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门户网站技术平台规范v1.0

政府门户网站技术平台规范v1.0

政府门户网站技术平台规范v1.0
政府门户网站技术平台规范v1.0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技术平台规范目录

1 系统开发标准

1.1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应用平台开发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应解决系统“为什么要做和能不能做”的问题,明确开发目的、开发范围、开发计划,对系统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于应用平台投资大、周期长、复杂度高,因此,科学的系统规划是直接关系到服务型电子政府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系统规划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系统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是设计和实现电子政府应用平台的原动力。在规划系统目标时需要明确使用对象及不同使用对象的信息使用要求,确定系统开发的目的、范围和计划。

2.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来确定系统的目标和规模能否实现的过程。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一般考虑三个主要因素:

(1)经济可行性。在开发费用及新系统可能带来的收益之间权衡,看结果是否可以接受。

(2)技术可行性。对要求的功能、性能及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系统能否实现。充分考虑系统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如开发队伍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软硬件资源的可利用情况,开发资金的数额等。

(3)操作可行性。判断系统的功能是否遵循业务流程,是否真正可行。1.2需求分析

应用平台的需求分析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由系统分析员和熟悉业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政府人员负责提出对即将开发的系统的要求,系统分析员则从软件编程的角度对其理解和加工。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人员

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明确政府人员对电子政府应用平台的具体要求,建立需求分析模型,并以需求分析说明书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出来。

1.通过调查,明确需求。

用户对应用平台的总体要求一般可归纳成两个方面:

(1)功能要求:对必须完成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的要求。

(2)性能要求:对信息处理速度、存储能力、传输效率、系统容错能力、联机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系统分析员应以耐心的心态与用户保持沟通,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尊重用户的意见,以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必要时,由决策者亲自出面沟通,并整理采集的原始需求记录,对需求进行分类,判断需求是否清楚、完整、合理,是否存在矛盾。

2.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功能、性能要求是否明确,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清晰,约束条件是否恰当,可实现性如何,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3.得到需求分析说明书

需求分析阶段的成果是需求分析说明书,它是系统设计阶段工作的依据。说明书应制定出完整的信息描述、详细的功能说明、恰当的检验标准及其他与要求有关的数据。需求分析说明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3)概述:描述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4)数据描述:对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做出详细说明。

(5)功能描述:描述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每一项功能的过程细节,对每一项功能给出处理说明和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限制条件。

(6)性能描述:说明系统应达到的性能和应该满足的限制条件,以及检测的方法和标准,预期的系统响应和可能需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7)参考文献:列出与系统有关的全部参考文献,其中包括前期的其它文档、技术参考资料、产品目录手册及标准等。

1.3系统设计

应用平台的系统设计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其任务是确定系统的基础架构、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设计结束后应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

1. 确定基础架构

为了减少系统的开发风险和成本,使系统能够更好地被复用、扩展和维

护,系统的开发应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技术架构。SOA是一种基于开

放的互联网标准和协议,支持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组件的描述、发布、

发现和使用的一种应用架构。目前的主流技术体系是Web服务体系。

SOA架构可以屏蔽应用系统编程语言、基础技术架构和系统平台的异构

性,方便地将各种应用系统封装成开放网路上开放的应用服务,有效消

除了异构的、分布的环境对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关注某个部分业务功

能的实现,并将它们包装成合适的服务,不需要考虑和其他服务之间的

互操作问题。

2. 完成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功能设计,可以将用户需求

合理地变换成系统的体系结构、接口特征、模块逻辑、数据结构等。功

能设计也解决了系统的性能,包括系统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等指标。具体来说,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模块逻辑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划分系统模块,开发模块处理的详细逻辑。

(2)数据结构设计:根据模块功能选择恰当的数据结构。

(3)数据库设计:进行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子模式设计、完整性和安全性设计。

(4)人—机接口设计:针对不同的系统类型和用户特征,遵循人—机交互的一般原则,确定交互界面。

3. 提交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它是系统的实施标准,系统设

计说明书一般包含系统的目标,主要的模块处理说明(处理过程、设计

规范、接口描述、数据组织等),数据说明,数据库说明,软、硬件和人

员的接口说明、参考文档资料等内容。

1.4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付诸实现。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发应用程序、选取硬件设备、安装软件平台、建立物理网络、实施安全措施等。在实施阶段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注重保护已有投资,避免重复建设。

为了提高应用程序的开发效率,增强扩展性。可维护性,通常采用中间件技术。中间件是一类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具有良好的跨平台和支持大量应用、大并发访问的能力;能够运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的交互功能;支持标准的协议;支持标准的接口。通过中间件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异构环境应用系统的开放部署,建成满足用户实际需要的应用业务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用平台的性能及能提供的各种服务。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Linux、UNIX、Net、ware、Windows Server 等,它们各有特色,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硬件的选择同样直接影响到应用平台的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存储和管理整个系统的重要信息,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硬件的选择应重点关注网络服务器、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设备。

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安全性的重要性。应尽可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

2 网站风格规范

2.1网站结构设计

2.1.1 频道及栏目设置

频道及栏目的设置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频道与栏目的内容或功能定位清晰;

2)频道与栏目的设置能突出重点;

3)频道与栏目分级合理,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4)频道与栏目名称设定准确、直观,直接清楚地表达该频道或栏目的定位及承担的功能。

2.1.2 网站导航

网站站内导航

网站内部不同频道、栏目及不同层级的网页之间的联通方式和程度,与网站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具有紧密的联系。

政府网站的站内导航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有详尽的网站地图可供查询;

2)在各页面固定位置设置风格统一的导航栏;

3)各层级及同级间的网页导航便捷;

4)导航文字准确、直观、易识别。

网站站外导航

政府网站的站外导航应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具备业务相关网站的导航;

2)导航文字准确;

3)导航链接地址正确;

4)导航方式简洁、直观,便于使用。

网站表现形式应有自身特色,在网站设计上体现政府网站为民服务的思想,尽量从易用性和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网站和相关服务。

2.2网站表现设计

2.2.1 网页层级分布

网页具有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层级页面可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可具有不同的特点。

网页层级分布有下列基本要求;

1)网站页面层级丰富、有序,应具有首页、频道页、各级栏目页、专题页、正文页等不同层级页面中的几种或全部形式;

2)层级深度适度,便于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内容或功能。

2.2.2 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是指网页内容在页面上所处位置的设计。

页面布局有下列基本要求:

1)各层级页面布局风格协调统一;

2)各层级页面中,应当包含相应的功能设置,便于使用;

3)各层级页面附加功能区的布局相对固定。

2.2.3 网页的区域划分

网页的区域划分是指在网站的整体规划中,通过对具有相同性质、类别的频道或栏目的组织来体现页面不同区域。

网页区域划分有下列基本要求:

1)网站应根据所在机构的工作特点和主要的业务范围,建立健全相应的内容与服务等功能区域;

