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

儒道两家哲学异同与互补文献综述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家。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泥,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只有对儒家和道家作比较研究,才能在对立中准确把握道家的特质,并进而全面了解儒学和传统文化。

儒道两家各有自己的经典,互不相借,唯有《周易》成为两家共同崇尚之典籍,这里面有着深刻的道理。《易经》成书于两家形成之前,《易传》形成于两家出现之后,虽是儒生所著,却大量渗透着道家思想,如形而上之道,阴阳化生之理,无往不复之运,顺法天地之行,皆采自道学,此其一。《易传》用阴阳两大概念表示宇宙间两种基本的对立力量,阳表示正面、主导、进取、雄性、显露,可以综合为阳刚之性;阴表示负面、被动、退守、雌性、深藏,可以综合为阴柔之性。阳刚之性正是儒家的特性,阴柔之性正是道家的特性;儒家与道家的对立与互融正体现了阴阳的交感相推之道,所以才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此其二。我们用阴阳学说分析儒道关系,便会抓住问题的根本,一系列特征的对比就有了贯通一气的基础。

1) 人性论比较。

儒家人性论有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杨雄性善恶混说,程朱天命之性气质之性说,陆王良知良能说等,其共同点是强调后天道德教化,认为无礼乐法度之修饰,人性不能臻于完美,如荀子所说,人性“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苟于·性恶》),而正治的标准在于合乎宗法伦理。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文献①—209页)道家人性论有老庄人性恬淡朴素论,苗康性清高自适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列子》人性任情肆欲论等,其共同点在于强调自然天真,排除人工的雕琢和礼法的强制束缚,越是自发自成,越是纯真完美,如《庄子》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骈拇》)。

儒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看到了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的人性论看到了人的生理与心理属性,觉察到虚伪而繁烦的宗法伦理对人性的桎梏相对个性的摧残,皆有所得,亦皆有所偏。

2) 人生论比较。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达则兼善天厂,穷则独善其身,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应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保全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或院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文献①—16页)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3)理论倾向比较。

儒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阐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后者也是做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人生哲学与伦理思想发达,哲学、伦理、政治是三位一体的状态,而伦理决定着儒学的特色,故儒家哲学可称之为伦理型哲学。孔孟的仁学,荀子的礼学,两汉的经学,程朱的理学,陆王的心学,以及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经世致用的实学,无一不是围绕着内圣与外王、性情与礼教这两对基本矛盾而形成与演变的。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解决个体的修身如何与群体的社会事业相联系的问题;而性情与礼教的矛盾就是解决主体的人性如何与客体的道德规范相协调的问题。儒家不同学派处理这两对矛盾的方式与侧重点各有差别,但都把主体的道德修养作为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关键。如洪修平在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一文中:“从历史上看,儒家对现世现生的重视,在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的话语中就已得到了清楚的表达;而儒家对人的重视,在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态度中也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献②—2页)道家学说也关注社会人生,但它的眼界早已大大突破了社会人生的范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宇宙论、知识论比较发达,讲究天道,热爱自然,尊重物理,包容较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就是对于人的探究,也能够着眼于人的生理结构与持征,提出有价值的卫生健身之道。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老子这才把话说穿了:“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这种大彻大悟之言,《庄子》有许多地方加以发挥,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文献①—103页)儒家重养性,道家重养生。道家对于古代生理学的发展有独特的贡献。道家学说要处理的基本矛盾,是人与天的矛盾,这里的人指社会与个体,这里的天指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状态,道家倾向于法天以成人道,反对用巧以违天道,其出发点在自然天道,故道家哲学可以称之为自然型哲学。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但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道,形似而实异。如邸永君在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尊重甚至鼓励人生的肉体与精神的各种感受,并提供旨在延长生命过程(尽管大多或是收效甚微,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养生之道。”(文献③—3页)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的两极,因而可以互通有无、双向吸收,两家又是在中国这块共同的文化土壤上发育生长,有着相依沟通的基础。

