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通观人类社会,也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历史。就整体而言,古人的发展意识也许不象现代人这么明确和自觉,然而对于发展的设计与谋划却是相同的。人类富于思维、充满智慧、憧憬未来,总是为自身发展谋划美好蓝图。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发展到了今天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教育是四大目标之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六大报告.)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目前8年提高到12年,在我国教育史上将出现一次伟大的飞跃。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科学的发展现。那么,什么是高职教育科学的发展观呢?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一般思想的原则:批判。批判与任何否定或肯定都没有关联,它就是划分边界。边界是一个事物本身的起点和终点。在边界之处,一物与它物相区分,而规定自身。”(注:彭富春.漫游者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按照这一思想原则,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划分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高等教育发展范畴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链条中的高职教育发展,以及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等等。

一、宏观背景:高职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政策环境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发展的目标和教育在发展中的地位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注: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4-29.)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注:江泽民.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N].人民日报.1994-6-14.)“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十六大报告.)由此,我们明确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宏观上对人才培养质与量上的要求和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各类职业技术人才。(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发展规划的五项重点任务之一。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是中央政府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给高职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任务。《决定》提出:“…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万名中职毕业生、800多万名高职毕业生。”(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陈至立同志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必须有很大的发展”。客观上,中职教育的发展必然带动高职教育随之发展。同时,《决定》提出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的4项任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为高职教育铺就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发展空

间。二是对职教管理体制实行改革。《决定》规定,国家将“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自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新的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领导和统筹的力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调动了方方面面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目前初步情况看,其一国家加大了职教资金的投入;其二劳动准入制度逐步规范和加强、“双证沟通”工作进入试点、证书培训市场显示出广阔前景,其三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联系进一步加强;其四现代水平的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力度加大,其五教育立交桥逐渐贯通,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将得到发展。

2、人口基本状况与预测

根据2001年人口测算,我国总人口约为12.76亿,其中文盲约占8%、小学约占36%、初中约占38%、高中约占12%、大专以上约占6%。

——约在2030—2035年之间,全国人口将出现历史最高峰16亿。

——入学人口预测:单位:万人

年份2008202220332050

入学人口120009000近100008500

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

年份20022003200420102020

毛入学率14%约15%15%以上22-24%35-40%

注:1995年世界平均毛入学率为22%。

从人口运行的趋势来看,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加入WTO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教育趋向国际化。这种变化已经给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带来了几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变化。就是教育必须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能够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国际化人才。与此相适应,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方法都要相应改变。二是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更高。总体讲,教育供求数量上的矛盾有所缓解,但质量上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个形势是很严峻的。三是抢占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更趋激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竞争与争夺不只限于国内,而是国际间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部分教育市场对外开放,国际教育资本随之进入我国教育市场。当然我们也可以、也应该走出去,但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不具备显在优势,这就更加增强了竞争和发展的严酷性。

4、科技挑战

世界科技正在进行新的革命,出现了新的重大突破,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新的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冲击也是很明显的,基因工程、纳米技术、IT技术等重大技术的突破,一方面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突出的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必须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及时引进科技革命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在现场教学中使用新的解释模式,而不必使学生负担许多过时而不必要的知识。二是对信息的处理。当今社会受良好教育的标

志不再是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习得,将分析,评估等思维能力和有关技能的养成作为良好教育的标志。三是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远程教育,尤其是网络课程发展迅猛。如美国,已有两千多所院校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占整个美国高校数的50%,这其中有60%的院校开设了5.4万门网络课程,主要集中在外语、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专业,占网络课程总数的70%。(注:岑建君.中国教育报.2002-1-18(5).)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急于开拓我国的网络教育市场。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突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引进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网络课程技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缓解和弥补我国教育供求矛盾和资源不足。

5、高等教育大众化驱动

我国高等教育趋向集约化、交叉化、综合化。所谓集约化是指质的方面,主要是国家级重点院校以更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所谓交叉化和综合化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的交叉、综合,单科性大学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一是教育种类的交叉、综合,主要表现为师范类院校向综合院校发展,普通院校向职业技术教育渗透。这一崭新局面的出现,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也是二十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带来的新气象,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大发展的开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其间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为我国高等教育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至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214所,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66.96%;在校生454.51万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9.96%。”(注:朱振国.高职高专路在何方[N].光明日报,2002-1-24(B2).)另据中国教育报2002年11月1日1版报道:“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迅速,到2001年年底总数已达1314所,仅2001年就增加202所”。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只是刚刚拉开序幕,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大戏还在后头。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必然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以湖北省为例,“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途径和主要形式,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基础,新增招生计划主要用于发展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力争达到35万人左右(目前在校生规模15万人)。重点建设10所职院,建设一批高职教育重点专业,探索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注: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决定)

