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析阐释学及斯坦纳的阐释步骤——以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英译本为例

试析阐释学及斯坦纳的阐释步骤——以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英译本为例

试析阐释学及斯坦纳的阐释步骤——以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英译本为例
试析阐释学及斯坦纳的阐释步骤——以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英译本为例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主要参考教材 1(《文学理论》 [美] 雷?韦勒克、奥?沃伦著三联书店 1984年版 2(《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9年版 4(《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5(《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周文柏著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必读书目: 1(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3(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4(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蔡仪:《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一般阅读书目: 1(《柏拉图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 3(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 4(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茵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6(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1989年 7(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8(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88年 9(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13(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1990年 14(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16(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8(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22(佛克马:《文学研究和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4(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25(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26(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黑格尔:《美学》三卷。商务1964年 28(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1—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_蔡方鹿

DOI:10.16346/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603430.html, k i.37-1101/c.2003.02.010 文 史 哲JO U RN A L O F L IT ER A T U RE,HI STO RY AN D P HILO SO PHY 2003年第2期(总第275期)N o.2,2003(Serial No.275) 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 蔡 方 鹿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四川成都610072) 摘 要:朱熹以其毕生的精力诠释儒家经典,通过释经进行哲学理论的创造,同时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经 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融合经学诠释和哲学诠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体系。他认为经典 诠释应以经典原文和原义作为经典诠释的依据,以义理为经典诠释的标准,并且提出了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 论原则。朱熹为中国诠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作出了创发性的贡献,达到了中国诠释思想发展的高峰,也为 当代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朱熹;经典诠释学;本体论诠释学;经典诠释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3)02-0042-06 朱熹经学是中国经学发展到宋代的理论代表,朱熹不仅集宋学之大成,而且兼取汉、宋,融合义理之学与训诂之学,其经学思想达到了当时中国经学发展的高峰,并对后世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通过注释儒家经典的形式,对中国经学乃至中国哲学加以思想理论的创造,把中国经学和中国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经典诠释学。朱熹的经典诠释学内涵丰富,融会经学诠释与哲学诠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思想体系,他提出经典诠释的依据和标准,并在诠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提出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在这些方面,同样也达到了中国诠释思想发展的高峰。 诠释学虽然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理论学说,在西方有较长的演变发展历史,并在当代发展成为较有影响的哲学思潮之一,在中国却是一门正在建立过程中的学问。尽管中国有两千多年注释儒家经典的传统,有许多关于诠释学的思想资料,并形成了较有代表性的若干诠释方法和理论,然而有严密逻辑和完整体系的诠释学尚未多见。本文从研究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的相互关系出发,在探讨朱熹丰富的经学思想的基础上,以朱熹对儒家经典所做大量诠释及其诠释方法论为依据,从中概括提炼出朱熹的经典诠释学,以为创建中国的诠释学作出一些努力和探索。 一、本体论诠释学的建立 朱熹在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中,不仅从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经典诠释方法论原则,而且建构起本体论诠释学,从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这集中体现了朱熹经学与哲学的结合,亦是朱熹经典诠释学的突出特色。 朱熹在对儒家经典作诠释的过程中,注意把经学诠释与哲学诠释结合起来,建构起本体论诠释学,为建立具有时代气息的理本体论哲学体系作论证,这是对以往中国诠释思想的发展。 宋以前的中国诠释思想,道家、玄学和佛教各自对经典的诠释,有本体诠释的思想,其中道、玄提出道本论的思想,佛家提出心、性本体论和理本论的思想,然而居中国思想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在宋代以前却少有提出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儒家经学对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儒家经典的诠释,停留在以训诂考释为主的阶段,儒家政治伦理学说缺乏本体论的哲学依据,难以与建立在本体论哲学基础上,并以之为依据的道玄佛思想相 收稿日期:2002-06-08 作者简介:蔡方鹿(1951-),男,四川眉山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 42

