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文/任林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创新的原则和方案。 关键词管理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

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传统的传输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一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还提出了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六个要点。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却一直把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注重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大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高等教育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育人为本”的机构。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促进了大学从组织形式到办学功能不断拓展,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时代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的使命。当前学生的个性特长、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对未来角色定位、求学意愿、态度、价值观等都呈现出明显多样化趋势,高校生源结构和毕业生流向也显得日益复杂和多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在特殊规律性的必然反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坚决冲破传统教育观念,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理念;其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照搬了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强调专业教育,形成了一套窄、专、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在当时人才紧缺的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那些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差、创新能力低的大学生越来越难找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7版)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7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 2017年7月

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或其他行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和造价咨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发现和分析工程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工程系统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相关问题,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与社会及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河北德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6年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各项目总监、总代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监理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4、加强员工执业资格的培训,鼓励支持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地点,临近优秀项目工地为辅要地点的培训方式。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培训领导和主讲人员 1、培训地点:红星美凯龙B座808室(邢台分公司会议室)

2、主讲人员 3、培训方式和内容:方式为集中面授。内容包括:监理规范、管理实务和案例分析();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河北省建设工程资料规范();钢筋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水暖电气工程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装饰装修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业务经营方案()。 4、 公司培训时间:2016年2月一八日至2月25日。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各工地总监总代和负责人 1、管理实务培训。请尹总经理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公司会议室宣讲。 2、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监理人员参加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强化项目负责人培训。今年公司将下大力组织对在职和后备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培训面力争达到100%,重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给员工提供学习的书籍和资料保障。要求公司各项目要选拔具有符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报考条件,且有专业发展能力的员工,参加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 4、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各工地总监总