儒道之间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儒道皆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和谐,还要“资天地之化育”(儒),“辅万构之自然”(道)。在人际关系上,儒道皆反对纷争对抗,主张和睦共处,“和为贵”(儒),“安其居”(道),“善战者跟上刑”(儒),“夫兵者不祥之器”(道);在人生态度上,儒道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儒),“圣人被褐而钎玉”(道);在治国问题上,儒道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对暴政,重视民心的向背,“民为贵”、“保民而王”(儒),“以百姓心为心”(道);在真善美的追求上,儒道都希望达到三者的高度统一,并特别强调要求真知的过程变成人生乐趣,能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儒),疤丁解牛“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午,乃中经首之会”(道);在辩证思维方面,儒道都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主张随时调整矛盾关系,以保持统一体的适中和谐,避免向极端偏落,“时中”、“过犹不及”(儒),“守中”、“去甚去奢去泰”(道);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儒道都不热心于鬼神祭艳,而与之保持距离,“敬鬼神而远之”(桶),“以道苍天下,其鬼不神”(道);在对待阴阳五行学说的态度上,儒道皆借取之而为宇宙论的基石,一阴一阳之为道”(儒),“阴阳合而万物生”(道);等等。上述共同点说明儒道两家并非处处对立,它们有着共同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共性。如邸永君在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

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就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强可为儒,弱可为道;智可为儒,愚可为道(事实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而就某一具体个人而论,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成可为儒,败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文献③—4页)

第二,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儒道两家皆以“我”为主,同时吸收改造对方若干成分,纳入自己体系之中。中期儒学已经渗入道家成分,如孔子称赞舜“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对于自己的前途作了打算,“用之则行,舍之则蘸”(《论语·述而》),“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汉代各学开始大量吸收道家学说,如杨雄的太玄之学借置于老学,王充的古文经学融治了黄者之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南方的儒家经学有以考庄注解五经的风尚,何县的《论语集注》和皇侃的《论语义疏》便是代表。唐初《五经正义》中,魏晋玄学家何县的《论语》注本,王拐、韩康伯的《周易》注本,都将其定为标准本。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推崇形而上之道,陆王心学推崇自然本心,皆以本体与功夫的合一为目标,其受启于道家哲学亦不为少。再看道家,先前老庄之学排挤儒学,然而老学之“爱民治国”,庄学之“安然顺命”,莫不是接受了儒学的影响。秦汉以后,道家主流派转而肯定宗法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不改变自身基调的前提下,对于儒学公开予以接纳,如《淮南子》就是以老庄之学为哲学基础,博采墨、法、阴阳各家思想而成书的。书中大量引证儒典,《主术训》、《犯论训》、《泰族训》数篇,宣扬以仁为经,以义为纪,以礼乐化民成俗。魏晋玄学更兼容道儒,以孔子为圣人,王田郭象皆以扶树儒学为己任。如洪修平在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一文中指出:“道家思想既深刻影响到诸子百家学说的发展,同时其本身也不断融合吸收着儒墨名法等不同的思想,特别是与儒家互黜而互融,乃至到魏晋时期,出现了道、儒相合的玄学,力图从哲学上把儒、道两家的人生论结合起来。”(文献②—5页)

可以说,道家补充了儒学短于形而上本体之学的缺陷,儒学补足了道家漠视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的偏失。我们说“儒家精神”、“道家精神”就是各自的主要、独特成分而言,是一种理论的抽象概括,若说到具体的儒家学说,都多少有着道家精神,具体的道家学派则也多少具有儒家精神,都不那么纯粹。玄学使道家更接近于儒家,道学使儒家更接近于道家。越到后期,儒道的互渗性越强。儒道合流,彼此推扬,推动着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2.洪修平,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42-49页

3. 邸永君. 关于儒释道相互关系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06)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的阅读答案

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的阅读答案 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孔子之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与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是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最后一个便是儒道互补。通俗的说,道家比儒家潇洒,儒家比道家实在。这两大思想流派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分别代表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但就是这种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中国文人和思想家的思想精髓。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论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曾说:“我们大家都生就一半儒家主义,一半道家主义。”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如此种种,皆可说明中国传统思想精髓之所在。 从内涵上说,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儒道互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

