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型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分析

在几轮的低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是他们学习的一块硬骨头,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识字量少与理解题意之间的矛盾。低年级孩子识字不多,阅读能力弱。数学教材上的练习设计已经比较注意到这一点,我们与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发现二册教材第19页上的三句话中,有30%是学生不认识的字,能独立完整读出这三句话的学生,我们班有60%左右,其中包括“就字读字”的学生,能读出每个字,但是不能连贯地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教材如此,我们的作业本上就更不用说了。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至关重要的是理解题意。但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读题方面的困难,从而导致理解题意的困难。

六年级语文错题案例分析定稿版

六年级语文错题案例分析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六年级语文错题案例分析 2013.9 【错题类型】:按要求改写句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陈述句与反问句转换的方法掌握不牢固,练习少。 【应对策略】:让学生熟练掌握陈述句与反问句相互转换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陈述句变反问句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陈述句变反问句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变成问号。反问句变陈述句句尾去掉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针对训练】:按要求改句子。 1、人为什么不可以向命运挑战(改为陈述句) 2、看了《雷锋》这部电影,我受到了教育。(改为反问句) 六年级语文错题案例分析 2013.10 【错题类型】: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句子中。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它任务。 2、岁月悠悠,唯有你()如故。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能爬上五指山峰顶。 4、这种说法()错了,所以大家都摇头。 5、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雪,傍晚,天空()飘起雪花。 【错因分析】:1、不能区分近义词在意义上的细微变化。 有些学生对一些近义词的用法不明确。 【应对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做类似训练,巩固这类题的做法。 有些词语中,含有共同的一个字,这些词大都是近义词,但用法不大相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这类题的做法,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运用。有意识地不知相应的练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针对训练】:先用“心”字组词,让后选择恰当的词,填空(不许重复)。 姑娘看着经过()挑选的海螺都成了一般大小,她()的笑了。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学费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多了。这时,他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六年级错题案例分析 六年级一班 2013.11 【错题类型】:根据句意选择括号里的词语,在恰当的上面画“√”。 1、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安抚) 2、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她的声音了,得不到他的(爱戴、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 【错因分析】:1、学生不能很好地辨析每组词语的不同。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一) 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生活经历展开分析: 1、生理因素 孩子做计算题经常会出现看错符号、抄错数、漏掉数等情况,如一年级题目2+5=10,5-3=8,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简单归结为孩子不认真、粗心,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还在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二是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三是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些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粗心的概率自然降低。 另外孩子的视觉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会关注到其新奇、兴趣的部分,这会掩盖事物的整体信息。比如在计算如105-42+58=5时,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将关键的42+58去凑100。而全然忘记了计算顺序。 2、心理因素: (1)急躁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基础很好,不加思考,就计算出结果;有的是将作业当成任务,认为早完成早轻松;有的是看到题目条件之间复杂,遂急躁,不深入思考。 (2)缺乏自信 孩子在做某一题型经常出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就是不可能做对的。 3、行为习惯因素 (1)在解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从不进行验算,依赖老师或家长批阅,待有错误再订正。 (2)不认真、严谨对待作业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准确性,如果平时在解题习惯上缺乏应有的基本训练,那会很影响数学学习。比如学生平时不爱用草稿,阅题不划出关键条件等,都会造成解题错误。 (3)生活上缺乏秩序意识 这是很多小学生的共性。家长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书本的学习上,导致他们基本生活被包办,这既使孩子失去了训练精细动作的机会,也无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 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经历,所以在面对一些需要生活常识的题目时,往往会不明所以。如以下题目是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有的孩子会写“千克”;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 柘岱口小学——张军华 “简便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是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六年级总复习中,“简便计算”却是学生在计算类习题中最容易出现错误。我通过尽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剖析、小结,学生的错误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习惯差,粗心大意 错题:3/7×1/4+25%×2/7+0.25×1/7 =1/4×(3/7+2/7+1/7) =1/4×1 =1/4 错误率:班里15个学生正确使用了“乘法分配率”,却有11个学生在括号中计算出现错误,错误率达73%。 错因分析:这道题的错因出现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影响了判断”,多数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的习题,括号中的数相加都是“整数、整十数或是整百数等”,像这题“(3/7+2/7+1/7)”学生原有经验在脑子里的第一反映肯定等于“1”,便使他们懒于去计算,造成错误。 施教策略: 纠正:3/7×1/4+25%×2/7+0.25×1/7 =1/4×(3/7+2/7+1/7) =1/4×6/7 =3/14 教育学生做题目“认真、仔细,不可以凭感觉去做。” 错题:(13/16-7/10)×160 3.6×(7/18+5/12-4/9) =13/16×160+7/10×160 =3.6×7/18+3.6×5/12 =130+112 =1.4+1.5-1.6 =242 =1.3 错误率:在计算练习中,总是会有10%——30%的学生出现“题目错抄或漏抄”现象。 错因分析:“抄错数值、抄错符号或是漏了数值”等现象在学生的计算题练习中普遍存在,分析有这几方面原因:一是书写字迹糊涂,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写的数值而造成的错误;二是审题不仔细,骄傲自负而造成;三是对学习不负责任,任意而为,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 施教策略: 纠正:(13/16-7/10)×160 3.6×(7/18+5/12-4/9)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得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得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就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讲评课得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得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得作用。分析教师方面得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 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 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与自己得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得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得问题在哪,错误原因就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得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得重点就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得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得地方没讲,不需要讲得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得学生得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得填空题、选择题只就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得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就是什么?这样得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得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得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得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就是我得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就是我得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得、知道得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就是有限得,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得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错题集及 分析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作业本 1、作业本15页第三题 下面的句子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在一栋看似普通的A市的房子里,网络进入家庭已经化为现实,由M系统公司与一家建筑合作建造的这套有五间卧室是房屋,从外表上与其他房屋差不多。 错误分析:第一句修饰语位置错误,第二句“化为”不能与现实搭配,最后一句“从外表上”介词短语后缺少动词,应补出。 修改意见:(1)将“A市”调到“一栋”前面 (2)将“化为”改为“成为” (3在“外表上”后加上“看” 2、作业本18页第三题 仿照所给的句子,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没有沙粒的聚积,就没有沙漠的广 袤;; 。 错误分析:学生没看清楚题意,将“没有……就没有”分写在两条横线上,告诉学生看清楚中间的分号,所填的要构成排比句。 修改意见:没有水滴的汇聚,就没有大海的广阔;没有小草的聚积,就没有草原的辽阔。 3、作业本22页第六题 作者认为祖母玛丽亚“真了不起”的理由有哪些 错误分析:有的学生自己胡乱回答,有的虽从材料中找回答不全,告诉学生应从材料中结合问题从上下文中找关键词句作答。 修改意见:“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世界”及“奶奶善于……复杂的难题。” 4、作业本23页第八题 第一段中加点的“特别的滋味”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 错误分析:学生只从文章第一段入手思考,还有的从引用的故事中找,都偏离了问题的方向。 修改意见:“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 5、作业本24页第三题 默写古诗词名句2 ,西出阳关无故人。 错误分析:学生将“尽”错写成“进”,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尽”即“喝完”。 修改意见:“劝君更尽一杯酒” 6、作业本26页第八题C、公既授命(既然) 错误分析:既:应该解释为“已经”,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既出,得其船。” 7、作业本78页第2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节奏的把握,很多学生不理解句子的意思,故出错较多。 (1)发闾左\谪戍渔阳;(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8、作业本80页第3题

