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最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A.黄土高原为例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B.南方丘陵山区

产生原因: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整治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③进行炉灶的技术革新;

④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③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治理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产生原因(华北地区):

(1)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

②春季蒸发旺盛。

③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④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地形低洼。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

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渭河平原)

5、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缓斜平原高山前冲积扇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主体

海滨滨海平原低地势极低中低产田集中区

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春秋反盐,夏积盐冬稳定

2)、问题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①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 (因洼制宜鱼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⑵水资源短缺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3)、缓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不易积水形成低湿地;

②沉积物颗粒较粗,有利于水份下渗;

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节蒸发量较小,不易形成盐碱地。

6、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上海为例)

产生的原因:①过度抽取地下水,并且下渗减少

②城市建设高层建筑

③地质结构不结实

危害:①地面下沉

②海水倒灌,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7、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多发季节:夏季。5—10月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静风;③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

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8、咸潮咸潮多发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形成原因:

9、酸雨分布:西欧、北美、日本;我国南方地区

成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危害: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农作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所以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10、光化学烟雾:

成因: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分布:地形条件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和汽车尾气排放多的大城市。

危害和: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损害植物和人体健康。

对策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

11、沼泽的保护

我国典型地区:三江平原。

沼泽的形成: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②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

③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

开发利用的关键:排水。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发利用的负面效应——气候变迁(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2.地质灾害3.水文灾害4.生物灾害)

例如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

1、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

③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④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⑤台风的影响;

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⑦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

⑧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②围湖造田;

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流量大

(2)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①冷锋天气影响;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②控制载畜量;

③春季大风日数多③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④地表植被稀少④退耕还林、还牧

(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⑤建设人工草场

②过度樵采;⑥推广轮牧

③过度开垦;⑦禁止采伐等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台风

受台风影响的风向①气旋辐合②反气旋散

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及时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营造沿海防护林,

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4、寒潮(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如果一天24小时或一次过程,气温下降8-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

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①冻杀害虫;

②大雪缓解春旱(瑞雪兆丰年)

③寒潮大风可利用进行发电,(是地球上热量交换的一种庞大"机器")

5、地震:

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距短;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

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

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

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

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6、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三、农业及其区位分析

★如何分析某种农业的区位因素(以下为区位优势的答题方向)

地形地势平坦 (丘陵-梯田,立体农业. 山地-林业高原-畜牧)

市场市场广阔

交通交通便利

政策国家农业政策

科技科技水平高(生物技术、生产工具)

工业化程度高机械水平程度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耕地面积广大;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

②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

②市场潜力广阔;

③国家政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灾害多发)

生物物种丰富,有较高产品产出能力,(但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地类型多样,(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B、整治和发展方向: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的道路;

系列开发优势资源;

生态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

世界:

1、乳畜业典型地区:西欧、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草场面积广阔;

③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

2、大牧场放牧业典型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潘帕斯草原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草场面积大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②距离海港近;

③交通条件改善,冷藏技术的进步。

3、混合农业典型地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

①农场成为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商品谷物农业典型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美国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4个)

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

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5、水稻种植业典型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位:①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

④水源充足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6.粮食安全问题

①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

②加强农田建设

③提高农业技术,提高单产

④惠农政策,提高农们的生产积极性

⑤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⑥做好粮食储备

四、工业及其区位分析

1、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

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2、四大工业基地

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

(2)自然因素: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①煤铁资源丰富;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 点归纳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原因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 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完)

地理方法清单 一、地球大专题 1.经、纬度计算: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111km;1°纬线=111cos A km(A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经度差小于180°度)定东西 4.有关时间计算: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 ±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计算:采用同侧相减,两侧相加;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根据东早西晚来加或减时间差;注意考虑行程时间;;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面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围的描述。 5.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 6.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适用条件:①两地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②两地对称分布于直射点两侧)。 7.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 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值地区的夜长。 8.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9.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相等。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10.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 11.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纬度,气候,昼夜,人口。 12.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在某一时刻重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春秋分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夹角为0度-23度26分之间,二至日时夹角达最大),与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而与其他纬线相交,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13.日出、日落的方位:①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②每年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

