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的艺术美 八

诗歌的艺术美 八

诗歌的艺术美 八
诗歌的艺术美 八

诗歌的艺术美八

诗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些诗友经常说:评诗是很感性的事,没道理可讲。这种说法既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完全合理。这种观点的致命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不同主体对诗歌的审美差异,而抹杀了诗歌客体本身之美的相对独立性。这种观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迷信“权威”,迷信“多数”,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以我看来,好诗总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给出我的粗浅想法。因为我对新诗了解很少,所以这里所提到的诗歌均指旧诗。

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区分好诗与坏诗的标准在于美不美。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雄浑是美,沉郁也是美,豪放是美,忧郁也是美,明朗开阔是美,凄楚也是美。本文不打算从哲学上分析美的本质,仅打算在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审美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一、诗歌之美的来源:

诗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绝大多数缘于以下几个部分:

1、意象之美。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远尽的意象。有雄壮的,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意象多种多样,很难作出无所不包的统计。塑造意象第一贵鲜明,即写物能抓住其关键特点,作到传神而生动,写人物能抓住其最典型的神态,直入其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如写猪“明日钢刀犹未扰,今朝锦梦莫相违”,写猴“褐尾方藏双股下,红臀已跃从人前”,写女孩的娇嗔“巧嗔忽来风打水,雷霆乍去鸟依人”,写自己“仰天大笑出门

去”;第二贵深遂,即深沉博大,或意境开阔,或引人深思,或体现作者深层情感,古人这方面的句子很多,不举例了;第三贵自然,即使意象繁复,也应举重若轻。写意象有几戒,一戒为写意象

而写意象,如李贺,以《箜篌引》为例,同是写音乐,与乐天的《琵琶行》题裁相同,也多用意象,而李贺的全是纯空乱想,故与乐天相差甚远。前人讥之为诗鬼,盖其多说鬼话之故。与其相仿的是韩愈。因此,诗至韩愈李贺,诗格已近卑下。二戒敷衍,才力不济,一句诗容不下好多意象,可以少写一些,而不要勉强对付,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之类。第三戒意象为于单薄,如“月渡露中,照见小瓶色淡红”之类,有些妖气,除了这点妖气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论之为有灵气,推为上作,此不知诗者也。第四戒为意象不自然,如嘘堂的几首咏雨诗,人再无聊也不会用镜子照雨。再如碰壁的“偶然忆及中肠事,正握杯时手一斜”也是如此,不典型。

2、字面之美。诗歌是语言艺术,文字美形式美也是一个主要的美感来源。字面之美主要包括:

1)、精练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常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意蕴,富有字外之音,言外之意,能够引起人们的思索或联想。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王国维《人间词话》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和“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说“着一闹字”、“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苏轼《东坡志林》推崇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境与意会”。

2)、工整美

古诗词语言形式整饬,表现出其它文学样式,即使是散文也不具有的工整美。贾岛“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联,他自己批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因为这一联不仅字面工整,“独行”、“数息”又都是佛家的术语,两句表面相对,意思却又连贯,写出家人的苦行。杜甫是五七言律诗中有最高成就的大家,杜诗中好的对句无数。如写壮阔景象的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细致的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写闲适的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等。这些对仗句都是用极其工整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诗人的人生体验,规范有度的外在形式里升腾着内在的激情。

3)、音乐美

闻一多认为诗歌有三类: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的音乐美是借助于语言来赋予诗歌节奏、声调,形成抑扬顿挫的韵律,因而音乐美也是诗歌语言的特质之

一。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古诗有它独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例如李商隐《无题》之二(相对时难别亦难),全诗通过“残”、“干”、“寒”、“看”的韵脚和中间两联的工对,形成一种既缠绵悱恻又晓畅流利的内在旋律。阅读时,令人油然而生音乐的美感,而男女双方深挚的思恋之情也在这旋律中荡漾开来,感人至深。

