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就越快,但由于发展中国家没有长期增长的潜能,导致区域之间的差距趋向发散。而多瑞克与圭根(Dourick and Ngugen ,1989) 认为,收敛只会发生在最富裕的国家,特别是经合组织(OECD) 国家,所以被人们称作“俱乐部收敛”效应。

2.1.2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国内学者刘树成等用加权变异系数, 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差指标, 计算1952--1990年三大地带地区差别的变化, 结论表明三大地带间的差异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在1952—1957年扩大的趋势并不明显。袁钢明计算1978--1994 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 地区差距除1983 年有短暂的下降外, 呈扩大之势。周玉翠等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 定量研究了20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明显增大, 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扩大, 而沿海各省市之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张茹在《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面板数据的条件收敛检验,对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而当控制投资率、投资效率、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等变量后,初始劳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小,即条件收敛的速度大约为每年1.4%,稍慢于增长理论估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2%的收敛速度。

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有:国内学者陈娜通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

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校荟萃、刘富华通过《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并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经济差距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区间差距是影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力量。张辽、李子超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中,运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测算了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表明,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总体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出现了更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同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3、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3.1各区县经济差异的测定指标

为了观察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现以重庆市1999-2009年40个区县人均GDP 作为测度指标。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很多, 但是主要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等级水平差异, 其变动趋势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速度的影响。相对指标反映地区间相对经济差异, 体现地区差距的内在性, 其变动趋势主要受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因此, 我选用了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以及加权变异系数这几个指标来衡量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差异的大小,其中极差和标准差衡量的是各区县之间的绝对差异,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衡量的是各区县之间的相对差异。 3.1.1极差(R )

极差反映地区间绝对差异变动的最大幅度,其计算公式为:R = Xmax - Xmin 其中,Xmax ,Xmin 分别为重庆市各区县的人均GDP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1.2标准差(σ)

标准差表示与全市人均GDP 的平均水平相比,各区县人均GDP 的平均差异,其

计算公式:()

n

x xi n

i ∑=-=

1

2

σ

其中,xi 为第i 个地区的人均GDP ,x 为重庆市人均GDP ,n 为各县个数。 3.1.3变异系数(CV )

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是衡量地区之间相对差异的重要指标。其计

算公式为:x

CV σ=

3.1.4加权变异系数(CV w )

加权变异系数主要是考虑到人口因素,因此采用各地区人口进行加权。其计

算公式为:

(

)

∑=-=n

i i

W P

P x xi x

CV 1

2

*

1

其中,Pi为第i个地区的人口数,P为全市总人口数。

根据重庆市40个区县1999-2009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 ,用人均GDP 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计算结果如表1。

表1,重庆市1999-2009年各区县经济差异的指标变化值

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年》以及通过EXCEL计算所得。

3.2各区县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极差与标准差的指标值得出变化曲线如图1。

图1.重庆市人均GDP极差与标准差变化曲线

通过观其极差和标准差序列图,可以非常清楚看出,重庆市人均GDP 差异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2004 年以前,各区县之间绝对差异极差

呈缓慢扩大趋势,年平均扩大幅度为6%。2004年以后极差扩大趋势加快。在2007-2008年这一年中,极差值陡然增大,年扩大增幅为66%。在2007年以前标准差呈比较缓慢的扩大趋势,年平均扩大增幅为11%。2007年以后标准差扩大趋势加快,在2007-2008年这一年中,标准差值增大较快,年扩大增幅为44%。所以各区县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断扩大。在2002-2003年差距有所变小,接着2004-2005年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出现一次大的增长,2005-2006年差距又有所变小,但在2007-2008年最发达地区和最落后地区的经济差距又一次出现大的增长。

根据上述相对指标值画出的相对差异变化曲线如图2。

图2.重庆市人均GDP相对差异变动曲线

通过观察图2非常清楚的看出,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9-2002年间,相对差异变动幅度很小,差异扩大趋势比较缓慢;第二阶段是2003-2004年间,相对差异变动出现一次大的回落,在2004年达到一个最低点;第三阶段是2005年,差异扩大趋势又一次增大;第四阶段是2006-2007年间,相对差异变动又一次回落,但变动幅度比较小;第五阶段是2007-2009年间,各区县经济差异快速扩大。