历史上译者的地位

摘要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译者的身份在整 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完善本文拟穿越历史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主要的几个阶段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及其地位明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译者翻译史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 一引言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 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译者在其中兼有独特的身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到底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明确这一点无疑会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翻译作品更准确更完美地传达原作的信息本文拟穿越历史以不同的翻译流派为线索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上各个阶段不同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二译者的奴仆身份 德莱顿John Dryden 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认为奴 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属于主人谭载喜1991 153 巴托Charles Batteux 则认 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超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增减在这样的翻译理念指导下译者地位低下的奴隶或仆人身份形成了译者不但要为原作者和原作负责而且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要让他们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译者受到极大程度的束缚译者主体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译者的复写者身份 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 地认识了语言的结构功能性质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给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言学派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应首推美国的奈达Eugene A.Nida 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他坚持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他把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使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第一是意义第二是文体奈达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后修正为功能对等的标准即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尽可能在形式上要求对等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 则以韩礼德 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文本等值的概念他在界定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的定义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他对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作了区别并指出翻译实践的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张 健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视域下探讨翻译活动,其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伽氏的翻译 理论一经问世就备受译界关注。对于解释学而言,高奏赞歌者颇众,骨头里挑刺者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辩证地探讨解释学翻译观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利与弊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2)01-0089-07 收稿日期:2011-11-27 作者简介:张健(1972-),男,安徽合肥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外语言对比及翻译学。 1导言翻译与哲学息息相关。“哲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也包含哲学思辨和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刘军平, 2010:64)而“解释”可谓是哲学的“品牌词”,但凡 涉及哲学的概念,往往会打上“解释”的标签。从“解释学”(hermeneutics )词源来看,“解释”和“翻译”被相提并论早有历史了。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rs )是奥林匹亚山中诸多神灵的信使,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到人间,可是神有神语,不同于人类的语言,只有将神语译成人语,人间方能领会神旨,所以翻译必不可少。同时,毕竟是神旨,少不了晦暗不明之处,所以翻译时也就少不了解释,也就是对其中微言大义进行阐发,于是乎翻译、解释与传递同步进行。后来不少学者对翻译中的解释十分重视,并将哲学解释学引入翻译研究当中,以求理论支持。自从19世纪以来,解释学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当然这其中功不可没者大有人在,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开启了哲学解释学之门,但施氏 的解释学翻译思想尚处萌芽状态,不足之处可见一斑。狄尔泰(Dilthey )又将此扩大至整个精神科学范围,使解释学“从专门的技术性学科转变为人文科学家的一般方法论学科”。(郭安,1999:22) 此后,海德格尔(Heidegger )将原有的解释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升至本体论,加大对世界本源的哲学研究,而海氏的弟子伽达默尔(Gadamer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解释学发展为一门显学,可以说,伽氏才是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当然,仅从哲学原创性来看,伽达默尔不算抢眼,但就翻译哲学而言,伽氏绝对算得了开天辟地的人物。 在伽氏眼中,翻译完全是意义的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身份时有重合。译者在译前首先是作为原文读者的身份出现,而后在其理解、阐释之下,才有译本的诞生。难怪后来乔治· 斯坦纳(George Steiner )在其大作《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 -tion )中专门从解释学(即斯坦纳所称的“诠释 学”)视阈深入探讨了翻译的解释性。可以说,解 2012年第14卷第1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1.,Vol.14.2012总第112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12

读者中心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 旧课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浪漫主义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我们也了解了文学研究中的三次转向:作者中心转向;作品中心转向;读者中心转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个要素:读者,并了解读者中心转向的背景、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两个理论流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文学批评出现又一次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的标志就是从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转向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德国的接受美学和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代表了这次转折的实绩。 一、学术背景:本世纪中叶前后,本文中心论范式下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语文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叙事学诸理论话语长期独步文坛,左右着整个文学美学与批评理论。在本世纪语言论转向的强大推力下,它专注于探寻文学内部的本体特征,在文学自身的形式、技巧、结构、符号、语义以至语言的研究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本文中心论切断了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伦理等)、历史、现实生活乃至作者、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一切联系,将本文作为一个封闭的本体来研究,必然落入本文唯一论和形式至上论的窠臼,在自己营构的怪圈中不可自拔。本文中心论的批评范式面对文学现实中提出“新难题”束手无策,它必然历史地走向衰落。 从文学理论与批评的逻辑发展看来,西方当代文学批评范式在

