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嫦娥三号的热点物理问题(附答案)

关于嫦娥三号的热点物理问题(附答案)

关于嫦娥三号的热点物理问题(附答案)
关于嫦娥三号的热点物理问题(附答案)

科技背景: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准确进入环月近圆轨道。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月,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燃料燃烧后,液体变成气体,体积增大,燃烧生成的气体高速喷出来了,使火箭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上升。

2、喷出来的高温气体,与发射塔下面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使水的温度升高。液体变成气体,发生汽化现象,气化后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又发生液化,形成大团的白雾。

3、火箭喷出的气体,对下面有力的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当推力大于火箭自身重力的时候它就升上天了。

4、升天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也增大,所以机械能一直不停地增大。总的来说,火箭上升过程中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5、在大气层的时候,因为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产生了热能,摩擦生热现象是机械能能转化为内能。

6、燃料的能量转化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机械损耗和热量损失,所

(填大于、小于、等于)。

7、火箭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再转换成

了动能,最后变成了机械能。

8、火箭上和月球探测器上安装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记录飞行过程以及月面照片,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9、控制中心和测控站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控制火箭和嫦娥三号按预定轨道运行的,嫦娥三号拍摄的月球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10、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1.2吨质量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 2000 N。

11、绕月运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填“平衡力、非平衡力),其运动状态变化着(变化着、不变)在近月点时运动加快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在远月点时,速度减慢,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12、嫦娥三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后,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对着太阳方向,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能转换为电能。

13、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使用类似于坦克或推土机上的履带装置运动,而不使用车轮,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便于爬坡和翻越障碍,还可减小对月球地面的压强(增大、减小),以防陷入月球尘土中。

14、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测月雷达实测月壤厚度(1~3 0米)和月壳岩石结构(1~3千米),雷达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测距、测速定位。

15、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使用降落伞降落,只能使用反推力火箭产生的阻力实现探测器软着陆,这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16、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月球上一天相当于地球上一个月,白天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最高达 120?C,而夜间温度会降至–180?C,其原因除了月球没有空气不能起保温作用外,还与月球砂石尘土的比热容比较小有关系。

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许昌学院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张彦平 2. 李晓伟 3. 吴海峰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论文纸质版与电子版中的以上信息必须一致,只是电子版中无需签名。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提交后将不再允许做任何修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日期: 2014 年 9 月 15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嫦娥三号物理问题(答案版)

关于嫦娥三号的热点物理问题 科技背景: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准确进入环月近圆轨道。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着月,降落相机传回图像。 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燃料燃烧后,液体变成气体,体积增大,燃烧生成的气体高速喷出来了,使火箭获得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上升。 2、喷出来的高温气体,与发射塔下面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使水的温度升高。液体变成气体,发生汽化现象,气化后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又发生液化,形成大团的白雾。 3、火箭喷出的气体,对下面有力的作用,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当推力大于火箭自身重力的时候它就升上天了。 4、升天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也增大,所以机械能一直不停地增大。总的来说,火箭上升过程中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5、在大气层的时候,因为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产生了热能,摩擦生热现象是机械能能转化为内能。 6、燃料的能量转化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机械损耗和热量损失,所以热机 (填大于、小于、等于)。 7、火箭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再转换成了动能,最后变成了机械能。 8、火箭上和月球探测器上安装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记录飞行过程以及月

面照片,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9、控制中心和测控站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控制火箭和嫦娥三号按预定轨道运行的,嫦娥三号拍摄的月球照片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10、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1.2吨质量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2000 N。 11、绕月运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填“平衡力、非平衡力),其运动状态变化着(变化着、不变)在近月点时运动加快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在远月点时,速度减慢,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12、嫦娥三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后,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对着太阳方向,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能转换为电能。 13、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使用类似于坦克或推土机上的履带装置运动,而不使用车轮,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便于爬坡和翻越障碍,还可减小对月球地面的压强(增大、减小),以防陷入月球尘土中。 14、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测月雷达实测月壤厚度(1~30米)和月壳岩石结构(1~3千米),雷达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测距、测速定位。 15、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使用降落伞降落,只能使用反推力火箭产生的阻力实现探测器软着陆,这说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16、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月球上一天相当于地球上一个月,白天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最高达120?C,而夜间温度会降至–180?C,其原因除了月球没有空气不能起保温作用外,还与月球砂石尘土的比热容比较小有关系。

