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题解

第四章题解

第四章题解
第四章题解

1、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的尖顶从动件的推程速度线图如图a 所示;凸轮的基圆 半径r 020=mm 、角速度ω£110

=rad/s 及偏距e =5mm ,如图b 所示。试在图b 中绘 出凸轮转角?=π2

时,凸轮与从动件的相对瞬心,并计算出该位置时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解:(1)?=?/π2时,该机构瞬心P 12如图示。

(2) 1)tg α?=-+-=d d s e s r e

e 0225, mm ,r 020=mm d d s v ?ω=21,当?=π2时,v 2400=π

mm/s , 则 d d s ?=40π mm/rad 2)由v -?线图可知,从动件在推程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s h =()/222?Φ, d d s h ??=42Φ, 当?=π2时,d d s ?=40π,可求出 h =20 mm ,s =10 mm 3)

tg 40

5

α-=, α=147.

2、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

(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的转角?;

(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α;

(3)标出在D点接触时的从动件的位移s。(15分)

解:(1)?如图示。

(2)α如图示。

(3) s如图示。

3、在图示凸轮机构中,凸轮为偏心圆盘,圆盘半径R=30mm,圆盘几何中心到

回转中心的距离l

=15mm, 滚子半径r r=10mm。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试OA

用图解法作出:

(1)该凸轮的基圆;

(2)该凸轮的理论廓线;

(3)图示位置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α;

(4)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从动件的实际位移s。(14分)

解:

第四章原子吸收题解

习题 1 试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仪器基本结构和方法特点上比较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的异同点。 2 试述原子吸收光谱法比原子发射光谱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原因。 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试从空心阴极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简要说明使用空心阴极灯可以得到强度较大、谱线很窄的待测元素共振线的道理。 4 阐述下列术语的含义:灵敏度,检出线,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影响它们的因素是什么? 5 通常为何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6 简述光源调制的目的及其方法。 7 解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并比较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特点。 8 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吸收; (2)吸收线的半宽度; (3)自然宽度; (4)多普勒变宽; (5)压力变宽; (6)积分吸收; (7)峰值吸收; (8)光谱通带。 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如何消除干扰? 10 比较火焰法与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缺点。 11 原子荧光产生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2 比较原子荧光分析仪、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三者之间的异同点。 13 已知钠的3p 和3s 间跃迁的两条发射线的平均波长为589.2 nm, 计算在原子化温度为2500K 时,处于 3p 激发态的钠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提示:在3s 和3p 能级分别有2个和6个量子状态,故 32 60 == p p j 解:处于 3p 激发态的钠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由玻耳兹曼方程计算: kT E j j e p p N N ?-= kT c h j e p p λ-= 2500 1038.11058921000.31063.623710 343 6??????- ---=e 41069.1-?= 1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元素的灵敏度为0.01g mL -1 /1%A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需要得到0.436的吸收值,在此情况下待测溶液的浓度应为多少? 解:灵敏度表达式为: %1/0044.01-= gmL A c S μ 100.10044 .0436 .001.00044.0-=?=?= gmL A S c μ 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档狭缝调节,以光谱通带0.19, 0.38和1.9 nm 为标度,其所对应的狭缝宽度分别为0.1, 0.2和1.0 mm ,求该仪器色散元件的线色散率倒数;若单色仪

大学物理第四章课后答案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 一、基本要求 1.理解平衡态的概念。 2.了解气体分子热运动图像和理想气体分子的微观模型,能从宏观和统计意义上理解压强、温度、内能等概念。 3.初步掌握气体动理论的研究方法,了解系统的宏观性质是微观运动的统计表现。 4.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速率分布函数和速率分布曲线的物理意义,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最概然速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的意义,了解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 5.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及内能的概念,会用能量均分定理计算理想气体的内能。 6.了解气体分子平均碰撞频率及平均自由程的意义及其简单的计算。 二、基本内容 1. 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一个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在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参量之间满足关系式 pV vRT = 或 n k T p = 式中v 为气体摩尔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118.31R J mol K --=??,k 为玻尔兹曼常量2311.3810k J K --=?? 3. 理想气体压强的微观公式 212 33 t p nm n ε==v 4. 温度及其微观统计意义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能否与其它系统处于热平衡的宏观性质,在微观统计上

