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语言文学导论 期末重点

外国语言文学导论 期末重点

外国语言文学导论 期末重点
外国语言文学导论 期末重点

著作:德国学者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

一、语言的特征

1. 直线性(linear):口头语(时间上)、书面语(空间上)都是如此,不同于音乐。如“今天晚上天气很冷”。

2. 离散性(discrete):语言单位是分离的(没有模糊的界限,如色彩红、黄)。单词、音节都是可分辨的。

3. 移位性(displacement):也就是可以用语言指称或谈论远离当时当地的东西。一只狗很难和另一只狗谈论第三只狗。据说蜜蜂是个例外(通过舞蹈)。

4.文化传承性(cultural transmission):语言作为它所隶属的文化载体,由上一代人传递给下一代人。人的生物特征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但语言不是。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习得的。中国人的刚出生的孩子被外国家庭收养,会说流利的英语,但还是中国人的摸样。

其他特性:

?独特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任何动物的交际系统都无法与人类语言相比。

?二重性:语音和意义两种系统。语音(语素、音节),意义(词语,句子等)。

动物只有简单的声音系统。

?创造性:语言使用者可以产生和理解无数个句子。一句话理解的多重性,一个意思表述的多样性。人类语言可以用来搪塞、撒谎、讽刺和嘲笑等,动物从来不会用声音来欺骗自己的同伴。“你太有才了”

二、语言和大脑

语言的大脑机制:

?脑占身体的比重

?左半球大脑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是语言的优势半球。

?交叉投射:右手-左脑

?原因:

?虽与一定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人类惯用右手有关。

而右侧大脑半球在非语词性认知功能上占优势。

非语词性认知功能包括空间的辨认;深度认知;触觉认知;音乐欣赏分辩等。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隐喻)。

人类的语言中枢:

?关键区域一:额叶的布洛卡区(Broca),主要负责句法加工、该区损伤会导致表达性失语症(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

发音器官正常,但不能口头表达自己的思

想。),只会发出个别音,如“Tan”

?关键区域二:颞上回的威尔尼克区

(Wernicke),主要负责语义加工等。该区

域损伤导致语言理解能力的丧失(阅读障

碍)。

?关键区域三:角回区,它负责听觉语音信

息与视觉文字信息之间的转化。使人可以写下听到的内容,朗读看到的文字。角回区受损,患者丧失语音听觉感知与文字视觉感知间的联系,不能将书面语转化为可用于理解的语音形式,无法理解书面语的含义。因此,该区又被称作为“阅读中枢”。

三、十八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

有关语言问题的第一场论战:“自然派”与“惯例派”:

?这场争辩反映了两派的观点:一派认为语言是受自然支配的,人对语言无能为力;

另一派认为语言受惯例支配。

?问题的焦点:一个词的意义与它的形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自然派”(苏格拉底;后来很多人是斯多噶派)认为一切词天然地代表了它们所指称的东西,所以他们努力研究词源,如象声词:tinkle(钟表声)、bleat(羊叫)

认为象声词是基本词汇,其他词都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词义可以靠“天然的联系”而加以扩大,如河流的入海口也用“mouth”,瓶颈口也用“neck”表示。

一个词形可以通过加音、减音、替换音而派生出别的词,如:nature-natural。

?苏格拉底(公元前429—347年)在两派的论战中持中立态度。他认为部分词语与概念(事物)的关系是必然的、先验的(如象声词,妈妈)。词义的必然性(内部词义构成的必然性)表现为由“词缀+词根+词尾”构成。

?如:英语词catastrophe(【k?'t?str?fi】大脚锅),该词有cat(猫)astro(天体)fee(phe费用)组成,分别表示行动快、巨大无比、代价高的意思,共同构成catastrophe 的词义“来得很快、巨大无比、代价很高的事物”。

?但有许多词,其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联系是无法判断的。

?惯例派: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和他的学生多属于“惯例派”。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形成于惯例,因为没有名称有天然产生之理”。该派指出,除了少数象声词以外,语言的词汇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都是任意的、人为的,人类可以改变它。

?主要反映亚里斯多德语言学思想的著作:《解释篇》、《修辞学》和《诗学》。

?“言语是思想、经历的表达,文字是言语的表达。种族不同,言语则不同,文字也不同。但人类的思想反映是一样的,语言的词汇只是这些思想的标志。”《解释篇》?意义:这场论战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者就持有与“约定俗成派”相类似的观点。

?语法研究成果:柏拉图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

名词和动词的区分:

?名词部分(没有时间成分)

?动词部分(有时间成分)

?斯多噶派是盛行于公元前4世纪的一批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名称来源于Stoa poikile (屋顶的柱廊),他们属于“自然派”,认为在语言的早期语音与事物之间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他们努力寻找语言的原始形式。

?对语言研究的主要贡献:区分了语言的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他们在亚里斯多德的词类三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五类词:名词、动词、连词、冠词和关系代词。

他们还对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名词有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呼格之分。

?斯多噶派的语言观:“白板说”(人出生时心是空白的,没有天赋观念),语言本身不是智力,而是智力的表达,表达方式是声音。

?

第二场论战:“变则派”与“规则派”

?争论的焦点:语法结构是否存在规则

?“变则派”(帕加马学派)认为,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定律或规律性可言。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

正如词与概念之间的连接非人意所定,语法的形式表达与意义内容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规则派”(亚历山大学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人们可以发现和描写它们。?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规则派”努力研究语言的规律性,把词汇分门别类,编制词形变化表,作为共同遵守的规则,以便逐渐纠正例外现象。设法寻找语法地位相同的词所具有的共同词尾形式和重音结构,他们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变则派”认为语言不能完全用规则来描写,他们侧重研究不规则词汇。比如,雅典(Athens), 不朽(immortality),没生命的东西也分阴性和阳性等

?他们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

语法科学

?斯拉克思的《语法科学》总结了亚历山大派的语法研究工作,是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语法书。

?名词有五种语法属性:性(阴、阳、中);类(原类、派生类);形(简单词、复合词);数(单数、双数、复数);格(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呼格)。

?动词有八种语法属性:语态(陈述、命令、愿望、虚拟、不定式);三种结构(主动、被动、中性);两类(原类、派生类);三种形式(简单、复合、派生);数(单、复、双);三种人称;三种时态。

古罗马语法

?当时最著名的语法学家瓦罗(公元前116—前27)的25卷巨著《论拉丁语》:把语言研究分为三大部分:词源学、形态学、句法学。

?主要探讨拉丁语的起源:词起源于有限的原始词汇,这些词汇是人类为了指称事物而武断创造的,后来通过字母或语音的变化,又产生出更多的词汇。

?主要通过语音相似和想当然的意义联系来断定两个词的词源关系。

?例如:vitis “葡萄” —葡萄酒能使人兴奋—vis “力量”;pretium “价格” —periti “专家”

?词语形态变化研究:

?一种“自然形变” 较有规律性,对应于曲折(inflection)如:works, worked, working

?另一种“自由形变” 缺乏规律性,对应于派生(derivation)如:worker, workable ?在形态学方面,瓦罗规定了4种不同的类别:

?1)格的变化,名词和形容词;2)时态的变化;动词3)既有格又有时态的变化;分词;