嫦娥奔月研究报告

篇一:《嫦娥奔月》观课报告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观课报告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讲的是正直善良的嫦娥为了不让逢蒙*计得逞,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语言优美,情节感人。读者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将获得美好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粱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重在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粱老师能注重情境的创设,教材的处理也别具匠心。她能根据年段教学的特点及要求,通过引人深思的导入语启发学生潜心读书,边读边思、边思边述,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全班交流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唱主角,组织引导,开拓学生思路,课堂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为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效,可以将写话训练引入课堂。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嫦娥心中的想法固然很好,可以写一写她飞升过程中对丈夫、亲人、乡亲的话,这是对人物品质理解的再一次升华。本文的体裁是神话,而且故事内容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来复述。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板书那几组词语进行。复述要求是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语言,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苏教版国标本也十分重视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书本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嫦娥奔月》观课 评课内容: 崔海英:本学期我们对教研活动进行改进,一次两个上,上同一篇课文。 这样,便于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做到扬长避短,既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自身的不足。粱凤刚:这节课的风格截然不同。粱老师整个课堂设计都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主线展开。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显得有条不紊,十分柔和流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收集,将课内外有机结合,接触大量的神话故事。同时,注重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设计以书信的形式统整课文内容的复述,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很出彩。席倩文:“课如其人”,课的风格与人的性格相符。粱老师的课细腻,作业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我觉梁老师的课虽能从大问题入手,但过于细致,,如嫦娥接济贫苦乡亲,送给乡亲的衣服,学生过于放开,拘泥于“兽皮做衣”、“纺布做衣”。应在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品格上多花时间。篇二: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和母题分析 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和母题分析 摘要:意象与母题是神话原型的基本结构单元。嫦娥奔月神话在中国文化史上广泛流传,成为中国历代文学长盛不衰的题材。如果运用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嫦娥奔月神话包含的意象和母题进行分析,那么就会发现,嫦娥奔月神话的持久生命力来自构成原型的意象与母题的多义性。 关键词:嫦娥奔月;原型;意象;母题;多义性 嫦娥奔月是中国四大神话之一。从先秦留下来的嫦娥神话故事,到汉代的嫦娥奔月画像石、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乃至当代科技前沿的“奔月”工程,嫦娥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突破种种束缚、追求自由与超越的象征,“飞天”、“奔月”意象也成为中国人心象的一部分,构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中华文化古老而浪漫风格的经典原型。 一、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分析 嫦娥奔月神话包含着两个通常可以相互替代的意象:即月意象与嫦娥意象。其中的月意象带有自然体内容,嫦娥意象则是中华民族想象力生发的产物。 1.月意象分析:多义性与哲理性 《周易·系辞》曰:“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月意象在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的感想:厉害了,我伟大的国!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的感想:厉害了,我伟大的祖国!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 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随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 功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相 比“嫦娥三号”发射,这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提高了30%以上。按 照计划,“嫦娥四号”经过26天的飞行,将软着陆至月球背面南极 -艾特肯盆地,从而完成“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的 壮举。 五年前,嫦娥四号的“同门师兄”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雨海西 北部软着陆,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的新突破。如今,嫦娥四号带着 全新的使命再次奔向月球,将史无前例地实现人类月球探测器在月 球背面的首次登陆,开启我国对月球探测的新旅程。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登陆技术的国家。此次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也代表着中国在航天事业中的大进步。相信在未来,我国一定可以 将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未来重载火箭的研发应用也将有序进行。 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背面,将让人类了解以前所不知晓但 又急切想了解的月球背面的境况,包括月壤、水分、生物。 嫦娥四号今后将通过对片区域的巡视探测,获取月球背面的图片、影像,甚至表面和内部的样本,对月球表面的岩石土壤、温度、光照、浮尘的特征及形成机理、低频射电天文、演化历史等进行研究,并且利用月球背面得天独厚的无干扰低频射电天文环境进行探