2)网站首页对内容与服务区域划分有显著体现;

3)频道设置能够体现网站的内容与服务功能区域的划分。

2.2.4 网页效果

1)有统一的色彩风格和主色调、能体现自身特色;

2)各层级页面均包含设计上协调一致的网站标志(LOGO)图案及文字;

3)网页字体应使用标准字体,字号不可畸大畸小,可向用户提供字号选择功能;

4)网页整齐,不变形,不出现表格错位、文字错行的情况。

5)网页文件不宜过大。

2.2.5 多种表现形式

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应将多媒体内容设定为选用功能。

3 数据共享规范

3.1元语言规范

元语言是用来描述标准的语言,分别从标准的语法规范、编码规范和命名规范对标准进行形式化的描述,便于计算机正确的处理。通常采用XML语言标准。

XML中文含义是“可扩展标记语言”,是最主流的数据交换标准。它是通过在普通文本中加入一些有特定含义的、自定义或预定义的标记,从而对文本内容进行标示和说明的文件表示方法。利用XML,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子政务平台之间的数据定义、传递和交互问题。

XML具有以下的特点:可扩展方面,在XML中,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新的标识及属性名,以便更好地从语义上修饰数据。结构性方面,XML的文件结构嵌套可以复杂到任意程度,能表示面向对象的等级层次。可校验性方面,XML文件可以包括一个语法描述,是应用程序可以对此文件进行结构确认。通用性方面,采用纯文本格式,利于信息在不同网络、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应用系统间传递。

3.2元数据规范

元数据就是关于数据的信息。元数据给出了关于数据的有关内容、条件、著作或其他特征的描述,决定了数据的潜在用途,从而增加了数据的价值、关联度和生命周期。

元数据的描述应通过其自描述和扩展属性来实现的。“自描述”是指其中的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名字,并且与文档所描述的显示世界中的问题所涉及的某项具体内容密切相关。“扩展”是指定义新的标记及其用途的标准机制。一般来说,

元数据的表示主要采用XML“词汇表”、XML命名空间(Names paces)、文档类型定义(DTD),XML Schema等手段来实现。

3.3信息关联规范

在现实世界中信息是互相关联存在的,而不是孤立的。在信息利用方面也可以通过数据关联去快速方便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信息关联从信息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同意文档内部的信息关联、本地不通文档之间的信息关联、异地不同文档之间的信息关联。可以采用XLink和XPointer两种标准来实现信息的关联。

XLink可以声明多个资源之间的关系。XLink可以链接任何资源,而不仅仅是XML文档的一部分。XLink可以明确地将数据和链接相结合。XLink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超文本链接。XLink可以有多个链接终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遍历,而且还可以将链接存储于独立于引用文档的数据库中。

XPointer支持对XML的内部结构部分的定位。XML中支持两类链接:简单链接和扩展链接。简单链接类似于HTML中的链接,扩展链接允许从某个链接直接跳转到任意其他链接。这种跳转实际上是从文档树形结构的某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位置,这种转移基于不同的特性来实现,如元素类型、属性值、相对位置或字符的内容等。实际上,扩展链接的就是可以链接的资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可以同时链接多个资源。XPointer还提供了对元素、字符串和其他部分的特定引用方法。

3.4数据显示规范

为了便于维护,应将数据和数据的显示分开。当需要不同的输出和显示时,可以分别定义不同的显示规范,而不需要去修改数据本身。目前有两种推荐标准:一是层叠式样单CSS,另一种是可扩展式样单语言XSL。式样单是一种专门描述结构文档表现方式的文档,它既可以描述这些文档如何在屏幕上显示,也可以描述它们的打印效果,甚至声音效果。式样单一般不包含在XML文档内部,而以独立的文档方式存在。

3.5解析和转换规范

应用平台共享数据时,需要采用一定的规范对数据进行解析和转换,使一个系统的数据结构可以变为另一个系统可以理解的数据结构,方便系统间数据的处理和共享。解析的目的是将文本的XML文件转换为计算机能处理的内存中的文档逻辑结构,转换的目的是将中性的XML文件转换输出为其他所需要的格式文件,如HTML文件、WML文件或者PDF、RDF文件等,以便其他应用程序能处理。DOM和SAX标准为XML的解析提供了很好的支持;XSL、XSLT、XPath 等标准为XML的转换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4 信息公开元数据规范

核心元数据是描述政府公开信息特征的基本属性的集合,适用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编目、建库、发布和查询。根据《条例》规定和检索、查阅信息的需要9现设定14个核心元数据,其中6个必选项、3个条件必选项、5个可选项。

一、索引号(Identifier,20位字符串,必选项)

系指每条政府公开信息的标识符。索引号主要用于跨地区、跨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和共享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中,是每条信息唯一不变的标识,一经生成不因发布机构变更而更改。

索引号采用“前段码/后段码”的格式,形如“000014349/2008-12345”。前段码为信息发布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形如“00001434-9”或者“40000895-X”(在使用中应略去“一”)。组织机构代码由技术监督部门统一编制。后段码为“4 位年份数字”加上“5位数字流水号”中间用“—”链接。

索引号可由计算机按信息发布的日期自动生成。在目录检索结果的显示上,既可以显示索引号的完整字符,也可以只显示后段码。

二、名称(Title,自由文本字符串,必选项)

系指每条政府公开信息的标题。如有主副标题的,只填主标题。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信息的名称一般作为文字检索的主要查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三、内容概述(Description,自由文本字符串,可选项)

系指对每条政府公开信息内容的简要描述,主要是为公众快速浏览、选择信息提供帮助。

内容概述应从原文正文中抽取或提炼概括,尽量避免简单重复信息的标题。篇幅最好在200字以内。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内容概述一般作为全文检索的查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四、生成日期(Date,日期型,必选项)

系指政府公开信息形成的时间。其中,对于公文类信息,特指该信息的发文时间。

生成日期按《GB/T 7408-2005》执行,格式为CCYY-MM-DD。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生成日期一般作为时间检索主要查询项使用。

五、有效期(Validity,复合型,可选项)

有效期包括信息的生效日黯(Effect Date)、废止日期(Abolition Date)两个标识,数据格式为CCYY-MM-DD。对于已废止的公文类信息,应及时标注废止时间。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生效日期、废止日期一般作为时间检索的可选查询项使用。

六、文号(Document Number,自由文本字符串,条件必选项)

系指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编号。对于公文类信息,特指发文文号。文号属于必选项。

在目录检索程序的条件查询功能中,文号可作为文字检索的查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七、相关信息(Relation,复合型,多项可选项)

系指与公开的政府信息有直接关联的其他重要信息。

相关信息的数据类型是复合型的,可由多个字段经成。例如,指向上级行政机关的已经编入目录的信息,可以填入该信息的名称、索引号;没有编入目录的,可以由名称和文号组成等。