4) 既无格又无时态的变化,副词。

?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还有:普利森(公元6世纪)的《语法惯例》(18卷,其中16卷讲词类)。

?中世纪的教育以“七艺”为基础,即语法学、逻辑学、修辞学、音乐、数学、几何学、天文学。

思辨语法(了解)

?中世纪语言学的突出成就就是在经院哲学影响下的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speculative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反映现实的镜子”。就是说语法是反映现实的镜子。

这里实际上反映出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每一种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有4种原因

?“质料因”(一个事物由什么构成;如:大理石等原料)、

?“形式因”(规定一个事物是什么:一座雕像)、:

?“动力因”(一个事物被什么造成的:艺术家)、“目的因”(为了什么目的而造成的:为了装饰)。

?思辨语法学家企图用这些原因来解释语法问题。他们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是因为词这种符号一方面与人的心智有联系,一方面同它代表的事

物有联系。

?质料:句子的构成成分

?形式:词与词的组配方式

?施效:屈折形式

?目的:表达完整的思想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无色的青绿观念在狂怒的睡眠

?在希斯帕尼斯的影响下,13-14世纪的语法学家们都在探讨语言存在的方式,后来出现了一个学派:摩迪斯泰学派(Modistae)。他们的语法都称为思辨语法。

?他们的共同观点有两条:一是关于世界上有几种基本方式,二是关于这些方式如何表达出来。如何看待这些方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本体论(需要认识的东西)、心理学(如何获得知识)、语义学(如何表达自己的知识)。

逻辑纲要

?13世纪的希斯帕尼斯(Petrus Hispanus)《逻辑纲要》(此书先后印刷160次,是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首先讨论了“官能心理学”,他认为,感知、记忆、想象、理解、判断、推理是人具有的各种官能。这样就又使语言学与心理学联系了起来。(举例,对红搂梦中大观园的认识,书本和实际的差异)

希斯帕尼斯把语言的表达分为三个方面:意义、假设、名称。

?意义就是通过习惯的声音对一个事物的表达。

?意义可以分为:主要意义(如词根)、附

加意义(词缀)。如:love, loving, lover, lovable.爱、亲爱的、情人、可爱的等。

?意义还可以分为本质意义(名词)和外加意义(动词、形容词)。

?意义是强迫一个声音指示一件事物,而假设是承认名称能够指称事物。例如,他讲英语,承认他代表史密斯,这就是假设。

?意义是词汇特征,假设是名称特征。意义反映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假设反映代替物与被代事物之间的关系。

?假设也有两种:形式假设、物质假设;例如:John is my friend;John is a noun;第一句中的John是形式假设,因为要把它理解为所指称的人,第二句中的John是物质假设,它不代表某个客观实体,只代表这个词本身(元语)。

?名称仅是对“代表现存事物的词汇的理解”,意义和假设可以表示现存的和不存的事物。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起源问题)

卢梭(1712-1778)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语言起源于手势和自然的呼叫声等。

?为了促进对语言起源的研究,1796年普鲁士研究院颁发奖金,授予能回答语言是如何演变而来的论文作者。德国哲学家海德(1744-1803)的论文《论语言的起源》获得了该奖金。

?海德驳斥了语言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海德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内容和形式。早些时候有学者认为思维先于语言。海德还强调民族语言的个性(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比如中

国的委婉语、禁忌语与中国的民族个性,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更讲究艺术,而西方更讲究科学,语言表述的直接性。)。

Whorf 假设

?一种语言的结构决定以此为母语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它假定不同的语言导致对世界的不同看法。语言的差异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如果语言中,对某事物进行描述的词汇比较贫乏,是否会影响到这门语言的使用者对该事物的认识?(语言怎么影响思维)

?词汇的分化程度

?1、受生活环境影响,爱斯基摩人描述雪的词汇多达上千个,他们对雪的辨认也比使用其他语言的人更为高明。他们用不同的词语称呼不同种类的雪(降下的雪、地上的雪、融化的雪等)。

?2、Hopi语种(霍皮语),一个词能够表达除了鸟之外的所有飞的东西(如昆虫、飞机、飞行员等)。

?3、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Piraha部落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迄今没有受到太多的现代文明影响。在这一部落居民的母语中,只有“1”、“2”以及“许多”

这几个词汇来表示数字。

4、语言影响数学思维过程

用表示“10”个积木和个位积木来表示数(42)。一个表示“10”的积木等于10个个位积木。

标准方法:4个10的积木和2个个位积木

非标准方法:3个10的积木和12个个位积木

一一聚集法:42个个位积木。

发现:汉语学前儿童在11-99之间的数数成绩优于美国儿童,但1-10以及99以上没有差异。

5、性别语法标记影响分类

呈现给西班牙语儿童和英语儿童生物和非生物的图片,要求儿童把属于一类的放在一起。大部分儿童把图片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但西班牙语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是按语法性别分类的。英语儿童则没有。

?如果母语中对某一件事物没有作出较为细致的区分,而另一门语言却作了区分;那么,当人们在学习了这门第二语言以后,他会发现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认知能力会有所提高。由母语所造成的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不足,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

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非常重要)

第一节:索绪尔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一位“使语言学走向现代的大师”。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1876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学;

?1878年《论印欧语言中元音的原始系统》。早期代表性作,是一篇有关语言的历史研究的论文,但它所用的方法却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比较法。他把原始印欧语的语音系统看成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结构。

?1881-1891 法国巴黎高等研究学院任教

?1891年人日内瓦大学教授讲授梵语和印欧语。

?他的代表作是1906-1911年,他连续3个教程的讲稿,尽管不是完整的,但后来经过他的学生的整理,1916年在日内瓦出版,书名是《普通语言学教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家重新发现索绪尔。

?

索绪尔思想的来源

? 1.社会学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的社会学思想,即社会事实的理论,人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的制约,深深影响了索绪尔。迪尔凯姆给“社会事实”(social fact)下了定义,把它看做是物质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质相同。他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 其主要的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具有最普遍的意义。”

?如,我们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等都要符合社会规范。

?索绪尔认为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抽象的语言系统。

?这样他们发现,人类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又不同于自然科学家所研究的物质,社会科学家所研究的不是社会事实本身,而是社会事实与社会意义的结合。为什么男人不穿裙子,这里没有生理原因,而是社会惯例所规定的。

?其实,文学也是这样,高尔基把文学称为人学也就说明了文学的社会性。文学的社会性既来自于文学作品的产生,王朔的作品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另一方面读者接受的社会性(《选择》)。

? 2.心理学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人的无意识应该受到意识的制约,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弗洛伊德假借历史原因来解释社会中的规范和心理情结,即潜意识。

俄狄浦斯情节

?社会的规范在于“集体的心智”,语言行为的规范在于语言规则,心理上的规范在于心理组织的机能,这些规范系统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却无时不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观点对索绪尔的理论影响很大。

? 3.语言学

?索绪尔受到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Willian Dwight Whitney, 1827-1894)的影响。惠特尼是耶鲁大学梵语教授和比较语言学教授。惠特尼认为语言是建立在社会规约上的一种制度(institution)。其主要观点:

?1)语言是一种符号;

?2)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3)语言是一种制度文化;

