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唐代伊斯兰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马有富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陕西渭南 741000)

摘要:唐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此时儒家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其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影响是十分微弱的,而通过“载体移植型”的传播方式,西域诸国的文化通过外交、商贸与战争等途径,与中国文化接触,将伊斯兰教的部分文化理念散播到唐代本土并造成对中国传统社会理念的冲击、矫正和补充。穆斯林客商在唐代留居和做官加速了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本文主要主要针对伊斯兰教的教法理念、经商理念与和谐理念等对唐代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简单讨论。

关键词:唐代;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理念;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其国际影响力波及周边诸多国家。“唐朝的领土确实较先朝为大,但华夏幅员的扩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一波又一波的外来移民入迁中原定居,与汉族联姻。外来移民大大的充实了唐代的社会人口。[1](7)统治者不仅重视对外商业贸易,而且善于博采外来文化的长处以丰富中华传统文化。“人们在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时得出的印象是,这里受着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有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2](7)伊斯兰教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伴随大批的外国客商和朝贡使节传入中国。唐代陆续来华的穆斯林客商与阿拉伯使节,不仅充当了唐代与阿拉伯半岛的经贸往来的媒介,也承载了伊斯兰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通过贸易、外交与战争等途径与唐代的社会文化接触,并通过积极的自我调适,完成了两种文化的借鉴与融合,将伊斯兰文化优秀和前瞻性的思想观念传输到汉民族社会,促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而这些以穆斯林人数居多的“蕃客”成为中国境内一个新民族(回族)雏形,在华夏土地上逐渐扎根成长。“伊斯兰教,在他们形成为一个民族的过程上,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3](118_119)

一、伊斯兰教传入对唐代立法的影响

伊斯兰教是一种政教合一的宗教,也是一种律法型的宗教,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最高的法律文件,贯穿其中的一切思想观念,都成为判别穆斯林宗教与世俗生活合法与否的依据。宗教生活是穆斯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蕃客”在唐代本土境内经商、生活、旅游、学习,在与唐代本土居民的的交涉往来中必然有宗教文化因素的介入。从统治理念上讲,唐代设立“蕃坊”,并对其采

取相对的“区域自治”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尝试,是唐代统治思想的一次挑战和创新;是尊重和保护这些“蕃客”的礼仪和风俗,确保“蕃坊”和平稳定的关键;也是解决好唐朝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需要和保证。由于存在文化差异,对于“蕃坊”的治理,唐代统治者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参照伊斯兰文化的律法,全面地考虑了穆斯林群体政教合一的特殊身份,积极的借鉴和运用伊斯兰教的教法理念,实现对“蕃坊”的科学优化管理,确保了唐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也激发了外国客商对于大唐盛世美誉的外传,唐代的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1.关于“蕃客”风俗礼仪的尊重与保护

由于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必然会造成社会认识方面的见解分歧。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倡导“天人合一”,皇帝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臣子见皇帝须行三跪九叩之礼,触犯龙颜被认为是十恶不赦之罪。伊斯兰教笃信“信主独一”,穆斯林只对真主((阿拉)行跪拜之礼,对其他任何人都不行跪拜礼,即使是生身父母亲也不例外。关于这一点《旧唐书·大食传》载:“开元初,遣使来朝,进马及宝铀带等方物。其使渴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寻又遣使朝献,自云在本国惟拜天神,虽见王亦无致拜之法。所司屡洁责之,其使遂请依汉法致拜。《通典》卷193载:“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中华法讲连坐,一人犯法,株连九族。《唐律疏议·职制律》甚至规定“对捍制使(钦差,笔者)而无人臣之礼者,绞。”伊斯兰教法则不然,“弟子亲戚”犯罪却与自己不相关。这充分的显示了伊斯兰法的公正性。因而杜环说大食法“法唯从宽”。杜环从中国人的视角将伊斯兰教法同中华法作了比较,“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而中国传统法律却带有明显的阶级性。

《唐律疏议》中说:“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4](133)在这里明确的指出,对于“蕃坊”内出现的纠纷,其处理权在“化外人”,即体现了唐代统治者的统治观念里融入了伊斯兰法的因素。唐代设立“蕃坊”,实行相对的民族区域自治,尽可能的尊重和保护了来华“蕃客”的利益和风俗习惯。

2.关于“蕃客”贸易与经济纠纷的的立法

由于对外贸易经济收入在是唐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庞大军费开支的补给,政府对于商贸运作尤其重视,因此便制定了较为完善法律条文以确保商贸的顺利进行。“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唐代涉外法律灵