采用这一元数据,既可方便公众检索查阅相关政府信息,又可避免将上级行

政机关或其他单位的信息内容大量编入本单位的公开目录等情况。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相关信息可作为查询项使用,也可作为链接项或显示项使用。

八、发布机构(Publisher,复合型,必选项)

系指政府信息发布单位的名称(合组织机构代码,如属于行政机关内设或所属机构,其代码自行编制)。作为多项必选项,可以包括多个发文机构(联合发文)。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机构名称可作为文字检索或枚举检索的查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九、关键词(Keywords,复合型,条件必选项)

系指反映政府公开信息内容特点的词语。它包括主题关键词和位置关键词两类,都是文本字符串,需要按照限定词表进行标引。每条信息的关键词以3-5个为宜。

主题关键词简称主题词,属于条件必选项(原始信息中如果有主题词属于必选项);位置关键词是描述地理位置方面的词语,属于可选项。本指引编制了《关键词参考表》(见附件三)。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主题关键词和位置关键词可作为文字检索的查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十、信息分类(Category,复合型,必选项)

这里特指政府公开信息所属类别的标识,包括分类类目名称和分类代码,可并列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每一条政府信息,在不同的分类方法中至少有一个对应的分类标识。在确定信息分类类目时,应先建立相应的分类类自表。其中,主题分类方法可参考附件二《主题分类类自表》。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分类信息(类目名称和分类代码〉可作为文字检索项使用,应支持模糊查询。

十一、在线链接地址(Online,字符型,可选项)

系指政府公开信息在网络上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应遵插RFC 2396的规定。可以直接采用该信息在目录服务子系统生成的访问网址。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在线链接地址一般不作为查询项使用,只作

为链接项或显示项使用。

十二、信息格式(Format,字符串,可选项)

系指描述政府公开信息的数字化编码格式,如TXT、DOC、PDF,JPG,MP3,MPEG等,应遵循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充协议(MIME,RFC 2045/RFC 2046)的规定。对于公文类信息,常用TXT或HTML格式。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信息格式可作为查询项使用,也可作为显示项使用。

十三、语种(Language,字符窜,条件必选项)

系指政府公开信息采用的语言。如果采用少数民族语言,该项为必选项。语种值域参照GB/T 4880.1-2005《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字母代码》执行。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语种可作为文字检索的查询项使用。

十四、著录日期(Metadata date,日期型,必选项)

系指政府公开信息的元数据在目录系统中生成或更新的时间。用于元数据内部管理,不需要向公众公开。

日期型值域参照《GB/T 7408-2005》,格式为CCYY-MM-DD。

在目录检索的条件查询功能中,著录日期一般不作为查询项或显示项使用,只作为管理项使用。

5 网上办事系统规范

网上办事系统应提供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申报、办事进展查询、办理结果查看、在线咨询等功能。

办事指南:应详细说明服务对象、办理依据、办理机构、办理地址、办理电话、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依据、监督电话、办理程序等内容。

表格下载:详细列出该办理事项所包含的所有表格,表格类型包括Excel、Word、PDF等格式。

在线申报:应提供办理业务系统的入口链接。

办事进展查询:应提供办事进展查询系统的入口链接。

办理结果查看:应提供办理结果查看的入口链接。

在线咨询:应提供在线咨询和离线咨询方式。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提供在线咨询,即点对点即时交流。

6 公众互动规范

6.1信息互动的方式

应实现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互动的方式:

1)信箱服务;

2)在线解答;

3)电子邮件订阅;

4)论坛或留言板;

5)其他方式。

6.2信箱服务

6.2.1 提供多种信箱服务

根据用户和相关部门的需求,应分别提供实现咨询、投诉、举报功能或其他专门服务的信箱,并有信箱功能介绍。

1)咨询信箱;

接收各类咨询信件。

2)投诉举报信箱;

接收对相关部门或个人的投诉举报信件。

3)领导信箱;

接收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的信件。

4)其他专门服务信箱。

接收为某些特殊事项提供服务的信件。

6.2.2 信箱的技术要求

1)对信件应有必要的保存和查询措施;

2)除了可接收文字的功能外,可提供接收图片文件、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的功能;

3)应避免对网民发送信件做过多限制;

4)保证信箱使用安全;

5)应根据需要提供信息保密的措施和机制。

6.3问题回复和查询机制

1)时效性要求

应在相关网页说明问题回复的时间承诺,有例外的应特别说明。

2)质量要求

应保证问题回复的质量,不能敷衍或做无效回答。

3)定期检查机制

对问题回复应有定期的审查机制,以保证质量。

4)在线查询机制

应提供问题处理状况的查询功能。

6.4在线解答

可结合本单位自身特点,在网上开展在线解答网民问题或嘉宾访谈等活动。

1)根据群众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在线解答和访谈栏目;

2)针对百姓关心的问题及时开展在线解答或访谈;

3)及时公布在线解答或访谈的内容,建立后续反馈渠道。

6.5电子邮件订阅

6.5.1 订阅

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订阅本站的政务或其他信息;

接到用户订阅请求后,应在承诺时间内发送订阅的内容。

6.5.2 解除订阅

用户可无条件解除订阅;

接到用户退订请求后,应及时停止发送信息。

6.6论坛和留言板

可根据需要,建立网上论坛或留言板。

若建立网上论坛或留言板,则应遵循以下原则:

1)建立并公示网民信息发布制度;

2)应有信息审核机制;

3)定期整理、分析论坛信息;

4)遵循《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的要求。

6.7其他交互方式

可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网络竞赛、网上答题、网上调查、短信等多种交互方式。

7 信息检索规范

1)网站的信息数据库可支持多关键字检索,如依据标题、时间、正文等分类检索;

2)根据需要提供站内信息全文检索功能;

3)可提供相关业务信息的搜索服务。

8 业务内容规范

服务型电子政府的建设过程中准确描述并规范业务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业务内容的规范化,可以实现政府内部的协同工作,增强业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提升政府工作的效能。业务内容规范的关键环节是业务流程设计的规范化。

业务流程设计室是以实际业务内容为基础,理清业务资源的相互关系,抽取业务工作内核,构建可视化业务模型的过程。规范化的业务流程设计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描述业务,表达需求,也可以使系统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用户,为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8.1确定业务范围

确定业务范围时,需要业务领域专家的参与。业务一般包括业务分工、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

1.业务分工就是对业务进行合理的描述,构建业务种类框架。

业务流程不仅包括流程(它主要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也包括岗位职责的执行/操作流程(即每个工作岗位自身如何完成其具体的工作职责)。业务协作流程侧重于宏观描述,体现部门、岗位或角色间的工作交流关系,职责执行/操作流程是业务协作流程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微观展开。

3.业务信息包括业务流程中处理的信息内容、信息指间的关系、信息处理的权限和信息共享方式等。其中信息处理权限表示了工作岗位对业务信息处理的权利,它从岗位角度描述了业务信息的编写权限、修改权限、删除权限、审查权限、使用权限;信息共享方式表示了每种业务信息由哪些业务流程(业务协作流程)对它进行处理,它从流程角度描述了业务信息的编写权限、修改权限、删除权限、审查权限、使用权限。