32 t kT ε= 5. 能量均分定理 在平衡态下,分子热运动的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且等于2 kT 。以 i 表示分子热运动的总自由度,则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 2 t i kT ε= 6. 速率分布函数 ()dN f Nd = v v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23 2/22()4()2m kT m f e kT ππ-=v v v 7. 三种速率 最概然速率 p = =v 平均速率 = =≈v 方均根速率 = =≈8. 玻尔兹曼分布律 平衡态下某状态区间(粒子能量为ε)的粒子数正比于kT e /ε-。重力场中粒子数密度按高度的分布(温度均匀): kT m gh e n n /0-= 9. 范德瓦尔斯方程 采用相互作用的刚性球分子模型,对于1mol 气体 RT b V V a p m m =-+ ))((2 10.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λ= =

原子吸收光谱参考答案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1 选择题 1-1 原子吸收光谱是 ( A) A.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B.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 C.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 D.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 1-2 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D) A. 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 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 C.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D.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1-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C) A. 火焰 B. 氙灯 C. 空心阴极灯 D. 交流电弧 1-4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D ) A. 大量的空气 B. 少量的空气 C.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 1-5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C ) A. 内充气体的压力 B. 阴极温度 C. 灯电流 D. 灯电压 1-6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 B ) A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 B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中心频率相同 C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大,且中心频率相同 D 发射线频率和吸收线的频率相同 1-6.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D ) (A) 控制燃烧速度 (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 (C)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

1-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A ) (A) 愈严重 (B) 愈不严重 (C) 基本不变 (D) 不变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A ) (A)基体效应的影响 (B)光谱背景的影响 (C)其它谱线的干扰 (D) 电离效应 1-9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B ) (A) 直流放大 (B) 交流放大 (C) 扣除背景 (D) 减小灯电流 1-10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B )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 (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 2 填空题 2-1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2-2 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基态原子对该原子共振线的吸收而产生的。 2-3 原子吸收分析法其独有的分析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能测定的元素多。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优点是:检出限低、取样量小、物理干扰小、可用于真空紫外区。 2-4 单道单光束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有四大部件组成,它们依次为光源(空心阴极灯) 、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器(光电倍增管) 。 2-5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选用能发射锐线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的阳极一般是钨棒,而阴极材料则是待测元素,管内通常充有低压惰性气体,其作用是导电、溅射阴极表面金属原子、从而激发金属原子发射出特征谱线。 2-6 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雾化器、混合室和燃烧器组成的。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能使试样蒸发原子化,将其中待测元素转变成基态气态原子,入射光束在这里被气态基态原子吸收。 2-7 试样在火焰原子化器中原子化的历程:喷雾、雾滴破碎、脱水、去溶剂、挥发成分子、原子化。 2-8 影响原子化效率的因素(火焰中)有:(1) 火焰类型与组成;(2) 控制合适的火焰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4-1 . Mg原子的核外层电子31S0→31P1跃迁时吸收共振线的波长为285.21nm,计算在2500K 时其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解: Mg原子的电子跃迁由31S0→31P1 ,则 g i/g0=3 跃迁时共振吸收波长λ=285.21nm ΔEi=h×c/λ =(6.63×10-34)×(3×108)÷(285.31×10-9) =6.97×10-19J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 Ni/N0=(g i/g0)×e-ΔEi/kT 其中: g i/g0=3 ΔEi/kT=-6.97×10-19÷〔1.38×10-23×2500〕 代入上式得: Ni/N0=5.0×10-9 4-2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1.6nm/mm,欲测定Si251.61nm的吸收值,为了消除多重线Si251.43nm和Si251.92nm的干扰,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 因为: S1 =W1/D = (251.61-251.43)/1.6 = 0.11mm S2 =W2/D =(251.92-251.61)/1.6 =0.19mm S1<S2 所以应采用0.11mm的狭缝. 4-3 .原子吸收光谱产生原理,并比较与原子发射光谱有何不同。 答: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如果外界所提供特定能量(E)的光辐射恰好等于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i)之间的能量差(ΔEi)时,核外层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有基态跃迁到相应激发态,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不同在于: 原子吸收光谱是处于基态原子核外层电子吸收特定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是基态原子通过电、热或光致激光等激光光源作用获得能量;原子吸收光谱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所吸收的谱线,而原子发射光谱是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所发射的谱线。