?4)语言的性质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 )。例如:对于同一个物体、行为或特性,世界上有多少语言就有多少名称,而且每一种名称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第二节: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1. 比较语言学研究:索绪尔区分了两种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是“正视法”,一是“回顾法”,前者是由古至今(词源),后者是借今溯古(反向的推测)。

?正视法:拉丁语ě变成法语的什么音

?关于语言的重建,索绪尔说,“重建的唯一方法是比较法,比较的唯一目的是重建”。

?语言变化的两大原因(同意新语法学派的观点):音变、类推;音变往往产生不规则现象,类推恰恰相反,总是产生规则现象。

2. 语言的特征:

?1878年以后索绪尔放弃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认为语言学应该首先明确研究对象,使其成为一门科学。

?语言的复杂性:语言充满了令人困惑的自相矛盾,一个方面的价值总是取自另一个方面

?声音形象和发声动作;语音和语义;个人方面和社会方面等等。

?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它本身不表现出来,而是潜伏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语言是抽象的、稳定的。言语是具体的、变化的。

语言是总体,言语从属于语言。

?索绪尔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探讨体系内部的构造。

几个重要的区分:语言(langue)、言语(parole)

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语言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是抽象的、稳定的,言语是具体的、变化的。

语言学家的任务是研究langue,即语言系统。研究语言系统的语言学家,不是描述言语行为,而是确定组成语言系统的单位和组合规则。

通过这种区分,索绪尔为语言学找到了一个正确的研究对象。

能指、所指

?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 和“所指” 构成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形式),“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意义)。

?符号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就是指,所指与能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联系。

?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约定俗成的。

?如:“树”是一个语言符号;它的声音形象shu是能指,它所指的那种植物就是所指,两者的关系是任意的。

举例:中国人在皇帝面前磕九个头。这是中国人必须遵守的一套普遍的礼仪。是哪位个人、在何时、在何种具体场景中去施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不得不谨守这套普遍礼仪,它制约着个人的行为。

共时、历时

?索绪尔区分了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与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

?共时语言学是研究一种或多种语言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某一阶段的情况,即语言状态(language state),而不考虑这种状态如何演化而来,又称静态语言学(static linguistics)。

?历时语言学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时时期所经历的变化,又称进化语言学(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索绪尔之前人们研究语言往往是纵向地追溯语言的历时,从历时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对语言进行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

第三节: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

?第一,他明确了现代语言学的任务,指出了语言的本质以及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向: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第二,索绪尔作了几个区分:语言与言语,历时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连锁关系与选择关系。后来乔姆斯基用语言能力(competence)代替语言,用语言行为(performance)代替言语。

?影响主要在于他对后人的影响,导致了结构主义和功能教学法(俄罗斯语言教学界推出的新方法)的产生,甚至导致用语言学的范式来看待世界。

?索绪尔之后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一个系统):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捷克的布拉格学派出现,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欧洲迅速发展。?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发展了索绪尔有关形式与实质的思想,创立了“语符学”。即使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过程的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也在许多方面与索绪尔有一致之处。?到五、六十年代,生成理论逐渐取代了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成为左右语言学潮流的主导学派。虽然生成学派在研究目标与方法上不同以往,但其语言观念与索绪尔仍有一致之处,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语言”始终是从复杂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套单纯的体系。索绪尔语言研究的基本思想至今仍是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存在前提。

第五章:布拉格语言学派

?1920年,“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创始人雅各布森移居捷克。他会同马泰休斯(1882-1945)等人,于1926年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小组”。参加这一学会的俄国学者还有尼古拉·特鲁别兹科依(1890-1938)等。他们对日内瓦语言学派很有研究,一方面肯定了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语言学理论,另一方面又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来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到1935年,该学派便采用了结构主义的名称,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捷克结构主义,后来捷克结构主义跨出语言学研究的门槛,利用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结构。

这一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第一节: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主要理论特征

?第一,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

?所谓功能是就语言在现实社会里的实际作用而言的,是言语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言语和言语活动。

?揭示语言的感情功能。用she指称没有生命的物体,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The poor little car, she had a breakdown.

语言的功能分类

?(1)马泰休斯二功能说

?1923年马泰休斯提出了二功能说,他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旨在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表现功能伴随着交际功能。表现功能是个人情感的即时流露,旨在抒发说话人自己的情感或引发听话人的情感,是第二位的。只包含有交际功能的语篇(比如科技语篇)是极为特殊的情况。语言系统的发展主要是根据交际功能的需要。交际本身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交际,比如传达信息,陈述事件;另一种是呼吁的交流,比如要求、命令、疑问等。

?(2)布勒的三功能说

?他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模式,即语言是一个人用来告诉另一个人某种事情的工具。

据此,一个语言行为一方面涉及作为交际功能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涉及说话人、

听话人和所要谈论的事情三个要素。

?布勒分别说话人、听话人和所谈论的事情三个要素赋予表现功能、呼吁功能和描述功能。在语言行为中,三种功都存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中一种功能占主导地位。

重点落在不同的方面时,语言就具有不同的功能。当重点在说话人表达本身的情感时,比如痛苦时的叫喊、自发的感叹,语言具有表现功能。当重点旨在影响打动听话人时,比如要求、命令,语言就具有呼吁功能。当重点在谈论的内容时,语言具有描述功能。

?在布勒三分法的基础上,雅各布森1960年又提出了三个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诗学功能。

?如:语言中保留一部分古老词语(如thou),表达庄重色彩。诗歌语言除了简单的交际目的之外,还特别强调交际方式。

?布拉格学派从深入剖析各种语言功能入手,指出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艺术使那些已经变得习惯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如:“舞蹈是一种被感觉到了的步行。”),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他们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中,存在着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关系,即艺术的自主功能与交际功能的对立与统一。这一思想对后来符号学、结构主义的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主位与述位的区分

?马泰休斯从所传信息的角度观察句子,认为句子包含两个基本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位(Theme),即从上下文已经知道的事实或者设想已知的事实,这一部分不增加待传的新信息;第二部分是述位(Rheme),它包含待传的全部新信息,并可以大大增加听话人的知识。这种区分可以用来对比语言变体和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

?第三、音位学

?特鲁别茨柯依把统一的语音学划分为两门科学即语音学和音位学:语音学即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即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音位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声音的对比功能,是抽象概念。语音学只应该研究语音物理性质和心理性质,音位学则只应该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学看成是对语音功能的研究,这样也就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来,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

音位(Phoneme)的定义: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声音的对比功能。

?音位的三个特征:A具有区别性;B是最小的语音单位;C只能通过区别性特征来确定。

?如:bad (坏) bed (床) bid (投标)

?如:han(韩)和nan(南)能区别意义,但它们不是最小的单位,不属于音位。

第四,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一方面肯定了索绪尔提出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又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来谈论共时性,由于语言永远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而这种运动又触及语音、词汇和语法各方面,所以共时研究不能绝对地排除演化的概念;另一方面,历时研究也不能完全抛开系统和功能等概念。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第五,转向读者。在布拉格学派后期出版的理论著作中,读者在审美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已引起关注。穆卡尔茹夫斯基在《作为社会事实的审美作用、标准和价值》一书中指出,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的审美活