4、主成分方法的简介

4.1主成分分析概述

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在实际课题中,为了全面分析问题,往往提出很多与此有关的变量(或因素),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课题的某些信息。但是,在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这个多变量的课题时,变量个数太多就会增加课题的复杂性。人们自然希望变量个数较少而得到的信息较多。在很多情形,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当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时,可以解释为这两个变量反映此课题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主成分分析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然后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 4.2主成分分析方法

在系统分析中,多变量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变量太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主成分分析就是寻找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旧变量,而且使新变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信息的方法。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法是:

(

)x x X

S ik ik

k

k '=-, 1,2....

,1,2.i n k p == (4.2.1)

式中:

,1

n x x n k ik i =∑= (

)

2

1211n S x

x

K i k k

n i =-∑-= 标准化处理后,数据的方差为1,均值为0。简单的说,就是SAS 语句中的standard 函数运用。

即有n 个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 个变量,构成一个n*p 阶的数据矩阵

?????????????

?=np x n x n x p x x x p x x x X 212222111211 (4.2.2) 由于p 较大时,在p 维空间中考察问题比较麻烦,因此定义:(记p ,x

,,x x 21为原变量指标,m

,z ,,z z 21()m p ≤为新变量指标)

??

???

?

?+++=+++=+++=p x

m p l x m l x m l m z p

x p l x l x l z p x p l x l x l z 2

2112222121212121111 (4.2.3) m ,z ,,z z 21分别称为原变量指标p

,x ,,x x 21的第一,第二,…,第m 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每一个主成分z i 在原变量x j 上的载荷l ij

其中,系数l ij

的确定原则如下:

① z i 与j

z ,m),,j;i,j (i 21=≠相互无关;

② 1z 是p ,x ,,x x 21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2z 是与1

z 不相关的

p

,x ,,x x 21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m z 是与121-m ,z ,,z z 都不

相关的p

,x ,,x x 21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

?=pp r p r p r p r r r p r r r R 212222111211 (4.2.4) ,p),,(i,j ij

r 21=为原变量x i x 与j x 的相关系数。

计算步骤:

①解特征方程 0=-R I λ,求出特征根。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

0321≥≥≥≥≥p λλλλ 。

②分别求出对应特征值i λ的特征向量),,2,1(p i i e =要求1=i

e ,即是

1=∑p

j

ij e ,其中ij e 表示向量的第j 个分量。 ③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贡献率:

),,2,1(1

p i p k k i

=∑=λλ

累计贡献率:

),2,1( 1

1p i p k k i k k

=∑=∑=λλ

5、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5.1指标的选取

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综合各学者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资料可得性及客观性的基础上,本文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比较分析,共选取15个指标,建立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2:

表2:经济指标

5.2主成分分析

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15个指标进行测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将多指标简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之间互不相关,并又能反映原来多指标的信息。

本文以《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年》中2009年的统计数据,借助于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各项数据作标准化处理,通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计算出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从而得到处理结果表3和表4。

表3: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年》和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所得。

表4: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0年》和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所得

5.2.1确定主成分个数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前M个主成分,因为选取的这少数几个主成分能代表原来多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从表3中可以看出,从16个指标中提出的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5.476%,已经能够反映原始数据85.476%的信息,因此确定主成分个数为M=3。同时,由表4可知,第一主成分在人均第一产业总产值、人均第三产业总产值、人均存款余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等上有较高的载荷,第一主成分主要解释了这几个变量的信息,因此F1可以命名为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潜力因子。第二主成分在人均GDP、人均第二产业总产值、非农人口比重、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项上有较高的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看这几个指标的信

息,因此F2可以看为工业发展水平以及投资因子。第三主成分在GDP、财政支出等指标上的载荷值较大,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反映了这三个指标的信息,因此F3可以视为总体经济实力因子。