往成为时代的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的矛盾,造成人格冲突,使士人们形成了一种相互平衡调剂的双重人格——儒道互补之双重人格。 在儒道互补的思想影响下,中国文人心中多了一个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儒道两种人生智慧有机地统一在中国古人身上,他们便从儒家智慧中汲取积极入世奋斗进取的人生动力,从道家智慧中寻找到飘然出世自我解脱的精神寄托。天下太平之时,文人积极出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穷尽一身精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时希望在付出之后就退隐山林远离官场之中难免的斗争漩涡。然则,天下动荡,兵家乱世,文人之说被兵戈践踏,文人亦或是士大夫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间的乱象,这时文人更多的是选择道家的思维方式----出世,隐于天地之间,而心在万民之中,其实是一种超然于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 道家比儒家潇洒,儒家比道家实在。对立统一,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相互融合,方为人生大智慧。

中国哲学名著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论文 儒道互补 自动化35 蔡启阳 2130504105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百花齐放、灿烂非凡,但论其核心一直是儒道互补,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甚至是日常生活习惯上都可以看到这两家对后世炎黄子孙的深切影响。本文从文人、政堂中的儒道互补以及儒道互补形成的部分原因进行阐述,以求尽量明白地展现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切影响。 关键字:儒道互补、平衡、融合 正文: 中国思想,在诸子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达到巅峰,之后两千年知识分子所做的工作,大多是对这一轴心时代的回溯。而诸子百家,在千百年间不断演化、竞合、湮灭,战国末年儒墨成为当时天下显学,秦时儒家势微,但从接下来的汉朝开始施行罢庻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学成为千百近年来官方治世之学。日至今日,儒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经过积年累月的不断累积,已经是水银泻地、无所不至了,天下以和为贵,读书人讲究心怀天下,中华自称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儒家文化广泛影响中国文化的例证。 但是,中华文化只有儒家一根主心骨吗?兵家讲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为人讲究外圆内方,中医有太阳、太阴等穴位,这些都是道家文化的产物。其实纵观两千年中华历史,治国之术是儒法并用,但治国大道却是无出儒道二字。为人处世,也并非只是刚毅果敢,同时还有韬光养晦。因此说,中国两千年的文化支柱,便是儒道互补。 为官还是归隐 因为儒家学说一直是官方郑同学说,再加上古代从战国开始就形成的重农抑商,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条金科玉律。但天下读书种子何止千千万万而智人者少,官场竞争一直是无可避免的问题。 存在官位之争,就会有胜有负,胜利的人官运亨通,大可趁机施展抱负为民造福从而流芳百世。输的人呢?虽说机会一直有大不了卷土重来,可是毕竟受挫心中会有苦闷抑郁之情,再加上如果奸佞当道则可能一生怀才不遇,而且功业未成家人自己的生计如何解决?况且宦海沉浮寻常事,即使一时春风得意也无法保证一生在位,若是被奸佞陷害就更加悲愤。一系列问题都会使仕途坎坷的读书人心忧。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是怎么解决的呢?让我们看看几位名流千古的士子是如何对待这无常世事、百态人生。 首先看陶渊明。陶渊明生于东晋,当时门阀世家当权的现象极其严重,陶渊明出身并不显赫而且为官清正,自然不能如鱼得水的混迹官场,只有早年时受到地方官赏识,不为五斗米这药后便一直赋闲在家,靠门生供养朋友接济度日。面对不在出仕导致的经济拮据,靖节先生选择自给自足以尽量维持生计,另一方面时常吟诗作赋、纵情山水,淡泊宁静,更是从清净的生活中发出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悟。虽说内心落寞不可能全然没有,但从未像怨妇一般怨天尤人。相比于古往今来热衷功名甚至不择手段的人,陶渊明实在是一个随遇而安内心明净的典范,是一个真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再看苏东坡,少年成名意气风发,但由于文人相轻以及政见不同等原因被一一次贬谪,以致被贬黄州后从未在一地待到两年以上。这样的遭遇是任何有志向有抱负的文人都无法心平气和接受的,更何况是希望“西北旺、射天狼”、“谈笑间,强撸灰飞按灭”的苏东坡。但是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儒道互补作文(已整理)讲课讲稿

儒道互补作文(已整理)