8.2收集分析业务素材

业务范围确定后,业务分析员要与业务领域专家进行广泛交流,对相关业务进行深入的调研、收集业务素材,其主要步骤是:

1.业务分析员制定详细的调研表格;

2.将调研表格分发给业务领域专家;

3.业务领域专家填写调研表格,并将自己所做的业务描述清晰;

4.业务分析员收集调研表格,进行建立业务模型工作。

8.3建立业务模型

利用各种表示方法对调研后的业务进行描述,来反映业务的不同方面,形成各种业务建模图,主要包括:

1.业务分工组成的描述。根据建模方法,描述单位组织分工和职责等内容,体现任务分工的责任化。

2.业务流程的描述。描述部门或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等内容,在业务管理中可以体现业务运行的程序化。

3.业务信息内容和处理权限的描述。包括了对业务信息的增加、读取、修改等权限,体现了信息处理的精细化。

8.4对模型进行评审

初步确立业务模型后,通过对模型进行评审,和业务领域专家对模型的评审达成共识,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评审的工作是依据业务建模的基本指标,根据业务领域专家对模型的评审,改正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使业务模型描述更加精确。初期的模型可能存在与现在或未来的工作不一致的地方,通过评审可以找到些不符之处,然后再重新收集素材、确定模型、反复修改逐步完成整个模型。

在业务模型评审过程中,不仅可以对流程模型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对业务过程描述是否正确,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改变现有业务流程。

8.5形成建模文档

根据模型的原则和建模过程,不断根据业务要求修改业务模型,同时实时评审,对模型进行确认,以逐步求精的方式构造最终业务模型。这样在建模结束时,不仅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业务模型,同时在此基础上将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可行性也会以可执行的形式明确表现出来。

建模结束时,应该得到包括建模图,相关业务解释的主要文档。在业务建模工作中,可以引进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建模过程进行监督。对业务分工、业务流程和业务信息的描述必须达到下述基本指标来保证业务建模的质量。

1.描述业务分工的基本指标如下:

(1)将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部门及与之有业务联系的部门列举出来;

(2)将需要规范化管理的部门中的岗位列举出来;

(3)将需要规范化管理的岗位中的职责列举出来;

(4)将需要规范化管理的职责中的活动步骤列举出来;

(5)将上述活动步骤分解成子活动步骤,直到对业务信息栏目能进行逐条处理的程度;

(6)将上述处理业务信息栏中栏目的活动步骤所体现的处理方法继续分解成子活动步骤,直到无业务领域知识的人也能理解。

2.描述业务流程的基本指标如下:

(1)列举出所有业务流程的名称;

(2)在业务流程中以担负职责的角色、岗位、部门为活动主体,按业务往来的顺序描述角色间的业务往来事件;

(3)在业务流程图中以业务流程中发生的事件为主线,按业务流程顺序描述业务往来事件及其携带的业务信息;

(4)在业务流程图中再现分工组成结构中的职责或活动步骤;

(5)在业务流程图中将描述逐条操作业务信息栏中的活动步骤与业务信息栏目的操作关系,使用信息栏操作权限指示线描绘出来;

(6)在业务流程图中将业务往来事件与活动步骤的联系描绘出来;

(7)在业务流程图中描述各级活动步骤之间的逻辑流程关系(顺序、循环、分支等)

3.描述业务信息的基本指标如下:

(1)描述业务信息栏的所有栏目;

(2)描述信息之间的关系,如计算和成关系、分类关系、连接关系等;

(3)按业务信息在栏目级别上整理其操作权限,如读取、修改、删除等;

(4)按业务分类整理所有业务信息的共享情况。

9 日常运维规范

9.1故障管理

所谓故障是任何不符合标准操作且已经引起服务质量下降的事件。故障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尽快回复服务的正常运行,尽可能保证最佳的服务质量和可行性等级。故障管理流程通常涉及故障的侦测和记录、故障的分类和支持、故障的调查和诊断、故障的解决和恢复以及故障的关闭。

故障管理应支持以下功能:

1.故障请求的接收;

2.故障的记录和状态描述;

3.故障的优先级分类;

4.通过综合考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情况、恢复服务对业务的紧迫性、故障的大小、范围和复杂程度以及当前可供选择的资源等内容来确定优先级;

5.将故障记录分派到相应支持系统和个人;

6.对故障记录的查询、追踪和管理;

7.故障记录的关闭,前提是最初用户确认故障已解决且服务已恢复;

8.生成相关报表,记录故障处理中采取的全部措施;

9.与配置管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等其他管理流程的集成。

9.2问题管理

问题是导致一起或多起故障的潜在原因。问题管理通过对各类问题的识别、分析、管理、监控,可以将电子政府的运行风险降至最低。问题管理与故障管理有明显的不同,后者是要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而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找出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彻底解决问题。

问题管理应支持以下功能:

(1)问题的发现;

(2)问题的记录和状态描述;

(3)问题的优先级分类;

(4)通过综合考虑问题对业务流程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急迫性、与问题相关联的可用资源使用情况等内容来确定优先级;

(5)将问题记录分派到相应支持系统和个人;

(6)对问题记录的查询、追踪和管理;

(7)问题的关闭,前提是已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8)生成相关报表,记录问题处理中采取的全部措施;

(9)与配置管理、变更管理、故障管理等其他管理流程的集成。

9.3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是对电子政府的所有组成部分(或叫做配置置顶)进行管理和控制,负责核实变更以及配置项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被正确记录下来;确保配置管理数据库能够准确地反映当前配置项的实际状态。

配置管理应支持以下功能:

1.对配置项的记录,配置项应具有唯一的标识,并记录在配置管理数据库中;

2.配置项间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3.对配置管理数据库的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

4.对配置项进行变更,以反映当前配置记录的正确状态;

5.配置项变更的日志管理和审计;

6.配置项的状态管理,应确保可以通过不同的状态说明来追溯配置项的变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试行)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商务部 【发布日期】2013.08 【实施日期】2013.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试行)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2013年8月) 前言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流通业的主体,占企业总数的99.8%,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近60%,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扩大消费、创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领域的中小企业一样,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采购贵、服务少等诸多困难,一直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也是行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企业规模小,与政府、市场、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找不到服务”和“用不起服务”的问题,企业发展中的服务需求得不到解决,相关支持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