突破了作者中心论的偏颇之后,又陷入了本文中心论自足自律的怪圈。理论要求突破,而突破必然选择最恰当的突破口。从理论发展史来看,在文学的作者——本文——读者的运作之链中,历来研究最少,需要填充的最大空白显然是读者。易言之,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总体指向是走向读者。 理论发展的历史回答了逻辑提出的挑战。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关注读者研究的审美理论纷纷诞生。接受美学向整个西方批评发动冲击,后结构主义大步迈向读者;美国的读者反应理论、读者反应动力学、日内瓦学派的阅读现象学以及在当代哲学解释学影响下的文学解释学等文学美学话语,一时间蜂拥而起,蔚成大观。形成了以读者及其反应、接受、阅读为中心的新的批评理论范式时期。 二、社会背景:文化工业特定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制品的批量生产。在这一状况下,研究者们突然意识到,必须构造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文本、生产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透视文学生产循环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作者在资本主义的文学市场中,是以读者为衣食父母的,他们的写作过程也不得不考虑如何设置召唤结构,以便吸引读者。读者对作者的这种影响,得到了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高度关注。必须考虑读者对文学消费的影响。 三、理论资源: 20世纪哲学中的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在理论层面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向读者转移提供了方法论的前提。 胡塞尔:没有一种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自在的客体,也没有一种脱离客体而存在的“纯粹意识”。在意识中主体和客体是互相依存,

翻译概论中的概念

P31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 多元系统论是指社会中相互关联的各种子系统的总体网络,多元系统论用于解释特定文化中各种题材的文学功能。该理论将翻译与民族文化的国际地位联系起来,然后再将翻译与本民族的文学内部联系起来,并从中见出译者在选泽特定翻译策略上的必然。以色列文化理论家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拓展了当代翻译研究的视野,促成了翻译研究从语言学向文化研究层面的转变。从多元系统角度重新观照文学翻译现象,就会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与译语文化系统诸多因素有着复杂关联的文化行为。翻译文学的并存系统(co-systems)制约着翻译文本的选择,影响着翻译规范和翻译文学文库的形成,决定着翻译文学系统在文化多元系统中的运作方式、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完全按照多元系统理论模式来研究翻译也不可能做到,因为多元系统理论在对多元系统运作的理论推演上存在很多断带和空白点,如翻译文学系统与多元系统中哪些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运作从而影响了翻译文学系统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又如何影响了翻译文学文库和经典形式库的形成和嬗变?其原因何在?其意义如何?等等这些关键问题,埃文–佐哈尔没有作出详细阐发,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在具体研究中无法系统操作。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将翻译行为界说为「操纵」(manipulation),指出所有的翻译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对原文在某种程度上的操纵(Hermans 1985: 11)。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从文化层面来界说翻译行为,指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rewrite),也就是一种文化操纵(Bassnett 1992: vii )。「操纵」、「改写」概念揭示了多元系统对翻译施加影响的行为特征。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对译语文化「操纵」、「改写」的方式、目的作出历史分析,就可以避免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可能导致的简单化、抽象化的倾向。至于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勒菲弗尔的「三因素」论指出,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Ideology, Poetics, Patronage)是操纵文学翻译的三种主要力量(Lefevere 1984;1992)。张南峰的「大多元系统」(macro-polysystem)的理论假说(Chang 2000)则对文化多元系统中与翻译关系最密切的并存系统作出了具体的分类。他认为,意识形态、政治、经济、语言、文学等系统是影响翻译的主要并存系统(Chang 2000: 118),并阐述了它们对翻译规范的形成可能施加的影响。(有关多元系统论,请参阅查明建《意识形

