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及说明

王生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说明: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关键是专题复习课的正确定位问题。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

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平均分为三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然后,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它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它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这样,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

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教学流程:

【导课】同学们,15世纪——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就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呢?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呢?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请自主择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说明:直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式。)

【学习内容一】明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

直接呈现两种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让学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观点一: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各国市场的总合。(常见于各类教学“课件”)

观点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的是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据辞海、百度百科等整理(2)“一体”: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餘张耳一体有功於赵。”

——辞海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

2、结合上述内容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说明:让学生结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观点一”中“总合”的表述不正确:“总合”乃“合并”之意,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各地市场之间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这明显不妥。世界市场是指各地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整体和稳定的结构状态,是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结合附注材料(2),能够得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主权让渡性,而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实质就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其形成的过程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过程,这有着意识形态的界定,不能混同于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另外,这里的“进程”也不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是指一种结果和状态,而不是“进程”。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也应注重概念教学。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事件内容的教学,也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准确揭示和严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在高中四个版本教材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说明(见上述“观点二”),其内容也是存在着争议的。

教学不是简单地复述和机械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的过程。通过提供“附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现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材料分析、甄别史学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并养成“历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识。)

【学习内容二】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15世纪—20世纪初),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三个“节点”处引发了“突变”(加速了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说明。(提示: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出发,围绕“市场行销空间的变化”和“市场内涵的丰富”两个视角进行思考。)

(说明:专题复习课不仅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纵向整合,更要有所提升和认识的深化。要抓住一条主线和内在联系,将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动力因素进行考虑,科技进步是其主要的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及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而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串联的主线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市场行销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内涵的不断丰富。

鉴于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参考样式,第一个“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术:指南针、地图、船尾舵、维度表、罗盘、斜挂三角帆等—→(15世纪)新航路开辟—→市场的“发现”(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国东南沿海)—→主导国家(葡、西、荷、英、法)—→特权贸易公司的垄断性贸易(土特产、黑奴、金银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商业战争)—→商业资本—→西欧与亚非美之间最初的分工—→开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节点”进行阐释说明。抓住市场的“拓展”(原因及表现)、生产和贸易方式、资本形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和扩展。

学生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问题理解的就存在一定的困难,经常只是将“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复述,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进行简单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忽视了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在分析第三个“节点”(“为何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上述示例进行仿造,而是单列了一道题目如下。)

2、史学界大都认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请你运用以下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一在19 世纪最后的25 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明:这则材料是从市场经济对殖民地的渗透的角度进行阐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更多的领土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不仅体现在商品行销空间的拓展方面,也体现在欧美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上。市场经济被引进到殖民地,并被开始主动地接受。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资本、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为内容,瓦解着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基础,工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这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

材料二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并使更广大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奋和有效一些。这些努力涉及到殖民地对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依附性的扩大。依靠新的工作习惯支撑了廉价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劳动大军中来。……

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说明:这则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材料三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为了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

——据《西欧金融史》等整理

(说明:世界贸易的扩大是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标志。材料三讲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得以扩大的原因,并以两幅表格的形式进行了表征,世界博览会更是促进各地经济交流的平台,还从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角度,分析出汇率、兑换机制的统一对于贸易扩大的积极影响和保障,进而看到贸易的扩大化对于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四1870年以后,在工业革命的第二个阶段中,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又发生了另一变化,这一次是出现了金融资本主义。这种新形式的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投资银行家方面;投资银行家开始成为在经济事业中居支配地位的人物。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工业生产正在达到非常巨大的规模,以致公司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

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更多地去消灭空间”,资本的内在本性是“力求摧毁交换的一切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说明:该材料阐明了金融资本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金融资本取代了工业资本,满足了工业生产扩大化的需求,在促进投资和生产的国际化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资本的扩张本性和独特功能,决定着它会打破一切空间壁垒,使生产和贸易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该材料也呼应了材料一中的工业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

材料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分工体系。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的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国都围绕着它运转。……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工业部门和农矿业部门之间的矛盾以世界的规模向纵深发展。随着内燃机在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形垂直一体化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实际上就是在前一时期已经开始的世界农村和世界城市分裂与对立运动的进一步扩大。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一方面,已有的“垂直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分工)继续深化,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更为细密、深入、凝固;另一方面,发达的欧美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开始出现和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材料六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将近100万移民。……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不但在种族上,而且在经济上被欧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明:该材料显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区域

的扩大,也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这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提供给学生上述材料,目的在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帮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些材料立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从科技进步带来生产力提高、国际贸易空间和国际分工的扩大、资本、技术和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以及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等多个角度,阐释和论证了这一问题。从能力层面来看,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释读、概括和运用史料的能力,也在着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认识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是物质文明的传输与接收的过程,是世界各地经济之间互动发展的过程。)