活运用了国际法中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不同国籍的人在唐朝发生争端时,按属原则处理,适用唐律,相同国籍的人产生争执,按属人原则,归其头目按本国法处置。对唐代人居中国的穆斯林番客而言,他与其他穆斯林番客间的刑事纠纷,唐朝政府准许他们依据穆斯林的法规处理纠纷而不予干涉。” [5](158)王东平唐代的蕃商社会及其法律问题

文宗《太和八年疾愈德音》,有一段对“化外人”从事海上贸易的诏令:“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来,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悦。如闻比年长吏,多务征求,怨嗟之声,达于殊俗……其岭南、福建、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6](67)“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波斯萨珊王朝为阿拉伯人灭,海运事业遂亦为阿拉伯人掌握”” [7](249)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下诏对化外商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由政府抽取百分之十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8](213)。唐代对于经济纠纷的解决,对于发生在“蕃坊”内的经济纠纷由蕃长处理。对于非“蕃坊”内的临时来华蕃商的经济纠纷由,沿边地区都督府及内地州县的专门负责外务的人员处理。《资治通鉴》卷二〇三“则天后光宅元年”条记载:路元睿为广州都督,“有商船至,僚属侵渔不已,商胡诉于元睿,元睿索枷,欲系治之,群胡怒,有昆仑袖剑直登听事,杀元睿及左右十余人而去”。广州都督府下面的属,广州都督府是涉外的重要诉讼管理机构。由于地方官吏侵剥蕃商,肆意盘剥,结果引起商胡的公愤,杀死了当地的长官。外国客商诉讼得不到唐政府的答复,而采取了自行解决的办法。

3.关于“蕃客”财产以及遗产处理的法律

唐代的大批来华客商,凭借海陆和陆路两条通道,苦心经营着长途跋涉的贸易,“蕃客”在唐代长期生活“买田宅,举质取利”,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9](4591)并创造和积蓄数目可观的财富。“诸番君长,远慕望风,宝舶荐臻,倍于恒数。臣奉宣皇化,临而存之。除供进备物外,并任蕃商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于人,公私之间,一无所网”。[10] (4249)对于个人财富的保护也是其关注的重点。唐代统治者能否有力的确保财产合理安全,是关系到“蕃坊“稳定的关键。唐律中严禁将他人之遗失物据为己有。“诸得阑遗物,满五日不送官者,各以亡失罪论;赃重者,坐赃论。私物,坐赃论减二等。”且“其物各还官、主”。[7](521)这样就剥夺了拾得人对拾得物的占有权。对居无定所的外国客商因死亡而遗留财产如何处理也有明确规定:“自今以后,诸州、郡应有波斯及诸蕃人身死,若无父母、嫡妻、男女、亲友、亲兄弟元相随,其钱物等便请勘责官收。如果客商及外界人身死,如无上件亲族相随,即量事破钱物埋瘗,明立碑记,便牒本贯追访。如有父

母、嫡妻、男及在室女,即任收认。”[11](200)对于“化外人”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唐会要》卷一〇〇、《唐律疏仪》卷八“越度缘边关塞”条所引唐贞观二年六月十六日云:“诸蕃人所娶得汉妇女为妻妾,并不得将还蕃内。”从这点上讲,唐代法律允许汉女外嫁。吐鲁番出土的文书《唐西州高沙弥等户家口籍》中有汉人娶中亚女子为妻的情况“户主高沙弥年卅七,□(妻)米年□(廿)二”[12](21)。

但需要明确的是,“化外人”的婚姻并不是不受任何限制,据《册府元龟》卷九九九《外臣部·互市》云:“开成元年六月……又准令式:中国人不合私与外国人交通买卖,婚娶来往,又举取蕃客钱,以产业奴婢为质者,重请禁之。”这说明不许擅自决定与“化外人”婚娶来往,而是要在官府的允许或批准后才能完婚。唐代统治者制定的针对“蕃客”的法律条文,是在来华客商触动统治理念的影响下所做的相应的调适。由于在华“蕃客”中,以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维多,而穆斯林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统一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因此伊斯兰教的影响便间接地穿插在穆斯林的商贸活动之中,而与上层统治者发生联系,从而影响到其立法。汉学家谢弗认为:唐代舶来品的真实活力存在于生动活泼的想象的领域之内,外来物品的生命在文字描述的资料中得到了更新和延续[13](2-4)。

