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某汽车公司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doc 6页)

某汽车公司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doc 6页)

某汽车公司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doc 6页)
某汽车公司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doc 6页)

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设计报告纲要

1.信息流

问题A:企业内外部信息流不畅通

问题B:企业内部数据共享性差

现象:

◆企业用作制造产品的最初依据BOM的准确性非常差,BOM信息不能共

享,目前企业使用名义上的和实际上的的BOM基本有四套:设计(Terex)、工艺、计划、制造。各不相同,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工艺、计划、采购、制造、库存管理、国产化管理、成本管理、用户手册、售后服务等出现偏差。设计BOM不能用,生产计划和工艺联手形成新的实际BOM,经过装配,汽车出了厂,装配车间却往往留下了几十种件无处可归,出厂的喜悦,往往冲淡了北重人对后续工作的处理,但在这以前企业许多管理人员围绕BOM的不统一问题,可以说得上在产品出产前为补漏洞而努力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据有关人员估计,由于BOM带来的所需要处理的问题的时间,大约占日常工作量的比重为60~70%,BOM的不准确性是企业信息流畅通的最大的瓶颈。

BOM的历史形成与目前状态形成渠道:

A.合资初期,北重引进Terex全套技术时,初始BOM来自Terex,而后

随着ECN的修改起了变化,Terex的ECN发到→当时技术主管

W.mashall再发到→北重技术部,开始W.mashall是按ECN下通知到

技术部,再有一个原因是ECN迟到(从英国到中国北重要三个月时

间),来得不及时,后来W.mashal索性不下通知给技术部,而去现

场处理,以保证产品出厂,另外还有,ECN通知不按改动的先后顺

序;从英国来的ECN通知,不仅仅是北重的,有的是别的国家的,

需要挑选;英方提供的为解决ECN及时性的帐号看不到内容等等原

B.生产控制部职能之一是国外采购,职能之二是编制生产计划

产品的组成件(通称散件)大部分来自国外采购(主要是Terex),

当生产控制部发现散件与设计BOM不同,认为ECN的传递滞后于

散件的到达所致,当然还有别的因素,例如Terex工作疏忽发错的情

况也确实存在,为了保证产品出厂于是根据已到公司的散件,经过分

析对照形成了由物流构成的实际新BOM,并据此编制生产计划

C.技术部接到即使是迟到的ECN后,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也不好

修改设计明细及图纸与相应的同套图纸及明细。当时外方代表W.马

歇尔在为期5年在北重的工作期间,对英国Terex发来的ECN及微

缩胶卷没有下达技术部,而是放进两个柜子里。再说对技术部来

说,不全的ECN、迟到的ECN、加上采购的散件已到或已经在装

配,工作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原来的BOM已失去指导企业生产的意义。

C.暴露了企业内部技术管理工作有薄弱的一面。北重从和Terex合资

开始,技术部对BOM没有足够的重视、对ECN修改流程重视不够及相应技术文件的修改缺乏制度(如:几套明细与图纸需随同修改、图纸、明细统一、齐全、正确)

D.国产化问题上与BOM的关系要理清,国产化图纸编号要规范化,

由设计归口

历史形成(物流构成)的BOM渠道线

信息流形成的BOM渠道线

◆从TEREX备件订货缺乏动态信息,如某备件,何时订货,是否发出等,

以便用户了解和向客户解释,散件情况也如此,订货的进展情况也不了解

◆售前有关技术资料没有或不全,全是英文没有翻译过来,使用不方便,

售后的用户手册与出厂的车不匹配,维修找不到零件号,而且也是英文的,给客户造成不便

◆国产化部的最新国产化明细其他部门不了解,不能信息共享

◆商务部对客户定单产品的生产进度不了解

◆生产控制部计划与制造部的生产件之间信息尚存在较大的差异,据制造

部反映,月生产计划,每月漏件10%

◆作生产计划的部门无法获得国内外采购定单执行信息,影响排产

◆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引起信息不畅:

如入库件信息填写不全,缺少计划单号,无法跟踪到货状态

如出厂整车中的关键件的系列号没有标记,没有建立相关文档,维修缺乏依据

如一批产品,几个令号,工作起来分辨不清

◆商务部已积累的有关用户信息,如某台车上的发动机编号,应让有关部

门共享

2.物流

问题A:物流畅通性差;

问题B:生产参数(如生产提前期)凭经验多、定量少;

问题C:业务流程中有些环节不严密,漏洞多

现象:

◆零件加工过程中必要的刀、卡、量具与工装没有时间准备,影响加工进行◆库房和三个车间(机加、结构件、总装)的零件流通卡(零件控制令)