精品文档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任选角度和侧面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审题】先找三则材料的共性联系,不能只看一则材料。第一则强调人不能人云亦云,不盲目相信他人,而要调查,观察,了解,实践。第二则强调要有甄别选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第三则批判人云亦云,强调见识、眼界要高远。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批判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行为,人要有独立的思考判断。 偏题观点: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2、“坚守自我”,举陶渊明、李白的例子,强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各种外界的艰难困苦下,坚守人格道德的重要性。3、举例唐太宗虚心纳谏,毛泽东“谦虚使人落后,骄傲使人进步”,而三则材料不是强调不虚心,而是强调如何听取别人意见。 适合论据: 1、张悟本在2010年上半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医养生大师”的名头 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下半年被人揭穿封杀,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云亦云的矮子,缺乏自己的判断,让越来越多的人受骗,我们如不分辨,容易上当。 2、传销组织屡禁不止,是因为很多骗子抓住了人们“占便宜、快速致富” 的思想弱点。我们一定要擦亮慧眼,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3、商家促销,医院的“医托”,我们一定要正确判断,明确目标,按常理 常识判断 4、反思“文革”深层原因,之所以在中华民族产生达10年之久的动荡,是 因为人们缺少思考和判断。 5、老一代北大人身上的“北大精神”,“北大四剑客”季羡林、林庚、吴 祖缃、李长之在“五四”时期形成的独立,自由,敢于质疑的精神,没有卷入全民无意识的风波。 6、报班热,基金热,盲目送孩子出国 7、冯巩和牛群昔时说的一个相声《减肥》,叫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就上床,必定活不长,上床就睡眠,顶多活十年。第二次又来了,叫饭后百步走必定活不久,饭后就上床必定活得长,上床就睡眠能活一千年。 8、正面例子:真正优秀的都是有思想,敢于质疑的人。如韩寒、易中天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 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儒道互补的思想 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 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 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 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 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 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 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 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 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 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 提的。。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 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 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 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 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 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 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 影响 [键入文档副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学号: 摘要: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在得意时,中国人是儒家,谈理想谈奋斗;失意时,中国人是道家,论山水论洒脱。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中国性格传统文化 儒家是入世的,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而道家是出世的,讲求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儒家坚韧奋斗,道家轻蔑嘲弄。儒家和道家看似相互矛盾,互不相容,实质上却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两极,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儒家给了中国人得意时入世奋斗的理想,道家给了中国人失意时逃离现实的缺口。儒家和道家的相互结合,在顺境中给了中国人不沉溺其中的理想,在逆境中给了中国人豁达开朗的胸襟。这在中国许多文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首先我们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的身上,儒家和道家的影响都体现的尤为明显。青年时期的李白,一直抱有儒家的济世报国,建功立业的入世理想,例如从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就能够看出李白青年时期的报复,所以,李白曾多次出川去长安谋求政治出路,但是,都失意而归。尽管李白在政治上并不顺遂,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生关心国事,一生保有自己经世济民的人生报复,