(完整)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 八大行星依次是水 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有“小行星带”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 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 公转的轨道都 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 V 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 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 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 使地表的水多以液 态存在。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 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 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银河系 『地月系{ .其它行星系 其它恒星系 太阳系彳 地球 月球 总星系 河外星系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为 °夕卜,其它各点均相 速度 等, 为15°/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 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 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 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 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12.22 【李至】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 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 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 周期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转360°,23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昼夜 更替周期为24小时,为一太阳日。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秒。 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365天5时48分46秒。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 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 T 辺阿辭 b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2 J Zo N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精华版)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高三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 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地理高考知识点1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 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 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

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地理高考知识点汇总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 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 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 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 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 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 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 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 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国家:1. 欧、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2. 大、亚:印度尼西亚3. 非、亚:埃及(西奈半岛)4. 南北美:巴拿马5.

欧、北美:丹麦(格陵兰岛)6. 大洋洲、北美洲:美国(夏威夷)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2、大洋①面积排序(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 度经线)——南极半岛 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 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 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 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 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 度经线北冰洋——跨360 度经度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知识点复习知识点十五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

第十五讲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服务功能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说明其形成原因 城市服务功能 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 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城市功能分区 (1) 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住宅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2) 特点 ①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 影响因素 (1) 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 社会因素?????? ????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族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 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三、 有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1) 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 处,如欧洲西部地区。 (2) 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如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 、B 两处。 (3)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

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 2. 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在选择时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 3. 有固体废物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如钢铁厂、火电厂。 考点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笔记考点

米)倍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备考笔记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两极就缩 小成一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1)经线和经度(2)纬线和纬度3、地球的运动 (1)自转、公转概况对比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复习笔记、提纲 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 [复习指导] 本章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复习时应紧紧把握住这两个方面。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 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 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 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5、太阳概况(和地球对比) 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 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 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 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 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17江苏小高考地理易错题整理汇总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四 1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17.读下图为①(10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24.读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 31.地轴和晨昏线所成夹角的度数恰好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B 解析: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33.在锋面系统中,冷锋的锋后和暖锋的锋前易形成降水,例如梅雨天气的形成。B 4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后 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 :_水循环__、_大气循环_、__生物循环_、__岩石圈物质循环_。 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气候要素的 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地理(必修)期末综合练习一93分 14.目前该国 A.人均寿命较短 B.少年儿童比重呈降低趋势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图19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9分) 年龄结构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1万人

(2)在①②③三处住宅区中,最有可能属于 高级住宅区是 ②,理由是位于河流上游方向,附近有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公路干道通过,交通便 利(2分) (3)⑤处是该城市传统工业区,其主导工业部门最 有可能是 钢铁工业 ,⑤处工业区集聚的主要条 件有 煤、铁资源丰富;近铁路,交通便利 (4)④处布局高科技产业园的主要条件有 离机场较近,交通快捷;靠近湿地公园,环境优美。 全A 计划 考点演练 P116 11.嫦娥二号发射后所进行的探测工作未涉及以下的哪一星系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 三、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2)属类地行星的有 (填字母)。 据图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解析: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其结构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 质量最大,土星的卫星最多,地球的平均密度最大,土星的平均密度最小, 公转的周期与距离太阳的距离成正比。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问有一个小行星带。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和共面性(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而地球自身又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这些是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学习时应注意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球为什么具备这样的条件,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之间的区别。 P117 (1) 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 5.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使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影响 B 、使地球电离层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C 、太阳活动会对两极地球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影响,还会出现极光 D 、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没有任何关系 (2)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图19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考地理 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条件原因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 身 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 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 液态存在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常考七大知识点汇总 关于水环境的12个知识点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 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持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 以再生,维持世界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 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 季;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 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 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考地理复习【二】 关于大气的30个知识点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 修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 地球 月球 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 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 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 地表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 自身条件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 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 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西—”。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从天文意义来看,夏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春秋季则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一年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4、地球的圈层结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