4)、色彩美

诗歌语言表现色彩美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运用表现色彩的字面,给人以直接的感觉。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二,描绘具有色彩特征的事物,带给诗歌语言色彩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云、莺、树、燕、花、草,都具有鲜明的色彩感,交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图”。第三,把某些带有色彩的事物递相沿袭,表达相对固定的语意。如“玉”指代眼泪、“绿云”指代头发、“金鞭”指代富贵、华丽的鞭子、“双鬓”指代白发等。

语言美是古典诗歌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充分感受语言美,才能养成敏锐、深刻的语感,并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意境美、情感美。

3、内含之美。

忧国忧民的神圣之大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将诗人长期流放的苦楚、祖国危亡的悲痛,表现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破碎的山河,破碎的心灵,国破家亡,诗人忧国忧民忧家,心情何其苦闷抑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诗人唉声叹气,内心受尽煎熬,忧心如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这是一个老人,不,这是一个老战士!这是一个梦中都在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的老战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国难当头,身陷囹圄,诗人视死如归,义薄云天,只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

写不尽的千愁万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想茫茫天涯孤客路,那份凄凉,正如一杯苦茶,还能细细品出一种美来。更有“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怨恨长”。本来朝气蓬勃春暖花开的春天,也能让诗人写出一片清冷。绝妙!说到愁,可不能不提起南唐后主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细细一品,果然,那份王国败落的愁味,居然体现出一种凄美来。

再说说喜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宴之上,自然乐之不尽。不过,若在“新月娟娟”时,在花间月下长吟出“花间一壶酒”似

乎又别有一番风味了。再看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别的且不说,单这杏子若全然

熟了,美餐一顿,那可是美极了!

还有写景写物的。中国古代诗词,最美就在这里。先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就足以引人想去浏览一番。再有“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晚霞。”如此美景,真让人顿生出流连忘返之感……咏物诗里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得梨蕊三分白,借来梅花一缕魂。”林潇湘的这首《咏白海棠》,真叫人有一睹为快的急切,那梨白梅魂的神韵到底啥样?

写人记事的,也不乏佳作。仅以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为例。黛玉“娴静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还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则是“面如满月,颜如明镜。”真“靓”堂!而王熙凤的面貌可就耐人寻味了!“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还得“两眼含笑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读这些诗句,一个个人物便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写事,首推《长恨歌》。多少名句出自其中。要成名句必得美。贵妃娘娘先得“天生丽质难自弃”才会“一朝选在君王侧”。可杨玉环到底有多美,白居易只用一句,便形容的天衣无缝:“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个凄凄惨惨的爱情悲剧,在细腻的字里行间慢慢拉上帷幕,似乎还缺点美,那么最后再补一句:“天长地久有仅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叫

人回味无穷。

还有《琵琶行》一诗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可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意境美妙,但又太过安静,于是来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朦一明,一静一动,再加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美不美,自己慢慢咀嚼吧!

4、外含之美。指在诗的文字之外,靠联想和体会而引发的美感。这种美感对诗来说太重要了。“月近中秋圆似泪,路经桑梓乱如纹”。字面已经很好了,而字面外的意思还有多少?为何圆月似泪,实际上是在说心中垂泪。为什么路近桑梓如纹,一是说自己衰老了,二是说心乱。仔细体会,辛酸沧桑之感无穷无尽。这就是字外之义。再如“见落花时知此日,有明月处是吾乡”,后一句一般人都知道好了,而前一句见到落花才知道到了今天,字面意思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见到落花才知道今天呢?知道今天什么了?细细品味,余味远穷,尽在言外。认为此句不如对句者,真不知诗也。

萝卜白菜各有一爱,也许有人会有“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而我认为,古代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的精华,自然美在其中。只要大家细细品味,自会品出些美感来……

