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hh在胃炎_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Shh在胃炎_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Shh在胃炎_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Shh在胃炎_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Shh 在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倩,王

立,黄蓉飞,唐

作者单位:400016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魏倩、王

立);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黄蓉飞、唐

樱)

通讯作者:王立,硕士生导师,

E -mail :wangli380@yahoo.com.cn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胃粘膜组织中Shh 蛋白的表达,探讨早期诊断胃癌的免疫学指标。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h 蛋白在60例胃炎和20例不典型增生及2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结果Shh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略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胃炎组织中的表达。结论

Hh 信号通

路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及演进过程,对Shh 蛋白的表达进行积极评估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sonic hedgehog ;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R 73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2-7193(2012)04-0608-03

Doi :10.3969/j.issn.1672-7193.2012.04.021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我国各大恶性肿瘤之首,其死亡率在各类癌症中居第二位,如何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现在普遍认为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一途径是导致胃癌的主要途径,故不典型增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种良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经内科治疗后均能治愈。能否通过检测胃粘膜组织中Shh 蛋白的表达,从而了解胃粘膜的变化,以期寻找到早期诊断胃癌的免疫学指标,达到胃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

Hedgehog (Hh )信号通路是调节昆虫和胚胎发育

的经典通路之一,研究表明,Hedgehog 信号通路的激活和胃癌密切相关[1]

但其在诱导胃癌发生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Hh 信号通路于1980年在果

蝇中被发现[2]

。接下来的研究发现该通路不但在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控制着很多组织和器官的形成,而且与人类肿瘤的发生紧密相关。经典Hh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以导致包括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基底细胞癌、肺小细胞癌和胰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形成

[3-8]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Shh 在胃炎、不典型增生、

胃癌中的表达状况来了解Shh 蛋白是否能作为早期发现胃癌的指标,为胃癌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收集2009年 2010年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镜及外科手术中取材的胃部标本共100例。其中慢性胃炎(60例),胃不典型增生(20例),

胃癌(20例)。

1.2试剂及方法

兔抗人的Shh 多克隆抗体(sc -

9024)购自美国Santa Cruz 公司。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 法,SP 试剂盒Vltera Sensitive TM 购自福州迈新公司。采用柠檬酸盐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一抗浓度1?100,反应条件为保持在4?12小时以上。1.3

评价方法

评价选择没有背景染色的切片,将细胞胞浆里面的棕黄色颗粒作为阳性信号。每例代

表性切片随机评价10个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数占全部细胞的0% 10%定义为阴性,阳性细胞数占全部细胞的10%以上定义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应用应用SPSSl3.0版统计软件分

析结果,

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

2.1

Shh 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

Shh 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中的表达如表1所

示。Shh 蛋白在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在不典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Shh 蛋白在胃炎中低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高表达。Shh 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中的

阳性表达率分析中,P <0.05,在统计学上是有差异,Shh 蛋白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高于在胃炎中的表达。Shh 蛋白在胃炎,

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中,P <0.05,在统计学上是有差异,Shh 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在胃炎中的表达。Shh 蛋白在不典型增生

中,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中,P >0.05,在统计学上是无差异,

Shh 蛋白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接近于·

806·西南军医2012年7月第14卷第4期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 ,Vol.14,No.4,July ,2012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第六章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 - 70岁为高发年龄段。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有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 (二)感染因素 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出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将Hp感染定为人类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此外,EB病毒和其他感染因素也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三)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 -3倍。这可

