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1hz01kx000165初一科学凌姗姗(2011年5月28日2B摩擦力)余小婷

11hz01kx000165初一科学凌姗姗(2011年5月28日2B摩擦力)余小婷

11hz01kx000165初一科学凌姗姗(2011年5月28日2B摩擦力)余小婷
11hz01kx000165初一科学凌姗姗(2011年5月28日2B摩擦力)余小婷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11hz01kx000165

学员编号:hz1hsw8年级:初一课时数:3

学员姓名:凌姗姗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余小婷

课题运动和力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1年5月28日15:00——17:00

教学目的1、知道运动和能的形式。

2、机械运动、参照物

3、知道力的概念、测量、图示和分类。

教学内容

第六节摩擦力的利与弊

1. 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

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形式: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摩擦力普遍性: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动摩擦)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既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大小: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动摩擦力越大!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2.增大或较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使接触面更粗糙

b. 增大压力

c. 滑动代替滚动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使接触面光滑

b.减小压力

c.滚动代替滑动

d.使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润滑油等

例:1、如图—5,物体A重为10N,当压力为50N时,物体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当压力增大到60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A、小于10N

B、10N

C、50N

D、60N

2、以下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

B.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

C.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

D.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3、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第七节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斜面实验(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本实验的特点:

控制变量法: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的原因: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摩擦力越大,运动的距离就越短,速度减小得越快,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滑下来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⑷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指定律适用于宇宙空间中的任何物体。

外力:其它物体给的力,内力不能改变自己的运动状态。

总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指出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惯性。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B.做匀速直线运动

C.逐渐停下来D.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

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受力的物体不会运动

B.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

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5、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1)公交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后倾倒?

(2)公交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3)公交车向左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向右倾倒?

(4)骑车的人为什么速度不能太快?

(5)百米赛跑的人到达终点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

(6)汽车驾驶员为什么要求佩安全带?

(7)松动的锤子为什么把锤柄在地上敲几下?

温馨小提示:

惯性现象的答题诀窍:解释惯性现象的一般格式:

①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

(运动或静止)

②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

③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

(运动或静止)状态。

④所以……。

问题讨论: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例: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属于正确的 ( )

A.只有静止物体才能有惯性

B.只有运动物体才能有惯性

C.物体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3、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

4、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是[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第八节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词概括“同体,等值,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重点):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例:1、如图所示中的物体,受平衡力的是()

2、一本书静止放在桌面上,则下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重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3、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 ( ) A.货物匀速上升时,T > G

B.货物匀速下降时,T < 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 = G

D.不论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 = G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家庭作业:

1、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10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上运动。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

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

擦力是_____N。

3、如图6,小明进火车站时看到,所有行李都要进行“安检”.他仔细观察发现,特别是大件行李放到传送带上时,先在传送带上向左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的行李重200N,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3倍.行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__________(填“左”、“右”),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

小为__________ N。

4、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不受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5、如图所示,物体A在B的牵引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从物体B触地开始到物体A刚好静止下来这段时间内,物体A受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6、如图2所示,GA=20牛,GB=5牛,F=120牛,若物体A、B处于静止状态,则墙面受

到的压力是()

A.20牛B.25牛C.120牛D.145牛

7、如图所示是一个伟送带,B轮转动带动物体C向右上方匀速运动,物体C没有在皮带上发生滑

动,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则有关物体C与皮带之间的摩擦、皮带与B轮之间的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摩擦、滚动摩擦

B、静摩擦、滚动摩擦

C、静摩擦、静摩擦

D、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8、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物体静止时,它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9、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

10、用皮带转动的机器,工人师傅常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

法(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11、用手握住一个空瓶子,瓶子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瓶子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的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并不增大

C.随着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静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D.若向瓶内注水,注水过程中如果瓶子保持静止,则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将变大

12、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13、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作

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将向前倾倒B木块A将向后倾倒

C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D木块A立即静止

14、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静止的足球被踢出去,是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

15、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 -tl时间木块静止,术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若用 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F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牛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

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N(牛)17 18 19 20 21

水平拉力F(牛) 5.1 5.4 5.7 6.0 6.3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上).doc