二、时代需求:局职发展的根本动因

1999年4月26日至30日在汉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明确了“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应在新时代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是实现和平文化与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际公民的有效手段。”(注:刘京辉.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1、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趋势

创立于中世纪的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他深深地根植于各自所处的国家之中。起初,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性行业提供训练,同时大学还具备重要的政治功能。现代大学在为日益增多的各类专业训练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1809年由威廉·冯·洪堡(Wilhelm V onHumboldt)倡议建立的柏林大学是以后研究型大学的开始。在19世纪中叶,统一伊始的德国利用大学进行国家建设,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承担了以国家发展和工业化为目标的科学研究职责。与德意志大学不同,美国高等教育以特有的实用主义精神走出了一条极具本土风格的办学道路。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摩雷尔土地捐赠法”,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代表的社区大学(学院)不再

把高等学校看成是学术的“圣殿”和文化的“象牙塔”,而是强调大学的社区服务性功能。

自二次大战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1975年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到了在工业化国家中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再到普及型高等教育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高等学校招收了30%左右的适龄青年入学,而欧洲国家大都不到5%;到了60年代,欧洲国家有5%或更多青年入学;到1970年瑞典的高等学校入学率为24%、法国为17%、而美国此时为50%,接近普及型水平;到90年代,大多数欧洲国家入学率为30%以上,而美国也增长了几个百分点。(注:PhilipGAltbach.将凯译.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由此得知,高等教育的扩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这种扩充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扩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扩充的原因有许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核心因素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日益复杂化,从而需要更多受过高级训练的劳动力。

——高等院校为当代社会中的许多角色和职业提供考试和学历证书。

——大学作为考试机构的作用在扩大。

——当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各类人群都有这种需求,即意识到学历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注:PhilipGAltbach.将凯译.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在过去的20年中,职业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大学课程应当为各种日益复杂化的职业提供相关训练。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工业部门力图将它们所需的技能反映到课程中去。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为几乎所有职业提供人员训练的最重要的机构,他的地位会随着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得到加强。

2、经济腾飞的有力武器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20世纪末,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下降。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公布,在参评的47个国家中,中国的综合排名从1998年的24位下降为2000年的31位。世界经济论坛(WEF)在《200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参评的59个国家中,中国从1998年的28位下降到41位,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排名更是明显靠后。教育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国家竞争力遇到挑战时,大多从教育开始反思。当前苏联抢在美国之前发射载人航天器时,美国在1959年出台了《国防教育法》;当80年代日本产品大量挤占美国市场时,从里根到小布什连续发布关于教育的报告,第一份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

从一些发达国家和东亚其它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被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在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中的某些行业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但生产者大多是民工,技术工人不仅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而且知识重心偏低。在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企业产品大都以出口为主或者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的较大份额,他们跟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技术与设备更新的周期极短。以服装纺织为例。设备更新周期约为5年。在信息类、家电类、精细化工类企业中技术更新更是迅速,高级技术工人在这些变化中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显得弥足珍贵。而且有数据表明,产品的合格率与生产者的职业训练直接相关。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突破性发展为核心和广泛应用为基础,带动一大批中、低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全面社会经济生活。高科技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但不是知识经济的全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及其就业的比重仍然较低,相反,绝大部分产业和就业仍集中在中低技术产业领域。知识经济的发展,既需要高科技开发人才,还需要大量技术熟练的富于生产和工艺创新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实际操作人才。因此,以高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高职教育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OECD关于知识的分类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know-what)、原理性知识(know-why)、技能性知识(know-how)和社会性知识(know-who)四大类,其中,技能性知识和