儒道相济

论儒道互补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 即儒家以道家为因, 道家以儒家为果, 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所以, 中国哲学在总体上是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的, 西方哲学在总体上是理想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儒道两家的八大差异和儒道互补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具有六大现代价值。 儒道互补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结构。儒道互补哲学经受住了佛学的冲击和考验, 还能在西学的冲击中坚守自己的文化个性吗? 回答这个问题, 就要看儒道互补哲学的理论结构是什么, 其现代功能、价值和意义究竟如何。以秩序和自由对社会结构平衡和历史动 态平衡的功能协调为切入点, 对儒家重伦理重政治的秩序功能、道家重哲理重超越的自由活力进行论证, 是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切入点。为此, 我们必须先界定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哲学。而说明什么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也就是在说明儒、道两家在秩序和自由两个方 面对中国传统及现代化事业的价值贡献。秩序和自由,本质上都是自明性的、普适性的。一、中国哲学的十大特点 与西方哲学的二元、他因、空间性的设定不同, 儒道互补的中国哲学是一元、自因、时间性的哲学。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 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心理学和社会学 的研究领域, 思维方式却是典型的哲学问题。 (一)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依存的, 任一事物都不仅以类的方式, 而且以仁!性的( .论语#)和物固相累, 二类相召! ( .庄子. 山木# )的方式共生、共在。这种统一、和谐、共生、共在的世界观, 不承认世界之外的亚里士多德式动力推进和目的牵引, 而是一个无限而永恒的自因、自动的一重化时间过程性动态世界。 (二)这种动态性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 其中的类与个体不以自然数集合的方式组合成某种机械性的结构, 而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 ( .易传. 系辞# ) 的五行!相生、相克方式, 进行着社会结构平衡和历史动态平衡。在这个世界中, 部分和整体互渗, 整中有分,分中有总。这里的总, 不仅包括经验的物质世界, 也包括它背后的可知、不可知原因, 形上世界和形下世界之间具有一定的有机性、整合性、全息性。 (三)经验的现象世界, 存在着被称之为阴阳!、两仪!的对立力量。在逻辑上可对应于科学的波粒二象互补性的当代科学世界观。世界的两种力量处于永 恒的动态平衡之中, 以相互补充的方式主宰着这个世界。于是, 世界虽然充满着矛盾, 却不会因此而崩溃, 它将一如既往地维持着循环往复的秩序和总的和谐。 (四)这个世界的运动变化是一个自明的本然的事实,没必要寻求它背后的第一因!或第一推动!。世界上各类、各个体事物相互为因, 形成因果网。既没有物理学上的以太, 也不需要心灵上的以太, 万物静观皆自得!。 (五)世界不为人而存在, 人也不是为了神而存在。人依靠外物生存, 能维持生存的我们视之为有用, 趋利避害、趋福避祸、趋乐避苦、好逸恶劳, 选择有用物以自 存是人的本能。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 .庄子. 德充符# ), 在美学性感恩中生活并享受生活。人是幸运的存在, 这存在是自足的。 (六)人与世界(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是一种广义的伦理性关系。对这种伦理关系背后的原因进行无限的追问是一种愚蠢。因为, 这个世界在最终的意义上是没有答案的, 它的答案就是它的存在本身。时间能解决所有问题, 时间就是上帝。在时间的大化流行中, 一切问题在早晚要报!的信念中都将各得其所。 (七)中国的儒、道哲学有把一切问题都推给时间来解决的思想倾向。我们不仅相信时间会再来!, 而且相信明天会更好。对未来的乐观信念和在乐观的信念中 追求幸福生活, 是我们这个民族积极向上的基本动力。具体表现在儒家对后代的教育和各种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儒道互补 春秋战国,礼崩乐环,诸子百家,学派纷争,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诸子百家在思想上的空前活跃,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岁月流转,大浪淘沙,在诸多学派当中,真正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留存下来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以及自东汉传入我国的佛教在中国文化上呈三足鼎立之势,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儒道两家思想的并立和互补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脉。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家和道家思想同时构成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也提出,儒道两家仍然是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本文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和哲学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人性是什么?虽然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他说,和日神与酒神的关系一样,生本能与死本能也是对立统一的。对立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相反,生本能富有建设性,它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死本能富于破坏性,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弗洛伊德关于生与死的本能主要是解释人的动机问题,但我却从中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人的心理具有两面性,生与死、爱与恨、积极与消极、建设性与破坏性等等。这一人性规律也正符合了唯物辩证法

的对立统一规律。从这一点再进一步出发,看看儒家与道家的精神,是不是正恰恰契合了一个人心理上的两面性?入世与出世,有为与无为,务实与求虚等等,林语堂先生说,道家与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生死本能理论,儒道两家就象征着生与死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同时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韦政通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说,人生问题,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要了解中国人的哲学智慧和哲学成就,都必须从这方面去看。但人生问题最为复杂,儒家主张游方于内,要积极入世去匡俗救弊,回复王道,而道家却主张游方于外,叫人远离尘嚣,保性全真,不以物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让人该何去何从?儒道互补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孔子也有过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有人说,这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结果,所以这些话明显带有道家的意味。但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不仅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学生曾点也说过类似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点言志,没有说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却口吐天真烂漫之语,似有不学无术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章句

