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探讨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探讨

经营管理

巾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探i寸

_李洪波王华卿王娴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装备行业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是在工业化中期装备市场需求大规模增长条件下,市场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取决于合作关系中合作生产方式、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主导企业作用以及合作模式治理机制等问题的解决。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运作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合作组织建立的方式和路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合作伙伴主导企业治理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装备行业是特殊的机械制造业.其产品具有大型化、高精度

化和单件小批量生产等特点。长期以来.由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受

资金匮乏、技术投入和技术开发力量不足,经营和生产者素质偏低、生产规模较小等因素的限制.市场能力难以获得较快的提高:

而且.即使参与大型企业生产体系的配套协作生产,因大型企业

对需求和关键技术的控制.导致中小型企业在分包市场上不得不

接受买方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价格盘剥,盈利能力低下.处于

微利或亏损的边缘。调查研究显示.装备行业大多数中小型企业

间的合作还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是合作市场发育的初始结果。因

此从理论角度对合作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合作模式的特点

中小型企业问的合作也被称为战略联盟或战略合作.一般是指

为了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高竞争力.由两个或多个公司面向

一个或多个目标所产生的互利性协作行为。装备行业中常见的中小

型企业合作模式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成员企业所组成的呈动态的网

络型虚拟生产整体。相对于参与大型企业生产体系配套生产的合作,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有如下主要特点:

1非依附性: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参与者在经济和法律上都

是独立和平等的.所有成员都要遵守协议规则。合作的必要前提

是每个成员根据战略合作的分工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服务和生产能力。这些中小型企业凭借其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互补.

获取了整体更强的竞争优势。而在大型企业生产体系的合作模式中.双方的交易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中小型企业往往承

接的是大型企业不愿自己生产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工序。

2柔性分工: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分工体系存在交叉.其成

员企业参与多个分工体系,除满足主导产品生产外.组织多种产品

交叉生产,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增强了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灵活性.及时满足了用户需要,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柔性。而在大型企业

生产体系中.一般是按供应价值链固化了中小型企业产品方向及生

产边界.其生产能力的适应面非常狭窄,资产专用化程度较高。

3.信息共享:在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中.成员企业问是按其核

心竞争力的互补性建立合作关系的.其联合运行需要一个共享的

信息平台做支撑.以互动的方式来综合和传输信息.从而满足各

成员企业经营的专业需要。

4.分散风险:中小型企业的战略合作也是一种共担风险的合作。在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中,经营风险是按各成员企业的合作

义务和责任来分担的,一般采用标前合作协调会议预先予以明确,减少了后续分包谈判的不确定性。

三、合作伙伴的选择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合作网络中成员企业

的优势集合。合作伙伴的自主选择以合作模式中特定的合作生产

方式为基础。

90

1合作生产方式:装备行业中小型企业合作生产的目的是将两个或多个成员企业的资源加以整合.优势互补.以聚集成与大型企业对等的或接近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市场的竞争地位。因此.合作生产是围绕着合作模式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展开的。合作生产方式主要有如下内容:

(1)产品开发合作:装备市场产品具有专用’陛强、技术等级高、加工复杂程度高和升级换代快等特点.单个中小型企业一般不具有独立开发、设计的能力.因此需要按协同开发路径把分散掌握市场信息、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企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和分工,将制造企业与经营性公司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起联系.以形成产品开发的虚拟组织。

(2)生产作业合作:生产作业合作的本质是生产技术的合作。单个中小型企业往往在生产作业环节上仅具有局部的优势.受多方面的限制即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形成全面的优势.通过生产作业环节间的分工协作,就可以将各自分散的优势集聚成共同体的整体生产技术优势。

(3)组织管理合作:组织管理合作是合作模式中各成员企业为追求共同的合作目标在规划合作组织的发展,合作关系的协调和监控合作事项的执行等方面所进行的管理合作。

2.合作伙伴选择流程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中合作伙伴选择通常是以主导企业为核心来进行的.其操作程序非常类似企业业务外包的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流程是:

(1)分包方案项目合同一般是由主导企业在部分成员企业的协助下通过投标与购买者签订的。主导企业依据项目合同的经济技术要求.制定分包方案。

(2)企业考察:主导企业对可能参与分包的成员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等进行考察.选择至少两家以上的企业进行比较.以确定各合作领域最具合作潜力的企业。

(3)分包谈判:主导企业与合格的成员企业就合作的职责、通信规则、资金和利润的分配、合作解散的条件等事项进行磋商,以项目分包合同来规范其合作关系。

(4)计划控制:主导企业依据分包合同对成员企业的生产进度合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确保合作事项的顺利执行。

四、合作模式的治理机制

装备行业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不仅扩展了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且对企业的信息交流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都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合作模式的运作过程中的一些新的治理问题。

总之,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为装备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生的竞争力量.市场结构也将因此提高竞争的强度.但因其目前尚处于发育的初期.有许多成长中的问题尚未充分暴露.其合作模式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万方数据

中小型企业合作模式的探讨

作者:李洪波, 王华卿, 王娴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刊名:

商场现代化

英文刊名:MARKET MODERNIZATION

年,卷(期):2006,(32)

引用次数: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刘丽华中小企业合作伙伴利益分配问题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3)

中小企业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合作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利益分配不当给中小企业合作带来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合作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协商的条件下综合考虑风险、投入与收益的利益分配方法.