社会性知识必须通过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和训练来获得。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知识的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物化联系着研发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较高工艺水平和加工能力的生产者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他们是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者、实现者。重视高职教育,重视高职学生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注:PhilipGAltbach.将凯译.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联合国把工业发展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1、工业化2、后工业化四个阶段。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中国将处于从工业化1向工业化2迈进的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技术工人。即使在发达国家,近年来也出现了在高等教育之后接受职业训练的新趋势。这一切充分表明了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注:十六大报告)是我国发展经济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如果保持GDP每年增长7%,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2万亿美元。要达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4万亿美元,GDP每年增长要达到8.3%。这时我国经济总量将居世界第三位。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到2010年城镇人口的恩格尔系数<30%,达到富裕的小康;农村人口恩格尔系数<40%,同时,城镇人口每年增加1%。

我们要以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加快实现现代化。新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高级蓝领。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此前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使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战略选择有其必然性,但也极具挑战性。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以制造业的产值来比较,2001年东亚地区制造业产值中国占16%,日本占54%,国内制造业的产值只占日本的1/3弱。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是德国的1/45,日本的1/40,美国的1/35。每100美元产值所消耗的煤,我国分别是上述国家的3倍、6倍和8倍。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含量和技术工人的数量的缺乏。

2002年9月23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紧急出台劳社部发[2002]18号文《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2002年10月初工程头号项目“机电高级技工培训项目”紧急启动,要求从2002年至2005年争取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中比重提高3-5%。其中中青年高级技工比重达30%左右。

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据全国81个城市2002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调查,制造业是用人单位需求最大的三个行业之一,占总需求的22.5%,比2001年同期上升6.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求人倍率最大,为1.31;技师和高级技术工人倍率都是1.13;高级技师倍率为1.08。技师需求倍率比去年上升55%。据统计,全国城镇职工共1.4亿。高等级技术工人仅占3.5%。照此估算,中国要达到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队伍40%的比例,还短缺高级技工5110万,即使按“十五”规划的要求仍短缺2300多万人。(注:唐大勇.高等蓝领短缺,国家紧急应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10-14.)

4、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上将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模式定为“一个基本优先目标”。就业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2001年日内瓦全球就业论坛认为“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是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手段。”就业是保持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途径。

据2001年统计,在我国12.76亿人口中,劳动力为8.80亿,城乡就业人口为7.30亿。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681万,占城镇劳动力的3.6%,若纳入下岗职工约占7%;农村失业人口70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在下岗职工中亏损和停产企业职工占90%、下岗3

年(长期失业)占51%、初中学历以下占40%、"4050"人员占40%。同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约800万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1年家庭收入下降原因92.1%是因为下岗,下岗职工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75.2%。中国未来5-10年最大的风险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就业。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先生建议宏观经济政策的新目标由“增长优先”变为“就业优先”。(注:汤敏.宏观政策新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2-13.)一方面,全国有大约2亿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熟练的技术工人极其匮乏,这对我国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有强烈的负面影响。高职教育应扩大规模,提高学龄人口的入学率,给未来的劳动力以充分的职业训练和基本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失业、下岗人员,高等职业学校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充分地承担职业培训甚至就业指导任务。高职教育可以通过扩大办学规模以及多元化办学形式,减少下岗、失业人口,推迟就业年龄、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等。职业训练可以增加劳动者的自信心,使他们融入主流社会,通过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拉动内需,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并且是以人为本的;不仅向青年学生开放,而且向在职的、失业的以及处于边缘境地的群体提供培训与再培训”。(注:刘京辉.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7).)

“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最根本的贫困”,教育有社会分层的作用。教育不仅影响个体发展,还因为教育分层带来的收入分层和其它隐性分层会加剧社会矛盾。事实上,群众有接受高等教育强烈的愿望。从消费上看,发展性消费逐年增加,其中教育消费增长很快。高职教育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高职教育消费还将持续增长。综上所述,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着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十分紧迫,十分逼人,发展的机遇和前景也十分诱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忠实贯彻执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加压力,奋力拼搏,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高职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主观上有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发展意识十分重要,但最终能不能顺利发展,发展的速度如何,还要受社会需求度和自身发展能力制约。发展教育事业尤为如此,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必然受到惩罚。我们过去也有过违反规律受到惩罚、被迫付出代价的教训。比如,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20世纪末以来,在适龄人口入学高峰退出小学学龄段以后,由于生源减少,很多地方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新建的校舍出现闲置,还有师资过剩等等,结果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当然,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尽相同,即使适龄人口入学高峰退出大学学龄段以后,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高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规模仍将有一个较长时期的扩大和发展。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目的还在于引前车之鉴,增强按规律办事意识,避免盲目发展,减少发展代价和成本,坚持可持续发展。