5.2.2确立主成分Fi的表达式

用表3中的第i列向量除以第i个特征值的开平方根后就可得第i个主成分Fi的变量系数向量, 进而得到三个主成分表达式。并利用这一线性组合计算出各主成分值。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这里ZXi 是Xi 的标准化数据): F1= 0.197ZX1 + 0.209ZX2 -0.262ZX3 +0.004ZX4 +0.376ZX5 + 0.252ZX6 + 0.19ZX7+0.122ZX8+0.39ZX9+0.342ZX10+0.126ZX11+0.38ZX12+0.368ZX13+0.000 4ZX14-0.165ZX15

F2 = 0.145ZX1 +0.354ZX2-0.242ZX3 +0.444ZX4+0.146ZX5 + 0.335ZX6 + 0.361ZX7+0.087ZX8+0.104ZX9+0.184ZX10+0.387ZX11-0.1ZX12+0.094ZX13-0.03 6ZX14+0.335ZX15

F3=0.477ZX1 +0.14ZX2 +0.148ZX3 +0.048ZX4 +0.162ZX5 +0.153ZX6 + 0.15ZX7+0.585ZX8+0.129ZX9+0.221ZX10+0.16ZX11+0.134ZX12+0.025ZX13-0.36 4ZX14+0.269ZX15

5.2.3主成分综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得出主成分综合模型:

F = 0.4514F1 +0.373F2+0.1756F3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计算得出主成分综合值,然后按其主成分综合值排序,得到结果如表5。一般来说,综合评价值越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综合评价值大于0 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之上,综合评价值小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市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绝对值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所以需要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以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协调的发展。

表5:重庆市区域差异的综合评价值以及排序

探寻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需要重点把握几个方向

探寻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需要重点把握几个方向 (一)要从市场的新变化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确,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必然直接地并且最终地取决于市场的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和培育新增长点。如:近几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就是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2014年福建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989.26亿元,比上年增长40.1%,2012-2014年福建“双11”当天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分别以7.8亿元、11.1亿元和15.6亿元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10强。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的十年,那么未来十年则是“互联网+”的十年,未来市场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市场。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就需要市场创新,既要对现有市场作深度挖掘和推陈出新;又要对传统市场以外的新市场加以发现与另辟蹊径,以凝练有潜能的新增长点。 (二)要从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福建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一是要着力配合中央关于“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思,充分利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把福建的发展机遇紧密嵌入海上丝路的战略之中。2015年上半年,在出口总额高于15亿的国家(地区)中,福建对菲律宾、阿联酋、泰国、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以色列和约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均超过18%;上半年,福建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新增备案投资项目2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4.4亿美元,增长4.3倍,引进外资项目42项,合同外资2.7亿美元,同比增长55.1%。二是要着力用好建设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使这个集开放与改革为一身的试验区,对福建的经济增长产生新的引领作用。2015年上半年,具有自贸区和综合实验区双重优势的平潭综合实验区GDP同比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在九市一区中均位居第1名。三是要着力引入主体功能区的建设理念,努力发挥福建对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要素对外流通的综合通道作用,建设功能型福建,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三)要从推动改革深化中探寻培育新增长点 从市场主体看,改革能够为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创业和创新提供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做大做强国民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从市场体系看,改革能够为各类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活力的增强构造更完善的机制,并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市场机制倒逼存量调整和激活增量的功能;从转变政府职能看,改革能够通过政府释放更多行政审批权和职能转移及强化服务为特征的自身革命,给社会和民间提供更加充实的自主发展的正能量。深化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由“强政府”向“巧政府”转变,充分发挥和释放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要多学习周边的广东、浙江等先进兄弟省份好的经验和做法,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扩大“负面清单”的实施范围,做到“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相对应,在改变“乱作为”的同时,也要纠正“不作为”,还要在新常态下“会作为”。随着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各级地方政府机构以往行之有效的一些工作方式可能不大“管用”,需要相应转换,比如:用过去搞基础设施和传统产业的办法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可以考虑不再设定具体目标和技术层面的产业政策,代之以发布战略性、前瞻性的预期信息,扩大企业决策时的选择空间。可以交给市场的要坚决交给市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主要限于环境、节能、安全、标准等社会性监管。