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结合《十五从军征》,谈对汉乐府艺术的理解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赐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优秀作品真实、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艺术特色。成功之作往往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朴素而富有感情。汉乐府极具艺术特色,下面将结合《十五从军征》来具体分析。 第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汉乐府诗歌体裁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对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生活情节和生活景象进行描写。两汉乐府诗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乐府诗人创作热情和灵感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乐府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如《十五从军征》,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现象,并非特例,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诗一开头用了“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尖锐地揭露了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一个足足服了六十五年兵役的老兵,最后才得拖着垂死的身躯,穷老归乡。可以想见,这六十五年,他必然经历了千辛万苦。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体现出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第二,高超的叙事艺术,故事情节完整曲折,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两汉乐府叙事诗多数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不限于撷取一两个生活片段,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十五从军征》就是如此。它叙述了八十高龄的退役老兵返回荒芜家园的情景,其中有中途和乡人对话、回家后烧饭作羹、饭菜熟后难以独自进餐三个场面,前后连贯,血脉相通,并时见曲折。两汉乐府诗大体遵循以下规则: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两汉乐府叙事诗的作者都具有比较自觉的叙事意识,在创作实践中努力把叙事诗和抒情诗区别开来,使二者的形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两汉乐府诗有许多叙事名篇,都因叙事详尽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十五从军征》对复员老兵家园荒芜的景象渲染得非常充分,对老兵还家之后的行动也有详细的叙述,唯独不用专门文字抒发内心的悲哀,明显以叙事为主。言事尽而言情不欲尽,对此,清代陈祚明在《采菽堂古选集》中说道:“悲痛之极辞,若此者又以尽言为佳。盖言情不欲尽,尽则思不长。言事欲尽,不尽则哀不深。” 第三,语言简练朴实,感情充沛。退役归来的老兵在回到家乡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远看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1 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张晓军内容提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一位诗人他的一生都始终“追求爱美与自由”?其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给广大读者以丰富的语言艺术享受。就其诗歌而言他非常擅长运用比喻而使用比喻则巧妙地反映出作者内心强烈的感受。就语言艺术来说在徐志摩作品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笔者从修辞的角度出发对徐志摩的语言艺术特色谈些简单的不太成熟的看法就辞格上来说徐志摩善于比喻手法的运用从句式的选择来说徐志摩酷爱以问句代陈述从标点修辞来说徐志摩喜符号变式。而这种符号能与读者起到共同探讨的作用使读者对其作品产生共鸣。关键词徐志摩诗歌语言特色修辞前言近代以来国内外都把文学语言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并一直试图从理论上加以阐释进而掌握语言的本质。此篇论文在语言论转向的大背景下把语言哲学应用于具体的作品分析用现代语言哲学和诗学的方法视角来审视徐志摩诗歌作品。最后得出结论徐志摩的诗歌语言是在对语言的精心建构中完成的这种精心建构又统一于符号学。可以说徐志摩的语言和符号共同构成了他自己的独有的特色本文着重以举例的形式来进行阐述。 2 一、比喻的应用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现实的直接反映。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在语言艺术的运用方面来翻新求变已经成为广大诗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一方面徐志摩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徐志摩生动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在我国现代文坛上徐志摩和郁达夫同时被称为是一对杰出的“宝贝”他始终追求爱美与自由的形象给广大读者以丰富的艺术享受。就语言艺术而言在徐志摩作品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技法。这些具体技法有的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有的是一种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还有的则是一种从所未有过的崭新创造。本文着重从修辞的角度出发来看徐志摩作品语言艺术手法的运用。在现代作家中徐志摩使用比喻与其作品中的比例可以说是比较多的。

论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是新月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到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遇难为止的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其中以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尤其是他的诗歌创作,对白话新诗及其格律所进行的有益的探索,为我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徐志摩的大部分诗作,收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这四个集子里,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代表他诗歌创作的全貌。徐志摩诗歌艺术形象鲜明,意境深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腾挪自如;表现手法自由灵活,变幻无穷。然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风格之妙的,还在于他诗歌中浓浓的音乐意味,即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关于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先生在《冬夜评论》中这样说: 声和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底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 对这段话,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⑴诗歌的音乐美来自语言文字的内部,厚载情感的语言才能将这种潜在的美发挥出来;⑵语言文字内部潜在的音乐美须借助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语言形式才能表现出来;⑶只有厚载情感的语言才可能将诗歌内在的音乐美表现