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 (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运用 :】 合作交流,从课堂讨论实验中探究新知。 【学法指导】交流指导 【教学资源】 器材准备:乒乓球、漏斗、水杯、清水、烧杯、纸、铅笔、吹风机 【授课过程】 教学师生互动设计意图环节 提出科学探究要从疑问开始,学习中要带着“为什么”简洁明导了,直入主师:让我们对科学的学习从神奇的乒乓球开始题 入 1、神奇的乒乓球 新下面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有 1 到 2 位同学负责主要的操作。小组学小组成员都要注意实验的现象或变化。习培养学授实验一、吹风机向上吹乒乓球生的合作学生可按照 PPT 图片进行实验操作精神 问:为什么乒乓球会“飞”起来呢?通过实 答:因为吹风机对球有一个向上的风在吹。验和提问实验二、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力向上吹,有什么结果? 提高学生学生动手实验后发现吹不起来的探究和 问:为什么这样吹不起来呢?学习积极 会有学生回答可能是风太小吹不起来,可叫学生动手直接吹排除性这一原因。 实验三、如果我们把漏斗倒过来吹,这样会有什么结果?问题升会有学生回答不用吹就掉下来,实验后发现掉不下来华,提高学 问:这又是什么什么原因呢?生求知欲

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及教学反思

(封面) 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及教学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等。 2.记录表:标明测量物体、测量工具与数据。 3.幼儿学习资源。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自己的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于工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多高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重吗?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要想知道身高、体重(要想测量)就得借助工具。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测量桌子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如;小棍、绳子、手掌、脚步、书本等。(可为

幼儿提供幼儿学习资源开拓幼儿思路) 师: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长?咱们可以怎么办?(尺子量) 师:除了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 (2)幼儿自由选择用绳、小棒、铅笔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师:孩子们,我在每一组投放了一份测量工具,请你们商量一下,一名幼儿记录,其他的孩子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桌子。 教师提醒幼儿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都要记录好,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师:哪位小朋友想来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师:你们觉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测量结果准确? 3.教师示范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重点请(运用首尾相接的)幼儿演示测量过程,(banzhuren)讨论: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棒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强调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用小棒测量时,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线测量,记住总数。 用绳子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做上标记。

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B)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 2、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A) A、哥伦布B、牛顿C、郑和 3、地球的卫星是:(C) A、太阳B、土星C、月球 4、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电影,电影是用放映机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第一台放映机吗?(A) A、奥托马尔B、爱迪生C、史蒂夫.乔布斯 5、从飞机上往下看,彩虹是什么形状的?(A) A、平面B、拱桥C、圆环 6、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会经常流鼻涕?(B) A、因为南极非常冷

B、因为它要排除身体里多余的盐分 C、因为它要用鼻涕来滋润羽毛 7、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是因为(B) A、尾灯内装有电池 B、尾灯的塑料片能反射任何角度射来的光 C、自行车行走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使尾灯发光 8、月亮有时看起来是一弯月牙,月牙外的月球仍有微微光亮,天文学家称这种“新月抱旧月”的现象为灰光,出现灰光的原因是:(B) A、月球反射太阳光 B、月球走到了地球背后的阴影中 C、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球上 9、下“鹅毛大雪”时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B) A、0摄氏度 B、-10摄氏度 C、-20摄氏度

10、冬天在冰湖上捕鱼,只要在冰上打个窟窿,鱼儿就会自动送上门来,这是为什么呢?(B) A、鱼儿都好奇 B、鱼儿都想呼吸新鲜空气 C、鱼儿想要暖暖身子 11、下雪后常常在路上撒盐,这是因为:(B) A、两者发生化学反应 B、混合后融点降低 C、混合后融点升高 12、经常牙龈出血,流鼻血是因为缺乏:(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 13、下面不能发光的是:(B)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 14、把开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冰箱,那个先结冰?(A) A、开水B、冰水C、一样快 15、鸡在喝水的时候不断地抬头望天,这是为了(C)

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习题 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 的主单位是米,符号为 。 2.(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单位换算(用以10为底的数幂表示): 1cm= m 1dm= m 1mm= m 1km= m 1μm= m 1m= cm 1m= km 1m= mm 3.单位换算格式: 4.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 A.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0.145米 C.14.5厘米=14.5÷(100米)=0.145米 D.14.5厘米=14.5×(1/100)米=0.145米 5.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102.7-?m B .15m=6 1015?=1.5×107μm C . 5.2km=5.2km 410?cm=4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 100.3?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 μm= = m 7.1张纸的厚度为65 μm= m= cm 。 8.地球的半径为6.4×10 4 千米,合 分米,合 毫米。 9.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μm= nm= km 。 10.微观世界里长度常用的单位是“埃( A )”、“飞米(fm )”,1 A =10-10 m ,1 fm=10-16 m 。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 ,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