儒道互补与人类的健全人格

儒道互补与人类的健全人格 儒家讲进取,道家讲自然。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凡事皆有度,不要走极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既有进取精神,又有激流勇退的人生智慧,这种平和中庸的思想,对西方文明能起到补充制约的作用。 标签:儒道人类健全人格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的形态,我们认为两种文明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冲突也存在着相互学习与交流。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主要侧重于论述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但是实际上,文明之间虽然也有冲突,但学习与交流才是不同文明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主流。清末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中体西用”,这个观念并不完善,需要进行修正,但是这个观念倡导的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这种精神应该还是值得我们引为同道的。 对于中西两种文明来说,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比较先进,有比较强大的生产力,有比较成熟的商业管理经验。但是拿我们中国人标准来看,古希腊悲剧离完美差得太远,孔子评论《诗经》,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中国人看来,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西方多天才,但也多疯子,就是这个原因。与西方的酒神精神相比,中国人闲适自然,顺应天命,这样的心态才更加可取,更加美好,也更有普适性的价值。 文明之间是需要互相學习的。西方社会必须向东方文明学习如何客观地看待人类生存意义,学习如何更好地顺应自然,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如何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从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上来说,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不管如何丰富,也都是身外之物,而对自然的崇敬,对自然的学习,对自然的模仿,最终与自然融合为一,这才是人类真正能达到心灵升华的不二法门。人类,生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这是人类唯一的心灵出路。 要控制西方文明,不让它恶性发展,最好的文化资源在东方,在中国。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生存智慧,就是西方文明,想要长期有序地发展下去,也需要学习东方的生存智慧。但是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已经掌握了轻易毁灭地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西方文明继续妄自尊大,不虚心向东方文明学习生存的智慧,那么,等待人类的必然是一个走向灭亡的结局。 我们认为要对抗西方的酒神精神,最好的文化理念存在于东方,存在于中国的传统典籍之中。那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互补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凡事皆有度,不要走极端。对于儒道两家思想的理解,很多人是有错误的。很多人以为儒道两家是完全对立的,其实错了,儒道两家就像是一张纸的两面,他们之间有冲突,但更多的是内在的统一。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儒道互补型人格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儒、道互补型人格,进而指出儒、道互补型人格自身的优缺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利弊得失。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为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儒家道家人格 中图分类号:j40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和独具特色的人格。对中华民族独立人格形成起重要影响的学术思想家数儒道两家。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都是儒道互补型人格。顺境时尊儒,逆境时信道;为官时信儒,在野时践道。儒家的理想人格是积极入世的,反映了大一统皇权至上的要求;道家的理想人格是超然出世的,反映了小生产自发分散的倾向,两者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儒家之长是道家之短,道家之长弥补了儒家的不足。内儒外道,突出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 一儒道互补人格特征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有识之士理想的人生道路。儒家文化是家国同构的,要求做人意要诚,心要正,要学习成才,要学德与艺,使家庭关系合乎礼的标准。其理想的家庭关系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顺,各守本位。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扩大的家。儒家把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政治生活中,要求正人君子对国君要忠,对同僚要和气,讲信义,讲原则,要体恤人民。在家与国利益发生矛盾,忠孝不能两全时,要牺牲小家顾国家。 这种家国同构的文化观念对中华民族独立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儒家思想把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相结合,培养了中华民族为正义的事业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牺牲精神。儒家人格以近乎宗教徒的热情关注着世俗的冷暖,使苍凉的人生之旅充满了脉脉温情。儒家的人格总体上来说是刚健有为的,但儒家哲学也有懦弱的一面。因为儒家哲学没有给人以反抗父母、反抗君王的勇气,所以儒家哲学归根到底又是懦弱的。 而道家奉行清净无为,以静制动,主张自我保存。道家以超然世外的人生态度和相对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给人以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使在生活中不自由的人们能保持一种超现实的人格独立。具有反讽意味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恰恰是生活上的极端不自由的反映。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往往按照儒家理想的人生道路去奋斗,而在理想破灭后,道家思想便出来很冷静、很智慧的帮助他们摆脱人生困境。志士仁人说真话、办真事却遭受打击,遭诬陷;说假话、办坏事又受良心责难,因此明智的选择就是不再说话,不再有作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某种无奈,而“成于才与不才之间”,则成为历代仕途失意的知识分子的明智选择,因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多半是内儒外道型的人格。 二儒道互补人格的历史作用 儒道互补型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是相当大的: 1 儒家文化家国同构的观念培养了中华民族集体的主体性,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孕育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在中国的历史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搞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人,都会成为千古罪人。 2 儒家文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和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培养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强烈的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专题探讨 北京丰台二中张海岩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第二单元中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在学习了本单元经典原文《论语》十则和《老子》五章的基础上,通过儒道两家学说比较,从而对儒道两家基本思想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儒道互补”是本单元的单元题目。由于种种原因,儒道两家思想,在后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它们存在差异又相互制衡,为人生提供多样选择。“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妙处在于指导人们在现实与超越、前进与迂回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从而保持自我,使生命有后续力。“儒道互补”让人们儒道兼修,互补为用,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时,又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精神空间。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儒道互补”也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可以说,选择“儒道互补”这个专题,既可以进一步认识儒道两家思想,更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教益。 了解了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我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位为:了解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理解“儒道互补”的人生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中语文课本、高中必修及这册选修课本中共选《论语》十七则,高二的学生通过这十七则《论语》的学习,已经对儒家思想有了初步了解。但学生们对道家思想的了解甚少,只停留在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上。学生学习了《老子》五章后,多数学生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对道家学说的关键概念的表面理解上。由此,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借用丰厚的历史资料和鲜活的生活体验,进一步理解儒道两家思想。 同时,“儒道互补”是一个很宽泛的课题,它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有些问题学术界至今争论不休,仍未达成共识。它字面上理解很简单,但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儒道两家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仁爱”与“兼爱”双方都主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2、价值观念不同。3、治理主张不同。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其区别。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字:儒家墨家儒道互补古代文化