胃癌部分

第六章胃癌 一.概述 (1)流行病学: 胃癌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虽然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其绝对发病人数仍然很庞大,其死亡率占各类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其中发展中国家胃癌占2/3。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之一,胃癌发病人数占全世界发病总数的42% 。每年新确诊患者人数达30万多,其中三分之二为进展期胃癌,且其发病年龄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过去胃癌发病以40岁~60岁年龄组居多,现在则以35岁~55岁年龄组为多。 (2)定义及诊断要点: 通常早期胃癌是指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肿瘤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达肌层或浆膜等称为进展期胃癌,也称中、晚期胃癌。一般把癌组织浸润肌层称为中期胃癌,超过肌层称为晚期胃癌。目前,临床上分期主要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系统和日本胃癌协会(JGCA)的胃癌日本分期法。早期胃癌常无症状或轻度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故胃癌的发现主要依赖早期筛查,常规体检时应注意直肠指检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触诊。大便隐血在早期胃癌阳性率为20%,中晚期胃癌可达80%,胃钡餐造影X线主要征象有:充盈缺损、龛影、胃轮廓、蠕动异常、粘膜形态改变等。上述方法因技术简便,费用低廉,常用于早期筛查,胃癌的确诊主要依赖病理,胃镜检查及内镜下病理活检可确定胃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临床上作为胃癌诊断的常规检查。胃癌术前的分期尤为重要,增强型的CT可较清楚地显示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为胃癌手术前后评价的常规手段。由于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直接关系进一步的治疗,如条件许可,可进一步行超声内镜(EUS),磁共振(MRI),PET-CT及腹腔镜在内的影像技术。此外连续监测CEA,CA50,CA19-9,CA125,CA724等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对胃癌的随访,疗效和预后的监测有一定价值。但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强的指标。 近年来,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迅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通过检测如K-ras、c-erbB2、VEGF等对个体化用药有指导意义。 (3)治疗原则: 治疗前须进行多学科综合评估,然后依据胃癌的分期,采用综合治疗。 手术是胃癌最确切的治愈手段。东方人,D2切除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早期胃癌根治手术后,T1N0的病人只需观察、随访;T2N0的病人如无高危因素亦只需观察、随访,但对分化差、年龄<50,累及脉管等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需接受辅助治疗。 中晚期胃癌能手术者,争取行R0切除,对T3,T4或任何T/N(+)的病人,或能未达到R0切除的病人及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病人,只要身体状况许可,目前推荐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 一般情况不佳,已有远处转移的病人则以全身治疗为主,包括挽救化疗及最佳支持治疗。 除日本外,大部分国家未进行胃癌筛查,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到进展期甚或晚期,因而内科药物治疗是胃癌综合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大量新型细胞毒药物及靶向药物的问世,药物治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

内科学题库胃癌

内科学题库胃癌 单选题 1、胃癌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底 B.胃小弯 C.贲门 D.胃窦 E.胃体 (标答:D) 2、不属于胃癌癌前病变的是: A.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 B. 恶性贫血伴有显著胃腺体萎缩 C. 毕Ⅱ式胃切除术厚并发胆汁反流性残胃炎 D. 胃溃疡直径>2.5cm者 E. 胃结石 (标答:E) 3、胃癌最常见的症状是: A. 食欲不振 B. 恶心、呕吐 C. 上腹部疼痛 D. 消瘦 E. 低热

(标答:C) 4、患者,男,45岁。原有胃溃疡病史15年,近2个月来上腹疼痛的节律性消失,使用制酸剂疗效不佳,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胃镜 B. X线钡餐 C. 大便潜血 D. 幽门螺杆菌检查 E. B超 (标答:A) 5、进展期胃癌,癌性病变弥漫浸润者称为: A. 皮革胃 B. 息肉样型 C. 硬癌 D. 溃疡型 E. 菜花样型 (标答:A) 6、胃癌的淋巴转移部位多在: A. 左锁骨下淋巴结 B. 右锁骨上淋巴结 C. 左锁骨上淋巴结 D. 右锁骨下淋巴结

E. 左腋下淋巴结 (标答:C) 7、胃癌导致女性卵巢Krukenberg肿瘤的转移方式是: A. 直接蔓延 B. 淋巴转移 C. 血循转移 D. 种植转移 E. 弥漫转移 (标答:D) 8、胃癌的主要体征是: A. 淋巴结肿大 B. 腹水 C. 伴癌综合征 D. 腹部肿块 E. Krukenberg肿瘤 (标答:D) 9、属于胃癌伴癌综合征的是: A. 持续低热 B. 血栓性静脉炎 C. Horner综合症 D. 出血倾向 E. 肝掌