建设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和工业、科技领域扶持中小企业的普遍做法。2011年以来,商务部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与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工商联进行了充分沟通,取得了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共识,印发了《商务部关于加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发[2011]399号),提出用3-5年时间形成部、省、市三级联动、上下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整合服务资源,集成支持政策,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类服务。本《规范》从概念层面和逻辑层面上提出了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城市平台)信息系统建设的功能和信息要求。概念设计是在对各个业务应用抽象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设计;逻辑设计则是提出了技术实现的要求和方法,各建设单位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同时又要满足整体性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要求。《规范》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利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技术,为用户提供统一、方便的信息服务,为建立“部、省、市”三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系统打好基础。 第一章总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实现业务系统之间、企业、服务机构与政府服务中心之间互联互通与信息资源共享、增进业务协同的重要手段。 1.1 建设目标 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标准,实现企业、服务机构与政府服务中心三者之间服务过程透明、服务信息畅通、服务过程可控,实现各环节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城市服务中心工作间的业务协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提高对深化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改革各项任务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能力,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规定的范围 本文件对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用户注册、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格的管理进行了规定。 第二条平台建设的依据 为了更好地推动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按照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6]109号)的要求,建立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该平台的网址为。 第三条平台的目标 平台的运行和管理以服务团体标准化工作为目的,发布团体标准化工作相关的政策、新闻和资讯,为团体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提供对团体标准获取、评价和监督的渠道,实现对社会团体和团体标准的信息管理,为社会团体和公众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第二章用户的分类 第四条平台用户的分类 平台的用户包括两类:个人用户和团体用户。 个人用户。符合条件的个人可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注册通过后,可以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

准并对团体标准进行评议。 团体用户。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按照其登记地在平台上申请注册,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可在平台上浏览和了解团体标准化工作的信息、下载相关团体标准、经审核后可发布社会团体相关的新闻、公布其所制定的团体标准的相关信息。 第三章用户注册条件 第五条个人用户 年满十八岁,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个人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邮箱、联系电话、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手写签字的自我承诺声明(见附件一)。 第六条团体用户 具有法人资格和相应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以及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以到平台进行注册。团体用户注册时应提供以下信息和材料: 社会团体的基本信息:社会团体代号、社会团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限、发证机关所在地、业务范围、住所、法定代表人、活动地点、注册资金、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社会团体应以其社会团体代号作为注册名称。该社会团体代号将成为该社会团体标准编号(团体标准的编号规则见第十条)的一部分。

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技术创新及应用,规范工作流程,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国家和科技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 公司有关文件和公司董事会章程及有关工作制度,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制定 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为实现技术工作的有序管理,为试试科技兴企的发展战略,公司成立技术中心,技术中心负责公司的科技开发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技术中心的任务与职能,组织机构与职责、科技开发项目管理、科技开发经费管理等内容。 第五条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公司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技术依托。旨在充分发挥公司科技、人才优势,利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科技资源,加强 产学研结合,以提高公司自主开发能力,为公司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 效益和持续发现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技术中心设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 1、决策层为公司技术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规定、计划、技术 决策及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审查、决策、指导、检查、监督;负责审定技术中心的 经费开支计划,审议技术中心年度经费使用情况报告;对技术中心的年度工作实 绩进行评估,向公司提交评估意见。 2、管理层为公司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责任制,负责对技术中心的技术、资金、人力 资源、技术开发创新项目统一规划、协调、归口管理,对中心决策层负责。包括 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实验测试和科技信息等四个管理项目。 3、执行层有技术中心综合办公室、钢结构及焊接技术研发室、市政路桥研发室、科 技蹭过综合研发室、计量检测中心组成,负责实施技术开发创新、新产品、新技 术研究与应用、技术引进消化以及二次创新工作。 第七条技术中心设专家委员会,由公司各专业技术带头人或具有丰富经验、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及集团外部专家组成,其职责是对技术中心的开发方 向、课题选项、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及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 第八条技术中心任务; 1、负责国家、省、股份和集团公司有关科技开发政策的贯彻落实。组织收集分析和 公司有关的国内外技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为公司的技术发展 决策提供信息和服务。 2、参与制定和实施企业科技发展战略、负责编制企业技术开发创新、技术改造、技 术引进中长期及年度科技进步计划,确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现将江苏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设计 1.制定地方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管理办法 2004年12月,科技部等部委颁发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国办发[2004]55号),我厅结合我省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实际需要,与省发展与改革、财政、教育、技术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一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2004-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2005年,我厅调整了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把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内容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增加了以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修订《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和运行管理,将公共平台分为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为主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两种类型,并根据组建方式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分为综合性平台和单一性平台,综合性平台指由多家单位共建或具有多个功能性子平台的公共服务平台,单一性平台指依托单一单位建设、仅具有单一性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2.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突出制度创新,统筹规划,以共享机制建设为核心,以现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以持续增强江苏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立足江苏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重点建设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基本原则:统筹规划、整合集成、创新制度、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1.1.1. 数据资源体系 按照XX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要求,信息资源应按照“统一标准、一数一源、共建共享、逻辑集中、职属管理、授权使用”的原则统筹设计、应建立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省、市两级政务资源目录中心,县级为政务信息采集点,各职能部门通过目录中心共享和发布政务资源,省、市提供各自信息;分别建立维护、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制度,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一) 省级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来源于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具有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稳定性等特征,支持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应用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省级已经建设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信息和政策法规基础数据库,基础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共享,不得重复建设。基础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规范参见《XX省电子政务公共基础信息库管理与应用规范》。 (二) 数据资源建设要求 基础数据库由全省统一建设,统一为市区和各区县、各部门提供相关基础信息的共享、比对、决策支撑等服务。与各个基础数据库有关的数据要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建库,在各部门要共享,充分使用基础数据库提供的服务。对各部门有以下几点要求:

(1) 部门业务库数据的变更应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库相应数据。 (2) 各部门在建设基础库时要充分利用示范区统筹建设的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 (3) 各部门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共享数据的安全。 (4) 基础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不能重复采集。 (三) 专业数据库建设 示范区各部围绕本部门核心业务需求建设核心业务数据库,部门业务数据库是各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既为本部门开展业务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也是基础信息、共享主题信息的基础和来源,对于本部门业务应用中需要使用的、产生于其它部门的业务数据,或可从其他部门共享获取的数据,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需求,并依托示范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从其它部门获取,是原则上不再重复采集,可对其它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也应通过注册共享提供目录供其它部门检索。 (四) 主题数据库 共享主题信息资源围绕跨部门综合应用而形成的、为业务协同提供支持,是在一个较高层次对数据进行综合、归类所生成主题对象信息的过程,侧重于面向行业应用主题、趋势分析主题、综合应用主题等的应用,比如证照信息资源、居民健康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等。能够依申请和授权为各级政务部门及社会提供相应政务信息资源服务。 1.1. 2. 数据资源共享要求

短信平台管理办法

武汉三玖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短信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短信平台安全、规范的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范围 适用于客户消费通知、服务提醒、节日问候等短信群发 第三条、短信内容 1、表达清晰、文字简洁 2、格式统一。短信内容前必须有“【三玖家政】通知:”签名。例:【三玖家政】通知: 第四条、短信容量 1、一条短信的容量为70个字符;大于70个字符,即为二条短信;大于140个字符,即为三条短信;依次类推。 2、发送短信长度大于70个字符时,接收方仍能以一条长短信接受完毕。 第五条、短信模板

