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线面积输送容量选择

导线面积输送容量选择

导线面积输送容量选择
导线面积输送容量选择

5.3送出线路的导线截面选择

5. 3.1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输电容量应符合经济电流密度要求(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可参考附录A).

5.3.2导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大于事故运行方式下的最大送电容量(输电线路的持续极限输送容量可参考附录B).

6潮流计算

6.1潮流汁算的目的是为了检验送电方案的合理性,同时为选择导线截面、变电设备主要规范和无功补偿设备等提供依据。

6.2应对设计水平年有代表性的正常最大、最小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必要时应对检修方式,事故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

6.3潮流计算中系统备用容量的分配应体现合理利用能源和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6.4地热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及进相能力,应根据系统需要及机组制造情况确定.

6.5在以地热电站供电为主的电网中,应进行必要的调相调压和无功补偿计算,提出满足运行电压要求的有火措施.

7短路电流及其他电气计算

7.1短路电流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7.2短路电流计算水平年应按电站投运后10年左右确定。

7.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应同时计算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

7.4中性点为不接地的系统,应根据系统规模计算单相接地电流,以确定消弧线圈的容置和安装位置.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表1下述数值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接地。

表1 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的单相接地电流限值

系统规模单相接地电流,≥/A

3~6 kV电网30

10 kV电网20

35 kV及以上电网lO

7.5需要进行稳定计算,应参照DL755的有火要求执行。

7,6若送电距离远时.应对单机带空载线路是否产生自励磁过电压进行核算,不发生自励磁的判据为:

式中:

W H——发电机额定容量,单位为兆伏安(MVA):

Q C——线路充电功率,单位为兆乏(Mvar);

——发电机等值同步电抗标么值(以发电机容量为基准,包括升压变压器电抗)。

当发电机容量小于上式要求时,可采取避免单机带空载长线或者装设并联电抗器等措施。8方案经济比较

8.1接入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比较的目的,是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和比较,求得经济上最佳的接入系统方案.

8.2方案经济比较中,建设期的投资和运行期的年运行费用都应考虑时间因素。

8.3以年费用最小,即工程建设期内的逐年投资及工程经济使用期内的逐年运行费用折算到某一年的总费用最小为衡量经济效益的标准。

8.4经济指标是选择接入系统方案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应在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建设条件和运行条件、远景发展的适应性等情况后选择方案。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经济电流密度

常用导线材料的经济电流密度见表A.1。

表A.1 常用导线材料的经济电流密度

导线材料

经济电流密度/(A/mm2)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3000h以下3000h~5000h5000h以上

铝 1.65 1.150.9铜 3.0 2.25 1.7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输电线路持续极限输送容量

常用导线的输电线路持续极限输送容量见表B .1.

表B .1 输电线路持续极限输送窖量

输送容量/MVA

导线型号 持续容许

电压/kV

电流/A 0. 38 6 1 10 35 110

220 1J-16 105 0. 069 1. 09 LGJ-25 135 0. 089 1. 40 2. 32 LGJ-35 170 0.112 1. 76 2. 94 10.3 LGJ-50 220 0.144 2.28 3. 80 13.3 LGJ-70 275 0.181 2. 85 4. 76 16.6 52.4 LGJ-95 335 0.219 3. 45 5. 75 20.3 63.7 LGJ-120 380 O.250 3. 94 6.57 23.O 72.3 LGJ-150 445 4.62 7. 70 27.0 84.7

LGJ-185 515 5.34 8. 91 31.2 98.0 196 LGJ-240 610 36.9 116 232 LGJQ-300 710 135 270 LGJQ-400 845 161 322 LGJQ-500 966 368 LGJQ-600 1090 415 LGJQ-700 1250 476 注;如果最热月份周围环境平均气温不是25℃时,应乘以表B .2所列的修正系数,

表B .2温度修正系数

周围环境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修正系数1.2 1.15 1.11 1.05 1.0 0.94 0.88 0.81

