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摘要]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知识转移内驱力隐性知识转移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

要。因此假设:

H1:在知识转移动机强的情况下,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同样在网络中,个人的行为是受到他们认为什么是合适的和不合适的行为规范所指导。在一个提倡知识转移的组织中,人们主动转移知识被认为是合乎规范的,当这种组织文化环境存在的时候,紧密的网络就会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

H2:在组织文化环境强的情况下,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中心性是网络中指向这个节点以及从这个节点出发的线的数量。一个部门的网络中心性高,说明这个部门可以建立广泛的联系,与其他部门联系的数量也比较多。中心性意味着网络结构赋予的权力和地位。网络中心性高的部门一般都拥有独特的资源或知识优势,并具有较高的声望名誉,被看作是值得信任的。对企业而言,网络中心性高的部门往往是高层管理部门,它们之间也同样存在竞争,网络中心度高的部门要想保持自己的高层地位和竞争优势,就必须维持并显露它们在网络中的声望和优势地位,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表现良好,由此来证明并显示自己实力,累积并巩固自己在网络中的良好声望。因此假设:

H3:在知识转移动机强的情况下,网络中心性越高,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网络中心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正向关系也受到组织文化环境的调节。如果没有组织文化环境的调节作用,网络中心性高的部门不会选择把自己的知识转移到其他部门,因为这种行为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H4:在组织文化环境强的情况下,网络中心性越高,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根据Burr的观点,占据结构洞位置的部门具有控制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产生信息收益。在企业中,各部门间不一定充分连接,但是占据结构洞位置的部门可以将其他部门联系起来,这样除了本部门的重叠信息外,还可以接触到其他部门的异质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存量,就有机会吸收更多的思想和有价值的知识,有利于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徐继军(2007)在研究中也证明了能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结构空洞的个人可以从丰富的信息源中吸收更多知识。因此假设:

H5:占据结构洞位置可以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网络规模指社会网络中联系数量的多少。Reagans与McEvily(2003)强调,网络规模可以影响人们表达不同专业的复杂知识的能力,并且在规模大的网络中部门成员之间可以建立众多的直接联系,网络中的知识丰富程度随之提高,知识量也随之增加,Cohen与Levinthal(1990)指出,一定程度的冗余知识对于发展跨部门吸收知识的能力十分必要。通过规模大的网络,成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技能,建立共同的知识基础,从而缩短彼此间的知识距离,使得知识接受者就可以很容易吸收知识提供者转移的知识。因此假设:

H6:网络规模越大,知识吸收能力越强。

个体吸收能力是指受体认识外部信息的价值、吸收该信息并加以应用的能力。Szulanski(1996)发现个体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内最佳实践的转移。这表明个体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果相关,强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Szulanski(2000)在后期的研究中发现在知识转移的执行阶段,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部门问的知识吸收是要靠个人能力实现的。知识吸收能力强能使知识接受者很容易吸收、应用新知识,从而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因此假设:

H7: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2研究方法

2.1建构定义及测量

知识转移效果体现为知识需求者可以及时寻找到所需知识,并能顺利从知识拥有者流向

接受者,把有效的知识应用到需要的环境中,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参照Goh(2001)、Marquardt(2002)和邱昭良(2003)的研究,本文采用8个测量项对知识转移效果进行测量。

网络密度测量的是网络成员间进行知识交流的质量,侧重于互动的质上,反映的是员工之间的关系程度。网络密度越高,说明社会网络中的成员间的人际交流越密切,知识转移的渠道越丰富。网络密度的测量借鉴,rjosvold(1998)、沈瑶(2007)和赵延东(2002)的研究采用6个测量项进行测量。对于网络中心性主要选择测量网络的局部中心度,而且是对于位置的中心性。考虑到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个体地位、威望都比较高,在网络中具有更多的关系资源,比较容易听到各方意见,因此着重从个体所在网络地位和权威性的高低程度来衡量网络中心性。在结构洞的测量上,将其操作化为专业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考察个体是否处在不同部门形成的结构洞上,是否跨越结构洞进行知识交流,包括3个测量项。对网络规模的测量主要参考赵延东(2002)对武汉市下岗职工进行调查研究时使用过的网络规模维度,以及Batjargal(2001),Powell、Koput与Smith-Doerr(1996)Zhao与Aram(1995)对于网络规模的测量,结合本研究作了适当的修改。

吸收能力是指网络成员能够识别有价值的知识并加以吸收、利用、并转换成自己知识的能力,其测量项来自Cohen与Levinthal(1990),Senge(1992)Mowery(1996)等学者的研究,具体包括5个测量项。

知识转移动机主要从三方面来测量:个人成就感、声望以及名誉利益。人们对知识转移后的这三个方面的期望可以对个体知识转移起到激励作用。组织文化环境是指在这种环境中,大家都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知识转移行为是被大家认可的。具体测量项参照Goodman&Darr(1998),Starbuek(1992)和Leonard-Barton(1995)的研究。