第六条、发送范围 该短信平台发送范围仅针对会员和内部员工,不得擅自以个人名义发送与公司无关的短信 会员短信发送暂分为三类 1、办卡充值类 2、刷卡消费类 3、派单通知类 4、放假通知类 员工短信发送暂分为两类 1、节日祝福:新年、端午、中秋、五一、元旦、国庆等 2、重要会议通知 第七条:处罚 1、短信正常发送有营业厅主管负责,其他部门如需发送短信的,需提前向胡主管申请,未经许可擅自发送短信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0元。 2、短信模板如需更改,需向胡主管申请,没有申请擅自发送短信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0元。 3、营业厅工作人员,没有按照公司要求,或者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短信内容与公司规定的短信模板内容不符的,每发送一条处罚1元。 4、新办卡客户、充值客户、电子卡刷卡消费客户、当天已派单客户,必须按照公司规定10分钟内发送短信,如果漏发短信,每条

处罚5元。 第八条:信息安全责任 不能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坏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的 5、破坏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步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犯罪的 7、散步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九条:一经发现有违反第九条,当追究当事者法律责任第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有公司总经办解释、修订并完善,有总经理签批颁布。 武汉三玖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技术管理办法

技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技术管理是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各项技术工作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的总称。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设计文件的熟悉与审核;2、变更设计的提出与管理;3、技术交底;4、技术复核与质量检查;5、计量工作;6、工程测量;7、工程试验等。 第二章设计文件的熟悉和审核 第一条审核设计文件是基本设计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这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技术工作,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可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标准、熟悉设计内容、发现设计差错,从而对改善设计和概(预)算提出意见,使其更加完善合理。 第二条审核设计文件的组织分工 施工单位审核设计文件,一是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复核,检查设计文件、图纸是否齐全,有无差错。二是对设计文件、图纸与现场进行核对,检查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三是参加由建设单位主办的施工设计技术交底时,对设计文件、图纸提出意见和建议。 审核设计文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施工、技术、计划、物资、设备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工作。 第三条核对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 1、各项建筑物、设备和有关附属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尺寸、施工图表、工程数量和设计说明。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满足需要。 3、设计是否合理。主要有:隧洞施工技术措施,洞口位置、标高、辅助导坑设计、衬砌类型和防水措施。排水系统及防护措施,石碴场位置、规模和设备的局部方案比选,新技术、新结构工点和施工技术要点。 4、拆迁、征地是否满足需要、设计单位与地方及其它单位签定的地亩、拆迁和改建等有关协议是否齐全合理。 5、各种监制设备定货项目、规格是否正确、厂家是否落实。 6、施工组织方案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可改进。 7、工程概(预)算是否合理。 8、设计的错、漏、改正。 第四条核对设计文件注意事项 1、设计文件编制资料是否全,内容、深度是否符合部颁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2、施工设计是否采用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勘测资料,施工设计时间与采用资料的勘测时间是否一致,施工设计依据是否正确。 3、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优势,在满足使用要求和不降低设计标准的前提下,争取用适合本单位施工的设计方案,另外,要结合施工条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控制工程、技术复杂工程,应努力研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利于加快施工,符合运管使用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 5、认真处理与地方城镇建设、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

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培育引进建设一批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技术服务单位,不断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结合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职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指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在中山市依法设立,按照开放和资源共享原则,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 第三条申请认定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平台单位需在中山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管理制度健全,经营行为规范。 (二)满足我市企业发展需求,与市级部门、镇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书,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建设、绩效目标。 (三)需拥有独立的经营服务场所以及与所提供服务相适应的硬件条件,原则上专用工作场地面积应不低于200平方米,拥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业设施设备,拥有较强的公共服务能力。 (四)需拥有一定数量与所提供服务领域相关的专业技

术人员,原则上从业人员15人以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占平台从业人员的比重在40%以上,具有较高的技术服务水平。 (五)具备公共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等特点,能为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设计、智能化改造、绿色制造、品牌营销、两化融合等公共服务,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和技术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开放实验室、专业化设备共享与租用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第四条申请认定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申请材料(见附件1);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主要仪器、设备、信息系统清单; (四)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清单; (五)已完成服务成果证明材料; (六)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声明; (七)与市级部门、镇区签订协议书; (八)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条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认定工作可委托专业中介机构进行。 第六条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坚

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0〕175号)和《自治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新政发〔2010〕92号精神,根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10〕240号),推进我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是指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原则,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支持与专利开发、节能环保、市场开拓、法律服务和管理咨询、信息化应用、创业辅导、人才培训等服务的法人实体。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平台(以下简称示平台),是指符合第二条规定,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经信委)认定,由法人单位建设和运营,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运作规、支撑力强、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具有示带动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服务平台。示平台可以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平台,也可以是某一面服务功能突出的专业平台。 第四条示平台的认定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自治区经信委负责区级示平台的认定、规划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第二章服务平台建设 第五条建设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 第六条建设目标。以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专业服务平台为支撑,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重点,建立自治区、地州(市)、县三级服务平台纵向协调发展,综合与专业服务平台横向互补的立体服务网络。 第七条建设容。 (一) 信息查询:加强网络功能开发,畅通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产品、标准、人才、市场等各类信息服务。 (二) 技术支持与专利开发: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帮助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建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推广和

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

新媒体平台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广播电视台名义建设微信公众号和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新媒体发展中心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禁止任何个人以本单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第三章信息发布 第五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4名信息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搜集、整理、编辑上传、发布工作。

第六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范围包括: (1)各类动态信息、宣传教育、服务信息、重要事项和行业动态; (2)形象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 (3)经领导批准发布的信息; (4)结合工作需要,认定需要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第七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要确保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内容应简洁、文字表达要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多运用网络言,生活语言,发布信息尽量达到图文并茂。 第八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应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信息员收集、整理,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严禁发布不实、不健康等违规信息。 第九条新媒体用户通过官方新媒体咨询业务,相应单位、部门应及时回复.如不能即时回复,应承诺答复期限、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十条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有关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涉密信息不得发布、 第十一条新媒体各平台责任单位必须切实加强账号管理和内容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出现违规内容的新媒体平台,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附件三: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标准一、评价指标及评价基本要求 一级指标二级 指标 权重 (分) 三级 指标 权重(分)单位 基本 要求 创新机制创新 投入 机制 14 科技活动经 费支出额占 产品销售收 入的比重 科技活动经 费支出比例 比上次评价 增长 11 3 % 百分 点 ≥3 ≥0 人才 激励 机制 5 中心年人均 收入与企业 年人均收入 之比 中心人员培 训费占中心 人员总收入 的比重 中心人员参 加国外技术 交流人次与 中心人数之 比 中心人员参 加国内技术 交流人次与 中心人数之 比 2 1 1 1 % >1.2 >2 >2 >5