论“专业阅读”——以统编《语文》九年级教材为例

8?初中 2019.9 论“专业阅读” ——以统编《语文》九年级教材为例 ◎程 翔 (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海淀区100091) ◆本刊特稿 摘要:阅读教学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新课标关于“学科素养”概念的提出,更是一个科学性的突破。它预示着距离构建起语文教学科学体系的那一天,已经不远。文章以统编《语文》九年级教材为例,提出“专业阅读”的概念,呼应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科素养”的概念,为构建语文教学科学体系抛砖引玉。 关键词:阅读教学统编教材 专业阅读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从非专业读者培 养成专业读者,起码也应该成为一个准专业读者。 这个培养的周期很长,需要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 时间。小学阶段主要是积累语言材料,让学生获得初 步的专业阅读技能;初中阶段开始大量阅读,使学生 形成一般性的专业阅读技能;高中阶段,学生能够运 用所掌握的专业阅读技能进行有深度、有个性、有思 辨、有创意的阅读,从而形成比较完备的阅读素养。 这三个阶段的技能梯度可以用下图表示: 获得初步的阅读技能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基础教育阅读技能层级分布图高中阶段 形成一般性的阅读技能 形成完备的阅读技能(目标) 本文包含了几个重要概念:学科素养、语文才能、阅读技能、专业阅读、类文体、学理。 “学科素养”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概念,也是核心概念,其他概念都由此派生出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长期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键才能,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经验和语文能力,具体外化为听、说、读、写的技能。语文才能对语言、思维、文化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来说,简直就是人生基石。 阅读技能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什么是阅读?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以文字材料为主要对象的视觉行为。所谓阅读技能,就是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过程中,支撑其完成阅读任务的技能,主要包括认读技能和领悟技能。认读技能,首先是认字的技能,它是阅读技能的基础。认读汉字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建立在数量基础上的解字技能更加重要。一个高中毕业生,应该在语文课上接触过汉字学的相关内容,应该对汉字的机理有基本了解。因此,语文教科书应该包含汉字学知识——但目前是缺乏的。这反映了语文学科内容的结构性缺失。领悟技能,指的是理解力和鉴赏力,即能够正确把握“作者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合理的“读者意”。 “作者意”是作者在文本中要表达的意思,即“原意”。阅读文本,首先是准确把握“作者意”。这需要“虚心涵泳”“品味揣摩”“莫先立己意”。但是,读者在文本面前不是被动的,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表达个性化的感受。这就是“读者意”。“读者意”与“作者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比如,《论语》中记载:子贡能从孔子讲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迁移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夏能从孔子讲的“绘事后素”迁移到“礼后仁先”。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所读文本与自己是有关系的。 无论是把握“作者意”,还是产生“读者意”,都离不开“专业知识”的支撑。“作者意”并不容易把握,千百年来“强作解人”者多如牛毛,误解、歪解举不胜举。孔子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产生了无数解说,至今没有大家公认 本版编辑/佩 兰关 注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3—),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和外语教学。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李晓玲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翻译;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4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译学 研究的视角。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翻译。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到的 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 研究视角。 一、理解的历史性在理解的模式上,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前结构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建立在一种前有的基础上,为了理解某个事物,我们总得先要具有这个事物。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前见”的影响,这种“前见”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译者只有把自身置身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原作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性”。[1]我们是历史性地存在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历史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伽达默尔认为这 种偏见是“合法的” 。他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声称“偏 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 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 的倾向性”。[2]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的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庞德唐诗英译中 的错误在美国引起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的激潮,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 二、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第二大原则。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作为理解者或解释者的译者,其视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动态的。因此,作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译者,其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 “视域融合”。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 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各有自己的视域。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其带来的各种成见所规定的,它们构成了译者现在的视域。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带着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但这种理解 5 41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162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O文章编号:1673–2804(2011)01-0162-03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张 睿,韩 虔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主体;翻译客体;权力话语;翻译标准 摘 要: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 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 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的科学主义转向了语言论的阐释哲学(Hermeneutics),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巨大,不仅仅使人们开始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而且人们认知范式的变化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理论研究。对强调“忠实性”的翻译标准、作者的主体性、文本的绝对权威等等方面,阐释学开启了崭新的视角,对研究语际间语言转换的翻译学理论来说,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一 现代阐释学的内涵 阐释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论,“它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不过是用来指传达神喻、解释经典的学问”[1]。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三个阶段。古典阐释学局限在宗教层面,解读经典、注释经书,满足于获得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传统阐释学由施莱伊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和赫斯的意图说文本理论三大体系构成。传统阐释学承认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意识活动,都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传统阐释学力求使阐释者摆脱一切历史影响,超越历史环境,达到对文本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的、透明的、无蔽的理解”[2]。他们把阐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成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所以传统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核心是避免误解,阐释者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还原作者及文本的原初意义。 现代阐释学沿袭了传统阐释学的阐释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但是却接受了阐释者对文本的误读。两大领军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 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包括了“先有”、“先见”、“先知”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三个层面涵盖了历史、文化、语言、意识、心理等人类一切从逝去到当下的精神物化物。他认为,任何一个阐释主体在进行文本的阐释前,就已经处于这种前理解状态中,受到既定的文化,历史、语言、意识、心理的侵占,不可能无蔽地、透明地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阐释。因此,“阐释主体从前理解起步达向文本,势必带着历史‘偏见’去理解文本的意义”[3]。可以说,就是历史导致了“此在”的阐释主体对“彼在”的文本意义获得中的偏见。 迦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承接了“前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含义,统统把他们纳入到他自己创建的术语“视域”中,即他认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一个是阐释主体的视域,一个是文本(作者)的视域。“阐释主体的视域指浸淫阐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彼端(逝去)与此端(当下)之间”,亦即“从逝去的历史延伸而来的阐释主体存在着的当下视域”[3:44],被称为第一视域,是历史强加给主体展开理解的起点;文本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为第二视域,它影响了作者的理解即文本意义的生成。阐释者无法摆脱由自身历史存在而来的“先见”,但同时却又不可能以自己的“先见”去任意曲解阐释对象,“先见”只接纳它所能接受的理解。因此,对任何文本的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个不同历史背景,即阐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迦达默尔称这个过程为“视域融合”。所以阐释者因为受到自己“视域”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理解的偏失,这个偏失就是理解在走向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见”。迦达默尔不强调无蔽地、透明地获得文本的原初意义,而是充分肯定了阐释者或读者在阐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承认个人的历史存在对个 第11卷 第1期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V ol.11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Hebei Poli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3-11