动中,这种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由于各个历史时代审美标准的不同,即便是同时代人,也存在着年龄、性别、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无疑已预示出当代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布拉格学派活动的时间较长,而且非常活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学派的理论丛刊已出了8期。除此以外,从1935年起,出版定期刊物《词语与词语学家》,这本杂志在战后仍然发行。西方的其他学术流派也与布拉格学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曾于1935年到布拉格作关于“语言现象学”的演讲。胡塞尔的波兰学生英伽登对捷克学者也有影响。可以说,布拉格学派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节: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在理论研究方法上都直接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其理论研究往往把事物一分为二,确定其主要方面,明显地具有辨证法的特色。他们把文学研究区分为两个部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文学的外部研究。凡是与文学形式研究有关的部分称之为文学的内部研究,而与文学创作内容相关的,非文学形式的部分则归入文学的外部研究。他们强调文学的内部研究,即形式研究。

文学是形式的艺术

?他们把文学定义为形式艺术。这一定义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是内容不能决定形式,内容不能创造形式;

?二是形式有不受内容支配的独立自主性;

?三是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造内容。

?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在对艺术形式的探讨中,他们虽然没有像索绪尔那样继续往下把形式一分为二,但是他们往往在寻找一组组相互对立的关系,由此展开研究,并且侧重其中一个。例如,对语言的分析,他们区分出诗歌语言(文学语言)与实用语言(生活语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侧重诗歌语言。

情节结构与叙述结构

?在对叙事作品的结构研究中,形式主义文论家也把结构分为两种:情节结构与叙述结构。他们从语言学角度出发,认为情节结构是对事件的描写,是行为依照时间次序和因果关系的发展,纯属语义的。叙述结构是语义材料在特定作品里的表现。情节结构比叙述结构抽象,是一种宏观把握;叙述结构比情节结构具体,是一种微观呈现。以描写爱情故事为例,情节结构是文学史上此类故事共有的情节结构(如不同版本的灰姑娘的故事),叙述结构只是单部作品中此类情节的具体描写。形式主义强调的是情节结构。这一点对后来结构主义的形成影响很大。

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与索绪尔的不同

?在方法论上,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虽然继承了索绪尔的一分为二的辨证方法,但比索绪尔又前进了一大步。索绪尔的研究是基本上排斥社会历史环境对语言学的影响的,他大致把语言的共时性研究放在一个相对静止的情景之中。然而,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则有所不同。如果说俄国形式主义在研究文学体裁等艺术形式时,已注意到从史的角度去探讨,那么布拉格学派则强调共时性语言学的研究不可能脱离历史的演变。他们的研究,尤其是后者,是一种空间和时间交融在一起的研究。第三节:雅各布森对文学性的语言学阐释

?罗曼·奥西波维奇·雅各布森(1896-1982)是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创始人,捷克布拉格学派的发起人之一,结构主义的奠基人,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在布拉格期间,雅各布森完成了自己最初的两本论著《俄国现代诗歌》(1921)和《论捷克诗歌》(192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各布森流亡美国,在纽约创建了语言

学小组,后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普通语言学和斯拉夫语言文学。

文学与生活:共同点与独特性

?俄国形式主义要创建新的文艺学体系,首先就必须从理论上对文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出新的解释。从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传统来看,无论是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还是学院派的批评家,都从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共同点着眼,主张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的任务是为社会的民众服务。因此他们在研究文学创作时,虽不忽视形式问题,却更重视思想内容。

?雅各布森等形式主义理论家则相反,他们注重探索文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独特性。

他们强调,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自己的具体特性,比如,科学有科学性,艺术有艺术性,文学同样有文学性。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

雅各布森谈文学性

?早在1921年,雅各布森就十分明确地指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

?他们对当时文学研究的现状极为不满,认为其弊端在于文学研究忽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仅将文学当作其他社会学科研究的资料,过于关注对作者生平、社会与时代背景的考据。他们反对只根据作家生平、社会环境、哲学、心理学等文学的外部因素去研究文学作品,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者要去探寻文学自身的特性和规律,也就是说,去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等形式上的特点和功能。

文学性的本质

?在形式主义理论家们看来,不能从社会生活方面、作品的内容方面去探讨文学性,而只能从作品的艺术形式中去找。他认为,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文学研究者不必为研究作品而研究作品,更不应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来肢解作品。文艺学的任务就是需要集中研究文学的构造原则、手段、元素等等。文学研究者应该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把它们抽象出来。

关注文学性的原因

?雅各布森等形式主义者如此看重文学性的探讨,强调艺术形式的分析,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认为,文艺学只有从形式分析入手,才能达到科学的高度。因为对作品的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节奏和语言材料进行语言学的归纳和分析,就如同自然科学一样,较为可靠和稳定,很少受社会政治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反,如果从作品的内容展开研究的话,很容易受政治形势等外部因素的左右,文艺学很可能成为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思想史等学科的阐释者。艺术内容是不定的、可变的,随着阐释者不同的解释而赋予不同的意义。艺术形式则是固定的、不变的,可以而且容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俄国形式主义者坚信,文学研究者只有把握文艺的本质,从事形式分析,才能达到科学的境地。雅各布森干脆声称,现代文艺学必须让形式从内容中解放出来,使词语从意义中解放出来。文艺是形式的艺术。

?雅各布森作为一位语言学家,在早期活动中提出“文学性”这一概念之后,始终努力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明文学性。从他对文学性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到,雅各布森由俄国形式主义经布拉格学派,最终到现代结构主义所留下的探索的足迹。

雅各布森的语言六要素

?雅各布森的《结束语:语言学和诗学》:语言六要素,六功能说;认为任何言语交际都包括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代码六个要素,与之相应,言语体现出六种功能:

?如交际侧重于语境,就突出了指称功能(表现真实世界);

?如侧重于说话者,就强调了情感功能(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如感叹词);

?如侧重于受话者,意动功能就突现了(影响听话者,如命令、呼唤);

?如侧重于接触,交际功能就占支配地位(寒暄);

?如侧重于代码,元语言功能就上升到显著位置(元语言);

?只有言语交际侧重于信息本身,诗的功能(审美)才占主导地位。这里“信息”指言语本身,当言语突出指向自身时,其诗性功能才突现出来,其他实用功能才降到最低限度。

隐喻与转喻

?他把诗歌分为两类:隐喻和转喻。(1)隐喻即依靠相似性的比喻,(聚合)如鲜花般的少女。(2)转喻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组合)如把裙子、辫子比喻少女。

?在一般的现实主义作品中,转喻结构居支配地位。这类作品注重情节的叙述,环境的描写,通过转喻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指向环境。如俄罗斯的英雄史诗中转喻方式占优势。而浪漫主义的作品则以隐喻为主导。它们一般很少通过清楚地描写事物的外在具体特征,来直接表述某种意义,而是尽可能地把要表述的意义隐含在诗的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赏析。这类作品有俄国的抒情诗等。

雅各布森认为,在隐喻类的文学作品中,诗性功能强,因而文学性也就较强。

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也叫丹麦学派或语符学派(因为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形体而不是实体的观点),创立于1931年,以哥本哈根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另两个是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在现代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是继布拉格学派之后,欧洲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又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中心。代表人物为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纲要》、布龙达尔《结构语言学》、乌尔达尔《语符学纲要》。