创新 合作机制6 来中心从事 技术开发工 作的外部专 家数 对外合作项 目占全部开 发项目数的 比重 对外企业合 作项目数 产学研合作 项目数 1 1 2 2 人月 % 项 项 >30 >10 >3 >3 创新体系5 企业技术创 新战略制定 与实施效果 技术中心经 费投入预算 制度及落实 情况 技术中心组 织结构建设 情况 产学研合作 机制与运行 效果 2 1 1 1 定性较好 技术与人才创新 队伍 建设 12 企业研究与 试验发展人 员占职工人 数的比重 技术中心高 中级职称人 员占中心人 数比例 技术中心拥 有的高级专 家及博士人 数 5 2 5 % % 人 >2 40 >6

创新 条件建设7 企业技术开 发仪器设备 原值 技术中心信 息化建设及 运行情况 5 2 万元 定性 >500 较好 技术 积累储备10 研发周期三 年及以上项 目数占全部 项目数的比 重 企业拥有的 全部有效专 利数 发明专利数 企业拥有的 中国名牌产 品或驰名商 标数 企业拥有省 (市)名牌 产品数 3 1 3 2 1 % 项 项 个 个 >10 ≥3 ≥2 ≥1 ≥1 产出与效益技术 创新 产出 16 当年完成的 新产品新技 术新工艺开 发项目数 ——其中: 国内领先水 平以上项目 数 当年申请专 利数 当年受理的 专利申请数 ——其中当 年受理的发 明专利申请 数 4 1 1 4 3 3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10 >3 >3 >2 ≥1 ≥1

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筑强科技平台提升自主创新支撑能力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在科技部的大力指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围绕我省“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产业创新为主线,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的需求,集成建设了以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平台体系,共建设了320个科技平台(其中国家级37项、省级283项)。一是围绕我省战略高技术攻关和重大目标产品创新需求,主要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建设了13个重大研发机构;二是主要围绕全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依托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实行产学研共建机制,建设了78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围绕产业技术创新,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依托高校院所和大型企业,建设了51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四是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工程化及系统化研究,主要依托行业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建设了178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平台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投入建设资金73.3亿元,其中国家投入5.5亿元、省财政投入7.3亿元、主管部门配套8.3亿元、企业投入38.4亿元、其他投入13.8亿元。通过突出重点、集成实施,多元投入、强化管理,省市县联动,有力推动了我省科技平台的良性运行。 二.主要做法 (一)聚集科技资源,统筹规划部署科技平台建设 江苏是科技和教育大省之一,拥有部省属高校119家、科研院所129所。全省从事科技活动38.4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3.8万人,有着丰富的科技设施和科技人才资源,为建设科技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集成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是筑强科技平台的先决条件。 一是先后颁发了《2004-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科技平台作为“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调了“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江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办法 一、本规定设计的网络范围及计算机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内网)、医院办公及因特网(外网)、在网络或单机运行各信息系统及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等)、网络设备等。 二、信息科作为医院网络的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部门,负责对医院网络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并对医院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检查和备案。 三、本条例认为,员工在被许可使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时,该员工完全接受医院信息科对其计算机以及其附属设施上做的任何设置和策略限制,并完全接受本管理规定所制定的所有条款内容。 (一)硬件管理 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的附属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等)的采购、使用、入网、报废等必须经过信息科审核同意。 2、为了有效地管理及应用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科对医院内的所有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登记注册,其中包含每台机器的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用途等。未经信息科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计算机配置;严禁携带个人笔记本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使用医院网络上网。 3、医院计算机设备的资产管理权分属各个使用部门所有。医院员工不得滥用计算机设备,使用者有义务对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负责;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损坏、丢失、被盗等情况,必须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及信息科。 4、医院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原因由信息科负责确定,非信息科人员不得自行拆装、修理或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 5、员工在使用计算机中遇到了非正常使用情况或困难,应及时通知信息科人员确定故障原因,并主动说明故障现象,积极配合维修。 6、计算机设备经信息科维修人员确定需外出维修的,由信息科负责联系协议维修公司,维修后由信息科及使用部门确认,相关维修费用计入相应部门支出。 7、医院计算机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非信息科允许禁止擅自进入。 (二)软件管理 1、为便于信息科为各计算机软件用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医院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采购、相关技术培训等须经信息科审核同意。 2、医院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系统的使用者必须是经过主管部门授权认可的医院工作人员。严禁非医院员工使用医院的计算机及相关资源;未经主管领导或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得从计算机和相关的应用系统内获取非公用的相关数据信息。 3、所有计算机用户在首次使用计算机系统或医院相关管理软件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方可获得使用权限。 4、医院内网上的计算机软件统一由信息科管理、安装,计算机使用者不得私自改动、删除或安装任何软件。当出现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或损坏,应及时通知信息科并作好记录。 5、医院计算机用户视为完全接受所使用计算机系统内所有软件的授权协议条款的相关内容;如对其中某些软件或某些软件条款有异议,需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申请,有信息科帮助其删除相关软件或取消其使用权限。 6、信息科应建立医院的软件档案库,对医院工作需要的各种软件要及时备份,经常检查更新,保持其可用性。

技术中心管理制度

技术中心管理制度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事情,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年 度打算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隐秘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哪些行业领域,以及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事情、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 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事情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爱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事 情等)、合作创新事情(产学研合作、企业合作及国际合作)、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事情,包括年度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和产品的自主创新事情、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落耗、清洁生产等创新事情。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事情。 六、其他有特色的工作事情。 技术中心治理制度(二) 1、全面治理中心的各项工作,负责编制中心工作打算和进展规划。 2、拟定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并负责实施。 3、负责编制中心年度设备、材料、低值易耗品的购置打算和维修打算;并组织实施。 4、负责中心的日常治理工作,保证校园络、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5、仔细抓好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 6、依照中心工作,对人员进行调整和分配。 6、领导、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做好工作总结、评比和经验交流。 7、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技术中心治理制度(三) 1、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⑴全面负责教育技术中心的日常事务和技术工作; ⑵在教务处领导的统筹下,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建设和进展规 划的制定及降实; 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及时完成; ⑷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岗位职责 ⑴负责电教教材、多媒体课件的编导、制作; ⑵负责多媒体教材、课件制作室的治理; ⑶参与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维护; ⑷负责各类多媒体教材、课件及资料的引进、收集及治理; ⑸开展新教育技术的研究,并做好普及与培训工作; ⑹参与各类多媒体教学的指导工作; ⑺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教育技术应用人员岗位职责 ⑴负责教育技术中心设备的日常维护; ⑵负责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及维护; ⑶参与电教教材、多媒体课件的编导、制作; ⑷配合学校的重大活动做好摄像、摄影工作; ⑸参与各类多媒体教学的指导工作;

