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我国古代耕作方式是( )

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

2、《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

A.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B.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

C.纺织业由国家经营管理,地位高D.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

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7、与“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8、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

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开始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9、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

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大发现是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换言之,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说法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不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结果

B.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欧洲封建统治的巩固

C.新航路开辟促成欧洲反天主教会力量联合

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率先支持探险

11、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12、有人认为:“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 )

A.金融霸主的地位B.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C.经济体制的创新D.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13、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14、“在1763—1871年的一个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指( )

A.世界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文明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1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 )

A.珍妮机B.蒸汽机

C.骡机D.内燃机

16、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主要是指(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7、“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18、《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见其少矣。这说明( )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强

D.封建伦理纲常被自由思想取代

19、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B.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C.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2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21、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

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

22、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23、1953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调查报告。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当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了( )

A.扶持资本主义的发展B.利用市场实现经济运行

C.建立计划经济的模式D.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24、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

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C.要变革生产关系,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25、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B.承包经营

C.私有化D.公私合营

26、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A.对内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9、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30、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

31、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雍正皇帝

材料三春秋时期,随着铁制工具的使用,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的内部量变,农业经济的发达,各国的手工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凡礼器、兵器、车器之属的生产,国家设有工正、工师、工尹等官吏管理,各种手工业仍由官府控制,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则由所谓“工肆之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的民间手工业者自产自销。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四“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一下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时期手工业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4分)

32、材料一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6分)

33、材料一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

——《申报》1888年4月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6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的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31、(1)(4分)不同之处:黄宗羲认为农工商业皆为本业;而雍正帝认为农业为本业,工商等业皆为末业。

(2)(6分)特点:发展较快;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相结合;以官营手工业为主;有专门的官员管理。

(3)(4分)表现: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32、(1)(7分)

态度:歌颂。

原因: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2)(6分)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答“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可)。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3、(1)(6分)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释放了自由劳动力。

(2)(7分)

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启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