?这是一个纯理论研究学派,强调语言学理论的本质和现状,是对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理论的发展。这一学派主要研究语言的符号性质,及从符号的角度确定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从形式和实体方面来分析语言,给语言的本质以更严密准确的分析,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语符学理论体系。

第六章: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特点:

? 1.实用性。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需要调查分析的语言太多,顾不上理论的总结。? 2. 科学性。准确地记录各种语言,必须有一套严格、完整的调查方法。

?三个代表人物:鲍阿斯、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

?弗兰斯·鲍阿斯(Franz Boas,1858-1942)是美国语言学的创始人,出生于德国,大学专业是物理学,对地理也感兴趣。大学时期,在一次考察中他发现,人类学不象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就是说,对一个社会影响最大的不是地理条件或客观环境,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他很快认识到,语言是打开一种民族文化的钥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理想的语言形式。人类语言千差万别,形

式无穷无尽。语言只有结构上的区别,没有“发达”与“原始”之分。

?鲍阿斯(1911年):《美洲印第安语言手册》。

?语言学框架(描写包括三个部分):语言的语音、语言表达的语义范围、表达语义的语法组合过程。标致美国描写语言学诞生的“宣言书”。

?采用的方法是分析性的(实地调查)不是比较的方法。

?萨丕尔1904年在纽约见到鲍阿斯,他立即被鲍阿斯吸引,他开始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他的《论语言》(1921)基本上代表了他的语言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语言与民族的关系。语言的变化规律。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平行关系,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文化与语言的联系主要反映在词汇上。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 1887-1949)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芝加哥,1906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学士学位。1909年获得博士学位。

1913-1914年间,布龙菲尔德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哥根廷大学进修期间结识了新语法学派的几位重要人物(布鲁格曼)。此后回美国任教。

?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1933-1950)。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语言学派共同之处:都接受了索绪尔的一些基本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在语言中又区分共时和历时,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中的成分依据成分之间的差别和关系从话语中切分出来,并加以分类归并,而后从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去研究语言的系统。

?结构主义语法只是对语言本身进行描写,没有解释语言的运作方式及原因。

?欧洲语言学属于理性主义,重视语言的共性和相似之处;而美国描写语言学属于经验主义,重视语言的多样性。

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法的反动,50年代阿费莱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1928.12.7.)提出转换生成语法(了解)

主要著作:《句法理论若干问题》(1966)、《笛卡尔语言学》(1966)、《语言与思维》(1968)、《对语言的思考》(1975)、《规则与表达》(1980)、《支配与制约讲稿》(1981)、《语言知识》(1986)。目前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无论传统语法还是结构主义语法,都只满足于描写语言(语言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希腊语法-18世纪的语言研究,属于传统语法,都是规定性的,以拉丁语法为模式,把一些规则强加给其他语言,强加给当时的口语形式);到19世纪,描写性语言学开始萌芽,到索绪尔语言学时期则完全确立。今天,描写主义已成为语言学的基本原则,规定主义作为非科学已被放弃;到了20世纪60年代从乔姆斯基开始,语言学进入了解释性阶段),都没有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语言是什么?”不论对语言的描写多么详尽,人们对语言的本质还是一无所知:人为什么会说话?

?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无法解释,为何儿童五六岁的时候就可以掌握母语(智力尚不发达);且无天赋方面的差别。

?正常的儿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能掌握规则抽象的语言,说明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无论环境千差万别,儿童学习母语的差别并不是太大。动物没有这种机制,黑猩猩无论怎样都不会说人话。人脑有推理、概括等功能,这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决定的,不能把复杂的人类成就归功于几个月或几年的经验,而是几百万年的进化或神经组织原则。

?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可称为“普遍语法”。“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不变的。如:名词和动词的区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儿童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因此,乔姆斯基宣布,语言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揭示人脑的实质、人的知识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个别语法是儿童接触语言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言规则,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

Chomsky称之为语言能力(competence),以区别于语言运用(performance)。

?生成语法不局限与对个别语言的研究,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人的认知系统和思维规律。

?语言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规定性的(prescriptive)

从古希腊到18世纪的传统语法研究;以拉丁语法为模式,把一些规则强加给其他语言。

?第二、描写性的(descriptive)

19世纪描写语言学萌芽,到索绪尔时期完全确立。

?第三、解释性的(explanatory)

?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等人认为单纯的描写不够,需要解释语言运用的实质;韩礼德的语言理论也是解释性的,但他是从社会学角度解释语言的实质。

荷马史诗

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关于荷马的生活年代和活动地点说法不一,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8、9世纪期间的小亚细亚一带的盲诗人。希腊至少有7个以上的城市称自己是荷马的故乡。

荷马据说不是当时希腊人的姓,意思是“人质”(考证)。荷马可能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是“组合”的意思,暗示“集体创作”。关于荷马是盲人的说法相当流行。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亚、柏、苏都认为确有荷马此人。

《伊利亚特》取自希腊神话素材

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不和的金苹果”的传说。

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忘记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来到席间扔下一个金苹果,上写“赠给最美女子”。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弗洛狄忒为争夺这枚苹果,分别给仲裁者特洛伊王之子帕里斯许下诺言:最伟大的君主、最勇敢的勇士、给他最美丽的女子。帕里斯就判给了爱神阿弗洛狄忒,她最美。后来帕

里斯到斯巴达作客,在阿弗洛忒的帮助下,拐走了国王的妻子绝世美人海伦,并带走了大批金银财宝。

希腊各部在迈锡尼王阿伽门农挂帅下,组成庞大的联军,跨海远征特洛伊。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统帅大军固守特洛伊城。

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也分成两大派,各助一方。这场战争残酷地进行了10年。双方损失惨重。阿伽门农仗势夺走阿喀琉斯的一名宠爱的女俘,阿喀琉斯愤而不战,希腊大军频遭败绩。阿伽门农被迫赔礼道歉,但阿喀琉斯仍不出战。

在这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忒洛克罗斯披上阿喀琉斯的盔甲杀入敌阵,却不幸被赫克托耳刺死。这时阿喀琉斯痛不欲生,为友报仇,重返战场,特洛伊人败退,最后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其尸体被阿喀琉斯拖回希腊阵地。特洛伊老王跪求归还尸体,阿喀琉斯同意。特洛伊人为其隆重举行葬礼,史诗到此结束。据传希腊人采取“木马计”里应外合,攻入特洛伊城,几乎杀死所有的特洛伊人,夺回海伦,各携财宝凯旋回乡。

《奥德赛》

《奥德赛》的故事发生在紧接着特洛伊战争之后的10年中。特洛伊战争中幸存的英雄们都凯旋回国了。智多星奥德修斯却因为冒犯海神波塞冬而在海上遇难,滞留异乡。原来奥德修斯一行在忘忧果之乡吃了果,不想回乡。后来又遇到一个独眼巨人库克罗蒲斯,把奥德修斯的人一个个吃掉,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人,刺瞎了他的眼睛,逃了出来。在经过太阳岛的时候,水手们没有听奥德修斯的劝告,杀死了神牛,太阳神一怒淹死了奥德修斯的水手们,只有他一人被困一海岛长达七年,后来回到家乡,杀死了一群向他妻子求婚的人,与妻子重新生活在一起。