2.2数据收集

研究样本来自知识密集性行业——IT行业,选定软件园中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因为软件园中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更有可能发生合作行为。同时,IT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隐性知识多、逻辑思维性强、团队合作性强以及企业人才主要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等特点。

数据收集主要采用实地纸质发放问卷的方式,在大规模问卷发放之前,先在小范围内对问卷进行预测,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若干次修改。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62%。对回收的93份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存在有缺失项的和填写明显不认真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8.9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部分主要包括性别、学历、年龄和从事本行业时间,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学历基本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样本总体上符合对知识型员工的定位和构想。

3数据分析

3.1信度分析

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信度进行分析,包括检验各指标信度、变量总体信度和整个量表的总体信度。信度采用Nunnally(1978)、ChurChill和Peter(1984)提出的标准,Cronbach d系数在0.6以上可接受,0.7以上为较高的信度,大于0.8则表示信度非常好。为保证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将Cronbach α系数的最低标准定为0.7。问卷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组织文化环境Cronbach α系数小于0.7,信度不高,继续检验该变量各题项的信度发现,组织文化环境中第五个题项的信度小于0.4,删除该项后Cronbach α系数增加为0.775。根据Churchill(1979)、Kohile等(1993)和Parasuraman(1988)建议,凡是ItemTotal Correlation小于0.4,且删除该测量项后Cronbacha系数会增加的测验项目都应该删除。删除后重新检验信度,组织文化环境的信度为0.775,大于0.7。

3.2效度分析

效度即有效性也就是正确性程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事物的程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测量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因子与测量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以确保每个因子对应一组意义相关的测量项。根据分析结果对题项进行调整后,题项由40个变为39个,新的量表中各因子的KMO值均大于0.7,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1),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然后将这8个变量放在一起,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该测量模型的因子结构与研究构想是否相符。测量结果显示,各个题项在其对应的因子上具有比较高的负荷,显示出较高的l值(通常取t值大于2为显著)。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

一般认为RMSEA在0.08以下(越小越好),NNFI和CFI在0.9以上(越大越好),所拟合的模型为一个“好”模型。

3.3 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主要利用结构方程建模中的全模型进行分析。首先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2),然后再检验加入调节变量之后交互作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见图3)。交互作用变量是通过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相乘得出的,通过观察显著性的变化,解释调节变量的作用。

由图2可以看出,H5、H6、H7不显著,t值均小于2,但模型拟合指数较高,如表3所示: 图3表明加人调节变量后呈现高显著性,拟合指数如表4所示:

表4显示模型拟合较好,而且相对于没有添加调节变量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对于知识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检验,要看是否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②中介变量与因变量相关;③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相关。通过假设检验得出H5和H6不显著,也就是说未满足自变量与中介变量相关这一条件,所以,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不成立。假设验证结果如表5所示:

4 结果讨论

实证结果表明,在强知识转移动机下,网络密度越大,网络中心性越高,隐性知识转移效果越好(t值分别为3.17和2.31);同样在强组织文化环境下,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性与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显著正相关(t值分别为2.02和2.70),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t值为2.63)。网络结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条件,不会直接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只有在一些因素调节作用下才会影响隐性知识转移,这些调节因素包括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本文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但是结构洞、网络规模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显著性不高,假设没有得到证实。

占据结构洞位置可以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不成立,跟样本选择有一定关系。企业部门往往是按职能进行划分,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在实际工作中以完成自己职责为主,也就很少有职能部门可以占据结构洞位置,占据结构洞位置的部门可能仅局限在高层管理部门,因为只有高层管理部门才有机会跟下属的职能部门发生联系,在选择样本时,可能包含较少高层管理部门员工,从而影响该假设的显著性。

网络规模和知识吸收能力之间关系不成立可能是转移渠道的不健全所导致。网络规模大,网络中知识丰富程度越高,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建立可以交流知识的平台,即使网络规模很大,网络成员也很难通过一个合适的渠道获得知识,知识吸收能力就无法提高。因此在一个规模大的网络中,建立知识交流的渠道,员工才会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知识存量,缩短彼此

知识距离,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本文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议主要有两点:一是提高知识转移动机,加大企业网络密度。知识转移动机是个体想要转移知识的意愿,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才能提高。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措施对员工知识转移行为绩效加以评估和激励,例如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员工把自己工

作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分享给大家,并评选出优秀员工进行奖励,以激励员工积极主动

贡献知识。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办公格局来加大网络密度,使各部门有共同的办公区域,形成开放性办公环境,加强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活动,让各部门的员工积极参与,或创造一些非正式交流的方式,让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互

相交流,以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二是营造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企业要将知识共享作为企业文化,并处处体现这种文化,让每个员工都融入这种共享的氛围,认为知识共享是光荣的,摈弃自私主义想法。在这种组织文化环境氛围中,自然也就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

参考文献:

[1]Cross R,Borgatti S P,Parker A,Beyond answers:Dimensions ofthe advice network. Social Networks, 2001, 23(3) : 215 -235.

[2]柯江林,石金涛,驱动员工知识转移的组织社会资本功能探讨科技管理研

究,2006(2):144-149

[3]Burr R.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 27-43.