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的确定

导线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的确定 一、导线的排列方式 导线和避雷针在杆塔上的位置称为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导线排列方式没有绝对固定,常见的有三种;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和三角形排列。 1.垂直排列方式 垂直排列方式使用于双回路配电线路,两个回路的导线分别悬挂于杆塔两侧。这种排列结构紧凑,节省投资,但是杆塔较高,增加雷击机会,而上下层导线容易相互接近而发生相间闪落因此这种排列的运行可靠性较低,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六边形、伞形、倒伞形、平行形等2.水平排列方式水平排列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对于10KV和35KV配电线路中跨越杆、跨越直线杆等,应用两棵杆与横担组成门型结构,导线使用悬式绝缘子固定于横担上,杆顶可以设置两根避雷线。这种杆塔能承受较大的负载。3.三角形排列 三角形排列方式常有3 种布置方法,线路采用针式绝缘子时;线路采 用悬式绝缘子;杆顶可设置避雷线。 二、线间距离的确定,一般可按照以下原则 1. 导线与杆塔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绝缘间距,包括导线应用悬式绝缘子水平排 列在最大风偏时于杆塔间的绝缘距离。导线与杆塔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如下表所示

2.导线在档距中部的接近程度不至发生相间闪落,对于35KV配电线 路,线间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 D=+Un/110+艮号下(fmax) 式中D-导线水平距离(m),Lk-悬式绝缘子串长度(采用瓷横担绝缘子时 Lk=O),Un-线路额定电压(KV,Fmax-导线最大弧垂(n) 35KV配电线路当导线垂直排列时,垂直线间距离,一般采用对于10(6)KV架空线路的线间距离,可按下式确定: D=++ 式中D-导线间距(m, I-线路档距(m), Un-线路额定电压(KV 10KV及以下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导线悬挂点间(横 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m) 导线悬挂点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电线电缆截面积怎样计算

1、常用的电线、电缆按用途分有哪些种类? 答:按用途可分为裸导线、绝缘电线、耐热电线、屏蔽电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射频电缆等。 2、绝缘电线有哪几种? 答:常有的绝缘电线有以下几种:聚氯乙烯绝缘电线、聚氯乙烯绝缘软线、丁腈聚氯乙烯混合物绝缘软线、橡皮绝缘电线、农用地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电线、橡皮绝缘棉纱纺织软线、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力和照明用聚氯乙烯绝缘软线等。 3、电缆桥架适合于何种场合? 答:电缆桥架适用于一般工矿企业室内外架空敷设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亦可用于电信、广播电视等部门在室内外架设。 4、电缆附件有哪些? 答:常用的电附件有电缆终端接线盒、电缆中间接线盒、连接管及接线端子、钢板接线槽、电缆桥架等。 5、什么叫电缆中间接头? 答: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接的装置,称为电缆中间接头。

6、什么叫电气主接线? 答: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中主要电气设备和母线的连接方式,包括主母线和厂用电系统按一定的功能要求的连接方式。 7、在选择电力电缆的截面时,应遵照哪些规定? 答:电力电缆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 (1)电缆的额定电压要大于或等于安装点供电系统的额定电压;(2)电缆持续容许电流应等于或大于供电负载的最大持续电流;(3)线芯截面要满足供电系统短路时的稳定性的要求; (4)根据电缆长度验算电压降是否符合要求; (5)线路末端的最小短路电流应能使保护装置可靠的动作。 8、交联聚乙烯电缆和油纸电缆比较有哪些优点? 答:(1)易安装,因为它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小、且重量轻; (2)不受线路落差限制; (3)热性能好,允许工作温度高、传输容量大; (4)电缆附件简单,均为干式结构; (5)运行维护简单,无漏油问题; (6)价格较低; (7)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8)制造工序少、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着。

各种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详解

各种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详解 各种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详解 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

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需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而造成意外,下列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请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导线面积与电流的关系,选择多少平方的导线? 电流与导线横截面积成正比的关系,导线横截面积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同时,和导线电阻率有关,电阻率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小,即和导体的材质有关.具体能通过多大的电流,一般<<电工手册>>中都可查到.运算的公式是:允许通过的电流=(电压*导线横截面积)/(导线电阻率*导线的长度)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跟它的材质有关,你要知道精确就必须查表。如果大概的话可以这们估算:铜导线,10平方以下的6-7A/平方。 10到20平方 4-5A/平方。 20到50平方 3-4A/平方. 50平方到350平方1-2A/平方如果把各种材料制成长1米、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20℃时测量它们的电阻(称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并进行比较,则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按铜、铝、钨、铁、锰铜、镍铬合金的顺序,电阻率依次增大。铝导线的电阻率是铜导线的1.5倍多,它的电阻率p=0.0294Ωmm2/m,铜的电阻率p=0.01851 Ω?mm2/m,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会有一些差异。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