索性的天文观测,为将来我国乃至人类对月球的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月球的神秘面纱必将慢慢揭开,不仅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还可以深入地解开某些月球之谜,如月球来自何方,如何形成,是否有生物,是否适宜人类居住和未来的移民等。 人类能够不断向上的发展,根本在于对未知的不断探索。“登月探索”便是其中之一。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三号太空船完成绕月飞行,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正式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1968年美国阿波罗8号环绕月球飞行时,人类第一次用眼睛看到了月球背面。到今天,人类共发射10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65个月球着陆器,但没有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因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人类自开始抬头仰望星空的那天起,就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对背面一无所知。 这次的由长征三号乙改进Ⅲ型运载火箭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的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终于也创造出来了一个「先驱者」般意义的成就与壮举,终于为中国航天事业给弥补上了这一空白。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首次真正的前往从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这是一个“追赶”与“超越”的分水岭,我们大致上走完了别人走过的路,开始尝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了。希望能够看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中国人开始走别人从没走过的路,尝试新的方法,到达新的远方,体验新的感受,实现新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的有生之年,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是民族的未来所在。 “无论是从工程意义还是科学意义上看,嫦娥四号任务都是2018年国际科学界最具看点的任务之一。作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多云,气温6℃-17℃。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今天凌晨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运载“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完全按照“零窗口”准时发射。火箭飞行19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1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2时18分许,太阳翼展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随即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112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预计探测器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也叫月球车)组成。 和地球一样,月球上也有开阔的平地、高原,连绵不断的山脉,陡峭的崖壁,以及幽深的大沟。搭载在“嫦娥三号”上各种探测仪器能够让这些高山、岩石“开口说话”,从它们身上读出月球的历史故事。 在月球上,除悬崖峭壁之外,几乎所有月面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月壤。这些月壤主要由频繁撞击所产生的岩石碎屑、粉末等溅射物经过46亿年的累积形成,月壤下可能隐藏着人类所需要的宝藏,例如可供人类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高效的核聚变燃料氦3。 跟随“嫦娥三号”落月的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将在月球进行实地勘探,探明月球表面的物质成分以及可利用资源。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上搭载了两个观测仪器——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它们将把月球作为平台,观测太空深处以及地球空间环境。 除了巡天,“嫦娥三号”还会观察它的故乡,在月球上观察地球的等离子体层。

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简称:嫦娥二号,也称为“二号星”)是嫦娥一号卫星的姐妹星,由长三丙火箭发射。但是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它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所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翔实。“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发射梗概 2010年9月29日,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已完成发射场区的测试和检查,测试结果正常,完全满足发射的技术条件。将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如果遇到气候等原因,不能在第一窗口时间发射,还选择了10月2日和3日择机发射。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目前已飞入指定轨道。 发射时间 据发射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嫦娥二号最终将从2号塔位发射升空。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移动塔开始向2号固定发射塔靠拢。中国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今天已经正式宣布,嫦娥二号将于10月1日的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月球,开始了月球之旅。 嫦娥二号发射火箭残骸在10月1日19时11分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周围的村子。 发射准备 发射次日再行开放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外,大院内宽敞的林阴道上少有人迹,偶尔会有几辆挂着军牌的车辆进出,驻地泽远乡派出所的一辆警车在附近不间断巡逻。发射中心大门侧边的一条通村公路入口,昨日开始由军人把守,其间有一位当地老乡,驾驶一辆贴着通行证的面包车试图开进,但被查出车上载有多名持外地身份证的人而被拦住。 在发射中心门外的水果摊上,发现几位身穿天蓝色工装的青年人。他们身后的“航天一院”4个字,表明他们来自北京,是火箭测试队的工作人员,他们身挂的出入吊牌上,不仅贴着各自的近照,写着各自的姓名,而且还有出入证的编号。离发射中心约5公里的铁路线上,一辆写有“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字样的巡线车正在专用线上检修。住在铁路旁的一位老乡称,估计马上就会有“罐罐车”运输火箭燃料进场。 据介绍:在发射时间上,目前有关方面的工作正在按照10月1日晚7时这一时间作准备,没有特殊情况,嫦娥二号将在国庆日晚7时开始奔月旅程。飞行数据 绕月高度:100千米飞行速度:15千米/秒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效果非常好,卫星运行一切正常,原计划进行的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取消。据专家介绍,轨道中途修正的目标就是把卫星在原有轨道上的速度增量拉下来,把增量控制在10米每秒以下,根据2号下午的数字来看,这个速度增量还不到1米/秒。 据介绍,嫦娥二号卫星原计划要进行三次轨道修正,由于首次修正已经实现了初步的目标,第二次的修正就没有必要了,在今后几天要择机进行第三次修正,目的就是要把卫星调整到抵达月球100千米近月点进行制动时的速度,因而中途修正是这次关键太空“刹车”的基础。据了解,从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到抵达距月球100千米的时间大约为5天。 “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 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为“嫦娥二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二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 进一步探测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 运行时间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透露:“实际上,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的备用星。”,发射嫦娥一号时,为确保绕月飞行的成功,准备了两颗卫星。“如果嫦娥一号没有实现当初的目标,可能就会发射这颗备用星,嫦娥一号的任务圆满完成了,这颗卫星就成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卫星的先导星了。” 孙辉先透露,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嫦娥二号的任务将持续半年。[2]