科学并不神秘教案

科学并不神秘 一、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点、例题、练习、小结等内容) 知识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2、科学的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3、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5)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4、怎样学习科学 (1)仔细观察 (2)积极实验 (3)认真思考 总结: 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多、多,多,运用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_______,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________ 。 例题讲解: 【例1】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动人口的? C.为什么会打雷? D.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H.露珠是怎样形成的? 【例2】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存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例3】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i)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课堂训练: 1、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阅读 2、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 伊拉克大沙漠 B. 伊拉克战争 C. 伊拉克气温高降水少 D. 伊拉克石油蕴藏量丰富 3、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搜集资料,考察验证 C.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4、关于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B.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C.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处将占主导地位 D.既有好处,也有坏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坏处将占主导地位 5、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教案-浙教版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测量 引入 提问:什么是温度? 师:对于这个问题,你们一下子很难回答。那我们先来感受下温度。 小活动: 让一位学生先把手浸入冷水的烧杯中,说下自己的感觉,再把手浸入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再说下自己的感觉。 预设:冷的,冰的。 提问:什么是温度? 预设:温度就是能够表示有多热,有多冷。物体的冷热程度。 再请一位同学感受下冷水,确认是冷的,再感受下冰水混合物,确认是冰冷的。(稍微停留一段时间。再把手放到冷水中,让他说说感受。 预设:水是热的。 原来那杯冷水,为什么你说它是热的呢?这到底是冷还是热? 师: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 师:那么我们必须借助工具。什么工具?温度计。 新课 一、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 师: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下温度计,看看它有哪些结构。 (按照顺序,出示玻璃泡、玻璃管、液柱、刻度) (板书)结构: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老师把温度计放入冰水中,让学生观察酒精柱的变化。(观察到下降) 提问:里面酒精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吗? 预设:体积变小了。 师:如果,我把温度计放到一杯热水中,里面酒精的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预设:体积变大了。 提问:那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预设:热胀冷缩。 (板书)物质的热胀冷缩。 师:我们可以根据液柱上升的高度就能知道温度的高低,液柱高一点说明温度高一点,液柱低一点说明温度低一点。那这样能不能测量温度的高低? 预设:还无法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师:回忆一下,在长度测量时,我们把1米规定为一个公认的标准,其它的长度都和1米这段长度在进行比较。在温度测量时,我们把1℃规定为一个公认的标准。 师:但是公认的标准不能随便规定,要有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的稳定性,最好找到一个永远也不会变的标准。 (老师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 师:科学家们做实验时候,把一支玻璃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他们发现只要冰和水同时存在,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玻璃管里的液面既不上升也不下降。无论是谁,都是这个结果。 这是不是很奇特?这个温度就是比较稳定的。在玻璃管上就找到了一个固定点。 科学家们又把这支玻璃管放到沸水中,只要水在沸腾,他们发现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玻璃管的液面就是既不上升也不下降。这是不是也很奇特?这个温度又是比较稳定的。在玻璃管上又找到了一个固定的点。 师:这一段温度,是不是不变的? 师:科学家为了简便也为了直观,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的温度定位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在这之间划分了100个等份,每个等份就规定是1℃。 师:只要里面的液体膨胀,每上升一小格,就表示温度就上升……(1℃)?液体一收缩每下降一小格,就表示温度下降……(1℃)。 师:那么我们平时说的我们今天温度29℃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师:其实很简单,就是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了29℃,也就是在温度计里的液体能够膨胀这些体积。 PPT 认识下液体温度计 【活动一】观察温度计 按照表单上的要求填写。 师:比较两支温度计,你发现了什么? 1、体温计测量的范围要小,酒精温度计要大。 2、体温计测量的要精确,酒精温度计要差些。 师:测量时,我们可以拿一支体温计去测一杯热水吗? 二、正确使用温度计 自学P24 学生先说,老师后归纳,再练习。 【活动二】使用温度计 1、测气温 2、测水温 每组上一位同学来取水。 3、测体温 学生先演示,让学生指出问题,再老师指出问题,解释,最后学生操作,结束后汇报。看看根据数据是否有错误。 三、其它几种温度计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2021年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1年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吗?(是) 2、水蒸汽受冷能直接变成冰吗?(能) 3、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吗?(是) 4、把50毫升黄豆与100毫升小米混合,体积是150毫升吗(不) 5、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制作材料有关吗(没有) 6、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的参照物是什么(汽车内的物品) 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谁(珍妮) 8、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白色的衣服是黄色的吗(不) 10、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吗(不是) 11、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吗(不是) 12、有空气、温度和水,种子一定能发芽吗(不一定) 13、二氧化碳能使食盐水变混浊吗(不能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14、月亮是光源吗?(不是) 15、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什么?(磁极) 16、人体共有多少块骨头,(206)共同组成人体的支架,这个支架叫什么?(骨骼) 17、人体大约多少块肌肉?( 600多块) 18、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次数的多少与人的年龄大小有关系吗?(有)