(发展战略)重庆发展概况

重庆发展概况 地理交通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 重庆拥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和达万铁路。另还有铁路支线三万铁路(綦江三江至万盛)和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在建宜万铁路、襄渝铁路复线、兰渝铁路、渝利铁路、遂渝二线、南涪铁路。成渝城际铁路、渝万铁路(城际铁路)、渝黔新线也即将动工。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渝郑、渝昆、渝鲁,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和326国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09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1500公里。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南渝高速、渝武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邻垫高速(邻水至垫江)忠垫高速(垫江到

忠县)及重庆内环快速路。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同时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省的宜宾。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轮船可至合川,潼南,南充等城市。经长江到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贵州境内。 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重庆全市现有两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第三座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正在建设。 自然环境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八月日最高气温。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肾病内科的二次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个竞选的舞台上,参与到肾病内科副主任的竞争中。我知道,也许在所有的竞争者中,我不是经验最丰富、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是,我愿意用自己对于医药事业的忠诚,对于肾病内科的热爱,对于专业能力不断钻研的冲劲来为自己加分打气,在这个竞争的舞台上接受检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到这一次的竞争之中。我知道,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责任就越重。我愿意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好这份工作,在当代医改如火如荼进行的大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寻求发展机遇,转变经营思路,为肾病内科的发展寻找到第二次发展机遇,和所有同事一起,带动科室的全面进步! 下面,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XXX,今年XX岁,中共党员,医学学士,XXXXXXX在职研究生在读,现为肾病内科主治医师。自从进入科室工作以来,我始终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医疗水平,让自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不断进步,平时注意观察总结,注意向科室里有经验的医师请教,和同事进行沟通交流,致力于让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为病患做出更好的、更让人满意的医疗服务。同时,我还注意自己工作态度的改变,对待病人微笑以待,真诚相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服务态度,都得到了病人、科室上下的一致肯定。在常年的肾病内科工作中,我积累的不仅是工作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攀登更高峰、不断追求更大的挑战的重要意义。这让我在工作中保持着不服输的冲劲和干劲,不仅个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同时还获得了一些荣誉和肯定:在2002年,我以优异成绩从XX大学毕业后被广州军区政治部特招入伍,在部队工作期间先于163医院工作,后下基层锻炼,担任主治医师、卫生队队长等职,通过多年军旅生涯的磨砺,锻炼了自己坚韧的品质、坚定的执行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分别获得“非典防治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军区卫生技术比武先进个人”、“抗冰救灾先进个人”等各项荣誉。这些过往的荣誉,既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回望过去,我在工作中有付出,有收获,更有成长,有积累。在常年的一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让我更加了解病人的辛苦,了解治疗的重要,了解将科

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学年论文 题目重庆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级学院商贸信息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资金流通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就为大家分析重庆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经济物流业现状分析对策 1 重庆市市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市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 重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重庆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雏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1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缺乏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公共信息平台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重组以寻求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 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1.1做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总体规划和内部规划 3.3.1.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对比分析

课程论文 题目: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构成比较分析 姓名:陈妮 学院:管科学院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班 年级:2014级 学号:20142207061004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月日

摘要:GDP,又叫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本文主要讲了贵州省和重庆市近十年GDP的增长对比和其主要构成,尤其是在第一、二、三产业上的差异。 关键词:GDP,贵州,重庆,第一、二、三产业

贵州与重庆近十年GDP构成比较分析GDP,又叫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因此,GDP的构成也分为生产法构成、收入法构成和支出法构成三种。 1、生产法构成:就是行业构成,按大类分可以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再细一些可以按行业分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等等。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GDP中各行业具体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结构是否失衡。 2、收入法构成:具体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种构成项。其中,劳动者报酬归属于个人部门,生产税净额归属于政府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归属于企业部门。这种构成方法主要用于看个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发展是否平衡。 3、支出法构成:具体分为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也就是常说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 上图为两个城市十年来人均GDP增长情况,不难看出,重庆人的收入远远高于贵州人民的,就拿贵州2012的人均GDP来说,此时的高低是和它差不多才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原作/龚蕾 简单回顾: 在经历了1997年金融风暴后,中国经济从2000年开始启动,2001-2002年加速,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房地产。2003-2005年,随着美国红火的泡沫经济、欧洲经济繁荣、日本开始加息走出零利率时代,使得我国出口迅速扩张。这期间,兴起了留学热。2005年后,全世界典型周期行业,比如钢铁行业产量增长,国际市场消化了中国的钢铁产能,中国还替代了一部分国际市场产能。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回落,对中国经济拖累较大。尽管2008年,我国出台了两千亿的刺激计划,到2010年底来看,对国内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家电下乡等内需消费计划也将结束。 产业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增长方式来看,很大程度上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投入。如今,劳动力和资源成本都在上升,产业转型亟待解决。产业转型将面临一个艰苦的过程,大量低附加值企