(标答:B) 填空题 1、_____________是目前唯一有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而________________治疗具有直接、有效、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对不能耐受手术者,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标答:手术治疗内镜下治疗,) 2、凡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_______________、食欲不振、_____________,应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标答:上腹部不适体重明显减轻) 3、胃癌的病理分型包括:_______________、未分化腺癌、_______________、特殊类型。 (标答:腺癌印戒细胞癌) 4、_______________是筛选胃癌的首选方法。 (标答:粪便隐血) 5、_______________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 (标答:胃镜) 名词解释 1、进展型胃癌: 标答:是胃癌按照形态学分类中的一种,即中晚期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及全层,常伴转移。

-胃癌个案护理

胃癌个案护理 胃癌是最常见的胃部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癌肿的第一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我国以西北地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华北及华东,中南、西南地区最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为多见。胃癌的发病部位,以胃窦部最多见,其次为胃底贲门、胃体部。可以分为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晚期胃癌。 1. 病人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者xxx,女,72岁, 于201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纳差,反酸、胸骨后烧心感,饱餐后、平躺后加重,坐起或站立时可稍有缓解;伴腹胀、呃逆,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便血等不适。患者起病以来,精神、睡眠一般,大便5-7天/次,均为黄色成型便,量少,小便为淡黄色,量约1000-1500ml/天,体重近1年减轻12.5kg。于2016-12-07入院。入院诊断:1、胃弥漫性病变:胃淋巴瘤?胃癌多发转移?2、盆腹腔积液(大量)3、双肾积水4、胆囊多发结石 1.2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一般,自诉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5/85mmHg,规律药物治疗,1年前停用降压药后血压维持正常。 1.3 家族史 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发生。 1.4 个人史 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2.专科检查 入院查体:T:36.8 ℃,P:88次/分,R:18次/分,BP:103/79mmHg。神志清楚,营养差,体型消瘦,左锁骨上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隆突,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未见静脉曲张,脐部正常。腹软,中上腹可触及大小约4*3cm条状包块,表面不规则,质硬,全腹未及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 3.辅助检查 3.1院外检查 2016-3-25xxxx医院:胃镜示:1、胃体变形狭窄皱襞僵硬查因:Ca待排;2、慢性浅表性胃炎;3、贫血胃粘膜像;病理示胃体黏膜组织呈慢性炎,固有层散在胞浆红染的细胞,免疫组化提示大部分为平滑肌细胞,仅局灶少量细胞高度疑为低分化腺癌.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 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A 、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

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和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和周围黏膜同高。表面无隆起或凹陷。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C、凹陷型(Ⅲ):癌灶明显凹陷,不超过黏膜下层。根据上述各型特点,还可分出各种混合型如Ⅱa+Ⅱb、Ⅱc+Ⅱa、Ⅱb+Ⅱc、Ⅱc+ Ⅲ、Ⅲ+Ⅱc等。②我国分型:我国也分3型,即隆起型,癌肿呈息肉样隆起,高出胃黏膜5mm以上,有蒂或无蒂,原发或继发于息肉者。将日本分型的Ⅰ型、Ⅱa型和Ⅱa型为主的复合型皆归在此型。浅表型又称胃炎型或平坦型,只相当Ⅱb型,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又分2个亚型,即局限型(直径<4cm)和广泛型(直径>4cm),并将其划在特殊类型中。凹陷型则包括了Ⅱc型、Ⅲ型和以其为主的复合型。此分类简便实用优点较多。据统计我国早期胃癌凹陷型最多,浅表局限型次之,隆起型最少。有些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和众不同,称特殊型早期胃癌。包括:A 、浅表广泛型:多在黏膜内扩散,也可在黏膜下扩散,直径超过 4cm。B、局限浅表型:病灶浅表,但局限,直径小于4cm,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C、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癌灶<5mm者为微小胃癌,多为平坦型,<10mm者称小胃癌,隆起型和凹陷型多见,“一点癌”是指胃镜活检即可彻底切除的微小癌灶。D、多发性早期胃癌:即同一胃上发生各自独立的2个以上的早期癌灶,微小胃癌多呈多发性。(2)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指肿瘤组织已超过黏膜下层。胃癌发展一旦突破黏膜下层而