第一章先秦文论

第一章先秦文论 概述 一、文学尚未独立。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二、文论亦未独立。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 社会作用。 第一节儒家的文艺观 一、“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形态:礼乐歌舞,诗乐不分家。 ●功能:乐教——教育胄子,表达生命、和合群体、沟通神人 ●审美理想:和 ●诗“以声为用”(诗歌生命的功能活力通过声音节奏的起伏变化而发挥体现。比较: 以义为用。)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 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孔颖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 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1)《诗经》《楚辞》作者的自述 “惟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 “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大雅·民劳》) “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 “心之忧兮,我歌且谣”(《魏风·园有桃》) “介渺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九章·悲回风》)

(2)在先秦,“诗言志”是普遍的观念。 《庄子·天下》:“诗以道志。” 《荀子·儒效》:“《诗》言是,其志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言志。” ▲“诗言志”的内涵不仅包括作诗明志,还包括朝政上献诗陈志、外交上赋诗言志,官府采诗观风,士大夫观乐观志、讲学教诗明志,著述引诗证志等。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 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参考书:朱自清《诗言志辨》 二、孔子的文艺思想 (一)兴观群怨——论文学功能 《论语·阳货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兴”——孔安国注:“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志意”。指诗歌可以启 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马一浮:兴是“人心的苏醒”,“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论语大义·诗教》) “可以观”——包括观志、观风等,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 得失的认识作用。 “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说明诗歌可以交 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孔安国注),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 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叹不满。 诗可以怨,不仅是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总结,而且开启了以文学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传统。 “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a1603430.html, 从《飘》的译本议阐释学翻译理论 作者:王鸣竹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2年第10期 【摘要】阐释学是对意义进行解释。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基于阐释学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本文从《飘》的不同译本来探讨这些步骤。 【关键词】阐释学阐释学翻译行为意译 1 前言 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是“精确的艺术”,阐释学是“对原文意义的诱出与盗用的转换行为”。阐释学的动机是:①最初的信任;②进攻渗透;③合并;④补偿。自斯坦纳的译作《通天塔之后》置疑当时的翻译理论:直译、意译、自由模仿后,后人多探讨译者的主体性,翻译批评等,而本文讨论的是他的翻译四步骤。 2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过程 斯坦纳认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步骤是:最初的信任、侵略、合并、和补偿。最初的信任是,译者首先相信原作中的某些东西可理解并可译的。侵略,指这是个“侵入、提取、侵略”的过程。此时对原文的理解是“盗用的”、“暴力的”。原文好比露天矿井,译者占领了它,并将它的煤矿(意义)开采出来。