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班级: 姓名: 1.将 13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在下图中,用阴影部分表示出52公顷。 3.一根电线,第一次剪去53,第二次剪去5 4米,( )剪去的长。 A.第一次 B.第二次 C.无法判断 4.一块长方形草坪的周长是40m ,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1)一根电线长10米,第一次用去53,第二次用去5 3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先说说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 (2)一堆煤两天烧完,第一天烧了52,第二天烧了5 2吨。哪一天烧去的多一些?(如果去掉“两天烧完”呢) (3)两根同样的绳子,第一根剪去32,第二根剪去3 2米。哪一根剪去的长一些? 6.一台拖拉机耕地21公顷,这台拖拉机多少小时耕地5 4公顷?列式为( ) 7.(1)一个长方形的棱长之和是120厘米,长、宽、高的比是7:2:1。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两个数的比是7:2,他们的平均数是45.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8.从A 地到B 地,甲车需要4个小时,乙车需要5个小时。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 )%。 9.两筐梨共重54千克。从甲筐中取出5 2,从乙筐取出6千克,两筐剩下的同样重。两筐梨原来各种多少千克? 10.水果店橘子比苹果多100千克。橘子卖出3 1后,苹果的重量比橘子多25千克。橘子原来有多少千克? 11.(1)一笔钱,单买上衣能买15件,单买裤子能买20条。一条上衣比一条裤子贵( )%。 (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50天,乙队独做要40天,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低( )%。