计算机打印的为主卡,手工为副卡,主副令之间没有联系,使零件位置、数量造成混乱

◆另外外验后,经过偏差批准同意入库,总装给条,没有手续,装配发生问

题,没有人签字(没有责任人),又回到库房,产生往复循环的过程

◆总装时轮胎不合格,在库房提走一个,还在帐上,造成库房管理混乱,给

计划造成模糊,同时占用库存资金

◆索赔库房内返回件越堆积越多,索赔件发运要有考核(备件部对备件索

赔有发运时间,可以解决)

◆生产计划中的总装配套计划、配套程序应按装配先后程序下库房出库计

划,如下10台车,在时间上、先后程序上没有规定,应由带技术性的部门给予指令(

仓库管理部门要求按不同的生产提前期投料!)

◆缺乏较为接近生产提前期,生产提前期依靠经验,缺乏积累与专门的修正◆库存管理的职能:收、发、存、报还要加上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功能,并

对消耗进行监控

◆低值易耗品验收,如刀具、量具、设备配件一般自检,取决于保管员的水

平,有的检不出来,除了使用部门自己鉴定,但已入库已入帐,再处理很难,另外库房不知道什么时候用,那些要提前做

◆量具的技术管理和计划要有人管

◆库房的退货的发运,国内配套件,在库房滞留时间长,是工作协调问题,

如国产化部提供单据,才能完成退货

◆散件到厂后,应及时按批录入,有的件产品已下线,件还未入库

◆当工艺结构改变时,如加长丝锥(直径一样),工艺上没有标出,在量、

刀具准备上有问题

2.资金流

问题A:资金流与物流脱节情况严重

问题B:资金流中备件应收帐不能收回,资金使用根据出纳日报,没有总量控制,资金运作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现象:

◆采购物品进来,价格、数量与采购合同不一致,库房没有按采购计划入

库,财务无法监控

◆国外采购,东西已到,发票后到,运杂费半年、一年才开过来,还不清

楚某一年的运杂费上多少,总运杂费每年100~200万

◆库存物资与财务脱节,物品入库后,财务才知,价值差越来越大,库和

库之间的物资调拨,财务不知道

◆没有半成品库核算,半成品库只有数量,未与财务联在一起

◆同一零件,散件价格便宜、备件价格高,有的客户要备件从散件库拿,

价格不准确

◆企业外部7~8个寄售库的货物对照、数量控制、资金核算不清

◆销售备件的价格控制,库里送入价格,实际买给客户时打折,备件库和

财务对不上

◆那台车进行了索赔?索赔了多少?没有出厂号,没有纳入财务核算

◆国内铸件入库后通过加工来检验质量,出现质量问题打白条再领,有的

物品已装在车上,却未办入库手续。财务与库房脱节

◆有的国产化件已经过批准,但Terex仍发件过来,如水箱,成本没有降下

◆备件销售为了赢得客户,采用赊销政策,大部分企业赊帐2~3年,应回

拢资金达到1.6亿

◆帐龄分析工作薄弱,不利资金运作

◆目前产品实际成本核算不准确、信息滞后,更不能对异常成本采取措施◆BOM不准确带来废品及索赔的旧件库物品量大,需要物资回收和再利用,

以便转化成资金

◆企业资金运作状况良好,财务许多问题被掩盖,如成本问题

2.内外供应链上各环节的畅通性

问题1:客户对产品的多样化与生产面向客户快捷化的矛盾

问题2:国外采购、国产化与自制件能否满足生产周期的需要

现象:

◆产品品种越来越多,客户对交货期、质量、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销售计划形同虚设,一订合同就要车,没有给采购、制造留出余地

◆制造缺乏合理的生产周期,加工车间要加工时,铸毛坯没有来,刀、

卡、量具等工装不齐,要总装时,缺少零件,如缺轮胎。国产化件、外购件来了不能用,要修理

◆散件、国内采购件缺乏外验手段

◆国产化件由于批量小,许多厂家不愿干,加上订货时间不够,质量更不

容易保证,有些件只好在厂内修理(生产周期不够)

◆散件质量由于自动免检,质量有时不能保证,Terex有时有错发件现象,

也不容易发现

◆售后服务、质量信息归口及处理工作没有制定具体部门或人来管

3.企业(各部门)面向客户

问题A:对产品跟踪

问题B:客户与客户群、客户需求、客户动向等信息不足

现象:

◆需要进一步强调企业整体利益、企业内部需要环环相扣,不仅要为客户

提供优质服务,各部门更要“一切面向客户”,目前做得尚不够,互相埋怨与推委的现象尚存在

◆对客户服务方面不断追求完善不够,如目前给客户的用户手册一是与用

户的车对不上、二是英文没有翻译过来,而且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没有着手改进

◆售后服务方面,对客户处产品跟踪信息不足,严密性不够,有些关键

件、主要件没有记号,不清楚是否是北重的件

◆公司强调了以客户为本的思想,但在如何能持续超出客户期望值的服务

方面下功夫少

◆商务部全面掌握客户渠道尚进一步深入

4.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效益方面

人力资源总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人力资源总部 内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人力资源总部 二OO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 1、人力资源总部组织机构 2、人力资源总部管理业务流程 3、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管理流程图 二、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部门内部角度看反映的问题 2、从公司角度反映的问题 3、招聘与开发 4、员工培训 5、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 6、信息共享方面 7、制度制订与落实问题 三、人力资源总部内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1、宗旨 2、组织及实施 3、优化方案具体内容

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 (一)人力资源总部现有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总部是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开发、管理中心和人力成本中心。核心职能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及管理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分工协作化组织,以完善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的效应。 (1)、组织机构设置 人力资源总部下设综合部、薪酬部、开发部、人事信息部、培 训中心,共五个部门。其职责如下: 综合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公司内外部招聘、试(录)用,部门内综合行政事务处理、对外发文起草工作。 薪酬部:研究及拟订员工薪酬、福利等分配激励制度体系与保险制度体系,并组织具体实施,员工考勤、休假管理。 开发部:研究、制订及组织实施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方案;人力资源开发,包括管理人员需求分析、储备管理人才的发现及开发、管理干部的任期考核及任免;员工调配及外事管理。 人事信息部:公司员工信息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员工信息数据库管理、人才信息收集及反馈;员工户籍管理等。

培训中心:公司培训需求评估分析、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研究、培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基地管理。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图 (2)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总部采取分工合作、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坚持分工不分家,协同作战的工作方式;在总经理领导下,各部门交叉运作,相互沟通,保障人力资源运作体系的畅通。 人力资源总部由公司总裁直接分管,总经理全面负责,内设五个部门负责人分管各项工作。 (二)、人力资源总部管理流程 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以“人”为核心,自员工进入公

业务流程优化思维与方案

业务流程优化思维 与方案 1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前期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称为”IT黑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管理软件系统不成熟,系统实施队伍经验不足等,但核心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当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经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而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 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一、业务流程优化介绍 (一)定义 流程优化是一项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即称为流程的优化。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这些事。为了解决企业面对新的环境、在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从本质上反思业务流程,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如质量、成本、速度、服务)上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二)目的 1、提高组织运作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2、打破部门间壁垒,增强横向协作 3、管理层能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企业的整体运作 4、确保公司策略得以有效地执行,从而支撑战略的实现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提高集团管控能力。 2、详细目标 ?确定与流程运行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的KPI指标体系, ?明确新的流程体系所需的IT支持 ?在试点范围内使流程操作人员掌握项目成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较高且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与合理的财务结构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高效率的内部管理与决策 (四)影响 1、增强业务流程的可靠性 2、降低成本 3、提高顾客满意度 4、提高员工士气 5、减少官僚作风

6、提高报告的质量 7、更好的财务控制 (五)方法 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从多数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说,比较适宜的方式是采取系统化改造法,而且最好用流程图形式表现出来。 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 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业趋向于采取全新设计法,着眼于长远发展而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改进工作。在企业客户服务流程中,多数问题出在客户的诉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得到响应。然而对于网络化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理念之一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这种多环节的运作模式显然不适应。于是,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的客户服务流程就应运而生 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过程 1、业务流程总览 2、业务流程步骤

企业流程梳理与优化咨询解决方案.docx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流程概述 1.1 流程的相关概念 流程是为达成某一特定的结果所执行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串联,而这些作业活动集合了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并应用特定的作业方法,以达成为顾客创造更 多价值的结果。 一般流程分为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业务流程就是“工作的流动”( WORK FLOW ),是业务与业务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体现为市场导向、用户为中心的流程。如客户开户流程、系 统运行与维护流程、新产品研发与推广流程等。 管理流程就是“管理工作的流”,是管理工作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 管理流程支撑业务流程,面向内部管理,体现效益为中心。如预算与经营规划流 程、资金管理流程、代理开户管理流程等。 1.2 流程的功能和作用 1、强化对客户有价值的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2、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3、优化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4、缩短工作完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将业务审核与决策点定位 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沟通渠道与时间,提高反映速度; 2、注重整体绩效最优的系统思想; 3、建立扁平化组织,业务流程管理要求先设计流程而后根据流程建立企业 组织,尽量消除纯粹的中间环节,有效降低管理费用和成本; 4、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业务流程管理要求将决策点 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这就强调业务处理流程上的人员素质,并强调团队 合作精神。 5、充分利用IT 工具协调分散与集中的矛盾,在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 程时应进行 IT 实现整合和信息共享机制,将串行工作流程变成并行工作流程,