二、伊斯兰教的重商理念对唐代社会思想的影响

伊斯兰教倡导重商的理念不仅冲击了中国重农抑商的思想,成为为唐代社会经济发展催化剂;同时有力的撼动了中国牢固的封建保守思想。在丰厚的商业利润的刺激与驱动之下,唐代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不可抗拒的受到这种重商主义理念的影响,对于唐代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1.伊斯兰教鼓励经商的理念对中国“重农抑商”思想的冲击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残疾”的经济观念阻碍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的健康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农工产业比例的失调。在这种统治思想的制约下,商业沦落,商人的价值观也被社会否定。与中国的传统经济观念相比,伊斯兰教不仅允许经商,同时大力倡导穆斯林从事广泛的商业活动;在《古兰经》中有大量倡导鼓励商业的内容;“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的可信赖的奴仆。”“真主许可经商,严谨重利。”在鼓励经商的同时,伊斯兰教又极力强调经商者的商业道德。先知穆圣说:“凡有交易,必自律,确保无欺。”先知穆圣还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从这一点上讲,伊斯兰教的经商理念从起初冲击“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逐渐的演变为矫正这种观念的偏差。依靠丰厚的商业利润吸纳唐代本土的居民的

参与,进而带动了周边的许多民族,从而拓展商人阶层,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起到“振兴”中国经济的作用。“唐人由想见穆斯林商人之富而想见其人,由想见其人而想见其教,正反映了其对伊斯兰教的认识过程。综观穆斯林商人在唐代活动的整个过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世俗性、物质性文化传播是主流,而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传播往往是伴随着这些活动的进行而产生和发展的。”[14](65)在如何看待唐代穆斯林商人在伊斯兰教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的问题上,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大食商人在中国似无传教之事,但他们之间来华对于教义的传布,似也不无关系[15](9_10)。

2.伊斯兰教鼓励经商的理念对统治政策的影响

唐代对于伊斯兰教采取的是“恩惠抚和”政策。“唐朝是从世俗角度观察和认识伊斯兰教的,认为它是一种制度或者法规而不是宗教,同时当时唐朝同大食正保持着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出于政府税收角度考虑,须对大食、波斯客商加以护佑,同时也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16](3)并对于来华的大批穆斯林客商,给予鼓励和赏赐,从而确保唐代与西域以及阿拉伯半岛贸易的顺利往来。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伊斯兰教经商理念触动到了统治思想。而唐代本土居民在与外来客商在与的长期而频繁的接触与了解中,部分居民潜移默化的倾向于这种经济思想,并且无意识的产生了与上层统治思想的“共鸣”。如此一来,唐代社会的很多人默许了商业在其社会经济中的运作,那怕各自只是为了从中获取高额的经济收入。这种社会态度加速了伊斯兰教的部文化分习俗和经商理念在唐代本土的传播。

伊斯兰教输入的经商理念对于唐代社会统治者的震撼也是显而易见的。唐文宗开成年间,卢钧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时,留居广州的外国人买田置宅,娶妻蓄奴,大量介入中国世俗生活时,卢钧下令禁止,并使外国人与当地居民分开居住。“先是土人与蛮僚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檄外肃清,而不相犯。”[9](4592)可以说,商贸促成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唐代统治者带来了困扰。当地的官府介入以调解外国客商人与土居中国人的相互关系。余振贵在其著著作《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中说:“作为一种信仰主义的意识形态和重视现世的宗教观念,伊斯兰教和中国历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是可以实现吻合的。……作为伊斯兰教信仰主体的各族穆斯林群众,在信仰受到尊重和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的条件下,就能够顺应当时的社会,反之,就会产生冲突与斗争”

在伊斯兰教鼓励经商的观念引导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唐代出现这种高潮,对外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数以万计的各国商人和朝贡使节来到唐都城长安进行贸易,其中以波斯人、阿拉伯人居多。“在唐以后,伊斯兰教为

了生存和发展,只能调整其自身而适应中国社会的整体文化氛围,进而促使伊斯兰教千余年间逐步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相协调,在中国广袤地域和众多民族中扎根、成长,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和一种民族特性。[17](85)“与华人错居,相婚嫁,多占田,营茅舍。”由于对外贸易产生了丰厚利润,不仅构成唐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使得唐代统治者政治上对外国人的准入较为宽松;《旧唐书·李勉传》有云:“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括。故末年至者四千余人。”[18](3635)

三、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唐代社会统治的稳定作用

伊斯兰教在同唐代文明的交往互动中,走的是远离政治的底层发展道路,避开了宗教参与政治而举步维艰的传统发展道路。伊斯兰教倡导和平和公正,这种和谐理念使得穆斯林能够与中国本土居民和谐共处,从而确保唐代社会的稳定。