12.将厚度为0.1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对折4次后,这张纸厚( )毫米。 A.0.4 B.0.8 C.1.6 D.3.2 13.水结成冰厚,体积会增加10 1。那么,一块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将减少( )。 A. 91 B. 101 C.11 1 14.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甲队修的是其他两个队的3 1,乙队修的是其他两个队的4 1。丙队修了多少米? 15.奶糖每千克24元,水果糖每千克18元,巧克力每千克48元。商店把这三种糖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360元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 16.集体照收费标准:“6.5元,送4张照片。另外加印每张0.8元。”我们班有48名同学,2位老师。每人一张,应付多少元? 17.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搭成下面这组积木,至少需要( )个。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18.把一个直径10厘米的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9.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多了8厘米,原来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0.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按3:1放大后,面积是( )平方厘米。 21.下列关于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统计表没有统计图形象具体,用处不大。 B.统计图中折线统计图最有用,它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C.这样分段整理身高数据不正确:140~145,145~150,150~155…… D.黄山、泰山、华山主峰的海拔高度,既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制成扇形统计图。

分析错题原因

分析考试解题出现错误的原因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与选拔。 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就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就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就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一、分析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就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分析思路就是: ①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就是什么? ③这道题就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就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她的解法不?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2、丢分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 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与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瞧明白,或就是不能把问题瞧明白。这就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就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3、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就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就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就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瞧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就是潜意识的,可能就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就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就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就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就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就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与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二、九字诀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错题案例及分析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错题案例及分析 1、错因分析 在五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但百分数应用题仍是小学数学较难学好的内容之一,小学生解题时容易把解法混淆,该用乘法解答的却用除法解答,该用除法解答的却用乘法解答。其次是在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难以找到题目中数量的对应关系。 正确辨认应用题中的单位“1”,这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在确定单位“1”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应用题中含有“分率”或“百分率”的词句(即关键句)。当正确地确定题中的单位“1”以后,再看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从而正确地选择解法。 例如:人民机床厂计划生产400台机床,结果多生产了50台。实际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 [解](400+50)÷400=450÷400 ==%。 答:实际完成了计划的%。 [常见错误] 400÷(400+50) =400÷450 ≈=%。 答:实际完成了计划的%。 错误原因:关键是要明确谁与谁比,被比的为单位“1”,然后用单位“1”作除数,求出商以后用百分数表示出来。而本题是“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这句问话的意思是:完成数是计划数的百分之几。而错解中则恰恰弄反,求出了“计划是实际完成的百分之几”。 例如:育林小学三月份支出电费400元,四月份支出电费320元,四月份支出的电费比三月份节省了百分之几 [解](400-320)÷400 =80÷400