译者象是入侵后开采并将煤矿带回家,有些原作的文本与体裁由于译得不成功被耗尽,而有些则由于译得太好而被译文取代。他认为翻译中的理解带有进攻、俘虏、渗透penetration之意。(因penetration 还表性交,被女性主义者批评。)合并指由于吸取了原文之意并被带到译入语中后,译入语自有的词汇出现了各种同化现象,会有完全归化,即译文完全用译入语的标准和永久异化两个极端。引入的意思可能会重新安排或打乱译入语的整个结构。也就是目标语文化要么吸收了异国文本后变得丰富,“神圣的汲取”;要么就是被它“感染”后最终抛弃了异国文本。正如译入语文化会由于引进了某种译文而失去平衡一样,译者创作自己的作品的创造力也会因为翻译文本而被消耗掉。这种有害的不平衡是由于阐释行动还未完,只有通过补偿才能恢复平衡。补偿或“展现对等”是翻译工作与翻译道德的的关键。在侵略性地盗用与合并原文意思后,原文就变成了残余品,不平衡随之出现,只有补偿才能恢复平衡。若译文不如原文,拙劣的译文衬托了原文的优点;若译文超过了原文,原文被认为还有发挥的潜力。凡不能补偿与不能重获“完全平衡”的,都不是成功的译文。但译文若任意发挥,这份精彩也只是“过分补偿”,仍未达到平衡。 3 案例分析

存在与语言 ——前期海德格尔语言观剖析

存在与语言——前期海德格尔语言观剖析 西方哲学在经历了由古代本体论(存在论)向近代认识论(知识论)的第一次转变之后,于现代又经历着由近代认识论向语言论(方法论)的第二次转变。在英美分析哲学的科学主义传统和欧洲大陆语言观的人文主义传统这两条现代语言论的歧路上,海德格尔显然属于后者。他以其现象学的方法和存在主义的立场推动并实现了这一当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集中体现在1927年《存在与时间》这一划时代的论著中。海氏的《存在与时间》将语言与存在问题相联系,为其后期语言观更加成熟而系统的表述奠定了基础。追述这一奠基式基础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海氏的存在论,而且可为进一步研究海氏整个语言观作好准备。 一 西方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从古希腊神话中传递神谕的信史赫尔墨斯到后来解释《圣经》的语文学解释学,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和词义追踪到其后的语言哲学,从希腊亚历山大里亚语法学派(如狄斯柯利的《论句法》)到罗马语法学家(如瓦罗的《拉丁语语法》),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三个分支学科。其根源乃在于把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而崇尚理性和把语法作为逻辑的思维内核而推崇语法这二者的结合中,而这种结合的最完备形态则是逻格斯。中世纪逻辑语法或普遍语法的建立和寻求国际语言的尝试,其后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风靡一时,洪堡关于普遍语言学和人的精神关系的学说,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关于语言与言语、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区分,美国描写语言学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所引起的?语言学革命?,无一不是把语言研究奠基在理性与语言相结合的逻格斯的传统内核之中。 然而,这一切努力和成就在海氏看来均属不着边际。在《存在与时间》中,海氏把西方的语言科学讥为?捉襟见肘?,认为亚里士多德对逻格斯的现象学分析和古代存在论缺乏源始基础。?实在论和唯心论都以同样的彻底性错失了希腊的真理概念。?“1 ”为了把?询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作为他的语言研究的总目标,海氏明确提出?把语法从逻辑中解放出来?的口号和?放弃语言哲学?的主张,以便把语言问题的讨论纳入他关于存在的整体思路中予以解决。为此,海氏将?陈述?作为解释的衍生样式予以讨论,并在这里正式引入?语言?概念。在为这番讨论提供概念基础的时候,海氏又在行文上首先概述?存在?的优先性并引入?现象?的先行概念,由此直接追溯到古希腊的?逻格斯?,以便更?希腊地去思希腊的思想?。这样,在?逻格斯?诸多含义的分析和串接中,海氏终于找到了更为原始的?言谈?,作为正式阐述其独特语言观的一个开端。 ?逻格斯(logos)?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其中孕育着?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甚至?陈述?等多种含义。海氏指出,这些看似?相互抗争?缺乏一个主导的?基本含义?的情况,其实只是一个?假象?。由于缺乏一个真切而统一的认识,后世各派哲学家难免对其作了随心所欲的解释,不断?掩蔽着言谈的本真含义?。在海氏看来,逻格斯的本义正是?言谈?,由于希腊人尚无?语言?这个词,?言谈?便作为人的活动的核心概念而将其余各义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语义场。?逻格斯?作为?言谈?,本义为?使公开?,即?展示出来让人看?,?言谈之所谈就当取自言谈之所涉?。?言谈(让人看)具有说的性质——发声为词?,而且是?向来有所视的发声?。让人看某种东西便是在一个方面让人?觉知?存在者,故又意味着?理性?。言谈或展示是把某物现成的摆在那里,故又等于说?根据?。所谈及的东西总是处于?关系?中并在?相