1.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于唐代统治政策的影响

唐代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伊斯兰宗教本身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很微弱的。在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唐代,封建性的政治环境在宏观上约束着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本土的传播和发展,从而造成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后基本上没有参与封建社会的政治纷争,而选择走的是一条“明哲保身”的远离政治纷争的传播发展道路。“唐宋时期鼓励和保护外来商人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得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为求得生存发展而远离政治,信教群众散居各地,也不易构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因而,只能是依附和归顺于强势的中国封建统治。“忠主忠君”(即“二元忠诚”)道德观的提出,加速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减少了来自外环境的冲击。”[18](81)这也就是唐武宗灭佛时期,基督教 ( 当时称为景教)等外来宗教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伊斯兰教幸免于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在旧中国历代政权的统治利益是高于一切的,统治阶级扶植和利用宗教,是需要宗教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务,宗教的发展不允许触犯统治阶级的利益”[16](2)年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信教的穆斯林虔诚地坚守伊斯兰信仰,在中国封建社会走着相对封闭的发展道路,伊斯兰教更多的是在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内部祖辈传承。“唐时大食来者甚多,其教不得无随之而至者,特其遗迹无可考耳,然而有来者,亦不过自传其教,于中国人必无大关系也。”[19](198)秦惠彬在《伊斯兰文明》中说:“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是社会式的,而不是哲学式的。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没有一个教义思想的播布与之相伴随,它主要是依靠载体自身细胞的增殖来扩大信仰世界。因此,“族教一体”现象特别显著。从积极方面说,它可以增强内聚力;从消极方面说,它削弱了对传统社会的影响。

这一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似乎缺少主动地积极地向外散射自身能量的欲望”余振贵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一书里写道: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与文化,介入中国传统文化并产生刺激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唐文化的发展。”

另外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明确指出:“宗教绝无强迫”。在中国本土也不去主动地对外传教,“在传教方面,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天主教相比是保守的,他不向非穆斯林主动宣传教义,吸收教徒。”[20](6)“伊斯兰教从兴起之日起,就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宗教,它缺乏类似西方基督教那种统一的中央教会,这种松散的组织形式下,不管它所在国家是否采取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也不管它所在地区穆斯林在当地处于多数或少数地位,都担负起组织穆斯林日常生活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穆斯林聚居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寺坊制度,一般地说,只要是清真寺,任何一个穆斯林均可进入从事礼拜活动。”[21](29)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作为一种在主题、主导思想方面与中国固有文化根本不同的文化,必然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碰撞,这就要求伊斯兰教在传播中要根据中国的客观环境,作出必要的反应。中国的宦官、文人都存在着华夏中心主义及排外思想,这就无形中增强了接受伊斯兰教的心理障碍。但是中国及伊斯兰教文化的发展势能和水平是相当的,两种文化的主题差异又为文化、道德、伦理互补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伊斯兰教文化和中国固有的文化即清相容性,又有相斥性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学者把伊斯兰文化加以改铸以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可能性,及借助中国文化理解伊斯兰文化的可能性。[22](53)

2.伊斯兰教倡导和平与人人平等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般都是属于一姓统治的,唐代是李氏的天下,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三纲、“五常”思想,人根据身份的不同分成三六九等。正如著名的隋唐史专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陇世族”,明确指出社会阶级的分层。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坚持人人平等,认为人不分部落、民族、种族、肤色、地域、阶层、身份、贫富、强弱及智愚,在人格上一律平等。穆斯林常提及的“圣训”是:“你们的主是一个,阿拉伯人与波斯人毫无区别,黑种人与白种人谁也不比谁优越;所不同者只在于敬畏真主、工作善美而已。”亦即,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个人的行为选择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不取决于其无法选择的出身、民族、种族、地域等。在穆斯林中流行颇广的另一段“圣训”说:“信士之间相亲相爱相恤相怜,犹如一个躯体,如果这个躯体的一个器官生病,就会导致全身发烧失眠。”至于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济贫扶弱、资助学人,亦可祝福成功人、安慰失败者。穆斯林群众也把办事是否公道、待人是否公平作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重要尺度。《圣训》也直截了当地指出:“谁伤害非穆斯林,谁就不是穆斯林”。“敬主爱人”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敬

主”是人与造物主之间和谐的基础;“爱人”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基础。从其本质上来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主张“爱”的文化,而不是“恨”的文化;是强调“和”的文化,而不是“斗”的文化。[23](51)

伊斯兰的这种人文关怀和宽容态度,对于唐代处理自身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时,考虑到政治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尽可能的减少杀戮,而采取““恩惠抚和”政策。629 —630 年,唐军大败东突厥,唐太宗在其地设羁縻州,随后从四方君长那里接受了“天可汗”称号。何汉敬在给《正教真诠》一书写的序:“独清真一教,其本说于天,而礼宗于一,与吾儒大相表里”,“其教众不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序,而洁己好施,更广吾儒所不足。”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于伊斯兰文化理念对于唐代社会思想的影响,粗略的的勾画了唐代伊斯兰教在中国本土的缓慢传播和成长过程,通过商业贸易、战争以及外交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伊斯兰教在与中华文化的长期交流与碰撞中,积极地进行着调适,并最终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并且以伊斯兰文化为纽带,为中国“回族”新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与佛教和基督教相比所不同的是。佛教和基督教在整体上影响着中华文化,但二者程度有所不同;伊斯兰教则部分影响着中国某些民族和它们的文化,但影响程度较深。”[24](79)