5A来取。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截面积和载流量

电线截面积与载流量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关键点> 如: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4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S==0.125I~0.2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2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2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2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2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2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2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 95、120mm2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2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各规格铜线的负载电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导线载流量、截面积简单计算方法 很多朋友装修或添加电器设备都常常问我:***kw 负载需用多少平方的导线?这个问题还真是很多人都可能碰到应用到的,在网上搜搜,没有专业知识的还真很难找到易懂的答案,现在此我就简单易懂的给大家说说,供大家参考。 导线截面选择: 条件:首先应符合发热条件,即导线允许安全电流与允许电流密度两者值的大小(允许安全电流指在不超过它们最高工作温度条件下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即负载电流,符号I;允许电流密度指导线芯的单位面积S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符号Im。) 计算方法:S = I / Im I = S ×Im 基本值:Im=5~8A/mm2(铜导线)即1mm2 单位面积铜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5~8A Im=3~5A/mm2(铝导线)即1mm2 单位面积铝导线允许长期通过最大电流3~5A 根据公式结合上面的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功率公式:P=UI 就可算出导线所 带负荷功率了。 那么知道负载功率能不能很快很方便算出用多大导线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方法供参考: 经验公式: 铜导线面积等于负载功率千瓦数乘以0.65 ,得数小于或等于导线实际截面的就选其值,大于的选粗一级的导线,铝线在算出铜线结果的基础上粗一级。 这句话表面看很难懂,举个例大家就会明白:1、15Kw 电机求导线截面?千瓦数15×0.65=9.75 。这时就要选择10mm2 铜线,铝线则选16mm2 。2、3500W 空调求导线面积?千瓦数3.5 ×0.65=2.275 。这时应选择2.5mm2 铜线足矣,铝线则选4mm2 。 导线规则一般是:1.5m m2> 2.5m m2> 4m m2> 6m m2> 10m m2> 16mm2、 25mm2 、35mm2 、50mm2 、70mm2 、95mm2 、120mm2 、150mm2 、 185mm2 等等。 有关电缆线径、截面积、重量估算公式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 ) 重量=截面积>比匕重S=截面积(mm2 ) 1. 铜线W=9S W=重量(kg) 2. 铝线W=3S d=线径(mm)

如何正确选择导线截面

如何正确选择导线截面 一、按允许载流量选择 I AL >I CA 其中I CA 为线路的计算电流,I AL 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对I AL 的选择: 1、对降压变压器的高压侧导线,取一次侧额定值; 2、电容器线的引入线,因有涌流的情况,选择1.35倍; 对中性线的选择: 1、一般要求:S 0>S Φ; 2、对三次谐波电流突出的线路,S 0﹥﹦S Φ 对保护线的选择: GB50054-1995规定,S Φ<=16MM 2,S PE ﹦16 MM 2 16MM 2<=S Φ<=35MM 2,S PE ﹥16 MM 2 S Φ﹥=16MM 2,S PE ﹦0.5* S Φ 二、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和截面 步骤为: 1、取导线或电缆的电抗平均值,6-10KV 架空线取0.35Ω/KM,35KV 以上取0.4Ω/KM;低压线路取0.3Ω/KM,穿管及电缆线路取0.08Ω/KM 。求出无功负荷在电抗上引起的电压损失。 △U X =21 010n i i i x q l U n =∑

2、根据△U R=△U AL-△U X= 5-△U X 计算出当前负荷在线路上的有功电压损 失。 由21010n R i i i r U p l U n ==∑,推出1 210% n i i i N R p l S rU U ==∑求出导线的截面积。 其中: r 为导线的电导率,铜取0.053KM /ΩMM 2,铝取0.0320.053KM /ΩMM 2. 3、根据算出的截面积S ,查出r0和x0,即单位长度的导线的电阻和电抗值。计算线路的电压损失,与允许电压损失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要求。 例:某厂从总降压变压器架设一条10KV 的架空线向车间1和车间2供电,各车间负荷及长度如图。已知导线采用铝绞线,全长截面相同,线间几何距离为1M ,允许电压损失为5%,环境温度为25度,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电线截面并校验。 0 3KM 1 1.5KM 2 800+J560 500+J200 KVA KVA 解:1、根据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截面积