1、遵循高职发展规律

在高职教育发展问题上,我们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既要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度,我国广大高职教育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和接受程度,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能力等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将在2008年前后出现的大学入学人口高峰,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也需要保持更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需要”与“可能”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科学谋划发展进程。一方面咬住发展不放松,大力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小农思想,破除守摊子、裹足不前的保守思想,克服无所作为情绪,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反对那种不顾客观支撑条件制约和教育预警,好大喜功,盲目冒进的做法。

2、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数量和质量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一面。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高职教育,必须明确只有把学校做大才能做强的道理,那种在过去精英教育背景下,把学校办成袖珍式典范学校的观念和做法,在目前是过时且不可取的。因此,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扩张力,始终坚持把主要财力、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发展上,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先人一步,首先在办学规模上占领一个制高点。在把学校做大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以建设一流高职院校为目标,努力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培养大批高质量、为社会所欢迎的毕业生。努力在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上下功人夫,坚持以现代高职理念和管理理念办学,走质量兴校道路。客观上,基本办学条件、支撑制约因素也在限制我们,比如: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师比、生均图书量等等。当然,我们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发展,或者发展慢一点,就没有这些问题。但不发展,或者发展的步子慢一点,就绝对没有前途。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加快发展壮大自己。”(注: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0-10-18.)

3、以改革求发展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要始终注意把握好三者关系,在坚持把主要精力和财力用手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高职办学中重大事项的改革,比如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高职发展始终保持一股内在动力与快速、强劲势头。在高职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关注办学者自身利益,使他们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主要还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即学校利益与教职工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从办学实践看,同样的机遇、同样的环境,有的高职院校人心齐、情绪顺、发展快,而有的院校却心不齐、气不顺、没办法谋发展。什么道理呢?这里不光是—个有没有发展愿望、发展思路的问题,还有一个教育广大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切实处理好学校与教职工个人的利益关系的问题。如果说,发展是目标、是目的,那么改革则是动力、是手段,而稳定则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上,在发展速度和建设密度上,就会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既坚持一种跨越式的发展思想,跳起来摘桃子,花明天的钱图今天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发展和建设的能力,可承担债务的能力,以及教职工心理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规模,并根据发展需求缓急轻重,安排好发展建设项目,在事业发展的同时,使教职工待遇随之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稳定人心、留住人才、吸引和引进优秀人才,不断推进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4、坚持内涵发展

所谓发展,既是量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质的跃迁。发展的根据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矛盾的展开既是外延的拓展,也是内涵的丰富。从长远的眼光看,坚持内涵发展对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贴近市场,提供市场需要的优质的优质教育服务,则是内涵发展的主要方面。优化专业结构,就是要根据客观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要求,使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时俱进。当前,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必须考虑下述客观依据。一是我国加入WTO,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的影响。二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适销对路人才,保持高职办学出口与进口畅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良性循环。三是按照国务院发展职教的《决定》,落实好职教“十五”4项具体任务,即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开发服务。四是适应办学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市场需求与长远规划、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关系。根据上述依据,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必须增设外向型的外经、外贸、涉外法律和外语类专

业。加强机械制造、IT类专业。大力发展涉农专业。在专业建设上,按照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走新型专业建设的路子,而不是重复过去专业建设的老路,坚持建设高起点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高职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要下大气力对传统人文社科类专业进行彻底改造,要真正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借鉴理工类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深化文科类专业改革和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十六大报告.)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前途光明,空间广阔。

5、认真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对发展的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要深入研究,科学决策。注意发展的阶段性,即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解决好关键性的问题和环节。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目标定位上要科学、合理、明晰。在教育思想上要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科学教育为基石,坚持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结合。要以多样化的质量观来评价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要在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非智力因素(EQ、AQ)的培养。将提高学术水平与提高管理水平并重,力争在规范管理中产生质量,在提高质量中树立品牌。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促进更快的发展。