当然,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能够在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幸存下来,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由于中国历代都是专制统治的国家,所以政治权力对外来文化的传播,尤其在其初期,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新文化的传播必须找到适当的政治机制。这是因为在专制统治之下,最高统治者崇尚的文化一旦与权利结合,就会成为政治化、法律化的文化,对这种时髦文化的挑战和批判必定招致政治压力和法律制裁,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找到不胜枚举的例子。外来文化和新产生的文化如果没有统治者容忍和默许,就根本不可能获得显示其优越性的机会,更不可能根据实际进行自身的完善和调节。” [25] 28-29

(指导老师:吴兴洲)

参考书目:

[1]黄民兴.“伊斯兰秩序”与“华夷秩序”——唐时中国与阿拔斯王朝的地区秩序关系分析[J].唐都学刊.2008,(3).

[2]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3]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96.

[5]王东平.唐代的蕃商社会及其法律问题[J].民族史研究.2002.

[6]杨怀中.回族史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

[7]方豪.中西交通史[M].长沙:岳麓出版社,1987.

[8]叶孝信.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后晋]刘晌.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 [淸]董浩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5.

[11][宋]窦仪等.宋刑统[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唐长孺.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13][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M].吴玉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4]李林.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述略——兼议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文化传播的性质.[J].回族研究.2001,(4).

[15]白寿彝.中国伊斯兰教史存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16]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17]姜歆.唐代化外人法律地位探析——兼论伊斯兰教在唐时传布的法律因素[J].宁夏社会科学.2006,(2).

[18]唐智,董文明.中国伊斯兰教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浅析.[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

[19]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M].北京: 中华书局,2003.

[20]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21]金宜久.当代伊斯兰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22]从恩霖.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J].宁夏社会科学.1992,(6).

[23]马明良.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3).

[24]罗映光.对佛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及其本土化的思考[J].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5]葛剑雄.论新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政治机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谈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以儒济世”;儒学未来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 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 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 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 “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 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 “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 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 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 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浅谈伊斯兰时期的文学

浅谈伊斯兰时期的文学 蒙昧时期各部落之间纷争不断,同时又要面对来自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斯兰教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古兰经》中的说法是先知穆罕默德受到天启,真主通过天使加百利不断向他颁授启示。然而客观的说,伊斯兰教的出现是有历史趋向性的,蒙昧时期阿拉伯部族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内忧外患使人们迫切地渴求改变,希望和平安定。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人崇信不同的偶像、神灵。多信仰的存在使信仰本身并不牢固,这一切为伊斯兰教的横空出世创造了有利条件,伊斯兰时期就此拉开序幕,后人在伊斯兰时期内又细分出初创时期和伍麦叶时期。 伊斯兰时期的文主要学形式是诗歌与散文。顾名思义,伊斯兰时期的文学以伊斯兰教为本。然而《古兰经》对诗歌的评价大多是负面的,并将诗人定位于“狂妄”、“只尚空谈”者。虽然亦有为宗教服务的赞颂诗,伊斯兰初创时期诗歌一度衰落。但伊斯兰教在为诗歌引入新型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同时,也并未完全排斥传统的价值与道德观。在伊斯兰初创时期的一些诗人,仍然吟唱着传统的诗歌主题。由上我发现宗教对传统诗歌的非议并不是诗歌衰落的唯一原因,是《古兰经》这部经典的出现抢走了诗歌的光芒。 先知穆罕默德结束阿拉伯世界部落制的混乱局面,与始皇统一中