肿瘤学试题库胃癌

胃癌 A1型题 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 巴结,其中最常见为:D(2.1.1) A.胰脾淋巴结 B.肝门淋巴结 C.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淋巴结 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B(1.2.1) A.局限于胃窦内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下列哪项最能提示胃溃疡恶变?E(2.2.1) A.多发溃疡 B 复合溃疡 C.胃小弯侧溃疡 D.溃疡>2CM E.溃疡位于胃腔廓之外,周围粘膜呈星状聚合 4.残胃癌多发生在第1次手术后约: C A.5-10年 B.10-15年 C.20-25年 D.30-35年 E.35-40年 5.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A( 6.1.1) A.早期诊断 B.彻底手术 C.积极放疗 D.早期化疗 E.综合治疗 6.对有胃癌前期病变者,如胃酸减少或缺乏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应作:E (8.2.1) A.纤维光束胃镜检查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 D.病理切片检查 E.定期系统随诊检查,早期积极治疗 7.关于胃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6.3.2) A.侵犯浆肌层的胃癌3.5.10年生存率较早期胃癌小50%以上 B.根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Fu及自力霉素

D.若胃癌已有肝左外叶浸润不应作根治术 E.如无远处转移,一般争取尽早手术 8.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2.2.1)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经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 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9.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C (2.2.1) A.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 B.小胃癌是指病灶0.6-1.0cm的胃癌 C.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 D.微小胃癌是指直径≤0.5cm的胃癌 E.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根治后5年存活率几乎达100 10.关于胃癌根治性切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6.3.3)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B.切除域应距肿块边缘6cm以上 C.彻底清除胃和区段淋巴结 D.必要时作附近脏器联合切除 E.胃远端切除距幽门口前方5cm 11.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B(2.2.1)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者 12.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B(4.2.1) A.四环素荧光试验.O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游离胃液测定.胃液细胞学 D.X线钡餐.O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13.行胃癌根治术时,手术切除最少应离癌肿边缘多远才算足够? D(6.3.3) A.1—2cm B.2—4cm C.4--6cm D.6—8cm E.8--10cm 14.关于胃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2.2.1) A.胃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B.淋巴转移不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C. 无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D.恶性程度较高或较晚期的胃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内科学第六章--胃癌

第六章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系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胃癌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分别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和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2/3胃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上,以日本、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胃癌在我国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有很大差异,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男性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55 - 70岁为高发年龄段。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10万(男性 21/10万,女性10/10万),近年死亡率下降并不明显。 【病因和发病机制】 在不良环境、饮食及Hp等多种因素作用下,COX-2及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a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在此过程中,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正常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发生突变;与胃癌发生相关的癌基因,如ras基因、c-myc和bcl-2舌化;抑癌基因包括野生型p53、APC、DCC等受抑,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又不能启动稠亡信号,逐渐进展为胃癌。 (一)环境和饮食因素

第一代到美国的日本移民胃癌发病率下降约25%,第二代下降约50%,至第三代发生胃癌的危险性与当地美国居民相当。故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火山岩地带、高泥碳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摄人食盐,可增加危险性。长期食用含硝酸盐较高的食物后,硝酸盐在胃内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生成致癌物亚硝胺。此外,慢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者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胃内细菌繁殖。老年人因泌酸腺体萎缩常有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细菌生长。胃内增加的细菌可促进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产生,长期作用于胃黏膜将导致癌变。 (二)感染因素 Hp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Hp感染率高;Hp抗体阳性人群发出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将Hp感染定为人类 I类(即肯定的)致癌原。此外,EB病毒和其他感染因素也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三)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 -3倍。这