《存在与时间》之后的解释学

《存在与时间》之后的解释学 约翰·D·卡普托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题号】B6 【复印期号】2009年04期 【原文出处】《江海学刊》(南京)2009年1期第25~32页 【英文标题】Hermeneutics after Being and Time 【作者简介】约翰·D·卡普托,美国当代宗教思想家,美国锡拉丘兹大学托马斯·J·华生(the Thomas J. Watson)宗教人文及哲学教授。 【内容提要】《存在与时间》之后,解释学沿着三条道路前行。后期海德格尔为探索性批判提出“视域”与“前—结构”等概念,这导致他自己的著作不再是解释学; 而无视海德格尔自身这种发展的伽达默尔运用了《存在与时间》的基本观点: 前理解、解释学循环、现象学视域理论并使之成为“哲学解释学”的基础; 德里达则激进地挖掘海德格尔的解构面,批判与拆解环节,并且用它来反对 他称之为“在场形而上学”的东西,在其中他包括解释学本身及意义与真理 的形而上学。 【关键词】《存在与时间》/解释学/重演/回返/解构 《存在与时间》出版后,解释学观念有三次重要发展:海德格尔自己的后期著作;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对解释学的批判,其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该项研究最相关的形式。包括德里达解构主义的修正在内,《存在与时间》之后存在三种对解释的解释。① 海德格尔的解释学重演 后期海德格尔关于解释学必须要说的东西有两个方面:《关于思的对话》(泰然任之)中“先验视域表象”的划界及《通向语言之途》中的“解释学”回返。 海德格尔忙于拆解笛卡尔的主体。如其思想发展的那样,变得十分清楚的是,源自此在的使存在者在存在中显明的投射性理解是一个令人怀疑的先验观念。海德格尔开始相信尼采的意志形而上学是笛卡尔主义的最极端结果。因此,作为悬置的意志之“思”反对意志而自我规定。因而,意志具有广阔意义,而不仅仅是人类选择,而且是任何人类主体性对物的强制——不管是通过狭义的意志还是思之主体性结构。意志意味着主体性本身的形而上学结构,无论是以唯意志论术语还是以认识论术语设想那种主体(从笛卡尔经过康德到胡塞尔的先验哲学)。因此以先验主体为目标的《关于思的对话》能够被解读为《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的姊妹篇,其目标是生存主体。在这两篇论文中,主体主义药方在“超越”于人(主体性)的东西中发现了人的本质。 思是先验传统中的“意志”,因为思根据“自发性”被设想,是介由先验主体源泉的物之显明表现。倘若笛卡尔发起这种方案而康德是其高峰,那么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仍在其咒语之下。② 海德格尔需要置身意愿之外的思之决断。而且即使这种思必须开始作为一种不意愿的意志,它最终还是终结在摆脱意志的思中。这种自由显然并非我们的意志力影响的东西,而是我们对它敞开而允许我们进入的东西。我们被允许进入自由,让其所是,泰然任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