出来。因此,诗歌的音乐美是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它既是诗歌总体美的不可分割的侧面,又在强调形式美的基础上促进诗歌主题情感的表达,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不难看出,闻一多先生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诗歌音乐美的本质、表达途径和表现形态,可以作为我们解开徐志摩诗歌音乐美的“钥匙”。 一 作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象《雪花的快乐》那样,表现对爱情对理想热烈追求的狂热,也可以象《我不知道风——》那样,为理想幻灭和前程迷茫流露出郁郁哀愁;他可以在俄国公使馆的红旗下,为正义事业高歌颂赞,却又冷不防从“西窗口”扔出几片污言秽语。尽管诗人也认为,“感情不能不受理性的相当的节制和调剂,而实际上,他却又很少以理性来衡量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比作是不到呕血不住口的“痴鸟”,凭着青年的血性,吟唱着多情的诗句,陶醉在所谓“诗化”的生活里。无怪乎梁启超要把他称之谓“多愁善感之人”。但这种太热烈的感情,对于徐志摩的创作来讲,倒是不无裨益的。他很少会煞费苦心地去经营那些艳丽的辞藻和雕琢的语句,而总是将心头“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直接喷入诗中,凝聚成明媚清丽的诗行。诗人追求的是“在梦的轻波里依回”的境界,他的诗歌常常是漫不经心地唱出来的,没有雕琢,没有造作,潇洒淡远,一片天籁: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的 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 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关于杜甫的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杜甫诗歌里的多种多样的形象都在“沉郁顿挫”的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的深沉郁勃。“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的含义。 动乱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的心情。杜甫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都是诗人心情的反映。他的《登高》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抒情诗,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这样写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集中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杜诗里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诗里写到的急风、高天、猿啼、飞鸟、落木、长江,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身世的酸辛与愤慨。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很有名的两句诗。诗里的那种雄浑苍劲的形象和跌宕顿挫的节奏,表现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忧愤,也反映了那个战乱时代的气氛。 《秋兴》八首也是集中了秋天和大江的形象,而成为杜甫抒情诗里艺术性最高的一组诗。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一片弥天盖地的秋色将秦蜀两地联系起来,表现了故国平居之思;又用绵绵不尽的回忆把今昔异代联结起来,表现了抚今追昔之感。这组诗是很能够代表杜甫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的。以上说明了杜甫怎么样运用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所特有的那种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杜甫诗歌艺术的几个具体的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小编搜集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渐渐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适宜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开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浅

薄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其实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规范。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无穷,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构造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构造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妙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