集客业务“流程式”快速开通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集客业务“流程式”快速开通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版本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二零一七年六月

一、项目背景 集客业务开通普遍采用一单一议的“项目式”的开通方式,每个客户每项业务均需按照先勘察后开通的方式实施。“项目式”开通方式存在环节多、流程长等问题,以某省为例,省内集团专线开通平均时长超15天(未剔除客户及物业入场等因素),影响开通效率、降低客户体验。 现有集团专线(含双跨与本地)的开通流程环节中,由于网络资源信息的与客户之间缺乏关联,导致开通过程存在以下几点痛点: 1、必须勘:网络资源状态与前端客户信息缺乏关联,使得售前支撑阶段必须经过勘察环节。 2、现场勘、勘察长:资源信息的准确性使得必须开展现场勘察,勘察周期长。 3、建设长:资源状态的非实时使得每次开通都得走工程建设流程,开通环节及周期长。 二、优化思路与关键节点 集客专线业务开通参照家庭宽带“装机快开”模式,通过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将预覆盖资源信息向前台推送,从业务受理时即可判断客户预覆盖情况,建立“流程式”开通模式,按需勘察、建设,解决开通“必须勘、现场勘、勘察长”的问题,推动业务开通从“项目式”向“流程式”转变,提升开通效率。 具体关键控制点如下:

1、引入标准地址:通过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首先参照家客建立集客的标准地址库,然后将标准地址与资源关联,明确客户所在地的网络资源,根据预覆盖定义,呈现客户的资源覆盖结果(厚、薄、无)及资源可用情况,有效支撑政企业务发展。具体举措要求见总部重点工作《集客标准化地址管理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2、资源信息前推:通过标准化地址将预覆盖资源信息向前台推送,从业务受理时即可判断客户预覆盖情况,从而节省售前勘察环节。 3、快速开通流程:通过开通工单上标准地址的资源状态,判断专线是否有覆盖,对于无覆盖(或者无标准地址)的工单,则继续传统较长的建设开通过程;但是对于有覆盖的工单,则可以走类似家宽开通的快速开通流程,使得专线开通从“项目式”向“流程式”转变,大大缩短专线开通时长。 三、项目落地实施步骤及要求 (一)建立集客标准化地址模型 要实现“流程式”的专线开通,首先需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从而实现客户资源状态的实时呈现。该部分的具体方案已另行项目落实,具体举措要求见总部重点工作《集客标准化地址管理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二)“流程式”流程优化方案 引入标准地址库后,为实现客户网络资源覆盖状态推向前端成为可能,也为实现流程式快速开通提供了基础。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一、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公司成立以来,稽核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今年6月底,我部已全部完成对公司所属118家营业部的例行审计,在摸清公司家底、遏制违规违纪、揭示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稽核审计工作也存在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计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对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原因造成的公司风险分布变化及风险点的转移,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监控机制。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没有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取证并向公司提出处理意见。 ——常规审计项目周期过长 从项目准备到报告送出的整个项目周期过长,大多数项目超过一个月,个别项目甚至超过两个月。一些项目后期制作阶段(包括报告制作与审理)所花的时间超过现场审计时间,个别项目后期制作时间甚至超过现场审计耗时一倍以上。 2、审计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遗漏 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二百多个项目中,存在一些虽经审计而未被发现的违规违纪情况。应该承认,审计对象有其固有的风险,审计手段有其必然的局限,但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仍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 ——审计报告时效性差

由于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报告递出的时候往往已经事过境迁,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考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审计评价权威性不强 由于据以作出审计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规定有不明确之处,理解上有时又不尽一致,加之没有统一规范的审计评价标准,存在对发生在不同营业部的类似事件,审计评价与审计建议不尽相同的情况。 ——审计成果附加值不高 我们目前的审计报告大多仍止于对单个经营单位的财务、经营数据的罗列以及对其违规违纪事实的简单描述,缺乏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刻探索,也缺乏站在全局高度,对公司整体或某个业务领域的经营情况及风险控制效果的综合分析。 3、审计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目前我部仍以营业部为主要审计对象,对总部业务部门的审计基本上限于个别离任审计,对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还是空白,审计的范围没有覆盖公司全部的风险点。 已经开展的审计项目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以差错防弊及确定资产的安全性、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主要目标。以评价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主要特征的经营管理审计,目前尚未展开。 4、审计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报告在上报公司领导的同时,以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下达给被审计单位,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司有关管理部门。但对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意见书以后的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我部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跟踪程序与监督措施。 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公司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5、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与审计工作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审计人员一般对营业部的经纪业务较为熟悉,对常规财务审计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但多数审计人员对非经纪业务(如投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了解不多,对非财务报表审计技术(如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