= =20%。 答: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了20%。 [常见错误] (400-320)÷320 =80÷320 = =25%。 答: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了25%。 错误原因:所问“四月份支出的电费比三月份节省了百分之几”,正确理解是“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省的电费是三月份的百分之几”。而错解求的是“四月比三月节省的电费是四月份的百分之几”。要避免出现这种错误,要对问题中的单位“1”加以正确的理解。解答这类问题常见的错误是不能正确地确定谁是单位“1”,尤其有些题中,单位“1”并不明显,因此,常常发生错误。 2、改进措施:以上2个例题,都是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一般都用除法,除以谁关键是找单位“1”。而单位“1”是在比较中得来的,如求甲数是乙数的几(百)分之几,则以乙数为单位“1”,若求乙数是甲数的几(百)分之几,则以甲数为单位“1”。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我会帮助他们弄清题中被比较的量(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有时在题目中是明显的,有时要从题意去理解。经过一系列的诱导训练,学生对负数的意义就理解得比较透切了,错误越来越小了。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与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与研究》中期报告(2013-01-04 23:07:21)转载▼ 标签:杂谈 《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题分析与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老师充满激情的讲,学生认真的听,看似好像达成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课后作业的检验,效果好像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好。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学的快忘得也快,作业中五花八门的错误往往让老师们哭笑不得。然而我们只是将这些错误简单的归咎为“粗心”、“不认真”,一贯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的“改错”,有的错误甚至重复多次,这样一遍遍的改错导致学生课业不断加重,效果却不明显,错题仍然层出不穷。因此,我们把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案例分析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从教师和学生入手,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作业中错误。、 二、研究方向 1、及时记录平时学生作业中的错题 我目前所带两个年级的数学三年级和五年级都属于中高段,所以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中高端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题。首先要训练学生及时记录平时的错题;其次让学生自己反思错误,并可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错题集。 2、分析错题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策略研究 可针对学生常见的错例,采取个别访谈集体讨论,找出学生的原因,将这些原因进行共性和个性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研究内容: 通过运用观察、访谈、个案研究等方式,搜集学生作业中常见错题的资料,从而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具体解题的方法和规律。 四、预期成果 1、学生常见错题案例分析集绵。 2、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和课件。 3、结题报告。 五、研究情况 1、收集资料:学习有关错题分析方面的著作及论文,及时与同事和学生进行沟通,整理资料。 2、收集记录,分析错因并进行分类整理。 (1)共同合作,对课本中、练习册和单元试卷中出现的易错题和典型错题进行整理,每位学生都有一个错题整理本记录当天的错题。 (2)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错题,互相帮助分析解决错题。 (3)根据错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当出现同类问题时,运用相同的解题策略,避免出现同类问题。 3、制定阶段性的实施计划,在反思中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调整方案,做好小结工作。 4、把错题收集整理,写出错因和解决方案,形成错题集。 5、在期末总复习中,利用错题指导学生复习,可多出一些学生容易出错和混淆的题。 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教师方面:通过收集整理、个别访谈等方式整理错题集,分析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教学中不断反思,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细化教学设计,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2、学生方面:通过每天记录错题,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记录习惯;在自己寻找错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做完题后,认真检查自己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是否

语文错题分析

语文错题及其分析 一、字形 1.?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 鄙薄修葺畸形竹篾 B 阔绰倦怠颧骨游弋 C 隔阂滑稽琐屑忌讳 D 害臊沟壑恳荒无赖 错选答案:A或C 错选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的意思,不了解形声字。“恳荒”的“恳”应写为“垦”。同学们误认为“竹篾”的“篾”和“隔阂”的“阂”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哪种知识,都应该辩伪去妄,掌握事物的真谛。 B模拟体育加试,同学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应再接再励,攀登高峰。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D工匠们就地取材,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拱石桥——赵州桥。 错选答案:C或B 错选原因:选错的原因是不知道“再接再励”的“励”应写成“厉”;“两全齐美”的“齐”应写成“其”。 正确答案:D 措施:学生对汉字的正确书写有待于提高,多加练习 二、语素义和词义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热忱(情意)阅历(经历)爽快(率直)莫名其妙(说出) B遵循(遵守)欣赏(欣赏)敏捷(快)无人问津(渡口) C气派(风度)呆滞(不流通)琐屑(卑微)一鼓作气(击鼓) D秀颀(高)嘹亮(响亮)皎洁(白而亮)无精打采(提) 错选答案:B或D 错选原因:不知“琐屑”中“琐”的意思是“细小、琐碎”的意思。不知“无人问津”“无精打采”两个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正确答案:C新课标第一网 2.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沉浸沉静 B飞翔飞跃