2.学位论文邢志新微软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价值链模型2008

服务价值链是企业通过基本服务活动和辅助服务活动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形成的一条循环作用的闭合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IT行业,通过分析和建立企业的服务价值链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各大厂商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在注重标准化销售的中小企业市场上建立一条顾客化特性的服务价值链,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是一个难题。换句话说,建立一个面向中小企业市场的服务价值链,需要兼顾顾客化和标准化。

微软公司在中小企业市场上建立服务价值链的做法是通过微软合作伙伴项目(Microsoft Partner Program,以下简称MSPP)建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通过扶持合作伙伴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合作,在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内形成一条循环作用的闭合链。这个做法在成熟市场行之有效;然而,由于MSPP在它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仅限于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MSPP目标很难实现。因为在一个规则缺失、信任缺乏的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合作伙伴需要的不仅是支持、帮助和一个仅供信息分享的平台,他们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规范他们行为的平台。

微软本身并不适合运营这个平台,因为微软是一家软件平台公司,而不是一家服务公司,更不是一家服务运营平台公司。但是,可以由一家或几家第三方的公司来帮助微软建立这个平台,帮助微软将它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变成一个像Gartner预计的那样的一个由跨国供应商和本地服务供应商之间组成的战略联盟。这个第三方公司可以通过为联盟提供全新的价值创造实现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个价值创造就是通过随互联网发展而形成的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策略,让软件销售商在维持现有周转率(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利润率;让服务提供商在保证毛利率不降低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客户覆盖率提高周转率。最终,通过形成一个循环作用的服务价值链,实现客户、厂商、服务商和销售商的共赢。

“大规模定制”的服务策略其核心是服务产品模块化,它既是服务标准化和顾客化的折中,也是大规模定制服务低成本实现的关键。模块是产品功能和结构层层分解的结果,它的最大作用是在减少产品成分变化程度的同时提供更大范围的终端产品。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具体地就表现为模块化的服务创新和顾客及合作伙伴的参与化。

本文尝试探究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创新策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微软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在帮助微软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价值链的同时,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文章最后运用服务价值链理论分析大规模定制的IT服务对中小企业客户感知价值的驱动效应。

3.学位论文董春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7

●论文的研究意义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模化,但这种规模化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结构的庞大。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撑下,组织创新结果导致的虚拟规模化将会成为规模化的最新注解。二是效率化,没有效率作为支撑的规模化都必然是“规模不经济”,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经济全球化的这两个显著特征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加入WTO是我们走向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当然,加入WTO以后,也意味着我国可以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合作空间。加入WTO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的到来赋予了经济全球化新的内涵。知识产业的崛起,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世界更加开放,全球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主要表现为效率的竞争、质量的竞争,胜败的关键取决于智力资源及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不再是规模的大小。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寻找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和合作伙伴,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建立的国际联系;开拓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进行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因此,知识经济必将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使之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生力军;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因此,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富民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更重要的是,加快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中小企业可以从中学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加速国家的技术进步;可以使我国劳动力与世界资源相结合,使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可以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所以,鼓励中小企业认识、了解、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下,在我国加入WTO的态势下,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宏观环境中,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的前言从实际出发,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动关系为论文的切入点,研究论证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已经实现的客观存在,并说明了写作论文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的第二章对所研究问题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和理论上的梳理。论文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中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启示。

论文的第三章对所研究问题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方面的描述,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动因、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论文的第四章以开放的视野分析国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不仅动态地研究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还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例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各国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同时论文也分析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文的第五章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制约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论文从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素,构建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上述的分析和论述中,我们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虽然取得了小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国际化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国际化发展中的技术创新问题-、国际化发展中的信息化问题以及国际化发展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等,因此论文的第六章就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这些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本土化、信息化、融资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在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描述的基础上,论文第七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集群式发展模式、技术联盟发展模式以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战略联盟发展模式。

最后,论文的第八章从宏观政策方面和经营管理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论文的主要观点1、国际化经营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化发展将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带来新的契机,是中小企业成长和扩张的必然路径。

2、中小企业具有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优势。中小企业在产权、创新、成本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

3、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由于受到融资、创新、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还存在着经营程度较低、发展能力较差、管理水平滞后等急需解决问题。

4、中小企业的集群式发展、中小企业的技术联盟、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战略联盟,是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效模式,可以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论文的主要创新1、论文探索性地将研究主题放在大开放的环境中展开探讨;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进行研究;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进行研究;放在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放在我国把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国的战略措施的大机遇中进行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论文试图以一种新的写作方法,从实际出发,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动关系为论文的切入点,研究论证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已经实现的客观存在,说明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发展的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性。然后,再回到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本源的追溯