大学物理考研试卷

大学物理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Ⅰ (30 分,每空2 分) 1.己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 (5sin 2)(4cos2)t i t j ππ=+ ( 单位为米) ,则该质点在0.25s 末的位置是________,从0.25s 末到1s 末的位移是_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一章中的考点,考查运动物体的位移,要注意的是位移是矢量,要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答案解析】质点在0.25s 末的位置为: 0.25 r [5sin(20.25)4cos(20.25)]5i j m im ππ=?+?= 质点在1s 末的位置为: 1r [5sin(21)4cos(21)]4i j m jm ππ=?+?=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10.25 r r (54)r i j m ?=-=-+ 2.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指向圆心的平方反比力2/F k r =-的作用下,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 动.此质点的速度v=____.若取距圆心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它的机械能E =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二章中的考点,考察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问题,要注意的是机械能等于动能加上势能,势能中注意选取势能零点 【答案解析】:22mv k v r r =?= 22 ()22p r p k k k k E dr r r E E E mv k E r ∞ ?=- =-? ??=+??== ??? 3.一轻绳绕于r=0.2m 的飞轮边缘,以恒力F=98N 拉绳,如图所示。已知飞轮的转动惯量 J= 20.5g K m ?,轴承无摩擦。则飞轮的角加速度为_______;绳子拉下5m 时,飞轮的角速度 为_______,动能为_______ 【考查重点】:这是第三章中的考点,考察的是刚体动力学中物理运动的相关参量,要记得公式,并注意区别参量之间的区别 【答案解析】:由转动定理得: 20.29839.20.5 M r F rad s I I α-??= ===? 由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定理得:

大学物理第四章习题解

第四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4–1 半径为20cm 的主动轮,通过皮带拖动半径为50cm 的被动轮转动,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主动轮从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度转动,在4s 被动轮的角速度达到π/s 8,则主动轮在这段时间转过了 圈。 解:被动轮边缘上一点的线速度为 πm/s 45.0π8222=?==r ωv 在4s 主动轮的角速度为 πrad/s 202 .0π412111====r r v v ω 主动轮的角速度为 2011πrad/s 54 0π2==?-=t ωωα 在4s 主动轮转过圈数为 20π 520ππ2(π212π212 121=?==αωN (圈) 4–2绕定轴转动的飞轮均匀地减速,t =0时角速度为0ω=5rad/s ,t =20s 时角速度为 08.0ωω=, 则飞轮的角加速度α= ,t =0到t =100s 时间飞轮所转过的角度θ = 。 解:由于飞轮作匀变速转动,故飞轮的角加速度为 20 s /rad 05.020 558.0-=-?=-=t ωωα t =0到t =100s 时间飞轮所转过的角度为 rad 250100)05.0(2 1100521220=?-?+?=+=t t αωθ 4–3 转动惯量是物体 量度,决定刚体的转动惯量的因素有 。 解:转动惯性大小,刚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 4–4 如图4-1,在轻杆的b 处与3b 处各系质量为2m 和m 的质点,可绕O 轴转动,则质点系的转动惯量为 。 解:由分离质点的转动惯量的定义得 221i i i r m J ?=∑=22)3(2b m mb +=211mb = 4–5 一飞轮以600r/min 的转速旋转,转动惯量为2.5kg·m 2,现加一恒定的制动力矩使飞轮在1s 停 止转动,则该恒定制动力矩的大小M =_________。 解:飞轮的角加速度为 20s /rad 201 60/π26000-=?-=-= t ωωα 制动力矩的大小为 m N π50π)20(5.2?-=-?==αJ M 负号表示力矩为阻力矩。 图4-1 m 2m b 3b O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的选择 1.空心阴极灯测量条件的选择 1.1 吸收线选择 为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宽的线性范围和无干扰测定 , 须选择合适的吸收线。选择谱线的一般原则: a)灵敏度一般选择最灵敏的共振吸收线, 测定高含量元素时 , 可选用次灵敏线。例如在测定高浓度钠时,不选择最灵敏线(589.0nm),而选择次灵敏线(330.2 nm)。具体可参考Z-5000分析软件中提供各元素的谱线信息。 b)干扰谱线干扰当分析线附近有其他非吸收线存在时 , 将使灵敏度降低和工作曲线弯曲 , 应当尽量避免干扰。例如 ,Ni230.Om 附近有 Ni231.98nm 、 Ni232.14 nm 、 Ni231.6nm 非吸收线干扰,因此,可选择灵敏度稍低的吸收线(341.48 nm)作为分析线。而测定铷时,为了消除钾、钠的电离干扰,可用798.4nm代替780.0nm。 c)仪器条件大多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190 900 nm,并且一般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它在紫外区和可见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对于那些共振线在这些区域附近或以外的元素,常选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波长。例如测定铅时,为了克服短波区域的背景吸收和吸收和噪声,一般不使用217.0nm灵敏线而用283.3nm谱线。 1.2 电流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空心阴极灯灯电流 , 可得到较高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图4-1为Cd 灵敏对水灯电流变化的曲线。 从灵敏度考虑 , 灯电流宜用小 , 因为谱线变宽及自吸效应小 , 发射线窄 , 灵敏度增高。但灯电流太小 , 灯放电不稳定,光输 出稳定性差,为保证必要的信号输出,势必 增加狭缝宽度或提高检测器的负高压,这样 就会引起噪声增加,使谱线的信噪比降低, 导致精密度降低。从稳定性考虑 , 灯电流 要大 , 谱线强度高 , 负高压低 , 读数稳 定 , 特别对于常量与高含量元素分析 , 灯电流宜大些。灯电流的选择原则是:保证 稳定放电和合适的光强输出的前提下,尽可 能选用较低的工作电流。 图4-1 Cd的灵敏度随电路变化曲线

