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中考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中考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中考化学 海水中的化学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1. (2016牡丹江)下列哪位科学家为我国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A. 侯德榜

B. 钱学森

C. 张青莲

D. 邓稼先

2. (2016广州)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A. 食醋

B. 烧碱

C. 草木灰

D. 生石灰

3. (2016上海)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含有原子团

B. 都含有金属元素

C. 都不含有氢元素

D. 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4. (2016怀化)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A. 碳酸氢钠

B. 生石灰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5. (2016淄博)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 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 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 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6. (2016贵港)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第6题图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3和Na+

C. 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

D. 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

7. (2016丽水)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图

A. OE段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 === 2NaCl+H2O+CO2↑

B. PF段有沉淀生成

C. G点溶液的pH>7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8. (2016孝感)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如:a+b—反应b+c—反应c+d—反应)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9. (2016西安市长安区一模)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小题,计10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0. 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题图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______(写离子符号)。

(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016重庆B)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着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

第11题图1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与上述操作中________的原理相同。

(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用甲制取淡水可选用装置________(填序号),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图2

三、实验及探究题(8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2. (2016河池)Na2CO3和NaHCO3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它们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气体。某学习小组对它们的鉴别方法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3呢?

【查阅资料】

(1)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

(2)Ca(HCO3)2可溶于水。

(3)通常状况下,NaHCO3是一种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生成NaHCO3。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可用酚酞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猜想二:可用加热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猜想三: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猜想四:可用CO2气体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请你与小组同学一起探究。

【问题讨论】同学们对实验2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物质在溶液中解离出不同离子的微观角度分析,Na 2CO 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石灰水与NaHCO 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老师指出其反应原理较复杂。有待于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探究。

【拓展应用】除去固体Na 2CO 3中混有的少量NaHCO 3,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13. (2016高新一中三模)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解答。

第13题图

(1)C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计算C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A

2. C【解析】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属于酸,A错误;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B错误;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由金属阳离子(钾离子)与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正确;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D错误。

3. D【解析】盐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氯化钠中不含原子团,A错误;盐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铵中不含金属元素,B错误;盐可能含有氢元素,如碳酸氢钠中含氢元素,C错误;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D正确。

4. A【解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A正确。

5. D【解析】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可控制溶解时量取水的量,A正确;溶解过程中若粗盐未能充分溶解,最后得到的精盐质量偏低,即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偏低,B正确;过滤除去的是难溶性杂质,所以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C正确;蒸发时应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溶液,D错误。故选D。

6. B【解析】溶液中的粒子除NO3-和Na+外,还有H2O。

7. D【解析】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 2NaCl+H2O+CO2↑;等盐酸反应完,再加入碳酸钠,发生的反应是CaCl2+Na2CO3=== CaCO3↓+2NaCl;因此OE段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A正确;PF段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B正确;E点时混合溶液中的氯化氢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F点时混合溶液中的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因此G点溶液pH>7,C正确;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此过程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8. C【解析】①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符合题意;②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而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不符合题意;③中,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反应,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符合题意;④中,锌与稀盐酸反应,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但稀盐酸与硝酸铵不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

9. C【解析】

10. (1)产生白色沉淀 (2)CO 2-3 (3)CuSO 4+2NaOH=== Na 2SO 4+Cu(OH)2↓

两种物质互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11. (1)溶解 (2)蒸发 (3)漏斗 C 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

【解析】(1)粗盐提纯要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的过程完成,故操作Ⅰ为溶解。(2)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然后得到食盐,所以海水晒盐与蒸发的原理相同。(3)装置B 中仪器①为漏斗;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故可选用图中C 装置;装置A 为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因局部过热导致液滴外溅。

12. 二氧化碳(或CO 2) 【作出猜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猜想二正确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浑浊,碳酸氢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问题讨论】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复分解反应 【拓展应用】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解析】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都可以和酸反应生成CO 2气体。【作出猜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这两种溶液。【实验探究】由实验1可知,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现象不同,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鉴别这两种固体,故猜想二正确;由查阅资料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所以在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使溶液变浑浊,而碳酸氢钠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溶液无明显变化,可证明猜想四正确。 【问题讨论】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从微观角度分析是碳酸钠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澄清石灰水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化学】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解答题压轴题提高专题练习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佟春姬 通过对2016年中考化学阅卷分析,总的结论是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 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15年相比,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试题的特点 2016年的中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我省中考化学命题一贯坚持的“稳重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纵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四个特点:

1、紧扣双基,重视考查化学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2016年6中考化学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立足教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 (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解析】 【分析】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 (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 (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

(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 (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 【点睛】 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3.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较活泼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分别写出一个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C为金属单质,A、B、D都是化合物:______。 ②若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C为水,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生成的C、D都是沉淀,则B可能是______。 【答案】置换反应 CO+CuO 加热 Cu+CO2(合理即可) CH4+2O2 点燃 CO2+2H2O 氢 氧化钡(合理即可)

九年级所有化学方程式总汇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汇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 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催化剂)=2H2O+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 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全册化学方程式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 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 验):4P + 5O2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Hg+ O2 ↑ 14. 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2KMnO4K2MnO4 + MnO2 + O2↑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 分解反应: 2H2O2MnO22H2O+ O2 ↑(实验 室制氧气原理2) 16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2KClO3 MnO22KCl+3O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2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2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2. 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 2CO 25. 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 高温2Cu + CO2↑ 26. 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7.煤炉的底层:C + O2点燃 CO2 28.煤炉的中层:CO2 + C高温2CO 29.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 + O2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30.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1.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3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 + CO2↑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武汉市中考化学白色粉末专题

武汉市中考化学“粉末类”推断题 1.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2、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 (3)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2.在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3、H2SO4、NaCl、NaOH、Na2CO3和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九年级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 ①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②取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稀HNO3,无明显现象. ③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Fe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 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NO3、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判断其中的成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现象的假设,请你帮助他对这些假设作一些 2342423 其成分,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2)取少量A溶液,滴加稀盐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这说明该粉末一定有_________.(3)取少量A溶液,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足量稀硝酸,白色固体部分消失,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浑浊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推知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5.(2012?重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___(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填序号). A.CaCl2B.Na2CO3C.NaOH D.Na2CO3和NaOH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各单元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2 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2) CaCO 3 + 2HCl ===CaCl 2 + CO 2↑ + H 2O (3) CO 2 + Ca(OH)2 ===CaCO 3↓+ H 2 (4)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 S + O 2 SO 2 ⑵ 4 P + 5 O 2 2 P 2O 5 ⑶ C + O 2 CO 2 ⑷ 3 Fe + 2 O 2 Fe 3O 4 ⑸ 2 H 2O 2 O 2↑ + 2 H 2O ⑹ 2 KClO 3 2KCl + 3O 2↑ ⑺ 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⑻ 2 H 2O 2 H 2 ↑+ O 2 ↑ ⑼ 2 H 2 + O 2 2H 2O ⑽ C 2H 5OH + 3 O 2 2 CO 2 + 3 H 2O ⑾ 2 HgO 2 Hg + O 2↑ ⑿ CO 2 + Ca(OH)2 CaCO 3↓+ H 2O MnO 2 △ MnO 2 △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⑴ 2 H 2O 2 H 2 ↑+ O 2 ↑ ⑵ 2 HgO 2 Hg + O 2↑ ⑶ 2 H 2 + O 2 2 H 2O ⑷ H 2 + Cl 2 2 HCl ⑸2 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⑴2 H 2O 2 H 2 ↑+ O 2 ↑ ⑵S + O 2 SO 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⑴ 2 Mg + O 2 2 MgO ⑵ Fe + CuSO 4 FeSO 4 + Cu ⑶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 ⑷ 2 NaOH + CuSO 4 Na 2SO 4 + Cu(OH)2↓ ⑸ CaCO 3 CaO + CO 2↑ ⑹ H 2 + CuO Cu + H 2O ⑺ Fe 2O 3 + 3 H 2 2 Fe + 3 H 2 O ⑻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⑼C 2H 4 + 3 O 2 2 H 2O + 2 CO 2 △ △ 高温 高温 高温 △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最全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点燃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 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O2====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 ====2Al2O3点燃 5.氢气中氧气中燃烧:2H2+O2====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点燃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 ====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点燃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点燃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现象:燃烧 点燃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2HgO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点燃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几个分解反应: MnO2 14.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通电 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2H2↑+O2↑ △ 16.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2CuO+H2O+CO2↑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宜昌市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而在此背景下,中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走向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试卷是否真正有利于各类高级中学选拔新生,是否真正有利于各初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促进师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一份中考试卷的命题是否很好地体现这些功能竟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育行为乃至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对试卷的分析 2009年宜昌市化学中考试卷在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设计及操作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等。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1.1 试卷的科学性 (1)题量控制合理,卷面设计人性化 整卷六个大题,多数大题分若干个小题,题目长度适中,阅卷中发现绝大部分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全卷。卷面设计人性化,在答卷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动漫卡通图“踏上探究之路,我们信心百倍”“反思探究旅程,展示更好成绩”,每个大题分别设为“我会选择”“我会填空”“我会说明”等富有鼓励意味的词语,这样一方面既能缓解考生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2)难度控制合理,难易布局有序 统观全卷,无偏、怪和超纲题,试卷难度适中,且试卷中六个大题(共27个小题)均按照一定的知识台阶有序布局,让考生思考有方向,尤其使部分功底扎实,思路严密,思维灵活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 (3)知识点考查多元化,注重实验探究能力 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采用较开放性的试题形式加强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考核,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卷较好地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涉及有实验原理、方案设计、装置、操作、试剂以及观察、分析、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第22题和第25题就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 1.2 试卷的导向性 (1)立足基础源于教材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比如,化学变化,物质类别,基本实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第5题和第23题第4小题),根据化学式说出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辨别置换反应,根据稀释原理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用语的含义,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