6、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发展目标确立后,怎么去实现,路子有两条:一条是走常规发展的路子,靠自身的积累滚动发展;一条是走非常规发展的路子。

(1)做到先人一步,把学校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抢占职业教育的更大市场份额,实现优质办学资源的重组与合并,是便捷可行的路子。当然对发展中的大事,要十分慎重,调查了解摸清情况。反复研究,深思熟虑,要看得难、看得远。更要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宏阔的气概,高远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和意识。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有新思路,墨守成规、迈不开步子是难于开创新局面的。

(2)在当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现实可行而又十分稳妥的办法,就是大力开发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

(3)走外向型办学的路子,努力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在经济至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大的背景下,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走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子,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开拓,既走出去,也引进来,不断抢占和拓展国际教育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攀登新的高峰。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完整版)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和要求,从201X年3月至201X年2月,全县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 从201X年3月开始,201X年8月基本完成,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局机关和二级单位及试点乡镇,官店、红岩、长梁是第一批,官店是全州的试点单位;第二批: 从201X年9月开始,201X年2月基本完成,包括乡镇、村、中小学等。3月25日,县委召开了动员大会。为抓好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拟定了工作方案。刚才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供大家讨论和征求意见。等一会儿,县领导小组派驻的检查指导组的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二是在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三个必须坚持”;三是切实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学习领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有多深,思想解放的程度就有多大,事业发展的速度就有多快。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教育要优先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优先发展教育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更加紧迫地要求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必须更好地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优先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工作中,一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培养人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科研中充分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样两个原则,统筹好教师队伍建设与基本条件建设,辨证地处理好硬件与软件、大楼与大师的关系,认真研究如何吸引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来当教师、如何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到新水平、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三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努力做到: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3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

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方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提高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政绩的能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端正对待政绩的态度,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标准和目标,努力实践党的科学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教案

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教材分析】 本节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章前几节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是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学生分析】 当代大学生比较关心时事,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肩负着但是因为社会阅历等原因,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些形势、国家政策的把握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分析】 1、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2、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 知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 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重难点分析】 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入手,抽象出一般的道理,即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并结合图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议、思、练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引思): 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二、讲授新课: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板书)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板书) 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某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可编辑版】

某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某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xx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中发14号)的要求,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我县将从201X年3月至201X年2月分两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四川省情和合江实际,认真贯彻省委“两个加快”和市委“四个四”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合江 ‘融入重庆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川黔渝结合部金三角’”的活动主题,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县上下抓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切实加快“实力合江、魅力合江、和谐合江”建设步伐,努力开创我县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要求根据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思想认识有新提高。进一步加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理解强县战略和“立足川南、融入重庆、服务黔北”发展定位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坚持,加快发展是做好合江工作的第一要务和鲜明主题,着力强化忧患意识、创新意识、求真意识、大局意识和爬坡意识,使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在什么是科学发展、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二)工作作风有新转变。始终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机关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表率意识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方法明显改进,真正使合江成为“办事态度好、办事程序少、办事速度快、办事水平高、办事成本低”的发展热土,着力打造群众和业主双满意的“合江速度”。 (三)发展能力有新提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掌握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谋划和领导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处理复杂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切实解决慢执行、乱执行、机械执行、中梗阻等突出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会执行、善协调、能干事的干部队伍,形成奋力推进合江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讲课教案

第七章科学发展 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是() A.《党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C.《党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 D.当代世界的发展理念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求真务实 C.全面协调 D.以人为本 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实事求是 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实事求是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以人为本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实事求是B.统筹兼顾 C.全面协调D.均衡发展 7.以人为本,就是() A.以人民的利益为本 B.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C.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D.以多数人的经济利益为重 8.胡锦涛在十七大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党的建设 B.群众路线 C.统一战线 D.解放思想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