19、云和雾都是水蒸汽吗?(不是) 20、木头反射光吗?(反) 21、0℃的冰比0℃的水更冷吗?(不) 22、土豆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吗?(不)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会消失吗?(会) 24、植物都具有向光性吗?(有) 25、所有气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不) 26、早晨8点,小明测的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6米,上午11点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变长了吗?(变短了) 27、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吗?(是)

科学计数法.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换算

3科学计数法.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换算 课型:新授主备:刘雅琴审核:郭孝忠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学会科学中常用的科学记数法。 2.巩固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其换算。 学习重点:科学记数法;长度、面积、体积换算。 学习难点:科学记数法;长度、面积、体积换算。 一.科学计数法 1.常用的科学记数法 (1)1=100 10=101或1×101100=102 或1×102 1000= 或10000= 或 10000000= 或1000000000000= 或 (2)0.1=10-1 0.01=10-2 0.001= 0.0001= 0.0000001= 0.00000000001= (3)10×102=101+2 =103 103 ×103 = 103 ×10 -3= 103 ×106= 10-3 ×10 6= (4)102÷101 =102-1 =101 103 ÷103 = 106 ÷103 = 103 ÷106 = 103 ÷10= 103 ÷10-3= 10-6 ÷103 = (5)5400000000=5.4×1090.002=2×10-3 400000= 6870000= 0.00024= 125400000= 0. 005004= 0.000425= 0.000000000 972= 1200000000= (6)一张普通白纸的厚度是0.000068米,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50000000千米,将纸的厚度和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二.长度 1.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千米= 米,1km= m 1 米= 分米,1m=______dm 1分米= 厘米,1dm=______cm 1厘米= 毫米,1cm=______mm 1毫米=______微米,1mm=______μm 1 微米=______纳米,1μm=______nm 1千米=______米=______分米=______厘米=______毫米=______微米=_______纳米 1km= m=___ 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μm=_____nm 1nm = μm =______mm =______cm=______dm =______m =_____km 2.长度单位换算; ○1 1.70 米 = 厘米○2 25厘米=___ ___分米=___ __米○3 1.23米= 毫米○4 0.1千米= 米 ○5 0.26千米= 分米○62100分米= 米 ○7 0.0008 米= 纳米○8 600微米= 米= 毫米○935分米= 微米○10 4米= 厘米 ○11 75微米= 毫米○12 6.3分米= 千米○13 11.01千米= 米○145.8米= 纳米○153.2千米= 米○16 0.9米= 分米; ○1710毫米= 米○18 36厘米= 米 ○19 1.22米= 微米○208.8米= 纳米 3.长度单位换算过程 ①.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5米=1.5×1000=1500毫米B.1.5米=1.5米×1000=1500毫米C.1.5米=1.5米×1000毫米=1500毫米D.1.5米=1.5×1000毫米=1500毫米②.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0米=120米/1000=0.12厘米B.250米=250米×100厘米=25000厘米C.4000厘米=4000/100米=40米D.355微米=355/1000米=0.355米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学习内容上,他们对科学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并进行了有效的深入。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起一个适于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提响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趋势,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的重要性;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3.科学知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各种力的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课时分配: 本单元一共6课,各用1课时,共用6课时。