,系统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问题。

3、论文试图将信息化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寻求现代国际化经营的理念。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动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传统模式,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以往的文献中尚不多见,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分析视角。

4、论文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优势分析上,试图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论文不仅强调了中小企业较之国有大型企业具有产权清晰的优势,而且还特别强调了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充分竞争的“非垄断性市场”环境,从而迫使中小企业要为生存发展而奋斗,这是中小企业特别充满活力的源泉。

5、论文在关于企业的“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强调“内向国际化”的方式、速度和规模会影响“外向国际化”的方式和发展速度,认为“只有当一国具备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后,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展”。这样的阐述不仅揭示了两种国际化的互动关系,而且符合中国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6、论文对一些基本概念作出了较为准确的阐释,同时,尽可能赋予这些概念一些新意。在对“企业国际化”的概念阐述中,论文不仅介绍、评价了中外学者的五种相关定义,而且还界定了“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及“跨国经营”等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别。

7、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努力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动态研究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模式设计相结合、中国国情与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以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展现所研究问题的全貌。

·论文的不足之处由于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数据缺失,特别是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资料缺乏,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较差,因此,论文在定量分析上只能以一些典型企业或调查为代表来说明总体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欠缺全面性和代表性。另外,国际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的国际竞争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存在很多不同的定义,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缺少相关的理论支撑,使得论文缺失了对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同时,由于笔者缺乏长期在企业第一线的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欠缺,使论文在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时难免存在定义不够准确、分析不够深入、重点不够突出等诸多不足之处。

4.期刊论文杨静蕾.路淑稳.YANG Jing-lei.LU Shu-wen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物流技术2005(10)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首先需要选择目标产业,然后在目标产业中选择具体企业作为供应链合作伙伴.分别采用了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目标产业和选择合作伙伴.

5.会议论文杨静蕾.路淑稳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研究2005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中小企业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时,首先需要选择目标产业,然后在目标产业中选择具体企业作为供应链合作伙伴.分别采用了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评价目标产业和选择合作伙伴.

6.期刊论文张丽梅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伙伴关系管理-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4)

选择战略联盟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选择战略联盟需要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并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风险.本文试从中小企业的合作伙伴模式着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不同的管理对策.

7.学位论文陈豪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研究2006

虚拟经营作为90年代提出的新理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不少省市出现了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成员的产业集群现象,这些产业集群对当地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把虚拟经营和产业集群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群下的中小企业的虚拟化,不仅有学术上的研究价值,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模式、中小企业界定标准、虚拟经营理论和虚拟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条件下中小企业如何实行虚拟经营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柔性定位

,用遗传算法选择合作伙伴、用纳什模型分配利益等方法和模型。此外,本文还选取浙江柳市电器产业集群作为实证,对集群下中小企业虚拟经营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其它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8.期刊论文吴开军.吴价宝.WU Kai-jun.WU Jia-bao中小企业的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软科学2007,21(6)

针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中合作伙伴集群创新能力评价问题,提出了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Fuzzy综合评价方法的数学评价模型,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定量方法.

9.学位论文廖艳华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2005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它日益引起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知识经济、速度经济、全球经济的今天,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供应链合作,建立同其他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其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发展策略。

毫无疑问,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和自身存在的不足,中小企业应该从传统的生产模式框框内跳出来,积极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中去,合理、有效地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建立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一个不合格的合作者有时对整个供应链造成生存威胁。所以

,必须正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确保真正实现供应链合作企业的利益。因此,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对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成长,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顺应目前世界中小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化发展的大趋势显得尤为迫切。

就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自身限制,不可能采用大型企业使用的专用电子商务系统。那么,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用适宜的电子商务系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个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论文围绕全球经济、知识经济和速度经济带来的市场变化给传统供应关系提出改善、重组压力这一课题,分析了中小企业传统供应关系存在的缺陷,并为这一课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论文首先介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论文的第二部分探讨了在全球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外在竞争环境的变化及内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及整合资源的需求,提出中小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必要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论文的第三部分探讨了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由于传统商务模式的局限性,该论文将探讨如何选用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论文的第四部分探讨了合作伙伴关系的有效管理。文章认为,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有效管理,就需要慎重选择供应链伙伴、实现信息共享、物流畅通,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另外,为了使论文言之有物,论文的第五部分将研究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给企业带来的优势及具体案例。以一个典型的中型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论述其从传统的供应链向全新的供应链合作模式转变的整个过程并对实施效果做出评价。论文最后对全文分析进行了一个总结。

10.期刊论文张丽梅中小企业虚拟合作战略的选择-商业研究2005(12)

从事虚拟经营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选择虚拟合作战略需要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最大限度降低虚拟企业的运营风险.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2477084.html,/Periodical_scxdh20063206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