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加以对比分析。方法连续性纳入江苏省海安县肿瘤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新收治的经胃镜、影像学及手术确诊的胃癌患者94例,其中老年患者(≥60岁)48例,中青 年患者(<60岁)46例,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老年组胃癌患 者男性比例、吞咽困难发生率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肿瘤浸润深度、TMN分期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间其它临床及病 理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 特征存在部分差异,老年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TMN分期相对较低,预后更好。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065- 0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 者生存质量[1]。随着人民群众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年化,胃癌呈现发病率增高 且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因此越来越受到放疗科、消化科及普外科医生的重视。 本研究通过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旨在加深对胃癌的认识,进一步提 高胃癌防治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性纳入江苏省海安县肿瘤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新收治的经胃镜、影像学及手术确诊的胃癌患者94例,其中老年患者(≥60岁)48例 (51.1%),中青年患者(<60岁)46例(48.9%),均视综合情况施行胃切除 术或姑息性手术。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1.2 研究方法 完整记录患者胃癌家族史、饮食及烟酒嗜好、腹痛、黑便及消瘦乏力等临床 资料。胃镜检查中记录胃癌位置,并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窦活检综合判定是 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记录术中胃癌大体标本大小并跟踪记录病理类型、分化 程度及病理分期。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及生活习惯 94例胃癌患者年龄分布为33~82岁,平均年龄为69.1±13.0岁。男性患者 60例(63.8%),女性患者34例(36.2%),老年组胃癌患者男性比例显著高于 中青年组(75.0% vs 52.2%,P=0.021)。存在胃癌家族史者12例(12.8%),两 组无显著差异(P=0.590)。吸烟者24例(25.5%),嗜酒者26例(27.7%),喜食腌制食物者20例(21.3%),喜食高盐食物者27例(28.7%),喜食烫食者31例(33.0%),喜食辣食者13(13.8%)例,喜食油炸食品者25例(26.6%),喜食新鲜蔬菜 水果者12例(12.8%),两组各饮食习惯均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临床表现 本研究中胃癌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不适(80例,85.1%)、纳差 (72例,76.6%)、上腹痛(68例,72.3%)、消瘦(47例,50.0%)、黑便(21例,22.3%)及呕血(19例,20.2%),较少见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18例, 19.1%)、腹部肿块(9例,9.6%)、幽门梗阻(3例,3.2%)等,见表2。老年 组发生吞咽困难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29.2% vs 8.3%,P=0.012),其余症状