国十分相似,他们都是首次统一各自民族的伟大领袖,不同的是始皇手中无往不利的宝剑是秦国百年厚积薄发的强大的军事实力,而穆圣白手起家,依靠的是伊斯兰教,是我们掌间的《古兰经》。 《古兰经》是第一部用阿拉伯文记载的散文著作,它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可诵读的”。《古兰经》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和动人故事,语言简洁流畅,音韵优美和谐,而且思想深邃神圣。《古兰经》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巨大的文学价值,更因为它是规范阿拉伯语的根本。正如故老相传的那就话所说:“阿拉伯语是古兰经的语言”。仅从这一点上看,《古兰经》就是阿拉伯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经典都无法企及的。它不仅凝聚了早期阿拉伯人的文化成果,还汇集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文化遗产。三个一神教中,伊斯兰教是最晚出现的,所以《古兰经》从犹太教、基督教的许多传说、神话、寓言中继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兰经》全文共被编排为114“章”(????),每章包括若干“节”(???),全书共6200余节。降世于麦加的部分称为“麦加章”,降世于麦地那的部分称为“麦地那章”。“麦加章”劝说人们信奉伊斯兰教,强调信主独一与扬善戒恶,描绘天国的美好,警告火狱的惩罚,引述了历代先知的故事、传说等。“麦地那章”多为比较详细的教法教律,为穆斯林社会确定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有学者就《古兰经》是不是散文产生争议,塔哈·侯赛因、伊本·赫尔顿和其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古兰经》不属于散文文体,因为它超出了散文的两个特征,既不是自由体也不是骈韵体,而是对各节进行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案 授课人:梁志勇(28号) 陈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丁莹(3 号) 授课时间: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 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 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100个汉字 一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 定与持久。 天时而表示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示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任根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 人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个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 阴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 相克。 阳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 阳。 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一直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行,因此天日常用在同一词汇中。

月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对应,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关于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察,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 易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异、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同,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 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 化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 山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所以山就是男子的象征。 水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标准,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 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 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 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 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

浅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

浅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 在全世界,各地文化、地理以及建筑技术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清真寺建筑的千姿百态,它们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方特色。我国清真寺约有两万余所,其建筑式样、结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目前见到的绝大多数为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明代清真寺,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清代则是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大发展的高峰时期,中国清真寺的特有建筑形制正是在此时完全形成。 一、传统清真寺建筑样式 在阿拉伯国家及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里,人民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体系。从两河流域到比利尼斯,清真寺的主要型制是巴西利卡式。由于伊斯兰教仪式要求礼拜时,朝圣者面向圣地麦加,所以,原来的巴西利卡式就被横向使用,长期沿袭并形成定制。但伊斯兰教的礼拜殿、邦克楼、沐浴水池、教室及殿内设圣龛等都有定规,从而组成完整的以宗教活动为中心的清真寺建筑群体。最典型的清真寺是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它也是早期最大的清真寺建筑群。该寺围墙东西比南北稍长,俱在300米以上,院子正中还有一个四合院,四角有方塔,其大殿靠南,进深三间,有两排柱子,在圣龛前开辟成一个独立空间,形成纵向的轴线,正中为一个穹顶。出于这种构思的完美性,