大学物理 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洛伦兹坐标变换x '=;y y '=;z z '= ;2v t x t - '=一、判断题 1.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推广。 ………………………………[√] 2. 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 3. 伽利略变换是对高速运动和低速运动都成立的变换。 …………………………………[×] 4. 在一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相对它运动的惯性系中,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 …………………………………………………………………………………………[√] 5. K '系相对K 系运动,在K '中测量相对K 系静止的尺的长度,测量时必须同时测量。 [√] 6. 信息与能量的传播速度不可以超过光速。 ………………………………………………[√] 7. 人的眼睛可以直接观测到“动尺缩短”效应。 …………………………………………[×] 二、填空题 8.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 1、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式; 2、在彼此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一惯性参考系中,所测得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等的。 9. 静止的细菌能存活4分钟,若它以速率0.6c 运动,存活的时间为5分钟。 10. 静止时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当它以速率v 沿与它的一个边平行的方向相对于S 系运动 时,在S 系中测得它的体积等于a 11. 静止质量为0m ,以速率为v 2;动 220m c -。 三、计算题 12. 在惯性系K 中观测到两事件同时发生,空间距离相隔1m ,惯性系K '沿两事件连线的方向 相对于K 的运动,在K '系中观测到两事件之间的距离为3m ,求K '系相对于K 的速度和在其中测得两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解:依题意1m;0;3m x t x '?=?=?=。