电线截面积的选择

电线截面积的选择 一平方的电源线最大能过多少安的电流,多大的功率。比方2.5平方的电线。工程施工中怎样算要用多大的电线。 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9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14A, 2.5平方毫米――26A, 4平方毫米――32A, 6平方毫米――47A 16平方毫米――92A 25平方毫米――120A 平方毫米――150A 电流换算功率: 1A=220W,10A=2200W,依此类推。 如果载流量是14A的铜线,就是:220W×14=3080W, 那么1.5平方 铜线功率是3.08千瓦。 铜芯电线允许长期电流 2.5 平方毫米(16A~25A)

4平方毫米(25A~32A) 6平方毫米(32A~40A) 铝芯电线允许长期电流 2.5 平方毫米(13A~20A) 4平方毫米( 20A~25A) 6平方毫米( 25A~32A) 举例说明 1、每台计算机耗电约为200~300W(约1~1.5A),那么10台计算机就需要一条2.5 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供电,否则可能发生火灾。 2、大3匹空调耗电约为3000W(约14A),那么1台空调就需要单独的一条2.5 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线供电。 3、现在的住房进线一般是4平方毫米的铜线,因此,同时开启的家用电器不得超过25A(即5500瓦),有人将房屋内的电线更换成6平方毫米的铜线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进入电表的电线是4平方毫米的。 4、早期的住房(15年前) 进线一般是2.5平方毫米的铝线,因此,同时开启的家用电器不得超过13A(即2800瓦)。 5、耗电量比较大的家用电器是:空调5A(1.2匹),电热水器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摘要】导线与杆塔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绝缘间距,包括导线应用悬式绝缘子水平排列在最大风偏时于杆塔间的绝缘距离。本文主要分析了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及线间距离。 【关键词】导线;排列方式;线间距离 架空配电线路在变电所出线及通道走廊紧张时,必须采取线路同杆多回路架设。同杆多回线路在经过一定的架设长度后都必须再分离架设,就存在由于杆塔挂线方式的变化,导线会在水平排列、三角排列、垂直排列的几种排列方式之间发生变化。由此带来在原档距内线间距离的变化。如果在设计中未考虑导线排列方式的变化,并在投运前又未能及时发现因导线排列方式改变造成线间距离已减小甚至达不到设计规程规范要求的最小线间距离,这一设计缺陷将在投运线路上隐蔽地存在着。通过对多处运行中的线路现场进行分析后发现,导线由原水平排列方式变化为三角排列或由原水平排列变为垂直排列时线间距离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线间距离没有问题。但在垂直排列方式与三角排列方式之间互相变化时,在档距内中导线与上、下导线之间总存在一个线间距离最小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地把距离最小点之间的距离拉开。由于导线在档距内改变排列方式,在线路的档距中间就必然存在最危险的最小线间距离。 1.导线在杆头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塔头上的布置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和三角形排列。后者实际上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1.1垂直排列方式 垂直排列方式使用于双回路配电线路,两个回路的导线分别悬挂于杆塔两侧。这种排列结构紧凑,节省投资,但是杆塔较高,增加雷击机会,而上下层导线容易相互接近而发生相间闪落。因此这种排列的运行可靠性较低,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正六边形、伞形、倒伞形、平行形等。 1.2水平排列方式 水平排列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对于10KV和35KV配电线路中跨越杆、跨越直线杆等,应用两棵杆与横担组成门型结构,导线使用悬式绝缘子固定于横担上,杆顶可以设置两根避雷线。这种杆塔能承受较大的负载。 1.3三角形排列 三角形排列方式常有3种布置方法,线路采用针式绝缘子时;线路采用悬式绝缘子;杆顶可设置避雷线。

导线截面积计算方法

(1)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导体的)(连续)截流量(continuous) current-carrying capacity (of a conductor)是指:(导体的)(连续)截流量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I-----负载电流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 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四、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 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 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 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 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 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表6J-1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导线边长测量 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 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间接求距离法。 (α+β+γ)-180o 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FG=bsinα/sinγ 3.导线转折角测量 一般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 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 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 需进行连接测量。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思路: 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α; ②由方位角α及边长D, 计算坐标增量ΔX 、 ΔY; ③由坐标增量ΔX 、ΔY,计算X、Y。