流程优化设计解决方案

流程优化设计解决方案 一、流程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流程优化的核心内涵是流程价值分析,以企业价值流程分析为导向,建立面向客户关系的价值管理体系,能够避免企业过去“纵向价值链”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竞争市场的诸多弊端:没法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过多的资金投入,过长的建设和发展周期,低效率的管理机制,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提出优化流程把握以下方面: 1、以流程价值分析为工具: 通过对企业流程的价值分析,清楚地界定企业的主业务流程和支持业务流程,有利于组织结构优化和组织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识别顾客的现实需求,有利于竖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从而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 2、以组织结构优化为基础: 组织是实现企业特定目标的有机载体。以主业务流程为核心,支持业务流程为后盾,建立组织的运行政策: ①、确定各岗位的专业化,部门的划分,以及直线指挥系统与参谋系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工作任务组合; ②、建立职权指挥系统,控制幅度和集权分权等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和控制的机制; ③、建立最优化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以及相应的最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手段,形成一套管理机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持系统。 3、以建立核心竞争力为流程优化的目标:

在流程优化的设计中,通过价值分析、识别、创建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战略的中心,以此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流程优化设计的原则: 1、并行管理原则: 应体现为顾客创造有益价值的服务理念,强调流程为顾客而设,组织结构应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各部门职能独立和分割,应以价值流程为中心,强调企业整体目标和利益。 2、整体最优原则: 流程优化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系统论思想;注重整体流程的系统优化,以整体流程全局最优为目标,消除部门主义、利益分散主义。 3、集成化原则: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整合和时时共享,充分运用最新的IT技术,来形成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共享使用机制,将企业的监控机制有机的融合在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之中,有利于将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结合起来。 4、均衡发展原则: 流程优化涉及到企业的销售、研发、生产、财务等各个方面,但是对企业来讲,各个方面并不均衡;因此,企业应对某些局部流程进行管理创新,以达企业的均衡发展。 5、简约化原则: 流程优化是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三、流程优化设计框架: 流程优化是依据企业的行业状况、发展阶段、内部资源、产品结构

业务流程优化运作方案

驰宏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流程优化设计 运作思路 一.背景介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18日,是一家集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和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大型制造型企业,2008年驰宏公司提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实内部管理”的理念,通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在“管理精细化、流程标准化、职责具体化、考核实效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驰宏公司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和推进方法。 业务流程优化(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管理能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已经引起了很多的企业重视,并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当作日常运营管理的一个重点。为了应付严峻的经营环境,驰宏公司正在进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提升活动,转换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组织竞争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顾问团队运用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方法优化驰宏内部运营流程,提升驰宏内部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能力,使得驰宏公司“管理精细化、流程标准化、职责标准化、考核实效化”的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地夯实。 二.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如下: (一)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 ?与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与研究,探讨某个处理、某道手续,时候否可以 取消。这个是改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高原则,有必要取消的工作,自然不必再花时间研究如何改进。 (二)合并必要的工作 ?如工作环节不能取消,可进而研究能否合并。一项工作自然有分工和合作,分 工的目的,或是由于专业的需要而提高工作效率;或是因工作量超过某些人员所能承受的负担。如果不是基于以上目的,就需要对这些工作进行合并,以达到提高效率,简化工作步骤的目的。 (三)程序的合理重排 ?取消和合并流程后,还要将所有程序按照合理的逻辑重新排顺序,或者在改变 其他要素顺序后,重新安排工作顺序和步骤。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 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运输代理公司原有业务流程出现操作效率不高、利润下降的情况。本文以A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为例,对其核心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流程优化对策,希冀为同类的其他企业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梳理;优化 1 引言 企业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降低企业成本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以国际运输代理为核心业务的物流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订单,攫取更多的利润,对核心业务进行流程梳理与优化势在必行。 2 文献综述 作为企业三大流程(即管理流程、辅助流程和业务流程)之一的业务流程是指企业经营运作流程,该流程对企业尤为重要,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运作过程[1]。业务流程优化是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不断地改进,以取得最佳的成效[2]。对于企业业务流程梳理