业将推出市场,也就是说一大批没有技术含量和市场的小企业将面临很快倒闭。产业整合、行业整合、提高现金流的贡献。 教育方面: 随着产业转型,社会新一轮发展周期,随着对劳动力要求不同,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从微观个体来看,要适应发展及时更新学习,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比如,未来国有大型企业的一线工人的学历普遍提高,蓝领工人将普遍拥有大本以上学历,而且熟练本行业的技术,是高学历高技能的新一代蓝领工人。 正如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说:“未来十年某些高校将破产”,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约4000万人。相应的,生源减少会加剧高校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会陷入困境。 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将培养更多研究型的博士,以充实国家各个领域研究需要。 三驾马车: 从郎咸平老师的“三驾马车”理论来分析:消费、出口、投资三方面,出口目前依然不乐观,政府投资还是很有限,所以,消费依然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方面。如何扩大消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吃、穿、用、住、行,不仅要消化掉前几年大规模投资的那一部分,还要有新的发展。 房地产和汽车产业是一个高消费、高奢侈的行业,只有发达国家才可以靠房地产和汽车维持,中国的支柱产业更应侧向教育、科技、文化、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自考调查报告题目: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物流商务与管理 学生姓名准考证号 010********* 成绩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金流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也就是为大家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也更好的发展。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重庆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锥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水平化低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并重组以寻求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式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服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性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2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3.3重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3.4要注重研究和开发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 3.3.5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一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提高重庆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3.3.6扩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规模,加快建立物流的信誉等级制度 3.4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5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6建设市物流网络系统平台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重庆市国家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直辖市,重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地域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大,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为实现“努力把重庆建设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必须结合重庆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全市各区县的自然及经济地地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杨成 50110202706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各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更准确定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并制定应地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并加快重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将重庆市39个区(县)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经济指标都比直辖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在全国各大主要省市中都处于领先,但跟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仍处于“直辖市初级阶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其所辖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不仅反映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百强县排名活动以来,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研究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为了促进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持续、平衡、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升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对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适合全市各区(县)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概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内涵的研究,由于兴起的比较晚,理论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是一个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间概念和地区概念。冒小栋和李燕辉认为,经济发展和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全貌,综合反映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志刚则认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应考察各区域经济对上一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高辉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中,影响并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 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 1

图1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 2

2011-2020年全球经济四大新增长点

2011-2020年全球经济四大新增长点 来源:经济日报时间:2011-4-9 8:46:46 4月4日,在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参 观者走过一台风力发电机齿轮变速箱。 当日,世界最大工业博 览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正式向公众开放。本届博览会为期6 天,主题为能源技术和效率。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多家参 展商将展示其最新技术。 新华社发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咨询管理 公司埃森哲日前携手牛津经济学研究院,采用宏观经济模型,对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于日前 发表题为《新一波的增长》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未来十年(2011-2020),全球经济在四大领域潜力巨大,即银发经济、 资源经济、多样化的技术以及新兴市场。埃森哲全球首席运营官 欧思薇告诉记者,按照现有发展趋势,美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年均 增长率预计将为3.1%,而上述四大新增长点的潜力如果能够得到 充分挖掘,其年均增长率可以提升到3.8%,德国可以从1.9%提 高到2.8%,英国从2.5%提高到3.1%,印度从8.0%提高到8.7%。