[5] Scoot K, Walker A. Teams, teamwork & teambuilding: The manag-er's complete guide to teams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95

[6]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979, 1 (3) : 215 -239

[7]林海棠,社会网络对多元化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学位论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8]朱亚丽,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问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学位论文],浙江:

浙江大学,2009

[9]徐继军,社会网络对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研究[学位沦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10]Reagans R, McEvily B.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transfer:The effects of cohesion and rang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3, 48(2) : 240-267

[11] Cohen W, Levlnthal D. Absorptive capacity : A new perspective on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1): 128-152

[12]Szulanski 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Processes, 2000, 82(1): 9-27

[13] Goh S C.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post - acquisition

in-teg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1, 15(1) : 152-153

[14]Marquardt J M. Five elements of learning. Executive Excellence,2002,

19(9):15-16

[15]邱昭良,系统的学习型组织模式——迈克尔,马奎特的学习型组织理论,领导决策信息,2003(37):20-23

[16]于鹏,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研究[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

[17]Tjosvold D. Employee invalvemenl in support of corporate values insuccessful organizations : Groups,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lue-Based Management, 1998,11(1): 35-46

[18]沈瑶,非正式网络中隐性知识传递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7

[19]赵延东,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效用与局限,社会学研究,2002(4):45-52

[20] Batjargal B. Reluctant capitalists : Russia' s journey through markettransi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1, 15(4):139

[21] Powell W, Koput K, Smith - Doerr L. lnterorganizational colI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 (1):116-145.

[22]Zhao L M, Aram J D. Networking and growth of young technology -intensive ventures in China.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5,10(5) : 349-370

[23] Senge P, Sterman J D. Systems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cting locally and lhinking globall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future.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2, 59 (1):137-150

[24]Mowery D C, Oxley J E, Silverman B S.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i996,17(S2):77-91

[25] Goodman P S, Dart" E D. Computer- aided systems and comnmni-ties: Mechanisms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MIS Quarterly, 1998, 22(4) : 417-440.

[26]Starbuck W H. Learning by knowledge -intensive firms. Journal nfManagement Studies, 1992, 29(6):713-740.

[27] Leonard - Barton D. Wellspring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 1995.

[28]马庆国管理统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9]Churchill G A. A Paradigm for developing better measures of mar-keting constr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9, 16(1) :64-73

[30]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传播网络正能量1 (1)资料

《传播网络正能量(小学版)》测评结果 1、关于"维基解密"网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解题技能:) A、网站办公地址在美国五角大楼 B、网站没有公布办公邮箱 C、网站没有其总部地址 D、网站没有公开办公电话号码 2、关于Wikileaks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解题技能:) A、是指维基搜索引擎 B、是指维基百科 C、是指"维基解密"网站 D、是国际性营利 3、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享受云服务带来的哪些便捷?______ A、上传、下载照片 B、备份通讯录 C、协作编辑文档 D、以上全部 4、黑客攻击苹果的______,致使全球诸多当红女星的不雅照曝光,云安全问题值得关注。(解题技能:) A、Store B、Watch C、iCloud D、Iphone 5、关于比特币敲诈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解题技能:) A、流行于2015年初 B、受害者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交纳一定数额的比特币,才可以解开被病毒加密的资料 C、病毒作者波格挈夫来自俄罗斯 D、主要通过网页传播 6、以下哪个后缀名用于重要数据文件,可以用于防范比特币敲诈者______ A、.com B、.zip C、.doc D、自定义后缀名 7、以下哪项不是电脑感染熊猫烧香后的特征______(解题技能:) A、可执行文件图标均变为憨态可掬烧香膜拜的熊猫 B、蓝屏 C、计算机频繁重启 D、文件被复制 8、关于"心脏出血"漏洞的阐述错误的是______(解题技能:) A、通过读取网络服务器内存,攻击者可以访问敏感数据