最新小学科学《测量力的大小》精品教案精编版

2020年小学科学《测量力的大小》精品教 案精编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测量力的大小》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2、过程与方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力的单位:牛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学生自备各种各样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由拉力器引出课题与弹簧测力计可以测力的原因) 同学们,认识老师带来的物品吗?(是拉力器)谁会用?请两位同学来试一下吧。通过两位同学来拉拉力器,你们发现了什么?(一位力气大一位力气小)?是怎么判断力气大小的?(弹簧拉伸的长短)<板书:受力大,伸长长> 看来弹簧的这个特点可以帮我们测试出力的大小<板书:测量力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 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专门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的里面也有弹簧存在,所以叫它“弹簧测力计”,在生活中也常被叫做弹簧秤。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初步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组成与各部分的作用。 在我们用它来测量力的大小时,先来了解一下它吧。请同学仔细观察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猜想一下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提出观察要求:A、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观察任务。B、小组成员一起观 察,共同讨论。C、讨论结束放下手中的测力计,迅速坐 好,举手示意老师。 (2)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3)老师总结(出示课件) 2、重点讲解测力计中的刻度。 (1)观察测力计上面的数字与符号,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有两个单位“牛顿”“克力”) 讲解: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100克的力(2)再观察:测力计中1小格代表多少牛?1大格代表多少牛? (3)学读测力计中的数据:1牛、2.5牛、4牛。 (4)感受测力计1牛与5牛的力大约是怎样的。 三、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来演示使用方法,共同来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其中一位同学的测力计指针不在零刻度上。)

2019年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9年小学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吗?(是) 2、水蒸汽受冷能直接变成冰吗?(能) 3、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吗?(是) 4、把50毫升黄豆与100毫升小米混合,体积是150毫升吗(不) 5、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制作材料有关吗(没有) 6、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的参照物是什么(汽车内的物品) 7、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谁(珍妮) 8、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白色的衣服是黄色的吗(不) 10、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吗(不是) 11、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吗(不是) 12、有空气、温度和水,种子一定能发芽吗(不一定) 13、二氧化碳能使食盐水变混浊吗(不能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 14、月亮是光源吗?(不是) 15、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什么?(磁极) 16、人体共有多少块骨头,(206)共同组成人体的支架,这个支架叫什么?(骨骼) 17、人体大约多少块肌肉?( 600多块) 18、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次数的多少与人的年龄大小有关系吗?(有)

19、云和雾都是水蒸汽吗?(不是) 20、木头反射光吗?(反) 21、0℃的冰比0℃的水更冷吗?(不) 22、土豆我们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吗?(不)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会消失吗?(会) 24、植物都具有向光性吗?(有) 25、所有气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不) 26、早晨8点,小明测的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6米,上午11点 再去测量, 小树的影子变长了吗?(变短了) 27、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吗?(是) 28、地球上的淡水很多,是用之不尽的吗?(不是) 29、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定是中午12点吗?(不一定) 30、人体内含有最多的成分是骨头吗?(不是是水) 31、铁很硬,不具有延展性吗?(有) 32、嘴是呼吸器官吗?(不是) 33、昼夜的形成是由于太阳东升西落原因吗?(不是,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34、通电电灯泡或者发光的灯泡是光源吗?(是) 35、在圆盘上涂上七种颜色,快速旋转,看到的颜色分不清吗?(不能) 36、菊花是用种子繁殖的吗?(是) 37、日晷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吗?(不是)

初二物理单位换算练习

长度、时间和速度单位换算习题 1.在国际单位制(SI )中, 的主单位是米,符号为 。 2.(1)填写下列符号表示的长度单位名称: km 、m 、dm 、μm 、cm ,mm 。 (2)单位换算(用以10为底的数幂表示): 1cm= m 1dm= m 1mm= m 1km= m 1μm= m 1m= cm 1m= km 1m= mm 3.单位换算格式: 4、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 中正确的是 ( ) A.14.5厘米=14.5×1/100=0.145米 B.14.5厘米=14.5厘米×1/100米=0.145米 C.14.5厘米=14.5÷(100米)=0.145米 D.14.5厘米=14.5×(1/100)米=0.145米 5.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102.7-?m B .15m=61015?=1.5×107μm C 、 2.5km=2.5km ×104cm=4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100.3?m 6.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写出单位换算过程) 7.2×10-7 m= = μm 5×10-4 mm= = m 7×10-8 km= = m