(课标全国卷)2020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3(无答案)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三)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一 二附加 题 总分 11 12 13 14 15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 2.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速运动,两者的接触面是一斜面,墙壁竖直,则对两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 B.物体b可能受四个力作用

C.物体a与墙壁间一定存在弹力和摩擦力 D.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3.2020年我国将实施16次宇航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若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运行的周期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运行的周期之比为b,则( ) 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运行的角速度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运行的角速度之比为b B.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之比为b2 a3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b2 a D.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a b 4.质量为m=2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则(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B.10 s末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6 W C.10 s末物体在计时起点左侧2 m处 D.10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34 J 5. 如图所示,d处固定有负点电荷Q,一个带电质点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射入此区

观嫦娥三号登月有感

观嫦娥三号登月有感 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玉兔号”月球 车成功送入太空。2点2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根据北京中心计算结果,嫦娥三号探测器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现在我宣布,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三号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实现月面软着陆,二是实现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月球24号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落月进行月面“回”三步,待实现“落”月任务后,探月工程三期工程将最终实现探月器的成功返回。届时将由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进行打钻取样。这些采集的样品最终会放置在返回舱内,返回舱自己发动发动机,离开月球表面,进入绕月空间,加速离开月球,最后控制飞向地球,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可使用降落伞将所有样品安全降落在地球上,以进行充分利用。 12月14日,中国的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虹湾附近区域并释放出“玉兔”号月球漫游车。 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把中国变成了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月面软着路能力的国家,嫦娥三号的成功着陆,使中国人数十年来的登月梦想终于成真,更加激发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回首过去,从1939年的虎门销烟到现在的嫦娥登月,时光荏苒间百年已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为了民族自尊,国家崛起不断奋进,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成功,又掺杂了多少的汗水和欢笑呀。从无数次的经验中不断凝结共识:爱国,是行动。从自己做起,国家势必更强大!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骄傲!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国人,我更加骄傲!祖国的明天同样期待着我们去建设,我相信,我们伟大母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初中物理 中考模拟热点物理关于嫦娥三号的问题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 试题1: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燃料燃烧后,液体变成气体,体积增大,燃烧生成的气体高速喷出来了,使火箭获得巨大的 而上升。 试题2: 喷出来的高温气体,与发射塔下面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使水的温度升高。液体变成气体,发生 ,气化后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又发生 ,形成大团的白雾。 试题3: 火箭喷出的气体,对下面有力的作用,根据 ,火箭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当推力大于火箭自身重力的时候 它就升上天了。 试题4: 升天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动能也 ,所以机械能一直不停地 。总的来说,火箭上升过程中 最终转化为 。 试题5: 在大气层的时候,因为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产生了热能,摩擦生热现象是 能转化为 能。 试题6: 燃料的能量转化不可能是完全的,有机械损耗和热量损失, 所以热机的效率总 1(填大于、小于、等于)。 试题7: 火箭工作时燃料的 转换成了 ,再转换成了 ,最后变成了 。