因而它成为各地区清真寺的范本,随着时代的变迁,集中式的穹顶式建筑成为伊斯兰建筑的标志。 尽管各地民族成分不同,地方传统差别很大,建筑也因地而异,采用的结构方式、平面布置也有变化。但是,伊斯兰教建筑却有其共同点,清真寺都喜欢表面装饰。因伊斯兰教规定禁用写实的动物纹作装饰,所以采用的题材是几何图案、阿拉伯的古兰经撷句和程式化的植物。在建筑中普遍采用富有装饰性的拱券结构,特别是大殿中使用穹顶。加之相应的建筑及装饰的陪衬(邦克楼、几何花纹等),使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富有神秘感。穹顶的采用在建筑上形成了与精神所融合的空间表现,这与伊斯兰教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历千百年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其建筑结构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风格不断成熟,艺术日趋完美,产生了其建筑的独特性,对世界建筑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二、逐步中国化的清真寺建筑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国内清真寺主要用砖石砌筑,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及细部处理基本上是阿拉伯式样。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和宗教传播的需要,清真寺建筑在发展中逐步吸收了汉族建筑的特点,表现为两种建筑艺术的融合,从而创造了特有的建筑型制。尽管有些地方、有些清真寺建筑已被完全汉化,但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释道三教地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地核心,它不但对人地精神面貌发生作用地,而且我们民族地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地.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地首要地位,传统文化地现代虾才算真正地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地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地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地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地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地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地利益之邦.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地当代表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作者:李宗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地一种表现,对我们地社会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大致说来,面地文化精神,影响着全社会.作为一个不断流动地价值系统,迄今仍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地重要构成,以下诸方一、革新进取与因循怠惰革新进取是中国传统文化地基本精神之一.古代经典《易传》讲:“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亦即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地规律,君子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努力向上,坚韧不拔,决不懈怠.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不懈奋斗精神地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刚健、自强地精神,在两千多年地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正直地人士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地恶劣势力和外来地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地斗争.历史上,反对昏君奸相地忠耿之士,浴血疆场地民族英雄,探求真理、不“卖论取官”地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是“自强不息”地民族精神地体现者.《史记》记载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奋之所作为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要奋起抗争地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地意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 四、中国传统文化地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仁者地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地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地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地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地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地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地.“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地是“敬而远之”地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地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地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地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地理念是完全一致地,具有极强地时代意义. .道德地教化:构建文明地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地人具有强烈地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地人地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地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地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地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地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地“和谐”与发展地.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地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地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地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地道德教化,“以德治国”地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地. .和谐: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地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地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地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地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地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地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地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浅析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浅析 伊斯兰教第一圣地—麦加简介 麦加 (Mecca) 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座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不到26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麦加,在阿拉伯语中是“吮吸”之意,它形象地表达了这里地势低、气温高,饮水困难的特征。 麦加城之所以名震环宇,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就 诞生在这里。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和传播伊斯兰教,由于遭到反 对和迫害,在公元622年迁往麦地那,在麦地那决定把礼拜的方 向朝向麦加,从此,世界各地穆斯林都朝向麦加作礼拜。公元630 年,穆罕默德率兵攻占麦加,控制了守护克尔白圣殿之权,并废 弃多神教,把圣殿改为伊斯兰教清真寺。麦加城中心的这座大清 真寺(又称禁寺)是穆斯林最神圣的地方,总面积16万平方米, 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伊斯兰教规规定信徒的“五功”(念、 礼、斋、课、朝)之一是到麦加去朝觐,《古兰经》也载有到麦加 天房去履行朝觐的义务。 “朝觐”是伊斯兰教为的信徒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它既体现了尊重历史传统,纪念“先知”的一种宗教仪式,又是一种带有自发地促进各国穆斯林间彼此了解和友谊的年会。1000多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前往麦加朝勤的穆斯林逐年增多,这些年来有70多个国家的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穆斯林纷至沓来,使到朝觐期间的麦加变成光怪陆离、万花筒般的世界。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现由穆罕默德后裔管理。麦加旧城称为“易卜拉欣洼地”的涸河谷。这里集聚着带有中古特征的宗教建筑和宫殿,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居民的服装、语言和习俗还保留某些穆罕默德时代的风貌。从旧城西向吉达方向逶迤的新市区,则是高楼大厦,贯通市区的宽广马路以及广场上的巨大喷泉,入夜灯火通明,一派现代化城市景色。麦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圣地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一律谢绝入内,连记者也不例外。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麦加大清真寺 一、大清真寺简述 麦加大清真寺,其名称来自 阿拉伯语,意为“禁止(暴力行 为)的清真寺”,中文又称为麦加 禁寺、麦加大清真寺。禁寺是世 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位于沙特阿 拉伯麦加城中心。它是全球穆斯 林的每日的朝拜方向,也是伊斯 兰教最神圣的地方。经几个世纪 以来的扩建和修葺,特别是沙特 时代的扩建,总面积已扩大到 18万平方米,可容纳50万穆斯林同时作礼拜。 二、建筑风格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念,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除恶是格物 ——以为题记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曾经有同学跟我说过李世民拜过安拉,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纠结至今,在此就是想弄清楚伊斯兰教何时传入的中国! 先知穆罕默德(????,570-632 )婚后他常到麦加城郊的希拉山洞静坐沉思,610年,他40岁时,奉到安拉的使命一-把人类引导于真主之道。622年迁徙到麦地那。631年,阿拉伯半岛各地派遣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至此,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占统治地位,半岛已基本统一。632年3月,先知率10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的第一次朝觐,在阿拉法特山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辞朝演说”表明他已完成自己的使命,同年6月8日,病逝于麦地那,并葬于此。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以“隋开皇中说”时间上限为最早,明代有一种影响至今的说法是“唐武德说”,以及“唐贞观说”,唐“永徽二年说”,据此我大概了解了一些内容。 默罕默德,大概生活于中国的隋唐年间,明朝人所著的《闽书》卷七灵山中记载“自郡东,南折而东,遵湖往南行为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默德那国有吗喊叭德圣人生隋开皇