B、该病毒可使用户心脏出血 C、心脏出血漏洞是"灾难性的" D、"心脏出血"漏洞的危险性在于,它要比一般的漏洞潜伏得更深 9、OPENSSL存在什么漏洞______(解题技能:) A、缓冲区溢出 B、格式化字符串 C、SQL注入漏洞 D、心脏出血漏洞 10、关于Bash漏洞的了解错误的是______(解题技能:) A、Bash漏洞远不如心脏出血严重 B、Bash漏洞能取得用户计算机的控制权 C、Bash漏洞能影响到苹果操作系统和Linux D、Bash漏洞的使用门槛非常低 11、下列哪项不是信息化战争的"软打击"______(解题技能:) A、精确导弹攻击 B、网络攻击 C、心理攻击 D、媒体攻击 12、第一次"XP靶场"活动于什么时候开展______(解题技能:) A、2014年7月 B、2014年12月 C、2015年1月 D、2015年5月 13、xp靶场的打靶对象主要是______(解题技能:) A、国内的安全防护软件 B、国际的安全防护软件 C、国内的数据库软件 D、国内的自动化办公软件 14、以下哪项不需要消耗流量______(解题技能:) A、在线视频 B、小说下载 C、外挂下载 D、软件离线安装 15、哪一种是黑客中的分类______(解题技能:) A、绿钢笔 B、黑鞋子 C、白手套 D、白帽子 16、黑客的主要攻击手段包括______(解题技能:) A、社会工程攻击、蛮力攻击和技术攻击 B、人类工程攻击、武力攻击及技术攻击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 上海之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7-05-08 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特点存在于文档中、可编码的(Codified)、容易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容易转移。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特点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可编码的(Uncodified)、很难用文字的形式记录、难于转移。 根据Delphi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最大部分知识(42%)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但是几种不同种类(电子的和纸制的)的显性知识总和却又大于隐性知识。可见,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是相对平衡的,所以两种知识都必须得到相同的重视。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换模型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 群化(Soci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隐性知识(Tacit to Tacit):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比如一个新进人员通过观察资深同事的工作来学习经验和技巧。比如人们针对共同主题展开的谈话和讨论。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如何识别和组织领域中的专家?如何沟通协作?如何总结和传递经验教训? 外化(Externalization) 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Tacit to Explicit):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比如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书面形式。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挑战是:缺乏自动化的流程来捕捉隐性知识,缺乏贡献隐性知识的激励环境。 融合(Combination)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_张晓燕

第19卷 第1期2007年2月研究与发展管理R &D MANAGE MENT Vol .19No .1Feb .2007文章编号:100428308(2007)0120028206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张晓燕 1,2,李元旭1(11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21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摘 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202208;修改日期:2006212225. 作者简介:张晓燕(1974—),女,博士,讲师;李元旭(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 险[1].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 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2] .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 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 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2].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 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3].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 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4].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

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xxx。我很荣幸能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 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了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们收获了宁泽涛,榕江体操文化媲美林莉、肖莎;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于是我们收获了千千万万个为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富强中国付出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首先使劳动自身成为审美对象,使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场面、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只有辛勤劳动,才能点燃智慧的熊熊烈火;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宝贵的生活、生产知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攀上事业成功的巅峰;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一、让劳动共筑中国梦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来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创造奇迹,劳动也必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人民用实践沉淀出最具中国特色的劳动精神,虽然很朴素,但内涵与外延都无比丰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在人流穿梭的街巷,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是环卫工人用勤劳开启了城市的黎明,环境因他们而整洁,城市因他们而美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美容师。你看那一座座宏伟的楼宇,一片片美丽的花园,它们是建筑工人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给镶嵌而成。当你开着汽车在那宽阔平坦的中心大道上疾驰而过时,是否会想起劳动工人不顾风吹日晒的艰辛,他们是幸福的缔造者,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些美丽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构筑了一条条独特的风景线,也正是因为他们倾尽全力在为个人梦奋斗,为中国梦在奉献,所以才托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梦。 二、让劳动者共享中国梦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中国梦诱人,但绝不虚幻。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每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都拥有不同的梦想。工作安定、生活美满、家庭幸福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甘愿辛劳的最原始动力。让每一位劳动者共享中国梦,就能聚集起更大的怀梦、追梦的能量,就能形成集体的意识和共同的行动。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各项事业也在蓬勃发展之中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这些成就不仅是属于国家的更是属于用汗水辛勤耕耘和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劳动者的···为此,我们更应该懂得并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一原则。所以,如今的劳动者首先在政治上受到了更多的尊重,利益方面享受到了更大的保障,尊严得到体现,有充分的话语权,人大政协有其席位,报刊电台有其声音,舞台论坛有其形象;其次经济收入逐渐提升,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工资收入很少受拖欠,子女教育不受歧视;其三,文化上受到了尊重,如今的劳动者实现了更体面的劳动,发展也更加全面了,劳动环境也有了更安全的保障,教育机会越趋平等,管理制度更加人文化。

[隐性,实证,机制]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您整理了《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一文,希望能更好的帮助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 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假设: H1:在知识转移动机强的情况下,网络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

隐性知识管理

关于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大中小发表时间:2010-6-22 16:55:47 作者:佚名点击数:20 评论数:0 【查看评论】 摘要:知识管理理念已逐步融入到了企业中,很多企业积极推动实施,但从国内目前部署情况来看,知识管理仍不成熟。 本文关键字: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已成为知识创新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通过呼叫中心业务流程中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分析,集中探讨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呼叫中心员工的业务培训过于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事实上,员工在工作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中心技术的经验、判断力和应答技巧等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形成呼叫中心竞争优势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加强对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的管理。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20 世纪50 年代最早提出隐性知识概念并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把这部分知识命名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