【学习内容三】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历史。在这一方面,马克思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有着不同的观点,请结合以下史料,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当地人同化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英国的思想文化影响促进了印度的思想、文化方面的高涨和创造力,这种高涨和创造力通常称为印度复兴:西方的促进因素在印度教徒中间引起了三种反应:第一种反应是全心全意、不加批判地亲西方的、反传统的:西方的一切被认为事实上是优越的、更可取的。第二种反应是完全地拒绝的反应。……应该尽量避免与外国人接触,应该以传统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第三种、也是最通常的反应是居于盲目崇拜和彻底拒绝之间的妥协。它接受西方的现世主义和学问的精华,但也试图从内部改革印度教,试图在摆脱印度教的腐朽和粗俗的外壳的同时保持它的基本真理,能面对西方而不失去自己的特点和自尊。这样,印度教对西方的挑战所作出的响应是兜了一个圈子:从拒绝、模仿到批判地再评价和满怀信心地肯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说明: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评价,不仅要立足经济层面,也要上

升到文明交往的层面,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这里,提供给学生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都是对于英国侵略印度的评价,以小见大,这代表着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评价。本题旨在培养学生释读材料、提炼观点,并能够运用文明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出正确判断和论证的能力。材料一中,马克思的观点是“文明征服论”,即文明间冲突的结果必然是先进文明征服落后的文明,而不会存在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影响。显然,这种观点是过时了的,是站在“欧洲中心论”的立场上所得出的结论。在教学中,我引用了英国布莱顿“东方哥德式”建筑——皇家行宫、英国人的饮茶习惯、马球术、瑜伽术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文化对汉族的影响等材料为佐证,证实了马克思的观点的时代局限性。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却是“文明融合论”,即文明间冲突的结果必然是不同文明中优秀成分的有机渗透和相互吸收。这样,即保持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延续,又能利用外来文化的滋养。这是站在全球史观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是对文明间冲突结果的辩证和客观评价。在本题的设计中,将两种观点进行对比,直面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起他们积极思考的欲望。将学生的思维从简单的道德、情感和生产力的评价角度中解放出来,站到文明交汇与融合的层面上,更有助于深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及说明 编者按:2012年7月15日,王生老师受邀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堂非常规复习课,注重整体设计,更关注关键点的把握,下文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简述,同时我们也约请参会教师写了相关的课评,本期一起刊出,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考点1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 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对欧洲: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②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欧洲殖民扩张活动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大贡献。教材P25 (2)对美洲、非洲: ①欧洲殖民扩张活动给美洲的传统社会带来了灭顶之灾。 ②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3)对亚洲:

①欧洲殖民者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 ②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亚洲开始面临欧洲殖民地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4)对人类社会 ①各地文明交流碰撞开始,人类活动舞台进一步扩大。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的结合点,现代化世界的起步。 ②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新航路的开辟的评价(拓展)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了主流文明拓展。 (3)思想震撼之路:“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5.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拓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欧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活动(教材P26) (1)条件: ①16世纪,荷兰赢得国家独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②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带动了荷兰的造船业和运输业。 (2)时间: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3)扩张: ①贸易范围: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②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的香料贸易。 (4)影响: ①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商贸的发展带动了银行信贷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市场,17世纪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 2.英国的殖民扩张(教材P27) (1)英国的崛起(因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国内等)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凭借实力进行了一系列商业战争,击败荷兰;18世纪下半叶打败法国,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释、概括并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深刻认识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 (2)通过观察图片和示意图,加深对工业革命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要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但也要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图片 ★讲授新课: 【情景创设一】十八世纪中叶的英国,你踌躇满志,想要在自己老家曼彻斯特开办企业。 问题一: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当时这些条件在英国是怎样具备的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情景创设二】你抓住当时英国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一番准备,决定兴办自己的家族企业。 问题二:你会选择哪一当时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并及时进行技术革新?

【情景创设三】你创办了棉纺织企业,为了能在当时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地改革棉纺织技术。 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情景创设四】你的小作坊也慢慢变成大工厂,但这些工厂只能建在偏远的河流峡谷,交通十分不便,遇到枯水期工厂只好停工休息……。幸亏一位名叫_瓦特__的工匠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后,终于改良了原本粗重且耗煤的_蒸汽机___,人类才第一次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动力源. 【情景创设五】你的棉纺织企业采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匹匹花色众多的漂亮棉布不断被生产出来。而这一些棉布通过蒸汽机做动力的_火车_和_汽船_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你的家族企业也因此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进程及主要成就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新 动力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蒸汽机车(铁路时代) 拓展:英国(1840年前后完成)---- 美、法(19世纪中期完成) 三、影响 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1、生产力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 3、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5、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6、带来环境污染 7、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思考】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什么关系? (1)原因条件 ①市场、原料的需求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 ③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途径: 政治: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影响: 主观: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巩固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原因直接原因:传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传播天主教 1、背景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条件 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过程 3、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获得巨额财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对欧洲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亚非拉:西欧开始殖民扩,给亚非拉人民带去了灾难;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