【免费下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教程 第四章 答案

习题4 4-1.在容积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1.3g /L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3V L =ρ气压下降了0.78atm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可知:,,。 1.78P atm =01P atm =3V L =由于温度不变,∴,有:,00PV PV =00 1.783PV V L P ==?那么,逃出的气体在下体积为:,1atm ' 1.78330.78V L L L =?-=这部分气体在下体积为:1.78atm ''V =0'0.7831.78PV L P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 。0.783'' 1.3 1.71.78g L m V g L ρ??==?=根据题意,可得:,pV RT ν=m pV RT M =1V p RT p M m ρ==4-2.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割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0.1kg 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装入的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多少? 解:平衡时,两边氢、氧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相同,利用,知两气体摩尔数相同,即:pV RT ν=,∴,代入数据有: 。H O νν=O H H O m m M M = 1.6O m kg =4-3.如图所示,两容器的体积相同,装有相同质量的氮气和氧气。用一内壁光滑的水平细玻璃管相通,管的正中间有一小滴水银。要保持水银滴在管的正中间,并维持氧气温度比氮气温度高30o C ,则氮气的温度应是多少? 解:已知氮气和氧气质量相同,水银滴停留在管的正中央,则体积和压强相同,如图。由:,有:,mol m pV RT M =2222(30)O N O N m m R T RT M M +=而:,,可得: 。20.032O M kg =20.028N M kg =30282103028T K ?= =+4-4.高压氧瓶:,,每天用,,为保证瓶内7 1.310p Pa =?30V L =51 1.010p Pa =?1400V L =,能用几天?6' 1.010p Pa ≥?解:由,可得:,''pV p V =761.31030'390' 1.010pV Pa L V L p Pa ??===?∴; '360V V V L ?=-=而:,有:,11'p V p V ?=?615' 1.010********.010p V Pa L V L p Pa ????===?那么:能用的天数为天 。36009400/L n L ==天 4-5.氢分子的质量为,如果每秒有个氢分子沿着与容器器壁的法线成角的方向以243.310g -?2310 45的速率撞击在面积上(碰撞是完全弹性的),则器壁所承受的压强为多少? 510/cm s 22.0cm 解:由:,再根据气体压强公式:,有:02 cos 45F t n m v ??=?F p S =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案。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 ,在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一定频率的光,这种谱线称为 ,二者均称为 。各种元素都有其特有的 ,称为 。 2、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 ,前者是 ,后者是 。 3、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 。其主要部分是,它是由或 制成。灯内充以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 4、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区别在于: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和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而原子吸收光谱法师测量电子能级跃迁时的强度对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5、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及三部分组成。 6、分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的相同点是:都是,都有核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波长范围。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的吸光物质是,后者是。 7、在单色器的线色散率为0.5mm/nm的条件下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铁时,要求通带宽度为0.1nm,狭缝宽度要调到 。 8、分别列出UV-Vis,AAS及IR三种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各仪器组成(请按先后顺序排列): UV-Vis: AAS: IR: 9、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______产生共振发射线,________产生共振吸收线。

在光谱分析中, 灵敏线是指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谱线, 最后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可进行_____分析。 A. 定性、半定量和定量, B. 高含量, C. 结构, D. 能量。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_____、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B. 空心阴极灯; C. 原子化器; D. 辐射源. 3、C2H2-Air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较易氧化但其氧化物又难分解的元素(如Cr)时,最适宜的火焰是性质:_____ A.化学计量型 B.贫燃型 C.富燃型 D.明亮的火焰 4、贫燃是助燃气量_____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光的吸收符合_______, 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 B. 朗伯-比尔定律; C. 光电效应; D.乳剂特性曲线. 6、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成分分析方法, 可对约70种元素(包括金属及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常用于______。 A. 定性; B. 半定量; C. 定量; D. 定性、半定量及定量. 7、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A. 多普勒效应, B. 光电效应, C. 朗伯-比尔定律, D. 乳剂特性曲线。 8、在AES中, 设I为某分析元素的谱线强度, c为该元素的含量,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I与c具有______的函数关系(以下各式中a、b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A. c = abI; B. c = bI a ; C. I = ac/b; D. I = acb. 9、富燃是助燃气量_____化学计算量时的火焰。

同济版大学物理学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 飞轮绕定轴作匀速转动时, 飞轮边缘上任一点的 [ ] (A) 切向加速度为零, 法向加速度不为零 (B) 切向加速度不为零, 法向加速度为零 (C)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均为零 (D)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均不为零 2. 关于刚体的转动惯量,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B) 转动惯量是刚体的固有属性, 具有不变的量值 (C) 转动惯量是标量, 对于给定的转轴, 刚体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 其转动 惯量的数值相同 (D) 转动惯量是相对量, 随转轴的选取不同而不同 3. 两个质量相同、飞行速度相同的球A 和B, 其中A 球无转动, B 球转动, 假设要把它们接住,所做的功分别为A 1和A 2, 则 : [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 = A 2 (D) 无法判定 4. 银河系中一均匀球体天体, 其半径为R , 绕其对称轴自转的周期为T .由于引力凝聚作用, 其体积在不断收缩. 则一万年以后应有 [ ] (A) 自转周期变小, 动能也变小 (B) 自转周期变小, 动能增大 (C) 自转周期变大, 动能增大 (D) 自转周期变大, 动能减小 5.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 和B ,用L 和E k 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 则应有 [ ] (A) kB kA B A E E L L >>, (B) kB kA B A E E L L <=, (C) kB kA B A E E L L >=, (D) kB kA B A E E L L <<, 6. 如图3-1-28所示,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起运动. 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是 [ ] (A) 子弹的动能守恒 (B) 子弹、木块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 子弹、木块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D)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7.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 若忽略空气阻力和其他星球的作用, 在卫星的运行过程中 [ ] (A) 卫星的动量守恒, 动能守恒 (B) 卫星的动能守恒, 但动量不守恒 (C) 卫星的动能不守恒, 但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D) 卫星的动量守恒, 但动能不守恒 8. 人站在摩擦可忽略不计的转动平台上, 双臂水平地举起二哑铃, 当人在把此二哑铃水平地收缩到胸前的过程中, 人与哑铃组成的系统有