荷马史诗的主题

“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荷马史诗的第一句。阿喀琉斯的母亲曾经预言,他可能的两种命运:居安长寿或是沙场捐躯,赢得千古英名。

亚里斯多德认为,阿喀琉斯是悲剧英雄的先驱。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荷马史诗对战争本身很少作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判断。这是对人本身的歌颂,超越了狭隘的恩怨是非关系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但荷马史诗在赞美人的种种高尚品质的同时,又常常把人的命运归之于神的意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常常是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3. 伊索寓言

希腊寓言现今汇集在伊索名下,并非都出自伊索,其中有些源于西亚和北非等地流传的故事,由后人收集编撰而成的。

《伊索寓言》大多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宣扬一种观点,故事结尾点明主题。著名的有《狼和小羊》、《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形式短小,比喻生动、蕴含哲理。

狮子与老鼠:

最弱小者也可以救助最强者

狐狸和仙鹤:

谁笑在最后,才笑得最好

等等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繁荣时期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

包括悲剧和喜剧。

古希腊悲剧(称“山羊之歌”)起源于祭祀庆典活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

古希腊的主要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悲剧之父)

《普罗米修斯》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后两部已经失传。

第一部反映了普罗米修斯与宙斯的冲突是人权与神权的冲突,民主精神与专制暴力的冲突。

悲剧家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戏剧的典范。

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集中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的妇女的同情。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这是一部杰出的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喜剧。

维吉尔是公认的最有才华的古典诗人之一。他的代表作《埃涅阿斯记》计12卷,长达近万行。(重点)

史诗描写特洛伊王与女神维纳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埃涅阿斯带着家人在特洛伊沦陷后,在海上漂流了7年,后在非洲北岸的迦太基登陆,受到女王狄多的热情款待。维纳斯不愿儿子继续流浪,于是就让狄多对埃涅阿斯产生了爱情,二人结为夫妇。但天神提醒他勿忘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为了完成建立国家的伟大任务,埃涅阿斯断然离去,狄多在绝望中自杀身死。最后埃涅阿斯离开,狄多自焚。

后面6卷叙说了埃涅阿斯在意大利不断处在恶战之中,为后来的罗马立国奠定了基础,其战争场面的描写,摹仿了《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主人公的比较

主题:爱情和责任

埃涅阿斯和奥德修斯

埃涅阿斯和阿喀琉斯

贺拉斯(前65-前8)的《诗艺》

中世界文学

《圣经》对欧洲文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17世纪英国弥尔顿的《力士参孙》、《失乐园》,

班扬的《天路历程》,当代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约瑟和他的兄弟们》都取材《圣经》。《圣经》成了欧美文学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直到今天,许多作家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期英雄史诗包括: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最早最完整)

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四大英雄史诗: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即法国的《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骑士精神

骑士恪守着“忠君”、“护教”、“行侠”、“尚武”的信条。他们参加各种冒险事业,不仅保护领主及其城堡、国土,而且还效忠于女主人。女主人在骑士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能为自己“心爱的贵夫人”去冒险,博得她们的欢心,是骑士最大的荣誉。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骑士精神”。

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除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相对落后的西欧各国。(骑士抒情诗如“破晓歌”等、骑士传奇等)

《列那狐传奇》的故事在12世纪的西欧各国广泛传播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威尼斯商人;1271年,他随父前往中国经商。他们在华居住17年。他1298年因威尼斯与热那亚两个城邦为贸易权发生战争,他受伤被俘。在狱中,他口述,同狱人笔录,写成《马可·波罗游记》(散文体游记)。

神曲

故事情节采取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诗中叙述但丁在林中迷路后走出森林,忽然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为难之际,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贝雅特丽齐的嘱托来救但丁,引导他游历了地狱、炼狱,接着贝雅特丽齐又引导他游历了天堂。游历过程的叙述构成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曲。每部33歌,连同序幕,一共100歌。

《地狱》

地狱形似漏斗,插入地球的中心。分9层。

第一层侯叛所诞生于基督诞生之前的古代诗人和哲学家在此,如荷马、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

第二层地狱之门。守门者为长着尾巴的怪魔冥罗斯。他在此听亡灵的招供,视情节轻重,把尾巴绕在亡灵的身上,绕的圈数即为亡灵应下地狱的层数。好色者在此。如海伦、狄多、克利奥佩特拉、弗兰采斯加和保罗、特里斯丹和绮瑟等。

第三层贪食者。

第四层贪婪挥霍者,有主教、教士、教皇。

第五层易怒者。

第六层邪教徒。

第七层强暴者。分为三环:第一环,沸腾的血湖,里面有暴君。第二环,灰色的树林,由自杀者的灵魂所变。第三环,火沙地带,不敬上帝者在此。

第八层十条恶沟,诱奸者、阿谀奉承者、买卖圣职者、星卜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教唆犯、挑拨离间者、伪造者。

第九层冰湖,谋杀、暗算、叛国卖主者被冻于冰湖,其中心是魔王撒旦。

炼狱

又称净界,为突出于海面上的一座宝塔似的高山。炼狱为七层,加上山脚和山顶的地上乐园,亦为九层。但丁在维吉尔的引导下走进净界山门时,被守护天使在额头上刻下了七个相同的字母“p”(拉丁文peccata罪孽),意为人的七种罪过,即骄、妒、怒、惰、贪、食、色。与地狱里的罪人相比,这里的罪人犯的罪过较轻,且已经悔过,得到了上帝的宽恕。若要登天堂,尚需修炼,忏悔洗过。

天堂

月球天正人君子

水星天行善者

金星天仁慈博爱者

太阳天哲学家、神学家

火星天殉教者

木星天开明君主

土星天潜心修道者

恒星天基督、圣母玛丽亚

水晶天众天使

天府上帝之所在。此时贝雅特丽齐隐去,但丁在修道院创始人圣贝拉的引导下一瞻上帝灵光。

维吉尔象征理性和哲学,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个人和人类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认识罪恶和错误,从而悔过自新的过程。

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和神学,她接替维吉尔作向导,引导但丁游历天堂,标志着个人和人类通过信仰的途径、神学启发,认识最高真理和达到至善的过程。围绕这一中心,作品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显露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描写的虽然是来世,但不是从禁欲主义观点出发的。诗中的来世正是现世的反映:地狱是现世的实际情况,天堂是争取现实的理想,炼狱则是从现实到达理想必经的苦难历程。《神曲》是用意大利语写成的,对于意大利的文学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tis,原意指中世纪意大利学者所学的文法、修辞、诗歌、历史、道德哲学等人文学科。到14世纪,该词有了新的含义。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特征:

思想内容方面——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主题

创作方法——写实

特殊的民族风格——民族语言

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体裁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出生在佛罗伦萨的商人家庭,他对经商不感兴趣,酷爱文学。主要代表作《十日谈》

第一个故事《歹徒升天》揭露教会愚弄人民的骗局;歹徒死后应下地狱,教会却把他奉为圣者。第二个故事《杨诺劝教》借一个经商人劝一个基督教商人看罗马教廷,说明神圣京城是藏污纳垢之所。第三个故事《三个戒指》(三种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究竟哪一个正宗?)