新增长点之银发经济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全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联合国“老龄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1.5亿的峰值,其中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近22%,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则将增至16%;届时每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仅能依靠3.9个年龄介于15岁至64岁的劳动力供养,而在2010年这个比例还是1比8.7。由此可见,假如无法为人口老龄化挑战找到应对之策,没有与之配套的经济、科技、社会的转型,随之而来的问题不言而喻。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埃森哲研究报告则揭示了事物的另一面,即老龄化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其中,除了诸如旅游等休闲娱乐产品以及保健产品和服务等传统商机外,还包括老龄教育,即为老年人延长工作时间提供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训;无缝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囊括了健康状况分析、病人信息和诊断的电子管理、自助工具、上门的移动健康服务等;终生金融服务,如资产释出产品、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的自动提款机等;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的各种消费品等。总之,老龄产业方兴未艾,在国际上被看作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事实上,目前不少企业为迎接老龄化挑战,已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决定雇用一批到2017年年龄将会相当大的工人组成一条生产线。虽然一开始“老龄工人生产线”的生产力并不高,但是该公司做了近70项小调整,如新式椅子、更舒适的鞋、放大眼镜以及可调节的桌子等,从而使这条生产线的生产力提高到与工厂里其他生产线同样的水平。英国金融机构已推出两类资产释出产品,帮助老年人为养老融资:一种是终生贷款,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全市粮食作物产量1079.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市生猪出栏1758.2万头,增长0.4%;家禽出栏21349.2万只,增长0.2%;牛、羊分别出栏54.5万头和447.0万只,下降2.2%和0.4%。 二、工业经济转型调整,新兴制造业贡献突出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7.7%,股份制企业增长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0.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3.1%,制造业增长0.4%,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在“6+1”支柱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13.6%、材料行业增长11.0%、化医行业增长4.9%、装备制造业增长3.2%、消费品行业增长1.9%、能源工业增长1.7%、汽车制造业下降17.3%。 2018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1.7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95.2%,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2%、10.0%、6.5%和13.4%。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3.0%,智能手机增长59.4%,液晶显示屏增长56.2%,工业机器人增长68.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 45.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4.1%。 三、服务业发展总体平稳,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数字经济产业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截止11月末,全市从事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业务的规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一) 摘要: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的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经济差异调控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区位条件以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基本市情。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及其特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非均衡现象。研究区域经济差异一般需要选择某一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各种统计方法来进行测算。由于资料收集的限制,本文主要依据人均GDP研究重庆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了重庆市区县和三个经济区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值比率,可发现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县际经济差异悬殊 重庆市共有区县40个,在反映县际经济差异的主要指标方面,首先,全市县际两极差异很突出。2003年全市人均GDP最高的渝中区达25517元,最低的是酉阳县仅为1977元,两者的绝对差异高达23540元,相对差异(极值比率)高达12.91倍,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两极绝对差异为43115元,极值比率为12.97。重庆区县两极绝对差异低于全国,但相对差异接近全国水平。其次,区县总体差异也相当大。2003年全市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为6080元,反映区域总体相对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为0.7165,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两个指标分别为8163元和0.627。重庆区县人均GDP的标准差低于全国,但加权变异系数高于全国水平,说明重庆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大的相对差异。 2、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地带性差异显著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按照重庆直辖以前的行政区划,可将重庆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带。西部为直辖前的小重庆市,东部则为原涪陵、万县、黔江三地市。重庆西部地区面积不到全市的30%,人口约占全市的一半,但2003年GDP占全市的比例达70.9%,而东部仅占29.1%;西部地区人均GDP达10086元,而东部仅4228元。重庆市经济重心明显向西部地区倾斜。其次,三大经济区差异显著。重庆市的“十五”规划进一步根据经济地理特点将市域划分为都市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都市经济圈包括重庆市主城区再加上近郊的渝北区、巴南区9个区;渝西经济区主要由原重庆市除都市经济区以外的12个区县构成;三峡经济区主要由原涪、万、黔三地的绝大部分区县组成,共19个区县。2003年,都市经济区、渝西经济区和三峡经济区的人均GDP的标准差为5273元,加权变异系数为0.584,加权变异系数也略高于全国东、中、西三个地带水平。2003年都市经济区与渝西经济句的绝对差异为8882元,相对差异为2.31倍;渝西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绝对差异为2660元,相对差异为1.59倍;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的绝对差异达11542元,相对差异达3.68倍。重庆三个地区的经济差异明显,其中尤其以都市经济区与三峡经济区差异最显著。 3、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圈层分布格局 根据重庆市区县人均GDP指数,还可将重庆所辖区县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人均GDP 指数高于全市平均值的1.5倍,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双桥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除双桥外,其余皆属于重庆市主城区。该圈层是重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人口占全市的比例分别为2.7%和12.6%,但创造了全市33.6%的GDP,为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精编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 在第一届市情报告会上的讲话 (根据讲话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时间:二OO三年九月八日 地点:万豪酒店 主持人:市外经贸委主任李建春先生 报告人: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主持人: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外资企业、银行、外国机构等陆续进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家是以极大的热情在关注重庆的发展,关注重庆的变化,希望能够正常的更多的了解重庆,参与重庆的建设。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我们按照奇帆市长指示,创办了重庆市市情报告会,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报告会为大家提供更加广泛的、有效的、重庆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重庆市情报告会我们将定期举办,并将邀请市领导、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定期为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听取大家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就大家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今天是我们市情报告会的第一场报告,我们请到了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先生为我们作第一