15首经典古诗词歌曲天籁之音美翻了

15首经典古诗词歌曲天籁之音美翻了

15首经典古诗词歌曲,天籁之音,美翻了! 提示:点标题下太湖之南,关注有思想的微信杂志《15首经典古诗词歌曲》唱出来的古诗词,才是最美的古诗词。15首天籁之音,足以震撼你的耳朵。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真的非常好听!1.人约黄昏后歌曲《人约黄昏后》,歌词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一说为欧阳修所作),邓丽君演唱。《生查子·元夕》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清平调歌曲《清平调》,歌词为李白《清平调》三首,邓丽君、王菲演唱。 《清平调》 【唐】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3.但愿人长久歌曲《但愿人长久》,歌词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满西楼歌曲《月满西楼》,歌词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龚玥演唱。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思君歌曲《思君》,歌词为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邓丽君演唱。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6.几多愁歌曲《几多愁》,歌词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邓丽君演唱。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思想丰富,情感饱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塑造出独特且丰富的意象,音韵优美、和谐,是学术价值、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标签:徐志摩诗歌;性灵;意境;意象;情感;韵律 一、徐志摩的“詩和远方” 徐志摩是浙江嘉兴海宁砍石人,出生于一个富饶的商人家庭,然而舒适优裕的贵公子生活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反而使他有了接收更好教育的条件,在他留学剑桥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并于1923年成立了新月社。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深刻的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解放个性的渴望,他的诗大多颂扬自由、纯美的爱情、美好的自然景物和肆意的青春。他把自己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全部倾注在自己的诗作中,他用精巧的构思,优美的韵律、朦胧的意境和意象、独特的想象,展现出藏在心底的他那向往的远方。 二、诗歌中的“性灵” 徐志摩曾亲眼目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封建政治感到失望,这也使他在比较中发现了英国人民主主义的优势,他更加坚定地在自己的诗歌中高扬爱与自由的旗帜,主张抒发自己的个性,在诗歌中把“性灵”发挥到极致。 何谓性灵?关于“性灵”众多先贤,文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袁宏道认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商隐曾说“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性灵”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美学价值,它与徐志摩的情感有相通之处,例如徐志摩对当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封建制度的痛恨就与李贽宣扬“童心说”,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情,不应写“伪情”有相似的地方。 在《云游》中,徐志摩用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写下“那天你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他用自己的想象和空灵的意境向大家表达自己对“爱、自由和美”的信仰,他渴望“惊醒并将你的倩影抱紧”,他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徐志摩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也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性灵”之美,他在《我有一个恋爱中写道“我有一个恋爱,他爱天上的明星,我爱他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他将自己的恋爱对象比作“天上的明星”,这“明星”曾使他“尝味、容忍、心伤甚至泪零”,但他依然不顾艰难险阻,坚定地“坦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这与他对纯爱的追求相契合,在这具有自然与情感双重属性的“明星”中,他寄托了自己对冲突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极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1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中文摘要:徐志摩的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动向和艺术表现、艺术趣味,其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探索等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了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对中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主张诗应该表现作者的“性灵”。真挚的感情、亲切的抒怀是徐志摩诗歌中“性灵”的流露。在语言风格上追求华丽的夸饰,把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还通过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性灵”,丰富的想象、象征的比喻、反复、排比等一系列艺术手法大量灵活的运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其诗作增添了无限魅力。` 关键词:诗歌,艺术表现,个性特征,美学价值,性灵,语言风格。 Discusses the Xu Zhimo poetry shallowly the beauty of art Abstract: The thought an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Xu Zhimo’s poem reflect Chinese Bourgeis’s thinking trend , art istic expression and art interest. His creation has vivid characteristics’ art style. Most of poem reserve precious enlightenment for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It expresses his special aesthetic values. He asserts that poem should display the author’s “spirit” . The true feeling is Xu’s spirit. In the language style, he persues euphuism, displayes his art sentiment. Meanwhile, through various artistic expression to display spirit and rich imagination. He used lots of symbol and analogy on his poem to give us deep impression .It increases the poem’s fascination. Key words: Xu Zhimo, poem, artistic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 aethetic values, spirit, language style。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硖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诗人,作家;新月诗派的盟主,他一生是短暂的,只活了三十六年;文学生涯更是短暂的,只有十余年。但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的文坛上,他却是活跃的人物。他的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动向艺术表现、艺术趣味,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探究诸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了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对徐志摩一生曾作过颇高的论断,指出他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诗人,“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因而“志摩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并驾齐驱”的,半个世纪后,茅盾又评论说:“我认为在‘五四’以后的诗人中,徐志摩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诗人,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 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感受的艺术表现。因此,对作品的科学评价就离不开对作家的思想把握。同样,对徐志摩诗歌的研究,首先我们应对诗人的生活经历,理想追求有所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