弗朗索瓦·拉伯雷(1494-1553)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也是法兰西民族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为五卷本长篇小说《巨人传》

米盖尔·塞万提斯·萨维德拉《堂吉诃德》

埃德蒙·斯宾塞的长诗《仙后》

莎士比亚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

莎士比亚一生至少编写了10部历史剧,全部是在第一创作时期完成的:《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三世》、《约翰王》、《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八世》。涉及的历史时期从1199年至1547年;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是中世纪戏剧自然发展的结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王位及王位继承权是剧本关系的问题。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14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训悍记》(1593)、《维洛那二绅士》(1594)、《爱的徒劳》(1594)、《仲夏夜之梦》(1595)、《威尼斯商人》(1596)、《无事生非》(1598)、《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皆大欢喜》(1599)、《第十二夜》(1600)、《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1602)、《终成眷属》(1602)、《一报还一报》(1604)。《威尼斯商人》:商人安东尼奥、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富家小姐鲍西亚、犹太商人夏洛克之间的故事。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全部多项选择题答案

行政管理学(0277)多项选择题(2009-04-23 14:23:40) 标签:教育分类:教育学习类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意识形态、C。道德论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执 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墨西哥、D。埃及。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 市场、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A。立法、C。行政、E。司法三种权力。 6、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A.西蒙B.怀特C.汤姆森E.斯密 斯堡。 7、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A.科学管理时期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E.X理论时期。 8、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C.威尔逊D.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 离的观点。 9、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A.怀特B.魏劳毕E.费富纳完成的。 10、公共行政学的特点是A.公共行政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B.公共行政学是应用性 的学科C.公共行政学是政治性较强的学科D.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广泛性E.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性。 11、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经济环境E.文化环境。 12、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B.管理对象E.组织文化。 13、行政环境的特点是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E.约束性。 14、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A.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C.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D.衍射型 公共行政模式。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4.语言没有阶级性: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了阶级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掌握: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二、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思维能力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有,但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有差别的,这从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差异方面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语言之间很少有意义、功能、色彩等都完全对应等同的词语。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要注意语言是符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级体系三大要点。 主要名词概念:符号、语言符号、任意性、线条性、二层性、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就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形式就是符号外在的形状、结构,它是以某种物质的方式存在的,或者是声音,或者是线条,或者是色彩,等等。意义就是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符号,都有一定的意义,形式和意义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中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形式和意义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中国古典诗论中,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着作《诗格》中首次使用了“意境”的概念。 2、文学接受的动机主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和借鉴动机。 3、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4、导致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第二文本”与作者创作的“第一文本”之间出现异变的原因有政治观念、文化观念、文化视野、个人经验、文化欣赏能力。 5、没有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可以称为“零聚焦”叙述,而从某个人的单一角度讲故事则是“内聚焦”叙述。 6、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通常具有行动元和角色的二重性特点。 7、高雅文学有时候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 8、西方的现代语言学批评的主要代表性学派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 9、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最高原则,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给作家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来的。 10、汉代学者王充在其着作《论衡﹒乱龙》中创造了“意象”这一概念。 11、波兰学者英伽登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字音及其高一级语言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片化面貌和再现客体。 12、审美意象可以分为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两类。

13、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4、抒情话语的主要修辞方式有比喻和象征、倒装和歧义、夸张和对比、借代和用典。 15、相对高雅文学,大众文学的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 16、阅读活动中的期待视野按照文学接受主体的状况来划分,包括个性期待视野和集体性期待视野两种类型。 17、在文学接受的发展过程中,经由读者阅读产生“第二文本”往往会发生的作品形象异变、情感的异变以及思想观念的异变。 18、文学批评的一般实践包括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五个要素。 1、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早在《庄子﹒齐物论》中已有关于“自由之境”的讨论。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已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盛唐之后,文学意境论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就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2、典型环境是充分的体现了现实关系的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3、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

《行政学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节导论 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1.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基本依据:是行政权力 4.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5.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探讨和发现行政活动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行政管理的性质和特点:1.行使公共权力——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管理公共事务——社会性、广泛性和权变性 3.谋求公共利益——服务性、非赢利性、整体性和全局性 4.承担公共责任——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又被称为传统管理时期,从1887年到1930年。 威尔逊《行政研究》,1887,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00 ,“行政二分法” 怀特《行政学导论》,1926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行政管理之父;韦伯,1911,《论官僚制》,组织管理之父。)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又称为科学管理时期,大致从1930年到1960年。 行为科学—“社会人”—“经济人”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麦克雷戈的X—Y理论等等。 第三阶段是科学化阶段,称为现代化管理时期,大致从1960年到1980年。 系统理论—系统科学阶段—“全面的人” 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等等。 第四阶段是新公共管理发展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 主要特征:公共性、国家意志、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公平行政、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思想:(1)强调尊君(2)主张重民(3)重视治吏 第二节行政环境 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能直接和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管辖区域上划分,行政环境可划分为国际行政环境与国内行政环境。也可以划分为中央行政环境与地方行政环境。 不同结果程度上划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良性结果的行政环境、恶性结果的行政环境、良性结果与恶性结果相互兼有的行政环境。 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斯,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研究,发表了《政府生态学》1952年,美国夏威夷大学,里格斯,在此基础上于1961年发表了《行政生态学》一书。 行政环境的特点:复杂性、差异性、综合性、层次性、变异性。 行政生态模式:(1)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2)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2018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整理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世界人类的解放为己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分别为(德国古典哲

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又什么作用: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一章 物质: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词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音位的自由变体 有些音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义,不受前面其他音位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 3,语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是心里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4,自源文字 是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5,同化和异化 同化现象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儿而又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的趋同现象;异化现象,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6,黏着语 没有词的内部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有一个粘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粘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的语言类型 7,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定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他的社会功能 8音质音位 以因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音位 9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10仿意词 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民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一一对应 12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13符号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它的作用是指称社会现实现象 14,小学 中国传统文学又称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它们是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展开研究的,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15,言内意外 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留下的一些意义空白或将真实意义隐含在另一种说法中,或用一种意义采用不同说法以获取不同的效果 16文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7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不带民族特色。它的制定原则是: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资料 1、本课程的试题类型: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案例分析6种。卷面成绩100分。 2、具体分值和结构分布: 一、填空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和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比,管理幅度越则管理层次越;相反,管理幅度越,则管理层次越。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领导中国各级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考任制和四种。 19、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改为国务院。 20、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被称为。 21、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条件包括的内容是年龄条件、以及身体与精神状况。 2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为原则的政府形式。 23、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和个人决策。 24、行政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记大过、、撤职和。 25、科学管理实际的组织理论,也叫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 26、政控制的起点。 27、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28、行政领导者分为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四种。 29、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30、行政监察的对象是国家、国家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31、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规定了国家公务员调配的四种基本形式是调任、、轮换和。 32、舆论监督的主体为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 33、检察机关对行政管理的监督主要体现为和监督两方面。 34、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实际权力的把持者。 35、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和地方各级预算,组成国家预算,具有法律效率。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 导言部分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 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 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 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如: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注意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弄清楚语言层级,各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语言二层性的核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比如音位和音位、词与词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也