试题8: 火箭上和月球探测器上安装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拍摄记录飞行过程以及月面照片,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能成的像。 试题9: 控制中心和测控站是利用来传递信号,控制火箭和嫦娥三号按预定轨道运行的,嫦娥三号拍摄的月球照片是通过传回地球的。 试题10: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1.2吨质量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N。 试题11: 绕月运动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受到的是作用(填“平衡力、非平衡力),其运动状态(变化着、不变)在近月点时运动加快能转化为能,而在远月点时,速度减慢,能增 大,能减少。 试题12: 嫦娥三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后,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对着太阳方向,太阳能帆板工作时,将能转换 为能。 试题13: 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使用类似于坦克或推土机上的履带装置运动,而不使用车轮,这样做是为了增 大便于爬坡和翻越障碍,还可对月球地面的压强(增大、减小),以防陷入月球尘土中。 试题14: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测月雷达实测月壤厚度(1~30米)和月壳岩石结构(1~3千米),雷达工作原理 是。 试题15: 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使用降落伞降落,只能使用反推力火箭产生的阻力实现探测器软着陆,这说力能改变物体 的。 试题16: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月球上一天相当于地球上一个月,白天向着太阳的一面温度最高达120°C,而夜间温度会降至–180°C,其原因除了月球没有空气不能起保温作用外,还与月球砂石尘土的比较小有关系。 试题1答案: 反作用力

中国探月计划论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探月计划论文 篇一:论文:中国探月计划 论中国探月工程 程亮20XX1004030122091班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的传说就传承了中国人奔向月球的梦想,如今中国“嫦娥工程”的实施将为实现这一梦想拉开序幕。20XX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长三甲火箭的护送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傲然腾空,踏上38万公里之遥的奔月征程,为“嫦娥”送去来自故乡人民的真诚问候。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以来,月球忠实地伴随着地球共同经历荒古的演化过程,抵御一部分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掀起汹涌澎湃的海洋潮汐,增添了地球的活力,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月亮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这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思恋寄托于明月之中。

21世纪前后,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轮探月高潮,世界各国纷纷提出规模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其中载人登月和建设月球基地都是各国月球探测活动的最终目标。提出重返月球计划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乌克兰、奥地利、巴西、印度、韩国等。 20XX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一年任务,所有载荷均开展了有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超过1.37Tb的 科学探测数据。 20XX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圆满完成使命。20XX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国探月工程首先有四大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 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 中国航天的发展一直偏重应用,而在纯科学的空间天文与深空探测方面,过去长期是空白的。所谓“深空探测”是指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场,进入太阳系空间或更远的宇宙空间进行探测。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深空探测主要包括对月球、金星、火星、木星、小行星等太阳系星体。与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各类人造地球卫星相比,深空探测的实用价值可以说微乎其微,其意义更多在于天文学、理论物理等科学领域的前沿探索。 我国是直到进入21世纪才启动了探月工程,正式开始深空探测工作,即嫦娥探月工程。事实上,即便是嫦娥探月工程的提出和立项,也经历了多年的蹉跎。或许是受到日本发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的刺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对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并提出使用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射月球撞击器的构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和日本飞天号一样仅有象征意义的探月方案并没有启动。 90年代后期我国再次论证探月方案,并对首次探月的科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2000年中科院提出的月球探测器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通过论证和评审,随后中科院开始对载荷关键技术和地面处理应用系统进行研究,2002年中科院和航天部分提交了月球探测器立项报告。2003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日上,印度总理正式宣布研制月船一号月球探测器,在此影响下2004年1月我国正式启动嫦娥探月工程。