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D.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 A.为什么发展 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发展 D.怎样发展 3.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要做到() A.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D.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有() 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 D.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6.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 D.根本方法又好又快 7.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规律 B. 运用规律 C.把握规律 D.遵循规律 8.胡锦涛指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 A.把握规律性 B.增强主动性 C.克服片面性 D.减少盲目性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 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 98 所,招收专科生 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 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 45.3% 。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 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 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试点,开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途径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1500字)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能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和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树立科学人才观,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的用人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不能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一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还是后进生我们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颇,只有让每一个同学都融入到班级的这个大集体中,才能发挥班级乃至学校的整体力量,才能有长期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应当是“创造一种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二、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示范者。 三、教育发展,德育先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学生的心里特征。教书育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思想是最主要的因素。我们要加强知识中渗透德育,要努力成为教学与德育并举的多功能型教师。德育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还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成功的教师。才能成为创新型教师。 四、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很大的位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良好的师德在学生和家长心中都是受到十分的钦佩和尊敬的。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接受教育,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还要有奉献精神,要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教师这一职业只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把科学发展观和奉献精神结合在一起,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育局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把我教育工作推向前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丰泽区环清小学曾焕然 在学区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启动的动员大会以后,我按照局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则,紧紧抓住学习提高、解放思想、联系实际、完善体制机制、作风建设学习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第一阶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责任感、紧迫感。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能否开展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的深度。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

策划书-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新选版)

策划书: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新选Plan book: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activities of in-depth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 工作计划 ) 汇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策划书: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新选版)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安排部署,按照《xx区参加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南学组发〔2011〕1号)的要求,xx区教育系统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从2011年3月开始,到2011年8月基本完成。为扎实搞好xx区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全区教育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要求,切实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

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城区建设、落实“学有所教”行动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 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安排,xx区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区教育局机关、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区教育系统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承担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职责,发挥着保证教育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和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区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学有所教”行动计划,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区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工作之中,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实效性上

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新篇)

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南关小学是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之一,学校党支部召开了动员大会,这标志着南关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展开。这段时间以来我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专题讲座、自学、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现结合学习和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充分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包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全面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全局,着眼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总结国内外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创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同时也标志着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经实践检验与证明、日益显示出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更是科学、有效地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当今我国正面临应对金融危机的考验,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紧迫性,要认真加强学习,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具体工作中,要组织好对学生的教育,抓紧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教育,利用课堂这个载体加大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另一方面还要紧密联系家长与社区,坚持问计于民,围绕新时期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好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科教兴国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国策,今天的学生素质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未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中,就是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授灌输为主转变到师生互动、对话为主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主动传授转变到师生共同探究的民主师生关系。教师不仅应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为人师表,传授做人道理,关注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考核教学质量时,不仅应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把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大事;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生命及社会弱势群体的传统美德;要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能力。总之,“以人为本”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智力、心理、体能、交际、竞争、承压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家庭和社会的人。我们在日常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三查三看).doc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总结(三查 三看) 一、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过去对科学发展观认识较偏面,较肤浅,认为科学发展观仅仅是发展的观点,没有把它升华为把导思想的层面。通过学习,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二、思想和观念受到了洗礼,获得了升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一次大规模、广泛性、深层次的党内思想解放运动。经过学习反思,进一步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更新了观念,振奋了精神。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处理,更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进一步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身责任。 根据活动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剖析了自身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虽然平时也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较为肤浅,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与本科室工作相关的内容的学习,跟工作无关的涉猎较少,运用政治理论指导工作实际的自觉性不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时时处处保持先进思想这

根"弦"绷得不够紧,有时放松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要求,满足于学习上的一知半解,工作上的完成任务。 二、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够强。 工作中虽然能够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但有时做工作却仅仅从自身工作或本单位利益出发,按领导要求完成,缺少科学发展意识。 三、学习的方法和效果上有所欠缺。 没有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形式,没有进行学习后检查和"回头看"。通过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不住发展的必须规律。通过学习来研究解决问题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有时把握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和根本。 整改措施和决心 针对思想上不合时宜的观念,针对工作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做法,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计划地把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深、学透,带着工作中的问题学,做到集体学习不缺席,工作之余自觉学,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党章对每个党员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我将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更新观念,大胆工作,

论教育与科学发展观

论教育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教育发展和教育政策选择的根本依据。”文章主要从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意义及如何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等两方面来阐述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发展;教育创新 1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发展的政策性意义 1.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教育发展的总政策。 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整个国家发展的总政策,因而它也必然成为指导国家教育发展的总政策。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