第四章 原子吸收和荧光

第八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 (1) 工作曲线法 (2) 内标法 (3) 标准加入法 (4) 间接测定法 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 (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 (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 (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 3、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4、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1) 空心阴极灯 (2) 火焰 (3) 原子化系统 (4) 分光系统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 (3)提高火焰温度 (4)改变光谱通带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

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 (1)使火焰容易燃烧 (2)提高雾化效率 (3)增加溶液粘度 (4)增加溶液提升量 7、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 (4)火焰发射干扰 8、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 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1) 0.0000783 (2) 0.562 (3) 0.00244 (4) 0.00783 9、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 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 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1) 每毫米 2.6nm (2) 每毫米 0.38nm (3) 每毫米 26nm (4) 每毫米 3.8nm 10、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 (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 (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 (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

第四章原子吸收题解知识分享

第四章原子吸收题解

习题 1 试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仪器基本结构和方法特点上比较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的异同点。 2 试述原子吸收光谱法比原子发射光谱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原因。 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试从空心阴极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简要说明使用空心阴极灯可以得到强度较大、谱线很窄的待测元素共振线的道理。 4 阐述下列术语的含义:灵敏度,检出线,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影响它们的因素是什么? 5 通常为何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6 简述光源调制的目的及其方法。 7 解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工作曲线弯曲的原因。并比较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特点。 8 解释下列名词: (1)原子吸收;(2)吸收线的半宽度; (3)自然宽度;(4)多普勒变宽; (5)压力变宽;(6)积分吸收; (7)峰值吸收;(8)光谱通带。 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如何消除干扰? 10 比较火焰法与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优缺点。 11 原子荧光产生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2 比较原子荧光分析仪、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三者之间的异同点。 13 已知钠的3p 和3s 间跃迁的两条发射线的平均波长为589.2 nm, 计算在原子化温度为2500K 时,处于 3p 激发态的钠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 提示:在3s 和3p 能级分别有2个和6个量子状态,故32 60==p p j 解:处于 3p 激发态的钠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由玻耳兹曼方程计算: kT E j j e p p N N ?-=00 kT c h j e p p λ-=0 25001038.11058921000.31063.623710 343 6??????----=e 41069.1-?= 1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元素的灵敏度为0.01μg ?mL -1/1%A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需要得到0.436的吸收值,在此情况下待测溶液的浓度应为多少? 解:灵敏度表达式为: %1/0044.01-= gmL A c S μ 100.10044 .0436.001.00044.0-=?=?=gmL A S c μ 1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三档狭缝调节,以光谱通带0.19, 0.38和1.9 nm 为标 度,其所对应的狭缝宽度分别为0.1, 0.2和1.0 mm ,求该仪器色散元件的线色散率倒数;若单色仪焦面上的波长差为2.0nm/mm ,狭缝宽度分别为0.05, 0.1, 0.2和2.0 mm 四档,求所对应的光谱通带各为多少? 解:光谱通带为: 1-?=L D S W