浅论诗歌的音乐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11964912.html, 浅论诗歌的音乐美 作者:陈玉瑶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7期 【摘要】一切民族最原始的诗,都是以歌的形式出现的。在萌芽时期,诗歌、舞蹈、音乐三种艺术形式是合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作为有意识的艺术创作,达到正式的 所谓诗,便是舞的取消,这样就变成了纯粹的歌。在歌中,诗是音乐的内容,音乐是诗的形式。在古代,诗即是歌,歌即是诗。本文选取了诗歌音乐性的这个特点,从诗歌音乐性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剖析了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最后总结出有了音乐美的诗歌才能继续受到人们的喜欢,更加繁荣地传唱下去。 【关键词】诗歌;音乐;音乐美 从古至今,诗词的音乐性和文学性就被人们看做是它的两种基本属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诗词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有些人提出了诗词的音乐性是否能够与文学性并驾齐驱,音乐性是不是成为文学发挥的羁绊这个问题。不管如何争论,我们很肯定的说,诗词是具备音乐性的,因此,词才可以通音律、被歌唱,且绵延不绝。 一、诗词的音乐性回顾 (一)诗词的定义 查阅了词典里面对古代诗词的定义,所谓诗词,是指主要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 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二)诗词与音乐相依相伴 其实中国古代诗歌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有不解之缘。在中国古代,诗即是歌,歌即是诗。发展到了后来,歌还是诗,诗不必是歌。诗歌与音乐相依相伴,相互补充相互结合。比如,《诗经》三百篇,“《风》”、“《雅》”、“《颂》”以音别,他们之中几乎是每一篇都可以合乐歌唱。再比如《楚辞》里面的《九歌》,其前身就是当时楚国民间祭神的巫歌。在后来,我们可以看到汉乐府诗都是以“横吹”、“鼓吹”、“清商”等乐调为诗歌名字;宋朝以后更盛,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胜。”这里所谓的“曲子”就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 色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八一小学姓名:邓应花 内容摘要: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他在诗艺上多有创新,他一方面有着先天的“性灵”、另一方面又敢于打破一种格律并去寻找另一种束缚,他让我们在他营造的诗境中久久徘徊。他的诗歌是智慧的结晶、美的结晶、爱的结晶,它诠释了诗人高尚的灵魂,体现的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爱情的视死如归。他的一生及其作品就好似一幅价值连城的古代残画,因其缺憾而更显神秘,因存在而更有价值,也因争议而更显魅力。本文拟以《再别康桥》所表现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等艺术特点为主线,并结合其它作品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他曾在国内就读过北京大学等知名府,1918年赴英留学,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在此期间,受到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并阅读和翻译了拜伦、雪莱、哈代、曼殊斐尔、泰戈尔等人的大量诗作,这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使他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加以认识和发挥。徐志摩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唯美倾向的人,“美、自由、爱”是他穷尽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追求的。他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曾用笔名南湖、云中鹤等。自1921年-1931年,这十年间诗人留给了我们众多的脍炙人口的名篇。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与闻一多发起并成立了新月社,后来有加入文学研究会,创办了《现代评论周刊》,曾任《晨报》副刊主编。在当时以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人为代表的新月派中,他们极力倡导新诗的格律,在他们其中徐志摩虽然较晚接触格律之说,但是他却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一个。徐志摩曾坦言,在没有认识和接触闻一多之前,作新诗很少刻意去为格律,这些在他的《志摩的诗》也有很明显的表现。在诗艺上,和闻一多的诗歌相比较,徐志摩的诗歌更自然和不留修饰的痕迹。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性格经历上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的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在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作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

白居易诗歌艺术风格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诗歌风格 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上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元白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的诗风,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首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如有名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悲陈陶》、《哀江头》等。这些诗作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一是继承了古乐府的形式,自拟新题,缘事而发,写真实实事、亲身见闻;二是以朴实真切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诗,力求通俗浅显。白居易继承杜甫写实传统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元稹则更欣赏杜诗通俗化的倾向。在这一诗歌通俗化的过程中,张籍、王建、元、白等人由于诗风相近,成为元白诗派的主要成员。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重要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作诗2800余首,有“诗王”之称。他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前两类体现着他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罗隐、杜荀鹤,宋代王禹偁、