嫦娥探月工程分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探月工程一期的“绕”,计划发射一颗月球轨道器进行绘制月面三维立体图像、探查月面物质成分等任务;探月工程二期的“落“,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作为巡视器,两者联合进行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探查,并携带望远镜在月球表面仰望星空;探月工程三期的“回”,是指发射月球取样返回探测器,探测器降落到月球后,将自动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最后由返回器带回地球。我国将通过难度逐步增加的“绕、落、回”的三步走,突破和掌握全套无人探月技术,为未来可能的载人登月积累经验并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我国嫦娥探月工程虽然立项较晚,但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展还是非常快的,先后于2007年、2010年发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完成第一步“绕”,以及二期工程“落”的前期勘探和技术验证。今年这次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将实现第二部“落”。月球南极被认为最有可能存在水,所以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可以考虑进行探测嫦娥四号将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那么,嫦娥探月工程会何时实现最后一步“回”? 首先要介绍的是嫦娥四号,它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目前已经和嫦娥三号同步完成了正样研制。较早的资料表明,嫦娥三号的巡视器设计寿命3个月,而嫦娥四号设计寿命12个月,分析认为这种区别很可能是前者首次应用,在宣传口径上做了保留。 嫦娥一号和二号的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曾提到,嫦娥四号将在嫦娥三号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改进,而且运行时间只有几个月,结合他后来说

嫦娥一号至三号简介

嫦娥一号至嫦娥三号资料简介 嫦娥一号简介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任务“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一号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的探月过程: 1.升空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直冲云霄,奔向遥远的月球,成功地进入环绕地球的预定轨道(即16小时轨道)。 2.环绕地球运行 (1)第一次变轨。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预定计划,向在太空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发出变轨指令,对其实施远地点变轨。指令发出130秒后,卫星近地点高度由约200公里抬高到约600公里,变轨圆满成功。这次变轨表明,“嫦娥一号”卫星推进系统工作正常,也为随后进行的3次近地点变轨奠定了基础。这次变轨是“嫦娥一号”卫星在约16小时周期的大椭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半后,在第二个远地点时实施的。 (2)第二次变轨。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开始实施第二次变轨。这是卫星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11分钟后,远望三号测量船传来消息,卫星变轨成功。变轨前,北京飞控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准时点火,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椭圆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3)第三次变轨。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地点变轨。“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

《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阅读答案(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 - .doc

《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阅读答案(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及答案- 嫦娥探月有什么作用 ①嫦娥落月,玉兔巡航。神话在这一刻变成现实,“中国制造”在月球上留下自己深深足印。几十年前,当化学家欧阳自远拿到美国赠送给中国的0.5克月球岩石样品时,小心翼翼又激动不已,像是捧着唐僧从西天取回的无价真经。而现在,整个月球向中国人打开了大门,它是质量超过了7000亿亿顿。 ②登月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几乎所有电视、网络直播的现场互动中,问得最多的,还是这个老问题。(a )是出于个人的好奇,还是体现对公共财政支出的监督,人们( b )有资格有此一问。毕竟,对于社保、医保标准都还不高的普通中国人来讲,探月工程的投入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③“你要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财力雄厚的欧美,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样无数次地被这样问起。他事后的总结,很是耐人寻味:“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

④“你要做的这些有什么用?”即使是在财力雄厚的欧美,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样无数次地被这样问起。他事后的总结,很是耐人寻味:“我有一个‘理论’,绝对正确,可以告诉大家。在加速器实验的发展史上,过去50年里面,尽管我们为了获得经费,要写一个申请报告书,设定一个目标,说服政府的人投钱做加速器实验,可是往往实际的发现跟原来的目标根本没有关系。”丁肇中说的是实话。 ⑤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能源资源,开发超高真空、弱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建设更遥远空间探测的前哨站与中转站……这些都是探月工程的目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 ⑥网际网路据说就是阿波罗登月的副产品,因为科学家需要把休斯敦宇航中心的电脑联接起来,共享信息。核磁共振、激光通讯、液晶电视和我们如今须臾不能离身的手机,也都是从载人登月的需求拉动中找到了突破的动力。而这一切,自然都没有写进阿波罗计划的立项报告,作为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⑦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管理学考题:在重要而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类事情中,应该优先处理哪一类?人们通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重要而紧急的事,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恰恰是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需要最为认真地对待。因为它的名字叫战略布局。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 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863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都属于事关长远的战略计划。它们的意义,尽管最终会关涉未来的日常生活,却很难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形容。也因为它们常常需要耗时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