与优化,现有文献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1)源于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企业价值链分析法;(2)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开发的鱼骨图分析法;(3)基于绩效指标KPI的流程绩效评价法;(4)以“现有流程梳理-目标流程分析-流程优化设计-流程优化实施-新流程评估”为基本步骤的一般方法[3]。但是,针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流程优化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以A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为例,对该公司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从而找出可改善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3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分析 A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国际航空运输代理,因此本文对空运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经实地调研和梳理,A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空运业务操作流程如下:销售签订订单――订单确认与审核――客户自送货/派车接货――收货入库――询价与订舱――与客户沟通、修改单据――代理报关――装舱――制单――发预报――结算――文件归档――退销核单。 流程梳理简述: (1)订单处理环节:包括销售签订订单、订单确认与审核两项业务。销售人员在将产品销售出去之后,会将订单转交给操作部门来进行后续操作。操作人员接到订单,首先要对订单内容进行初步的核对,并且要根据公司SOP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前期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称为“IT黑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管理软件系统不成熟,系统实施队伍经验不足等,但核心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目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一个企业开展全面的流程管理一般经历流程体系建设、流程实施推广、流程持续评估改进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流程体系建设是策划和设计阶段,是流程能否落地的基础AMT咨询在为很多企业开展流程体系建设项目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和尴尬: 1、如何形成流程的整体架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清晰的流程脉络,而不是各部门独立编写很多零散的相互交叉各自为政的流程。 2、流程和以往的一些文件体系如何融合,很多流程项目最终结果是在ISO体系、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之外又多了一套新的文件,但是具体业务执行的人还是不知道具体工作该参考哪个文件 3、流程优化项目结束了,文件柜里产生了一堆流程文件,但在业务部门眼里是流程管理部门的流程,和自己没关系,业务还是按原来的惯性开展… 如何使流程体系建设能够真正落地,为企业带来切实的价值,结合多个咨询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流程框架、流程梳理、流程优化三个核心环节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分析总结。 一、建立流程框架 构建流程框架本身是一个厘清企业管理结构的过程。通过从企业一级流程框架逐渐往下分类分级细化,形成二级、三级直到完整的企业流程清单。其关键是既能体现流程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性,又

清晰的界定流程间的边界。 企业的一级流程框架反映企业的整体业务模式,体现的是从企业最高管理层视角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传达企业的战略,同时使企业里的各条流程能紧密衔接,通过建立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机组合,形成整体系统,从而确保战略的实现和整体效益提升。因此这张总体框架图既能反映企业的业务运作特点,又能突出企业的战略或核心竞争力,反映企业各业务领域的定位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当流程总图被赋予以上意义,这项工作从专业上升到艺术。 从一级流程总图分解细化形成流程清单,对于进行全面流程体系建设的企业,流程清单的意义重大,如同企业人员管理的“花名册”,是流程管理和持续优化的基础,其分解过程关键是清晰的界定流程范围及流程起点和终点。AMT咨询接触过有的企业在构建流程清单时往往分解到三级、四级流程清单就理不请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是以各部门为核心梳理的流程存在很多接口不一致不清晰的地方,其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整体上的策划和流程分类分级的统一视角。 流程的分类分级首先是从管理要求的角度出发对业务的分类,不同分类的业务其管理要求不同,使相应的流程需设置不同的控制点和对应不同的知识经验积累点。如新产品管理,对于全新产品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概念评审和过程控制,保证新产品的开发上市成功率;而应对市场竞争的促销及改进类产品,其管理要求是市场响应速度快,因此在流程清单设计时需考虑不同产品的分类而设置不同的流程,即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一、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公司成立以来,稽核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今年6月底,我部已全部完成对公司所属118家营业部的例行审计,在摸清公司家底、遏制违规违纪、揭示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稽核审计工作也存在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计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对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原因造成的公司风险分布变化及风险点的转移,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监控机制。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没有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调查取证并向公司提出处理意见。 ——常规审计项目周期过长 从项目准备到报告送出的整个项目周期过长,大多数项目超过一个月,个别项目甚至超过两个月。一些项目后期制作阶段(包括报告制作与审理)所花的时间超过现场审计时间,个别项目后期制作时间甚至超过现场审计耗时一倍以上。 2、审计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遗漏 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二百多个项目中,存在一些虽经审计而未被发现的违规违纪情况。应该承认,审计对象有其固有的风险,审计手段有其必然的局限,但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仍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 ——审计报告时效性差 由于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报告递出的时候往往已经事过境迁,对公司经营管