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F.Durcker)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他认为隐性知识是源于经验和技能的。 日本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则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二、呼叫中心知识共享的障碍 隐性知识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述了也很难让接受者和学习者直接获得,具有内隐的特性,不容易被编码和传播,不易被其他企业仿制或窃取,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但它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对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1.员工激励和业绩考核机制。一个理性的员工,只有认为知识的共享比知识的专有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时,才会有长久的共享热情。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论内在激励对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一) 摘要: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的内容也从促进作为劳动力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促进作为知识载体和源泉的人更积极地生产和转移知识。按照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线路,论述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认知与动机障碍,并引入了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拥挤效应,即内在和外在激励间的相互作用,来阐明内在激励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内在激励;拥挤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代替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产生和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实质性来源。从经济学上讲,企业内部单元和个人间的知识分享会减少必须从外部购买知识时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因为分享知识意味着提高技能、平等合作和增加投资回报以及减少企业不得不依赖外部资源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和财务上的风险。当知识转移到企业的其他单元和个人,他们不用重新经过那些耗费成本的过程,可以避免犯相似的错误,在学习曲线上行进得更快。对企业来说内部知识转移的效率高,企业就会通过现存知识的杠杆效应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据研究,80%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增加了知识转移的难度。并且对个人而言,个人因为拥有有价值的知识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和地位,一旦与他人分享,就会影响其知识优势,降低其对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个人收益。知识经济时代激励机制面对作为知识源泉和载体的人必须要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知识的隐含性带来的转移难度问题。 1隐性知识特征与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分析 按照公司知识基础观的线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用文件、电子媒介和其他人工制品有效率地转移,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专利和版权除外)。但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知识是显性的;“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讲出来的多”。隐性知识则是被个人获得和存储并且难以被分离出来进行转移和交易的知识,它的转移需要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培训技术,比如:指导和讲故事。知识的隐性特征最初是由Polanyi定义的,他认为这种知识特性是由一系列规则组成的惯例,而这些惯例并不为使用它们的人所知。在关于知识的著作中,知识的隐性和不可编码性、不可传授性,和复杂性联系在一起。更狭隘一点的概念则仅关注不可编码性和不可传授性,但同时也承认复杂性和知识隐性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公司资源时,知识的隐性应该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公司获得独特竞争优势的有效来源。隐性知识的优势在于它的不可编码性可防止它被竞争对手无意识地模仿。隐性知识之所以被保护得很好是因为外界很难评估它的性质。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知识越是隐性,越具有产生独特竞争能力的潜力。因此,不考虑知识转移的成本,知识隐性这一特征的存在一定会为广泛利用知识带来收益。 1.1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认知障碍 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速度是有限的(如吸收、积累、应用知识的能力),因而知识转移存在着一定的认知障碍,目前学者们大量研究的知识转移认知方面的障碍有: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和发送者的教授能力、组织背景以及知识特点。其中认为知识的特点是最重要的决定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验证。Polanyi最早提出了知识具有不可去除的隐性部分并且隐性成分越多就越难以转移,随着隐性知识人工制品成分减少,转移成本则大量增加。Teece(1997)建立了技术的隐含性与转移该项技术到国外所需的等价货币费用之间的直接联系。Galbraith(1990)提出由于技术的隐含性增加了转移该项技术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该项技术转移后在目的地真正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时间。前面探讨的都是技术性知识的转移,Simonin还增加了有关营销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知识隐性特征和转移的预期容易度之间一个负相关的关系,他总结说:知识的隐性特征对知识转移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2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的机会主义障碍

公益广告:传递社会正能量

公益广告:传递社会正能量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他为我们遮风挡雨;妈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长大后,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有一天突然发现爸爸的背已经驼了,妈妈的身体已经臃肿塌陷。我想,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了,悉心呵护起这个家:给父亲一个依靠的臂膀,做他贴身的拐杖;为母亲撑起一把庇护伞,遮蔽盛夏的骄阳。朋友,快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一句吧:爸爸妈妈我爱你!Family=FatherAndMotherILoveYou!家,有爱就有责任!” 公益广告《Family—爱的表达式》 这是从2016年12月起,在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Family—爱的表达式》的文案。这则公益广告通过对英文单词“Family”字母的另类解读,巧妙地诠释了“家”的温情与内涵,不仅在大陆,它也获得了许多渴望亲情的中国留学生和大量懂英语的外国人的赞赏。在优酷土豆网上,它的两个版本的点击率已经超过

200万。 近年来,像《Family—爱的表达式》这样的公益广告越来越多。中央文明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世明认为,现在的公益广告做得越来越贴近实际,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能打动人心。 公益广告《争做“最美中国人”》 公益广告体现一个国家的理想 英国小说家道格拉斯100年前曾说:透过广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最能诠释这句话的,也许就是公益广告。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丁俊杰认为,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代,公益广告或者说类似公益广告的宣传形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历史上来看,有许多响亮的口号都发挥了引领民众、凝聚力量和智慧的作用。比如当年李自成提出‘闯王来了不纳粮’,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是公益广告的前身,对百姓起到了很大的吸引和号召作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是用公益广告这个形式把当时人们推崇的理念传播到大江南北。”

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共享

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隐性知识共享 一、前言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从“企业资源基础观点”到“核心竞争能力”。但是不管怎么演变,“知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现在已经是学者们的共识。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只有持续创造新知识,并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进而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与此同时,在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知识管理作为命脉。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对知识的创新、使用、保存、维护和转让的管理。知识管理把知识看作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分享,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知识创新。近来,据美国《财富》杂志调查:全球500强中至少将有一半的企业正通过系统实施知识管理,以提高决策与经营质量,而在未来2~3年内,这个数字更将提升到