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发展到中晚期,多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那么胃癌的转移途径有哪些?胃癌容易转移至身体哪些部位? 1、直接浸润:胃癌可直接侵及邻近组织、器官。癌组织向胃壁浸润,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还可侵入食管下端、十二指肠,也可直接蔓延波及网膜、胰腺、肝脏和横结肠等。 2、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随着癌瘤侵犯的深度及广度的增加,淋巴腺的转移也渐渐增加,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腺相联接,癌细胞可沿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腺,甚至两侧。胃癌细胞常由门静脉进入肝内形成肝转移,另外沿着血行性转移造成肺、卵巢、骨、皮肤、脑等转移癌细胞侵及胃浆膜后脱落,播散于腹腔、盆腔,造成腹水。 3、血路转移:多发生于胃癌晚期,常见受累器官为肝脏、肺。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可在骨、脑、肾上腺、甲状腺、脾、皮肤和肾等形成转移灶。胃癌的肝转移有时可作为胃癌的首发症状,多数经门脉血行播散,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 临床上,胃癌转移治疗主张进行全身性的综合治疗。对于胃癌原发病灶,若病人能耐受手术,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后辅以放化疗及灰树花D阻分治疗,D阻分是真菌抗癌之王,其抗癌效果是灵芝的16倍。 对于身体机能较弱,无法耐受手术的胃癌转移病人,临床多采用联合放化疗和D 阻分治疗的方法。身体任何一个部位有病,都不单单是局部问题,它和人整体免疫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而手术、放疗或介入属于局部治疗;大多是损伤性治疗,副作用太大,不能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而D阻分,既可针对局部进行治疗,又可调整各脏腑之间的功能,增强病人免疫力,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又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防止病情恶化。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因为胃癌患者在初期没有很明显的特征,有不少的患者在病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呢?下面咱们一起具体了解一下胃癌晚期到底会转移到哪些部位呢。 1、胃癌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胃癌淋巴腺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 组。第一组(站)距离瘤体近来,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腺,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黏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腺的深组淋巴腺,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腺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腺;也可发生远处淋巴腺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腺。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来说,发生第三组淋巴腺转移时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3、胃癌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浑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4、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患者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延长生命,而不能治愈。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我们一起来看看: 董某,女,65岁。有胃脘痛病史7年余,2008年1月因胃脘痛加重及进行性消瘦就诊。经胃肠钡餐透视及纤维胃镜诊为胃体管状腺癌,按国际抗癌联盟的胃癌新TNM分期法属Ⅲa期。 患者症状:感谢胃脘部胀满不适,隐痛与剧痛程不规则的交替出现,食后胀痛加重,时恶心呕吐,泛酸,纳呆,头晕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柏油样大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弦。于3月到上海上海张学俊主任处就诊。采用“中医扶正清毒抗癌疗法”的处方:黄芪、白术、茯苓等药材为主,在服用4 个疗程后,胃脘痛大减,乏力明显减轻,大便黄色,仍时泛酸,之后再服用2 个疗程,其症状明显减轻,无复发现象,在2012年回访中仍存活。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胃癌晚期容易转移到哪些部位 因胃癌病者在病初多无任何显著特点,约四成病者在确诊时都已经失去了手术时机,胃癌晚期的转移可以有4条途径,通常以淋巴性转移和直接蔓延为主,在晚期也可经血行转移。除此以外,癌细胞可以直接种植于腹腔内。 (1)胃癌直接蔓延:癌肿生长侵入胃壁后,向纵深方向发展,突破浆膜层,可直接侵犯相邻器官和组织,以大网膜、肝、胰、横结肠为常见,其次为空肠、膈肌以至腹壁。直接蔓延关系到手术方式及能否根治性切除,一般蔓延到邻近脏器,如肝等范围较小而局限时可手术切除,范围较大时手术难以全部切除。 (2)胃癌淋巴腺转移:是胃癌扩散的重要途径,而且发生较早。随着癌肿增长,侵犯胃壁愈深愈广,转移的机会就愈多。根据转移的先后顺序分为3站或3组。第一组(站)距离瘤体近来,为贴于胃壁上的浅组淋巴腺,一般发生在胃癌局限于黏膜下层时。第二组(站)系引流浅淋巴腺的深组淋巴腺,当胃癌侵犯肌层时可发生第二组淋巴腺转移。第三组(站)包括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肝门、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淋巴腺;也可发生远处淋巴腺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腺。此组转移多为癌肿侵犯至浆膜时发生。一般来说,发生第三组淋巴腺转移时已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3)胃癌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癌细胞或癌栓经血液循环至浑身其它器官。可转移至肝、肺、骨、肾、脾、脑、脑膜、皮肤,也可转移至卵巢,形成卵巢克鲁肯伯格(Krukenberg)氏癌或卵巢粘液细胞癌。血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晚期,除治疗原发灶外,还需治疗转移灶。 (4)胃癌细胞腹腔内种植转移:少数情况下癌肿突破胃壁浆膜,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脱落到其它器官和腹膜上,可发生种植性生长;晚期可发生癌性腹膜炎,并有血性腹水,有时可以从抽出的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发生种植性转移的患者均为晚期,治疗上难度加大,常给予腹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但由于广泛转移,往往只能延长生命,而不能治愈。 胃癌转移多发生在胃癌中晚期,部分患者出现在早期,给胃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胃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所以治疗需要慎重。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是肿瘤细胞内在特性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胞粘附在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肿瘤细胞必须从原来粘附的原发灶脱离;另一方

2019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第六章 常见肿瘤

第六章常见肿瘤 第一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一、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 carcinoma)是由鼻咽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本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如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省,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发生。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一)病因 鼻咽癌的病因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EB病毒目前较多研究资料显示,本病的发生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有密切关系,癌细胞内存在EBV-DNA和核抗原(EBNA)。约90%患者血清中有与EB病毒核抗原、膜抗原和壳抗原等多种抗原相应的抗体,而抗EB病毒壳抗原的lgA抗体阳性率可达97%,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EBV如何使上皮细胞发生癌变的?其机制还未弄清。 2.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些鼻咽癌患者有家族聚集性和种族易感性,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3.化学致癌物经研究提示有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微量元素镍等与鼻咽癌有一定关系。我国学者曾用亚硝胺诱发大鼠鼻咽癌,提示环境因素是鼻咽癌病因之一。 (二)病理变化 鼻咽癌最常发生于鼻咽顶部,其次是外侧壁和咽隐窝,两个部位同时发生的也常见。 肉眼观,呈结节状、菜花状或溃疡型肿块,有的癌组织向表面隆起不明显而向黏膜下浸润。早期局部黏膜仅有些黏膜粗糙或稍隆起。