了新的目标与方向,它要求教育的发展要更加努力适应并紧紧服务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发展对于以人为本的发展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教育的发展既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要素,同时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认识与理解科学发展观,我们能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社会的全面发展固然包含教育发展于其中,它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社会的协调发展既指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共进,也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能够互动与平衡。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样寓含教育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我们无法想象社会的协调发展。即使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决不只是指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指教育的共同发展。在向现代化行进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有的“协调”作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一种层面上看,是指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发展,关键在于人如何认识自然,如何对待自然。所以,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把握能力,甚至人对自然的情感与态度对能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构成这种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要素无疑还在于教育。从更深入的层次上看,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能否运用自己的理智、情感与能力去维系并开拓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从这里我们也能更深入地认识教育发展的深刻的价值与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理解

2019医院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医院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市委统一部署,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县委发〔2019〕9号)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参加全市小草范文网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意见》(忠学组发〔2019〕5号),结合全县医院实际,现就医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参加对象及活动领导关系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医院包括:全县未参加全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和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的医院,凡是党组织关系在上述范围内的党员,均属此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对象。其他未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医疗卫生单位比照医院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医院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关系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各乡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地医院学习实践活动。医院学习实践活动以医院党组织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入党积极分子以适当方式参加活动。医院党组织要注意邀请本单位党外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有关活动,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未建立党组织医院的党员参加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二、具体目标要求医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总目标, 1 / 1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最新范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自2009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党委的总体部署,牢牢围绕学校”尊重师生生命、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校园”的活动主题,扎实做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各阶段工作,圆满完成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任务,达到了”党员教师受教育,学校发展上水平,师生家长得实惠的目的。现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整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校党总支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力求突出学校特色,全力抓好加强组织领导、深进宣传发动、创新活动载体、创新体制机制等重点,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一)提早谋划,及时启动 一是提前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2009年5月至7月,学校根据第一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经验,提早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同一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在学校内涵发展上形成了共叫,为在全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提早做好筹备工作。为切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2009年8月中旬,校党总支成员针对”解放思想大讨论”收集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就找准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题目进行深进讨论。全市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后,学校于9月27日,召开党总支专题会议,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同日,研究起草了《Xx市Xx小学开展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

方案》。 三是及时部署启动。10月9日,学校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传达了市委和局党委的会议精神,对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对全校党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向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了学习书籍、资料和学习笔记本。 (二)立足实际,重在实践 一是提出”三句话”目标要求。立足于学校的内涵发展,校党总支明确提出把全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落实在”“尊重师生生命、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校园”三句话上,进一步明确了全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方向,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 二是突出解决”七大题目”。经过调研和梳理,把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题目回纳为七个方面,即校党总支组织建设题目、师德师风题目、青年教师成长题目、双语学科设置题目、学校特色建设题目、学校文化建设题目、大班额题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牢牢捉住这些突出题目,重点加以解决,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 三是开展”科学发展在实小”主题实践活动。校党总支本着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实效的原则,结合学校构建生态校园文化的实践,学校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党员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了”科学发展在实小”四项主题实践活动,即红烛工程、生命质量工程、先锋工程和生态校园工程。先后进行了”用爱擦亮师德”教师家访活动、”校园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行动提升教育的品质”教师互听互评课活动、”城乡携手同发展”支教活动和”五个一”活动(即

小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XX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根据镇党委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会议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在全校开展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和谐发展”为主题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校党员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着力提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达到“提高认识、增强能力、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活动目标。 学习实践活动具体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提高科学发展认识。深刻认识教育为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对事关学校科学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确立符合我校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抢抓机遇推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高素质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提高谋划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统筹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以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关系的能力。 3、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当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深刻分析和清醒认识教育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大实际”和“最大问题”,努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及社会、家长、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4、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

供电站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文档

2020 供电站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文 档 Job Summary

供电站科学发展观活动大总结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总结是对前一时间的工作学习活动等以书面形式形成的文字材料.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总结的写作过程,既是对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过程,又是人们思想认识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被上级推广开来,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同志们: 按照中央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公司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已基本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即将结束。今天,我们召开总结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公司系统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客观评价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第三指导检查组郭永贵同志和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王敦范同志还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请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公司党组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公司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来抓。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司就及早准备,适时开展了“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和以“两个转变”为主题的考察调研活动,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做好充分准备。自3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公司党组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刘振亚总经理在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第三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下,紧扣“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周密部署,抓好每个阶段和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公司第一时间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布置会和工作推进会,及时成立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组,为活动的扎实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定了周密的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