80%。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是指可用语言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供交流、共享的那部分知识。知识管理界认为,隐性知识往往具有比显性知识更大的潜力,若能对隐性知识加以引导和开发利用,将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二、隐性知识的内涵 隐性知识支配着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为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对于知识的创新和价值的创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隐性知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能够不断为企业带来利益。 2.1、隐性知识的概念 知识一般划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种划分方式最初来自于英国的哲学家polyani.m.1958年,polyani在其著作《个人知识》中第一次提出“隐性知识”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类型,通常被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

传递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正能量,似乎成了现今社会上议论最多的话题。可是大家知道正能量是什么吗?做过有关正能量的事情吗? 现在报纸,电视,电脑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某某因为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导致失血过多而身亡”,“某某因为扶救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一条鞭子,一下一下地狠狠地抽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不禁感叹道:“这些惨案能少些,再少些吗”? 但是,也有一些人正传递着正能量。例如:龚金川,他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小时候就失去了一条右臂。有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然听见“扑通”一声,一个重物砸进江中。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也不顾天气的寒冷就往江中一跳,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袭来,这对于身高仅有米的他来说,是一种极限的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了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清描淡写地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人,一股正能量犹如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能量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我们一起来传递正能量吧!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 忘不了那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大领导,也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车司机――吴

高校导师制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

第28卷 第11期2010年11月 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 n Science of Sc i ence Vo.l 28N o .11 N ov .2010 文章编号:1003-2053(2010)11-1700-05 高校导师制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研究 赵修文1 ,李一鸣 2 (1.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39;2.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74) 摘 要:针对高校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依据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方式,建立高校导师制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给出判别隐性知识在高校导师制组织中传播的阈值条件,分析影响高校导师制隐性知识传播的主要参数,提出提高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制度安排。关键词:隐性知识传播;高校导师制;控制参数;制度安排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0-03-30;修回日期:2010-05-20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 企业管理 建设项目(SZD0801-09-1) 作者简介:赵修文(1970-)男,四川通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产业运行分析与调控。 李一鸣(1949-)男,四川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产业运行分析与调控。 在研究隐性知识传播的文献中,人们一般以企业作为载体,集中在隐性知识传播特征、传播障碍和有效途径上,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和 描述性方法等定性方面,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模型。张生太[1] 首次采用微分动力学模型对个体之间和企业集团之间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为隐性知识转移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魏江等[2] 通过多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揭示了信任、人际关系、激励机制、决策者态度、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吸收能力六因素相互间的量化关系,认为在企业内部影响群体和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决策者态度(重要度0.71)和知识吸收能力(重要度 0.44)。周慧慧等[3] 从隐性知识的内涵、识别和测度、转化模式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综述。王秀 红等[4] 建立了员工隐性知识传播的传染病模型,编制相应的DYNAMO 程序,并模拟华安公司知识传播过程,分析了知识传播过程中各因素的关系及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耿凯平等[5] 分析了复杂组织内知识动态传播的特点及其主要衡量指标,探讨了知识传播的高峰期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专门研究在高校中导师制这种组织隐性知识的传播问题的文献还没有。关于导师制这个组织形式,从起源看,导师制最早出现于牛津大学的 新学院 (兴建于1379年)。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经费和人力的限制,主要用于研究生教育,是作为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 指导的教学制度而存在的。由于隐性知识在企业的传播和在以导师制为组织的高校的传播不尽相同,本文中的导师制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一种教 学制度安排。在高校导师制组织中,导师是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承载者,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载体,要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认真研究导师制这个组织中隐性知识传播的问题。 1 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方式 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M ichae l Po -lanyi 在 个人知识 中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tacit kno w ledge ,又译为默会认识)的术语。他认为: 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 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 [6] 。M.Po la -ny i 认为人的知识更多的是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 我们所知道的远远多于我们能够说出来的 ,默然知晓(tac it kno w ing)在人的知识获取中具有占优地位,它是人脑中支配人的行为的核心资源,是显性知识的基础。V er na A llee 认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它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以我们内在携带的 意念模型 为中心,这些意念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