场报告,奇帆市长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从上海调到重庆工作,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重庆城市建设、金融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等广泛领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的思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奇帆市长果断的解决了城市道路的收费、烂尾楼等一大批难题,领导进行了全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大胆推进了CBD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促成了中法水务、瑞安集团、法国罗兰等一大批外资的进入。奇帆市长以他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才思、务实的作风、忘我的热情迎得了全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今天他将以“重庆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为题,向大家介绍重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良好前景,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渝领事机构和外资企业在渝的办事机构,约150人。下面我提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奇帆市长为我们作报告。 报告人:好,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通报一下,重庆市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经后一段时间市政府和有关方面将着重推进的一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想利用一小时四十五

5-7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及对策探讨

直辖十年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及对策研究 【摘要】直辖十年来,重庆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持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经济质量的提升与数量的增长并不对称,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发展观的要求。分析直辖十年来重庆经济增长质量,探讨其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重庆经济,增长质量现状,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经济增长有质和量的规定性。经济增长的“量”即经济增长的数量或总量,用经济增长速度来表示。经济增长的“质”,不仅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还包括增长持续稳定、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分配公平、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分析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好坏,必须首先确定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判。根据重庆市情,借鉴各省区研究经验,可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选取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1.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增长速度,即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总量的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GDP或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来衡量。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元结构特别突出的年轻直辖市——重庆来讲,更具有现实性。 (2)经济增长稳定性,即经济增长不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通常用当年与上年经济增长率之差与上年经济增长率相除的方法来计算。由于多种原因,经济波动是必然的,只有把经济波动幅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才能避免因经济过热或过冷所造成的资源配臵不足或浪费,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3)产业结构合理,即三次产业之间和同一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合理。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的前提,因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资源配臵的效果,进而影响社会生产率的高低;产业结构决定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结构,而GDP的结构反映人们从中获得的福利。 (4)要素贡献率,即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重庆实际出发,选取资本、劳动和技术三要素,用投资率即资本形成总额与GDP的比值、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来考查要素贡献率。提高要素贡献率,对于要素资源相对缺乏的重庆市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评价指标 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促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社会和谐发展。根据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点,从城乡、区域两个方面衡量社会和谐发展,其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 人均GDP是一定时期内GDP与同期平均常住人口的比值,是判断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强弱、区际间是否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经济学2班201451240 陈永兰 重庆市开州区域经济报告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邻城口;东邻巫溪、云阳;南接万州;西南邻梁平;西与四川省的宣汉、开江两县接壤。介于东经107°55′48″~108°54′之间,属国际东7时区。是重庆市区通往巫溪、城口的必经之地。公路距万州区78千米,距云阳新县城70千米,距重庆(经开江县任市镇)300多千米,距巫溪县198千米,距城口县240余千米,距达州市160千米。 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人,均占重庆市的1/20。辖40个镇乡街道、437个村、72个社区。东汉建安21年以“汉丰”为名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开州区距重庆市280公里。北依巴山,南近长江,西与四川省接壤。开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资源大区、农业大区,同时也是一个移民大区,三峡工程建成蓄水以后,受淹陆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涉及11个乡镇,淹没搬迁总人口15万人,比整个湖北省受淹人口的总数还多,是库区内最大的淹没县。而有着将近1800年历史的开县旧县城,也将沉入水下。 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开县,设立开州区,并于7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开州目前的发展状况: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59784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可比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25284万元、1651438万元、10830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14.6%、10.3%。三次产业对开县生