目录 一、儒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根本区别 (3) 1.1儒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 (3) 1.2儒道思想的根本区别 (3) 二、儒道思想的主要差异 (4) 2.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4) 2.2、价值观念不同 (4) 2.3、治理主张不同 (4) 三、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4) 四、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5)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 林语堂.吾国吾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4]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周继旨著《先《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 [6]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版

论儒道互补

论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的概括,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后来都衰落和断绝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得以广泛流传和发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和主体结构。就像李泽厚所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相生相融,相辅相成,奇妙无穷,经久不衰。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而道家强调的则是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穷则独善其身。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 从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游走于政治集团间权力斗争中,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着,这正体现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观。相对于儒家,道家就不再局限于自我的发展,而是上升到自然与人的层次,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他们一方面受儒家哲学的影响,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采取入世的积极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另一方面又受老庄道家哲学的影响,必要时采取超然和通达的态度,顺应自然而不刻意强求,能够安于平淡和自得。这种两重素质使得士君子的生命富有弹性,他们用儒家进取,用道家调节,形成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交融的风格,可以适应顺境和逆境的转换。 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就说后来的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魏晋玄学是儒道互补的新道家魏晋玄学被世人称为新道家,它的新在于他在道家的基础上不断接纳儒学,玄学家郭像主张用道家哲学提升精神境界,用儒家礼学治理社会。而宋明理学是儒道互补的新儒家,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与汉魏的儒学,并吸收道家哲学思想,使得宋明理学成为儒家哲学理论的高峰。 纵观历史,中国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往往儒道兼修,互补为用,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就像苏轼一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怡然自乐。儒道互补不仅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智慧,也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 ”

儒道互补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了这“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①冯先生说的,其实就是“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形态之形成的规范作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两座既对立又统一的高峰,其思想核心、人生观及气质风度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儒家的“重仁尚礼”与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有为”与道家的“无为”、儒家的“刚健中正”与道家的“阴柔脱俗”都使两家思想呈现出对立的局面;同时,这种对立又不是绝对的,“天人合一”正是两家思想相互联系之关键,而“有为”产生于“无为”也将两家思想有机融合,最终在有形之刚健中蕴涵无形之阴柔的外在与内在的表现中使得两家思想得以统一。可以说,“儒道互补”这一现象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相始终。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品格、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等各个方面产生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本文即拟从“儒道互补”入手,探讨其对文人心理结构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 一、文人的心理结构 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对于在孔孟与老庄思想的熏陶下成长的文人们来说,出仕与退隐,兼济与独善,乐观进取与消极退避这两种人生态度始终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选择。一般说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道家则主张超旷出世,以逍遥自适为理想。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本身就有求仕进、行退隐,立功名、安贫贱这样一些互补观念。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物也不是完全没有社会责任心,只是他们较多地以批评者的面目出现,并以文明倒退而不是进步为理想解决方法,从而有别于孔孟而已。在日后的历史和社会选择中,儒家入世的一面与道家出世的一面各自得到强化,形成了民族文化与心理上这种“儒道互补”的基础格局。 在这种格局中,超旷出世,知足保和,委运任化等等都成为道家为文人在天下无道,仕途多舛的现实人生中提供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果从积极方面去看,道家的委运顺化,知足保和等等,其实是使文人的生命更有韧性,增强了他们对变故的接受与适应能力。在后来的社会历史中,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顺境中多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积极入世,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在困境中则多以道家为调适,不为个人的荣辱得失过分介怀,超然通达。“儒道互补”使文人的生命更富有弹性,“以积极入世之精神,而参以超旷出世之襟怀”,②去塑造自己“内圣”与“外王”相结合的理想人生。