组织学类型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以低分化鳞癌多见,高分化鳞癌的癌巢分层明显,还可见大量角化珠。中分化鳞癌可见少量角化珠,癌细胞常呈巢状结构。低分化鳞癌癌巢呈片状及条索状排列,癌细胞大小形状不一,胞质丰富,核大深染,无角化现象。癌细胞中证实有EB病毒的DNA。 2.腺癌分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前者可呈乳头状、管状及腺泡状。后者多为弥漫浸润,或见围成腺腔的倾向。 3. 未分化癌有两个亚型:①泡状核细胞癌又称大圆细胞癌,癌巢不规则,细胞体积大,细胞质丰富。核大,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有时见1至多个肥大的核仁。②鼻咽型未分化癌:癌细胞小,细胞质少,呈圆形或短梭形,癌细胞呈弥漫分布,不见明显癌巢结构。 (三)扩散 1.直接蔓延癌组织向上侵犯颅底部,经破裂孔侵入颅内损害第Ⅱ~Ⅵ对脑神经,向外扩展侵犯耳咽管进入中耳,向前侵犯入鼻腔或眼眶,向后侵犯颈椎。 2.淋巴道转移由于鼻咽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管丰富,因而鼻咽癌常在早期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先转移到咽后淋巴结,然后到颈深上淋巴结,多为同侧。

病理学中常见的“病理学中常见的“最”

病理必看经典“之最” ——病理学中常见的“病理学中常见的“最” 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脂肪组织 萎缩细胞在电镜下最显著特点是:自噬泡增多 哪种疾病最不易发生玻璃样变性:急性支气管炎 细胞质嗜酸性坏死最常见于:病毒性肝炎 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慢性肺淤血 引起肺褐色硬化的最常见疾病是:二尖瓣狭窄 槟榔肝镜下的显著病变是:中央静脉及血窦扩张充血和肝细胞萎缩及脂肪变性 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生物因子 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病理性核分裂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冠状动脉分支是:左前降支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生的部位是:腹主动脉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二尖瓣 急性风湿病最常见致死原因是:风湿性心肌炎 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是:草绿色溶血性链球菌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气肿 导致肺气肿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最易发生肺肉质变的疾病是:大叶性肺炎

肺鳞状细胞癌最主要起源于:主支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 肺腺癌最主要起源于:支气管腺体 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可起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慢性消化性溃疡最好发的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 慢性胃溃疡病变部位最常见于:胃小弯近幽门窦部 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出血 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溃疡型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凹陷型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最具特征的病变是:大量新月体形成 引起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肾炎是:膜性肾炎 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系膜区IgA和C3沉积 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外上象限 乳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是:硬癌 诊断早期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是:宫颈病理切片检查 绒毛膜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肺 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具特征性的病变是:筛网状软化灶 肠血吸虫病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乙状结肠和直肠

第六章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第六章消化系统 6-1 贲门失弛缓症 6-2 食管静脉曲张 6-3 食管异物 6-4 食管异物 6-5 食管癌 6-6 胃癌 6-7 结肠癌 6-8 直肠癌 6-9 克罗恩病 6-10 肝脓肿 6-11 肝囊肿 6-12 肝海绵状血管瘤 6-13 肝细胞癌 6-14 肝转移瘤 6-15 肝硬化 6-16 脂肪肝 6-17 肝移植 6-18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19 胆囊炎 6-20 胆结石 6-21 胆结石 6-22 胆道梗阻

6-23 急性胰腺炎6-24 慢性胰腺炎6-25 胰腺癌 6-26 急性腹膜炎6-27 胃穿孔 6-28 肠梗阻 6-29 腹部外伤

6-1 贲门失弛缓症【一、病史临床】男 21岁,反复吞咽困难2年。 【二、影像图片】 【三、问题】 Ture OR False (1)这是普通的胸片对:错 (2)病灶位于食管上 对:错 段 (3)病灶表现为明显 对:错 的占位效应 (4)病灶下端呈漏斗 对:错 状或圆锥状狭窄 (5)食道管壁柔软对:错