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1%、62.1%、31.8%,分别拉动开县生产总值增长0.7、7.2、3.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6.1:51.3:32.6调整为16.1:50.7:33.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 年末全县县内就业人员70.26万人,比上年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29.23万人,比上年减少3.8%;第二产业就业21.67万人,比上年增加2.6%;第三产业就业19.36万人,比上年增加4.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亿元,扶持6500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2.6万人。 开州的发展优势:开州是国家发改委明确的重点开发区,30分钟内可到达万州机场、长江深水港、火车站。市场辐射广,2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达3000多万;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辐射人口3亿多,是重庆、四川、湖北、陕西四地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潜在区域性市场巨大。气候较好,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开县能源非常丰富,煤炭资源理论储量2.5亿吨;全县发电机容量达76.2万千瓦;天然气探明储量2650亿立方米,属国家大气田,中美合资的川东北天然气项目年采输气在40万方以上。今日开县,文化厚重,资源丰裕,享有西部大开发、三峡后续扶持、城乡统筹发展、扶贫开发等叠加优惠政策,加上开县综合以上政策,出台一系列推动县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创业兴业服务平台齐备,投资环境优越,正逐步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政策最优的地区之一。 开州存在的问题有:开州四面环山,城市扩展有大量的山地,大大的加剧了建设成本。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规范化欠缺,旅游宣传力度不强。交通不便利,离主城较远,只有公路交通,无铁路、轻轨,道路规划差,容易造成道路瘫痪。然后,教育水平低,人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外出务工,就业水平低。因此,需要(一)以实施生态涵养建设为重点,构筑绿色生态屏障。(二)以实施浦里工业新区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三)以实施环湖开发建设为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四)以实施旅游开发建设为重点,发展壮大(六)以实施大通道建设为重点,构建区域发展新格

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研究

决策咨询委项目 项目编号: 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研究 (研究报告) 大学课题组

“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研究”课题组 课题承担学校:大学 课题委托单位:市委、市人民政府 决策咨询委员会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组员:

目录 (一)我市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的分析 (1) 1.1我市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 1.2新格局下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 (1) (二)我市经济增长现状 (3) (三)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存在的问题 (5) 3.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较慢 (5) 3.2文化产品链不完整及价值链低端化 (6) 3.3相关政府职能与新的经济格局不匹配 (8) 3.4进口贸易亟待开发 (9) (四)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议 (10) 4.1扶持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0) 4.2完善调整产业结构及优化资源配置 (12) 4.3建立我市自由贸易区 (13) 4.4促进我市进口贸易发展 (15) 4.5创新投融资体制 (16)

(一)我市经济发展面临新格局的分析 1.1我市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际经济走势持续动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经济发展也受“三期叠加”影响进入到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当前,“十二五”已接近尾声,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很多新成就,但是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矛盾和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比如产业结构上涉及能源、原材料的重化工业比重偏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场主体存在科技含量低、投入高、效益低等弊病;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等。 去年以来,全市出现了工业经济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乏力、财政收入滑坡现象。在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我市能否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关键在于“十三五”时期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尽快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支撑。因此,我市在今年将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民营经济六大领域培育新增长点。这些增长点是省政府深度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研判我市发展基础与优势后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只有紧紧围绕新增长点落实发展目标和对策,才能为全市经济平稳增长和长远发展提供新的、更加有力的支撑。 1.2新格局下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 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将科技研发转化为生产力会使得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我市在2012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多达280家,其中省级水平的就有122家,国家水平上的技术中心企业也有20家之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这主要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上,与此同时聚集效应也日益发挥作用;我市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众多,在人才和技术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予了很多支持;企业创新纵向不断扩大,已经延伸到核心技术领域。 经济开放程度加深。过去的十年里,我市的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吸引外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