C宽慰宽裕 D敏感敏捷 错选答案:B 错选原因:此题做错的同学较多。大部分同学选B,他们不知“飞翔”中“飞”的意思是“(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跃”中“飞”的意思是“像飞似的”。 正确答案:D 两个词语中的“敏”都是“快”的意思。 3.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A他一闲下来,便感觉到无聊。 无聊: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B杜甫的诗深受后人推崇。 推崇:崇敬 C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放得错落有致。 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很有秩序。 D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面对敌人的枪口大声疾呼:民主、自由。 大声疾呼:大声呼喊,提醒人们注意。 错选答案:C或A 错选原因:有些同学选C,主要是他们不知“错落有致”的意思是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致:情趣。 有的同学选A,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无聊”一词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由于清闲而烦闷”。 正确答案:D 措施:让学生掌握根据语言情景准确、得体的使用常用词语 三、词语运用 1.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 ) 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①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③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 A①思想②性格③行为④习惯 B①思想②行为③习惯④性格 C①行为②习惯③性格④思想] D①性格②行为③习惯④思想 错误选择:A 错选原因:本题不同于同义词比较,属于词语前后环环相扣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颠倒,所以选择A是不对的。 正确答案:B 2.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的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的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讲评课的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的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的作用。分析教师方面的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的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错误原因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的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的重点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的地方没讲,不需要讲的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只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的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的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的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是我的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案例 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做错数学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长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尊重学生,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寻找错误,在错误中认识错误,找到解决的办法,牢固地建立正确的知识结构,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教师,教学必须植根于探讨研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找到最佳方法进行解决,减少无效劳动,让师生之间在轻松愉悦中去学会知识。下面我就二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到施教策略。 (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 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学生错误呈现: 生1: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1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2 )人。 生2: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12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0 )人。 生3: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1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0 )人。 生4: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 (1)两道都做对的有(30 )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8 )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10 )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错误的原因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题目看视简单,但是稍微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做错。在测试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做全对,主要错误原因是:①学生没有仔细去审题,没有很好的去理解题意;②把“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所以很多学生填(10)和(8)。 教师的施教策略: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我在试卷分析课上对这一题做了重点讲解。第一:要求学生自行读题3遍,试一试找出自己的做错原因,并把读题后你对题目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第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再让学生独立订正,然后集体交流。试卷分析后,90%的学生对题目有了很好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像这种文字比较多又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要引导学生多家细心,因为这种题目往往是最容易做错的。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做好后检查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高中物理错题原因及案例分析

2019高中物理错题原因及案例分析 高中物理错题原因及案例分析 学生家长:王尚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很多文章,很接地气,把很多物理学习的问题说的通俗易懂,我真的受益匪浅。 我家是男孩,挺聪明的,目前他有一个学习问题,就是不重视错题,同一类的问题总是一错再错。 最近的两次月考,孩子这个问题特别严重;他们班主任(物理老师)也专门给我打了电话说这个问题。 我家孩子对物理还是比较感兴趣和有天赋的,他喜欢研究难题,考试时往往是压轴的难题都能解出来,一些简答题却总是因各种低级失误失误,而且这些题往往是原来错题的变形。 前些天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班主任也点了我家孩子的名,说是平时耍小聪明,考试犯大糊涂。 家长会上老师以我家孩子为典型案例,特别强调所有同学要重视错题,把错因吃透,尽量避免类似错误一错再错。 孩子也认识到了错题梳理的重要性。 我想问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错题呢?请您具体谈一谈,谢谢。渴盼王尚老师的回复。 王尚:通过错题来吸取考试教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知识点,是学习的一个捷径。 错题的科学分析与消化环节,高中生普遍重视不足。从

笔者教学来看,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心态上,一方面是执行力上。 比如,不满足机械能守恒的前提,在考场上却使用了。 学生给出的错题理由就是:没认真看清题意。 王尚认为这是很片面的不成立的借口,说明学生在内心对这道题根本没有引起重视,即对待物理wuli.in错题,心态并没有摆正。 如果这个借口成立,那么所有科目的所有试卷丢分,都可以归纳为这个借口:没认真看清题意。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是否满足使用前提(另外,还需注意规定零势能面)。 如何科学地分析一道物理错题呢?笔者建议从如下8个方面展开: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题干中有哪些明显的条件,有哪些比较隐晦的条件或暗示?(比如,碰撞暗示的就是动量守恒成立)? 题意中有哪些典型的陷阱?类似的陷阱是否在其他题中出现过? 这道题主要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么样的? 主要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如何?在考场上,自己是不是认真的画出了受力图。 有哪些必须考虑的临界条件?