3×10 8 m= = km 6×10 4μm= = m 7.1张纸的厚度为65 μm= m= cm。 8.地球的半径为6.4×10 4千米,合分米,合毫米。9.电脑芯片的线宽为0.13 μm= nm= km。 10.微观世界里长度常用的单位是“埃(ο A)”、“飞米(fm)”,1 ο A=10-10 m,1 fm=10-16 m。原子核里的质子和中子的直径只有1 fm,已知氢原子的半径是0.53×10-10 m,合多少埃?合多少飞米? 11. 时间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其它单位还有小时()、 (min)、(ms)、(μs)。 12.单位换算: 1h= min; 1min= s; 1s= ms; 1ms= μm。 1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 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 ms 。 14.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应读作,记作;生活中还常用(记为:)。 1 m/s = ㎞/h; 1㎞/h = m/s 15.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36km/h= m/s 5m/s= km/h 16. 由速度公式变形得:(1)求路程S=;(2)求时间t= 。应用公式时要注意:运用公式时必须注意单位匹配。 如:v用千米/时,则对应的s用、t用。若v用米/秒,则对应的s用、t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玩具里的科学)(21:03:51)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玩具里的科学课时1 使用意见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板书课题) 2、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师: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4、设计或改进玩具 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科学教案《自然测量》 教材简析: 测量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科学内容,以往的测量活动大多是教师为 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测量工具如:筷子、绳子、粉笔、吸管等,让幼 儿进行测量的,他们的思维就大多被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工具内,创 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然而,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 具有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我们成人都想不到,但是幼儿却能够去发现。 设计理念: 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幼儿身边的事物"桌子"作为科 学探索的对象,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进而创造,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 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 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幼儿能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蜡笔、纸人手一份 2.桌子八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好多桌子,我们天天都要用 到它,可是你们知道这些桌子有多长吗? 那就让我们自己动脑去量一量吧!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 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 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 用的桌子来导入,直接进入正题,通过问题"桌子有多长"一下子调动 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寻找身边的测量工具并积极地去动手操作,解决 疑问。] (二)幼儿进行测量,自己动脑寻找量具进行测量。 量完后提问: 1.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幼儿介绍自己使用的量具) 2.那你是怎么量的呢?请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请多个幼儿回 答并示范) 3.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每请一个幼儿示范后,让其他 幼儿评价一下) 4.教师与幼儿一同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从左往右或 者从上往下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 下量。 [教室里可供幼儿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幼儿纷纷寻找测量的 工具,有的孩子用的是自己的手,有的用的是蜡笔盒等等,他们用自 己的方法、自己的工具去初步感知测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性 与创造性;而交流的过程则是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始 终支持孩子的活动,只作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做法其实是孩子智慧的 碰撞,最终孩子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 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 乐趣。]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再次测量桌子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小学生必备科学知识竞赛测试题集(含答案)

小学生必备科学知识竞赛测试题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B)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 2、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A) A、哥伦布B、牛顿C、郑和 3、地球的卫星是:(C) A、太阳B、土星C、月球 4、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电影,电影是用放映机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第一台放映机吗?(A)A、奥托马尔B、爱迪生C、史蒂夫.乔布斯 5、从飞机上往下看,彩虹是什么形状的?(A) A、平面B、拱桥C、圆环 6、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会经常流鼻涕?(B) A、因为南极非常冷 B、因为它要排除身体里多余的盐分 C、因为它要用鼻涕来滋润羽毛 7、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是因为(B) A、尾灯内装有电池 B、尾灯的塑料片能反射任何角度射来的光

C、自行车行走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使尾灯发光 8、月亮有时看起来是一弯月牙,月牙外的月球仍有微微光亮,天文学家称这种“新月抱旧月”的现象为灰光,出现灰光的原因是:(B) A、月球反射太阳光 B、月球走到了地球背后的阴影中 C、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球上 9、下“鹅毛大雪”时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B) A、0摄氏度 B、-10摄氏度 C、-20摄氏度 10、冬天在冰湖上捕鱼,只要在冰上打个窟窿,鱼儿就会自动送上门来,这是为什么呢?(B) A、鱼儿都好奇 B、鱼儿都想呼吸新鲜空气 C、鱼儿想要暖暖身子 11、下雪后常常在路上撒盐,这是因为:(B) A、两者发生化学反应 B、混合后融点降低 C、混合后融点升高 12、经常牙龈出血,流鼻血是因为缺乏:(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