嫦娥三号登月【高三作文】

嫦娥三号登月【高三作文】 今年的12月2日是我国特殊的日子--“嫦娥三号卫星”发射的日子,全国人民都万分激动的期待着和关注着这一刻的到来。 凌晨2点17分,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就将怀抱“玉兔”准时在西昌发射,在现场的人们和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都抑制着 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火箭的发射。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情绪也是激动无比,正在这时,几只蝙蝠从外面飞了进来,那黑幽幽的蝙蝠扰乱了我们全家人激动的心情,离火箭发射没剩几分钟了,正因为我怕蝙蝠,所以爸爸带上太阳镜到客厅里把灯开了,才把蝙蝠赶走了。 “一分钟准备!”2日1时29分,零号指挥员洪亮的声音,在静谧的山谷间骤然响起。“5、4、3、2、1,点火!”1时30分,指挥员发出铿锵有力的口令,发射控制台操作手白春波迅速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 刚好爸爸进来时,时间正好到了,发射!火箭一二级分离、火箭二三级分离,三级发动机一次关机、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器箭组合体始终保持正常飞行姿态。2日1时48分许,器箭分离。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数据显示,卫星在太平洋上空正高速进入近地点210公里、远地点约36。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2日2时18分许,太阳翼展开。火箭发射成功!看到眼前壮观而又雄伟的这一幕时,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兴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我们全家都分外高兴,在现场的工作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了,也很高兴,有的互相握握手,有的互相拥抱一下,表

示庆祝。 以后,等我长大了,也要学学这些科学家们,要比他们更厉害,发明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先进的科学仪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同学们,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付出的汗水滴在中国这块沃土上,我们的中国就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让我们一起用行动为美好的中国梦奋斗!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doc

Word 文档仅供参考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国旗下讲话 老师,同学们: 还记得在三年前,中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翔,一举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 想,向世人显示中国又一次实现了飞天神话! 在今年的 10 月 1 日下午 18 时 59 分 57 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 升空,当晚 8 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嫦娥二号卫星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此次奔月有以下新亮点: 直接奔月了。嫦娥一号是先发射到地球附近的过渡轨道,绕地球7 天未来才飞向月球。最终到 38 万公里外的月球,嫦娥一号飞翔了13 天多。此次嫦娥二号卫星将由运* 载火箭直接送入奔月轨道,预计 5 天左右就可到达月球。 飞得更近了。相比嫦娥一号200 公里高度环月轨道,嫦娥二号将进行100 公里高度环月探测,并将进入 100 公里 15 公里椭圆轨道绕月飞翔,最近点距离月球惟独 15 公里,将在更近距离内探测月球地形地貌。 装备更好了。嫦娥二号将携带诸多新装备奔月,分别对嫦娥三号的预选着陆区进行优于10 米和 1.5 米分辨率的成像试验,能获得更清楚、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 技术更新了。同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技术系统更加复杂。嫦娥一号有9 个分系统,嫦娥二号增加了一具技术验证系统,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积存经验。 嫦娥二号的成功飞翔,是我国航天科学工作者和无数为航天事业作出奉献的科学家和相 关人员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ldqu o;嫦娥二号蕴含着中华儿女别断求索、勇于进取、永攀高峰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当今世 界,开放和利用航天科技成果,正成为衡量一具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站起来、强起来 的中国别仅能够在一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一定会比人家做得 * 更美丽。中国航天人一次次的 高难试验、一次次新的跨越,一次次的成功发射,使中国人游览太空终究成为事实! 它有力地佐证了中国人自力更生、精益求精、别断创新的执著和勇气,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赶超 世界水准、实现强国梦的理想和信念,鲜亮地凸现了中华儿女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智慧和丰采! 嫦娥二号昭示着科学技术是国家进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知识算是力量,科技算是引擎。 科技强,国家强。 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应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有一种别断求索、 勇于进取、永攀高峰的奋发向上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改日的辉煌而努力奋 斗。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意义 篇一:2014 高考作文素材:嫦娥三号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 2 日凌晨 2 时 17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 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 在夜幕中飞行约 18 分钟后,火箭将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高度 200 公里、远地点高度约 38 万公里的地 月转移轨道。 据了解,嫦娥三号奔月飞行约需 112 小时,在此期间将视情况进行轨道修正,预计探测器将于 12 月 6 日飞行至月球附近,实施近月制动,进入 100×100 公里的环月圆轨道。 按照计划,嫦娥三号于 12 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 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三号探测器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火 箭相比,用于此次发射的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 全性。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86 次发射。 探月工程是中国 16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实施的又一 重大航天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步曲。2007 年 10 月成功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轨有效探测 16 个月, 顺利完成第一期环球绕月探测任务。第二期任务的先导星嫦娥二号于 2010 年 10 月成功发射,目前飞离地 球已突破 6000 万公里,完成了一系列既定任务和拓展任务。 而嫦娥三号将主要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和月球巡视探测,是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 的里程碑意义。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受访时称,中国有望在 2020 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而完成无人探 月工程绕、落、回三个探测阶段,为下一步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篇二:嫦娥三号“奔月”,意义何在? 嫦娥三号“奔月”,意义何在? 1、嫦娥三号登月的里程碑意义。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 00 秒 34 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 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 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开始 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号 3780 公斤,搭载的月球车重量约 140 美国和前苏联的月球车重量更小, 加齐全。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直接 转移轨道飞行约 5 天,进入 100 公 轨道飞行约 4 天,变轨进入 15 公里空。“嫦娥了奔向 38 重量约为公斤,比功能也更送入地月里环月 圆*100 公里椭圆轨道,再飞行约 4 天后,从高度约 15 公里的近月点开始慢慢由动力控制软着陆,成功后探 测器释放玉兔月球车,开展预定的月面巡视勘察,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一系列科学探测。