大学物理综合练习题

大学物理(一)课程期末考试说明 四川电大教学处 林朝金 《大学物理(一)》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工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大学物理》(理论核心部分)的第一章至第八章的第三节。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内容,本文将给出各章的复习要求,列出教材中的部分典型例题、思考题和习题目录,并编写一部分综合练习题。同学们复习时应以教材和本文为准。希望同学们在系统复习、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复习要求的内容。通过复习和练习,切实理解和掌握大学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解决典型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运动和力 一、复习要求 1.理解运动方程的概念。能根据运动方程判断质点做何种运动。 2.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掌握根据运动学方程求解质点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方法(一维和二维)。 3.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会计算抛体运动和圆运动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4.理解牛顿运动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5.理解万有引力、重力、弹性力和摩擦力的基本作用规律以及在这些力作用下典型运动的特征。 一、典型题 (一)教材上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 1.例题:例15,例16。 2.思考题:4,6,7,9,14,16。 3.习题:2,3,4,6,7,14,16,17。 (二)补充练习题 1.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其法向加速度 为零, 有切向加速度。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切向加速度 为零, 有法向加速度。(以上四空均填一定或不一定) 2.将一质点以初速度 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质点在飞行过程中, 是 的, 是 的, 是 的(以上三空均填变化或不变化)。质点飞行到最高点时,法向加速度 = ,切向加速度 = 。 3.做圆周运动的质点,一定具有 (填切向或法向)加速度,其加速度(或质点所受的合力)的方向 (填一定或不一定)指向圆心。 4.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0.2cos2πt ,式中x 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在 t=0.50秒时刻,质点的速度是 ,加速度是 。 5.一质点沿半径R=4m 的圆周运动,其速率υ=3t+1,式中t 以s 为单位,υ以m · s -1 为单位,求第2秒初质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值。 υ 0dt r d dt d υ dt d υ a n a τ

大学物理(上)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学(上)练习题 第一编 力 学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平均速率为,v 平均 速度为v ,它们之间如下的关系中必定正确的是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C) v v ≠,v v = [ ] 2.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 6x t t =-(SI),则在t 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 ,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 3.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t 时刻的坐标为23 4.52x t t =-(SI )。试求:质点在 (1)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 (2)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 (3)第2秒内运动的路程。 4.灯距地面的高度为1h ,若身高为2h 的人在灯下以匀速率 v 沿水平直线行走,如图所示,则他的头顶在地上的影子M 点沿地 面移动的速率M v = 。 5.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 (1) dv a dt =, (2)dr v dt =, (3)ds v dt =, (4)||t dv a dt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 ] 6.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 ] 7.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2 v ct =(c 为常数),则从 0t =到t 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s t = ;t 时刻质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 ;t 时刻质点 的法向加速度n a = 。 2 h M 1h

大学物理教程第4章习题答案

思 考 题 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是相等的,与气体的种类无关。试用气体动理论予以说明。 答: 据压强公式 p nkT = ,当压强和温度相同时,n 也相同,与气体种类无关;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微观角度看,两种情况有何区别。 答:气体压强是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大量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而产生的平均作用力的结果。当温度不变时,若体积减小,分子数密度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的分子数增加,从而压强增大;而当体积不变时,若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增大,分子碰撞器壁的力度变大,从而压强增大;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说明: (1)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只要适当地增大容器的容积,就可使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2)一定量理想气体在平衡态(p 1,V 1,T 1)时的热动平衡状况与它在另一平衡态(p 2,V 2,T 2)时相比有那些不同设气体总分子数为N ,p 2< p 1,V 2< V 1。 (3)气体在平衡状态下,则2 2 2 2 13 x y z v v v v === , 0x y z v v v ===。 (式中x v 、y v 、z v ,是气体分子速度v 的三个分量)。 答:(1)由p nkT = 可知,温度升高时,n 适当地减小,可使压强不变; (2) 在平衡态(2p ,2V ,2T )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较在平衡态(1p ,1V ,1T ) 时小,但分子数密度较大; (3) 因分子向各方向运动的概率相同,并且频繁的碰撞,速度的平均值为零, 速度平方的平均值大小反映平均平动动能的大小,所以各分量平方平均值相等; 有人说“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的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大”。这样讲对吗 答:不对,只能说氢分子的速率平方平均值比氧分子的大。 为什么说温度具有统计意义讲几个分子具有多大的温度,可以吗 答:温度的微观本质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小的量度,而平均平动动能是一个统计平均值,只有大量分子才有统计规律,讲几个分子有多大温度,无意义。 试指出下列各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 12kT ;(2) 32kT ;(3) 2 i RT ;(4) 2M i RT μ;(5) 32M RT μ。 答:(1)对大量分子而言,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平均来说,每一个自由度所具有的 能量。 (2)对大量分子而言,当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平均平动动能。