谈“儒道互补”

谈“儒道互补”

谈“儒道互补” 由于种种原因,儒道两家思想,在后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他们存在差异又相互制衡,为人生提供多样选择。“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妙处在于指导人们在现实与超越、前进与迂回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从而保持自我,使生命有后续力。“儒道互补”让人们儒道兼修,互补为用。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儒道互补”也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 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辩、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惟命是从了,他们有德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主张是做“加法”,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休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而道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

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二者互动互补的关系。 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儒家入世,乐观积极,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讲实用,追求功名;道家出世,消极退避,主张自然无雕琢,重养性,崇尚天然。中国古代传统的士大夫很少有纯粹的儒家或是道家,他们往往具有进取与隐退的双重矛盾心理,往往以“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的思想来出世。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范蠡智慧超群、足智多谋,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出生在意个清贫人家,青少年的范蠡很有个性,他读过许多书,勤于思考,关注社会,但性格独特,生活率性随意,无拘无束,不过他看问题却像圣贤一样明察一切。《史记》中说范蠡“佯狂倜傥负俗”。范蠡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一是他对社会、对人生有较为深刻的洞察和思考,见解深邃,一般人不理解,他也不愿意与那些人交流;二是道家追求自然人格,不拘于礼法,生活随意自然,然后内心世界极其丰富,范蠡的行为举止伸手道家思想影响;三是范蠡总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他很想施展才华却无人赏识。范蠡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生活行为却放荡不羁,这正是他儒道互补的性格。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在政治抉择、谋划策略方面都有极高明的见解。行为怪异的范蠡,终于引

儒道互补作文(已整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十五》)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清?赵翼) 请全面理解上述材料,任选角度和侧面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审题】先找三则材料的共性联系,不能只看一则材料。第一则强调人不能人云亦云,不盲目相信他人,而要调查,观察,了解,实践。第二则强调要有甄别选择,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第三则批判人云亦云,强调见识、眼界要高远。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批判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行为,人要有独立的思考判断。 偏题观点: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2、“坚守自我”,举陶渊明、李白的例子,强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西南北风”,在各种外界的艰难困苦下,坚守人格道德的重要性。3、举例唐太宗虚心纳谏,毛泽东“谦虚使人落后,骄傲使人进步”,而三则材料不是强调不虚心,而是强调如何听取别人意见。 适合论据: 1、张悟本在2010年上半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医养生大师”的名头 让很多人趋之若鹜,下半年被人揭穿封杀,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人云亦云的矮子,缺乏自己的判断,让越来越多的人受骗,我们如不分辨,容易上当。 2、传销组织屡禁不止,是因为很多骗子抓住了人们“占便宜、快速致富”的 思想弱点。我们一定要擦亮慧眼,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3、商家促销,医院的“医托”,我们一定要正确判断,明确目标,按常理常 识判断 4、反思“文革”深层原因,之所以在中华民族产生达10年之久的动荡,是 因为人们缺少思考和判断。 5、老一代北大人身上的“北大精神”,“北大四剑客”季羡林、林庚、吴祖 缃、李长之在“五四”时期形成的独立,自由,敢于质疑的精神,没有卷入全民无意识的风波。 6、报班热,基金热,盲目送孩子出国 7、冯巩和牛群昔时说的一个相声《减肥》,叫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 后就上床,必定活不长,上床就睡眠,顶多活十年。第二次又来了,叫饭后百步走必定活不久,饭后就上床必定活得长,上床就睡眠能活一千年。 8、正面例子:真正优秀的都是有思想,敢于质疑的人。如韩寒、易中天 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指责易中天戏说三国误导青少年,隐指应被打入20层地狱,结果惹得易先生大为不满,满脸怒色,但易中天先生不盲从,迎来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