语文试卷错题分析

语文试卷错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第一页的2、3、5、6、7、8、9、10大题的答题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很牢固和到位的。如2、3、5、6、9题属于对基础知识考察。这几个题的全年级失分都较低。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年级总失分9.5分,总失分率是0.17%;第三题选择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年级总失分16分,总失分率是5.63%;第五题解释带点的字,年级总失分14分,总失分率是4.93%;第六题将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词造句,年级总失分13分,总失分率是2.29%;第七题根据提示写出诗句,年级总失分17.5分,总失分率是4.11%;第八题认识比喻句和排比句,并进行仿写,年级总失分9分,总失分率是2.11%;第九题按原文填空,年级总失分15分,总失分率是3.52%;第十题判断语言表达的对错,年级总失分24分,总失分率是5.63%。其中第7、8、10题也是属于考察学生基本能力的题目,从卷面失分情况来看,学生做的还不错。第七题可见平时学生的知识积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灵活应用在学习考试之中;第八题是对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的考察,学生不但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且能够依据要求写出精彩的比喻句和排比句。例如:“一次真诚地帮助是一朵花”;“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是一朵花”;“一个会心的微笑是一朵花”;“一个信任的眼神是一朵花”;“一双保护环境的手是一朵花”;“一句关心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给予是一朵花”等等。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大有关系。 1、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并且能落实到每一课之中,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当中。例如我们有这样的做法,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学习小组,相互间承担不同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及小组其他成员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自主出题检测,及成员间的互测,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练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并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老师做好情况跟踪,找到典型问题,面向全体进行反馈。再根据学生这些具体情况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检测。这样的教学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说明的是,学生的这种能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2、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与练习。“语文重在积累”这已在我校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中达成共识。例如:第七题根据提示写出诗句,这题的总失分率是4.11%。我校多年来一直以古诗教学为办学特色,古诗课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古诗教学营造我校良好的文化氛围,低到从幼儿班的吟诵抓起,逐步过度、提高到高年级能够背诵、理解、运用并自主创作,期间举行过不同年龄段,不同方式的古诗竞赛。如年级赛诗会,班级诗句接龙,给出情景填诗句等。对祖国悠久文化的学习、欣赏与传承已成为我校古诗教学的主要思想理念。 (二)、写作方面的成绩与往年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考场的有限时间内能够紧紧围绕作文题目的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实的选取恰如其分的写作材料,并能以生动的语言,连贯的思路将它们呈现出来。学生现场作文能力确实提高了。特别是在选取材料方面,丰富、极具生活化,体现了“习作来源于生活”的特色。如:第一题目——介绍你的一位老师。有的同学准确地捕捉了平时与老师生活、交流的点点滴滴,既写出了老师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例如:有的同学细致观察,描写了老师上课时的神态、言行,为了讲好一节课做了精心的准备,从而使同学在课上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还有的同学写出了老师如母亲般关爱学生的表现,如在文中写道:虽然自己是一个后进生曾经被那么多人看不起,甚至他说话别人都不愿意听,但是老师每节课决不放弃让他发言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使他在语文学习上越来越有自信了,既而在学习成绩上大有提高。他从老师那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温暖。并表达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浓浓情意,内容具体感人。有的同学则是将“老师”这一概念扩延了,如:把军训中的教官视为培养自己的人生意志的一位好老师,将其对学生们的严管真爱练就了学生军人风范的一幕幕动人情景加以倾情描写。

最新初中数学典型错题分析精选

初中数学解答错典型例题分析与反思 杨青春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的心理正从依赖向独立过度,因此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时机。在新课程教学的要求下,数学教学变得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偏差也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就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根本点出发,对学生出现的错题进行深刻分析和反思。相信这样的一个分析和反思,是可以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动力的。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具体从初中一些数学典型错题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解答错典型题——几何证明题 初中数学涉及到几何证明的问题。对于几何,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比较困扰。因此,在初中几何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典型解答错例题】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 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如图所示: (1)求证BD=CD; (2)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 【错解】(1)证明:∵AF//BC ∴∠AFE=∠DCE 又∵∠AFE=∠CED ∵E是AD的中点 ∴AE=DE ∴△AEF≌△CED ∴AF=CD 又∵AF=BD