理的参考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审计评价权威性不强 由于据以作出审计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规定有不明确之处,理解上有时又不尽一致,加之没有统一规的审计评价标准,存在对发生在不同营业部的类似事件,审计评价与审计建议不尽相同的情况。 ——审计成果附加值不高 我们目前的审计报告大多仍止于对单个经营单位的财务、经营数据的罗列以及对其违规违纪事实的简单描述,缺乏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刻探索,也缺乏站在全局高度,对公司整体或某个业务领域的经营情况及风险控制效果的综合分析。 3、审计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目前我部仍以营业部为主要审计对象,对总部业务部门的审计基本上限于个别离任审计,对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还是空白,审计的围没有覆盖公司全部的风险点。 已经开展的审计项目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财务审计畴,以差错防弊及确定资产的安全性、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主要目标。以评价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主要特征的经营管理审计,目前尚未展开。 4、审计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报告在上报公司领导的同时,以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下达给被审计单位,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司有关管理部门。但对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意见书以后的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我部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跟踪程序与监督措施。 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公司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5、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与审计工作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审计人员一般对营业部的经纪业务较为熟悉,对常规财务审计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但多数审计人员对非经纪业务(如投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了解不多,对非财务报表审计技术(如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与实践经验。

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目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而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业趋向于采取全新设计法,着眼于长远发展而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改进工作。从多数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说,比较适宜的方式是采取系统化改造法,而且最好用流程图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客户服务流程中,多数问题出在客户的诉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得到响应。然而对于网络化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理念之一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这种多环节的运作模式显然不适应。于是,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的客户服务流程就应运而生,如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思维与方案(doc 5页)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前期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称为“IT黑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管理软件系统不成熟,系统实施队伍经验不足等,但核心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目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而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业趋向于采取全新设计法,着眼于长远发展而进行比较大幅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国际货运代理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运输代理公司原有业务流程出现操作效率不高、利润下降的情况。本文以 A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为例,对其核心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流程优化对策,希冀为同类的其他企业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流程;梳理;优化 1 引言企业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降 低企业成本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以国际运输代理为核心业务的物流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订单,攫取更多的利润,对核心业务进行流程梳理与优化势在必行。 2文献综述 作为企业三大流程(即管理流程、辅助流程和业务流程)之一的业务流程是指企业经营运作流程,该流程对企业尤为 重要,是企业实现其价值的运作过程[1]。业务流程优化是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不断地改进,以

取得最佳的成效[2] 。对于企业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现有文献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1)源于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企业价值链分析法;(2)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开发的鱼骨图分析法;(3)基于绩效指标KPI的流程绩效评价法;(4)以“现有流程梳理-目标流程分析-流程优化设计-流程优化实施-新流程评估” 为基本步骤的一般方法[3]。但是,针对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流程优化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以 A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为例,对该公司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从而找出可改善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3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典型业务流程分析 A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国际航空运输代理, 因此本文对空运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经实地调研 和梳理, A 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空运业务操作流程如下:销售 签订订单――订单确认与审核――客户自送货/ 派车接 货——收货入库——询价与订舱——与客户沟通、修改单 据――代理报关――装舱――制单发预报――结 算――文件归档退销核单。 流程梳理简述: 1)订单处理环节:包括销售签订订单、订单确认与 审核两项业务。销售人员在将产品销售出去之后,会将订单转交给操作部门来进行后续操作。操作人员接到订单,首先 要对订单内容进行初步的核对,并且要根据公司SOP要求来

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

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流程梳理,提高企业功效) 一、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要求 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按照企业的要求,在限定的时间、投资额和质量标准下,完成一个或多个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管理能力是完成此核心目标的主要成功因素。宝智建议通过强化互有关联的“人才、方法、技术”三个要素来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a. “人才”是指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等。 b. “方法”是指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程序方法和绩效指标等。 c. “技术”是指操作软件、应用软件、系统硬件和网络技术等。 “人才”是三个要素中,企业的客观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培训指导来达到能力的要求;“技术”是工具,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业务数据共享和利用的平台;而企业欲想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本质上就是要形成规范的项目业务管理流程。 二、信息化的本质 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是很难建设、管理好整个企业庞大的网络规划和信息工程,必须利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以管理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怎样才能将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各种信息统一起来,形成对工程质量、成本、进度、施工合同及物资设备采购的适时监控,是我们要帮助企业解决的主要问题。 使用计算机并不就等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是如何对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进行梳理、加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只是信息化的工具,所以从本质上说,信息化的过程是依据系统化的规则对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三、信息化和流程再造的密切关系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的难点和要点所在。信息技术应该被视为业务流程再造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业务流程再造不能过分地依赖IT,但也不能脱离IT。毕竟流程重组的核心还是流程,信息技术起到的只是辅助和加速作用。 宝智坚思认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信息技术只是流程再造设计必须考虑的一种因素,是当前流程体系再造的一种环境,但是这种因素和环境最终直接影响了流程设计的最终成果。 因此,必须要把这样一种影响流程设计成果的因素,提前到进行流程设计前进行全面、充分的考虑,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流程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当前重视信息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信息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必须考虑的因素。 不管业务流程再造被何种词汇所包装,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进行流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流程设计要充分考虑信息的生产、传输和应用的效率和效果;二是流程设计要充分考虑信息的共享和共建,提高信息的价值。 基于以上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理解,宝智坚思将业务流程融入并紧密贯彻到