最美中国,传递正能量作文 八篇

篇一:传递正能量作文 正能量其实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阳光的态度,它就好比是一杯酒,喝一口,令人陶醉,浓浓的醇香,令人回味——题记 现在报纸、电视上总会报导一些新闻XX因被撞之后未能及时抢救,失血过多而死XX因扶摔倒老人,而被冤枉。一条条悚目惊心的新闻,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图片,犹如鞭子,一下一下地抽打着我们的心。小悦悦案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冷漠,彭宇案让我们看到世态的炎凉。道德之火在一点一点熄灭,只剩下了微弱的火光。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伸张正义的人,我们多么希望惨案少些,再少些。 终于,我看到了曙光:一些向人们传递着正能量的高尚的人。 龚金川,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十四岁痛失了一条右臂,但他身残志坚。一天早上,他正在江边晨练,忽听扑通一声,一个重物砸进江中。紧接着,他又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呼救声,看到了江面上漂浮着几缕银丝。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奋不顾身地纵身一跃,跳入江中。风呼呼地吹着,寒冬的残阳无力地照射在江面上,刺骨冰冷的江水向他袭来,可这并不能动摇他救人的决心。他用右肩顶起了老人,左手不停地划水。江水不断地向他涌来,犹如黄金巨蟒般缠着他。这对于身高仅165米的人来说,是一种极限一种挑战,可他全然不顾,套住好心人丢来的绳子,一直坚持到了江边,成功救起落水者。回到家,家人看到他那水淋淋的样子大吃一惊,而他则是轻描淡写第说了句:掉水里了。他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一股正能量犹如一泓清泉,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忘不了那一天,泉州市宏福园内哀乐低沉,泉州市领导和许多素不相识的市民,纷纷赶来为一位逝者送行。他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伟人,但他,却是市民公认的最美公交司机。因为,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霎那,他用尽全力踩住刹车,保了一车人的性命。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的精神犹如一股正能量,春风般,吹拂每个人的心灵。 因为大人们以身作则,就连孩子也成为正能量链条上的一份子。江苏一小男孩上学时不小心刮伤了一辆私家车,由于等不到车主,他留下了一张字条。车主知道后,深受感动,不仅没要求他加倍赔偿,还免了他的所有赔偿。男孩所传递的正能量,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正因为许多人都加入了传递正能量的行列中,因此,快熄灭的道德之火,终于又熊熊燃烧/zl/转载请保留 篇二:正能量,人之所需 纵观古今,多少人物尽付历史洪流,枯骨遗野名不经传者不胜枚举,唯有身怀正能量者方能名留千古,世人谓之风流人物。人需要正能量,由此方能修身齐家治天下,才能有所建树,不致荒废一生。 正能量是人身居困境不灭的理想。郭沫若评价蒲松龄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心得体会范文】传播网络正能量心得体会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心得体会范文】传播网络正能量心得体会 自从单位要求我们这些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在主要站上开设博客和微博开始,我们就实时进行更新,为网络文明传播注入正能量。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在中国文明网、新浪网各开通了博客,在新浪网、腾讯网各开通了微博,并坚持更新自己的微博和博客。 由于本人的本职工作任务本来就比较繁忙了,再安排做不相关网络志愿者工作,虽然开始报名是我志愿的,但没有想到单位对每个月完成多少任务有严格的考核,所以当时担心可能会影响本职工作。不过最大的担忧是怕自己把握不准,到底哪些能传播,哪些不能传播,心里没底,害怕帮倒忙,不过幸好单位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哪些不能传播的有了原则性的规定,也给我们具体操作指明了方向。 刚开始,我只要一看到中国文明网等网上积极向上微博或者典型好人好事就进行转载,当然转载的时候,我一般还是会先认真看看,几乎都做了评论。不知不觉中,我认识到文明的内涵很宽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宣传阵地同其他宣传阵地一样,正确的舆论不去占领他,错误的、荒谬的观点就会沉渣泛起,作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必须要像战士一样,守好自己的阵地。我意识到作为志愿者第一重要的是发布的内容要真实,杜撰出来的事件会毁掉“网络传播志愿者”的公信力,发布内容还要有新意,不能冷饭热炒,要能吸引网民“眼球”。 我坚持提高微博原创的比重,仅靠转发,盲目追求数量无法达到文明传播目的,甚至可能以讹传讹,影响宣传的效果,所以我对自己要求是多注意收集好人好事,自己平常也多思考些,努力提高原创微博的质量。在博客方面,我一直是坚持原创,我写的是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单位系统内宣传号召的好人好事,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融入到微博、博客中去,在作下文章纪念的同时也教育感染了自己。 我感到要长期做好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必须要与现实相结合,不仅要在网上为文明呼吁,更要在生活中积极践行,实现网上网下良性互动。通过亲身参与,我们的感受会更真实、视角更新颖,传播也会更有效果。比如连续转发了多个关于环卫工的微博后,我无形中对环卫工人更加尊敬了,平常就非常注意不随地乱扔垃圾,特别是拒绝车窗垃圾。平常我也更加注意关注社会文明现象了,比如有一个晚上,我发现自己楼下有个环卫工人免费早餐发放点,于是立马拍照传到了微博上去了,以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和传播这个好消息,让社会的正能量更多起来! 在今后,我将力争扩大自己微博和博客影响力,发动自己的博友们一起来传播网络正能量。 感谢您的阅读!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最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作业 内容:课程论文 课程教师:孔老师 学生姓名:曹年华 学院:生仪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016硕 学号:21615083 2017年4月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摘要: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是隐性知识,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本质差别等关系的基础上, 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视角, 浅谈如何获得隐性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两种知识的作用。 关键字: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本质,实践 引言: 高尔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人类的文明史客观上来说更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知识学习,运用和创新使得人类在大自然中成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关于人类知识的研究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 它一直是哲学和知识论的中心问题。而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些知识说得清,道得明,有些知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即:“ 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1] 正文: 看得见的是胸围,看不见的是胸怀,那什么知识说得清,道得明,什么知识又说不清,道不明呢?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出发,人们对客观存在不间断的探索,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以达到揭露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简单来说就是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老子的《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这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也就转化为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唯物思想深刻内涵所在。 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 我们可以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摘要]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知识转移内驱力隐性知识转移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取代了原材料等资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知识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而隐性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对知识管理至关重要。2000年以来,在Cross等人的倡导和影响下,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逐渐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基于社会网络模式的知识转移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野,学者们发现组织中的社会网络状况会影响组织的知识转移,尤其是组织中隐性知识的转移。 当前研究主要从网络特征因素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角度分别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但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特征如果不依赖知识转移主体则难以对知识转移活动发生作用,而知识转移主体的主观行为也会受其所处网络结构的调节和约束。本文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研究隐性知识转移机制,以IT行业为调研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在知识转移动机及组织文化环境调节作用下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1概念模型与假设 隐性知识转移不是从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中简单得出的行为,它的发生受到一些因素的调节,不仅需要社会网络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还需要知识发送者有意愿和动机以及双方有接触的机会和一定的传接能力,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进行。本文提出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解释变量——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以及基于知识转移内驱力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综合考察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①分析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否受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的调节;②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是否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其中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包括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调节变量为组织文化环境和知识转移动机;中介变量是知识吸收能力。初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网络密度指社会网络中的组织成员彼此之间联系的程度。成员之间的接近程度以及联系频繁程度决定了网络密度。Szulanski(1996)在研究组织各部门间知识流动时发现,部门间如果不预先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关系,知识在部门间的扩散和转移就难以发生。 网络密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知识转移动机调节实现的。密度大的网络中成员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形成一种强关系,成员会过于依赖现有网络中的联系,从而形成同质性网络,即成员观点相似,获得大量重复的信息,这使得成员之间区别度不高。然而,企业内部又具有竞争性,能够脱颖而出的员工才具有竞争优势,员工必须在网络中显示自己更高的个人成就感、声望来提高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只有员工具备了强烈的知识转移动机,才能更加有效促进隐性知识转移。Scott(1995)等人研究指出,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选择在组织内相互合作,主要是源于Maslow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次的需