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 沈正方

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沈正方 发表时间:2019-04-29T10:42:11.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沈正方[导读] 摘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进度、安全都有密切关系。 湖州房总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摘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进度、安全都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给工程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稳定的施工环境。同时,规范施工管理流程,建立科学、全面的施工现场管理机制,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物质上的需求随之增加,对于所居住房屋的要求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所以人们对于住房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基础上,施工方就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也需要将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提升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一直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还需要我们针对那些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优化,以保障施工过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安全,以此助力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 1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概述施工现场管理指的就是项目建设施工场地的管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有很多,具体包括流动性强、协作性高,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综合活动。施工现场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工程实施的全过程,通过采取合理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手段、技术等,负责协调、组织、计划、激励和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类要素,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管理的方式将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上来,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任务主要是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当积极参与施工管理的问题处理,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 2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策略 2.2健全现场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度。根据的不同工作性质、专业或区域进行划分,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 2)检查制度。检查制度包括日常检查和上级检查。在检查制度中,要明确规定检查方式、检查规范、检查人等,同时,要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将现场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检查过程中,可以将定期检查和抽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相结合。 3)经济责任制度和奖罚制度。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将经济制度引入现场管理中,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奖惩制度,其中要明确规定奖励和惩罚的方案,对一些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的人员进行奖励,严惩按照经验施工、偷工减料施工人员。 4)专业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专业较多,综合性较强,因此,需要在综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质量、环保等制度。 5)持证上岗制度。进场作用人员要佩戴上岗证书,尤其是一些危险性较高、专员性较强的工种,必须佩戴特种作用证书,对自己安全负责。 2.2施工过程管理措施 1)对同一个单项工程尽可能的由同一家设计单位完成所有单位工程、所有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尽量不要对部分专业设计进行甩项,减少各专业施工图之间的矛盾和疏漏,对施工管理带来便利,有利于后续相关工作质量、工程质量的提高。 2)住宅楼大小套型建议首先考虑是否设置有朝南露台、阳台。 3)结构设计时考虑厨房、卫生间等降板四周墙体内侧应于梁内侧平齐,避免墙下梁有一半宽度在厨房、卫生间内,梁顶高出拌面形成凸台(一般厨、卫采用120墙较多)。 4)地下室顶板的梁板结构图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临时活荷载,特别是后期总布配套施工时堆土及上机械设备等的荷载,尽量避免顶板梁板结构承受施工荷载开裂,施工单位如利用顶板作为施工临时道路、人货两用梯、临时堆放场地等,需提供施工方案,并由设计认可。市政、景观等配套工程的施工图宜与房屋建筑施工图同步设计出图,同时需将顶板埋深、承载力、防水方式等同步考虑到位。 5)如大型地下室中间有多个单体,建议每个单体四周设置施工后浇带,避免施工过程中单体与地下室沉降不均,在单体四周地下室顶板处产生裂缝(新华府4#楼)。 6)花岗岩铺装路面的各种井盖,一般都加设不锈钢装饰井圈框,应在市政或者景观施工图中对此不锈钢装饰井圈框做法予以明确,出具详图。 7)建筑平面图中砼墙、柱的数量、尺寸、定位必须同结构施工图一致,标示应精确。 8)地下汽车库坡道顶宜设置遮雨顶盖(根据需要选择透光或不透光的),避免霜冻雨雪给车辆带来不便,同时减少汇入坡道底截水沟内的雨水量;汽车坡道入口处梁底净高(装饰完成后)不宜低于2)4米(目前已完成的部分汽车坡道入口处梁底的净高为2)2米,感觉比较压抑),设计时尽可能在预留100MM的施工误差梁;汽车坡道采用花岗岩板材饰面的,其厚度建议采用不小于60MM板材。(新华府和水岸华庭汽车坡道石材采用30厚,现破损严重)。 9)地下室底板、外墙板内置的后浇带应采用超前止水构造,后浇带两侧底板或墙板内埋设的止水带宜采用镀锌钢板(橡胶止水带位置不宜埋设准确且易破损)。地下室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加强,宜设中埋式、内置脱卸式两道橡胶止水带,在变形缝边宜就近设置小型集水井(在底板内埋管与最近的设排水泵的集水井接通),备用与变形缝渗漏水时引水排水。平面尺寸长度较大的建筑单体,设置伸缩缝或后浇带的位置建议避开卫生间、厨房、阳台等易受水的位置(新华府7#楼)。 10)地下室所有内、外墙板、柱及顶板(梁、板)的砼强度等级宜统一,便于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 11)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出图时应单独绘制砼墙的模板图,并标注各种穿墙套的位置、大小尺寸;特别地下室至室外排风井、送风井标注;强弱电预埋管需与主体同步设计。 12)地下室人防密闭门的相邻墙面设置门洞,门间墙宽度必须人防门开启宽度再增加不小于300MM宽(人防门的固定支点方式与常规门不同)。(和园项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摘自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注重学思结合,就是要改变过去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首先,要改变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立足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给学生。其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和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革,不断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问题。 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做人,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只有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点是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强化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善于从实践中吸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开发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完善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等制度,增强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在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的悲剧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为此,要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特别关注学习上的“优异生”和“后进生”两类学生。对优异学生,要改进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对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对学业困难学生,则要建立相应的帮助机制,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推进素质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要求系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具备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承包管理、建设监理、投资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经济评价等各种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的一般表述: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 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5、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8、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表述: (一)素质结构要求 1、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2、专业素质 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3、科学文化素质 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示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懂科学,爱科学,追求真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4、身心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培养具备执业工程师素质。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2018-11-01 一、新形势下构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学者尽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并没有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至于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过程中。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因为要想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需要教学者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例如: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模式等,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教学者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某个假设项目进行讨论研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教学者也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适当的调整教学计划。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工程管理学习中。 2、不定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采用“模拟企业”式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社会形势。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诸多方面:认识实习、测量实习、施工实习、甚至于各种课程设计等。当然这需要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始终。例如:教学者定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过程中,可以是“模拟企业”的形式,使得学生详细了解应聘流程和对人才的要求,这样为学生实际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创造了计划,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工程制度教学中教学者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带学生带工地上进行对比教学;CAD制图时候也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本学校的浇筑物进行制图,倘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者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于在土木工程课程中还可以在施工现场要求学生进行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等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者高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这样学生在“模拟企业”中全面了解了工程管理,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了学生参与到社会竞争中的自信心。 3、实现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带来先进了管理理念,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尽管学校定期开展实践活动,但是就整体而言还不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脉络,就要求学校积极同校外企业合作,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对社会竞争形势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引起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在企业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并在教学者和相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路方法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成果 1、创新的思路与其必然性 1.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建筑施工企业在招标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场,接受了改革风雨二十余年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观念、经营意识,人们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并不断加强,清除了人们思想中长期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看到改革成果的同时,冷静思索一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1.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深刻的教训。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推行十几年来也是时适应、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

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将重新被瓜分,企业如果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意即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使我们面临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参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企业加强项目施工的创新。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渡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款,使业主摆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存在以上种种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政策导向、政府行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及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根据我省实际,就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如何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我校多年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做法,进一步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各位同仁探讨和交流。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 程的总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当前就业;二是后续发展。为此,职业学校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专业开发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指导开展、教育质量评价等几方面入手: 一、按市场需要开发设置专业 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己任,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必须首先面对市场,根据本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专业。我校在专业设置时还充分考虑到:一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