固定收益总部优化业务流程方案DOC修订版

固定收益总部优化业务流程方案D O C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固定收益证券业务优化流程方案 第一部分、强化分工,明确部门内部岗位职责 一、营销部岗位职责 1企业债券的销售、兑付工作; (1)销售前:签约仪式的准备、刊登公告、广告宣传、营业部销售准备工作落实、安排债券的提取(实物券或托管凭单); (2)销售中:每日统计营业部销售进展情况、债券销售款项的到帐查询与对帐、及时调整营业部债券销售额度、直销客户的联络; (3)销售后:与营业部进行清算,将债券承销款项划入发行体指定帐户,作销售总结; (4)落实付息、兑付资金情况;下发付息、兑付方案; (5)负责付息、兑付资金的清算、对帐; 2、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金融债的投标、销售工作 (1)投标前:制定投标方案;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联络客户; (2)中标后:落实销售;按规定时间将承销资金划入发行人指定帐户。

3、理财业务 (1)开发理财客户,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书; (2)签订理财协议书; (3)定期与客户联络,提供委托理财资产管理报告; (4)到期与客户确认投资收益分配,将客户资金按时划入客户指定帐户; 4、营业部固定收益证券销售管理 (1)制定营业部固定收益证券销售考核指标、考核奖励办法; (2)每一产品销售结束,及时公布营业部销售排名; (3)年末根据考核奖励办法对营业部进行考评并发放奖金。 二、企业融资部岗位职责 1、制定企业融资部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2、负责企业债券项目的开发、策划、承销及客户维护; 3、负责可转债券项目的开发、策划、承销及客户维护; 4、做好企业债券主管部门各级计委、可转债券主管部门证监会的沟通; 5、组织对市政债券、ABS、MBS等创新品种的研究,在具备条件时,积极推动 创新品种的实施;

如何对企业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

如何对企业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 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都一定阶段,一定会遇到业务管理流程方面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企业壮大了,组织结构复杂了,业务也庞大了。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梳理,很容易让企业产生管理混乱、业绩不佳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对企业的管理流程进行有效地梳理和优化。 流程梳理 一、如何有效梳理企业流程? 1.深入了解现有流程 要确保BPM实施效益的充分实现,必须深入了解现有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实施。要想做好当前业务流程现状的分析,更清晰的了解企业现有管理流程的缺陷,调研人员必须与业务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从管理者的角度了解企业管理的需要。为了有效的评估当前流程现状,调研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包括调研范围、调研方式、调研的部门以及对应的人员等,综合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提供优化业务流程的依据。 2.发现问题,改进流程 深入了解了现有业务流程之后,下一步就是通过分析现有的流程和流程体系,发现流程存在的问题,指出改进的措施和方向。在了解现有流程的过程中,业务部门会提出一些影响他们工作效率、阻碍日常业务运作流畅性的流程,这些流程往往问题明显,比较容易进行梳理。另外,流程的梳理不仅仅要根据业务的需要,也要结合技术层面的情况。

3.提出需求,针对性优化 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优化后的流程。业务流程梳理的最后阶段是设计可实现的流程,需要综合考虑组织因素、业务流程与制度因素、技术因素等。设计出来的流程首先要符合业务人员的需求,取得业务人员的认可;其次,优化后的流程要操作简单、方便管理;最后,系统要具有灵活的扩展性,方便后期开发和维护。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梳理完整个企业的流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具体的流程优化,那么如何更好的优化企业流程呢? 流程优化 二、如何有效优化企业流程? 企业流程管理的优化可以用四个阶段来表述:诊断、优化、落实、考评。 诊断就是要找目标。从两个方面找目标,一个是找达成企业战略要求的目标,一个找到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目标后,流程优化就有了方向。 优化首先是框架体系的优化。框架体系的优化就是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最后我们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职能,提升企业组织的效率。 其次就是流程的优化。流程的优化其实是框架体系优化——优化企业业务模式最后能落地在流程上。这个方面的流程优化就是要通过流程优化的手段把企业的问题解决掉;

相关文档