(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坐标正算(由α、D,求X、Y) 已知A(x A,y A),D AB,αAB,求B点坐标x B,y B。 坐标增量: 待求点的坐标: (一)闭合导线计算 图6-10是实测图根闭合导线示意图,图中各项 数据是从外业观测手簿中获得的。 已知数据: 12边的坐标方位角:12 =125°30′00″;1点的坐 标:x1=500.00,y1=500.00 现结合本例说明闭合导线计算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填表,如表6-5 中填入已知数据和 观测数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例:fβ=Σβ测-(n-2)×180o=359o59'10"-360o= -5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6-5)

毕业设计指南02--导线截面积选择

关于导线截面积选择 一、导线截面积选择是开展输电线路毕业设计时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在气象条件确定以后,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型号,只有导线型号确定以后可以开始以下工作: 1、根据选中的导线型号选择与之匹配的避雷线型号; 2、根据选中的导线、避雷线型号开展导地线的机械计算(比载的计算、应力弧垂的计算并绘制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重点工作 3、根据选中的导线、避雷线型号确定自己的工程需要选择哪个典型设计杆塔模块。比如自己是35kV的单回路,导线确定选择LGJ-150的导线,覆冰厚度是15毫米,那么我们查找群共享的35kV典型设计通用说明,确定选择35G模块的杆塔为宜。 二、导线选择的具体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我们常见的导线选择方法有: 方法1、按允许载流量选择 方法2、按机械强度选择 方法3、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 方法4、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在理论教学时,建议大家可以把1-4的方法都验证一遍,而在工程设计中,一般采用1和4比较多,尤其是4。 正常的工程设计中,我们先要去调查线路两端变电站的各种参数,比如变电站的容量、主变的情况、负荷情况等,然后把搜集到的各种参数作为已知条件代入计算公式中,这样可以计算求得导线截面的具体结果。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的截面积,选择与之接近的标准截面积,这样就能确定我们需要的导线型号。 比如,我们根据搜集的工程实际参数,按照方法1计算出线路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520A,然后查找厂家的导线型号参数得知某种型号导线允许载流量为550A,550>520,因此选择这种导线符合设计要求。 再比如,我们根据搜集到的年负荷利用最大小时数Tmax等资料,根据方法4,按照经

如何选择导线的截面

如何选择导线的截面先要看你功耗有多大,先计算出它需要通过的最大电流,I=P/U,知道电流之后从而选择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一、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 4 6 10 16 25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 A 2.5mm2——28A——6KW 4mm2——35A——7KW 6mm2——48A—— 10mm2——65A 16mm2——91A 25mm2——120A 二、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 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 来取。这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三、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线径(大约值)(mm2)2.5 4.0 6.0 8.0 14 22 30 38 50 60 70 80 100 60 20 25 30 40 55 70 85 95 110 125 145165 195 铜线温度(摄氏度)75 85 电流(A)20 25 25 30 35 40 50 55 65 70 85 95 100 100 115 125 130 145 150 165175 190 200 215 230 250 90 25 30 40 55 75 95 110 130 150 170 195 225 260 四、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 S= IL / 54.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充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五、铜导线载流量与载流量(A)大致关系:导线截面(mm2 ) 载流量(A) 1 9 1.5 14 2.5 23 4 32 6 48 10 60 16 90 25 100 35 123 导线截面的选择 ㈠导线选择的内容 导线选择的内容包括型号及敷设方式的选择、导线截面的选择两大部分。 型号:可反映导线的材料和绝缘方式。如BX型表示铜芯橡皮线。BLX型则表示铝芯橡皮线。BV型表示铜芯塑料线;BLV型则表示铝芯塑料线,等等。

(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_共15页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一、提资参数表格式 二、线路参数的计算:提供的线路参数(Ω/km) №线路名称导地线 型号 线路长 度 (km) 回路数正序电 阻 正序电 抗 零序电 阻 零序电 抗 互感阻 抗 备注 1 2 3 4

1. 正序电阻:即导线的交流电阻。交流电阻大于直流电阻,一般为直流电阻的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2. 正序电抗: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0.779r 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n=2 R e=(r e S)1/2 n=4 R e=1.091(r e S3)1/4 n=6 R e=1.349(r e S5)1/6 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 (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6√(r e3 d aa′d bb′d cc′) 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 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2)区别计算单回路与双回路的几何均距。 3. 零序电阻:

(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解析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一、提资参数表格式

二、线路参数的计算: 1.3倍。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0.779r

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n=2 R e=(r e S)1/2 n=4 R e=1.091(r e S3)1/4 n=6 R e=1.349(r e S5)1/6 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 (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6√(r e3 d aa′d bb′d cc′) 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 查表时注意:1)弄清计算线路有代表性的塔型(用得多的塔型),或有两种塔型时,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线路的几何均距。2)区别计算单回路与双回路的几何均距。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作者: ————————————————————————————————日期:

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导线面积与电流的关系,选择多少平方的导线? 电流与导线横截面积成正比的关系,导线横截面积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大.同时,和导线电阻率有关,电阻率越大,允许通过的电流越小,即和导体的材质有关.具体能通过多大的电流,一般<<电工手册>>中都可查到.运算的公式是:允许通过的电流=(电压*导线横截面积)/(导线电阻率*导线的长度) 导线的安全载流量跟它的材质有关,你要知道精确就必须查表。如果大概的话可以这们估算:铜导线,10平方以下的6-7A/平方。10到20平方 4-5A/平方。20到50平方 3-4A/平方.50平方到350平方1-2A/平方如果把各种材料制成长1米、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20℃时测量它们的电阻(称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并进行比较,则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按铜、铝、钨、铁、锰铜、镍铬合金的顺序,电阻率依次增大。铝导线的电阻率是铜导线的 1.5倍多,它的电阻率p=0.0294Ωmm2/m,铜的电阻率p=0.01851 Ω?mm2/m,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会有一些差异。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如果铜线

怎样选择导线截面

怎样选择导线截面 第一节 简单实用的导线安全载流量估算口决: 由于导线的工作温度除与导线通过的电流有关,还与导线的散热条件和环境温度有关,所以导线的允许载流量并非某一固定值。敷设方式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其允许载流量也不相同。 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导线安全电流口诀: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 该口诀解释如下: 10mm 2以下各规格的电线 ,如2.5mm2 4mm2 6mm 2 10mm 2,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5A 电流;100mm 2以上各规格的电线,如120mm 2 150mm 2 185mm 2,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2A 电流;25mm 2的电线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4A 电流,35mm 2的电线 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3A 电流;70mm 2、95mm 2 的电线每平方毫米可以通过2.5A 电流;如果电线需穿电线管或经过高温地方时,其安全电流需打折扣,即安全电流再乘以0.8或0.9;架空的裸线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即在原来的安全电流上再加上一半的电流;铜线升级算是指,每种规格的铜线可以通过的电流与高一级规格的铝线可以通过的电流相同,即2.5平方毫米的铜线可以代替4平方毫米的铝线,4平方毫米的铜线可以代替6平方毫米的铝线。 这个估算口诀简单易记,估算的安全载流量与实际非常接近,在我们选择导线时很有帮助。如果我们知道了负荷的电流,就可很快算出使用多大截面的导线。 第二节 怎么快速估算各种负荷的额定电流: 各种负荷电流,可由下列式子计算: (1)单相纯电阻电路 I= U P (1) (2)单相含电感电路 I=ΦUCOS P (2) (3)三相纯电阻电路 I=U P 3 (3) (4)三相含电感电路 I=ΦUCOS P 3 (4) 上面几个式子中,P 为负荷功率,单位为W (瓦);U L 是三相电源的线电压,单位为V (伏);COS φ是功率因数。 (一)、常用单相负荷电流的估算: 我们平常使用的单相用电设备一般为感性负荷,其功率因数按0.8计算,则以上的公式(2)可做如下计算: I= A V W COS U P 6.58 .02201000≈?=?φ 为了估算方便,该计算结果

导线计算公式

1、导线内业计算基本原理 (1)坐标的正算 x B =x A +Δx AB Δx AB =S AB cos αAB y B =y A +Δy AB Δy AB =S AB sin αAB (2)坐标的反算 tan αAB =Δy AB /Δx AB =(y B - y A )/(x A -x B ) S AB = (3)坐标方位角的传递 根据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当水平角为左角时, α前=α后+β左-180O 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 转换为正角。 当水平角为右角时, α前=α后-β右+180O 当算出的角度为负值时,加360O 转换为正角。 6.2普通导线测量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测距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导线测量的方法来建立平面控制网得到迅速推广。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下述几种: 1.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最后仍回到这个已知点。如图6-2所示,由已知控制点1出发,经过2、3、4、5、6点最后仍闭合到1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 敷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如图6-5所示,由已知点B 和已知方向αAB 出发,经过导线点1、2、3、4点最后附合到已经点C 和已知方向αCD 。