大学物理学史试题

1、简述墨家在光学上的研究成就。 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墨子细致地观察 了运动物体影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景不徙”的命题。墨子指出,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 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 有本影出现。墨子明确指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墨经》中 论述了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反射情况。 2、阿基米德对物理学的贡献有哪些? 力学: 1.系统总结并严格证明了杠杆定律,为静力学奠定了基础。此外,阿基米德利用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许多机械。 2、他在研究浮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天文学:1、他发明了用水利推动的星球仪,并用它模拟太阳、行星和月亮的运行及表演日食和月食现象; 2、他认为地球是圆球状的,并围绕着太阳旋转,这一观点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动 说”要早一千八百年。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3、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1.把实验与数学结合起来,既注意逻辑推理,又依靠实验检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2)有意识地在实验中抛开一些次要因素,创造理想化的物理条件。既要力求使实 验条件尽可能符合数学要求,以便获得超越这一实验本身的特殊条件的认识,又要设法改变实验测量的条件,使之易于测量。(3)用实验去验证理论。伽利略认为科学实验是为了证明 理论概念(或观察规律)而去做的,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计划的,而理论(数学)又必须服 从实验判决。(4)把实验与理论联系起来。 4、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第三章)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及总结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 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 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 的速度讲不会减慢,这是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曾经专研过这个问题,牛顿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这句话就是针对伽利略的。所以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5、说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科学渊源。(第四章) 一、定律诞生的前提条件: 1、认识热的本质,伦福德和戴维的实验为热的运动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了建 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前奏。19世纪40年代以前,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能量转化与守 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力学方面,早已发现了机械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不灭性 (动量守恒、“活力”守恒)3、发现了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现象4、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历史教训,从反面提供了能量守恒的例证;5、建立了能量的初步概念;6、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接触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如楞次定律、赫斯定律7、蒸汽机的发明与不断改进。 二、迈尔的贡献 1842年发表了题为《热的力学的几点说明》的论文,叙述了普遍的“力”(即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所以一般都承认迈尔是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的第一人。 三、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定 焦耳对电和磁的研究很感兴趣。他通过测定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实 验依据。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作功的方式无关。他 证实了自然界的能量是等量转换的,是不会被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

大学物理学课后习题4第四章答案

习题4 4.1选择题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 A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答案:B] (2)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振动曲线1的相位比振动曲线2的相位()(A)落后2π(B)超前2 π(C)落后π(D)超前π 习题4.1(2)图 [答案:B]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周期是T ,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1/2位移处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这段路程所需的时间为() (A)T /12(B)T /8(C)T /6(D)T /4 [答案:B] (4)当质点以频率v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v/2(B)v (C)2v (D)4v [答案:A] (5)谐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的位移等于(A)4A ±(B)2 A ±(C)23A ±(D)2 2A ±[答案:D]

(6)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振幅的两倍时,其振动周期、振动能量、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为() (A)其振动周期不变,振动能量为原来的2倍,最大速度为原来的2倍,最大加速度为原来的2倍; (B)其振动周期为原来的2倍,振动能量为原来的4倍,最大速度为原来的2倍,最大加速度为原来的2倍; (C)其振动周期不变,振动能量为原来的4倍,最大速度为原来的2倍,最大加速度为原来的2倍; (D)其振动周期,振动能量,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均不变。 [答案:C] (7)机械波的表达式是0.05cos(60.06)y t x ππ=+,式中y 和x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 ,则 (A)波长为5m (B)波速为10m ?s -1(C)周期为13 s (D)波沿x 正方 向传播 [答案:C](8)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的振动初相是 1?,点S 1到点p 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振动初相是2?,点S 2到点p 的距离是 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 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 (A)21r r k π -=(B) 212k ??π -=(C)()21212/2r r k ??πλπ -+-=(D)()21122/2r r k ??πλπ -+-=[答案:D]习题4.1(8)图 (9)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它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答案: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