嫦娥四号615(高中阅读)

嫦娥四号 材料一: 嫦娥四号自2018年12月8日发射到2019年1月3日着陆月球用了26天,为什么嫦娥四号绕月时间比嫦娥三号多用了13天呢? 一是嫦娥四号需要等待月昼充能量。月球自转的周期是28天,探测器只有在月球着陆区的白天着陆,才能得到充分的太阳光开展工作。而嫦娥四号“近月制动”之后,运行的轨道面到着陆区上方的时候正好是着陆区的晚上,因此嫦娥四号要持续绕月飞行一段时间,才能赶在月背的白天实施着陆。 二是嫦娥四号发射窗口限制多。为获取最大的运载能力,嫦娥四号的发射窗口要考虑很多约束条件,使其与日、地、月的相对关系满足任务需求。例如,奔月轨道需要调整近月点经度和飞行时间,让环月轨道临近着月点上空,为登月创造条件;奔月飞行过程中,要考虑太阳能帆板的受晒问题,要求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太阳帆板之间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三是嫦娥四号的在轨测试需要力求精细。在升空和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要按需调整速度和轨道机动参数,而且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还会有相应的科研测试项目。嫦娥四号绕月期间一些设备需要开机进

行测试,有足够的时间,才能让测试更完整,准备更充分。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1月9日)材料二: “嫦娥四号任务是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孙泽洲介绍说。虽然有嫦娥三号的技术基础,但是嫦娥四号有许多新研设备,有些还需要全新研制,而且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未知因素和各种风险非常高,设计难度非常大。同时,还需要新研制和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位于日地连线上、地球外侧约150万公里处)上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一条通信的纽带,这将实现首次人类航天器的对地对月中继通信。目前,他带领研制队伍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时刻,即将迎来发射“大考”。 “我们希望用有限的条件尽可能多获得一些成果,在已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希望步子迈得大一点儿,更高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孙泽洲总设计师充满希望和自信地说。而他的这种希望和自信正是源于他投身中国航天事业二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和悉心积累,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创我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到嫦娥三号完美的落月之旅,再到接过中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大旗,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拓展到4亿公里远的火星,孙泽洲和他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