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

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是心灵的诗,是心灵的歌。”①这句话,用来作为的评价,是非常恰当的。余光中的诗,首先是心灵的诗。他的每首诗都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的是诗人真实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余光中的诗,也是心灵的歌。他的诗可吟可咏,富于强烈的音乐性。正是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形成了他诗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也成为他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之一。 诗歌的音乐性,首先鲜明而突出地表现在诗歌的语言组织形式。语言本身有声音高低、长短、轻重、清浊的不同,加上句式的变化,起伏的声调,经过诗人选择锤炼,精心组织安排,便会形成不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产生不同的音乐美。余光中的诗之所以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正是源于诗人对语言的选择与锤炼。他的诗,从选字用词,节奏韵律到句法段势,无不经过精心的选择安排。“丹青不是无完笔,写到纤腰已断魂”,是其对诗歌语言精心锤炼的真实写照。 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他并不固守某一特定的韵律节奏形式,而是根据诗歌本身内在情绪的表达需要,灵活多变地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与语言组织方式,从而产生不同的音乐美效果。作为现代古典诗派的代表诗人,余光中很好地将中国古典的韵律规则与西方现代自由诗灵动的节奏有机地融汇一体,形成他诗歌深情典雅、和谐自然、圆润流畅的语言风格特点。同时,他在诗歌创作中,又显然自觉地借鉴了一些音乐的表现手法,用无声的文字演绎一曲曲华美乐章。具体地说,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清雅典丽的规整美 余光中是一个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诗人,他的很多诗都带有浓厚的古典诗词的风韵。从、乐府,到宋词都可从他诗中见出深刻的印痕。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均衡对称的结构,构成他诗歌别具一格的规整美。《》是余光中最为大家熟知且烩灸人口的佳作。“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全诗四段,感情的潮头一波高过一波,而在语言上却始终是平实质朴,徐缓如水。单一的节奏,单一的格调,相同的韵脚,结构齐整均衡,和谐对称;整齐中有变化,参差中现出规整之美。《踢踢踏》是他表现对江南童年生活的怀旧之作,那“踢踢踏/踏踏踢”“踢力踏拉 / 踏拉踢力”,犹如一曲天真浪漫的童谣,“从巷头 / 到巷尾”,“从日起 / 到日落。”逝水流年,悠悠往事,历历浮现眼前。全诗音调响亮,节奏整齐,音律和谐,可吟可唱。格调清新典雅,韵味悠长,看似平散随意,实则紧凑连贯。前呼后应,变化中仍给人整体的规整美。 二、荡气回肠的回旋美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文章来源:文章作者:诗歌着重于抒情,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特点,它通过凝炼、形象的语言去抒发浓烈的情感,营造优美的意境去扣动读者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 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 (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幼儿诗的形象可观可感、具体鲜明,借助于幼儿听得见声音、看得见色彩的形象真切地展露能打动他们的思想情感。幼儿天性好动,他们对那些活动、行动着的事物最感兴趣,他们自己的情感也是起伏多变的,有经验的诗人总是使诗歌里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动感。 (2)活泼、生动的想象。想象是诗歌的艺术特征,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诗歌,不仅为小朋友所喜爱,而且能引导他们更好地张开想象的翅膀。幼儿诗中的想象,不仅体现了幼小孩子的特点,而且常常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3)富于情趣的构思。有的幼儿诗对平凡生活中的物象加以新鲜的想象、精心设计,给人以新颖独特的感受;有的幼儿诗采用巧妙、别致的形式;有的幼儿诗着力于创造包含幼儿情趣的意境;有的幼儿诗设置一些悬念和情节,增添了诗作的具体性和可感性,使爱听故事的幼儿乐于接受。 (4)自然、明快的韵律。幼儿诗在节奏韵律上,它比儿歌自由宽松,也比成人诗单纯明快,注重节奏的明朗、音韵的自然和谐,力求诗中内在的感情起伏和外在的音响节奏“声情相应”,表现出“语言的音乐”。 儿童诗的艺术特征。幼儿园语言教育经验。2011年8月5日,取自: 儿童诗的特点: (一)饱满的儿童情感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不例外。但由于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的丰富想象