元年,圣真显美,其国王聘之御位二十年,降之经典,好善恶恶,奉天传教,日不晒曝,雨不湿衣,入火不死,入水不澌,呼树而至,法回而行,门徒有大贤四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同样《明史》西域传中记载“隋开皇中,其国撒哈八撒阿的斡葛始传其教入中国。”明朝人书中记载默罕默德生于开皇年间明显与阿拉伯史上默罕默德的生卒年不符,且书中对阿拉伯人的过于神化明显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唐武德年间是公元618-626年,而我们熟知伊历元年是622年,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是在631年,很明显时间不符。《闽书》中所记载的内容在中国的正史中并未记载,作为证据尚显不足。时隔700多年很难记载清楚,而我们也知道明史的可信度不高。且《隋书》中说“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纳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绝。至于后汉,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来朝贡,后至都护,校尉以相统摄,其后或绝或通,汉朝以为劳弊中国,其官时发时置。暨魏晋之后,互相吞灭,不可祥焉。。。。。然事多亡失,今存录者,二十国焉。”隋书中所记载的二十国中,没有涉及阿拉伯国家,至于那些无可稽考的,则没有史书证据了,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元618年以前,中国没有传入伊斯兰教。中国最早的清真寺是广州的怀圣寺,相传赛义德·艾比·宛葛素于唐贞观初年(627年)到广州传教并建清真寺供侨民礼拜。他归真后,教徒为其营葬于此。墓建于贞观三年(629年),至今已逾1300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这应该是最早到达中国的阿拉伯人了,对于这

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异同

————————————————————————————————作者:————————————————————————————————日期:

[组图]浅析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建筑的异同 发来源:《中华建筑报》 摘要: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拱肋、飞扶壁,以及高高的垂直线条仿佛一直延伸到了天际,创造出一种神圣的感觉。哥特式教堂充满了宗教的气氛,当光线射入深深的内部空间时,从五彩的玻璃中投射下来的光线更渲染了教堂宗教的气氛。而穹隆、纹样、彩色玻璃工艺等则借鉴了阿拉伯建筑风格。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伊斯兰风格建筑 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发轫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风格发展而来,文艺复兴时期获得继承发展。主要建筑是天主教堂,也影响到普通建筑。哥特式建筑的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世纪~15世纪,法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相互争胜。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增强支撑顶部的力量,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4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得到大量运用。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学习资料

如何看待 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以仁爱、孝悌、忠信、和

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为美德的统治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儒家传统思想,民间道义,和祖祖辈辈沉淀的文化素质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砥柱,我们的所作所为关乎国家的命运。 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外国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七夕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 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8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浅析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浅析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的关系 【摘要】在伊斯兰世界里,法律与宗教从来就不是相互分离的。在法律被披上宗教外衣的同时,宗教也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法律的权威。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法就是这样千百年来不断的相互推动,共同作用于全世界穆斯林的法治、道德、传统观念之中,使得法律没有沦为僵死的教条,也使得宗教没有退化为私人的狂信①。 【关键词】伊斯兰;婚姻制度;法律;宗教 一、从面纱到伊斯兰婚姻制度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蔽胸膛……”②不论是从《古兰经》中这则训诫还是从其语法都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伊斯兰妇女应遮蔽“羞体”,不可外露于丈夫、父亲、丈夫的儿子以外的人;其二,伊斯兰妇女为伊斯兰男性的附属。 首先,就婚姻本身而言,传统伊斯兰法认为婚姻是一种特殊买卖契约。阿拉伯半岛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盛行买卖婚姻,妇女只是作为婚姻买卖的对象。而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后,男性应向女性给付聘礼,作为女性出让其性权利的回报。 其次,《古兰经》中有明确规定:“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 ③而在现代信奉伊斯兰教较多的阿拉伯国家能看到几座一模一样挨在一起的房屋,其中很有可能分别居住着一位男性穆斯林的一个个妻子。也就是说,一位适龄的伊斯兰男性只要有足够的抚养能力并且能公平对待他的每一个妻子,他就同时可以与四名女子结婚。这并不代表伊斯兰国家与穆斯林本身的滞后与不开化,相反,是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法不断进步的体现。因为在伊斯兰教产生初期男性穆斯林可以无限制娶妻,而最多择娶四名女的规定无疑是对无限制的多妻制的妥协与限制。 再次,从婚姻的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来看,古代伊斯兰各学派有不同的主张,但概括的看,伊斯兰教认可童婚制,结婚年龄比较低,例如穆罕默德迎娶阿伊莎时她的年龄仅有七岁。而在结婚程序上,穆斯林男女的婚姻都须有伊斯兰信徒在场作证。 此外,《古兰经》中还规定了许多结婚的禁止性条件,例如:女性穆斯林不得嫁给伊斯兰信徒以外的人;血亲不得结婚;姻亲不得结婚;不得超过最高娶妻限额等。《古兰经》中还规定了一些特殊的婚姻制度,例如:女子被休后必须等待三个经期才能结婚,这样用来保证该女子未孕育其丈夫的孩子。所以,《古兰经》中所规定的伊斯兰婚姻制度不仅渗透在伊斯兰法中,也已深深渗透每一位伊斯兰信徒的思想之中。他们的宗教信仰从人类认知深度和思维能力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体现出其对未知探索上已达到了整体、普遍、统一性认识。[1]他们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