SECI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SECI 模型在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中的应用 一、下表是 SECI 模型中场的分布: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社会化 起源场 外部化 对话场 显性知识 内部化 行动场 组合话 系统场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文献调研,同时借鉴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研究目标确定为探索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运用基于SECT 模型的学习案例来进行隐性知识的传递,并通过考察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现状,来考察隐性知识的传递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的影响,为提高当前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新的依据。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例如:我们在刚开始学习网页设计的过程中,不用说话,仅凭观察、模仿和实践,就能够学会。在这个环节中,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多听多学,尽量多观摩老师作品,多与别人讨论,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勇于将自己得想法说出来。 第二个阶段是“外部化”,知识的外化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表达为清晰语言的过程 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 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即表现为我们个人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总结传授给其他人)。 第三个阶段是“组合化”,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媒体产生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TO FROM

诸如文档、会议、电话记录或者信息技术技术之类的工具或形式对明晰知识(如 数据、历史资料)进行筛选、补充、组合、分析等,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例如:学校的正规教育和培训所实现的知识创新,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够产生 新的结论。 第四个阶段“内部化”,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含知识。这是我们在传统学习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模式。 野中将“场”定义为:“知识创造、共有、活用所共有的环境”。场源于日语 中的哲学词汇,既是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商务会馆等;也可以指虚拟的场所,如电子邮件、电话会议等;还可以指精神场所,如共享经历、观念和理想;它甚至还可以指某种人际关系或人们之间的共同目标。 如表所示,场与知识的4种转换模式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相对应,在所有的转化过程中共存在着起源场、对话场、系统场、行动场4种类型: 1、创发场:是个人之间、面对面的相互作用的场所,主要指与顾客接触的 场或是企业内高阶主管的走动管理、在休息室内的闲聊等,彼此分享经验、随兴 想法等隐含知识之场所。这一个场实现了隐含知识的群化,就像学校采取的班级 授课制中,学生们能长时间地聚到一起,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学习、交流,这 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知识交流氛围。 2、对话场:是集体成员之间、面对面地相互作用的场所。例如项目小组透 过这种场,成员之间经由对话,将个人之隐含知识,转化成形象的语言或概念。这个场为知识的外化提供了基础。在小组中个人会通过思考尽可能准确地将知识 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个人间隐含知识的相互作用,将更好地促进语言化的表达。与创发场相比较,对话场中的创意更多。对话场能促进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将 经过筛选的具有特定知识和能力的人集中在了一起。 3、系统场:是集体成员之间、虚拟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场所,基本上由小组 成员或部门内,或是公司各部门之间、群体之间的明晰知识,相互结合、移转、共有、编集,也可以经由网络和电子邮件之沟通解决个别的疑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