XX县公共信息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XX县项目审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促进公共信息平台,规范XX县行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中有关术语定义如下: 提供方是指提供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单位; 使用方是指使用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单位; 公共信息平台目录是指县电子政务主管部门根据各单位的共享需求,定期整理并向全县发布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 前置机是指公共信息平台为各单位提供用于存放向其他单位提供、或从其他机关单位获取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PC服务器; 前置数据库是指在各单位前置机建立的存储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中间数据库。 第三条【适用领域和适用范围】XX县各级党政机关和相关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使用公共信息平台共享与交换其他单位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责任分工】县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全县

公共信息平台工作,定期发布XX县公共信息平台目录。 县XX负责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公共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根据行政审批信息共享考核指标,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定期统计各机关单位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提供率、准确率以及应用服务接口的稳定性。 各单位负责编制和更新维护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根据公共信息平台技术规范提供共享信息,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共享信息。 第二章平台使用 第五条【目录编制】各单位应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目录管理系统编制本单位的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并及时更新。 第六条【数据提供】各单位应按照区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发布的全县公共信息平台目录,将本单位的共享信息及时提供至公共信息平台。 各单位应按照“谁提供、谁更新、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提供的数据与本单位业务库数据保持一致,以及服务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保障行政审批共享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共享服务方式】公共信息平台提供数据查询、数据订阅和数据比对等三种共享服务方式。数据查询是指输入查询条件,获得结果信息;数据订阅是指按照需求定制订阅策略,获得数据的自动推送;数据比对是指输入需要比对

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南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 技术专家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建立高质量的专家库,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我区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对专家库的管理,推进标准化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按照集中管理、信息共享、有序使用的原则,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专家库是指由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管理,由各方面专家组成,为我区标准化工作提供服务的专家信息系统。专家库专家受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委托,参与我区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的策划和编制工作;为全区标准化项目管理提供咨询、决策参考,包括项目的立项评估评审、中期评估评价、结题验收鉴定等评审等事项。 第三条专家库专家主要由我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中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聘请部分外地专家进入专家库。 第四条专家库专家来源于备选专家数据库,备选专家数据库由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邀请、专家本人申请和单位推荐三种方式获得的信息汇集而成。由中心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从备选专家库中筛选、推荐进入专家库专家名单,。凡属中心邀请和单位推荐的专家,应事先征得被推荐人同意。 第五条专家库专家实行聘任制,获聘专家由中心颁发聘书。 第六条进入备选专家数据库的专家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从事所属领域或行业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并具有中、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同等专业技术水平; (二)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提出评价意见; (三)熟悉所属领域或行业的最新科技、经济发展状况,了解本领域或行业的产品特点; (四)科技活动中无不良记录; (五)身体健康,能够承担具体评价工作。 第七条所有进入备选专家数据库的专家需向中心提交下列资料:(一)申请书或推荐信; (二)个人身份证明和职称证明资料; (三)学术、专业成就的证明资料等; (四)近五年承担项目和科技活动情况。 第八条专家选取原则 (一)参加项目评审的专家,应从本专家库中选取。情况特殊的,报中心主任批准后,可聘请非专家库内的人员; (二)根据被评审项目的实际需要,选取熟悉该类项目的专家;(三)根据被评审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选取在类似项目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专家; (四)在其他条件相近的前提下,优先选取熟悉我区行业情况、了解项目背景的专家; (五)每位专家在同一项目中担任评审工作不得超过两次;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运行、服务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指实施统一的规则标准、具备开放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和规范

透明的运行机制,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等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的体系。 公共资源交易是指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 第四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坚持公共服务职能定位,遵循开放透明、资源共享、高效便民、守法诚信的原则。 第五条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统筹指导和协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工作。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或政府指定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工作。 各级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财政、国土资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平台运行 第六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各领域统一的交易规则,以及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平台服务管理细则。 第七条依法必须招标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应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其他公共资源纳入平台交易。纳入平台交易的公共资源项目,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公开听取意见,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公共服务系统,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信息交换和技术共享服务。 第九条地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应当开放对接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建设运营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系统。 与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对接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系统应当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认证。

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XX银行文件 关于印发《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 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总行直属分行,苏州、三峡分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从2007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两期项目建设并推广部署到各分行。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分行的应用和数据共享水平,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以便更加

高效地为总分行经营管理决策服务,特制定《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X年X月XX日

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章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 第四章数据质量管理 第五章平台版本管理 第六章基础设施管理 第七章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 第八章数据管理及安全 第九章奖惩管理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 第一条为规范XX银行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实施和运行管理工作,防范实施及运行风险,支持保障分行业务营运和经营管理活动,充分发挥统一的技术工具和共享基础设施优势,整合各分行提出的需求,降低全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整体实施成本,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涉基本定义 (一)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开发和数据服务的统一平台,是全行数据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行操作型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仓库等系统在分行的延伸。平台主要提供面向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数据传输、存储、加工和展现服务,用于支持和整合管理分析类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通过分行综合数据管理平台,逐步统一全行业务指标口径,利用统一的数据模型、数据标准、基础设施和工具,在满足分行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实现信息共享。 (二)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主要指支撑分行后台经营管理和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各类应用。 (三)实施及运行管理工作主要指平台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平台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基于平台的分行管理分析类应用的业务需求管理与实现,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版本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运行、监控及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及安全等。

公司技术中心及其管理办法 3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技术中心及管理机构 1、“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在“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委员会”是“技术中心”的决策机构;“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创新专家委员会”是“技术中心”的项目评审机构。 2、创新委员会成员: 张鸿恩、赵智、韩哲、马积福、杨劲松、侯敬平、张克难、李斌宇、孟秀生、张巧生、亢珍贤、王永强、安文平、宁政权、王宏明、任思亮、冯希宏 3、创新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年度职称及学历晋级情况吸收高级工程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 张鸿恩、赵智、马积福、杨劲松、侯敬平、张克难、李斌宇、王宏明、冯希宏、张巧生、廉建军、焦保国、韩建伟以及根据需要聘请的专家学者 4、技术中心办公室设在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内部机构组成由行政部和项目管理部组成,下设采矿技术研究组、机电运输研究组、通风安全研究组、信息监控研究组、水文地质研究组、煤矿机械研究组、节能环保研究组7个科研小组。 5、技术中心成员单位: 生产技术科、机运科、机修厂、通风科、地测科、信息监控中心、

生产调度、总工办、计量能源科、企管计划科、财务科、供应科、人劳科 第二章主要职责 1、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 负责收集、分析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信息,研究行业发展动态,为公司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根据安全生产要求,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开发,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和执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对公司的大型技术改造项目和发展项目进行技术咨询和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负责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以及推广应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检查界定和评价各单位及个人的创新项目工作业绩,通过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单位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负责抓好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技术队伍的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的推荐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搞好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 (5)负责对创新项目验收、技术进步奖、科研成果的审查、评定、批准及省级以上技术进步奖的申报工作,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创新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审批技术中心的年度创新资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