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2010-09-02 22:27:15| 分类:论文 | 标签:徐志摩诗人意象创作诗歌|举报|字号订阅 内容摘要:新月诗派作为现代中国新诗的一个流派,对新诗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具有较高的文学史地位。作为新月诗派最有成就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典型地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风格与追求,又具有自己的特性。本文主要从徐志摩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风格影响、徐志摩诗歌的丰富意象与独特意境以及浪漫主义主调下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这三个方面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徐志摩、意境、意象、抒情性、风格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美学价值。①徐志摩诗歌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质又与他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在一起。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徐志摩的传奇经历及其浪漫气质对其诗歌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徐志摩的个人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生于1897年,于1931年坠机身亡。虽然只有短短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徐志摩所取得文学创作成就不俗,尤以诗歌创作成绩最为突出。徐志摩辉煌的诗歌创作成就,除了得益于他充沛的才情和自觉的诗歌创作意识之外,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徐志摩出身封建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在镇上开办各种实业,又是当地一个镇的商会会长,在当地是个有钱有势的人物。徐志摩是长孙独子,从小受到家里宠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读高中时,他学习成绩优异,对文学很感兴趣。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对徐志摩的成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918年,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壮志,赴美留学。但他违背了其父让他学习金融的初衷,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诱人荣

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

对徐志摩诗歌的看法 导读:终其一生并没有真正地为诗歌本身迷醉过,狂乱过,所以他没有他的诗歌道路。他内心的诗意最终在和的庸俗堕落的斗争中被消解。和一起,提倡了诗歌“”、“建筑美”、“绘画美”的主张,并成为实践最成功的代表。绝对是天才的。徐志摩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徐志摩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永远、永远追寻新鲜热点和新奇。 在他诗性的骨子里,在他人生的词典里,无聊、平庸与缺乏生命活力的式的生活是永远地被剔出的,他就是一团鲜红跳蹦的火焰。也许我们会觉得他的人生的确是风景绚烂、奇彩无比且,但是他的人,他自己本身却近乎一种绝对的单纯。 志摩用欧洲的浪漫主义传统改造中国的传统,这使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了两方面的传统性。传统性的最大是他的抒情中心主义,而且 抒发的是浪漫情怀,而要求的是深刻的思想和复杂的技巧。他号称“诗哲”,但他基本上没有的思维,诗歌中的思想也是很弱的,简单,单纯,浅显。多于暗喻,直白多于暗示,感情多于理智;正是这些浪漫抒情范畴内的因素,使徐歌满足了老百姓对诗人形象惯有的审美期待。 不过,从历史上说徐志摩是现代新上最引人注目的诗人之一、是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柔美、清丽、和谐,颂扬理想;表达对爱情、自由、美的追求;擅长细腻的心理捕捉、缠绵的情感刻画,深得青年人的喜爱,影响至今不衰。它的美是,不是的奔流。他的诗歌,没有能成为时代的传音,没有成为民族集体的抒情,他的诗歌没有指向终

极的意义。 附: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 徐志摩是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一生短暂却辉煌,留给了我们一篇又一篇经典的创作。他生前创作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构思都极其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诗人的诗歌不仅文字美,而且还赋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有一种空灵之美。而这些与诗人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诗人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诗人丰富的情感不能分开。 一、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个人经历 1897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自小过着富裕的生活,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的长子。其父亲寄予他很好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能从事金融事业,学习财经,走上经商之路。在他19岁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婚。想借这一婚姻成就徐志摩顺利进入金融行列。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并不愿意屈服于家庭的束缚,对这样的婚姻更是充满了不满。他想要逃开被设计好的归宿寻找自己的新天地。于是,徐志摩毅然离开自己的家庭,走向了求学之路。他起先在北大攻读了法学,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但骨子里有着倔强,追求自由、美的诗人并不甘于此,他似乎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于是他坚决地放弃了经商之路,来到了充满梦幻般美丽的剑桥大学。在那里,他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