C 13、下面不能发光的是:(B)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 14、把开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冰箱,那个先结冰?(A)A、开水B、冰水C、一样快15、鸡在喝水的时候不断地抬头望天,这是为了(C)A、看云识天气B、注意空中猛禽C、让水流进胃里 16、冰川作用包括(A)。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作用、堆积 C.堆积、搬运、移动 17、新疆共有大小冰川1.86万多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B)。 A.60% B.40% C. 80% D.90% 18、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生活在南极洲的企鹅有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 A B C )等7种。 A.帽带企鹅 B.巴布亚企鹅

最新整理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学习资料

单位的换算计算题一:科学计数法的运算练习题 1:整数的科学计数法 (1)27500= ________ (3) 65006 = __________ (5) 2012 = , 2:小数的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498000= ________ (4)450000 = _____ , (6) 198000000 = _________ 1) .0.008= 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0 .000706= 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0000050= 4) 0.0004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0.0000803 = 6 3:幂数的相乘 1)、2x 105x 3x 108= 2 3)0.3 x 103x 6x 105= 4 5)-7 -5 4 x 10 x 1 x 10 = 6 单位换算专题训练 二、长度单位换算专题训练 )0.0045 = _________ )、5X 10-2X 1.2 x 1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10-2x 5X 1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 )3 x 10 x 2X 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52km= 52km x 1000 = 5.2X 104 m B .45m= 45 x 106 =4.5 x 107 m C. 34 m=34 - 106 =3.4 x 10-7m D. 26nm=26 x 10-7 cm =2.6 x 10-6cm E. 18mm=18 x 1/100dm=0.18dm F. 75dm=75dm x 105 m=7.5 x 106 m 2):写出换算过程 45 m = __________________ = m 72 cm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m 48 m = __________________ = cm 56 mm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km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教案(新版) 浙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示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所需具备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成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学习科学中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科学入门 提问:什么是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技又叫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和技术。 二、科学在我们身边 1.观察各种各样变化着的自然现象(通过课件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生动的展示)火山爆发、地震等用视频呈现; 不明飞行物(UFO)、含羞草、间蜂猴、雨后彩虹等用图片呈现; 弯曲的铅笔、人造彩虹等用实验呈现。 PS:突出变化的 2.提问: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自然现象吗?(同学间可以互相问答) 3.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如果你在研究你感兴趣的自然现象,那你就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小科学家。 4.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 P3活动:用下面的实验来证明。请两个同学上来做实验,下面的同学观察并思考这个

实验和金鱼能在水中浮沉的联系,从而小结出它们的原理。 5.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探索中,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不怕问题多,就怕没有问题,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欢迎大家积极提问,以此推动教学的共同发展。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外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家园。(还有书上的几个例子) (3)我国科技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有时间介绍) 四、家庭作业: 1.作业本第1节 2.校本作业 五、课后反思:

科学测量教案1

。 4.学会用累积法测量细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5.通过对微小事物累积测量的过程,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增强勇于探索新问题的意识。 【教材导读】:你能掌握这些知识要点吗?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进行比较的过程。 2.定性测量有步距、指间距等,测量工具有卷尺、皮尺、三角板、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 微器等。高科技测量手段有声呐、雷达利用电磁波反射的原理测量距离及激光测距等。 3.长度的单位有、等 1千米(km)=米(m) [记为:103米(m)] 1米(m)=分米(dm) 1分米(dm)=厘米(cm) 1厘米(cm)=毫米(mm) 1毫米(mm)=微米(μm) [记为:103微米(μm) ] 1微米(μm)=纳米(nm) [记为:103纳米(n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 (1)知道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平视。 (3)“看正确”、“读正确”、“记正确”。 5.可以减小误差。 二、特殊长度的测量 1·用自行车当做里程表测量路程的方法是什么? 提示:先测出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圈的长度,再计算圈数。 2.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提示:测量一张的厚度可以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但用普通刻度尺需要用累积法,即测 量n张相同的纸的厚度,再除以n。 3.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提示:可以用多个三角板“组合测量”。 4.测量一根细铜线的直径。

提示:可先测量n根细铜线直径的长度,再 除以n。 【例题精讲】: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例l:右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为。 例2: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 厚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 c.测量课本总厚度时,先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然后用刻度尺准确测出 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码(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能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例3:给你一个圆柱体、一张纸条、一枚大头针、一把刻度尺和两只三角板,想办法测出圆周率Л的值。 【尝试练习】:相信你能行!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楼每层楼高约32 ;(2)课桌高度大约是70 ;(3) 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