春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说明

《公共行政学》课程 期末复习的说明 根据中央电大《行政管理学》课程期末考试的安排, 现将本课程期末复习与期末考试的有关问题加以说明: 1、《行政管理学》课程使用中央电大教材——《公共行政学》( 第二版) ( 齐明山主编) 课程内容有几点重要变化: 第一、教材新增加一章内容, 即”行政改革”; 第二、每一章节从体系到内容都是全新的阐述; 第三、每一章后的综合练习题大量增加; 新教材、新内容要求各分校、工作站务必加强管理, 组织好课程教学与期末复习。 2、四次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特别是作业中的论述题, 要求在答案要点的基础上, 从教材和实践上给予展开。 注意: 物业管理专业的作业当前也采用中央电大的形成性考核练习册, 请分校注意购买。 3、本课程期末复习, 同学们能够参考: ( 1) 中央电大录制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音像课, 共20节, 由齐明山教授讲授。

( 2) 中央电大发行的《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期末复习指导》对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题型和考核要求做了说明, 并对课程的主要内容, 作了分层次的归类分析。而且, 提供了全教材的综合练习。 ( 3) 《公共行政学学习指导》( 第二版) 该辅助教材比较清晰的展示了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每一章都有完整的内容练习, 包括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和论述题的习题及部分答案。 《学习指导书》是本课程最主要的学习和复习的辅助材料。 ( 4) 春, 北京电大录制了《公共行政学》课程的全程流媒体课, 共有44节课。内容包括: 课程导学, 课程16章内容的讲解, 各章的案例分析, 作业讲评, 以及期末复习和重点难点问题的讲解。 流媒体课以IP课件形式挂到北京电大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网上, 同学们能够自己收看学习。 ( 5) 中央电大在线平台和北京电大在线平台的《公共行政学》课程教学辅导栏目中都有文本学习资料, 同学们能够学习使用, 也能够下载复习。 ( 6) 同学们务必注意, 课程的主教材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学

最新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题目附答案!!

精品文档 Linguistics: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1. ( )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often called __________ linguistics. A. particular B. general C. ordinary D. generative 2. ( ) __________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peech sounds we use when speaking a language. A. Phones B. Sounds C. Phonemes D. Speech sounds 3. ( ) The two clauses in a __________ sentence are structurally equal parts of the sentence. A. simple B. complete C. complex D. coordinate 4. ( ) The goal of __________ i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language use among a variety of speech communities and in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A. psycholinguistics B. sociolinguistics C. historical linguistics D. general linguistics 5. ( ) A __________ vowel is one that is produced with the front part of the tongue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position. A. back B. central C. front D. middle 6. ( ) The open, back and long vowel is __________. A.[ɑ:] B.[?:] C.[?:] D.[u:] 7. ( )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__________. A. regular but not systematic B. irregular and systematic C. regular and systematic D. irregular but systematic 8. ( ) A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is based on the __________ investigation of language data. A. symbolic B. systemic C. systematic D. system 9. ( ) __________ are sometimes called “semivowels”. A. vowels B. fricative C. glides D. nasals 10. ( ) __________ is a typical tone language. A. English B. Chinese C. French D. American English 11. ( ) A sentence is considered __________ when it conforms to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n the mind of native speakers. A. right B. wrong C. grammatical D. ungrammatical 12. ( ) The number of the lexical items in the minor lexical categories is __________ and no new members are allowed for. A. large B. small C. limitless D. fixed 13. ( ) Human beings are the only species that learns and acquires language__________ explicit instruction. A. with B. without C. within D. through 14. ( ) According to F. de Saussure, __________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大学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范围及精细资料(含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选择题 1、文艺学:广义:文学学,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狭义:就是指文学理论 2、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一)对象——文学的普遍规律,即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等。(其中有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二)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注释: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文 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纵向) 文学活动本质论——从总体上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 的特殊性质。(横向) 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 和规律。 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3、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4、文学活动的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需要理解) 第一,世界;①内涵: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即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历史与现实。 ②主要学说:摹仿说(再现说):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 西方:柏拉图:艺术摹仿理念(三类事物:永恒不变的理念、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三个层次的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感性世界)——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摹仿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摹仿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艺术摹仿现实并再现现实也把艺术称作“摹仿”。 中国:没有西方那么发达,但对世界也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 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司空图:“思与境偕”;王夫之:“情景”之论;王国维:“意境说” 摹仿者摹仿的对象: 一、“行动中的人”。——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强调有生命的人生,认为文艺的根本任务是摹仿现实和人生。 二、“过去有的(是指曾经存在或正在存在的事,这是已有的事)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是指想象或可信的事,是现实中未曾有过的事)、应当有的事(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按情理、按规律而应当存在的事)——是普遍的,更高的真实。 文艺再现世界:诗人是摹仿者,更是创造者,诗人的摹仿是再现和创造。 第二,作者;①主要学说:表现说: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

西方行政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单项 1.威尔逊(美)——《国会制政体》《行政学研究》《国家》《美国的宪法政府》 《美国人民的历史》 2.古德诺(美)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 3.韦伯(德)“官僚制”理论——博士论文《中世纪贸易商社史》、《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社会学论文集》《政治论文集》《国家社会学》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计件工资制》《工场管理》《效率的福音》《科学管理原理》(最为著名) 5.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论管理的一般原则》《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邮电部门的改革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公共精神的觉醒》《国家行政理论》(被认为对行政管理作出大贡献,收入古利克和厄威克的《行政科学文集》) 6.怀特的系统化行政学理论框架——《行政学概论》(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 《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联邦主义者》《外国公务员制度》 7.古利克一体化行政管理思想——《组织理论评论》《行政原则》《公共行政的下一步》《科学、价值观与公共行政》,与厄威克合编《行政科学文集》 8.厄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行政科学文集》(与古利克合编,有重要影响力)《动态管理》《行政要素》《科学的组织原则》《管理备要》 9.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新国家》《创造性的经验》《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建设性冲突》《发号施令》《领导者和专家》《权威的基础》《领导的必要因素》《协作》《控制过程》,并有著名《动态行政管理》《自由与协调》论文集 10.巴纳德系统行政组织理论——最早运用“系统”观点组织概念——《组织职能》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 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 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 4.索绪尔: 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 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 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度说: 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 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的一群词聚合在一 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15.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子中某一个成分跟句中或句外的一个或几个成分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其中包括 了一般所认为的语义辖域。运用语义指向来说明、解释语法现象,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 16.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词的构成要素,不能独立运用,但必须有意义。 17.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构造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 词汇是由基本词构成的,基本词指语法中产生较早而又稳定、使用频率高的词,它所标记的概念多是与 我们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 18.形态: 19.语法畴:把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叫语法畴 20.IC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是对句法结构组合形式层次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21.语法手段: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把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一些类别,称 之为语法方式,也叫“语法手段”。常见的语法方式由综合方式、综合-分析方式、分析方式。 22.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24.字母:字母是表音文字的书写符号。 25.地域方言:地域方言也叫“地区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26.亲属语言:凡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它们就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也是语言分化的结果。 27.隐语:也叫“黑话”,有些社会群体或集团,为了不让外人了解自己谈话的容,使用自己集团部约定的特殊词 语进行交际,这种语言变体就是隐语。 28.借词: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的是借词。借词也叫外来词,是语言形式和语义容都来自外语的词,即一般所说的 音译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