正确答案:1:×(这是食道钡餐图像)2:×(病灶主要位于食管下段)3:×4:√5:√最可能的诊断 A.食管癌 B.食管炎 C.贲门失弛缓症 D.Barrett食管 E.食道静脉曲张 F.正常食道表现 正确答案:C 【四、影像表现】 食管中度扩张,下端呈漏斗状狭窄或圆锥状狭窄,仅少量钡剂间歇通过,呈条或线状。管壁柔软,粘膜正常,未见粘膜皱襞破坏、中断征象。 【五、诊断】 贲门失弛缓症 【六、鉴别诊断】 1.食管下段贲门癌 2.食管裂孔疝 3.食管静脉曲张 【七、讨论】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是一种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按其发展程度分早、中、晚三期。本病是产生食管慢性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与精神情绪及刺激性食物有关,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甚至癌变等。 影像学诊断要点:1.普遍X线及钡餐:(1)胸片:表现为纵隔增厚,有时纵隔阴影内可见气液平。(2)钡餐:早期:食管轻度扩张,以下半部明显,蠕动减弱,下段狭窄段长约2~5cm,管壁柔软,

胃癌的转移途径

胃癌的转移途径 文章目录*一、胃癌的转移途径*二、如何预防胃癌*三、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癌的转移途径1、胃癌的转移途径之直接播散 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胃癌的转移途径之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血行转移 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4、胃癌的转移途径之腹腔种植性转移 胃癌侵及浆膜可脱落在腹腔内引起种植。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等都是由胃癌转移而来。 如何预防胃癌1、提高对胃癌的惕和认识。

2、检查和治疗癌前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息肉、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列为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应定期检查和治疗。 3、胃镜检查。胃镜诊断应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方法,胃镜观察对怀疑有溃疡、胃黏膜异形增生或胃癌的病例,取活检能获得早期病理诊断依据。 4、影检查。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也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病变的方法,但为了确诊,仍应动员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得到病理的诊断。 5、超声内镜检查。现在有一种新的胃镜可以安装超声探头,对胃隆起性病变如黏膜下或胃壁外肿瘤均可获得早期诊断,并能清楚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和肿瘤侵犯的深度。 6、对可疑病人一定要追踪观察,在1~3个月内复查一次。 胃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手术治疗胃癌 手术治疗是当今治疗胃癌最为可行且治愈可能性较高的一 种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即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及全胃合并脾、胰体尾切除术、Appleby术、胃癌合并受累脏器联合切除术以及姑息性手术。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合理

病理学——胃癌

病理学—胃癌 胃癌是肿瘤的一种,其恶性肿瘤称为胃癌。胃癌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在我国农村胃癌占据肿瘤中的首位,城市位居第二,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 胃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化学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或者亚硝酸盐等),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食用鱼、肉类熏制品、饮食过热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增加细胞的增殖活性、诱发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癌变),遗传因素等等。 胃癌可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未经治疗者平均寿命约为13个月。早期胃癌分为三期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腹腔镜下局部切除、D1根治术等方法。进展期胃癌分为息肉型、溃疡型、侵润型,晚期胃癌可以通过根治性切除手术、淋巴结扩大清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胃癌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的根治,只能通过预防和防治为主。胃癌预防的关键问题在于日常生活的注意和早期的发现。日常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禁止食霉变或腐烂变质的食物。2禁止高盐饮食3禁止食过度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4禁止吸烟酗酒5手术以后的病人忌进牛奶、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以防发生倾倒综合征。6少吃或不吃熏烤的食品及过度腌制

的蔬菜。7忌食辛香走窜的食品,如香菜、孜然、胡椒、辣椒、葱、芥末、蒜等。8肥腻生痰食品。如肥肉、肥鸡、肥鸭、各种甜食(含糖量较高的)、奶油、奶酪等。9中医传统认为的“发”物:如羊肉、无鳞鱼、猪头肉、动物内脏、虾蟹等海产品、公鸡、狗肉、蚕蛹等。10忌吸烟和喝酒,烟酒只能使疾病进展得更快,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冬天是养胃保胃的好时节,有胃炎的人,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也许胃癌离你越来越近了。日本医学专家对30岁-40岁年龄组的人进行了多年的饮食状况研究发现,在胃癌患者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另一个防治就是早期的发现,普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一个重要措施,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较长时间胃病史者,或近几个月出现明显胃部症状者,都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对长期治疗无效的胃溃疡或大于2cm的胃息肉的患者均应及时手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作胃镜检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