图6-5 附合导 线 图6-6 支导线 3.支导线 支导线也称自由导线,它是由一个已知点出发,既不回到原出发点又不附合到另外已知点上。如果测量发生粗差,这种导线无法检核。因此,布设时一般不得超过二条边(图6-6)。 6.2.1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以及导线连接测量。其工作内容如下: 1.踏勘选点 踏勘选点之前,应先到有关部门收集原有地形图、高一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这些已知点的位置详图。然后按坐标把已知点展绘在原有的地形图上,在图上规划导线的布设方案。最后带上所规划的导线网图,到实地选定各点点位并建立标志。 现场选点应注意如下事项: (1)相邻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以便测角和测边(如果采用钢尺量距,地势应较为平坦)。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以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视野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和地貌。 (4)导线点数量要足够,密度要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4)导线边长最好大致相等,尽量避免过短过长。平均边长如表6-4所示。 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木桩,桩顶钉 一小钉,作为临时性标志。一、二、三级导线点应埋设混凝 土桩,如图6-7所示。为了便于寻找,应在附近房角或电线杆等明显处,用红漆写明导线点方位和编号,并量出导线点 与附近固定地物点的距离,绘一草图,并注明尺寸。 2.测边 导线边长可用短程电磁波测距仪或全站仪测定,由于测的是倾斜距离,因此还应观测竖直角,供倾斜改正用。 图根导线边长也可以用检定过的钢尺直接丈量。往返丈量一次,相对精度一般不得低于1/2 000,特殊困难地区允许为1/1 000,如量的是斜距,还应改正为水平距离。 3.测角 导线的转折角分为右角和左角,在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称为右角,在左侧的水平角称为左角。在闭合导线中,导线点号若按逆时针方向编号,则导线的左角就是多边形的内角。导线等级不同,测角技术要求也不同。图根导线的转折角可用测回法或全圆测回法测量。 4.导线连接测量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测,以此取得坐标和方位角的起始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附合导线的两端均是已知点,在已知点上所测的转折角βb ,βc (图6-8)称为连接角,D 1和D 5为连接边。 如果没有高一级控制点可以连测,在测区布设的是独立闭合导线,这时,需要在第一点上测出第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第一点的坐标,作为起始数据。 表6-4 图根导线边长 测图比例尺 平均边长(m ) 边长范围(m ) 1:500 75 40-150 1:1000 110 80-250 1:2000 180 100-300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和空白表格

A 224°02′ 52″843.4 1264.29 B(1)114°17′00″-2″114°16′58″640.93 1068.44 158°19′ 50″82.17 +0 -76.36 +1 +30.34 -79.36 +30.35 2 146°59′30″-2″146°59′28″564.57 1098.79 125°19′ 18″77.28 +0 -44.68 +1 +63.05 -44.68 +63.06 3 135°11′30″-2″135°11′28″519.89 1161.85 80°30′46″89.64 +0 +14.77 +2 +88.41 +14.77 +88.43 4 145°38′30″-2″145°38′28″534.66 1250.28 46°09′14″79.84 +0 +55.31 +1 +57.58 +55.31 +57.59 C(5)158°00′00″-2″157°59′58″589.97 1307.87 24°09′ 12″ D 793.61 1399.19 总和700°06′30″-10″700°06′20″328.93 -50.96 +239.38 -50.96 +239.43 辅助计算аAB=arctan A B A B x x y y - - = 224°02′52″ аCD= arctan C D C D x x y y - - =24°09′12″ а′CD=аAB+∑β测-N×180°=24°09′22″ β f=а′CD-аCD=24°09′22″-24°09′12″=+10″ 容 β f=±60" ± =134 5 ∑±= - - ? =00 .0 b c) (X X X f x ∑-= - - ? =05 .0 c ) ( B y Y Y Y f 05 .0 2 2- = + = y x D f f f 2000 1 6600 1 93 . 328 05 .0 ≤ = = = ∑D f K D 作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