. 1 <重点问题分析> 1、“地理大发现”的含义、后果及影响 (1)含义:“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最早开始探险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2)后果及影响: ①经济上: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其次,引起了西欧的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上: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它使得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走向现代化世 界的最早起步。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 非四大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2、比较中西航海的不同,为何一盛一衰? 不同:1、贸易形式: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欧洲开辟新航路是掠夺式贸易。 2、目的不同: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不同:和下西洋没有对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作用,也未能触 及封建制度;欧洲开辟新航路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随着明朝经济的衰落,朝贡贸易难以为继,中国航海逐渐衰落;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航海获得越来越兴盛。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体系 【知识图表】 【重点难点剖析】 1、 新课程《考试说明》对本单元重点内容作出了如下要求: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 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在世界各地的扩展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历了开始形成→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三个阶段,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3、本单元内容在新课程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作为 世界经济史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4、从命题内容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史实、评价;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手段;英国 海上霸权确立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与途经及其评价等都是高考重要的考点。 5、从命题角度看:以情景材料为背景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比较新航路 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设置相关的材料考查殖民扩张对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作用与给被侵略地区造成的灾难;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区别与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关系等等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角度。从题型看:题型将可能从知识型、综合性逐渐过渡到分析、对比等高难度、深层次的能力型 【典型例题】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C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葡等国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这些条件具备了才开始新航路的开辟。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2. (2009高考广东单科)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解析】A上述材料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表现。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解析】B 从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减少,但工人总数、产量和投资额都在增长,体现了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4.(2009高考上海单科)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解析】D 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材料的能力,《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市民,以法国琅城为代表,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使城市的发展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他们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也促使他们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实现财富的梦想。《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等也是重要原因。 葡萄牙王室资助的迪亚士、达·伽马,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中成就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虏获黑人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三角贸易”使非洲喪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掠夺: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意义 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能力目标 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从纵向看,要联系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从横向看,适当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比较。 涉及材料的理解、概括、比较、分析能力,着重培养三种历史史观看问题的能力。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使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2.经济:中国逐步解体;中国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3.思想:激发国人探求新知,,提出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2.经济: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和) 【自主检测】 1.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人类历史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世界历史。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欧洲宗教改革 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他航行的目的是“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西方的工业文明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3.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4.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D.荷兰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5.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局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概念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与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 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 形成原因1、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 2、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3、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 4、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确立途径1、殖民扩张与掠夺:改变殖民地的经济结构 2、:使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3、: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4、:逼迫他国开放市场,是世界市场更加广阔 形成过程1、15世纪-----16世纪,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17世纪-----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影响1、积极 2、消极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阶段时间历史事件主要特征 开始形成15---16世纪 进一步拓展17---18世纪中期 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19世纪 六十年代 最终形成19世纪70年代---20世 纪初

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主要史观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本 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将人类的历史作为 一个整体来研究,它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 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近代化史观: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 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转变,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 和商品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以及思 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史观: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 点,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 的历史”“社会习俗的历史”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 力,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资产阶级反抗封 建统治阶级,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 而世界现代史则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 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过程 知识总结: 一、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二、二重影响: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三、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 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 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殖民扩张的过程、世界市场开放和自由化的过程,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过程,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过程(由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同时也是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的过程,西方工业文明向世界传播的过程。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OC)

专题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概述 世界历史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它在每一年的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把它分为几个时期: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知识网络: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4----16世纪) 1、单元特征 14——16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围绕这一主题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大洲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近代曙光初现,人类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 1、单元特征: 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欧洲殖民者相继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17世纪中期,英、美、法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到确立,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仍然采用手工生产,相对落后。