∴BD=CD (2)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AF//BC即AF//BD 又∵AF=BD ∴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错误原因】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几何图形边相等的证明以及判断图形形状。错解的答案中(2)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边平行和对应边相等推出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是正确的,可是题目中还给出了△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还给出如果AB=AC这一条件,学生在完成这一题时忽视了给的如果这一已知条件,考虑和分析问题不全面。 【正解】四边形AFBD是矩形 证明:∵AF//BC即AF//BD 又∵AF=BD ∴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又∵BD=CD即D是BC的中点 ∴AD是BC边上的高 ∴∠ADB=90o ∴四边形AFBD是矩形 【教学反思】该练习题是在学生相继学习了平行线性质及判定、三角形全等性质及判定、平形四边形性质及判定一系列知识后出现的练习题,虽然有关的内容不是存在于同一本书中,但是不难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就像这道例题一样,想要证明边相等,就要知道从角相等,边平行等条件找出是否有相似或者全等的三角形,从而推断出边是否相等。然后就要清楚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分别是(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角边”或“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

我对错题原因的分析与归类

我对错题原因的分析与归类(2013-04-10 22:10:17) 一。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比如在工程问题中很多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工作总量看做单位一。还有对原理(概念)不清引起的错误 二。逻辑思维能力的的混沌。对于条件稍多的题不知道用哪些条件去求解,逻辑混乱。三。生活经验的不足,自我评价能力差引发的错误 .比如算出小明的身高是2.68米(比世界上最高的人还要高),还有估算意识淡薄引发的错误也属于此类 四。空间思维能力的低下。尤其是在立体图形的白哦面积和体积计算时,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五。记忆力的问题。有些是短时记忆出现的问题比如 3 6 ×9 3 1 4 就是学生因为短时记忆而出现的错误,这个绝对不是心理方面的粗心问题那么简单。有些则是学生久而生疏,遗忘而出现错误。 六。心理方面:有些学生在做某些难题时,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也有的学生思维过于呆板,对于某些复杂灵活些的题目就感到无所适从,还有的学生由于过度疲劳或联想障碍导致对于新知识的抗拒,更多的学生是由于正常的记忆淡忘而对类似的问题出错。其次还有定势思维引起的判断上的错误等。再次由于粗枝大叶和注意范围狭窄而引起的错误 概念模糊类、 审题错误、 记忆错误、 理解错误、 计算错误、 过失性错误、 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学科思想类 概念定理、性质等掌握不牢固; 审题不仔细,理解错误题意, 忽略条件;不能充分挖掘题中隐含条件 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 一、粗心大意引致的主动性失误。 主动性失误大部分是紧张情绪下的注意力偏差引起的。 技巧:1.做资料分析的时候没必要把题干中的专业术语在心里念出来,直接略过然后在材料中找出来对号即可;应先看题再看材料,从材料中找所求的关系,假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典型错题一: 题目:解决问题:玫瑰花和百合花共有819枝,并且玫瑰花的数量是百合花的2倍。玫瑰花有多少枝? 学生错解: 错误1:819÷2=409(枝)……1(枝) 2个占8.3% 错误2:819÷(2+1) =819÷3 =273(枝) 8个占33.3% ◆原因分析: 和倍关系的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难度。 从学生学的角度看: 1.理解能力差影响解题。学生读题之后,难以找出表示一份的数(单位1),难以找出对应量,问题要我们求大数还是小数还搞不清楚。导致解答错误。 题目中819枝所对应的是几份数,有好大一部分学生回答不上来,273枝到底是玫瑰花还是百合花的数量还搞不清,只是任务观点算出得数就了事了。 2.还不会用线段图或图形等式把文字表达的数量关系表征出来。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 主要是没有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基础,没有认识到学生理解具体题意的难处,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字转化为图形的具体困难。 从访谈中得知,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需要画图,会通过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要老师稍加指引,才能顺利解答。极少数学生是根本不懂,胡乱解答。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养成多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解答问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弄清题意,形成题意的清晰印象。在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重音读,边读边停顿,使学生养成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再让学生看题,用简单的语言叙述题意或数量关系,有条理、有根据的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说出来。要善于挖潜题目中一些隐藏了的条件,如:百合花是单位1(1份),玫瑰花就是这样的2份,其实819枝就是指这样的3份。 2.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一:借助线段图,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线段图可以更好地揭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步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通过线段图分析题意,线段的长度表示哪个具体量的大小,要弄清哪段表示什么,如:哪段表示百合花,哪段表示玫瑰花,819枝指的是哪个部分。)画好图后要注意图与文字的再次对比,以便正确理解题意,从而更好地解答。总之,我认为我们教师不但应加强学生画图意识的培养,让画图成为学生理解题目的一种手段、工具。还应加强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进行文字和图形的转化,从而提高解题正确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