中考化学盐专题复习

第13讲 盐 知识梳理 物 质 俗 称 物理性质 用 途 氯化钠 食 盐 白色粉末,水溶 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 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 溶液)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 -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 2CO 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 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 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 难溶于水 建筑材料、补钙剂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 2CO 3·10H 2O 。 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 3 △ Na 2CO 3+ H 2O+ CO 2↑ NaHCO 3+HCl===NaCl+ H 2O+ CO 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2HCl + CaCO 3 = CO 2↑+ CaCl 2 + H 2O ②高温分解:CaCO 3 CaO + CO 2 ↑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2HCl + Na 2CO 3 = 2NaCl + CO 2↑+ H 2O (2)与碱溶液的反应;Ca(OH)2 + Na 2CO 3 = CaCO 3↓ + 2NaOH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的反应;HCl + NaHCO 3 = H 2O + NaCl +CO 2↑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这两个反应可用来检验NaOH 是否变质

九年级化学常见化学方程式汇总

九年级化学常见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多变一 ) (1) 木炭燃烧:① C +O CO 2(充分)② 2C + O 2 2CO (不充分) (2) CO 燃烧: 2 (煤气燃烧) (3) 硫燃烧: S +O (4) 磷燃烧:4P + 2O 5(大量白烟) (5) 白磷自燃:4P + 5O 2=2P 2O 5(大量白烟) (6) 铁燃烧:3Fe +2O Fe 3O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 镁条燃烧:2Mg +O 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 (8) 铝缓慢氧化:4Al +3O 2O 3 (铝具有抗腐蚀性) (9) 氢气燃烧:2H 2+O 2H 2O (最清洁的高能燃料) (10) 2Cu +O 22CuO (生成黑色固体) (11) 2Hg +O 〔2Hg +O 2↑〕 (12) C +CO 22CO (CO 2作氧化剂的反应) (13)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CO 2+H 2O =H 2CO 3 (雨水呈酸性) 〔H 2CO 3=H 2O +CO 2↑〕 SO 2+H 2O =H 2SO 3(亚硫酸) SO 3+H 2O =H 2SO 4 (14) 可溶性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可溶性碱: CaO +H 2O =Ca (OH )2 (生石灰作为干燥剂) 二、分解反应(一变多) (1) 实验室用纯净物制氧气(有三种不同类别物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2KMnO K 2MnO 4+(2) +3O 2↑ (3)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 2O 2 2↑ (4) 通电分解水:2H 2O 2↑ (5) 工业上制CO 2:CaO +CO 2↑ (6) 碳酸氢盐受热易分解:

2020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跟往年一样,化试卷由13个题目组成:8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 二、试卷感觉及考点: 1~5题容易,跟四调比起来难度大降,一眼能望出答案,考点分别是物质类别,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意义,化学与生活,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交叉与包含); 6 7 8难度突然加大,第六题物质间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7题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盐的反应,涉及到质量; 第8题实验装置,数据处理,与氢氧化钠的变质密切相关,对学生要求较高,读题要求高 第28题是刚开始学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关于催化剂的实验:写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简单; 第29题溶液,图像为溶液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涉及到的计算比四调简单多了,根据图像计算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是一个顺向推断的情况; 第30题推断题,样子很熟悉,图像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物质性质进行分析,跟往年相比简单些; 第31题定量测量题,有2分不好得;这2分我也没得到位,一个是说现象,;还有一个是数据处理我做错了,后来像学生一样我也没做,空着的; 第32题计算题不太难,但是平时练得不多,后一阶段我们主要在溶液中进行计算,复分解反应讲得多些;这个计算题涉及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不一定会写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做题感觉 我自己做了一遍这套试卷,感觉不是很难,跟平时的难度相当,但是活一些四、预估分数:针对前四十名学生 选择题平均可以达到18到21分;第28题简单,估计可以得到3到4分; 第29题估计可以得3分;第30题估计扣2分,得4分; 第31题至少扣2分的4分,最多可以扣4分,大概平均得分4分; 第32题大概平均得分3到5分 总分大概在37到41分之间,然后上下浮动2分,35到42分之间;

中考化学白色粉末专题

中考化学“粉末类”推断题 1.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MgCl、FeCl、NaCO、NaS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粉末的组成,432232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水溶解,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取(1)所得溶液少许,加入NaOH溶液,观察,没有明显现象. (3)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观察,也没有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原粉末一定不含 _________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 . 2.在实验室的废液中可能含有FeCl、HSO、NaCl、NaOH、NaCO和Ba(NO)中的一种或几种,九年级化2323243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废液进行了如下试验: ①取废液观察为无色溶液. ②取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稀HNO,无明显现象.32③另取废液,向其中加入Fe粉后,产生大量气泡. 根据以上现象,可推断废液中肯定含有 _________ 肯定没有 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_________ . 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 、 _________ . 3.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NaSO、NaNO、NaCO、BaCl、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2243234判断其中的成份,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现象的假设,请你帮助他对这些假设作一些判断(请用化学式填写):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判断 一定含有 _________ ,取固体溶于①若只得到蓝色溶液. 水一定没有 _________ . , _________ 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后上层溶液为无色,一定含有 _________ .一定没有 ,取②的混合一定有 _________ 溶液和稀AgNO③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在滤液中加入3 .可能含有 _________ 物过滤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 .④若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硝酸一定含有4.有一包白色的粉末,可能是NaCO、CuSO、NaSO、BaCl、NaNO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3242324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 (2)取少量A溶液,滴加稀盐酸,生成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这说明该粉末一定有 _________ . (3)取少量A溶液,滴加Ba(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足量稀硝酸,白色固体部分消失,同时23生成使澄清石灰水浑浊气体. 根据以上实验,推知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 _________ ,一定没有 _________ ,可能有 _________ . 5.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_________ (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初三中考化学方程式汇总 <重要化学方程式汇总>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Ca(OH)2 + CO2 =CaCO3↓+ H2O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2KClO3 MnO2 2KCl + 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 MnO2 MnO2 过氧化氢:H2O2 ========= H2O + O2↑ 一、与氧气的反应 (1)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CO2 (在氧气中: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2、木炭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产生蓝色火焰) 4、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在空气中:呈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呈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 (产生浓厚的白烟) 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

6、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7、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8、铜在空气中加热;2Cu + O2 2CuO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干冷烧杯壁有小水珠。或产生爆鸣声) (2)有机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 10、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11、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 二、制取气体 1、实验室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m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氯酸钾(白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KClO3 MnO2 2KCl + 3O2↑(黑色固体与白固体末混合) 2、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CO2):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3、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上制二氧化碳的方法):CaCO3 CaO + CO2↑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剖析

2014年中招化学试卷逐题分析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运用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与《说明与检测》、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对照,指导今后中考复习工作,希望老师们用好《说明与检测》,同时,配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针对性训练。比如,今年的《说明与检测》与往年大不相同:1、增加难度;2、2012、2013河南预赛卷的题几乎都在《说明与检测》中找到;3、新思想、新方法、新解题技巧的出现预示着中考试卷的方向。所以,我即使捕捉到这些信息,没有数据的计算题、关系式法计算题、框图推断题(氢循环、碳循环、钙循环、铁循环、铜循环等),首次总结化学方程式出现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我猜测今年一定有铜循环题,最后20天专门做《说明检测》上册,详细讲评特色的题目,一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会背会写会描述。 总之,我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关注河南中考动向,多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更新 获得,搜集各省市的特色试题,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分)(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 O2B.O2C.C O D.NO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