2、知识简表

3、对重要历史人物(拿破仑、华盛顿、克伦威尔)的评价。 评价拿破仑: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评价华盛顿: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廉洁奉公,不居功,不恋权,不敛财的高尚品质,以身作则,为美国政府官员树立了一个为官清廉的光辉榜样。 (1)、他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不畏艰险,领导大陆军和殖民地人民,坚持武装反英斗争,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他坚持共和制,反对君主制,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3)、他坚持任期制,反对终身制,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后,拒绝第三次出任总统,开创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评价克伦威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建立资产阶级军队,领导和指挥军队打败王党军;领导人民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军事独裁者。解散长期议会,就任护国主,把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铺平了道路。 三、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19世纪中期) 1、单元特征 19世纪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战胜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南北战争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日通过改革,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国通过发动战争,完成了统一,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欧洲格局。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遍及欧洲、美洲、亚洲,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第六讲 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六讲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一、命题角度猜想: 2013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她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李克强还强调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也希望各国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好的合作环境。 达沃斯论坛(即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它的出现与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从历史上看,在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雏形到初步形成以及最终的确立,则一直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在复习中要重点把握,一是要理清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二是要结合工业革命,分析世界市场发展的原因;三是要重视国际合作在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储备摘要: 1.基本过程 (1)产生:16世纪初,的开辟和西方早期殖民侵略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由走向统一的整体,并由此引发了革命与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出现雏形。 (2)初步形成:世纪中后期期,以为最主要发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随后,因英国于1825年《》的颁布,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其他国家扩展。随着欧美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欧美主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运动,逐步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统治。这些行为一方面扩大了各国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的统一,1861年俄国、日本于1867年开始的,都是其具体的表现。十九世纪中期,为获取和,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日本的、澳大利亚沦为殖民地、中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确立:19世纪末,由于的开展,随着和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垄断资本家的推动下,加紧对外扩张,并掀起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以资本主义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也最终确立。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 2.基本表现 (1)交通运输:技术革新,增强竞争;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使得交通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2)市场空间:遍布世界、联系紧密; (3)贸易总额:急剧增加、持续发展; (4)商品结构:西方产品、东方原料。 3.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的发展,需要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在侵略手段上,第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①世界市场的含义、主要类型②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③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含义理解:①从世界市场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了榨取了高额利润。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世界市场的含义、主要类型 ②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③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含义 理解:①从世界市场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了榨取了高额利润。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经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了解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使学生树立改革开放意识、经济全球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 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的新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教具准备 电脑 五、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七课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的有关知识。任何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都与世界市场紧密衔接,我国的市场也必然要与世界市场发生多方面的联系。那么,什么是世界市场?当代世界市场有哪些特点?什么是外汇和汇率?我们将在这一课中讲述。 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典型例题1决定上评价质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B ) A社会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 典型例题 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复杂劳动于简单劳动的矛盾 B物化劳动与活化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典型例题3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ACD ) A立法权B财政权 C行政权D司法权 一单项选择 1商品经济是( )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 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解析]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答案为D 2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 C.商品和商品经济D.货币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答案为C 3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是( ) A.商品流通 B.商品存储 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商品消费 [解析]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也即,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答案为C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答案为D 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新贵族。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2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1642年,国王讨伐议会,内战爆发,议会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国王人士发动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促使人们将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于是18世纪60年代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

命,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重要阶段。期中,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英国通过在殖民地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积累了巨额资本;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进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有长足发展,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我国广东海面,进行挑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标: 1、14-16世纪欧洲社会的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及其典型国家;《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典》;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这比较、俄日的改革。 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原因 中考预测: 对本专题的考查往往采用综合性题目考查:如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进行综合考查。将美国《1787年宪法》、1936年苏联新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起来考查资本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的进程。美国南北战争相关内容与中国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相结合,考查维护祖国统一大业问题。还可能有跨度更大的探讨题出现,如探讨大国的崛起:日本、美国的崛起。 重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点之比较、重要文献的颁布 难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原因;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欧洲社会的两大巨变 1、欧洲社会的两大巨变:和 2、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国家)。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 3、两大巨变的共同影响: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7-18世纪早期的资本主义革命(开始形成世界体系) 1、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 2、革命开始的标志:英国;美国;法国 3、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确立了(政体);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了,确立了;法国大革命后颁布了,确立了。这些文献所起的共同作用:。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这三次革命所起的共同作用: 5、三次革命各自的特点:英美国法 (三)资本主义最终形成世界体系——19世纪60年代 1、美国南北战争: ①两种障碍:外部障碍:,解决途径;内部障碍,解决途径 ②华盛顿的贡献: 林肯的贡献: ③为实现南北统一,林肯政府采取了;我们对台湾的方针。 2、俄国、日本改革:、 ①俄国改革前面临的障碍:;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社会危机是 ②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性质: ③有关土地政策的问题 商鞅变法时: 1861年改革: 明治维新: 三大改造时: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讣及说明 亿矣元)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1870 24 1880 36 1890 49 1900 68 编者按:2012年7月15日,王生老师受邀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开设了一廿公开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堂非常规复习课,注重整体设计,更关注关键点的把握,下文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简述,同时我们也约请参会教师写了相关的课评,本期一起刊出,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楚位于:运用“合作一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淸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髙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 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泄位是英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髙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髙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关于本课“合作一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 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立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泄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宜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卩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 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