力和人才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三是以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四是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和相关行业保持经常、密切的沟通。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保持专业设置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以提高活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专业培养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建立灵活适用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根据一个或几个相关职业群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从众多知识、能力要求中筛选出来并按教学规律组织起来的内容及其实施过程。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其实施过程的落脚点。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从业者所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是为学生构建通向就业的桥梁。设置的职教课程应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 我校对已开设专业所相关的职业进行分析,并以职业分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组织,以“必须”和“够用”为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在职业分析中既考虑当前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即要兼顾未来若干年某一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力。职业分析是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是把完成一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劳动组织关系、所需要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办学之道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特色教育巡礼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航空乘务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离校就被用人单位定购一空,动漫创意专业学生在国家和省市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演艺传媒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社会演出博彩众多……诸如此类关于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新闻不断出现,各种媒体聚焦争相报道。经过十年的办学发展,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现今已有八届毕业生,向国家输送了上万名人才,遍及长三角地区和周边各地,成为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主力军,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动手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用人单位在评价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学子时,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这种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前不久,学院03级校友返校,也都感言江影教学模式得法、毕业后好就业、工作上手快。而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的就业之所以得到用人单位和校友们的一致好评,则正是源自于学院独创的特色育人模式。 特色理念:顺时应势谋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也必然发生一场根本性变革。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专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高校,审时度势,大胆创新,积极向实践学习,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利用民办院校办学机制灵活自主的优越性,在能力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上作出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打造中国最具特色专科院校。2012年12月25日,教育部相关部门领导亲临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授予“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殊荣。 特色教学:专业门类凸亮点 学院秉承“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依据能力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把培养“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人才”、培养“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传媒人才”、培养“集语言形体礼仪服务规范于一体的航空旅游人才”、培养“集创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就是“引领”作用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通过传播知识、传播科技、传播文化,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创造知识、创造科技,以自己的基础和敏感,努力站在科技前沿,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知识、新成果,同时培养出能引领经济社会前行的“双创型”人才。 既能创新、又能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们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劳动、学习、创造等的需要。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深刻变化着,高校大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迫切希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因此, 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成为大学生主要需要。 现状 1.对创新和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创新和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创新和创业教育尚未变成高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行动。原因是管、教、学三方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一些管理者认为,现在学校扩招,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就不错了;一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觉得现在生源质量下降,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质量都难以保证, 还谈什么创新创业? 大多数学生则在应付着各种考试, 能否创新那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事。既然管、教、学三方的积极性都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自然难以开展。 2.“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确立。多年来,创新和创业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在不断的出台,但人才培养模式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各种政策、制度和措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只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二是形式重于实质,在“双创型”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 摘要:建筑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可谓国家经济的晴雨表,为国家GDP的增长 贡献率较高,毫无争议的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技术与科研正在走向世界 前列。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PPP投资运营建设、基础 设施建设等等发展战略,都给建筑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福音。高校如何调整培养 方案和教学要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推送满足新形势需要的有能力、有担当的新鲜血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策略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覆盖面宽,从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新工科”背 景下,面向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培养具备扎实的自 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工程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BIM等前 沿应用技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进行工程设计、施工 与管理,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因此,大学生的 实践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而传统的课堂学习无法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缺乏 对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基于学科竞赛的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动手操作为比赛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 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科学 经过调研,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是以“学科平台课程”模式设置,学科平台课 程包括“基础学科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个性化平台+实践实训平台”,这一模式的课程设置打破 了传统课程模式零散无规律的局面,在教学中有一定优越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 题而且这些问题日渐突出:各种不同平台之间课程重复,相同课程内容在多个课程中多次出现,院校之间的专业特别不明显,虽然设置了一定学分的实验实训课程学分,但不能满足新工科 提出的培养目标。 1.2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实训保障不够 经过分析,现在我国所有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都设有实践实训模块,在教学实践中 缺乏有力的保障和监督,致使很多学校的实验实训没有取得应该有的教学效果,校内实践只 是在机房练习,校外实践更多流于形式。很多学校虽然和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安全、实习成本等原因,工程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只是走马观花,学生很少能亲身实践,不能满 足新工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优化策略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大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与输送实践应用型人才的 重大使命。与传统高校相比,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生源素质都有明显的差距,如果照搬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显然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也不利于进一步发展。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教学教材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华宇工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 建设工程管理(代码:5405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专科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3年 五、培养目标与职业面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技能,在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及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时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从事岗位群包括资料员,造价员,技术员,绘图员,其岗位描述见下表: 专业岗位(群)描述 六、人才规格要求 1.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身体素质。 (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

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工程计算的基本能力;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能力。 (3)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尊重他人意见,善于与人合作;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 2.专业能力 (1)掌握建设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2)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3)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能理解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熟悉组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 (5)具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3.方法能力 (1)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及网络交流等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通过礼仪、演讲口才、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四部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使其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掌握基本礼仪、会说善讲技巧、心理调适方法、就业择业技能,塑造气质高雅、谈吐得体、仪表端庄、形为规范、健康向上、就业创业创新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3)通过各专业课的系统学习,掌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编制施工图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七、毕业资格与要求 1.学分:最低学分为123.5 2.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资格证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